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当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以提高组织有效性的一门科学。
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三个层次。
产生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末。
二、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有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的头脑中
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是个体对环境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并
形成意义的过程。知觉分为:社会知觉和一般知觉。
三、社会知觉---主体对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及其关系的认识。社会知觉的过程:既包
括主体的社会经验对有关的信息、线索进行选择和识别的知觉活动,还包括分析、
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社会知觉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
(2)、社会知觉的种类:
1、对他人知觉---是指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从而达到认识他人内在心理状态的过程。
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队让人外在表情和行为特征的认知,二是对他
人性格的认知。
2、人际知觉---指的是对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知觉,包括对自己与他人以及对他人与他人之
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是指人们通过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而对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认知。
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包括:角色期待、角色认知、角色行为和角色评价四个环节。
4、自我知觉---是以自己作为知觉对象,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与体验而产生的对自己的
认知,即自己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既是知觉主体又是知觉对象。
自我知觉的结果是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知觉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即对物质自我的知觉、对精神自我的知觉和对社会自我的知觉。
(3)、社会知觉的过程包括: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行为反应五个阶段。
影响社会知觉形成的因素:1、主观因素,即知觉者自身的因素。2、客观因素,即知
觉对象和情境因素。
社会知觉的特征:1、选择性。2、理解性。3、恒常性。4、相对性。5、整体性。(4)、社会知觉中的偏见(社会知觉的效应)
1、刻板效应---是指对某一类群体的人的一般特征所广泛持有的僵化的原型。
2、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是发生在评价中的知觉偏见,指的是人们在知觉过程
中,利用一种已知的突出的特殊特性或特征作为评价一个人其他方面特
性或特征的倾向。
3、首因效应---是指我们在交往中往往先入为主,在初次交往过程中,最先进入知觉者大
脑中的信息对形成知觉印象产生最大的影响。首因效应也成为第一印象效应。
4、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人们的知觉过程中,最近和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们的总体知觉产
生最大影响的现象。
5、投射效应---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认知过程中的一种知觉迁移现象,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
认知时将自己的想法与爱好转移到认知对象身上的“推己及人”的现象,是
一种主观性的投射。
四、个性---是指个体的经常影响个体行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使个体区别于其他
个体。个性是在一个人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品质倾向。
五、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1)、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主要包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
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气质的类型:胆汁质(李逵)、多血质(王熙凤)、粘液质(薛宝钗)、抑郁质(林黛玉)
在管理上的运用: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气质没有社会评价的意义。气质运用的原则包括: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2)、性格---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性格的分类:a、意志型、情绪型、理智型b、内向型、外向型c、独立型、顺从型
(3)、能力---是完成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能力的两个指标:完成活动的速度、活动成果的质量。
在管理上的运用:能力阀限、能力合理安排、能力互补、能力实效。
六、个性倾向性包括:态度、需要、动机、价值观、兴趣。
1、态度---是关于客观事物、事件和其他人的评价性陈述或行为倾向。包括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
2、态度的特征:社会性、针对性、稳定性、潜在性。
3、态度的功能:a、影响认知和判断。b、影响忍耐力。c、影响相容性。
4、态度的改变:a、态度强度的改变。b、态度方向的改变。
5、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社会、个人、态度本身系统特征。
6、态度改变的理论:a、凯尔曼态度形成理论(服从、同化、内化)b、海德的平衡理论
(1958年认知对象---组合)c、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1957年认知不协调程度)七、(1)、激励---是指对人的内在动力的激发、导向、保持、和延续作用。(就是组织通过一
系列的激励性制度设计以有效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过程。)(2)、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指引这些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心理准备状态。
动机的三个功能: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
(3)、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4)、1、内容型激励理论
a、马斯洛的需要理论(1943年)
需要分类: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需要发展规律:需要的满足严格按照阶梯前进,在一段时间内只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
任何一种需要基本满足后,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
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有激励作用。
b、阿德弗ERG理论(20世纪70年代)
需要分类:生存E、相互关系R、成长G
需要发展规律:认为多层次需要可以同时存在;若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则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更加强烈。
c、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950年)
保健因素:主要指工作外部条件,它的欠缺带来不满意,它的满足会导致没有不满意。激励因素:主要指工作本身,它的满足会带来工作满足感,它的不满足会导致没有满意。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激励因素可以有工作本身产生,工作对职工的吸引力才是主要的激励因素。
如果把某些激励因素(如奖金)变为保健因素(如工资),或任意扩大保健因素,都会降低从工作中得到的内在满足。
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重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注重对人的内在的激励。
d、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需要分类: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
TA T主题统觉实验-----成就动机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