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方言新闻节目
方言“说新闻”节目成功带来的启发
方言“说新闻”节目成功带来的启发作者:暂无来源:《声屏世界》 2016年第2期谌娜“说新闻”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刚柔并济、亲和朴实的风格中,通过自身独特的人生感悟及表达方式,将客观的新闻弹性表达出来,进而使新闻播报兼具共性与个性的新闻播报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与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说新闻”的播放方式又进行了一次更贴近百姓的转变,即“说新闻”节目的方言化转变。
笔者将通过对上海东方台《嘎讪胡》、苏州台《施斌聊斋》、杭州台《阿六头说新闻》三档方言新闻节目的观察,对方言“说新闻”节目的制作与发展给出自己的分析与建议。
江浙沪三地方言“说新闻”节目的特色《嘎讪胡》是上海东方电视台娱乐频道的一档沪语新闻栏目,开播于2011年11月26日,栏目自身有明确的定位——“新闻娱乐节目”。
节目每天由主持人舒悦播报七条新闻,以本地民生新闻为主,选取国内国际较有名的新闻事件或热门话题、网络视频等素材进行点评。
节目推出后,迅速在晚间18点新闻档窜红,成为沪上最受本地观众欢迎的节目,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在上海本地中老年观众中拥有大量粉丝。
节目在形式上,除正常的新闻播报外,主要新闻都进行不同形式的表现,并适时结合戏曲和滑稽的方式演绎,按照百姓对民生新闻的关注点,进行评论和讽刺;或从当前新闻引申开来,谈古论今,纵横中外;或对有关注度的新闻人物,特别是娱乐圈的名人,用模仿夸张的手法进行演绎,增加娱乐笑点;或对一般的新闻运用脍炙人口的歌曲经改词后说唱、调侃。
节目主持人舒悦也凭借该节目成为沪上最炙手可热的娱乐明星。
《施斌聊斋》是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一档苏州吴语新闻脱口秀节目,开播于2005年10月。
节目以语言幽默和主持人施斌夸张演绎为特色,颇受苏州市民的好评。
主持人以“聊家常”的方式用苏州话和观众拉家长里短、社会民生、坊间趣闻、明星八卦,使观众感觉亲切自然。
节目连续八年囊括苏州地区同时段收视冠军,同时荣获中国“优秀原创广播电视栏目”。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优劣势和发展前景
浅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优劣势和发展前景【摘要】方言类新闻节目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新闻节目样式,它属于民生新闻的一个范畴。
主持人用地方观众耳熟能详的方式讲述民生,以轻松调侃的方式披露新闻,并以平民的视角对新闻加以评点。
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平民化的风格,成为方言类新闻节目赢得收视率的重要利器,然而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其只能走小众化的道路,并且存在低俗化等问题。
本文以南方电视台的粤语新闻节目——《今日最新闻》为例,分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特点,探究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方言节目进行发展趋势和前景的探讨。
【关键词】方言类新闻;今日最新闻;受众;内容;主持人随着媒体竞争日益加剧、传媒市场进一步细分,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方言电视节目应运而生。
在全国性媒体和省级卫视的强势挤压之下,一些地方媒体为了争夺受众,以在传媒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纷纷利用自身的地方优势,打出“本土牌”。
1994年,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开播拉开了电视方言节目热播的序幕;2001年,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开播,收视率额节节攀升;类似的节目在众多地方媒体相继“开花”,如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广东电视台的《630新闻》、《今日关注》等。
2004年,广东南方卫视正式上星播出,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内唯一以粤语播出的卫星频道。
据统计,广东电视台的粤语新闻,平均收视率为9%~18%,是同时期普通话新闻最高收视率的10倍左右。
《今日最新闻》是南方卫视tvs-2于2009年全新打造的一档评论性粤语新闻栏目,以“同声同气自己人”的本土特色,主持人用幽默诙谐的粤语言语、市民化的视点,报道并评点身边发生的民生新闻。
自开播以来,《今日最新闻》一直位居广东新闻节目收视率的前列。
一、粤方言新闻节目《今日最新闻》的特点南方电视台tvs-2是国内唯一以粤语播出的卫星频道,其栏目《今日最新闻》2009年开播,短短几年就形成了自身报道风格,精心打造本土特色品牌,近年来收视率一直位居广东新闻节目的前列,在2011年,节目从原来的30分钟延长至45分钟。
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论文
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论文一、电视方言类节目出现的必然性电视方言节目是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地方语言为表达形式而推出的一类节目。
继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之后,电视方言节目逐步向全国各地蔓延并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
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一家老小向前冲》、《故事会》、《红胖子哈哈秀》等节目不但让观众津津乐道,同时也借由节目的高收视率捧红了主持人汪涵、马可以及本土相声演员奇志、大兵;而广州电视台的粤语新闻《新闻日日睇》、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上海电视台的方言情景节目《老娘舅》、福州电视台的《攀讲》等,这些节目的收视率都很喜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众的收视取向也越发地多元化和专业化,电视媒介已经进入了“窄播”时代,面对的目标受众也从原来的“大众”走向了“分众”,进而再走向有着特定收视喜好的“小众”。
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讲,集中精力办好特色频道和特色栏目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诉求点上,方言类节目作为电视市场细分的一个空缺,以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充分满足了地方观众的收视需要。
此外,电视方言节目在内容上大多取材于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平民化的节目内容为观众所喜闻乐见,易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和认同感;而富有地方特色、个性鲜明的主持人更是以一种“邻家小妹”或“邻家大哥”的亲切形象,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因此,电视方言节目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电视方言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方略电视方言节目发展到今天,引来了各界的质疑。
观察几种不同意见,我们发现目前电视方言节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优化。
1.表达方式受到质疑,应予优化语言文字工作者认为,方言不利于推广普通话,在方言类节目一出现时就被质疑。
其实,这只是个节目比例问题。
也有语言学家认为,推广普通话和保存方言并不对立。
方言是地方生活方式、文化的重要载体。
有些描述地方风俗、特有文化现象的词语,只出现在该地的方言里。
论方言类节目的利与弊
方 言 播 报 节 目的 形 式 和 种 类 多 样 . 内容 更 是 复 杂 不 一 .但 是 不 管 节 目形 式 如 何 时 尚或 个 性 化 .如 果 缺 少 实 实在 在 的内容 , 那 最 多 只能 是 金 玉 其 外 . 观众 依 然 不会 买账 。 因 此 即 使 是 方 言 播 报 也 不 能流于形式 . 要 有 过 硬 的 内容 作 为 支撑 。 1 . 4方 言 节 目的发 展 如 今 信 息 时 代 的 一 个 重 要 特 征 就 是 媒 介激 烈竞 争 引 起 的 媒 介 资 源 的 相 对 过 剩 , 而 这种 相 对 过 剩 现 象 的根 本 原 因 在 于媒 体 内容 的 日益 趋 同 。如 今 在 新 闻 这 方 面媒 体 的 竞 争 很 难 做 到 信 息 源 的独 家 垄断, 而 在 一 些 新 闻节 目中 所 谓 “ 独 家 新 闻 ”也 只 有 在 报 道 方 式 上 追 求 个 性 以 寻 找 出路 。 2以 哈 尔 滨 电 视 台《 娱 乐 开讲 》 为例, 看 方 言 类 节 目的 表 现 形式 2 . 1 《 娱 乐开 讲 》 以轻 松 愉 快 的 节 目氛
3 . 1方 相 反 的结 论 。因 此 . 只 能 在 一 些 能 够 达 到 文化 自足 的 城 市 内推 出。 3 . 2 . 2方 言 类 新 闻 节 目 的 受 众 结 构 不 合 理 性 方 言 类 的 新 闻 节 目还 必 须 注 意 到 . 尽 管 现 在 这 些 类 型 的节 目大 都 有 着 较 高 的 收 视 率 ,但 仔 细 研 究 其 受 众 构 成 后 会 发 现 .这 些 人 大 都 为该 地 区 对 此 类 方 言 怀 有 深 厚 感 情 的 中老 年 人 , 也就是说 . 这 类 节 目的 发 展 前 景 到底 如何 ,还 是 很 难 预 料 的 。如 何增 强对 青 年 人 的 吸 引 力 , 培 养 青 年 人 的 观 赏 习惯 。是该 类 节 目为 延 长 其 生命 力所 必 须 面 对 的问 题 。 3 . 2 _ 3方 言 类 新 闻 节 目 容 易 导 致 外 地 人 对 该 城市 的排 斥 感 在 中 国 已经 是 推 行 市场 经 济 的 现 实 条件下 . 城 市 人 口的 流 动 性 越 来 越 大 , 各 地 区 的 人 融 汇 交 流 .也 同 样 带 来 了文 化 上 和 语 言 上 的 交 流 。 当 大 家 都 使 用 同一
浅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优劣与发展策略——以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节目为例
、
方 言 , 方 言 , 一 方 之 言 。 中 国
幅 员辽 阔 , 民族众 多 ,南 北 东 西地 理 环 境 差 异极 大 , 因此存 在 多种 方 言 。现 在 一 般 分 为七 大 方 言 区 ,分 别为 :北 方方言、吴 方言 、湘 方言 、 赣 方言 、客 家 方言 、粤 方言 和 闽 方 言 … 。各大 方言之 间差 别较 大 ,交
顿是 不 容延 误 的 。
[ 关键 词 】 言类新 闻 民生 方
内容形式 ຫໍສະໝຸດ d i1 .9 9 jsn1 0 —6 1 .0 20 .2 o :03 6 /.s.0 2 9 62 1 .60 9 i
普 近 几年 来 , 方言 影 视剧 在 国 内 流 起 来相 对 困难 ,因此 国 家一 直 致 卷 而来 ,以至 于 引 发 了关于 “ 通 话 ” 与 “ 言 ” 的 大 讨 论 , “ 于 方 关 呼声很高 ,如 电视 剧 《 武林 外传 》、 力 于 普 通 话 的普 及 ,然 而 相 比起 “ 官
・t r gl t ' j中 『 【
浅析方言类撕闻节目的优劣与发晨策略
— —
以山东齐■频道 的 拉 呱 节 目为倒
【 要 】 方言类新 闻节 目是 群众喜 闻 乐见 的一种 节 I样 式 ,它是 民生新 闻的 摘 l f 变种 ,主持人 用地方观众耳 熟能详 的方言评述 民生 ,以轻松调侃 的方式披露 新 闻 ,以平 民视 点对新 闻加 以 简要评论 。 简单朴素 的话语 中透 露 出老百姓 的 生存 智慧和 处世 哲理 。然而在 光鲜 亮丽的外表 下 ,这 类节 目也暴 露 出了不 少 缺 点和不足 。为 了方言 类新 闻节 目的健 康稳定发展 ,采取一定 的措施 改革整
地市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浅论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i、180学术平台一传媒研究地市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浅论【内容提要】方言新闻是对民生新闻的小众化拓展,并不完全等同于用方言播报新闻,它更强调内容的趣味性、家常化和讲述的故事化。
方言新闻将“可能成为受众的人”定位为本地观众中的普通市民。
他们选择收看方言新闻节目不仅在于想知道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更多的是文化认同和民俗认可。
方言新闻也面对许多问题,如同质化、克隆风乃至媚俗、琐碎等,受众多局限于本地居民。
【关键词】方言新闻媒介竞争本土化同质化价值“说新闻”这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始于凤凰卫视,其特点是一改往日主持人正襟危坐读新闻的形式,采用说的方式播报新闻,其风格表现为故事化、生活化和互动化。
方言新闻在继承了“说新闻”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将新闻聚焦于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强调了新闻内容的属性,已成为地市电视台一种颇为流行的节目形式。
方言新闻节目因时而生应该说,全国各地方言众多,方言广播电视节目早巳有之。
1994年重庆电视台开办的《雾都夜话》应当是较早出现的新闻类方言节目,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大家》栏目中用杭州话演绎的《杭州佬》子栏目,收视率也很高。
但总的来说,它们的影响不是很大。
最近几年,比较有影响的方言新闻节目当属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其收视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地市电视台开办的方言类新闻栏目大概有20个左右(见附表)。
这些年方言电视新闻之所以能在地市电视台大行其道,可以说它是应时而生的,一方面是为了让风靡一时的民生新闻更加贴近百姓,另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媒体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形势下不断追逐高收视率、高利润的结果。
诚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深入剖析电视收视率的作用后所言:通过收视率这一压力,经济在向电视施加影响,而通过电视对新闻场的影响,经济又向其他报纸(包括最“纯粹的”报纸J 向渐渐地被电视问题所控制的记者施加影响。
方言类新闻节目面面观
方言类新闻节目面面观作者:吴国飞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7期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中用方言播报新闻日益看涨,今年更出现了方言新闻“暴涨”的行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现已有近200家电视台在新闻、生活、经济等频道开设了方言新闻节目,其中绝大多数是市、县级台乘风跟进。
众多电视新闻媒体争设方言节目,是喜是忧?它的优势和弊端有哪些?未来的走势和前景如何?笔者斗胆作些剖析和设想。
一、方言新闻何以“走红”用方言播报新闻其实在福建、广东地区早已出现,如《海峡两岸》的闽南客家话、广东多家电视台的粤语播报等。
但那时人们普遍认为福建闽南语播报新闻是针对台湾听众的,是统一战线的政治需要。
广东用粤语播报新闻是为了针对香港、澳门观众的。
广东的粤语跟普通话差距很大,又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侨胞和海归投资创业者很多,用方言粤语播报新闻也是为了凝聚受众,扩大交流,扩大影响,推进改革开放。
自从有了卫星电视,广东电视台粤语节目上星落地,全国许多观众对此并不太感兴趣,因为粤语太难懂了。
近几年,随着各地电视台由中心制逐步向频道制过渡,许多地方台、都市台地域新闻大胆改革传统观念和固有传播方式,表述方式逐步趋向多元化。
业内的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相继推出了方言播报节目《阿六头说新闻》和《拉呱》,没想到一炮打响。
紧接着,不少都市台蜂拥仿效,竟也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期效果。
我们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近来也在晚间播报的“民生新闻”栏目中,开设了“方言说故事”节目,没想到这一节目一露脸,就受到市民百姓的欢迎,栏目的收视率也因此大大提升。
方言新闻节目为何能“走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一是符合时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方言新闻大多以平民化、原生态的“民生新闻”为内容,说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讲的是老百姓经常听的乡音俚语,其切入点大多用平民化的视角展现平民的智慧和原生态的生活。
这在当前许多地方市、县级台新闻类节目中,与那些大量堆砌的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以及没有新闻由头、没有新闻事件的成就性报道相比,无疑是新颖、活泼、风格独特的。
浅析当下电视方言类新闻节目
方言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朴素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一定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信息,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当下,新闻节目和方言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方言类新闻节目。
1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概述1.1方言类新闻节目的特点1.1.1接近性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同受众在地理上、职业上和心理上的距离对于受众能够产生的吸引力。
方言类新闻节目立足于社会实际,报道群众的日常生活,贴近普通百姓的职业和生活,真实、可靠、有吸引力。
该类节目的定位、内容的选择、新闻角度的选取以及主持人的播报风格上都能体现出接近性特点。
1.1.2地域性方言节目独有的特征即地域性,因此方言类新闻节目受众带有一定地域特色。
方言类新闻节目与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积淀、民俗传统以及生活习惯都密切相关。
1.1.3平民化平民化的特点要求节目本身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事实出发,进行即时报道和评论,以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视角进行采访和制作新闻,让普通百姓能够接受和参与。
1.1.4生活化生活化要求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内容要源自于日常生活,节目形式要接近日常生活,取材的范围要相对狭窄,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百姓。
1.2当下方言类新闻节目介绍近年来方言类新闻节目多把“民生新闻①”、“软新闻②”放在主要位置,与普通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联,诸多地方电视台开始采用方言播报新闻。
现将全国部分方言类新闻节目汇总见表1。
以北方方言的代表——山东电视台《拉呱》为例,该节目的受众是最普通的百姓,节目播出时间为每天下午五点半,节目内容主要以家事为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反映老百姓的视角和观点,备受观众欢迎。
2 方言类新闻节目存在的现实意义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方言类新闻节目也不例外,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现实意义。
2.1有利于营造宽松融洽的氛围宽松随意是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可以融洽与观众之间的关系、缩短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能有效地打破节目与群众的距离感,提升生活贴近性,增强受众对电视节目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共鸣。
电视台方言节目的优缺点
电视台方言节目的优缺点浅析摘要:近年来,方言电视节目迅速成长,并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当前在方言节目一片红火的景象下,电视从业人员更应该以冷静的态度审视方言节目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正面引导,使方言节目发挥其正面积极的作用,真正做到服从和服务于群众的生活娱乐需求。
关键词:方言;电视节目;优点;缺点中图分类号: h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058-01近年来,在全球开始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的氛围下,方言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方言节目所传递出的亲切感,本土认同感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方言节目在本土观众中,特别是身处异乡的本土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创造了各台较高的收视率。
当前在方言节目一片红火的景象下,也凸显出一些明显的缺点,比如题材单调,内容低俗,有些台大量制作方言节目导致太多太滥等问题也显得比较突出。
因此当前对方言节目适度把握,正面引导,使其扬长避短,发挥其正面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显得刻不容缓。
一、方言节目的优势(一)具有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方言所包含的民俗民风、文化传统、心理积淀、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地方信息是普通话所不具备的。
方言在其使用的人群中,比任何一种外来语言的生命力都要旺盛,囊括的信息更丰富,更生动,更贴近当地百姓的生活。
方言节目利用方言作为电视播报的载体,能够普遍引起观众的心理上与情感上的共鸣,相比普通话节目,方言节目显得更加亲切。
(二)方言类新闻节目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方言节目中,平民化、口语化的语言表现载体把电视中的人物置身于一个与普通观众平等相处、诚恳相待的位置,使观众觉得电视里的人事不再是高高在上离自己很遥远的人事,而是使观众感觉他们就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员,从而拉近了电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而方言独一无二的语音、表达方式、词汇体系以及强烈的感染力,不仅使主持人、剧中人物在表达自己思想时更独特灵活,感染力更强,而且使使用方言的观众对主持人、剧中人物的语更容易理解,自然而然地达到默契。
方言播新闻利弊剖析
经 播出 , 能收到较好 的视听效果 . 总
也 由此 赢 得 了 编 导 和 记 者 们 的信 任 。 在 历 年 的 全 国 、 省 好 新 闻评 选 、 全 优 秀 专题 片 、 录 片 评 选 、 秀 栏 目评 纪 优 选 以 及 上 送 节 目 、 樊 市 外 宣 片 、 商 襄 招 片 的后 期 制 作 过 程 中 , 导 和记新 闻稿 件 , 是 专 无 还 题 片 解 说 词 , 或 是 栏 目配 音 稿 , 同 抑 都 样认 真 对 待 。 由配 音 播 音 员 的 电视 片
一
得 到 升华 , 事 内 容 更 加 丰 满 , 闻 播 故 新
播音, 就会 停 下脚 步 , 下 手里 的事 放 情 ,侧耳倾 听那 位播 音员 的声音 , 仔
这方 土地 上 的历史 和人 们 的情 感 , 很
容 易 被 这 个 环 境 中 的 人 群 所 接 受 并
似 事 件 更 能 引起 读 者 的 兴 趣 。 ” 因
此 ,将 新 闻 内容 本 土 化便 成 了众 多 媒 体 吸 引 受 众 的 主要 方 法 之 一 . 用 方 言 来 播报 新 闻不得 不说 是 一 个好
求 近 心 理 是 受 众在 接 受 信 息 时
最 基 本 心 理 因 素 。 研 究 表 明 . 众 在 受 亲 近 友 好 的 状 态 中 , 方 心 理 协 调 的 双
、
方言 播报新 闻的优 势
情况下 , 最容 易 接受 新 闻信 息 , 传播
效 果 也 最 好 。[ 些 年 来 的 新 闻 改 革 2 1 近
报更加客观真实可信 , 从而在提高节 目
质 量 上 起 到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这 样 的 作品 , 会打动播音 专家 。 也 有 的配 音 员 为 了增 强新 闻节 目 播 音 语 言 的 艺 术 性 , 强 新 闻 节 目 的 加 视 听效 果 ,配音播 音 员播 音发声 、 播 音 风 格 的 把 握 上 , 断 实 践 。 断 总 不 不
方言新闻节目的优势及创新
方言新闻节目的优势及创新作者:金晶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8期方言类新闻节目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
在播报的过程中,采用地方语言作为新闻报道用语,更能够展现新闻报道的地域特色和人情风貌。
在大众传媒行业新闻节目同质化较为严重的当下,方言类节目以地方语言报道为本色,以当地民生资讯和社会新闻为底色,以市民广泛关注点为切口,凸显及时、实用、好看、故事、温暖、有趣等特色,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欢。
作为宁夏地方方言类新闻节目,宁夏公共频道的《哈喜喜扯磨》栏目以其草根性特点位居同时段同类节目前列。
当下,方言类新闻节目只有保持发展优势,不断创新,方能实现长足发展,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优质品牌栏目。
一、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发展优势(一)受众明确,认同感强针对方言类节目而言,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多具有明确的受众对象。
方言的使用能够拉近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受众对新闻报道内容形成的亲切感与认同度,更好地展现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较为精准的新闻节目定位能够帮助新闻节目制作方明确自身的工作方向与工作重点,同时减少了同质化竞争造成的新闻报道受众流失,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新闻观众。
以宁夏公共频道《哈喜喜扯磨》节目为例,其立足于宁夏地区,用宁夏方言,准确地来说用银川方言来说新闻,本身就很接地气。
正是有了方言的土,才有了心理上的亲近和关系上的近距离。
通过记者的日常走访向群众展示新闻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二)新闻报道选材准,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新闻报道质量的评价归根到底要以新闻报道的内容作为最核心的因素。
方言类新闻节目在其报道语言的基础上,缩小了新闻报道的题材范围与区域范围选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立足当地的社会生活,更加直接地反映区域的新闻动态。
出租车司机作为服务行业代表,与社会的接触是通过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为媒介的。
《哈喜喜扯磨》节目选取并借助的士司机这一职业角色及视角,看世态万象,说家长里短。
出租车司机哈喜喜走进新闻采访现场,每天将他听到的、看到的各类社会新闻、奇闻轶事用宁夏方言进行播讲。
论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方言现象”
论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方言现象”近年来,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方言现象”越来越显著。
许多节目开始采用方言进行主持或跟踪报道,或者在电视剧中使用方言作为角色的语言。
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许多人认为这是方言文化的重要展示和传承,但也有一些人对这种现象持批评观点,认为方言的使用有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和文化冲突。
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方言的使用是符合发展趋势的。
首先,方言可以更好地表达地方气息和文化特色,符合节目的民族化和地域化发展要求。
其次,方言可以帮助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节目更具亲和力。
最后,方言也有助于传承本土文化,弥补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在许多地方,方言的使用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在电视剧中,方言可以更好地地再现角色性格和情感,使观众更能深入了解人物。
在新闻报道中,方言可以使现场感更加真实,有助于观众对话题的理解和关注。
在综艺节目中,方言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增强节目的娱乐性和亲民性。
尽管方言使用的好处很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方言使用会导致沟通障碍。
在全国性的广播电视节目中,方言使用可能会导致部分观众的无法理解,从而降低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其次,方言的使用有可能引起文化冲突。
由于不同地区的方言存在很大差异,过度地使用方言可能导致部分观众对其他地区的文化感到陌生和反感。
最后,方言的使用需要注意语言规范问题。
方言尤其容易出现语音、语法等问题,过度的语言非正式化可能会对语言规范造成不良影响。
综合来看,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方言现象”是发展趋势所必须的、也是文化传承所需的。
但是,方言使用需要掌握适度的度量,避免使用得过多或过于随意。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广大观众的接受程度,避免出现各种沟通和文化冲突。
只有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方言,才能真正实现方言在文化传承和沟通交流中的作用。
论方言新闻节目的个性化
将 其放 大 、 现 , 展 由观众 评判 , 式更 直 接 、 形 可信 度更 高 。作 为
城 市方 言新 闻节 目, 是 它独 有 的个性 特色 。 这
节 目形 式 的 个 性 化
播 报 方 言化 。方 言是 在 特定地 域 环境 中形 成 的文化 ,一 “ 方 水 土 养 一 方人 ” 它 不 仅 承 载 着 历 史 演 变 、 , 百姓 的情 感 , 更
档 成 功 的 方 言 新 闻 节 目 , 目形 态 只 是 很 小 的 一 部 分 , 重 节 更
别 、 份 、 业 、 位 、 历 的人 紧 密 相 连 , 到符 号 共 享 、 身 职 地 经 达 心
理 同归 。不论 是 《 长开 汇 》 村 还是 其 他方 言 新 闻节 目, 都是 用
论方言新 闻节 目的个性化
口 王 春 丽
方 言 新 闻 节 目 是 近 年 来 新 兴 的 一 种 电 视 节 目 形 态 , 名 顾
位 。除 了 由记 者 、 辑 采 编 的 新 闻 , 多 的来 自观 众 提 供 的 编 更
思 义 , 是 采用 方 言播 报 新 闻 , 就 目前 , 地方 言 新 闻节 目如 雨 各 后春笋. 呈现 出欣 欣 向荣 的景 象 。四JI 、 t 杭州 话 、 南话 、 话 河 湖 南 话 、 南 话 … …纷 纷 展 现 在 荧 屏 中 , 言 新 闻节 目收 视 率 闽 方
新 闻 线 索 、 闻素 材 。“ 述 老 百 姓 自己 的故 事 ” 体 现 了 浓 新 讲 ,
浓 的 大众 情 怀 。
新 闻侧 重提 倡 爱 心 、 德 心等 和谐 社 会 关 系以及 和谐 内 公 容 。方 言 新 闻节 目本 来 就 以 “ 民生 新 闻 ” 主 , 为 注重 “ 民” 平 内 容. 很多 都 是家 长里 短 、 内容 相 近 的事 , 观众 的收视 热 情 却 但 不 减 , 在 于相 近 的 内容 中含 有 一种 精 神 , 倡 社 会 所 需 的 就 提 爱 心 、 德 心 。宣 扬真 、 、 , 挞 假 、 、 , 电视荧 屏 上 公 善 美 鞭 恶 丑 在
论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兴起和发展 ——以《拉呱》为个案
论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兴起和发展——以《拉呱》为个案俗话讲:“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每个地域的人们都会对自己的家乡方言有着深厚的感情,方言给同地域人一种亲近感。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方言节目以一种新的原生态文化形式在各地纷纷涌现,比如方言情景剧,方言脱口秀,方言栏目剧等。
方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弥补了以往普通话节目的空缺,迎合了部分受众需求。
进入21世纪,方言节目成发展趋势,2003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了《阿六头说新闻》,其独特新颖的形式和贴近百姓生活的内容受到观众的大力追捧。
随后,用方言说新闻成为继民生新闻热之后电视新闻的又一亮点,全国各地涌现出不少方言类新闻节目,《拉呱》是山东首个方言类新闻节目,开播于2005年10月31日。
从本质上讲,电视方言新闻属于电视民生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基本原则都是“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是对民生新闻节目在播报方式上的进一步创新。
在内容上,电视方言新闻继承了民生新闻的一半特性;在播报形式上,电视方言新闻大胆进行创新,以一种更加亲民的身份与观众互动,吸引了大批受众。
但似乎从方言新闻兴起之时就饱受争议,一方支持方言播报,一方反对认为阻碍普通话推广。
2011年1月26日,用方言播报5年之久的《拉呱》出乎观众意料,改用普通话主持节目,引起舆论哗然。
作者认为方言播报不是新闻播报的主流,不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方言播报只是新闻播报的一种形式,做好新闻内容才是节目生存之本,而不能以播报语言方式来大肆称赞或者扼杀一个新闻节目。
一、《拉呱》的兴起和发展(一)《拉呱》的开播《拉呱》开播于2005年10月31日,是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一档方言民生新闻。
“拉呱”在山东方言中是“聊天”的意思,类似于东北方言中的“唠嗑”,北京话中的“侃大山”。
《拉呱》立足于“用济南家乡话拉济南家常事”,该节目以普通民众作为主要的收视群体,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起居,反映老百姓的生活百态,通过“说新闻”的方式把新闻故事化,传播效果趣味化,来达到贴近百姓生活的目的。
方言类新闻节目热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以《阿六头说新闻》为个案
媒体观 察
W 8 辨眭8夔A魏《 j
1 高收视率的诱 惑 .
2 栏 目定 位 精 准 的 结 果 .
一
3 .方言新 闻 自身的独特魅 力
一
法 国著名 社会 学家布尔迪厄指 出 :
方 面 是受 众 定 位 。任 何 性质 的
是 新 闻 串词 独 具 趣 味 。 串词 的
收视率是个隐匿的上帝 ,它统治着这个圈 新 闻媒 介 ,受众 的接触 与选择 ,都是 一 趣味性 ,指通过虚 构一些人物 ,引 出话 子 ,失去—个百允 的收视率,在某种情 切 功能 目标实现 的首要 前提 。无论从 哪 题 。 比如其 中一则新 闻导语 : “ 天隔 今 况下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通过收视率这 方面讲 ,受众对 于媒介的成败与生存 都 壁邻居老王一 回家 就夸现在 的年轻 人有
用语 即普通话 的推广 ,影 响了 “ 雅言 ”
的传 播 ,这成 为制约方言 电视节 目自身
道而驰的。
责任 向公众传播 。而方 言新 闻内容 的习
方 言 电 视 节 目有 差 异 化 竞 争 优 惯性 选择 ,使受众认 知的侧重点发 生偏
发展 的一个瓶颈 。像西湖 明珠 频道 《 阿 势 ,有 贴 近性 营 销 的理 由 ,但 这种 竞 移 ,与主流新 闻传播 目的相矛盾 ,影 响
加影响。同样,借助整个新闻场的作用 ,
是栏 目的受众定位 ,即确定媒介整体 和 星期 一 ”这个 话 题 。这 种 将新 文化生 所设 栏 目的明确 的传播对象 ,解决 向谁 化 、情 节 化 的表 述 方式 ,更 能 吸引 观 产场。② 因此 ,收视率被称为电视人头顶 传播 的问题 。 《 阿六头说新 闻 》栏 目在 众 。有人提 出了新 闻真实性 问题 ,虚拟
浅谈方言新闻的利弊
浅谈方言新闻的利弊Shallow about talk the gains or losses of dialect news内容提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各种语言,方言层出不穷。
一方面,这使得很多不同的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也给不同地区人的交流带来障碍。
近几年来,方言新闻热闹荧屏。
《阿六头说新闻》的杭州话,《我和你说》的绍兴“莲花落”,《来发讲啥西》的宁波话,《金伯伯管闲事》的嘉兴话,亲近观众,使得观众听着熟悉,就像是自己的一位朋友用土话跟自己说事情。
很多用普通话无法阐述的意思,用方言,用俚语却能很好表达,也使得方言新闻有亲近感和贴近性。
方言说新闻,由于本身的制约,在题材选择上有较大的局限性,一些重大题材用方言说就欠妥。
这是因为受众已经约定俗成,媒体传播的正式语言就应该是普通话,用其他语言播报会显得不正式,不正规。
在推广普通话和保护地方语种、方言上,我们谁都不能舍弃。
方言新闻要对自身有严格要求,展现出自身的特色,使得方言表达精彩。
只要能掌握好“度”,方言新闻的存在必然对新闻事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Content summary: China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various languages and dialects appear during the 5000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n one hand, they make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able to be inheritanted, on the other hand,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mo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re brought in. in the current years,they are very exiting on the screen. Dialects-spoken news, due to whose restrictions, has many limitations on selection, and much major stuff is weakened by it. Audiences are accustomed to the convention that the formal languages media transmit is mandarin, otherwise it won’t be official or for mal. We couldn’t give up neither on promoting mandarin nor onprotecting regional languages and dialects. Dialectical news should havestrict requirements on themselves and demonstrate its own specialty to make dialects wonderful. The existence of dialectical news must have certain influence on journalism as long as control its degree.关键词:方言;贴近性;靠近性;亲近性 Key word: dialect news;channel packing; marking; image propaganda piece; color design方言就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这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方言新闻节目《说实在的》实例剖析
方言新闻节目《说实在的》实例剖析纵观近期电视节目,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成为时下亮点,一时间成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于去年年底策划制作了一档方言栏目《说实在的》。
作为吉林电视台工作人员,从节目筹划到节目创作,在到节目的运行过程中,笔者历历在目。
通过大量的阅读分析,和详细的收视调查报告,以对东北地区的方言新闻节目的切身体会,笔者对方言新闻与之全国各地域的具体表现,对所反映折射出的问题进行思索和探讨。
标签:方言新闻;收视率;地域性;小众化人们由于各自性格、环境、经历及教养而形成的对人生对现实的独特感受和累积经验,包括生活阅历和知识构成两个方面称为经验范围。
在传播中,各方的经验范围重叠的越多越好,重叠越多表明信息流通中的阻碍越少,而重叠越少,困难越多。
有着一种地理与心理的贴近,更有意愿收看。
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在每晚5点20推出的方言新闻节目《说实在的》,就是在地域性和方言类上花心思,下手笔,打造了一档吉林省全新的新闻栏目。
现对该栏目进行如下分析。
一、节目生产之初的策划方案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文艺界刮起一股强劲的东北风,东北题材文艺作品中蕴含独特的东北文化人格和世俗情调,改变了中国精英文化的格局和传统的美学原则。
东北方言的幽默诙谐,通俗直接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和喜爱。
都市频道早先创造收视奇迹的《红男绿女》也是因本地事,本地人,本地嗑,为本地的观众喜爱。
《说实在的》的主创人员在全国方言热潮的推动下,借鉴了山东品牌栏目《拉呱》,结合极富地域特色,并以大羊周全这两位黄金搭档为主持人,实在人唠实在嗑,说实在的!二、《说实在的》方言新闻类节目的特点(一)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形成的文化,它承载和记录着这方土地上的历史和原住民的情感;乡音情感是最朴实最亲切的,同一地域的人们用方言交流是彼此在语言上的认可,这种语言上的认可和乡音情感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地位、经历的人紧密相联,达到心理同归。
浅析电视节目中方言节目的利与弊
学校的教学用语 ;是 以汉 语传送 的各 级广播 电台 、电视 台和汉 语 电 影 、电视剧 、话剧必须使用 的规范用语 ;是我国党政机关 、团体 、企 事业单位干部在工作 中必须使用的公务用语 ; 是不 同方 言区以及 国内 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 际用语 。 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 的普通话 ,是进行现代 化建设 的各行各业人 员 ,特别是播 音员 、节 目主持人 、教师 、摄影话剧演员 以及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必备的职业 素质 。 汉语方言复杂,语音乃至词汇 、语法因时因地 而异。有的地方话 较为接近普通话 ,有 的地方话则与普通话存在较大 的差异 。 汉语普通话 与各地方言之 间的差别 ,总的来说语音方 面表现最突 出。其次是语 汇,这一部分要 比语音上的差别要小些 。相对前 两者而 言 ,普通话 与方 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 多。语法 上的差别 虽然小 些 ,某些突出的现象却要格外 留心。例如有些方言 区的人 学说 普通话 很容易就会说 出 “ 你走先… ‘ 我有看… ‘ 你讲少两句” 一类 的句子来 。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方言中有些 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 ,比如广西方言说 “ 我不 比他 好 ” 意思 就 是 “ 我 没 有他 好 ” 。看 到 这 句话 觉 得 没 什 么 语 法 错 误 ,因 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 的句式。但是普通话 电 “ 我不 比他好”包含两层 意思 :一 是 “ 我没有他 好”,二是 “ 我和他一样 ” 。广西话 “ 我不 比 他好” 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 ,如果要表达 的是后一层意思 ,这 种说法 就错了。所以对 于这~类句式 ,只有在一定语言环境 中才 能判断 出对 错来。 著名语言学家 、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钱 曾怡 也指 出:“ 普 通话和 方言之间从来 就不是 ‘ 你 死我 活 ’的斗争 ,相 反 ,二者是 互补共 荣 的。 ”事实上 ,在 中国人的 日常生活中,超过 8 0%的人还 在讲 着多达
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
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近年来,方言类节目在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兴起,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在一片赞扬和肯定的声音背后,我们也不难听到社会各界对电视方言节目的不同声音和意见。
一些节目策划准备不足急于开播,质量问题和不良影响也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
在此,笔者试图对方言类节目的发展方向和优化之道进行一些探讨。
一、电视方言类节目出现的必然性电视方言节目是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地方语言为表达形式而推出的一类节目。
继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之后,电视方言节目逐步向全国各地蔓延并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
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一家老小向前冲》、《故事会》、《红胖子哈哈秀》等节目不但让观众津津乐道,同时也借由节目的高收视率捧红了主持人汪涵、马可以及本土相声演员奇志、大兵;而广州电视台的粤语新闻《新闻日日睇》、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上海电视台的方言情景节目《老娘舅》、福州电视台的《攀讲》等,这些节目的收视率都很喜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众的收视取向也越发地多元化和专业化,电视媒介已经进入了“窄播”时代,面对的目标受众也从原来的“大众”走向了“分众”,进而再走向有着特定收视喜好的“小众”。
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讲,集中精力办好特色频道和特色栏目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诉求点上,方言类节目作为电视市场细分的一个空缺,以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充分满足了地方观众的收视需要。
此外,电视方言节目在内容上大多取材于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平民化的节目内容为观众所喜闻乐见,易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和认同感;而富有地方特色、个性鲜明的主持人更是以一种“邻家小妹”或“邻家大哥”的亲切形象,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因此,电视方言节目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电视方言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方略电视方言节目发展到今天,引来了各界的质疑。
观察几种不同意见,我们发现目前电视方言节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优化。
浅析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
浅析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是指以言论为主要形式,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各种观点和意见的新闻节目。
在现代社会中,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在舆论引导、信息传递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浅析,探讨其特点、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在于通过言辞表达和讨论来传递信息。
在这种节目中,节目主持人往往会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相关人士进行讨论,以展示多元的观点。
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多样,有辩论节目、谈话节目、评论节目等。
而通过这些节目,观众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看法,增加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引导舆论和促进公众参与。
在这些节目中,专家学者会就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和观点阐述,帮助观众理解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同时,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也为公众提供了表达意见和参与讨论的平台。
观众可以通过节目设置的互动环节或社交媒体进行反馈和分享,从而加强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然而,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某些节目过于偏激和情绪化,忽视了客观性和中立性。
有些主持人或嘉宾可能在表达观点时夸张和攻击性较强,导致观众难以理性思考。
其次,一些节目可能存在话题选择不慎或过度渲染的问题,引导舆论产生偏差。
此外,一些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过于追求收视率和话题热度,导致内容浮于表面或过于轻松,缺乏深度和高质量的讨论。
为了改善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一方面,媒体机构应加强监管和引导,制定相关规范和准则,确保节目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另一方面,主持人和嘉宾也应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对话的建设性和理性,避免情绪化和偏激。
同时,观众也要保持理性思考和辨别能力,不盲目接受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观点,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总之,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一种传播观点和意见的重要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节目,观众可以接触到多元的声音和观点,提高信息获取和思考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方言新闻节目
不少的学者认为方言类新闻节目是一种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颠覆与反抗。
以方言播报来替代普通话播报, 本身就是对本地域文化这样一种弱势文化的扶持, 是对诸如普通话之类的强势文化的抵御与反抗。
这是现代社会一种典型的心态, 它为普通大众保留一种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窃窃私语的机会, 也为后现代社会中颠覆一切权威包括语言的权
威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空间。
[4]在他们看来,方言新闻节目也不可能对正统的普通话新闻节目的强势地位构成任何威胁。
也就是说对于方言节目,对于方言电视节目,不少研究者认为这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还有一些研究者分析了方言节目存在的社会大环境, 认为方言节目活跃的地区大都具
备几个特点: 经济发达, 文化厚重而活跃,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生活悠闲而富足。
而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市民, 无不对自己的家园产生自信甚至自恋。
因而像《阿六头说新闻》的节目给杭州人的不是新闻本身, 而是杭州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 一种对本地文化与方言的呼应。
[5]
另一些研究者则旗帜鲜明地反对“方言言说”这种方式, 他们认为新闻媒体运用这种“方言言说”, 哪怕主观上是为了照顾当地人的“方言情结”或者满足非当地人的“好奇心理”, 但客观上却人为地设置了语言障碍, 抬高了语言交际和信息传播的成本, 也形成了方言形态的话语霸权。
“以语言的障碍人为的设置起一道文化交流的屏障, 它的实质决不是在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 而恰恰是对地方文化活力的扼杀。
”[6]这些研究者旗帜鲜明地反对“方言言说”这种方式,他们认为广电媒体的“方言言说”以“本土化”之名游走在政治、法律、政策的边缘,在给自身带来利润的同时却增加了国家的相关行政成本。
下面我以方言新闻节目为例,简单说说该如何看待的问题。
其实方言新闻节目的崛起只是一种表象,它带给我们的深刻思考在于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窄播化”趋势。
平时只要我们打开电视机稍微留意一下下午6到8点档的新闻类节目,很快会发现各地从省台到地方几乎各个频道都有自己的新闻类节目。
而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情况也不一样,各地的有限的新闻资源不可避免地导致众多的新闻类节目在内容上的重复。
靠方言说新闻来吸引受众,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媒体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压力下,走了一步“窄播化”的险棋,实属无奈之举。
因为如今各大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竞争之激烈大家是不难体会的。
仅仅是CCTV就有那么多的强势的新闻节目《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30分》等等;而各省电视台也在大作民生新闻这样的大文章,如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等已经走在了前列。
虽然近期《第一时间》因为广告太多而被不少观众诟病。
而各地方台的新闻节目如何在竞争中获得较好的收视率,不至于被观众视为可有可无的节目,新闻节目“方言化”的确是很个好的选择。
不少研究者通过对《阿六头说新闻》等方言播报新闻节目的受众的分析发现,目前这类节目的核心受众群以中老年人为主,这类受众尽管稳定而且数目庞大,但是他们并不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处于社会主流人群之外,而年轻人群体由于各种学习工作等原因也不是这些节目的稳定受众,随着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的逐渐淡化,忠诚度也会大大下降。
相反,方言播报新闻节目由于方言所固有的地域性把相当大批的外地移民排除在其受众群体之外,而这部分受众事实上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有着相当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其实方言新闻节目的崛起只是一种表象,它带给我们的深刻思考在于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窄播化”趋势。
因此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如果方言说新闻节目不扎扎实实在新闻内容上下苦功,提升新闻品质扩大影响力,那么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们新鲜感的渐渐退去最终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丧失在主流人群中的影响力,沦为街头巷尾、茶馆报摊,大爷大娘们津津乐道的“市井新闻”。
[7]而这种局面对于新闻节目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悲哀”。
这也就是说:“要用方言说新闻而不是新闻说方言”。
归结于大家爱看的还是新闻的内容还是包装新闻的那层“方言”纸张。
否则,这样的方言新闻节目肯定是不能长久存在的,也许在一开始还有较好的影响一但时间稍微过去一点就失去了生命力了。
“方言说新闻”发展之路:语言是壳,新闻是核。
[8]
作为新闻类节目,其出彩的最终出路还是在于播报内容上的改革。
在保证节目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在形式方面的创新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将成为方言新闻节目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的根本。
[9]而方言新闻只是一种表达形式的不同而已。
三方言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方言节目存在如此难以替代的优势,各地方言节目的表现却参差不齐,湖南大学陈竹老师的《奇妙的传播语言——方言》中也从几方面反思了方言的负效应。
总结如下:
一、节目低俗化、题材单一化,创作虚假化,形势趋同化。
众多电视台一拥而上,顿时整个中国都充斥着方言节目,这是没有意义的重复建设,既没有成果,又浪费资源。
方言过分“粗鄙化”。
方言中的某些词汇可能很“原生态”,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语言污染。
主持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节目的水平和素质,因此我们呼吁主持人应根据栏目定位、节目需要灵活使用方言,使用规范化的方言,使用积极和优美的方言。
二、太多电视台把方言节目当成拯救收视率的灵丹秒药。
粤语播报的《新闻日日睇》自创播以来收视率一路上扬,但节目是否受欢迎,关键在于节目的内容而不是形式。
“语
言是壳,新闻是核。
”之所以能取得较高的收视率,不是利用了方言,更是对主持人内在文化素质的挑选、节目内容的选材编辑、节目内涵的挖掘和整体风格的打造。
三、使用方言主持使传播的范围受到了局限,与全民推广普通话相悖。
“方言是桥更是墙”,它不仅沟通了本地人民的感情,也阻隔了外地人民的融入。
国家语委某负责人日前在接受采访表示,近年来方言的广播和电视节目确实越来越多,一些地方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约束,我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进行播音有严格要求,例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使用方言类的节目的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的比例也都有严格要求。
这一再次表态,引起了网上极大争论。
该负责人还强调,政府公务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讲普通话,新闻媒体要用普通话传递信息,公共服务行业和教育领域的人员要用普通话。
[10]当然不少人语言专家也意识到推广普通话不必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四、一些优秀的方言节目确实提升了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更多的方言节目使选拔和使用播音员、主持人的标准降低,特别是电视娱乐性节目。
主持人队伍普通话水平普遍下降,知识性错误时有发生。
方言土语大行其道,泛滥成灾。
这也是安徽经视《大话娱乐》节目时常被业内人士诟病的一个原因。
四方言新闻节目的优化之道
笔者认为,方言新闻节目应在下述方面加以努力以求最大限度的消除方言新闻的上述弊端。
坚持以民生新闻为本,遵循“三贴近”原则,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特色,突出本土化。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载体,方言新闻节目贴近百姓生活,更体现了人们对当地区域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也是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小众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下各种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为开拓新的市场和领域,各种媒介开始转换思路,不再将受众定位于“大众”,而是根据某一特定的领域、阶层、年龄、职业等等集中锁定某一“小众”目标,并在节目的个性化、特色化上下功夫,电视台的频道细分化、栏目化便是电视“小众化”的标志和信号。
新闻节目也从原来的包罗万象走向了逐渐细分。
像近年来兴起的娱乐新闻、民生新闻等便是对新闻节目新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而山东的方言节目《拉呱》和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这样的方言新闻节目更是典型的“小众化”节目。
注重新闻时效性,同时考虑深化新闻内涵,强调贴近性的同时不忽视导向性,处理好区域化与通用化的关系。
[11]
在以民生新闻为方言新闻节目的主打产品的前提下,避免节目流于小气和俗气,扩大市民受众的信息视界,提升市民的现代思维。
《拉呱》栏目经常用一些小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比如用装修引发邻里不和的事例告诉人们正确处理邻里关系的重要
性,这类话题对于教育人们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拉呱》栏目尚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短信乐翻”这一板块中,以主持人小么哥为对象故意制造一些笑料,让人感到十分生硬,这类娱乐手段对于提升该栏目的品位是无益的。
[12]方言电视摆脱低俗走向高雅,仅仅在语言形式上进行努力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内容上下功夫,方言电视节目作为主要在本地播放的节目,应该重视弘扬地域文化,教育民众,为本地观众服务,而对于一些庸俗、过分娱乐化的题材应予以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