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的事例及治理措施

一、关于无锡水污染的案例

事件概述:

2007年5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城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而自来水公司已经采取了所有能够使用的过滤和净化手段,几乎不计成本,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除掉臭味。

污染原因:

由于前几年江苏省发文要求无锡市禁止开采地下水,无锡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太湖。蓝藻每年都会暴发,但这次规模最大,对自来水供应的影响也最严重。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根据专家的意见,这次沙渚水源地水质异常,主要是水中含有的蓝藻死亡腐烂,快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性腐变,再加上太湖水位下降导致取水口太湖底泥上泛,从而使水体产生异味。据专家介绍,从太湖来讲,水中的营养性物质氮、磷的含量较高,这为藻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的内部条件,今年以来,气温偏高,水位较低,藻类便大量繁殖,再加上它有随风向、湖流漂移的特性,因此,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无锡梅梁湖水域较易发生藻类集聚现象,集聚后,藻类会逐渐死亡,导致水体产生臭味。而且,对于太湖蓝藻接下来的走势和监测数据显示,以及之后几个月气温升高,太湖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应对措施

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在环太湖流域淘汰污染企业,加快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提高自来水出厂水质。

2、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严历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拆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3、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4、尽快建立有权威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对于管理太湖这样的跨行政区域的河流可以设立一个统一的河流管理机构,订立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管理办法。

5、水质监测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大监测力度,24小时值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蓝藻的打捞力度;商贸部门要组织好净水采购,力保市场供应和稳定。

6、视天气情况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努力改善

二、盐城水污染

2009年2月20日上午六点二十分左右,江苏省盐城市许多市民在饮用自来水时闻到刺鼻的农药味。盐城市区盐都区、亭湖区几处居民,在此两个主要城区部分地区停水,稍边远的新区也发生了停供。由于生活不便,很多市民在超市排队购买矿泉水、纯净水,以备暂时之用。上午10点,当地广播、电视、网站等开始发布政府的紧急消

息:早晨6时20分,城西水厂、越河水厂发现出厂水有异味,经初步检测,城西水厂的源水被酚类化合物污染,所生产的水暂不适合饮用。

污染原因

取水口上游紧靠河边的多家化工厂。在城西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12公里处,聚集了至少5家大大小小的化工厂。盐城市政府官方通报,本次污染事件正是蟒蛇河上游的一家化工厂偷排污水所致。

治理措施:

事件发生后,盐城市政府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启动了应急体系;组织市有关部门采取了各项紧急措施,启用备用水源通榆河取水口,加大城东水厂的生产能力,限制部分工业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启用深水井,以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经江苏省水利厅批示,当天上午11时许,盐城市水利局迅速开启新洋港开闸泄水,使受污染水源尽快排泄入海。同时,临时成立的应急指挥部命令盐城市区新洋港下游沿岸以新洋港为水源的城镇密切注意水源水质变化情况,避免受污染原水进入水处理系统,以确保饮用水安全。

三、渤海污染

渤海正在走向“死海”、“臭海”的边缘。如今的海水一到四五月份就变成红色,有时候长达两三个月不褪去。在渤海,赤潮爆发频率逐年上升。。据相关调查,渤海的污染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14%上涨到了2010年的22%,今年这个数据还在上升,渤海

有将近一半的海水已经遭受了污染。伴随着水质的恶化,昔日的渤海渔场已经闹起了“鱼荒”。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发布的“渤海湾渔业资源与环境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项目报告显示,渤海渔业资源已经从过去的95种减少到目前的75种,野生牙鲆、河豚等鱼类已彻底绝迹。来自陆地的污染是渤海污染的主要源头。

污染原因

第一,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自身水动力条件较差决定了它自净能力有限。渤海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水交换能力差,海水的自净能力有限,更新周期长达15年,几十年的污染积累很难在几年内消除。渤海环境污染源主

要来自于陆源污染,流域周边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和农药及化肥污染是三大陆

源污染源。此外,船舶石油产品跑冒滴漏、船舶生活污水、海上石油开采和海水

养殖中的添加剂也会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另外,海岸曲折、水流交换不畅,也

使得海水的温度、PH值、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

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

第二,多头管理造成“群龙闹海”、“治而反污”的现状。

第三,“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快速增长使得本已脆弱的海洋环境不堪重负。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重要工业基地,由于环渤海地区充分发挥了在政治、经济、科

技、人才、流通的突出优势,并且抓住了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北京奥运的历史机

遇,近年来经济迅速腾飞。然而,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

导致排污总量有所增加,环境更加脆弱。比如,环渤海地区多为传统资源依托

型工业,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它们的发展一方面

受资源约束强,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生产工艺落后,渤海遭到空前的污染,变成

了“纳污池”和“垃圾场”

第四,狂捕滥捞也是祸端。

第五,治污资金短缺是羁绊

第五,法律体系存在缺憾。

治理措施

第一、要转变观念,尽快树立起更为全面的发展观。国家也应建立健全了相关法规,辅以及时且严格的政府监督,还应让民众与媒体的积极介入。

第二、要加大治污力度,有效控制陆海污染源。坚持海陆统筹、河海兼顾,加强入海河流综合治理,改善入海河流水质。合理布局入海排污口,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要多管齐下,努力保护和修复渤海生态系统。

第三、好的企业必须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向。

第四、加大创新力度,让环境执法取得实效。

第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凡依法应当进行环评的建设规划和项目,都要严格履行环评程序。环评过程要公开透明,充分征求专家和社会公众意见。对环评文件未经审批即擅自开工、建设过程中擅自作出重大变动等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管理部门、责任企业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