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言语交际》网上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言语交际》网上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c0ee7f680203d8cf2f2418.png)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言语交际》网上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1 试题及答案●一、浏览本课程网络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简要介绍你最喜欢的三个栏目,说说原因。
(20分)答:我最喜欢的三个栏目是课程导学、资源列表和课程论坛。
因为通过浏览课程导学,可以了解我们需要学什么、怎么学和怎么考,对于本课程的学习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自己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规划;通过资源列表,对于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找到参考答案,也可以进行拓展阅读,了解一些相关的言语交际实例,更好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同时栏目中还有自测题,在课余时间做做题,能够测试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课程论坛,可以跟同学、老师自由地交流讨论,大家提出一些案例进行研讨,互相切磋,有助于共同提高。
●二、本课程包括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出来。
(20分)答:包括修辞、词语的锤炼、句子的选择、修辞格的运用、语体的运用、言语的风格、言语交际艺术等内容。
●三、你对本课程哪一章最熟悉?对哪一章最陌生?对哪一章最感兴趣?对哪一章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20分)答:我对第三章句子的选择最熟悉,因为上中学时学得比较好。
我对第六章语体的运用最陌生,因为以前没接触过这方面的学习内容。
我对第八章言语交际的艺术最感兴趣,因为掌握了言语交际的艺术,可以增强人际交往的艺术性,提高交际的效率。
我对第一章修辞概说最不感兴趣,因为这一章的内容比较笼统,主要是在宏观上介绍修辞以及修辞的原则,介绍修辞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感觉用处不太大。
●四、谈谈你对言语交际的基本认识。
(40分)提示:1.人与人之间需要言语交际吗?2.言语交际的作用;3.你的言语交际实践案例。
答:人与人之间是需要言语交际的。
人类在集体劳动中创造的语言,首先是出于彼此交际、协调关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而语言之所以成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主要是源于集体劳动对彼此交际的特殊要求和理解。
可以说,言语交际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言语交际就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其存在和发展、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活动。
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一、判断题1.人际交往离不开言语交际。
()2.文艺语体具有形象性和丰富性特点。
()、3.言语的民族风格,体现在一种语言的各个要素方面。
()4.言语的时代风格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
()5.交际类型中的正式型,言语使用往往以书面语为主。
()二、综合分析题1.请从词语锤炼的角度分析下面一段话中词语运用的特点。
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装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
天是蓝的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出落得更加精神了。
2.分析下面一段话句式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3.分析下面一段话使用的修辞格,简要说明表达效果。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
三、案例分析题下面的两组对话的词语运用有没有问题?请你根据礼貌原则中的相关准则进行简要分析并纠正。
第一组甲:我的意见就是这些,欢迎各位斧正。
乙:你的那些管见,对我们有很大启发。
第二组:甲:我马上要乔迁新居,欢迎大家去做客。
乙:我们几位一定会光临寒舍参观的。
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言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2.举例说明会话含义。
3.什么是言语交际的协调原则(策略)?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一、判断正误1.√2. √3. √4.×5. √二、综合分析题1.请从词语锤炼的角度分析下面一段话中词语运用的特点。
这段话词语的运用符合词语锤炼中新鲜生动的目的。
突出地体现在对月亮的描写上面,对月亮的形状不说新月、残月一类词语,而说瘦削了两三分;对于月亮出现,不说慢慢升起,而说盈盈地上了柳梢头,突出了月亮的柔美如窈窕淑女一般出现,也是新颖别致;描写天空的明净,比喻为一汪水,也很独特。
2.分析下面一段话句式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这段话使用了整句和散句、直陈句和疑问句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12.“对,大智若鱼,怎么会大智若黄花鱼呢,带鱼?哈哈哈哈哈,是愚傻的愚。对,我看是愚,实际上是鱼!”(王蒙《相见时难》)这段话中引用的“大智若鱼”属于成语活用中的( B )。
A. 套用 B.谐音 C.拆离 D.曲解
1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以( B )来叙述的。
10.“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包含了( AB )修辞手法。
A.对仗B.回环 C.顶真D.复现.
四、分析运用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说明下面这段文字修改后的效果(5分)
郭沫若将“聂政,这几年来今日合纵,明日连横,今日征燕,明日伐楚,争城者杀人盈野,我不知道他们究竟为的是什么。(《棠棣之花》)”改为“聂政,这几年来今日合纵,明日连横,今日征燕,明日伐楚,争城者杀人盈城,争地者杀人盈野,我不知道他们究竟为的是什么。”
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
1.人际交往离不开言语交际。()
2.文艺语体具有形象性和丰富性特点。()、
3.言语的民族风格,体现在一种语言的各个要素方面。()
4.言语的时代风格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
5.交际类型中的正式型,言语使用往往以书面语为主。()
二、综合分析题
1.请从词语锤炼的角度分析下面一段话中词语运用的特点。
A.第1联B.第2联 C.第3联D.第4联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这一联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CD)。
A.夸张B.借喻 C.对仗D.叠字
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包含了那些修辞手法( ACD )。
A.博喻B.通感 C.对仗D.叠字
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2.“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杜甫《 恨别》)。本诗的的对仗联包括( ABC )。
A.第1联B.第2联 C.第3联D.第4联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这首诗的对仗联包括( BCD )。
9.下列诗句中,属于对仗的是( ABCD )。
A.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B.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
A. 套用,头发又油又光,深为帽子埋没,与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着顶”(钱钟书《围城》)。这段话中引用的“不共戴天”属于成语活用中的( D )。
A. 套用 B. 谐音 C.拆离 D.曲解
11.“鸿渐道:‘给你说得结婚那么可怕,真是众叛亲离了。’辛楣笑道:‘不是众叛亲离,是你们自己离亲叛众。这些话不再谈了。我问你,你暑假以后有什么计划?’”(钱钟书《围城》)。这段话中引用的“离亲叛众”属于成语活用中的( C )。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8.选出夸张的一项( C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他有三天三夜没眨眼皮了。
D.俩年轻女演员,一个是丹凤眼,一个是小酒窝,丹凤眼和小酒窝在众人的怂恿下一唱一和。
19.选出借代的一项( B)。
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语交际模拟试题⼀及答案⾔语交际模拟试题(⼀)⼀、判断题1.⼈际交往离不开⾔语交际。
()2.⽂艺语体具有形象性和丰富性特点。
()、3.⾔语的民族风格,体现在⼀种语⾔的各个要素⽅⾯。
()4.⾔语的时代风格突出地表现在语⾳⽅⾯。
()5.交际类型中的正式型,⾔语使⽤往往以书⾯语为主。
()⼆、综合分析题1.请从词语锤炼的⾓度分析下⾯⼀段话中词语运⽤的特点。
那晚⽉⼉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装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
天是蓝的可爱,仿佛⼀汪⽔似的,⽉⼉便出落得更加精神了。
2.分析下⾯⼀段话句式使⽤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燕⼦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为什么⼀去不复返呢?3.分析下⾯⼀段话使⽤的修辞格,简要说明表达效果。
你是⾰命第⼀,⼯作第⼀,他⼈第⼀,⽽在有些⼈却是出风头第⼀,休息第⼀,⾃⼰第⼀。
三、案例分析题下⾯的两组对话的词语运⽤有没有问题?请你根据礼貌原则中的相关准则进⾏简要分析并纠正。
第⼀组甲:我的意见就是这些,欢迎各位斧正。
⼄:你的那些管见,对我们有很⼤启发。
第⼆组:甲:我马上要乔迁新居,欢迎⼤家去做客。
⼄:我们⼏位⼀定会光临寒舍参观的。
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2.举例说明会话含义。
3.什么是⾔语交际的协调原则(策略)?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判断正误1.√2. √3. √4.×5. √⼆、综合分析题1.请从词语锤炼的⾓度分析下⾯⼀段话中词语运⽤的特点。
这段话词语的运⽤符合词语锤炼中新鲜⽣动的⽬的。
突出地体现在对⽉亮的描写上⾯,对⽉亮的形状不说新⽉、残⽉⼀类词语,⽽说瘦削了两三分;对于⽉亮出现,不说慢慢升起,⽽说盈盈地上了柳梢头,突出了⽉亮的柔美如窈窕淑⼥⼀般出现,也是新颖别致;描写天空的明净,⽐喻为⼀汪⽔,也很独特。
2.分析下⾯⼀段话句式使⽤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这段话使⽤了整句和散句、直陈句和疑问句相结合的表达⽅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学》题库题库及答案

《言语交际》期末复习重点《言语交际学》形考册答案一、名词解释1.言语: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包括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组合和实现这些组合所必需的同样是与意志有关的发音行为,即话语和言语行为。
2.交际主体: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的个人或团体。
特指言语交际参与者中的表达一方。
3.语言能力:说话人(听话人)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母语)的知识。
4.角色:是一个人由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所决定的,拥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地位、身份。
5.交际能力:交际主体恰当地应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
二、简答题1.简述索绪尔关于“言语活动”过程的几个环节。
(参见《言语交际学》P3)2.简述言语交际学的主要任务。
(参见《言语交际学》P37)3.简述角色的主要类型。
(参见《言语交际学》P60)4.简述如何消除交际主体的角色冲突。
(参见《言语交际学》P73-74)三、辨析题(辨别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可以称作“个人言语行为”。
(×,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改为纯属个人的言语行为)2.顾客对营业员说:“请给我拿点盐来。
”这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人际功能。
(×,是行为功能)3.语用学与语义学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某一语言实例时是否考虑语境。
(√)4.当面对自己的子女时,“父亲”是先赋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依赖性角色。
(√)5.在具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只有活跃性角色起作用,潜隐性角色不会对交际产生影响。
(×,潜隐性角色有时也会影响到言语交际活动)6.交际主体只有按照经常性角色实施言语行为,才有可能与交际对象达成角色共视,保证言语交际的成功。
(×,经常性角色改为交际角色)四、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母亲对儿子说:“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老师在课堂上说:“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研究言语交际的学者之一。
”老张和老王相遇。
老张:“早上好!今天天气不错啊。
”(1)母亲说的话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何种功能?——行为功能(2)老师说的话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何种功能?——认知功能(3)老张说的话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何种功能?——人际功能2.一位顾客买了一瓶桔子汁,回家后发现买重复了,到商店退货。
最新电大言语交际考核作业1、2、3、4参考答案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电大言语交际作业一答案一、判断正误4、7、8、10是对的,其余错二、案例分析1.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认识:有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有单向交际与双向交际,正式交际与非正式交际,直接间接交际,同级交际与非同级交际。
这段对话是主任对秘书下达任务,必须完成的,所以属于非同级交际。
2.言语交际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满足交际的目的;(2)适应言语环境;(3)坚持不断创新;(4)注意语言规范。
第1)个案例:经理在会上给员工做报告,是一种较正式的场合,所以他的话不符合适应言语环境的原则。
第2)个案例:符合坚持不断创新原则,这样更能感动人,有浪漫色彩和情调。
第3)个案例:不符合适应言语环境原则。
开庭审判时属于正式场合,不能说“犯人的老婆”这样的话。
第4)个案例:不符合满足交际目的的原则。
3.小李对小王的话语、评价是不正确的。
小王的话强调小说《倚天屠龙记》好看,很快就把它读完了,并不是真的一口气就读完了,他的意思是受小说情节吸引,看得很快。
三、问答题1.言语交际有下列要求:(1)具备组织话语的能力(2)临场应变能力(3)形式创新能力(4)掌握言语技巧的能力。
2.当代言语交际具有媒介手段的多样性。
如电报、打电话、手机、QQ聊天、论坛等。
3.正式交际应规范,多用书面语,做充分准备,非正式交际使用灵活口头语,而非正式交际不用准备,随意性大。
4.在言语交际中要注意:话语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语言技巧及创新能力,在具体的场合要注意不同的言语交际方式。
如我们在课堂上老师要随时应变多种突发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临场应变能力。
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要注意技巧问题。
言语交际作业二答案一、判断正误第二,五两个题正确,其余错误。
二、案例分析1.这些歌词在运用词语上的特点是:歌词朗朗上口,每句都运用了押韵,使人感到稳妥和谐。
2.这段话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因为它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月儿”形象鲜明。
电大言语交际学模拟试题及答案精心收集新版

电大《言语交际学》模拟试题及答案(精心收集)电大《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 20分)1.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交际主体的能力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能力, 二是交际能力。
3.话语除了字面意义外, 还有其它三种意义, 即语言意义、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
4.角色从不同的标准能够区分为先赋形角色和获得性角色, 活跃性角色和潜隐性角色,经常性角色和依赖性角色。
5.角色扮演者对角色期望的同化和顺应又称作角色期望的内化。
6.情景语境包括: 时间、地点, 话题, 方式 , 交际对象和潜在受话人。
7.一般把上下文语境分为语音上下文, 语义上下文, 语法上下文。
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 20分)1.在交际主体扮演的角色中, 与语言风格相关的主要是主体的经常性角色。
( √)2.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人若违背方式准则, 势必达不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 ×, 有时出于修辞的需要, 交际主体也会有意违背方式准则, 以隐晦的话语达到含蓄的效果。
)3.话语违反逻辑, 造成语义矛盾或混乱, 既不符合规范要求, 更谈不上幽默。
( ×, 违反逻辑也是创造幽默的常见手法, 经过逻辑上的矛盾、乖谬, 使人在心理上有一个大的跨越和落差, 一样能够创造幽默感。
)4.话语含蓄其实就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 二者只是说法不同。
( ×, 含蓄与间接言语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但含蓄话语的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之间的距离大于一般的间接言语行为, 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间接一些。
)三、简答题( 20分)1.简述诚实准则和信用准则的要求和二者的区别。
( 参见《言语交际学》P172)2.简述方式准则的要求并举例说明。
( 参见《言语交际学》P190)3.简述话语意义的不同层次类型。
( 参见《言语交际学》P129)4.简述”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 参见《言语交际学》P141)四、分析题( 20分)1.利用你学到的言语交际的有关知识, 对下面材料进行分析: 间接言语行为, 具体参见《言语交际学》P143公共汽车上, 一个小孩鼻涕流了很长也不动手擦一下, 旁边的年轻女士看不下去了, 就问她说: ”小朋友, 你没有手帕吗? ”小朋友一翻眼睛说: ”有也不借给你。
电大《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五篇范例)

电大《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五篇范例)第一篇:电大《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电大《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20分)1.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交际主体的能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能力,二是交际能力。
3.话语除了字面意义外,还有其它三种意义,即语言意义、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
4.角色从不同的标准可以区分为先赋形角色和获得性角色,活跃性角色和潜隐性角色,经常性角色和依赖性角色。
5.角色扮演者对角色期望的同化和顺应又称作角色期望的内化。
6.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方式,交际对象和潜在受话人。
7.一般把上下文语境分为语音上下文,语义上下文,语法上下文。
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20分)1.在交际主体扮演的角色中,与语言风格相关的主要是主体的经常性角色。
(√)2.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若违背方式准则,势必达不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有时出于修辞的需要,交际主体也会有意违背方式准则,以隐晦的话语达到含蓄的效果。
)3.话语违反逻辑,造成语义矛盾或混乱,既不符合规范要求,更谈不上幽默。
(×,违反逻辑也是创造幽默的常用手法,通过逻辑上的矛盾、乖谬,使人在心理上有一个大的跨越和落差,一样可以创造幽默感。
)4.话语含蓄其实就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二者只是说法不同。
(×,含蓄与间接言语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但含蓄话语的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之间的距离大于一般的间接言语行为,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间接一些。
)三、简答题(20分)1.述诚实准则和信用准则的要求和二者的区别。
(参见《言语交际学》P172)2.简述方式准则的要求并举例说明。
(参见《言语交际学》P190)3.简述话语意义的不同层次类型。
(参见《言语交际学》P129)4.简述“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参见《言语交际学》P141)四、分析题(20分)1.利用你学到的言语交际的有关知识,对下面材料进行分析:间接言语行为,具体参见《言语交际学》P143 公共汽车上,一个小孩鼻涕流了很长也不动手擦一下,旁边的年轻女士看不下去了,就问他说:“小朋友,你没有手帕吗?”小朋友一翻眼睛说:“有也不借给你。
「最新」21春期河南电大本科《言语交际》教考一体化“我要考试”试卷(一)答案

「最新」21春期河南电大本科《言语交际》教考一体化“我要考试”试卷(一)答案[最新]21春期河南电大本科《言语交际》一体化“我要考试”试卷(一)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5月16日;适用于2021年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员《言语交际》网上一体化“我要考试”考试。
一、单项选择 1.“甜蜜的创意”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
(3.00分) A.移就 B.比喻 C.拟人 D.移用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D)。
(3.00分) A.日记本是我的所爱,就如同我儿时的抽屉,里面装满了钉子和小刀。
B.从破败的城墙中,他们看到了美,一种残损的美,像维纳斯。
C.嫩绿和墨绿的植被编织出硕大无边的毡毯,一直铺展到天边。
D.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延伸着。
3.分别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最佳对偶句的一项是(A)今天在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时局极端险恶,但是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虚诚的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和平可期,杀人者终必覆灭。
(3.00分) A.人民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 B.人心异常悲痛志不绝民主有望 C,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生 D.人心异常悲痛意志坚民主自由中4.《三国演义》中曹操使用的“望梅止渴”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A)。
(3.00分) A.激励准则 B.平等准则 C.赞美准则 D.谦虚准则5.“风动,龟蛇静,起宏图。
”中的“龟蛇”指“龟山、蛇山”,属于(A)。
(3.00分) A.特征代本体 B.部分代整体C.具体代抽象 D.专称代泛称6.“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D)。
(3.00分) A.借喻 B.比拟 C.借代 D.回环 7.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D)。
(3.00分) A.发梳得光,脸上搽得香。
只因不生产,人人说她脏。
B.欢笑盛开在眼睛上、眉毛上,心啊,要从喉咙里跳出。
C.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言语交际》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20分)1.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交际主体的能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能力,二是交际能力。
3.话语除了字面意义外,还有其它三种意义,即语言意义、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
4.角色从不同的标准可以区分为先赋形角色和获得性角色,活跃性角色和潜隐性角色,经常性角色和依赖性角色。
5.角色扮演者对角色期望的同化和顺应又称作角色期望的内化。
6.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方式,交际对象和潜在受话人。
7.一般把上下文语境分为语音上下文,语义上下文,语法上下文。
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20分)1.在交际主体扮演的角色中,与语言风格相关的主要是主体的经常性角色。
(√)2.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若违背方式准则,势必达不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有时出于修辞的需要,交际主体也会有意违背方式准则,以隐晦的话语达到含蓄的效果。
)3.话语违反逻辑,造成语义矛盾或混乱,既不符合规范要求,更谈不上幽默。
(×,违反逻辑也是创造幽默的常用手法,通过逻辑上的矛盾、乖谬,使人在心理上有一个大的跨越和落差,一样可以创造幽默感。
)4.话语含蓄其实就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二者只是说法不同。
(×,含蓄与间接言语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但含蓄话语的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之间的距离大于一般的间接言语行为,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间接一些。
)三、简答题(20分)1.述诚实准则和信用准则的要求和二者的区别。
(参见《言语交际学》P172)2.简述方式准则的要求并举例说明。
(参见《言语交际学》P190)3.简述话语意义的不同层次类型。
(参见《言语交际学》P129)4.简述“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参见《言语交际学》P141)四、分析题(20分)1.利用你学到的言语交际的有关知识,对下面材料进行分析:间接言语行为,具体参见《言语交际学》P143公共汽车上,一个小孩鼻涕流了很长也不动手擦一下,旁边的年轻女士看不下去了,就问他说:“小朋友,你没有手帕吗?”小朋友一翻眼睛说:“有也不借给你。
”2.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的言语交际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角色冲突,具体参见《言语交际学》P71据说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任时曾访问法国。
在结束访问回国之前,接受记者采访。
有记者问他此次访问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在回答中提到法国参与接待的某官员的名字,认为他的工作卓有成效。
结果此话遭到当地媒体的批评,认为卡特作为美国总统企图干涉法国内政。
五、实践题(20分)为某楼盘推销员设计一段在某楼盘展销会上的讲话稿以及可能出现的提问回答话语。
要求:①有切合身份、语境、符合言语交际规则的情况介绍,②有可能出现的问话和应该回答的话。
③字数不少于200字。
④层次清楚,言语得体。
电大《言语交际》试题及答案2010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从社会功能角度看,语言又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
2、交际主体的角色有两种:一种是相对固定的经常性角色,一种是临时性的依赖性角色。
3、话语除了字面意义外,还有其他两种意义,即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
4、主体规则主要包含四种原则,分别是诚信原则、角色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5、幽默的三种表现形式为超常类比、出人意料、违反逻辑。
6、话语规范准则的具体体现为连贯、简明。
7、话语中文字特有的表现手段是排列和变形。
8、话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均衡关系,主要呈现两种形式,一是比例均衡,二是结构均衡。
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1、当面对自己的子女时,“父亲”是先赋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依赖性角色。
(√)2、语境意义是依附于语境而产生的,语用意义则是依附于交际主体而产生的。
(√)3、根据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
(√)4、话语的歧义和苟简,都可能造成同一话语存在着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解释。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举例说明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
文化习俗是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和集体习惯。
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而且会深入到一些生活细节之中去。
例如有人打了个喷嚏,旁边的人有时会说些什么。
打喷嚏的如果是孩子,中国人会说“百岁”,是大人则通常开玩笑地说“有人想你了”、“有人说起你了”或“有人骂你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则会说“上帝保佑你”。
跨文化的言语交际,经常会因为这种差异而受到影响。
文化习俗还会制约说话的语气。
例如,美国人常用的“喝可口可乐!”这种祈使语气的广告,在日本人那里就会引起反感,认为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不只体现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上。
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当然更应该遵守彼此共同的文化习俗。
例如对“死”就有“老了”、“圆寂”、“走了”等多种替代说法。
2、述质量准则与诚实准则的区别。
质量准则只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
而诚实准则要求话语尽可能地符合事实,可以说是要达到一种客观真实;而质量准则要求话语符合说话人的思想,要达到的是一种主观真实。
3、简述均衡的作用。
均衡本身就是形式美的一项重要法则。
均衡的话语,无论是在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语表达中,都能以其整齐、对称的形式创造美感;对于听读者来说,均衡的话语不仅能让人感到和谐、优美,而且可以减少话语形式分析中的困难,让听读者更好地理解话语的意义。
4、举例说明话语语法衔接的各种方法。
语法衔接:虚词连接法、句子成分连接法和句型连接法。
词汇衔接:代词连接法、数词连接法、时间词语连接法、方位词语连接法、方位词语连接法、同义词连接法、反义词连接法、类义词连接法、词语复现连接法。
(举例略)四、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请用言语交际的相关理论分析下面的材料:有一对年轻男女,由相识到相恋,关系已基本确定,年纪也老大不小,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然而有一天,女方因为工作上出了纰漏而受到领导的批评,正当气不打一处来的时候,男方却突然来找女方,见面就说:“我们结婚吧,我父母都催着我们快点办呢。
”女方听后,气得扭头就走。
在言语交际中要考虑情景语境中的时间因素,且理解为时机更恰当些。
即要考虑说话的时机。
例子中的男方说这些话,是从彼此关系发展的角度看的,在他看来求婚的时机是成熟了。
但从女方看,正是触了霉头、心烦意乱的时候,哪还有心思谈结婚呢,男方刚好就撞在这枪口上了。
2、分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刘表长子刘琦与诸葛亮的对话。
表(刘表)长子琦(刘琦),亦深器亮(器重诸葛亮)。
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刘琮),不悦于琦。
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总是)拒塞(拒绝、搪塞),未与处画(谋划)。
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
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刘琦的做法符合言语交际语境规则中安全原则中的地点安全准则,有意回避潜在听话人。
刘琦为了解除诸葛亮的顾虑,对交际地点作了周密安排,选择了“后园”、“高楼”且“去梯”。
这样做,犹如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空中楼阁中自由交谈,除了说话人和听话人外,没有第三者可以知道双方谈话的内容,充分保证了交际的安全性。
五、实践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为某位辅导教师设计一段与染上网瘾的学生的对话。
要求:①有切合身份、语境、符合言语交际规则的情况介绍,②有可能出现的问话和应该回答的话。
③字数不少于200字。
④层次清楚,言语得体。
略。
电大《言语交际》试题2007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一书中,索绪尔专门讨论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即究竟什么是“语言”的问题。
2、按照现代信息论的说法,说话人把“概念”转化为“音响形象”称为“”,听话人把“音响形象”转化为“概念”称为“”,“代码”是指用以传递信息的符号或符号组合。
3、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有关自己母语的语音、、语法的知识,以及方面的知识。
4、索绪尔认为言语活动包含着两个部分即和。
5、交际主体的角色冲突最主要的是其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
6、社会文化语境包括和。
7、语言意义的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二是。
8、语言规范准则,具体体现为规范、规范、规范和规范。
9、通过实施一种言外行为的方式去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一般称之为“行为”。
10、语言交际中的均衡的形式主要有均衡和均衡。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传统语文学被称作:A交际学;B语文学;C语言学;D小学2、以下每项都属于言语交际学研究对象的是:A语调、语速、停顿;B语调、语速、手势;C语调、语速、图表;D语调、语速、表情3、下列角色中属于经常性角色的是:A朋友;B学生;C妻子;D客人4、根据语义的上下文语境,在“打电话”中,“打”的意思是:A撞击;B发出;C舀取;D从事5、在有尊卑的交际双方之间,称呼对方父亲的应是:A令萱;B令堂;C令尊;D家父6、在有尊卑的交际双方之间,“府上”是的称呼:A对方住处;B自己住处;C对方父母;D自己父母7、下列言外行为属于承诺类的是:A许诺、保证、发誓;B建议、请求、邀请;C陈述、说明、报道;D祝贺、道歉、感谢8、常使用语气词“吗”的疑问句是:A特指问;B选择问;C是非问;D反复问9、指出词语“鲜血”中“血”的规范读音是:A xiēB xiěC xuéD xuè10、、下列词语中有不规范汉字的一组是:A部署、贡献;B羸弱、输赢;C冶炼、火炕;D松弛、园猾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情景语境2、语境意义3交际能力4、角色5、安全原则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索绪尔是如何区分语言和言语的。
2、简述言语交际有哪些功能。
五、材料题(每题10分,共20分)1、李大婶和王大姐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邻居。
一天早晨两人在菜场相遇。
李大婶:“哟,王大姐,买菜那?”王大姐:“是啊,你瞧——都是儿子喜欢吃的。
”李大婶:“你儿子真聪明,学习成绩特别好!”王大姐:“别提了,淘气死了。
”(1)以上王大姐的话语违背了主体规则中的哪两条准则?(2)以上王大姐的后一句话语又符合主体规则中的哪一条准则?(3)请说明以上王大姐的话语既违背主体规则又符合主体规则的原因。
2、分析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中高官夫人秦波在医院里和丈夫的的主治医师陆文婷的对话。
“你还很年轻哟!”秦波又鼓励地说,“听说你还没有入党,是不是啊?要努力争取嘛,我的同志哟!”“我家庭出身不好。
”陆文婷老实地答道。
“唉——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看嘛!家庭不能选择,道路可以选择。
”秦波热情地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我们党的政策历来是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
只要你真正同家庭划清界限,靠拢组织,对人民做出贡献,党的大门是永远对你开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