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始美术(中国美术史)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原始美术

中国美术史―原始美术

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审美意识
原始美术的简洁、朴素和生命力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 汉代画像石、南北朝壁画等都体现了原始美术的审美意识。
造型手法
原始美术中的抽象、概括和简约的造型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后世的艺 术创作中,如汉代陶塑、唐代石雕等。
符号象征
原始美术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对后世的宗教、哲学和艺术产生了影响 ,如道家的太极图、佛教的莲花等都源于原始美术中的符号和象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1 2
深入研究
随着考古和艺术史研究的深入,未来对原始美术 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揭示出更多的历史和文化信 息。
多元化发展
原始美术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将启发新的创作思路 和艺术风格,推动美术界的多元化发展。
3
跨学科合作
未来研究原始美术的学者将加强跨学科的合作, 如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等,以更全面地理解 和研究原始美术。
龙山文化黑陶
总结词
龙山文化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代表作品,距今约四千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黑陶。
详细描述
龙山文化黑陶以灰黑为主色,表面光滑细腻,器型有豆、盘、杯、瓶等,制作工 艺精湛。纹饰以弦纹为主,也有划纹、镂空等。该文化的黑陶反映了当时人类生 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定居生活的繁荣。
04
原始美术的影响与传承
中国美术史―原始美术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CONTENTS
• 原始美术的起源 • 原始美术的发展 • 原始美术的代表作品 • 原始美术的影响与传承 • 总结与展望
01
原始美术的起源
石器制造技术
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
使用打制石器技术制造的石器工具,形状各 异,用途广泛。

中国美术史课件 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课件 ppt课件
旧时代(5~1万年前),审美意 识逐步形成。磨光钻孔技术对石、 骨器进行加工。
二、原始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
典型风格分为: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素面陶。
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彩陶底色均成红色,图样有鱼纹、鹿纹、蛙纹、鸟纹以及人面纹等。
漩涡彩纹陶瓮 马家窑文化
素面陶:
大汶口文化:
1、色泽多样化,有红、褐灰、青灰、黑、黄、白等。 2、黑陶制作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 3、由于雕刻技术的发达,陶器镂孔也随之普遍起来。
龙山文化:
以黑陶和灰陶等素面陶为多数,以磨光的泥质黑陶为突出的典型风格。黑陶与白 陶代表了这一时期陶器美术的光辉成就。
第一章 原始美术
01
第一章 原始美术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殿堂地画、 岩画以及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
审美艺术的萌生 原始陶器艺术 原始绘画 原始雕塑
一、审美意识的萌芽
在旧时代中期(20~5万年前), 出现了较为均衡堆成的三棱尖状 器和橄榄形,四边形,以及圆形 的刮削器和圆球等石器,审美意 识渐显萌芽。
动物形陶鬹 大汶口文化 陶人头 仰韶文化 玉龙猪 红山文化 玉兽面文综 良渚文化
第二章 先秦美术
02
第二章 先秦美术
夏、商、周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伴随社会分工的扩大,手工业技巧日益精湛。这 一时期的青铜器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有青铜时代之称。
先秦青铜艺术 先秦雕塑艺术 先秦绘画
一、青铜艺术
马家窑文化(马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陶色大都呈橙红色,纹饰除彩绘外还有绳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 彩绘的花纹有几何纹(平行条纹、波浪纹、重弧纹、锯齿纹、叶型纹、圆圈间网纹 等)、动物纹(鲵鱼纹、各种姿态的鸟型纹)。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黑色彩绘为主流。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

中国美术史 知识点总第一章 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早期::以实用为目的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就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制陶工艺就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与彩陶的红陶与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 上游上游::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中游中游::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中下游中下游::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下游下游::大汶口大汶口 长江 中游中游中游::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 下游下游下游::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北方地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大汶口、龙山])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分半坡类型(鱼纹就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鱼纹就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图案多画在盆内侧) ) 《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美术二、原始陶器艺术1.距今约一万年前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在全国各地都有所发现,其中以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等最有代表性。

2.仰韶文化是彩陶最为突出的代表,图样以动物纹最具特色有鱼纹、鹿纹、蛙纹、鸟纹以及人面纹等。

其中尤以鱼纹和人面纹最为突出。

3.在半坡基础上继续发展的仰韶文化是庙底沟类型,时代约在公元前3500~前3000年左右,为仰韶文化中期类型的典型代表。

4.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黑色彩绘为主流,由于陶质呈橘红色,黑色花纹尤显得沉稳高雅。

5.大汶口文化流行的主要器型有:鼎、壶、盂、鬶、杯、豆等,尤其以高足黑陶杯、大镂孔座豆、矮裆鬹等最有代表性。

6.大汶口黑陶的制作至晚期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它代表着这个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

黑陶的泥质细腻,对窑温的要求很高,烧出的器皿乌黑发亮,口沿最薄处甚至能达到0.5厘米左右,无论是造型上或者是工艺上都为其后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的问世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四、原始雕塑。

7.玉雕在中国原始文化中有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8.特点:北方的红山文化玉雕主要采用的是圆雕的技法,描绘的对象为现实生活中或神话中动物,造型生动而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而南方的良渚文化玉雕主要采用的是平面浅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描绘的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而神圣,具有较强的宗教意味。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先秦青铜艺术9.商司母戊方鼎10.西周淳化大鼎11.西周毛公鼎12.西周铜盂鼎三、先秦绘画13.长沙楚墓出土了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其一《龙凤人物图》,于1949年出自长沙陈家大山楚墓,质地为平纹绢,长31厘米、宽22.5厘米。

14.长沙楚墓出土了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其二《人物御龙图》,于1973年出自长沙子弹库楚墓,细绢地,长37.5厘米、宽28厘米。

美术史复习要点修订稿

美术史复习要点修订稿

美术史复习要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第一章.原始美术1 .原始美术的特征:混沌性①原始美术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②原始美术尚未有明确的门类划分2.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1.早期: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盆》、《鱼纹盆》2.中期:庙底沟类型 :3.晚期:马家窑类型 :《舞蹈纹彩陶盆》3. 玉器刻纹在形式上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左右对称刻线圆转流畅构图匀称形象具有威慑力4. 陶器的发明具有怎样的意义陶器的发明,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也是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到文明社会的标志,说明人类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彩陶上,它表明,人类已经有了自觉的审美意识。

5.中国古代建筑的萌生时期,是以定居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6、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大型公用建筑,被认为是后代宫殿建筑和宗庙建筑的开端。

第二章.先秦美术1.三代青铜器类型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武器和生产工具2.生活用品3.乐器2.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块范法和失蜡法。

3.青铜纹饰的造型特点首先,纹饰依形而饰,形状与器形完美统一。

其次,装饰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最后,装饰多采用对称的格式4.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1.初期:相当于殷商前期:还明显具有陶器的某些特点,器形幼稚古朴,简率凝重,尚未脱离原始的风味,有的器表全为素面,无纹饰,大型铜器则以单层凸起饕餮纹和弦纹为主,无底纹。

2.盛期:大致为商后期至西周初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体现出鲜明的“祭器”“礼器”性质,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政治宗教意义。

造型特别庄严、古朴,纹饰繁缛精美。

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人面盉》3.转折期:大致为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这时的青铜艺术开始呈现出典雅和谐的美。

青铜器的形制较以前简便有些器物装饰极为简洁。

代表作品:《毛公鼎》、《散氏盘》、《颂壶》4.衰落期: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始:青铜艺术所承载的的社会、宗教、政治意义消失了。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徐郑冰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一)从艺术学的角度看什么是艺术 例子:敦煌、云冈的石窟、彩陶等 例子:日本正仓院里藏的一支中国唐代的毛笔
Monday, May 04,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4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举例:手表、沙漏
Monday, May 04,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5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从动机的角度来讲:美的动机 如: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
埃及的金字塔
Hale Waihona Puke Monday, May 04,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6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二)从文字学的角度看什么是艺术?
“艺”的含义:种植,对植物的生长有最高的了解的一群人, 被称为艺。
如:园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 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艺”的含义发展了,升高到精神或者是思想上了。
Monday, May 04,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15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我们是如何被扭曲的? 三一律、透视法 油画系、国画系 喜欢梵高、塞尚、高更,不喜欢国画 《游园惊梦》 看西山红遍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它春归怎 占得先?
Monday, May 04, 2020

中国美术史学习知识点总.doc

中国美术史学习知识点总.doc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下游: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 [ 仰韶、马家窑 ] 、下游素面陶 [ 大汶口、龙山 ]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

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

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鹳鱼石斧缸》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 :蒸煮食物的炊具——鼎,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的凶猛。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中国美术史第1章:原始美术

中国美术史第1章:原始美术

总结
• 原始社会的美术包括:彩陶、装饰画和图 案、岩刻画,泥塑、陶塑、雕像、玉石雕 刻。此外还有丝制品、骨器、象牙饰品等。 • 绘画、彩陶、雕塑对以后的艺术发展产生 较大的影响。原始艺术是中华艺术的历史 源头。
思考题
1.简述原始彩陶的造型和装饰特点。 2.谈谈原始雕塑的形象特征。
1仰韶文化彩陶
• 分布于黄河流域的山西、河南、陕西等地,时间 为公元前5500年-前3000年左右。 • 仰韶文化彩陶的类型分为: A 半坡型 西安半坡村 临潼姜寨 半坡彩陶的形制以圆底和平底为主,有小口长 颈、大腹壶、圆唇鼓腹罐等。造型风格朴实厚重。 纹样有几何纹、人面纹、鱼、鹿等形象。 B庙底沟型 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陕西华县 器形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口部有折沿,纹 样有弧线组成的新月形、叶形、花瓣形、三角形 等。
第一章:中国原始美术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
1艺术起源于摹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摹仿。 2艺术起源于游戏 德国古典哲学家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3艺术起源于巫术 英国的文化学家爱德华· 泰勒认为艺术的起源和巫术有关。 4艺术起源于传达情感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情感交流活动。 5艺术起源于劳动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
大地湾地画双人图 新石器时代 地面碳绘 纵110cm横120cm
二、岩画(彩绘和刻线画)
• 内蒙古白岔河、阿拉善、阴山、宁夏贺兰 口、甘肃嘉峪关、云南沧源、广西宁明、 新疆、西藏、山东等地均发现大量岩画。 • 内容有狩猎、牧放、战争、舞蹈、祭祀、 天象、巫术等内容。这些岩画构思和造型 具有天真纯朴的特点,有的善于抓住动物 的特征,有的则富有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反映了原始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愿望 和信仰。

第一章-原始美术(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第一章-原始美术(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2000年 山文化;岭南地区石峡文化;福建闽侯德昙石山文化; 玉璧等祭祀玉器;
台湾高雄凤鼻山文化和台北园山文化;云南大墩子文化;文字产生。 西藏昌都卡若文化等。
结构图3 新时期2时02代1 的文化序列
4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模仿说
游戏说
美术的起源
劳动说
巫术说
图腾说
情感说
旧石器石器
早期
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 造型简陋粗糙 、制作手法单一
2021
18
崧 泽 文 化
玉 环
龙山文化玉多齿三牙璧
2良02渚1文化玉璧
19
红山文化玉
璜形双面玉雕头像
兽形玦
2021
20
良1
21
“龙”图腾的演变
2021
22
良渚文化玉牌饰
2021
23
良渚文化三叉形器
良渚文化玉钺
2021
24
良渚文化玉鸟
2021
25
良渚文化玉琮
呈现了石器的原始性 状
2021
8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
距今约2万年的
山顶洞人遗址
2021
9
北京山顶 洞人的石 器和装饰 品
2021
10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
2021
11
陶塑
陶塑是新石器最主要 的雕塑艺术形式,目 前发现的陶塑多为工 艺装饰性雕塑、拟形 器和器物局部的立体 装饰,作品的题材主 要是人物和动物。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 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用。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中国美术简史
2021
1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美术 (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中国美术史复习要点

中国美术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原始美术1 .原始美术的特征:混沌性①原始美术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②原始美术尚未有明确的门类划分2.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1.早期: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盆》、《鱼纹盆》2.中期:庙底沟类型:3.晚期: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2.盛期:大致为商后期至西周初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体现出鲜明的“祭器”“礼器”性质,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政治宗教意义。

造型特别庄严、古朴,纹饰繁缛精美。

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人面盉》3.转折期:大致为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这时的青铜艺术开始呈现出典雅和谐的美。

青铜器的形制较以前简便有些器物装饰极为简洁。

代表作品:《毛公鼎》、《散氏盘》、《颂壶》4.衰落期: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始:青铜艺术所承载的的社会、宗教、政治意义消失了。

青铜器呈现出世俗化的精巧气象代表作品:《立鹤方壶》、《宴乐攻战铜壶》第三章秦汉美术1.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排列有序,军容严整,以宏伟浩大的气魄体现了秦始皇率领军队统一中国的辉煌战绩,体现了大国的风范和英勇勃发的时代精神。

2. 霍去病的墓石雕:这批石雕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拙美。

雕刻手法采用“因材施雕”,即在无数的自然石料中选择,因石成形,顺势雕凿,赋予顽石以活泼泼的生命力。

刀法简洁洗练,造型朴拙粗放。

3.“非衣”帛画:整个形状为英文字母“T”形。

原先覆盖在棺木的盖面上,其作用是导引死者的灵魂升入天国。

画面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天上、人间和地下。

4.汉代美学风格:力量、运动和速度,气势和古拙就成了汉代艺术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一.人物画的新发展A.曹仲达:是从中亚来到内地的域外画家,擅长画西域风格的佛像,人称“曹衣出水”,所画衣服紧窄,“其体稠叠”。

B.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擅长鞍马人物。

传世作品《北齐校书图》二.山水画的兴起1,.顾恺之与山水画传说顾恺之所画的山水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画云台山记》提出从观察具体的自然景物,从生活的真切感受出发2.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A.宗炳与《画山水序》:文中探讨了山水画兴起的原因、意义和价值。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
11
• 花瓣纹彩陶盆 庙12底沟类型

彩 陶 缸 外 壁 绘 “ 鹳 鱼 石 斧 图 ” 庙 底 沟 类 型
13

彩 陶 漩 涡 纹 尖 底 瓶 马 家 窑 类 型
14

舞 蹈 彩 陶16

黑 陶 蛋 壳 杯 龙 山 文 化
17
3.磨制石器与玉器
5
• 典型风格分为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与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文化)的 素面陶。
• 彩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烧窑不密封,陶土未能充分氧化,彩陶底色均成红色, 图样有鱼纹、鹿纹、蛙纹、鸟纹以及人面纹等。马家窑文化(马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 马厂类型),陶色大都呈橙红色,纹饰除彩绘外还有绳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彩绘的花纹 有几何纹(平行条纹、波浪纹、重弧纹、锯齿纹、叶型纹、圆圈间网纹等)、动物纹(鲵鱼纹、各 种姿态的鸟型纹)。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黑色彩绘为主流。
人面鱼纹盆 半坡类型
彩陶钵 庙底沟类型
漩涡彩纹陶瓮 马家窑文化
6
2.彩陶与黑陶
我国境内的陶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从器物的装饰来划分,可以分为素陶、 印纹陶、彩陶、黑陶等品种。
7
• 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
8

彩 陶 盆 绘 五 鱼 纹 仰 韶 文 化
9
• 彩陶鱼纹盘 半坡文化
10
• 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
3
一、审美意识的萌芽
• 旧石器时代(200~1万年 前):通过劳动创造了劳 动工具。有刮削器、砍砸 器、尖状器,用石片修制 而成。随着劳动经验的不 断丰富,劳动工具器型也 明显增多,在旧时代中期 (20~5万年前),出现了 较为均衡堆成的三棱尖状 器和橄榄形,四边形,以 及圆形的刮削器和圆球等 石器,审美意识渐显萌芽。 旧时代(5~1万年前), 审美意识逐步形成。磨光 钻孔技术对石、骨器进行 加工。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原始美术中国原始美术具有混沌性特征。

中国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季节变化的符号说”、“投射说”等。

原始时代美术类别石器陶器雕塑(陶塑石雕玉雕)绘画(岩画壁画地画和器物装饰画)建筑和编织工艺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

(一)原始陶器艺术名词解释——彩陶: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中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后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文化三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

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

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4、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七千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

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和黑陶较为少见。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美术名词解释: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黑陶:黑陶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代表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透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其中最代表的是人面鱼纹彩陶。

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

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C型玉龙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属于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沟,;龙首作猪嘴形。

长吻修目。

是目前发现体型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舞蹈彩陶盆中国原始美术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的杰作。

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

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第二章先秦美术名词解释: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中国美术史》118页精品

《中国美术史》118页精品

精选2021版课件
26
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 色: 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间、 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首与 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气氛,使画 面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主人 画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应与随从的 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高贵;墓主人形象 画成正侧面或画成四分之三的半侧面,形貌 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姿 态矫健活泼,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 展现了西汉绘画卓越的艺术水平。
7
雕塑
就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雕塑作品
是在新石器时代。从其材质来分,可分为陶 雕、石雕、玉雕、骨雕;从题材内容来分, 主要有人物、动物以及少量植物。代表作品 有: 山东日照龙山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碧玉斧、 玉刀和玉铲;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一件玉 龙;辽宁阜新红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玉龟、玉 鸟等。
是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到春秋时就
基本消失
精选2021版课件
22
第三章 战国、秦、汉 美术
精选2021版课件
23
帛画
一、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 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 墓出土, 高31厘米, 宽22.5厘米, 画一贵妇着宽 袖细腰长裙, 侧身向左, 合掌而立, 在腾龙舞凤
的接应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人物御龙帛
精选2021版课件
32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 术
精选2021版课件
33
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 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 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
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 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 “古画皆 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 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等
色泽,初具形式美感
晚期装 饰品和 刻划艺 术品
装饰品
山西朔县峙峪人、灵武水 洞沟、安阳小南海、山顶 洞人等
石墨饰品,小圆石、鸵 鸟蛋壳、贝壳、鸟骨等 串珠,骨针,颜料及钻 孔技术
刻划艺 术品
河北兴隆,赤鹿角枝残段
直线、斜线和对称曲线 组成的三组图案;染色
结构图2 旧石器时代美术的分期、分类和特点
早期前 10000— 前7000 年
中期前 7000— 前5000 年
华北: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华南: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环 出土粗陶片;石磨盘、石磨棒
桶、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甑皮岩下层遗址等
等加工工具和家畜骨骼;水稻
谷壳
黄河中游: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和武安慈山文化、甘肃秦安 以农业为主;
大地湾文化;黄河下游:山东淄博的后礼文化;长江中游: 陶器、玉器、石雕出现;
彩陶三足钵 甘肃秦安大地湾文 化 前5850-前5400年
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
陶塑
彩陶王 马家窑文化
龙山文化玉鹰兽面纹圭
红山文化玉钩云鸟形佩
玉雕
玉的形状
《尔雅·释器》中指出:“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 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郭璞注:“肉,边; 好,孔。”邢禹疏:“肉,边也,好,孔也,边 大倍于孔者名璧,孔大而边小者名瑗,边、孔适 等若一者名环。”此外,上述三者边缘有缺口着 为之玦。
西侯度文化的打制石 器,山西芮城出土, 距今约180万年
呈现了石器的原始性 状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
距今约2万年的 山顶洞人遗址
北京山顶 洞人的石 器和装饰 品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
陶塑 泥塑 玉雕
陶塑
陶塑是新石器最主要 的雕塑艺术形式,目 前发现的陶塑多为工 艺装饰性雕塑、拟形 器和器物局部的立体 装饰,作品的题材主 要是人物和动物。
右图: 人头型器口彩陶瓶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 食器、炊煮器和储藏 器。其中盆、钵、碗 、杯、豆、勺属饮食 器;鼎、鬲、簋、釜 、灶属炊煮器;壶、 罐、瓶、瓮属储藏器 。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红陶双耳三足壶 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 前 5500-前4900年
马家 窑文 化
马家窑
半山
甘肃、青 海
瓮、瓶、盆、罐等
小口鼓腹双耳壶、单 耳瓶等
装饰面积大,漩涡纹、波浪 纹、弧边三角纹为主,构图 繁密,回旋多变
《漩涡纹彩 陶瓮》
造型稳重大方,流行红黑相 间的锯齿纹及漩涡纹,色彩 热烈和谐
马厂
壶、瓶、罐的口沿和 四大圆圈纹,盛行网格、菱
双耳增大
格、米字、波折及变体人形
旋 涡 纹 的 演 变
涡状纹罐
涡状纹罐,半山类型
涡状纹பைடு நூலகம்底瓶
涡状纹米字纹罐
涡 状 纹 瓶
涡状纹盆
锯齿纹罐
锯齿纹双肩耳罐
菱格网纹壶,马家窑文化齐家 类型
葫芦网纹罐
菱格纹罐
菱格纹罐,仰韶文化半山类型
菱格纹人形罐
菱格纹双耳罐,仰韶文化马厂类型
叶片网格纹壶,仰韶 文化大地湾类型
贝叶纹罐
舞蹈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 高14cm 青海 大通孙家寨出土
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石门的皂市下文化、湖北支城城北溪 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最早
文化;辽河流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辽宁阜新的查 海遗址及沈阳新乐文化;燕山南麓的上宅文化等。
的女神雕刻像。
晚期前 5000-前 3000年
黄河中游广泛分布仰韶文化,上游分布马家窑文化,下游分 农业手工业开始分化;
布山东滕州北辛文化和泰安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有重庆巫 彩陶大量流行,玉器独立;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 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用。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中国美术简史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美术 (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史前美术
旧石器时代:400-200万年前至2-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2-1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
打制石 器时代
磨制和陶 器并用
结构图1 石器时代的历史分期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
• 包括彩陶纹饰、地画、壁画、岩画等史前遗迹; • 本小节以彩陶纹饰的风格和演变以及岩画为主
鸟纹彩陶钵 新石器时代 陶质 彩绘 高12cm 口 径32厘米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文化 类型 分布地 器形和图位
主要纹样和风格
代表作品
仰韶 文化
半坡
陕 临 宝 岭西 潼鸡 等西 姜北安 寨首、 、圈 盆 等 上;底 、 腹绘和鼓或于平腹敞底罐口口钵、盆沿、细内、平颈壁器底瓶肩、宽几纹带何;、纹人三;面角鹿鱼、纹纹斜、等线鱼、 纹波 等折 动等 物
阿拜合买提摄 富蕴县塘巴勒塔斯洞 穴彩绘岩画
专业术语
原始思维:是相对于文明思维的一种思想认识方法, 受自然泛神论影响,不分物我,长于整体地把握事物。 其逻辑前提是感觉而不是论证。
陶器:是用陶土作坯胎,用火烧制而成的器物。窑 温一般在摄氏600到1000度之间。
彩陶:在打磨过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物 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赫石和氧化锰作成色元素,然后入 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赫红、黑、白诸种颜 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 饰美化效果。是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法。
结构图4 彩陶的主要类型和纹样风格的演变
三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 型 高约15cm 陕西西安半坡出 土
鱼纹壶
彩陶人面纹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 高约16.5cm 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内彩人面纹盆,仰韶文化马家窑 类型
人面鱼纹盆,局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
内彩人面纹盆,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
思考题 1.简述陶器的分类和装饰手法。 2.试分析仰韶文化彩陶的分类和特点。 3.简述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分类和特点。 4.归纳原始思维与文明思维的差异。
结构图3 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序列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模仿说
游戏说
美术的起源
劳动说
巫术说
图腾说
情感说
旧石器石器
早期
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 造型简陋粗糙 、制作手法单一
中期
出现了三棱尖状器和石球 外形规整、讲究对称
晚期
增加了石镞、石刀、石锯等 讲究形式规律,流露出美感
早期狩猎工具: a、打有缺口的砾石器,200万年前,非洲;b、砍砸器, 亚洲;c、d、梨状手斧、简单的石片,非洲和欧洲;e、刮削器,约5万年 前;f、g,小雕刻器和尖状投射器
旧石 器时 代的 美术
旧石器 的造型 和发展
初期
四川巫山人、云南元谋人、种类增多,形制日趋规 陕西蓝田人、北京猿人等 整,单向到多向打击
中期 晚期
山西襄汾丁村人、山西阳 类型分化,讲求对称和
高许家窑人、陕西大荔枝 色质,加工精致,逐渐
人等
脱离实用
宁夏灵武水洞沟、河北阳 间接打击法,类型更为
原虎头梁、山西朔县峙峪 丰富,对称精致,讲求
人面鱼纹盆局部
变体人形纹杯
变体神人纹壶
变体蛙纹壶
变体蛙纹纹瓮,马厂类型
扩胸状神人纹罐,半山类型
连续人面纹罐,马家窑类型
肢爪纹彩陶壶
四大圆圈纹
地画
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地画
岩画
富蕴县夏勒格尔的双狮(五凤石)
吉木乃县霍依塔斯岩画
吉木乃县萨吾尔山车辆岩画
托里县麦勒山上的哈拉绰克岩画
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生殖崇拜岩画
坛、冢等礼制建筑。
末期(龙 山时代) 约前 3000-前 2000年
黄河中游地区有河北陕县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 城堡大量出现; 陕西长安县客省庄文化、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黄河下游有山 墓葬礼制和随葬习俗分 东章丘龙山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浙江余杭良渚文化与湖 化; 北天门石家河文化;内蒙古中南部的老虎山文化;岭南地区 良渚文化出现大量玉琮、 石峡文化;福建闽侯德昙石山文化;台湾高雄凤鼻山文化和 玉璧等祭祀玉器; 台北园山文化;云南大墩子文化;西藏昌都卡若文化等。 文字产生。
鲵鱼纹瓶 仰韶文化庙底沟 类型
对称方折纹双肩耳罐 马厂类型
彩陶双鱼纹壶,仰韶文化庙 底沟类型
变体鱼纹罐,石岭下类型
鸟 纹 的 演 变
鹳鱼石斧缸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高 47cm 红陶
河南临汝阎村出土
变体鸟纹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变体鸟纹长颈罐
变体鸟纹罐
人头型器口瓶 庙底沟类型
彩陶涡状纹双耳罐,马家窑 文化
山大溪文化和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下游有浙江余姚河姆渡 文化与嘉兴马家浜文化、上海青浦的崧泽文化、江苏南京北
用于记事的刻划符号广泛出
阴阳营文化;辽西及燕山北麓的敖汉旗赵宝沟文化及赤峰的 现;前段流行向心式聚落布
红山文化;珠江三角洲咸头岭文化;台北县的大坌坑文化; 局和氏族公墓,后期出现庙、
黑龙江密山县新开流文化等。
崧 泽 文 化 玉 环
龙山文化玉多齿三牙璧
良渚文化玉璧
红山文化玉 兽形玦
璜形双面玉雕头像
红山文化三联璧
良渚文化玉镯
“龙”图腾的演变
良渚文化玉牌饰
良渚文化三叉形器
良渚文化玉钺
良渚文化玉鸟
良渚文化玉琮
江淮地区玉刻圆形长方片
石家河文化晚期玉虎头像
泥塑
陶塑裸体残躯 残 高5.8厘米。辽宁 省喀左县东山嘴 红山文化遗址出 土。距今已由五 千年,号称“东 方维纳斯” 。
《三鱼纹彩 陶盆》、 《人面鱼纹 彩陶盆》等
河南陕县 庙底沟、 庙底沟 陕西华县 泉护村遗 址
绘于大口小底曲腹盆 外壁上半部
多用弧线,鸟、鱼、蛙等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