天坛公园建筑欣赏

合集下载

《游天坛公园》课件

《游天坛公园》课件
重要历史事件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天坛沦为俄军的 兵营,大量文物珍宝被劫掠。1913年民国政府 设立天坛公园。
世界文化遗产
1998年天坛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公园的地理环境
01
02
03
地理位置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 区,与故宫、景山同在一 条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 皇家祭祀建筑群。
天坛公园内有各种演出,如京剧、杂 技、舞蹈等。游客可以在游览公园的 同时,欣赏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彩表 演。
活动三:天坛公园的手工艺体验
总结词
互动性强,寓教于乐
详细描述
天坛公园内设有手工艺体验区,游客 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如剪纸、泥人、糖画等。通过动手 制作,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 统文化和手工艺。
景点二:回音壁
总结词
具有独特声学效果的圆形围墙,是游客体验天坛公园的必游之地。
详细描述
回音壁是位于皇穹宇前的圆形围墙,墙面平滑坚硬,可以清晰地反射声音。游客站在围墙的一侧轻声 说话,另一侧的人可以清晰地听到。这种神奇的声学现象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景点三:圜丘坛
总结词
用于皇帝举行祭天仪式的场所,其建筑风格独特。
历史价值
天坛公园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天坛公园也是北京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 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2 天坛公园的景点介绍
景点一:祈年殿
总结词
天坛公园的核心景点,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详细描述
祈年殿是天坛公园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祈年大典的场所 。这座殿宇气势恢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 精美的木雕和彩绘,感受古代皇家祭祀的庄严与神圣。

北京天坛建筑描写

北京天坛建筑描写

北京天坛建筑描写1. 嘿,你知道北京天坛吗?那建筑可太绝了!天坛就像是一个从古代穿越而来的神秘巨人,静静地站在那儿。

你看祈年殿,它那圆形的大殿,像不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伞?三层蓝色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闪烁着,就像蓝色的海洋泛起的波光。

我每次看到它,心里就忍不住惊叹:“这简直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啊!”2. 天坛啊,那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走进天坛,就像走进了历史的画卷。

回音壁那可是个神奇的存在,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的墙根,一个人贴着墙小声说话,另一个人就能清晰地听到,就好像墙会“传话”一样。

我跟朋友试过,朋友在那头小声说:“你能听到吗?”我这边就像耳朵贴着他嘴巴似的回答:“听得清清楚楚呢!”这建筑咋就这么奇妙呢?3. 北京天坛的建筑,那是咱老祖宗智慧的结晶啊。

圜丘坛你见过吗?那是由汉白玉砌成的,从上往下看,它就像一个白色的大圆盘,上面的大理石板一块一块的,好像是老天爷特意摆放好的拼图。

我在那站着的时候就在想:“以前的工匠是怎么做到这么精确的呢?这得花费多少心血啊?”每一块石板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4. 哟呵,天坛的建筑真的是让人看不够啊。

斋宫也很有特色,它那宁静的氛围,就像一位老者在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圣地。

朱红色的墙壁,绿色的琉璃瓦,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

我当时跟旁边的游客说:“这颜色看着真舒服,就像一幅天然的油画。

”那游客也不住地点头,大家都被这建筑的美给征服了。

5. 天坛的建筑仿佛是有生命的。

就说丹陛桥吧,长长的,像一条通往天空的大道。

走在上面,我感觉自己就像古代的皇帝要去祭天似的,那场面,光是想想就很壮观。

我不禁问自己:“这桥当年走过多少怀着敬畏之心的人呢?”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文化,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历史的琴弦上。

6. 哎呀,北京天坛的建筑风格真的是独一无二。

皇穹宇,那小小的建筑却有着大大的魅力。

它像是一颗明珠,镶嵌在天坛这个大宝藏里。

里面供奉着神牌,感觉充满了神秘的力量。

我问当地人:“这里面是不是真的有神灵在保佑呢?”当地人笑着说:“不管有没有,这建筑本身就是个奇迹。

北京天坛公园图片第三集祈年殿(97张)

北京天坛公园图片第三集祈年殿(97张)

祈年殿图片(97张)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

它是一座镏金宝顶、蓝瓦红柱、彩绘金碧辉煌的三层重檐圆形大殿。

祈年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

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

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

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祈年殿以圆形、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离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 天的十二个时辰,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 。
天坛公园有各种树木6万多株,更有3500多株古松柏和古槐,绿地面积达163万平方米。坛庙在中国古代被 誉为国家的“万世不移”之基,故中国古代对坛庙植树较为重视。明永乐年间初建北京天地坛时即“树以松柏” 取“尊而识之”的寓意,以后历朝陆续补植,至清代中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天坛古树群落。大量的古松柏分布 于圜丘、祈年殿等祭祀建筑周围,古树与古建筑共同构成了天坛庄重肃穆、静谧深远的环境氛围 。
天坛公园两重环墙的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寓意“天圆地方”,此墙因此俗称 “天地墙”。天坛公园主要建筑圜丘坛、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圆形平面,而祈年殿、圜丘坛的砖砌外墙则为方 形,同样象征“天圆地方”。天坛公园的圜丘坛和祈谷坛同建在天坛内坛中,圜丘坛是举行“祀天大典”的地方, 因此位于内坛南部,即天神所在的方位;祈谷坛是祈祷丰收的场所,因此位于内坛北部 。
三音石为皇穹宇殿前御路的第三块石板,因站在石上击掌一次却能听到三个回音而得名。三音石恰于圆形回 音壁的圆心位置,从这里发出的声波经由东、西配殿和回音壁墙面的反射,均能回到圆心;又因两个反射体到圆 心的距离差别较大,所以能听到三声回音 。
斋宫
斋宫斋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面积近4万平方米,是皇帝斋戒专用宫室。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 铜人石亭、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斋宫布局严谨,环境典雅以宫墙两重、 御沟两道环护。祀前皇帝需提前三天到斋宫斋戒,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 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敬诚 。
祈年门祈年门是祈谷坛仪门,坐落于祈年殿南,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大祀门,后改为大享门。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经乾隆皇帝钦定为祈年门。祈年门为庑殿顶建筑。殿宇五楹,中三间为门,崇基石栏, 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门制。祈年门中门供皇天上帝专用,皇帝进出左(东)门,百官进出右(西)门 。

天坛公园双环亭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双环亭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双环亭景点介绍1. 天坛公园简介天坛公园是位于中国北京市的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公园,1998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重要场所,天坛公园以其独特的宫殿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园林设计吸引着众多游客。

2. 双环亭的历史背景双环亭是天坛公园内一处重要的景点,位于环路底座上古石阶的尽头。

它是明代永乐年间建造的一座宝顶亭,供皇帝在祭天时休息和观光之用。

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使得双环亭成为了天坛公园备受游客追捧的景点之一。

3. 双环亭的建筑特点3.1 园林布局双环亭占地面积较大,整个建筑以圆形为基础,分为内外两个环,中间是一个圆形的亭子。

亭子作为休息和观景的场所,周围环绕着一圈廊柱。

整个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以及对天地的尊崇和敬畏之情。

3.2 建筑材料双环亭采用了优质的青石和红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这种材料不仅坚固耐用,还能够保持建筑本身的美观和历史感。

亭子内部的绘画也是精致细腻,以青石栏杆、红砖台阶和彩绘画壁为主要特点。

3.3 建筑风格双环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两代的特色,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它既继承了明代宫廷建筑的庄重和严谨,又融入了清代建筑的精致和雅致。

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双环亭成为了天坛公园内独一无二的景点。

4. 双环亭的历史故事4.1 皇帝祭天的场所双环亭作为天坛公园的一部分,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

每年冬至,皇帝会率领群臣前往天坛祭天,而双环亭就是皇帝在祭天期间休息和观光的地方。

在双环亭内,皇帝可以远眺天坛的全景,感受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4.2 双环亭的保护和修复随着时间的推移,双环亭的建筑逐渐受到了损坏和侵蚀。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天坛公园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了多次修复工作。

通过优化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双环亭得以重焕容颜,再次呈现出当时的壮丽景观。

5. 双环亭的游览体验5.1 观赏古建筑游客来到双环亭,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

北京天坛公园 PPT

北京天坛公园 PPT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 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 穹宇由环转十六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 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 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 在我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 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 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 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 前三块石板即为 “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 只能听见一声回音; 当站 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 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 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
平面布局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 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 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天 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 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 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 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 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 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 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 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 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平面布局和特色
Hale Waihona Puke 平面布局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各有坛墙相围。 外坛墙总长6414米。内坛墙3292米,北面围墙高大,均为半圆形; 南边的围墙较低而呈方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中轴线布局。天坛的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 端,南 有圆丘坛,北有祈年殿。南北两坛之间由一条长360米,宽28米, 高2米多的“丹陛桥”相连接,组成了一个完整、壮观的建筑群体 。 整个建筑位于林海之中,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 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 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 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描写天坛公园美景的优美句子

描写天坛公园美景的优美句子

描写天坛公园美景的优美句子1.天坛公园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公园的每个角落。

巍峨的天坛建筑物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庄重典雅,而周围的花草树木则静静地绽放着它们的美丽。

2.天坛公园的古建筑、绿树、鲜花和湖泊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们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3.古树参天,花香四溢——天坛公园的自然景观天坛公园内的参天古树和缤纷花海让游客大饱眼福。

春日的樱花和秋天的红叶为公园增添了无尽的色彩。

同时,公园内的湖泊、溪流和假山也给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空间。

4.天坛公园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青青草地上,游人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恬静与安宁。

5.深秋的天坛公园更是格外迷人,红色绿色黄色各种色彩都有,让人们在非常舒适的环境当中,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6.天坛公园的景色非常美丽,有很多植被和花鸟虫鱼,带给人们一片安静的自然。

7.漫步在天坛公园的小径上,周围绿树成荫,花香扑鼻,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

8.在天坛公园,放慢脚步,感受绿树成荫的宁静与和谐。

每一步都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9.天坛公园,古韵悠长,历经风雨,魅力永恒。

这座坐落在城市中心的公园,是一座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10.在繁华的都市中,天坛公园是一片宁静的绿洲。

这里古树参天,花香扑鼻,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11.天坛公园,一个能让人放空自己,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12.天坛公园的美,既在于它的古老与庄严,也在于它的现代与活力。

这是一个能让人真正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地方。

13.在天坛公园漫步,不仅能欣赏到四季更替的美景,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14.天坛公园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更在于它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宁静的空间,让人们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属感。

15.天坛公园的美景并不是简单的华丽或者空洞的装饰,而是与历史文化、民俗信仰紧密相连,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富有历史厚重感。

北京天坛公园

北京天坛公园

北京天坛公园北京天坛公园,又称天坛,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群之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

它是明清时期的皇家祭坛,是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天坛公园占地面积273.31公顷,其中,外坛占地237.89公顷,内坛占地35.42公顷。

公园内建筑庄严典雅,景色秀丽,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巅峰之作。

天坛公园是明代永乐时期(公元1420年至1429年)修建的,当时明成祖朱棣将其建成为皇家祭天之地。

公园内的建筑群被巧妙地设计成了一种以圆形为主的布局,表达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理念。

在公园内最显著的建筑是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等,它们的设计充满了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情。

圜丘位于天坛公园的中央,是一个直径约为38米的圆形祭坛。

圆形象征着天,表示着天地和谐的思想。

圜丘的周围是一道由精心铺设的大理石包围的台阶,既有实用功能,也为建筑增添了庄重和气势。

圜丘的正中央还有一个祭坛,用来举行重大的天地祭祀仪式。

在春分和冬至这两天,天坛公园内会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皇穹宇是天坛公园内最高的建筑,也是建筑群中的核心。

这座建筑是明代朱棣在永乐年间修建的,高耸入云,呈圆顶形状。

皇穹宇建筑高大庄重,外观华丽精美,内部装饰雕刻精细,展示了古代中国建筑的绝佳技艺。

祈年殿是天坛公园内的一座主要建筑,是举行祈求丰收的仪式的场所。

这座殿堂的设计精巧,优雅庄重,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祈年殿内部还有众多历史文物,包括一些古代神像和史书等,这些文物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除了这些古代建筑,天坛公园内还有许多景点值得一游。

公园内有各种花卉和植物,季节变换时,景色迷人。

公园内还有一些好玩的活动和娱乐设施,如草地滑梯、迷宫和石刻墙等,适合全家人一起游玩。

此外,天坛公园还有一些传统的表演,如杂技、京剧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

除了旅游和娱乐,天坛公园还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历史情感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

天坛公园观后感句子摘抄

天坛公园观后感句子摘抄

天坛公园观后感句子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一:宏伟壮观在天坛公园,那建筑的宏伟壮观简直让我惊掉下巴。

你瞧,祈年殿就像一个巨人稳稳地站在那里,巨大的穹顶仿佛撑起了整个天空。

我刚走进公园,视线就被它牢牢抓住,感觉自己像个小蚂蚁站在大象面前。

这么伟大的建筑,古人是怎么建起来的呢?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反正我站在那里,满脑子都是对古人智慧和能力的钦佩。

我就想啊,现在的我们有各种高科技帮忙都很难想象做出这样的建筑,古人真的太牛了。

所以说,这宏伟壮观的天坛公园,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古人的伟大。

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二:庄严肃穆天坛公园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静静地坐在那里,散发着让人敬畏的气息。

当我漫步在园内,看到那些古老的石板路、斑驳的墙壁,心里就不自觉地安静下来。

周围的游客似乎也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大家说话都轻声细语的。

我跟朋友说:“这里好像有一种魔力,让人不敢大声喧哗。

”朋友回答:“是啊,就像进了一个神圣的殿堂。

”我想,这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是岁月沉淀下来的,也是古人对天地神灵敬重之情的一种延续。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能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人心生敬畏,真的很珍贵。

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三:古色古香一踏入天坛公园,古色古香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那些古建筑的飞檐斗拱,就像是穿越时空而来的精灵,带着古老的故事向人们诉说着过去。

我看到一个小姑娘好奇地指着祈年殿的一角问她妈妈:“妈妈,那个弯弯的东西是什么呀?”妈妈笑着回答:“宝贝,那是飞檐,是古代建筑特有的哦。

”我在一旁听着,觉得特别温馨。

这些古色古香的元素,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它们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充满古韵的世界。

天坛公园的建筑真是巧夺天工啊。

就拿回音壁来说吧,我站在这边轻轻说话,朋友在另一边居然能清楚地听到我的声音。

这简直太神奇了!我当时就想,这哪是普通的墙壁啊,这分明是古人精心打造的一个声学奇迹。

天坛公园景点讲解

天坛公园景点讲解

天坛公园古建筑与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的东城区,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

公园面积广阔,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历史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祈年殿和大祀殿,它们是公园中最重要的古建筑之一。

祈年殿是天坛公园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之一。

它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由鎏金宝顶、蓝瓦红柱和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组成,非常壮观。

祈年殿内部的龙凤和玺彩画和精美的雕刻也让人叹为观止。

大祀殿是另一个重要的古建筑,它建于清乾隆十六年 (1751 年),是皇帝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

大祀殿的建筑风格与祈年殿相似,也是由鎏金宝顶、蓝瓦红柱和彩绘三层重檐组成。

内部装饰同样精美,值得细细品味。

除了古建筑之外,天坛公园还有许多自然风光,如祈年殿前的广场、长廊和后海湖等。

这些景点与古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祈年殿前的广场是一个非常宽阔的草坪,面积达 4000 平方米。

广场中央有一块名为“天心石”的巨石,据说代表着天的中心。

广场四周环绕着长长的走廊,供游客休息和漫步。

北京天坛公园

北京天坛公园

北京天坛公园北京天坛公园1今天我来到了天坛公园。

天坛是古代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总面积273万平方米。

大家从南门进去,先到圆丘。

圆丘周围都是圆形的,所以叫圆丘。

通过石板的台阶上去,两边是汉白玉栏杆。

圆丘上面最中央是一块大石板,围着九块石板,再往外一圈是十八块石板,以此成倍类推……代表说“九九归一”。

大家又来到回音壁。

回音壁的墙壁是空心的,密封性特别好,所以有回音。

我和MQC在两边大声喊,想验证一下离得那么远是否真的能听到说话声。

因为喊得人太多了,声音太杂听不太清楚,但是能听见。

最后,大家看到了雄伟的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公园最杰出的建筑物。

整个建筑没有用一根钉子和一块砖头,全是木头建造的。

大家从门外往里看,第一眼看见中间四根大柱子,名叫通天柱。

柱子上雕刻着龙和凤的花纹,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上面的横梁都是金丝栾木做的。

祈年殿造得太精致了,世界上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我觉得古代的工匠太有智慧了……北京天坛公园2利用周末去作为北京五坛之一的天坛玩耍,天气晴朗舒适,先说说路线:天坛公园南门有地铁6号线直接到,到天坛南门站走A2口出来就是天坛的南门售票,门票普通20元联票34元,说实话一开始打算买个普通票看看就行,一个大姐告诉我,去天坛主要看的都在联票里,买普票就是浪费,况且学生票也没用对半的折只是便宜10元。

进去游览路线。

我个人的意见是顺路走。

顺着东面的路走,别直接蹦着出名的地,那样会累死你。

我的路线建议你们可以参考下。

1 南门直接进来面对的就是圜丘台(不是那个著名要门票的圜丘),靠左就是下图的导览图。

2 看到上图后朝着左走,先去北宰牲亭,在这你可以换到一张联票,就可以进去看这个和神厨,这个地方需要你身份证换(不是进来买的联票换)里面其实没啥看的,就是灶台水井之类的,3 出来有个长廊,可以休息,长廊的釉面有个小门就是神厨的入口,你拿着在前面换到联票就可进去,如果你没有换而是直接来的,他定期有活动可以进。

北京天坛公园皇穹宇

北京天坛公园皇穹宇

北京天坛公园皇穹宇北京天坛公园皇穹宇北京天坛公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市的一座重要景点,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心,是一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皇家祭祀文化的地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天坛皇穹宇,今天我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座宏伟壮丽的建筑。

天坛皇穹宇是天坛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活动的场所,用于祈求丰收和国家安宁。

天坛皇穹宇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木结构工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圜丘坛、祈年殿和皇穹宇。

圜丘坛呈圆形,象征天圆地方,整个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天地和谐的理念。

祈年殿是祭祀仪式的主要场所,供奉天神和土地神。

而皇穹宇则是整个建筑的核心,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

皇穹宇的轩辕壁是圆形的,直径37.2米,高约38.2米。

它是由数层黄色琉璃瓦叠瓦而成,形成了多层锥形的塔顶。

在清晨或傍晚,阳光照射在琉璃瓦上,会产生五彩斑斓的光芒,非常美丽壮观。

皇穹宇的内部结构也非常精细。

穹顶支撑结构是由六排木材制成的重梁和双层木梁托马构成,构造复杂而坚固。

穹顶内部还有结果构造,其形式独特而华丽。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皇穹宇的结构是独一无二的,展示了中国人民聪明才智和独特设计。

天坛皇穹宇不仅仅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

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对天地的崇拜和对国家安宁的祈祷,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

今天的天坛公园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来此观光。

他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皇穹宇的宏伟和细节,感受古代祭天文化的厚重与庄重。

同时,他们还可以游览公园中其他的建筑和景点,如照壁、祈年殿等。

总而言之,天坛公园的皇穹宇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它既是中国古代祭天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建筑技术的结晶。

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也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人民对天地和谐、国家繁荣的美好愿望。

无论是本土游客还是外国友人,都能从天坛皇穹宇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远魅力。

天坛公园双环亭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双环亭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双环亭景点介绍
一、总体介绍
天坛公园是北京最大的皇家园林式庭院,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宫殿式园林之一。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总面积约为275公顷。

它由四个部分组成:中轴线,西南系统,东北系统和南部山地。

在这个公园里,有许多宏伟的建筑和宝贵的文物,例如古城护城河、太和殿、雍和宫等。

二、双环亭介绍
双环亭位于天坛公园的东北系统中,是一座集典雅、宽敞、安静于一体的休憩场所。

这个建筑的原型是位于江西赣州的安远古寨双环亭,结构上模仿古代园林中的“廊榭”,外观仿效汉代建筑,有着浓厚的古典气息。

双环亭外面有两个楼梯,可以通往上面的露台,在露台上能看到四周的美景,比如雍和宫、和平门等。

内部有一个半圆形的室内空间,可以拉开帘子,欣赏天坛公园的美景,更有湖景风光的清幽雅致。

天坛公园的著名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的著名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的著名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是北京市的一个著名景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著名景点的介绍:
1. 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坛公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双环式木结构建筑。

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新年举行祭天仪式的地方,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之一。

2. 圜丘坛:圜丘坛是天坛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举行祭天仪式的地方。

它有三层圆形石台,每一层上都有一块圆石,象征皇帝与天地间的联系。

3. 祈年文庙:祈年文庙是用于祭祀古代皇帝尧、舜、禹等圣人的建筑。

文庙内有许多碑文和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4. 回音壁:回音壁是天坛公园内一个著名的地标。

它是一个圆形墙壁,可以传递声音。

站在距离壁面特定地点的人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回荡。

5. 祈年门:祈年门是连接天坛公园和外部街道的入口。

它是一座大门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雄伟的气势成为天坛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这些都是天坛公园的一些著名景点,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欣赏到古代中国的建筑和文化。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ppt课件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ppt课件
6
2.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 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 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 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 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 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 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 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3.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 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 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 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 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7
天坛公园圜丘坛
8
•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建于明嘉靖九年 (1530),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 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 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 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 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 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 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 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圜丘台面石板、 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 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十八 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 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壝内东 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 出台阶九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 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61年,国务院公布 天坛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1998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确认为“世界文化 遗产”。 2007年5月8 日,天坛公园经国家 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 家5A级旅游景区。
•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 内坛、外坛两部分,坛域平面北呈圆形,天坛公园圜丘坛 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外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 宽1600米,面积270多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 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 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 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 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 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 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 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 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 胜古迹。天坛的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有些 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因此具有 重要价值
天坛公园祈谷坛
祈谷坛
• 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天坛公园祈 谷坛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主要 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 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 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 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 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 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 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 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殿 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 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3.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 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 ,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 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 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天坛公园圜丘坛
•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建于明嘉靖九年 (1530),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 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 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 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 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 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 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 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圜丘台面石板、 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 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十八 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 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壝内东 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 出台阶九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 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 皇穹宇院落周围的圆形围墙,墙高约3.72 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 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 皇穹宇圆形院落的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 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 紧密,墙的表面直径651米, 围墙高327米。 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 轻声讲话,虽然 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 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 是因为圆形十分光滑,对音波的折射。
天坛公园回音壁(皇穹宇)
•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 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 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十六根柱子支撑, 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 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 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 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我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 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 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 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 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皇穹宇殿前甬路 从北面数, 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 石板上击一下掌, 只能听见一声回音; 当站在第二块石 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 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 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 为“三音石”。
天坛地图
建筑特点
1. 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 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 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明永乐以后,每 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 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祭天和祈谷的仪式。如果遇 上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行祈雨。在祭祀 前,通常需要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 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 怜施恩。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
生物技术1班 200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 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 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 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 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 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 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 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 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 (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2.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 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 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 ,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 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 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 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 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