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材料油墨与溶剂内控标准
化工材料油墨与溶剂内控标准
化工材料油墨与溶剂内控标准控制状态:发放编号:0310 WX/P-11-03 —————————————————————————————化工材料控标准2012-09-10发布 2012-09-20实施—————————————————————————————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油墨及溶剂控标准1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3 GB/T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4 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5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6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7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8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9 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1 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12 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13 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14 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5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16 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3.2油墨使用的物质须符合国家、烟草行业许可使用名录要求。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油墨是印刷行业中常用的材料,用于印刷各种纸张和包装材料。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一套油墨控制管理规范,以规范油墨的选用、储存、使用和处理等环节。
二、油墨选用1. 油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有合格的质量证明文件。
2. 根据印刷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油墨类型,如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等。
3. 油墨的颜色应准确无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采一致性。
三、油墨储存1. 油墨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库房内应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按照不同类型和颜色的油墨进行分类存放。
3. 油墨容器应密封良好,防止油墨挥发和污染环境。
四、油墨使用1. 油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油墨质量符合要求。
2. 使用油墨的印刷设备应保持清洁,避免杂质和污染物进入油墨系统。
3. 油墨的使用量应适量控制,避免浪费和过度使用。
五、油墨处理1. 油墨废弃物应分类采集,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2. 废油墨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理或者回收利用。
3. 废油墨的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六、油墨质量监控1. 建立油墨质量监控制度,定期对油墨进行抽样检测。
2. 检测项目包括颜色准确性、粘度、干燥时间等指标,确保油墨质量稳定可靠。
3.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对不合格的油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七、员工培训1. 对从事油墨控制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油墨管理能力和意识。
2. 培训内容包括油墨的选用、储存、使用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考核,以确保员工的培训效果和工作质量。
八、油墨控制管理记录1. 建立油墨控制管理记录系统,记录油墨的选用、储存、使用和处理等环节的相关信息。
2. 记录内容包括油墨的批次、供应商、使用量、处理方式等。
3. 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查阅和追溯。
九、油墨控制管理的改进1. 定期对油墨控制管理规范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与行业最新标准和要求保持一致。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一、引言油墨是印刷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材料,对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为了确保油墨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印刷品的品质,制定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使用油墨进行印刷的企业和机构。
三、术语定义1. 油墨:指用于印刷的含有颜料、树脂、添加剂等成份的液体或者固体材料。
2. 油墨控制:指对油墨的配制、存储、使用和废弃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
3. 油墨配方:指油墨中各成份的种类、比例和处理方法等。
4. 油墨质量:指油墨的颜色、稳定性、粘度等技术指标。
5. 油墨调配:指根据印刷品的要求,按照油墨配方进行油墨的配制和调整。
四、油墨控制管理规范的要求1. 油墨配方管理(1)制定油墨配方管理制度,明确油墨配方的制定、审批和变更程序。
(2)建立油墨配方库,记录每种油墨的配方信息,并进行分类管理。
(3)油墨配方的变更需要经过审批,并及时更新相关记录。
2. 油墨采购管理(1)建立油墨供应商评估制度,选择具有稳定供货能力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
(2)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油墨质量合同,明确油墨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
(3)对采购的油墨进行验收,确保油墨的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3. 油墨存储管理(1)建立油墨存储区域,保证油墨的存放环境符合要求,避免受潮、受热和受阳光直射。
(2)对油墨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不同种类的油墨混淆。
(3)定期检查油墨的存储情况,确保油墨的保存期限和质量。
4. 油墨使用管理(1)建立油墨使用记录,包括油墨的种类、批号、使用数量等信息。
(2)严格按照油墨配方进行油墨的调配和使用,避免随意更换油墨。
(3)对油墨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油墨使用中浮现的问题。
5. 废弃油墨处理管理(1)建立废弃油墨的采集和处理制度,确保废弃油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废弃油墨应妥善存放,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理或者合法处置。
六、油墨控制管理规范的实施1. 建立相应的油墨控制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责任。
凹版油墨标准
WX/P-11-03化工材料内控标准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有限公司油墨及溶剂内控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 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控制状态: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GB/T 3186涂料产品的取样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3 4 5 6 7 8 1 2 9 YC/T 268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发放编号:03102012-09-10 发布 2012-09-20实施11YC/T 279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14YC/T207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5GB/T 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16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注:各油墨品种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3.2油墨使用的物质须符合国家、烟草行业许可使用名录要求。
油墨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苯溶油墨及金属络染料;禁止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所用乙醇溶剂必须符合GB10343 的要求。
凹版油墨标准
凹版油墨标准控制状态:发放编号: 0310 WX/P-11-03—————————————————————————————化工材料内控标准2012-09-10发布 2012-09-20实施—————————————————————————————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有限公司油墨及溶剂内控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3 GB/T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4 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5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6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7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8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9 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1 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12 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13 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14 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5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16 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指标颜色细度µm粘度s(25℃)固含量%着色力%初干性%附着牢度%纸张凹版油墨近似标样≤12≥25≥2095~10025~50≥93注:各油墨品种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1. 引言油墨是印刷和包装行业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对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油墨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制定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印刷和包装行业中使用的各类油墨,包括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UV油墨等。
3. 定义3.1 油墨:指用于印刷和包装行业的色浆或墨水。
3.2 油墨控制管理:指对油墨的采购、存储、使用和处理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
4. 油墨采购4.1 选择合格供应商:采购部门应与具备相关资质和认证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提供的油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4.2 油墨质量检验:采购部门应按照相关标准对进货的油墨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颜色、粘度、干燥时间等指标的检测。
4.3 油墨包装和标识:采购的油墨应具备完好的包装,并标明生产日期、批次号、使用期限等信息。
5. 油墨存储5.1 存储条件:油墨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中,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5.2 区分存储:不同类型的油墨应分别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5.3 库存管理:制定油墨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点库存,确保库存充足但不过量。
6. 油墨使用6.1 油墨调配:按照产品要求和工艺参数,进行准确的油墨调配,确保色彩准确、一致。
6.2 使用记录:对每次使用的油墨进行记录,包括使用日期、批次号、使用量等信息。
6.3 清洗和更换: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印刷设备和工具,避免油墨残留。
如需更换油墨,应确保设备和工具彻底清洗干净。
7. 油墨废弃物处理7.1 分类收集:将废弃的油墨按照类型进行分类收集,避免混合。
7.2 安全储存:废弃油墨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避免泄漏和污染环境。
7.3 合规处理:委托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废弃油墨的处置,确保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8. 油墨质量监控8.1 检测频率:建立油墨质量监控制度,对每批油墨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稳定。
8.2 检测项目:对油墨的颜色、粘度、干燥时间、耐久性等指标进行检测。
石油甲苯内控标准
石油甲苯内控标准警告:如果不遵守适当的防范措施,本标准所属产品在生产、贮运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存在危险。
本标准无意对与本产品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提出建议。
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范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石油轻馏分经预加氢精制、催化重整和分离所得石油甲苯的出厂内控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内部组织生产和质量检验,不作为用户拒收的条件。
交货验收按GB/T 3406《石油甲苯》标准执行。
本标准所属产品用作硝化、合成工艺的化工原料和溶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 3406 石油甲苯GB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SH/T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令第344号发布)3 产品分类本标准所属产品按照质量分为I号和II号两个品种。
4 要求和试验方法石油甲苯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
5 检验规则5.1 采样采样按GB/T 4756进行,取2L样作为检验和留样用,留样3个月。
成品罐循环后静置1 小时后才能采样。
5.2 过期抽查成品化验有效期为一个月,过期应抽查烃类杂质含量、酸洗比色、铂钴比色和外观。
5.3 检验和判断化验室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对成品质量进行检验。
表1中非每罐实测的项目为保证项目,当分析结果异常或原料、生产工艺条件变化较大或装置出现异常而可能造成某个保证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则该保证项目应及时检验。
质量检查部门根据检验结果和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判定产品合格与否。
如果出厂检验结果中有不符合表1技术要求时,按GB/T 4756的规定重新取双倍量样品进行复检,复查结果如仍有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一、引言油墨是印刷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材料,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制定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墨控制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二、油墨质量控制1. 油墨供应商选择选择可靠的油墨供应商是确保油墨质量的首要步骤。
供应商应具备相关认证和资质,并提供质量保证文件。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
2. 油墨配方管理制定油墨配方管理制度,明确油墨配方的编制、修改和审批流程。
配方应包括油墨成份、比例、工艺参数等信息,并进行标准化管理。
3. 油墨质量检测建立完善的油墨质量检测体系,包括原材料检测和成品检测。
原材料检测应涵盖颜料、树脂、溶剂等关键成份,成品检测应包括颜色、粘度、干燥时间等指标。
检测方法应准确可靠,并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
4. 油墨质量记录建立油墨质量记录档案,记录油墨供应商信息、配方信息、检测结果等重要数据。
记录应完整、准确,并进行分类存档,以备查阅和追溯。
三、油墨使用管理1. 油墨存储条件规定油墨的存储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要求等。
油墨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库房中,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2. 油墨使用规范制定油墨使用规范,明确油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熟悉油墨的性质和特点,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浪费和污染。
3. 油墨耗用控制建立油墨耗用控制机制,对油墨的使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合理的调配和控制,降低油墨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油墨废弃物处理1. 油墨废弃物分类对油墨废弃物进行分类,包括废油墨、废油墨桶和废油墨包装物等。
根据不同的废弃物类型,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处置流程。
2. 油墨废弃物处理合规性确保油墨废弃物的处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选择合格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保证废弃物的安全处置和环境保护。
3. 油墨废弃物记录建立油墨废弃物记录,记录废弃物的产生量、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等信息。
油墨vocs含量标准
油墨vocs含量标准
一、溶剂型油墨
溶剂型油墨是使用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的油墨,其VOCs含量较高。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溶剂型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70%。
但是,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逐步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的溶剂型油墨,如水性油墨、UV固化油墨等。
二、水性油墨
水性油墨是一种以水为稀释剂的油墨,其VOCs含量极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水性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10%。
由于其环保性能好,水性油墨已经成为印刷行业的主流选择。
在使用水性油墨时,需要注意其稀释比例和印刷适性,以确保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UV固化油墨
UV固化油墨是一种在紫外光照射下固化的油墨,其VOCs含量较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UV固化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5%。
由于其固化速度快、环保性能好、印刷适性好等特点,UV固化油墨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使用UV固化油墨时,需要注意紫外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以确保油墨完全固化。
四、能量固化油墨
能量固化油墨是一种以能量为引发剂的油墨,其VOCs含量较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能量固化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5%。
由于其固化速度快、环保性能好等特点,能量固化油墨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使用能量固化油墨时,需要注意能量照射的时间和强度,以确保油墨完全固化。
同时,还需要注意其印刷适性和储存稳定性,以保证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油墨是印刷行业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材料,它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成为印刷企业必须遵守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从油墨的选择、储存、使用、检测和废弃处理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油墨控制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一、油墨选择:1.1 选择合适的油墨类型:根据印刷品的需求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油墨类型,如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UV油墨等。
确保油墨的性能和适应性能够满足印刷品的要求。
1.2 优先选择环保型油墨:在油墨选择过程中,优先考虑环保型油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环保型油墨应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并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印刷效果。
1.3 油墨供应商的选择:选择正规、信誉度高的油墨供应商,确保油墨的质量可靠,供应稳定,并能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二、油墨储存:2.1 储存环境的要求:油墨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确保安全。
2.2 储存容器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储存容器,如密封桶、罐等,确保油墨不受外界污染和氧化。
储存容器应定期清洁和检查,确保密封性和完整性。
2.3 油墨储存记录:建立油墨储存记录,包括油墨名称、批号、储存时间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定期检查油墨的储存情况,及时清理和更换过期或者质量有问题的油墨。
三、油墨使用:3.1 油墨配方的准确性:确保油墨配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因配方变化导致印刷品质量的波动。
配方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测和验证。
3.2 油墨混合的控制:严格控制油墨的混合比例和混合过程,避免因混合不当导致印刷品颜色不一致或者性能下降。
混合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外界污染和油墨浪费。
3.3 油墨使用记录和追溯:建立油墨使用记录,包括油墨名称、批号、使用日期、使用量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定期检查油墨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使用方式。
四、油墨检测:4.1 油墨质量的检测:建立油墨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对油墨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颜色、粘度、干燥时间、耐久性等指标。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一、引言油墨是印刷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材料,对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油墨的质量稳定和印刷过程的可控性,制定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油墨的选择、使用和管理,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使用油墨进行印刷的生产企业和印刷厂。
三、术语和定义1. 油墨:指用于印刷的颜料、树脂、溶剂等原材料的混合物。
2. 油墨控制:指对油墨的选择、使用和管理进行监控和调控的过程。
3. 油墨供应商:指为印刷企业提供油墨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供应商。
四、油墨选择1. 油墨品质:选择具有良好品质的油墨,确保其色采明艳、稳定性好、干燥速度适中等特点。
2. 油墨类型: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印刷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油墨类型,如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等。
3. 油墨供应商:选择信誉良好的油墨供应商,确保其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五、油墨使用1. 油墨调配:按照印刷工艺要求,准确调配油墨的颜色、浓度和粘度等参数。
2. 油墨储存:将油墨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3. 油墨混合:在需要混合不同颜色的油墨时,应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确保混合后的油墨色采均匀。
4. 油墨清洁: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印刷设备和工具上的油墨残留,避免对下一次印刷产生影响。
六、油墨管理1. 油墨台账:建立油墨使用的台账,记录油墨的种类、批次和使用量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2. 油墨质量检测:定期对油墨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颜色、粘度、干燥速度等指标,确保油墨符合要求。
3. 油墨库存管理:合理控制油墨的库存量,避免过多或者过少造成资源浪费或者生产中断。
4. 油墨回收利用:对油墨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七、油墨安全1. 油墨储存安全:将油墨储存在防火、防爆的储存室内,避免与火源和易燃物接触。
2. 油墨使用安全: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油墨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化学品(油墨)安全技术说明书
油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物料名称:油墨二组成/成分:混合物化学性质成分浓度或浓度范围(成百分比) CAS NO大豆油 40% 第3类色粉,助剂 5-30%易佛尔酮,100#溶剂,150#溶剂 55-30%三危害辩识资料危害物质分类: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效高水应:会造成眼,皮肤,粘膜之刺激,皮肤干燥;神经中枢麻醉,使人昏睡及晕眩。
环境影响:对水体有污染,对环境有影响。
物理及化学性危害:在闪点或闪点以上温度时,泄漏的气体或液体很容易形成可燃性混合物,有燃烧爆炸危险。
四急救措施吸入:立即离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场所;如患者停止呼吸,须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后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并送医院治疗;食入:成人吞食30ml以上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泡沫及粉沫灭火剂,C02灭火剂;卤化物灭火器,对大火可用消防泡沫;灭火时可能遭其液体和蒸体易燃,其蒸汽比空气重,燃烧会产生回火。
密闭遇之特殊危害:容器遇热遇明火可能会产生爆炸;灭火程序: 1. 保护人员安全撤离。
2.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搬走末燃之危险品。
消防人员之特殊配戴空气防护罩,手套,消防衣。
六泄漏处理方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应急处理人员配戴空气呼吸防护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在密闭容器里,用沙土,活性碳,碎棉布或其它性材料吸收残液。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蒸气,保护现场人员。
用防爆泵转移全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处理场所处理。
七安全处理和贮存方法处置: 1.工作人员应受安全便用训练。
2.安装消防系统及泄漏应争处理设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现场严禁烟。
3.有危险易燃标示。
4.有接地装置。
5.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现场的空气中。
化工原料制造业的质量控制标准
化工原料制造业的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化工原料制造业是一个关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行业,产品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安全、性能稳定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化工原料制造业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二、质量控制标准的重要性1. 保障产品安全:化工原料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如食品、药品、日化品等,因此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2. 提升产品性能:良好的质量控制标准能够确保化工原料的性能稳定,从而提升最终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3. 符合法律法规:各国和地区都对化工原料制造业实行严格的监管和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质量控制标准有助于化工企业合规运营。
三、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1. 原材料选择:合格的化工原料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原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纯度、稳定性、可追溯性等因素。
2. 生产过程控制:化工原料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关键参数,如温度、时间、压力等,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具有可重复性。
3. 检测与分析: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每一批次的化工原料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保产品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4. 报告和记录:对于每一个生产批次,需要完整准确地记录有关生产过程和检测结果,并生成相应的质量报告,以备查阅。
5. 技术更新和持续改进:密切关注国内外化工行业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要求,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四、实施质量控制标准的方法1. 领导重视和承诺:化工企业的领导要给予质量控制工作充分的重视和承诺,加大投入力度,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3. 培训与培养人才:化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质量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控制的认识和重要性,并培养一支专业的质量管理队伍。
4. 审核和评估: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质量控制标准的有效实施。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是指在印刷行业中,对油墨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化的一系列措施。
它的目的是确保油墨的质量稳定、使用合理,并且对环境友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油墨控制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油墨的选用1.1 油墨的类型选择: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油墨类型,如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UV油墨等。
1.2 油墨的质量评估:对油墨进行质量评估,包括颜色稳定性、干燥速度、附着力等指标的测试,确保油墨质量符合要求。
1.3 油墨的供应商选择: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供应商,确保油墨的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
二、油墨的储存和保管2.1 储存环境:选择适宜的储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控制,防止油墨变质和老化。
2.2 储存容器:选择符合标准的储存容器,确保油墨不会受到外界污染和损害。
2.3 储存管理:建立油墨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油墨的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确保油墨的使用顺序和有效期的控制。
三、油墨的使用控制3.1 油墨的配比控制: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合理控制油墨的配比,确保颜色的准确度和一致性。
3.2 油墨的使用量控制:根据印刷品的大小和数量,合理控制油墨的使用量,避免浪费和过度使用。
3.3 油墨的混合使用:在需要混合使用油墨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配比和混合,确保油墨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油墨的废弃物处理4.1 油墨废弃物的分类:将油墨废弃物进行分类,如包装废弃物、残余油墨等,便于后续处理。
4.2 油墨废弃物的收集和储存:建立油墨废弃物的收集和储存制度,确保废弃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3 油墨废弃物的处理: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回收利用、焚烧等,确保废弃物的环境友好处理。
五、油墨控制管理的监督和评估5.1 监督机制:建立油墨控制管理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检查、抽样检测等,确保规范的执行和效果。
5.2 问题解决:及时解决油墨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3 绩效评估:定期对油墨控制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估,包括油墨质量、废弃物处理效果等指标的评估,为管理的改进提供依据。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一、引言油墨是印刷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材料,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油墨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制定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油墨的选用、储存、使用和处理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印刷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二、油墨选用1.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油墨类型,包括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等。
2. 油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15490-2022《印刷油墨色浆的制备和评定》等。
3. 油墨的颜色、稠度、干燥时间等性能指标应与印刷品要求相匹配。
三、油墨储存1. 油墨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库房内应设有防火设施,并保持清洁,防止灰尘和杂质污染油墨。
3. 油墨容器应密封保存,以防止氧化和挥发。
开封后的油墨应尽快使用完毕或者密封保存。
四、油墨使用1. 油墨的使用应按照印刷工艺要求进行,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印刷品质量。
2. 油墨的搅拌和调配应使用专用工具,避免杂质和污染物的混入。
3. 使用溶剂型油墨时,应注意防火安全,避免火源接触油墨。
4. 油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印刷设备和工具,防止油墨残留。
五、油墨废弃物处理1. 油墨废弃物应分类采集,包装密封,并标明“废弃物”字样。
2. 废弃油墨应交由专业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或者排放。
3. 废墨污染的印刷设备和工具应进行彻底清洗,防止二次污染。
六、油墨安全管理1. 油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2. 避免油墨接触皮肤、眼睛和口腔,如有接触应即将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3. 油墨库房和使用场所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七、油墨质量控制1. 建立油墨质量检测体系,定期对油墨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油墨符合印刷要求。
2. 油墨供应商应提供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并保证油墨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八、油墨使用记录1. 对每批次使用的油墨应进行记录,包括油墨类型、批号、使用日期、使用量等信息。
2023版药典溶剂内控质量标准
2023版药典溶剂内控质量标准1. 引言本文档提供了2023版药典溶剂内控质量标准,旨在确保药物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以提高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2. 质量要求2.1 纯度溶剂的纯度是保证药物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溶剂应符合以下标准:- 溶剂的纯度不低于98%。
- 溶剂的气味和外观应正常,不应有明显的异味或混浊。
2.2 pH值溶剂的pH值对药物稳定性和有效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溶剂的pH值应符合以下标准:- pH值应在5.0至8.0之间。
2.3 水含量溶剂中的水含量应符合以下标准:- 溶剂中的水含量不应超过0.5%。
2.4 杂质溶剂中的杂质对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溶剂的杂质应符合以下标准:- 溶剂中的有机杂质不应超过0.1%。
- 溶剂中的无机杂质不应超过0.05%。
3. 检测方法为了确保溶剂的质量符合上述要求,可以使用以下检测方法:- 纯度的检测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
- pH值的检测可以使用pH计进行测量。
- 水含量的检测可以使用千分秤法或卡尔费舍法。
- 杂质的检测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或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4. 内控措施为了确保溶剂内控质量的一致性,以下措施可以采取:- 定期对溶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标准符合要求。
-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SOP),确保生产过程中遵守相应的质量标准。
- 建立质量管理系统,包括记录溶剂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2023版药典溶剂内控质量标准,涵盖了纯度、pH值、水含量和杂质等质量要求。
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内控措施,可以确保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提高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本文档要求进行操作,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和记录,以确保溶剂的质量符合标准。
以上为2023版药典溶剂内控质量标准,供参考使用。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一、引言油墨控制是印刷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确保油墨控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本管理规范,以规范油墨控制的流程和要求,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油墨控制的印刷生产过程,包括油墨的配制、使用和储存等环节。
三、术语定义1. 油墨控制:指对油墨的配制、使用和储存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2. 油墨配制:指按照一定的配方和比例将颜料、溶剂和助剂等混合制成油墨的过程。
3. 油墨使用:指将配制好的油墨应用于印刷过程中的操作。
4. 油墨储存:指将未使用完的油墨进行储存,以备后续使用。
5. 油墨调整:指根据实际印刷情况对油墨进行调整,以满足印刷品的要求。
四、油墨控制流程1. 油墨配制1.1 确定油墨配方: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印刷机的特性,确定油墨的配方,包括颜色、粘度、干燥时间等指标。
1.2 选购原材料:选择优质的颜料、溶剂和助剂等原材料,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1.3 按比例混合:按照配方中各原材料的比例,将其混合搅拌,形成油墨的基本成分。
1.4 检测质量:对配制好的油墨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颜色测定、粘度测量等,确保其符合要求。
2. 油墨使用2.1 油墨调试:在印刷机上进行油墨调试,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调整油墨的颜色、粘度等参数。
2.2 油墨供给:将调试好的油墨供给到印刷机的油墨系统中,确保油墨的稳定供给。
2.3 监控印刷过程:在印刷过程中,对油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包括油墨的消耗量、颜色的一致性等。
3. 油墨储存3.1 安全储存:将未使用完的油墨储存在防火、通风良好的储存室中,防止油墨的挥发和泄漏。
3.2 标识管理:对储存的油墨进行标识,包括油墨的配方、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使用和追溯。
3.3 定期检查:定期对储存的油墨进行检查,包括油墨的质量和保存状态等,确保其可用性和稳定性。
五、油墨控制要求1. 油墨质量要求:油墨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印刷品的要求,包括颜色的一致性、粘度的稳定性、干燥时间的控制等。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一、引言油墨控制是印刷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确保油墨控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本规范旨在提供一套标准的油墨控制管理方法和要求。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涉及油墨控制的印刷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
三、术语和定义1. 油墨:指用于印刷的颜料和添加剂的混合物,用于传递图案和文字到印刷材料上。
2. 油墨控制: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和监控措施,确保油墨的质量和使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3. 油墨管理:指对油墨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处理等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四、油墨控制管理要求1. 油墨采购1.1 油墨供应商选择: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油墨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2 油墨质量检验:对每批油墨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印刷要求。
2. 油墨储存2.1 储存环境:油墨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火源和有害化学品。
2.2 储存容器:选择合适的容器储存油墨,避免与空气、光线和水分接触。
3. 油墨使用3.1 油墨配方:根据印刷材料和印刷要求,合理调配油墨的成份和比例,确保印刷效果符合预期。
3.2 油墨混合:在混合油墨时,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3.3 油墨传递:使用适当的印刷设备和工艺,确保油墨能够准确传递到印刷材料上。
4. 油墨处理4.1 废墨处理:建立废墨处理制度,对废墨进行分类、采集和处理,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4.2 油墨回收: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对废墨进行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
五、油墨控制管理的监督与评估1. 监督机制:建立油墨控制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评估标准:制定油墨控制管理的评估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以提升管理水平和印刷质量。
六、油墨控制管理的优势与意义1. 提高印刷质量:通过规范的油墨控制管理,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采、清晰度和精度等方面达到预期要求。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4.4 4.3.7 整理清洁关配制器具,以便下次使用; 生产过
五、注意事项
5.1 油墨配制车间需对未配制及已配制好之油墨标示清楚并分区域存放,以免误用; 55..32 对于配制及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油墨需加盖防护,以防止污染;
生产完
申请重
六、相关表单
4.3.2 准备配料之相关器具、设备,并彻底清洁干净,防止油墨被污染;
4.3.3 检查配料之计量器具的准确性,确保配制过程中计量准确,以确保颜色的准确性
4.3.4 2根据配方称量相应的原料加入搅拌锅进行搅拌,搅拌时间春夏季1.30小时,秋冬季 小时为 4.3.5 对所调配的油墨取样进行试生产,经质管部确认OK后正式用于量产;若NG则由技 术人员
文件编号 SC-3-020 标 题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制作部门 生 产 部 制订日期 2009.12.12 版次 A/1 页次 1/1
一、目 的规 范二油、墨范 围适 用三于、油权 责 3.1 化学总3.2 油墨配3.3 生四产、车作 业内4容.1 油墨供
的提供
测报告4.2 油墨性
4.3 油墨调配控制
4.3.1 根据《生产制令单》所注之规格计算应配制油墨之相关原料数量;
SC-4-011 <<油墨基料配制记录>>
修 版次 页次 订 记 录
我 们
日期
修订内容摘要
核准 审核 制订
我 们 的 环 境 方 针 是 : 防 污 减 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状态:发放编号: 0310 WX/P-11-03 —————————————————————————————化工材料控标准2012-09-10发布 2012-09-20实施—————————————————————————————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油墨及溶剂控标准1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3 GB/T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4 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5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6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7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8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9 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1 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12 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13 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14 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5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16 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3.2油墨使用的物质须符合国家、烟草行业许可使用名录要求。
油墨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苯溶油墨及金属络染料;禁止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所用乙醇溶剂必须符合GB10343的要求。
3.3油墨卫生指标采用刮样检测,产品应符合表2、3、4的卫生指标3ppm。
铬含量低于30ppm.表3 VOCs表4邻苯二甲酸酯类4采样按GB/T 3186涂料产品的取样规定进行。
5检测标准5.1颜色按GB/T 13217.1进行检验。
5.2细度按GB/T 13217.3进行检验。
5.3粘度按GB/T 13217.4-2008进行检验。
5.4固含量按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进行检验。
5.5着色力按GB/T 13217.6进行检验。
5.6初干性按GB/T 13217.5进行检验。
5.7附着牢度按GB/T 13217.7进行检验。
5.8重金属含量按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YC/T 279 烟用接装纸镉、铬、镍的测定;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5.9挥发性有机物按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检验。
5.10邻苯二甲酸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
5.11甲醛的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
6标志、包装、贮存6.1 标志应标注公司名称、厂址、产品名称、型号、执行标准号、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并附合格证。
同时标注“易燃”、向上标志的字样。
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6.2 包装按合同要求。
6.3 贮存6.3.1本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通风、防止受潮,远离火源;6.3.2本产品在符合以上存放条件下,保质期为1年。
7 验收方法(1)30 桶以下抽取1桶;100桶以下抽取2桶;200桶以下抽取3桶;200桶以上抽取5桶;(2) 各卫生指标可混合检测。
电化铝胶/色层控标准1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电化铝胶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电化铝。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3.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4.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5.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6.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7.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8.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9.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注:各品种电化铝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3.2电化铝胶/色层使用的物质须符合国家、烟草行业许可使用名录要求。
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苯溶剂,禁止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所用乙醇溶剂必须符合GB10343的要求。
3.3卫生指标采用刮样检测,产品应符合表2、3、4的卫生指标表2 重金属表3 VOCs表4邻苯二甲酸酯类4采样按GB/T 3186涂料产品的取样规定进行。
5检测标准5.1颜色按GB/T 13217.1进行检验。
5.2粘度按GB/T 13217.4-2008进行检验。
5.3固含量按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进行检验。
5.4初干性按GB/T 13217.5进行检验。
5.5附着牢度按GB/T 13217.7进行检验。
5.6重金属含量按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YC/T 279 烟用接装纸镉、铬、镍的测定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5.7挥发性有机物按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检验。
5.8邻苯二甲酸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
5.11甲醛的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
6标志、包装、贮存6.1 标志应标注公司名称、厂址、产品名称、型号、执行标准号、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并附合格证。
同时标注“易燃”、向上标志的字样。
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6.2 包装按合同要求。
6.3 贮存6.3.1本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通风、防止受潮,远离火源;6.3.3本产品在符合以上存放条件下,保质期为1年。
7 验收方法(2)30 桶以下抽取1桶;100桶以下抽取2桶;200桶以下抽取3桶;200桶以上抽取5桶;(2) 各卫生指标可混合检测。
电化铝色粉控标准1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电化铝色粉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3.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4.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5.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6.GB19601-2004染料产品中23种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测定3要求3.1色粉使用的物质须符合国家、烟草行业许可使用名录要求。
色粉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金属络染料;禁止添加禁用偶氮染料。
3.2卫生指标产品应符合表2、3、4的卫生指标表2 重金属4检测标准4.1重金属含量按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YC/T 279 烟用接装纸镉、铬、镍的测定.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4.2偶氮含量GB19601-2004染料产品中23种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测定5标志、包装、贮存5.1 标志应标注公司名称、厂址、产品名称、型号、执行标准号、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并附合格证。
同时标注“易燃”、向上标志的字样。
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5.2 包装按合同要求。
5.3 贮存5.3.1本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通风、防止受潮,远离火源;5.3.2本产品在符合以上存放条件下,保质期为1年。
6 验收方法(3)30 桶以下抽取1桶;100桶以下抽取2桶;200桶以下抽取3桶;200桶以上抽取5桶;(2) 各卫生指标可混合检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