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 第2章 习题参考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解答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1e77f01551810a6f42486d1.png)
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解答1.1 解:测量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
测量是通过实验方法对客观事物取得定量数据的过程。
其实测量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或多或少都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关于测量的科学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狭义而言,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对象直接或间接地与同类已知单位进行比较,取得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的测量结果。
广义而言,测量不仅对被测的物理量进行定量的测量,而且包括对更广泛的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定位的测量。
例如,故障诊断、无损探伤、遥感遥测、矿藏勘探、地震源测定、卫星定位等。
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互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在科学研究、生产和控制中,人们为了对被测对象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掌握所采取的一系列电子技术措施;是分析事物,做出有关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在电子测量过程中,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为手段,对各种电量、电信号、电路特性和元器件参数进行测量,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各种非电量进行测量。
严格地讲,电子测量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子学中有关物理量所进行的测量。
1.2 解:电子测量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狭义上来看,对电子学中电的量值的测量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电子测量,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能量的测量,如测量电流、电压、功率等。
(2)电子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测量电阻、电容、电感、品质因数及电子器件的其他参数等。
(3)电信号的特性和质量的测量,如测量信号的波形、频谱、调制度、失真度、信噪比等。
(4)基本电子电路特性的测量,如测量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衰减特性等。
(5)特性曲线的测量,如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与相频特性曲线等。
1.3 解:精密度(δ)说明仪表指示值的分散性,表示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时,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二章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二章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bbdfe5ad51f01dc381f11f.png)
第二章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2.1电路与电路图填空题1.电路是指 所经过的路径。
最简单的电路是由 、 、 和 组成。
2.画出以下各电气设备的图形符号(1)电灯 ,(2)接地 ,(3)电阻3.电路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状态。
电路中不允许短路。
电流,电源、负载、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通路、断路、短路选择题1、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A 、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B 、为电路提供保护C 、形成电流的通路D 、为电路提供能量D2、电路中安装熔断器,主要是为了( )。
A 、短路保护B 、漏电保护C 、过载保护D 、以上都是A判断题1、 电路在开路状态下,负载可能会损坏。
( )2、 负载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 )××2.2电流及其测量填空题1.习惯上规定 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强度的公式为I= 。
电流的单位是 。
2.1min 内通过导体的电量是12c ,流过导体的电流是 A ,若导体两端电压是8v ,该导体的电阻为 Ω。
3. _____________是一种测量交流电流的专用仪表,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在不断开线路的情况下测量电路的电流。
正,电流;tq ,A0.2,40钳形电流表选择题1、一般家用电器的工作电流为()A、100AB、0.3~0.6AC、2µAD、0.01 mA2、以A作单位的物理量是()A、电量B、电场强度C、电流D、电压3、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A、安秒B、安培C、库仑D、瓦特4.如图所示,直流电流表接线图,正确的是()。
BCBC判断题1、电流是由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或低于额定电流,用电器具都不能正常工作。
()3、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的方向一致。
()√√×2.3电压及其测量填空题1.单位换算:150Ω= KΩ 150mA= A , 0.008v= mV2、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之差即UAB= 。
电子测量技术(张永瑞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张永瑞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5020e787c24028905fc3b6.png)
电子测量技术(张永瑞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习题二2.1 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的含义:真值、实际值、标称值、示值、测量误差、修正值。
答:真值: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客观大小或真实数值。
指定值:由国家设立尽可能维持不变的实物标准(或基准),以法令的形式指定其所体现的量值作为计量单位的指定值。
实际值:实际测量时,在每一级的比较中,都以上一级标准所体现的值当作准确无误的值,通常称为实际值,也叫作相对真值。
标称值:测量器具上标定的数值。
示值:测量器具指示的被测量量值称为测量器具的示值。
测量误差:测量仪器仪表的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
修正值:与绝对误差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值。
2.2 什么是等精度测量?什么是不等精度测量?答:在保持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的多次测量过程称作等精度测量。
如果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重复测量中,不是所有测量条件都维持不变,这样的测量称为非等精度测量或不等精度测量。
2.3 按照表示方法的不同,测量误差分成哪几类?答:1、绝对误差:定义为:Δx=x-A0 2、相对误差?x?100% A?x(2)示值相对误差: rx=?100%x(1)实际相对误差: rA=(3)满度相对误差: rm=?xm?100% xm(4)分贝误差: Gx=20 lgAu(d B) 2.4 说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差的主要特点。
答:系统误差的主要特点是:只要测量条件不变,误差即为确切的数值,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不能改变或消除系差,而当条件改变时,误差也随之遵循某种确定的规律而变化,具有可重复性。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① 有界性;② 对称性;③ 抵偿性。
粗差的主要特点是:测得值明显地偏离实际。
2.5 有两个电容器,其中C1=2000±40 pF,C2=470 pF±5%,问哪个电容器的误差大些?为什么?解:r1=?40?100%=?2% 因为r1<r2 ,所以C2的误差大些。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题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a442d080eb6294dd886cbc.png)
④判断: 测量次数为 9 次,置信概率 99%,查表可得 G=2.32
GS (V ) = 2.32 × 0.13 = 0.30
比较可得无残差大于 0.30 的数据 1.4 解: ①平均值
∴测得数据无异常
1 n 1 X i = (52.953 + 52.959 + 52.961 + 52.950 + 52.955 + 52.950 + 52.949 + 52.954 + 52.955) ∑ n i =1 9 = 52.954 X =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参考答案: A 类评定: u1=0.084KΩ B 类评定: u2=0.019KΩ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 u12 + u2 2 = 0.086 K Ω
v=u4/( u14/v1+ u24/v2) ≈ 9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按 t 分布处理, 概率可取 95%, 查 t 分布表得到包含因子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U95=K95 uc =2.26x0.086=0.19 KΩ 完整的测量结果为:R=(13.40±0.19) KΩ (K95=2.26,P=95%) Veff=9 1.11 解:y= x1 x2 ⋅ x 3 3 =x 1 ⋅ x 2
20ns / div ~ 0.5s / div 10 20ns / div 显示一个周期波形时,被测信号的周期范围为 × 10div ~ 0.5s / div × 10div 10 即20ns ~ 5s 1 1 ~ ,即50 MHz ~ 0.2 Hz 则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20ns 5s 带有扫描扩展“×10”功能的示波器,其Dt的总范围为 2.17 解:
古天祥电子测量原理课后答案
![古天祥电子测量原理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e4f7ae84868762caaed5c1.png)
古天祥电子测量原理课后答案【篇一:电子测量原理(古天祥)知识点总结】《电子测量原理》知识点总结0902202班第一章、测量总述1.1 测量的基本概念 1.1.1 测量的基本概念狭义:为确定被测对象量值进行的实验,借助专门设备,直接或间接与同类已知单位量比较,用数值+单位表示结果广义:为获取被测对象信息进行的实践,借助专门设备,通过感知和识别取得被测对象的属性和量值信息,以便于利用的形式表示结果测量的基本要素五大基本要素:测量对象、测量仪器、测量人员、测量技术、测量环境。
测量五大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测量的分类测量可以分为三类:定量测量、定性测量和定级测量。
定量测量:追求的是精准,通常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给出不确定度。
定性测量:是判断被测对象属性的一种定性测量,对量值的精确度要求不高,是一种粗略的测量,一般不要求进行误差分析,即不要求给出误差数值。
定级测量:是以技术标准,规范或者检定规程为依据,分辨出被测量所属某一范围带,以此来判断被测量是否合格(符合某种级别)的一种定级测量。
测试和检验测试:是测量和试验的总称。
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结果或某物性能所从事的实践活动。
检测:是检验和测量的总称。
检验---检查被测量量值是否处于某范围内,验证被测量是否合格或某现象是否存在。
1.1.2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电子测量: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设备为手段,以电量和非电量为测量对象。
电子测量的特点:(1)测量频率范围宽(2)量程范围宽(3)测量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6)易于实现测量自动化和智能化1.2 计量的基本概念1.2.1 计量的定义、特征、分类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施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测量。
计量的三个主要特征是:法制性、统一性和准确性。
测量与计量的比较联系:①计量是一种特殊的测量②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区别:①比较对象不同,②测量误差不同,③误差来源不同,④目的不同,⑤内容不同,⑥对象不同,⑦存在范围不同1.2.2 比对、检定和校准对比: 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种测量标准或者测量器具之间的量值进行比较,其目的是考核量值的一致性。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4120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3.png)
课后习题
目前本课程教材选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主编王川2010年7月第一版,教学过程中在教材里选择合适的习题作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如下:
第一章
1-1见教材P4
1-2见教材P5
1-3 Δx1=1v,Δx2 =1v ,γA1=10% , γA2=1%
1-4 (1)Δx=0.03v ,c=-0.03v
(2) γA=0.86%
(3)1.0级
第二章
2-1见教材P13-14
2-3见教材P23
2-4见教材P26
第三章
3-2
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有效值表 1.77V 1.44V 2.5V
均值表 1.77V 1.39V 2.76V
峰值表 1.77V 1.77V 1.77V
3-3选均值表较为合适,均值表的波形误差相对较小
3-6见教材P57-59
3-10(1)甲为4位乙为4位半
(2)当乙的基本量程为2V时,乙具有超量程能力,甲没有超量程能力
(3)0.01mV
第四章
4-1见教材P98-99
4-4(1)先让所用通道的垂直耦合接地,确定电压为零的位置,然后换到直流耦合,测量高低电平的电压大小。
(2)分别读取方波波形上升沿10%—90%的时间长度与下降沿90%—10%的时间长度,即为前沿时间和后沿时间。
4-11见教材P117
第五章
5-2见教材P134
5-9见教材P146
第六章
6-2见教材P168-169
6-3见教材P165-166
6-5测频量化误差分别为±0.00001%,±0.0001%,±0.001%。
电子测量习题答案2
![电子测量习题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611af1e7c1c708a1284a44a8.png)
试问(1)U a 和U b 的相对误差是多少?(2)通过测量U a 和U b 来计算R 2上电压U 2时,U 2的相对误差是多少?(3)若用该电压一直接测量R 2两端电压U 2时,U 2的相对误差是多少?题图 2-12-5已知CD-4B 型超高频导纳电桥在频率高于1.5MHz 时,测量电容的误差为:±5%(读数值)±1.5pF 。
求用该电桥分别测200pf 、30pF 、2pF 时,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并以所得绝对误差为例,讨论仪器误差的相对部分和绝对部分对总测量误差的影响。
2-6某单级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实际值为100,某次没量时测得值为95,求测量值的分贝误差。
2-7设两只电阻R 1=(150±0.6)Ω,R 2=62Ω±2%,试求此二电阻分别在串联及并联时的总阻值及其误差。
2-8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值可用下图所示的两种电路,(a ) (b )题图 2-2设电压表内阻为R v ,电流表内阻为R x ,试问两种电路中由于R v 和R A 的影响,被测电阻R x 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是多少?这两种电路分别适用于测量什么范围的阻值?2-9用电桥测电阻R x ,电路如题下图所示,电桥中R s 为标准可调电阻,利用交换R x 与R s 位RE A V R EV A R 1 R 2 R 3ab置的方法对R x 进行两次测量,试证明R x 的测量值R 1及R 2的误差△R 1及△R 2无关。
题图 2-32-10用某电桥测电阻,当电阻的实际值为102Ω时测得值为100Ω,同时读数还有一定的分散性,在读数为100Ω附近标准偏差为0.5Ω,若用该电桥测出6个测得值为100Ω的电阻串联起来,问总电阻的确定性系统误差和标准偏差各是多少?系统误差和标准偏差的合成方法有何区别?2-11具有均匀分布的测量数据,(1)当置倍概率为100%时若它的置信区间为[M (x )-Cδ(x )],M (x)+Cδ(x )],问这里C 应取多大?(2)若取置信区间为[M (x )-2δ(x )], M (x )+2δ(x )],问置信概率为多大?2-12对某信号源的输出电压频率进行8次测量,数据如下(单位Hz ):1000.82,1000.79,1000.85,1000.84,1000.78,1000.91,1000.76,1000.82(1)试求其有限次测量的数学期望与标准差的估计值。
电子测量 的练习题
![电子测量 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e96b2c7375a417866f8fe4.png)
• 3、保留以下数据的4位有效数89.5312、 135.7 51、136.55、7.3585 、1.6052 、 0.63345 • 解: • 89.5312→89.53 • 135.7 51→135.8 • 136.55→36.6 • 7.3585→7.358 • 1.6052 →1.605 • 0.63345 →0.6334
• 4、某电流表示值为1.55mA ,修正值为-0.2 mA,计算该 电流的实际测量值; • 解:则测量实际值 1.6+(-0.2)= 1.4(mA) • 5、若要测量一个12V左右的稳压电源输出,现有两块电压 表可供选择,其中一块量程为150V、1.5级;另一块量程 15V、2.5级。问选择哪一块表测量较为合适些? • 解:对于1.5级电压表,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 ∆xm= γm×xm=±1.5%×150 =±2.25V • 对于2.5级电压表,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 ∆xm= γm×xm=±2.5%×15 =±0.375V • 所以,用1.5级表测量示值为12V的电压时,其误差范围在 12V±2.25V之间,而用2.5级表测量时,其误差范围在 12V±0.375V之间。可见误差范围小了不少。
• • • • •
• 5、如果示波器上看不到一个电压波形的完整周期 , 轴偏转 灵敏度应该 ;如果示波器上电压波形太矮 , 轴偏转灵敏 ; 度应该 • 答案:X 、增大 Y 、 减小 • 6、用示波器测量含交流成分的直流电压时,输入耦合方式只 能置在 方式,不能能置 在 方式. • 答案:DC、AC • 7、在高频电流的测量中,电流表要接在 处。 • 答案:最底电位 • 8、示波器可以用来测量噪声电压,测量时将被测噪声信号通 过 耦合方式送入示波器的 通道,将扫描速度置 档, 线,这条线 方向 在荧光屏上即可看到一条水平移动的 的长度乘以示波器的垂直电压灵敏度就是被测噪声电压 • 的 值,则噪声电压的有效值为 。 • 答案:AC、垂直、较低、垂直、垂直、峰峰、U=(1/6)UP_P。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48414ae45c3b3567ec8b2d.png)
思考与练习11.1 什么是测量?什么是电子测量?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
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1.2测量与计量两者是否是缺一不可?答:测量与计量是缺一不可的。
计量是测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测量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测量是计量联系生产实际的重要途径,没有测量就没有计量,没有计量就会使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测量就会失去价值。
因此,测量与计量是相辅相成的。
1.3 按具体测量对象来区分,电子测量包括哪些内容?答: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3)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等:(5)特性曲线显示如: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1.4 电子测量技术有哪些优点?答:(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试动态范围广(3)测量的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的智能化1.5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有哪些?答:(1)时域测量的仪器:电子电压表、电子计数器、电子示波器、测量用信号源等。
(2)频域测量的仪器:频率特性测试仪、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
(3)调制域测量仪器:调值调制度仪、调制域分析仪等。
(4)数据域测量仪器:逻辑笔、数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数据通信分析仪等。
(5)随机测量仪器:噪声系数分析仪、电磁干扰测试仪等。
思考与练习22.1 测量时为何会产生误差?研究误差理论的目的是什么?答:测量是用实验手段确定被测对象量值的过程,实验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标准量和比较设备不一样,都可能使实验的确定值与被测对象的真值有差异,即都会产生误差。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718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5.png)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电子测量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电子信号的各种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以下是一些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的答案示例,供同学们参考:习题一:解释什么是数字多用表,并说明其主要功能。
数字多用表是一种多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够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多种电子参数。
其主要功能包括:1. 直流电压测量:测量电路中的直流电压。
2. 交流电压测量:测量电路中的交流电压。
3. 电阻测量:测量电路元件的电阻值。
4. 电流测量: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5. 电容测量:测量电路中的电容值。
6. 二极管测试:检测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7. 温度测量:测量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
习题二:简述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 信号输入:将待测信号通过探头输入到示波器。
2. 垂直放大:信号通过垂直放大器放大,以适应屏幕显示。
3. 水平扫描:水平扫描产生周期性的扫描线,与输入信号同步。
4. 显示:经过放大和扫描的信号在屏幕上形成波形,供观察和分析。
习题三:解释什么是频率计,并说明其应用。
频率计是一种测量周期性信号频率的仪器。
其应用包括:1. 测试电子设备的时钟频率。
2. 测量无线电信号的频率。
3. 校准其他测量仪器的频率响应。
4. 在实验室中测量实验信号的频率特性。
习题四: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步骤如下:1. 选择适当的电流测量范围。
2. 断开待测电路。
3. 将万用表设置为电流测量模式。
4. 将万用表串联到电路中。
5. 闭合电路,观察万用表读数。
习题五:什么是信号发生器,它有哪些类型?信号发生器是一种产生特定频率和波形的电子信号的设备。
其类型包括:1.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形的信号。
2. 方波信号发生器:产生方波形的信号。
3. 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脉冲波形的信号。
4. 函数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多种波形的信号。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习题答案应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和习题要求进行编写。
《电子测量技术》CH1-CH4习题参考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CH1-CH4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f68924af45b307e87197a1.png)
f 0 min
=
f i1 N1 10
+
fi2 N 2
= 1K ´1000 + 100K ´ 720 = 72100KHz = 72.1MHz 10
当 N1 , N 2 分别取最大值时 f0 最大,
f 0 max
=
f i1N1 10
+
fi2 N 2
= 1K ´1100 + 100K ´1000 = 10110KHz = 100.11MHz 10
即 y ' = y = 5 = 0.5 cm。 k 10
7
5、被测脉冲信号峰峰值为 8V,经衰减量为 10 倍的探头引入示波器,“倍率”置“×5”位,“偏 转灵敏度微调”置“校正”位,要想在荧光屏上获得峰峰高度为 8cm 的波形,“Y 轴偏转灵敏 度”开关“V/cm”应置哪一挡?
解:设 Y 轴偏转灵敏度开关置为 x V/cm,则有峰峰值为 8cm ´ x ´ 10 ¸ 5 = 8 V,所以
答:不考虑倍率开关时,
y1
=
VP-P h
= 5 =1 5
cm,由于倍率开关为“×5”,屏幕上波形偏转
增大 5 倍,所以屏幕上峰与峰之间的距离为 y = k1 ´ y1 = 5 ´1 = 5 cm。如果采用探头,对
输入有 10 倍衰减,输入示波器的电压减小 10 倍,相应屏幕上峰与峰之间的距离减小 10 倍,
解: f » 350 = 350 = 8.75MHz tr 40
f B ³ 3 f = 3 ´ 8.75MHz = 26.25MHz
2、用双踪示波器测量信号相位差,显示波形如图所示,已知 AB = 3cm,AC = 24cm,试求
这两个信号的相位差 Δψ。
2015电工电子仪表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2015电工电子仪表原理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d82a9d680203d8ce2f2456.png)
σ (x ) =
σ ( x)
n 。标准差的估计值指在有限次测量条件下,用算术平均值代替数学期望,残差代
替 绝 对 误 差 , 则 只 能 根 据 有 限 次 测 量 数 据 估 计 测 量 值 的 标 准 偏 差 。
σ 2 ( x) =
n n 1 n σ 2 (v ) = ∑ (vi − M (vi ))2 n −1 n − 1 n i =1 1 n 2 1 n ( xi − x ) 2 = vi == ∑ ∑ n − 1 i =1 n − 1 i =1
¾
1-8 间接比较测量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采用的基本技术方法 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一方面被测量与同类标准量不是以原来的参量形式直接比较,而是转换为其它量后比较; 另一方面被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不是在两者同时对仪器作用下通过一次测量过程来完成, 而是分别对标准量和被测量单独地进行两次测量操作,再从两次测量结果的对比完成比较 功能。采用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变换和比较。偏转法测量
标准偏差同样描述随机变量与其数学期望的分散程度,并且与随机变量具有相同量纲。算术平 均值的标准差反映了算术平均值的分散程度,算术平均值的方差定义为
第 2 页 共 15 页
电子测量原理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σ 2 (x ) = σ 2 (
n 1 n 1 1 xi ) = 2 σ 2 (∑ xi ) = 2 [σ 2 ( x1 ) + σ 2 ( x2 ) + " + σ 2 ( xn )] ∑ n i =1 n n i =1 1 1 = 2 nσ 2 ( x) = σ 2 ( x) n n ,相应的标准偏差为
被测量 x 信源点 非电变换 y 1 (传感器) y 1 =f 1(x) 电量变换 y2 (测量电路) 非电逆变换 (显示器) y 信宿点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答案(赵会兵版)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答案(赵会兵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01b60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8.png)
解:(1)用第一种方法,求得
R1 100.33 (R1) 0.0054
( R1 )
( R1 ) 8
0.0160
用第二种方法,求得 R2 100.31
(R2 ) 0.0261
(R2 )
(R2 ) 6
0.0106
由计算结果可见第二种方法可靠
(2)两种测量方法权的比为:
解:200mv档不可用,1.5v超出其量程范围。 对于最大显示为“1999”的3½ 位数字电压表:
2V档: 2 103V 1mV
1999
20V档:192909 102V 10mV
200V档: 200 100mV
1999
同理,对于最大显示为“19999”的4½ 位数字电压表
2V档:0.1mV;20V档:1mV;200V档:10mV
(x)
9
xi2 9x2
i 1
30.024
9 1
分别计算 vi xi X 得最大残差为v0=80.064
(1)用莱布准则判别:
3 (x) 90.073 v0
没判别出异常数据
(2)用格拉布斯准则判别:
n=8,查表得P=99%时,g=2.32
g (x) 69.656 v0 第8次测量数据为坏值
使得
T,2' 即T产2 生了 的误差T2 。所以由于积
分器的非线性,被测电压变为
U
' x
T2' T1
U ref
T2 T1
U ref
T2 T1
U ref
Ux
4-8 试画出多斜积分式DVM转换过程的波形图。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4-9 设最大显示为“1999”的3½位数字电压表和最 大显示为“19999”的4½ 位数字电压表的量程,均 有200mV、2V、20V、200V的档极,若用它们去 测量同一电压1.5V时,试比较其分辩力。
习题册答案-《电子测量与仪器(第五版)》
![习题册答案-《电子测量与仪器(第五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a04d9776a20029bd642d63.png)
2.0.8A
§2-4 晶体管毫伏表
一、填空
1.直接检波式 检波放大式 放大检波式 2.检波器检波 3.检波器 直流放大器 指示器 4.放大 非线性失真 mV 5.射极跟随器 放大电路 检波电路 6.表头指示分贝数 代数和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三、选择
4.找一只准确度较高的毫安表或无故障的万用表作标准表,与故障表串联后去测 量一直流电流。若故障表读数比标准表大得多,则多为分流电阻开路所致。若无 读数,可将故障表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最低挡 (如 2.5V 挡),直接去测量一节新 干电池的电压,若仍无读数,则为表头线路开路;若有读数且指示值大于 1.6V,则为 分流电阻开路。
4.【解】因∆L=L-L0 求得真值:L0=L-∆L=2310-0.020=2309.98(mm)。 故:最大相对误差=0.020/2309.98=8.66×10-4 %=0.000866%
模块二 电流与电压的测量
§2-1 直流电流表与电压表
一、填空
1.磁电系测量机构 磁电系表头 2.磁路系统 通电线圈 3.永久磁铁 固定在磁铁两极的极掌 4.均匀 5.电磁力矩 6.正比 7.并联 8.满刻度电流 Ic 内阻 RC
模块一 电子测量基础
§1-1 电子测量概述
一、填空
1.真实值 2.同类标准量 3.测量数值 测量单位 4.电能量的测量 电子元件参数的测量 电信号的波形及特性的测量 备性能的测量 特性曲线的测量
5.检测 测量 器具 6.模拟式 数字式 7.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 比较测量法 8.零值法 差值法 代替法
模块三 万用表
§3-1 模拟式万用表
一、填空
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子测量与仪器(第五版)习题册》-A05-3308
![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子测量与仪器(第五版)习题册》-A05-3308](https://img.taocdn.com/s3/m/6548fc46844769eae009ede3.png)
模块一电子测量基础§1-1 电子测量概述一、填空1.真实值2.同类标准量3.测量数值测量单位4.电能量的测量电子元件参数的测量电信号的波形及特性的测量电子设备性能的测量特性曲线的测量5.检测测量器具6.模拟式数字式7.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比较测量法8.零值法差值法代替法二、判断1.×2.√3.√4.×5.×6.√7.√三、选择1.A2.D3.D4.A5.B四、问答1. 直接、间接、比较测量法与其他测量相比,电子测量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1)测量频率范围极宽2)电子测量仪器的量程很广3)电子测量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的微机化2.(1)测量数据不准确,误差大。
(2)损坏测量仪器。
(3)损坏被测对象。
§1-2 测量误差及表示方法一、填空1.测量误差2.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疏失误差3.附加误差4.偶然误差5.疏失误差6.两次测量平均值系统误差二、判断1.√2.×3.√4.√5.×6.√7.√8.√9.√10.×三、选择1.D2.D3.D4.A5.B6.D7.B8.B四、问答1.偶然误差主要由外界环境的偶发性变化引起。
例如外电场、磁场的突变,温度、湿度的突变,电源电压、频率的突变等,使得在重复测量同一量时,其结果不完全相同,从而产生偶然误差。
实际中,一次测量结果的偶然误差没有规律,但多次测量中的偶然误差是服从统计学规律的。
这种规律之一是: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多,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次数基本相等。
因此,我们通常采用增加重复测量次数,再取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偶然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为消除外磁场对电流表读数的影响,可将电流表放置的位置调换1800后再测量一次,则在两种位置下测得结果的误差符号必然是一正一负,取其平均值后,就能消除这种由外磁场影响而引起的系统误差。
电子测量原理简明教程习题答案-詹惠琴
![电子测量原理简明教程习题答案-詹惠琴](https://img.taocdn.com/s3/m/2f1c725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4.png)
电⼦测量原理简明教程习题答案-詹惠琴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2-6. (1)精密度⾼,(2)正确度⾼,(3)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均⾼。
2-7.(a )适合R X 相对R V ⼩;(b )适合R X 相对R I ⼤。
2-8. (1) 9.6V ; (2) -20%, -17% ; (3) -0.42%, -0.42% 2-9. (1)Φ=(1.2/8.1)*360=53.33°;(2)ΔΦ=±(0.1/8.1)*360=±4.44°2-10 0.05V , -0.05V , 1.01%, 1%, 0.5级。
2-11. (1)-0.02 mA ,0.02mA,2.75%,(2)2.5级。
2-12. 1.2% , 4.5% 2-13. 选⽤(2) 0.2级10 mA 量程;2-14. 合格2-15. (1) ±5.2µH, ±52% ; (2) ±21µH, ±2.6%; (3) ±0.94mH, ±4.7%; (4) ±2.55mH, ±2.6%。
2-16. 0.07% ; 2-17. 2.5级; 2-18存在变值系差。
2-19. (1)1000.813,0.056;(2)⽆; 2-20. 查t 分布表k t =3.25,范围:[1000.813±0.060]kHz 。
2-21. (1) 10.00V±0.10V , 10.00V±0.12V , 10.00V±0.16V;(2)86.64%,98.26%,99.95%2-22. (1)正态分布;(2)0.68269; 0.9545; 0.9973;(3)1.65,1.96,2.582-23. [1462.3,1464.3];2-24. 有粗差数据,剔除第5个数据46.81;[46.947±0.053]k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2.10用图2.22中(a )、(b )两种电路测电阻R x ,若电压表的内阻为R V ,电流表的内阻为R I ,求测量值受电表影响产生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并讨论所得结果。
图2.22 题2.10图 解:(a)vX v x v x x R R R R I IR R IV R +===)//('∆ R=VX Xx x R R RR R +-=-2'R r =%10011100100⨯+-=⨯+-=⨯∆XV VX X XR R R R R R R在R v 一定时被测电阻R X 越小,其相对误差越小,故当R X 相对R v 很小时,选此方法测量。
(b)I x I x xR R IR R I IV R+=+⨯==)(' I x xR R RR =-=∆'R r 0100100⨯=⨯∆=XI XR R R R在R I 一定时,被测电阻R X 越大.其相对误差越小,故当R X 相对RI 很大时,选此方法测量。
2.11 用一内阻为R i 的万用表测量下图所示电路A 、B 两点间电压,设E =12V ,R1=5k Ω ,R2=20k Ω,求:(1)如E 、R1、R2都是标准的,不接万用表时A 、B 两点间的电压实际值U A 为多大? (2)如果万用表内阻R I =20k Ω,则电压U A 的示值相对误差和实际相对误差各为多大?(3)如果万用表内阻R I =lM Ω,则电压U A 的示值相对误差和实际相对误差各为多大?(a )(b )R 1 5K Ω解:(1)A 、B 两点间的电压实际值V 6.9k 20k20k 512E 221=+=+=R R R UA(2)U A 测量值为:k 20//k 20k20//k 20k 512////E 221+=+=I I AR R R R R UV 0.8k 10k10k 512=+=所以U A 的示值相对误差%200.86.90.8-=-=∆=Ux U xγU A 的实际相对误差为%176.96.90.8-=-=∆=UAU Aγ(3)U A 测量值为:M 1//k 20M1//k 20k 512////E 221+=+=I IAR R R R R UV 56.9k 6.19k6.19k 512=+=所以U A 的示值相对误差%42.056.96.956.9-≈-=∆=Ux U x γ U A 的实际相对误差为%42.06.96.956.9-≈-=∆=UAU Aγ由此可见,当电压表内阻越大,测量结果越准确。
2.12 CD —13型万用电桥测电感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5μH —1.1mH 挡:±2%(读数值)±5μH ;10mH —110mH 挡:±2%(读数值)±0.4%(满度值)。
试求被测电感示值分别为10μH ,800μH ,20mH ,100mH 时该仪器测量电感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并以所得绝对误差为例,讨论仪器误差的绝对部分和相对部分对总测量误差的影响。
解:根据误差公式计算各电感误差如下: (1)10μHH2.5H 5H 2.0H 5H 10%2μμμμμ±=±±=±⨯±=∆L%52H10H 2.5±=±=∆=μμγLL L(2)800μHH21H 5H 16H 5H 800%2μμμμμ±=±±=±⨯±=∆L%6.2H800H 21±=±=∆=μμγLL L(3)20mHmH94.0mH 55.0mH 4.0mH 110%5.0mH 20%2±=±±=⨯±⨯±=∆L%7.4mH20mH 94.0±=±=∆=LL Lγ(4)100mHmH55.2mH 55.0mH 2mH 110%5.0mH 100%2±=±±=⨯±⨯±=∆L%6.2mH100mH 55.2±=±=∆=LL Lγ由以上计算过程中的绝对误差,可知当被测电感较小时仪器误差的绝对部分对总误差影响大,而被测电感较大时仪器误差的相对部分对总误差影响大。
这里对每个量程都有一个临界值:5μH —1.1mH 档:临界值L 1,H 5%21μ±=⨯±L ,H 2501μ=L 即当被测电感L 小于250μH 时:仪器误差的绝对部分对总误差影响大。
即当被测电感L 大于250μH 时:仪器误差的相对部分对总误差影响大。
10mH —110mH 档:临界值L 2,mH 110%5.0%22⨯±=⨯±L ,mH 5.272=L 即当被测电感L 小于27.5mH 时:仪器误差的绝对部分对总误差影响大。
即当被测电感L 大于27.5m H 时:仪器误差的相对部分对总误差影响大。
2.13 检定一只2.5 级电流表3mA 量程的满度相对误差。
现有下列几只标准电流表,问选用哪只最适合,为什么?(1)0.5 级10mA 量程; (2)0.2 级10mA 量程;(3)0.2 级15mA 量程;(4)0.1 级100mA 量程。
解:2.5 级电流表3mA 量程的绝对误差为2.5%×3mA =0.075mA (1)0.5 级10mA 量程的绝对误差为0.5%×10mA =0.05mA (2)0.2 级10mA 量程的绝对误差为0.2%×10mA =0.02mA(3)0.2 级15mA 量程的绝对误差为0.2%×15mA =0.03mA (4)0.1 级100mA 量程的绝对误差为0.1%×100mA =0.1mA由以上结果可知(1),(2),(3)都可以用来作为标准表,而(4)的绝对误差太大, 其中(1),(2)量程相同,而(3)的量程比(1),(2)大,在绝对误差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量程接近被检定表量程,但(2),(3)准确度级别高,较贵,所以最适合用作标准表的是0.5 级10mA 量程的。
2.14 检定某一信号源的功率输出,信号源刻度盘读数为90μW ,其允许误差为±30%,检定时用标准功率计去测量信号源的输出功率,正好为75μW 。
问此信号源是否合格? 解:信号源频率的测量绝对误差为75μW -90μW =-15μW相对误差为%30%7.169015<-=-=γ,所以此信号源合格。
x U )(U s 解:U x 的算术平均值005.50054.5)7110941526113(101001.0000.5101≈=+-++-+-++⨯+=∑=i U标准偏差估值∑=-=1012)(91)(i U Ui U s∑=-⨯+-+++-++-+++-=101232222222222)10(]6.1)4.6(6.46.3)4.9(6.9)4.7(6.06.5)4.2[(91i∑=-⨯+++++++++=10123)10(]56.296.4016.2196.1236.8816.9276.5736.036.3176.5[91i V 006.00062.0104.353916≈=⨯⨯=-2.21设两个电阻R l =(150±0.6)Ω,R 2=62Ω±0.4%,试求此两电阻分别在串联和并联时的总电阻值及其相对误差,并分析串并联时对各电阻的误差对总电阻的相对误差的影响? 解:(1)串联时,总电阻值Ω=+=+2126215021R R R =串21212211)()()(R R R R R R R R R ∆±∆±=+-∆±+∆±∆=串 Ω±=±±=⨯±±=748.0248.05.0%4.0625.0 0.35%212748.0±±∆===串串串R R R γ(2)并联时,总电阻值Ω=+⨯=+=9.4362150621502121R R R R R 并因式中含有两个变量的乘积项且含有分母,所以用相对误差传递公式较方便,得2211ln ln R R R R R R R ∆∂∂+∆∂∂=并并并γ )l n (ln ln ln 2121R R R R R +-+=并221212111111R R R R R R R R r R ∆⎪⎪⎭⎫ ⎝⎛+-+∆⎪⎪⎭⎫ ⎝⎛+-=并 %)4.0(621501501505.062150622221111212±⨯+±⨯+=∆⋅++∆⋅+=+R R R R R R R R R R%38.02126.02122046.0212%4.01502120033.062±=±±=⨯±⨯±=++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串联时大电阻R 1对总电阻误差影响大,并联时小电阻R 2对总电阻误差影响大。
2.24 采用微差法测量一个10V 电源,使用标准为标称相对误差为±0.1%的9V 稳压电源。
若要求测量误差ΔU o/U o <±0.5%,电压表量程为3V ,问选用几级电表? 解:由题意及微差法误差公式得BA A AB B U U ⨯∆+∆=∆0这里标准量B 为9V ,微差A 为1V ,标准相对误差为±0.1% %5.0911%1.0.00±=⨯∆+±=∆A U U可得%6.3=∆A %2.13%6.3==∆UmA所以选用3V 量程的1级电压表即可。
2.25 按公式Rd L24πρ=测量金属导线的电导率,式中L 为导线长度(cm),d 为截面直径(cm),R 为被测导线的电阻(Ω)。
试说明在什么测量条件下ρ误差最小?对哪个参量要求最高? 解:因为公式中含有分子和分母,用相对误差传递公式较方便。
R Rd dL L∆∂∂+∆∂∂+∆∂∂=ρρργρln ln lnR d L ln ln 2ln ln 4ln ln ---+=πρR d L ln ln 2ln --=RR dd LL ∆-∆-∆=2ργ由上式可知对截面直径d 的要求最高。
2.26 通过电桥平衡法测量某电阻,由电桥平衡条件得出243C C R Rx =,已知电容C 2的允许误差为±5%,电容C 4的允许误差为±2%,R 3为精密电位器,其允许误差为±1%,试计算R x 的相对误差为多少?解:因为公式中含有分子和分母,用相对误差传递公式较方便。
224433ln ln ln C C Rx C C Rx R R Rx Rx ∆∂∂+∆∂∂+∆∂∂=γ243ln ln ln ln C C R Rx -+=224433C C C C R R Rx ∆-∆+∆=γ%)5(%2%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