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0分)[ID:1318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是纯净物;
②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O;
③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④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核内质子数目不同
⑤已知M2-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该粒子含有的中子数为a-x+2;
⑥质量相同的Na、Mg、Al、Ca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Mg。
A.①②B.③④C.③④⑤D.③⑤⑥
2.(0分)[ID:131847]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等微粒。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含有N-
5
A. N-
是一种单质
5
B.1个N-
中有5个氮原子核
5
C.1个N-
中共含有35个中子
5
D.1个N-
中共含有34个电子
5
3.(0分)[ID:131836]等质量的钠、镁、铝、钙四种金属中,含原子数最少的金属是A.钠B.镁C.铝D.钙
N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4.(0分)[ID:131832]与铵根离子(+
4
H O D.LiF
A.+
Na B.-
OH C.2
5.(0分)[ID:13182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香水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
C.液氧与气态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D.10mL 水与 1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分子间有间隔
6.(0分)[ID:13182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
B.碳、硫、磷的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所以氧化反应就是化合反应
C.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7.(0分)[ID:131809]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硫属于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一个硫原子有16个质子
8.(0分)[ID:131803]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C.乙表示阴离子D.丁中x=8
9.(0分)[ID:13179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只含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单质
C.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D.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则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催化剂10.(0分)[ID:131783]现有质量相同的铁、铜、银三块金属,其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铁、铜、银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64、108)()
A.铁B.铜C.银D.一样多
11.(0分)[ID:131781]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食物变质,是因为分子发生变化,分子的性质发生变化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2.(0分)[ID:131770]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二、填空题
13.(0分)[ID:131941]下图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填字母)。
(2)锂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原子序数为_____。
(3)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把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列微粒中可以归入此类的是_____(填字母)。
14.(0分)[ID:131937]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汞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汞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同种元素
的是_______;
(4)当E中x=12时,该粒子属于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15.(0分)[ID:131932]如表是元数周期表的部分信息(横行为周期,纵行为族),请回答下列
问题。
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
ⅠⅡⅢⅣⅤⅥⅧO
数
一H//////He
二Li Be B C N O F Na
三Na Mg Al Si P S Cl Ar
(1)其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若x﹣y=4,写出该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
(2)同周期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相同。
(3)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会引起改变的是___________。
①化学性质
②粒子的电性
③原子核
④电子层数
⑤最外层电子数
⑥核外电子总数
(4)比较粒子半径的一般方法是:先比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
同,则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①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
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如图为甲烷燃烧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由微观示意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6.(0分)[ID:131898]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第一周期1H2 He 第二周期3Li4Be5B6C①8O9F10 Ne 第三周期11Na12Mg13Al14 Si15P16S17C18Ar
(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_____,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_,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核内质子数为_____,若已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该元素核内中子数为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相同。
(4)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Na、Cl
B O、S
C F、Cl
D Cl、Ar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
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NO和O2
B CO和N2
C SO2和CO2
D OH-和F-
17.(0分)[ID:131887]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_____,127表示_____。
(2)碘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3)下图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标号)。
18.(0分)[ID:131883]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①图1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②图2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____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氧原子容易
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某化学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A图表示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②上述反应的生成物有___________种,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③请计算B图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道尔顿原子学说的部分观点如下:
①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②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③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完全相同。
现代科学证实以上观点均不确切,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简要说明:___________。
19.(0分)[ID:131863]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数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
_________关系密切.
(2)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名称”);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0.(0分)[ID:131862]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若E中x=18,则该粒子属于_____(填“原子”或“离子”)。
(3)A和B对应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
三、解答题
21.(0分)[ID:132047]下列几种说法都是错误的,请举出一个具体实例,否定错误说法。
错误说法实例
(1)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__________
(2)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__________
(3)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__________
22.(0分)[ID:132042]请解释下列问题
(1)加压时,100L的气体可以装进10L的钢瓶中_____
(2)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______
23.(0分)[ID:132004]“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X、Y分别是______、______.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构成汞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24.(0分)[ID:132000]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各自挥发出的HCl气体和NH3相遇时会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
(1)该实验说明分子_____.
(2)白烟出现在玻璃管的右侧,说明HCl分子的运动速率比NH3分子的_____(选填“快”或“慢”).
(3)已知等同条件下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有一定关系.由此实验可知:等同条件下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成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关系.
(4)从环保角度分析:此实验的一个突出优点是_____.
25.(0分)[ID:131994]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请将下列的有关日常自然现象与其蕴含的微观分子的性质连线。
(1)气体易被压缩 a 分子很小
(2)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b 分子不停的运动
(3)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 c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4)固体碘或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d 分子间有间隔
26.(0分)[ID:131973]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
试回答:
(1)高氯酸钾(KC1O4)可用作火箭燃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高分五号”用钛镍合金制作卫星天线。
图1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①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g;②镍属于金属元素
③镍原子的中子数为28;④“Ni”表示镍这种物质、镍元素、1个镍原子
(3)“高分五号”是我国首颗对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甲烷、臭氧(O3)等多个环境要素进行监测的卫星。
①甲烷化学式为CH4,从其化学式中能够获得的信息有,宏观:_____、微观:_____。
(各写一点即可)
②以上气体中含氧量最高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近年我市空气质量状况基本达到优或良。
优、良是指空气质量级别_____(填“≤或≥”)Ⅱ级。
(4)消除大气中二氧化氮污染物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
①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②反应前后原子、元素的种类不变;
③反应前后N元素化合价降低;④反应后的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以上反应的实质_____。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1.C
2.B
3.D
4.A
5.B
6.A
7.D
8.A
9.B
10.A
11.B
12.C
二、填空题
13.D3CC
14.金属80CEBC阳离子【分析】(1)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般
15.Mg2+电子层数①②⑤⑥减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6.氮S三1314最外层电子数BCB
17.相对原子质量非金属五(或5)E
18.098得到O2CO和CO21化合反应+4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②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锌等金属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等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等;
19.质子最外层电子数硅Fe
20.得到原子MgOBC
21.
22.
23.
24.
25.
26.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①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②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则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O2,2O表示的是两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③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故几乎不含氧分子,符合题意;
④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核内质子数不同,符合题意;
⑤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M2-核外有x个电子,是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该粒子中质子数=x-2,因为相对原子质量为a,所以该粒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x x
-+,符合题意;
a--2=a2
⑥Na、Mg、Al、Ca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等质量物质含原子个数越少,因此质量相同的Na、Mg、Al、Ca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Ca,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析:B
A 、N -5是一种阴离子,不符合题意;
B 、1个N -
5中有5个氮原子,故有5个氮原子核,符合题意;
C 、没有信息能提供氮原子的中子数,故不能确定N -5中含有的中子数,不符合题意;
D 、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N -5是N 5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微粒,所以1个N -5中共含有7×5+1=36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D
解析:D
【分析】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反映了其实际质量,当质量都相等的前提下,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所含的原子数越少。
钠、镁、铝、钙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23、24、27、40,当质量相同时,含原子数最少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金属,即为钙;
故选D 。
4.A
解析:A
+
4NH 中N 原子的质子数为7,H 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4NH 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
A .+Na 中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符合题意;
B .-OH 中O 质子数为8,H 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OH 质子数是9,电子数=9+1=10,不符合题意;
C .2H O 中O 质子数为8,H 的质子数为1,所以2H O 质子数=12+8=10 ,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其电子数也为10,不符合题意;
D .LiF 中Li 质子数为3,F 的质子数为9 ,所以LiF 质子数=3+9=12,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其电子数也为12,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5.B
解析:B
A 、香水挥发,是因为香水中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B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水分子没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 、液氧与气态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液氧与气态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 、10mL 水与 1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
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6.A
解析:A
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A正确。
B、碳、硫、磷的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但是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B错误。
C、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错误。
D、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是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D
A、由图可知,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B、由“石”字旁可知,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16,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解析:A
A、乙、丁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相同,但在化学反应中甲能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原子,丁是稀有气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几乎不可能得失电子,乙、丁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甲、乙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乙中,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可知,该微粒中第三层已排布了电子,说明第二层排已满了,应排布8个电子,所以x=8,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9.B
解析:B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还可能是质子或电子,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也只含有一种元素,正确;
C、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例如氖原子和水分子,错误;
D、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则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错误;
故选B 。
10.A
解析:A
【分析】 11212C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质量,则原子的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原子的个数= 原子的总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
,总质量一定时,一个原子的质量越大,其个数就越少;故总质量一定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个数越少。
相同质量的铁、铜、银的原子个数比为:
m m m ::5664108,则铁的原子个数最多;故选A 。
11.B
解析:B
A 、食物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发生变化,分子的性质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B 、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
12.C
解析:C
A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 、稀有气体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为8,氦为2个,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C 、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故选项推理正确。
D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13.D3CC
解析:D Li 3 C C
(1)锂原子的核内有3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第一层最多排布两个电子,第二层排一个电子,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填:D ;
(2)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序数为3,元素符号为Li,故填:Li;3;
(3)A、原子中,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整体不显电性,故A理解正确;
B、原子核比原子小很多,故B理解正确;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故C理解错误,
D、电子的质量与质子、中子相比较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理解正确。
故选C;
(4)A、上述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是都失去电了使次外层达到8个电子,成为阳离子,而A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故选项不正确;
B、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结构,故选项不正确;
C、上述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是都失去电了使次外层达到8个电子,成为阳离子,而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结构,故选项正确;
D、上述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是都失去电了使次外层达到8个电子,成为阳离子,而D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结构,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4.金属80CEBC阳离子【分析】(1)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般
解析:金属 80 CE BC 阳离子
【分析】
(1)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4)带正电荷的离子是阳离子。
(1)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汞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汞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0。
(3) 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CE,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是因为它们核内质子数相等。
(4)当E中x=12时,该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是阳离子。
15.Mg2+电子层数①②⑤⑥减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解析:Mg2+电子层数①②⑤⑥ 减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若该粒子为原子,那么x-y=2,现x-y=4,说明该微粒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因此y=8,x=2+8+2=12,该微粒为镁离子,符号为:Mg2+;
(2)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
故填:电子层数相同;
(3)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形成带电荷的阴、阳离子,不仅最外层电子数改变、核外电子总数改变,而且微粒电性改变、化学性质改变。
故填:①②⑤⑥;(4)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往右,核电荷数增大,因此原子半径减小。
故填:减小;
(5)由图可知,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变化。
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6.氮S三1314最外层电子数BCB
解析:氮S三1314最外层电子数BC B
(1)①原子序数为7,则核内质子数为7,所以为氮元素;Ar核外电子数为18,所以X2-含有18个电子,包含得到的两个电子,则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原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16,所以X为硫元素,元素符号则为S;硫元素包含三个电子层,所以属于第三周期;
故答案为:氮;S;三。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原子序数为13,所以核内质子数也为13;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所以核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27-
13=14;
故答案为:13;14。
(3)化学性质都是有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故答案为:最外层电子数。
(4)A、钠最外层电子数为1,氯最外层电子数为7,最外层电子数不同,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氧最外层电子数为6,硫最外层电子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B符合题意;
C、氟最外层电子数为7,氯最外层电子数为7,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C符合题意;
D、氯最外层电子数为7,氩最外层电子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不同,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
(5)A、一氧化氮分子含有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一共含有15个电子,氧气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一共16电子,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一共含有14个电子,氮气分子含有2个氮原子,一个含有14个电子,选项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一共含有32电子,二氧化碳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一共含有22个电子,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氢氧根离子和氟离子含有的原子个数不同,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相对原子质量非金属五(或5)E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非金属五(或5) E
(1)碘离子(I-)最外层8个电子,故碘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53=2+8+x+18+7,故x=18,元素周期表小方格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127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填:18;相对原子质量。
(2)碘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核外有五个电子层,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故位于第五周期,故填:非金属;5。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E最外层7个电子和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选:E。
18.098得到O2CO和CO21化合反应+4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②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锌等金属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等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等;
解析:09 8 得到 O2 CO和CO2 1 化合反应+4 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②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锌等金属,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等,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等;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若中子数不相同,质量也不相同。
(1)①由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故填:28.09;
②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x=2+6=8,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是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故填:8 得到;
(2)①由图可知,属于单质的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符号为O2,属于氧化物的是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符号为CO和CO2。
故填:O2 CO和CO2;
②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有两种CO和O2,反应生成的物质只有一种CO2,符合“多变一”的反应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故填:1 化合反应;
③物质“”是CO2,其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
则,碳元素显+4价。
故填:+4;
(3)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②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锌等金属,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等,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等;
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若中子数不相同,质量也不相同。
以上任选一条作答即可。
19.质子最外层电子数硅Fe
解析:质子最外层电子数硅 Fe
(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子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所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2)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前五位的分别是氧、硅、铝、铁、钙,硅是含量第二的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