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高老头》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名著导读《高老头》教案(4)

名著导读《高老头》教学设计设计者:刘小宁、李益娟、王定国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作者2、通过作品主要人物关系和经历,感知体会金钱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关系3、感知、鉴赏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通过作品主要人物关系和经历,感知体会金钱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关系教学难点:感知、鉴赏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第二册,名著导读中我们了解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法国的雨果,今天我们再来了解法国的另一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和他的代表作品《高老头》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其作品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在他逝世时,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2、作品简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小说,描写两千四百多人物。
大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
《人间喜剧》通过一些贯穿性的人物使得这座文学大厦的各部之间有机的联系起来。
巴尔扎克眼看到当时的封建贵族已经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资产者统治的世界。
金钱取代一切成为人们的上帝,金钱和物欲膨胀的人性的异化和种种社会问题,是巴尔扎克作品的中心主题。
《高老头》在《人间喜剧》占有特殊地位,它就像一个完整戏剧的开头,《人间喜剧》的一些重要人物都在《高老头》中第一次出场,所以《高老头》是《人间喜剧》的序幕,也是其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4、《高老头》故事梗概:巴黎的一所古旧公寓里,居住着三教九流的人,其中一个就是高老头。
他刚住进来时显得很阔气,经常跟他往来的有两个贵妇,高老头告诉大家,那是他的女儿:雷斯多伯爵夫人和银行家纽沁根太太。
开初,他的女儿来得很勤,后来却很少来了。
高老头过得日子也越来越寒酸。
《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高老头》,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特征,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高老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认识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作者巴尔扎克及《高老头》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2. 人物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高老头、拉斯蒂涅等,引导学生认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梳理作品的基本情节,把握作品的故事脉络。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认识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把握《高老头》的人物形象特征、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
2. 难点:深入理解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以及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作品中的问题。
2. 运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分析《高老头》与其他作品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为例,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巴尔扎克及《高老头》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人物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梳理作品的基本情节,把握作品的故事脉络。
4.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主题思想。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巴尔扎克的其他作品,如《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让学生比较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异同。
《高老头》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老头》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巴尔扎克及其作品《高老头》的背景知识。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点。
(3)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认识其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运用比较、联系等方法,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2)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1)对小说中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
(2)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巴尔扎克及其作品《高老头》的背景知识。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主题解读:(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联系现实,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小说《高老头》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2. 请你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高老头》中的主题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体现。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说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高老头》优秀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高老头》一、教学目标1.了解巴尔扎克及其文学创作。
2.了解拉斯蒂涅等重要人物。
3.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物形象的把握。
难点:造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1、关于作者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
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
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
这些失败使他债台高筑,但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
他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巴尔扎克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
巴尔扎克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地前行,也在这碰撞中认识了生活,而且比别人认识得更深刻。
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的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2、《高老头》故事梗概社会背景——《高老头》故事发生在1819到1820年王朝复辟时期,贵族阶级重新掌握政权,资产阶级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竭力攀附贵族。
但是贵族阶级的寄生性、腐朽性注定了他们必然要衰亡的命运。
《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及其作品《高老头》。
1.2 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
1.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人物关系,明确主要人物。
2.2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勾画出高老头的人物形象特点。
2.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高老头人物形象的看法。
2.4 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高老头的人物形象。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教师指导学生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概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3.2 学生分析小说情节发展中高老头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3.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小说情节安排的合理性。
3.4 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情节走向。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思想,思考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4.2 学生结合小说情节,分析高老头所代表的社会阶层。
4.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4.4 教师总结评价,深化学生对小说主题的认识。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教师推荐与《高老头》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5.2 学生自主阅读拓展材料,结合原著进行分析。
5.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
5.4 教师总结评价,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高老头》,对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结合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等形式,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分析高老头的性格特点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高老头的性格特点,如痴情、固执、善良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名著导读《高老头》教案

走进《高老头》,看人间冷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尔扎克及其《人间喜剧》,激发学生阅读《高老头》这部小说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大致理清小说故事情节,深入揣摩小说人物形象,仔细品味小说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法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金钱社会对人性的异化。
让学生认识到“金钱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情节带领学生走进小说,看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
教学难点:联系社会现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三、教学创意这堂课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参与情节的讨论,这个环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
通过学生的选择与小说中人物的对比反衬出当时法国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现实,并深入挖掘小说的主题,揭露金钱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接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列举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或正面,或反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让学生体会到在当下阅读《高老头》这部小说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以“我想对……说”的形式写一段话,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表达对小说人物的同情或指责,这个环节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深情导入上课之前,我给大家介绍一部电影,片名叫《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由当红明星周迅、刘烨、陈坤主演。
讲述的是在文革期间,两个下乡青年罗明和马剑铃到了偏远的小山村,在那里碰见了没有文化,而且从来没有见过山外面世界的小裁缝。
小裁缝淳朴可爱,两个下乡青年都爱上了她。
罗明每天给小裁缝读巴尔扎克的小说,可是就在他们的爱情之火越烧越炽热的时候,小裁缝却告诉他,她爱上了巴尔扎克,她要走出大山,去寻找巴尔扎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电影中,巴尔扎克对小裁缝的影响相当之大,这也正体现了书籍对我们的影响。
书籍让我们从无知少年逐渐长大,懂得如何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去找寻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巴尔扎克最著名最优秀的小说《高老头》,去体会人间冷暖。
(出示课件1)(二)初步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1.一部小说,最引人入胜的当属情节,最感人肺腑的当属人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著导读 《高老头》》公开课教案_11

高老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分析小说的社会意义。
3.分析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形象。
二、重点难点重点:1.分析高老头的形象——畸形的父爱。
2.分析拉斯蒂涅的形象3.探究小说主题。
难点:1.造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
2.小说的社会意义。
三、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1、导入:《高老头》名著导读在巴黎的卡西尼街一间书房里,有个人几乎是发狂似的在书稿上奋笔疾书,他几乎每天写作十八个小时。
咖啡气息和烟味使这个房间如同即将失火的厨房。
最后一天,房间竟然爆发出一阵阵哭声。
几个月后一部作品风靡巴黎,书商们张贴海报来告知读者。
第一批印出的书未投入市场就被书商预购一空。
这部作品就是《高老头》,而那阵阵哭声是作者巴尔扎克写到高老头被两个好虚荣的女儿将钱财索要一空,孤独地病死在小阁楼时,禁不住伤心至极而发出的。
2、了解作者和《人间喜剧》、作者简介: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其作品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在他逝世时,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作品简介:《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其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创造的“人物再现法”——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间喜剧》的有机部分。
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纷纷登场亮相,《人间喜剧》拉开了序幕。
《高老头》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故事为两条主要线索,又穿插了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的故事。
几条线索错综交织,头绪看似纷繁而实际主次分明、脉络清楚、有条不紊。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三《高老头》导读教学设计

《高老头》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分析高老头的形象。
4.分析拉斯蒂涅的蜕变。
5.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分析高老头的形象——畸形的父爱。
2.分析拉斯蒂涅的蜕变3.理解小说的主题。
难点:1. 分析造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
2.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课前准备:学生自看《高老头》,并在网上收集关于真情可贵的真实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部作品人物创设的成功与否,最直接的评价标准就是人物的命运是否能牵动读者的心。
而有个作品人物打动的第一个人就是作者。
这人物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巴尔扎克《高老头》的世界,看这人物究竟遭遇了什么。
二、简要了解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
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法国"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
《高老头》是《人间喜剧》的序幕。
三、概述小说主要内容:学生阅读课本和材料一,概述小说主要内容。
总结: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
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
四、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1、高老头——被金钱毁灭的父爱巴尔扎克在一八二四年十月十八日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上谈到他写《高老头》时说:“我要在这本书里描写一种充满巨大力量的感情,无论是灾难、痛苦和不义,任何东西部不足以破坏这种感情。
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父亲,他无异于基督教神圣的殉道者。
"请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片段一:高老头对拉斯蒂涅诉说对女儿的爱。
学生谈谈对这个片段的感受。
高老头对自己女儿爱的很卑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高老头》教学设计

《高老头》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2、熟悉小说情节3、分析人物形象4、准确把握小说主题5、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以读促写。
6、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一、学生简介巴尔扎克,教师补充。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巴尔扎克名言:“拿破仑用宝剑没有完成的事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
”二、熟悉小说情节1、学生概述故事情节并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完整的概括情节。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
三、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谈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结合特定情节。
2、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交流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
高老头: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
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的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
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个资产者,他顺应时代,追逐金钱。
可是,在家庭内,他却是个时代的落伍者,他还保留着对亡妻和女儿的一片痴情,达到了病态的、疯狂的地步,他把血亲之爱摆到高于金钱的地位上,因而钱尽情绝,这个"父性基督就象野狗一样,惨死在公寓里。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拉斯蒂涅:贵族子弟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
由贵族到资产阶级是他阶级属性的改变,由纯朴的外省青年变成寡廉鲜耻的野心家是他道德品质的坠落。
[蜕变]1、起点:涉足巴黎上流社会。
名著导读《高老头》

名著导读《高老头》教学目标:1、分析高老头的形象2、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教学重点:小说的主题和社会意义教学难点:造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教学方法:讨论、讲解教学过程:一、导入: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
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1833) 和《高老头》(1835)。
二、创作背景:19世纪上半叶是法国资本主义建立的初期,拿破仑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彻底败北,由此波旁王朝复辟,统治一直延续到1830年。
由于查理十世的反动政策激怒了人民,七月革命仅仅三天便推倒了复辟王朝,开始了长达18年的七月王朝的统治,由金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高老头》发表于1835年,也即七月王朝初期。
刚过去的复辟王朝在人们的头脑中还记忆犹新。
复辟时期,贵族虽然从国外返回了法国,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可是他们的实际地位与法国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资产阶级已经强大起来。
刚上台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颁布新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向资产阶级做出让步,以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权。
资产阶级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却凭借经济上的实力与贵族相抗衡。
到了复辟王朝后期,资产阶级不仅在城市,而且在贵族保持广泛影响的农村,都把贵族打得落花流水。
复辟王朝实际上大势已去。
巴尔扎克比同时代作家更敏锐,独具慧眼地观察到这个重大社会现象。
三、作者简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不仅在法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极具影响力的小说家。
巴尔扎克于1799年出生在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
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巴尔扎克因酷爱文学,而无意于从事法律工作,所以,在读法律时,他也设法去文科班旁听,并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高老头》,了解作者巴尔扎克及其作品背景。
2. 分析高老头的形象特征,探讨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3. 鉴赏小说中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作者及作品背景1.1 介绍作者巴尔扎克及其创作特点1.2 解析《高老头》的主题及现实意义第二章:高老头的形象特征2.1 高老头的人物形象分析2.2 高老头与子女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第三章:高老头的悲剧命运3.1 分析高老头悲剧命运的原因3.2 探讨社会环境对高老头命运的影响第四章:小说中的艺术特色4.1 描绘细腻的心理描写4.2 运用象征手法揭示主题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本章学习内容5.2 推荐相关阅读作品,拓展学生视野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高老头的形象特征进行深入剖析。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作者及作品背景知识。
2. 能够分析高老头的形象特征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3. 提高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教学资源:1. 《高老头》原著2. 相关评论文章3. 教学课件教学课时:第一章:2课时第二章:2课时第三章:2课时第四章:2课时第五章:1课时《高老头》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续)第六章:高老头与社会的冲突6.1 解析高老头在社会环境中的挣扎6.2 分析社会环境对高老头的影响第七章:高老头与家庭的矛盾7.1 探讨高老头与子女之间的矛盾7.2 解析高老头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第八章:高老头的个性弱点8.1 分析高老头个性中的弱点8.2 探讨这些弱点如何影响了他的命运第九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9.1 分析小说中的女性角色9.2 探讨女性角色对高老头命运的影响第十章:教学总结与拓展10.1 总结本章学习内容10.2 推荐相关阅读作品,拓展学生视野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高老头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不同角色。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高老头》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高老头》教案XXX《高老头》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中对比描写的作用。
2.研究通过细腻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3.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高老头形象——畸形的父爱。
2.难点: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
1.课文从哪几处进行了对比描写?2.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3.通过上网及其他方法,了解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故事梗概。
4.分析高老头的人物形象。
5.就小说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课文阅读思路1.了解故事梗概以及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有利于对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
2.在认真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思索发表对高老头形象的分析意见。
3.通过对课文《高老头》对比描写的分析指出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过程1.教师检查学生预。
●小说发生的社会背景。
●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小说社会背景的引见:小说的故事发生在XXX时期。
1814年,拿破仑资产阶级帝国垮台。
XXX先生王朝卷土重来,封建政权。
这个王朝维持了十多年。
于1830年七月革命时被推翻。
在时期,大批逃亡国外的贵族回到法国,夺回他们的财产,重新得到权势。
但历史的潮流仍然滚滚向前。
贵族的重新得势,并没有改变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在两个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资产阶级向腐朽的贵族步步进逼。
在这样的情况下,贵族的一部分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只想快快发财,向资产阶级投降。
比如XXX。
另一些贵族,自以为出身高贵、门第显赫,虽然外强中干,却态度傲慢,看不起资产阶级,坚决拒绝向资产阶级投降。
但到最后,他们的门第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因此,一败涂地,比如XXX夫人。
教师介绍故事梗概:XXX太太在巴黎的郊区开了一家客店,取名伏盖公寓。
公寓里住着有穷大学生XXX;面粉商人XXX;身份不明的XXX;被赶出家门的XXX;老XXX等人。
高老头是6年前结束了他的生意生意后,住进了伏盖公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著导读 《高老头》》公开课教案_8

《高老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中对比描写的作用。
2.学习通过细腻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3.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二,学情分析(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
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关注学生达成目标的“现实起点”,找准教学起点,进行有效设计。
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现实起点”。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
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
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要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
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
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利用这种差异性因材施教。
3重点难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了解思想内容以及社会意义.1.重点:分析高老头形象——畸形的父爱。
2.难点: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4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课文从哪几处进行了对比描写?2.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3.通过上网及其他方法,了解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故事梗概。
4.分析高老头的人物形象。
5.就小说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课文阅读思路 1.了解故事梗概以及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有利于对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
2.在认真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思索发表对高老头形象的分析意见。
3.通过对课文《高老头》对比描写的分析指出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活动3【活动】阅读(二)课堂教学过程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
●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
●小说的故事梗概。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名著导读-《高老头教学设计》

《高老头》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长篇小说阅读基本方法2、启发学生研读名著,关注作品深层次内容,启发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2、深入探讨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
3、深入体会当时巴黎社会贵族们看似光鲜的生活背后的辛酸。
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外国文学名著,尤其是巴尔扎克的作品,离他们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时空距离,再加上不同的文化背景,理解起来确实存在困难,学生一般很难独立完成对作品的深入阅读,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
阅读巴尔扎克的作品,如果以消遣为阅读目的,根本不可能读下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阅读者,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个性化的阅读探究。
重点难点:1、深入探讨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
2、深入体会当时巴黎社会贵族们看似光鲜的生活背后的辛酸。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新闻《才女武亦姝高考差47分满分,将入读清华大学,没想到爸爸更优秀》导入,启发学生比较思考:同样是父亲爱女儿,为什么高老头成为了悲剧,而武爸爸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二、引导学生回忆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阅读小说的意义: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三、请学生讲解小说的作者以及小说的写作背景。
四、把握小说的情节五、分析小说的主人公形象:高老头六、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社会意义教学反思:为了准备这节课,我潜心研读了《高老头》。
正像译者所说,一个以消遣为目的的读者也许会感到他的小说累赘不堪。
开始读的时候我就是这种感觉。
随着阅读的深入,才逐渐发现了作品无穷的魅力。
作品中人物众多,故事的头绪也很多,如何让学生把握住重点,深入探究作品内涵,这是我首先考虑的。
于是,我从高老头在伏盖公寓的遭遇入手,让学生探究其悲剧根源。
揭开高老头的身世秘密,让学生探究高老头与女儿之间的情感,从而认识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意义。
鲍塞昂夫人是巴黎上层社会的顶尖人物,让学生通过她的遭遇去了解贵族看似光鲜的生活背后的辛酸苦楚,对于深入探究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指导意义。
《高老头》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老头》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高老头》,了解作者巴尔扎克及其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文学价值。
2. 分析高老头的形象特点,理解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探讨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3. 学习小说中的叙事技巧和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本解读能力,激发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巴尔扎克及其作品《高老头》2. 故事梗概:高老头的一生及其悲剧命运3. 人物形象分析:高老头的性格特点、象征意义及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4. 叙事技巧分析:小说中的插叙、倒叙等手法5. 艺术特色探讨:语言、形象、情节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高老头的形象特点、象征意义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2. 难点:对高老头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的理解,以及对小说叙事技巧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背景、人物形象、叙事技巧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老头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高老头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鉴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高老头》,了解作品背景,阅读相关资料。
2.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巴尔扎克及其作品《高老头》,概述故事梗概。
3. 第二课时:分析高老头的形象特点,探讨其象征意义及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4. 第三课时:分析小说中的叙事技巧,如插叙、倒叙等。
5. 第四课时: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如语言、形象、情节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六、课后作业1. 阅读巴尔扎克的其它作品,如《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了解其文学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现实社会中类似高老头这样的人物的看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三教案:名著导读《高老头》

《高老头》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深入研读名著,启发学生关注作品深层次内容,启发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2、深入探讨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
3、深入体会当时巴黎社会贵族们看似光鲜的生活背后的辛酸。
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外国文学名著,尤其是巴尔扎克的作品,离他们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时空距离,再加上不同的文化背景,理解起来确实存在困难,学生一般很难独立完成对作品的深入阅读,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
阅读巴尔扎克的作品,如果以消遣为阅读目的,根本不可能读下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阅读者,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个性化的阅读探究。
重点难点:1、深入探讨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
2、深入体会当时巴黎社会贵族们看似光鲜的生活背后的辛酸。
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大家已经初步阅读了《高老头》这部著作,对作品的相关人物和故事情节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这节课,老师带着大家继续阅读这部作品,深入探究作品的思想内涵,为大家深入阅读名著提供一种思路。
教学活动一:了解学生阅读状况同学们,读这本书,最困扰你的是什么?伏盖太太、胖厨娘西尔维、库蒂尔太太、维克托莉···泰伊番、波阿雷、伏托冷、高老头、拉斯蒂涅、米旭诺小姐、克里斯朵夫鲍塞昂子爵夫人、阿瞿达侯爵、鲍塞昂子爵、雷斯托伯爵夫人(阿娜斯塔齐)、雷斯托伯爵、马克西姆、蒙特里沃侯爵、德·朗热公爵夫人、纽沁根夫人(但斐娜)、德·玛赛、纽沁根这众多的人物其实只出现在了两个特定的环境里。
我们可以把他们划分为两大群体——伏盖公寓(平民阶层),贵族官邸(贵族阶级)。
故事就是围绕这些人物,在这样两个特定的环境里展开的。
其中有一个人物把这两个群体链接了起来,这个人就是拉斯蒂涅。
他在这两个环境里出现,就像一座桥梁一样,勾连了所有的情节,这就是作品的独特构思。
教学活动二:研读、讨论、探究在伏盖公寓,成为遭人白眼的受气包的是高老头,你觉得人们为什么这样对待高老头?教学活动三:阅读、探究拉斯蒂涅探知了高老头的神秘身世:雷斯托夫人和纽沁根夫人的父亲!高老头把所有的一切给了自己的女儿,他是爱自己的女儿的,你如何理解高老头对女儿的爱?结合相关描写谈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高老头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高老头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现代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对阅读缺乏兴趣,阅读教学成为了一项挑战。
为了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本篇文章设计了一套针对高老头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积累;3. 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5. 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选择高老头的一本著作作为教学材料,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四、教学步骤1. 预备活动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高老头的故事和创作背景的兴趣。
2. 阅读活动学生们将整本书分为若干部分,每周阅读一部分,并在阅读后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例如填空、选择、简答等。
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角色关系和作品的主题等。
3. 拓展活动除了书本内容的阅读,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拓展阅读,例如幕府时代的历史背景、日本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等。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观看影视作品等形式深入了解,并与同学分享。
4. 讲评与讨论在每次阅读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评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引导。
通过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角色形象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5. 写作活动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写作任务,例如书评、角色心理描写、情节设想等。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提供适当的写作指导和反馈。
6. 综合评价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一份综合性的作业,旨在评估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这可以是一份综合性的测试题、一篇书面报告或者一个小组项目等方式。
《高老头》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老头》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高老头》,使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注。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作者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人间喜剧》的概况。
2. 人物分析:详细分析高老头的形象特点,包括其性格、命运等方面。
3. 情节梳理:梳理《高老头》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作品结构。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高老头形象的分析,作品主题思想的探讨。
2. 教学难点:作品的艺术特色,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高老头的形象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真挚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人间喜剧》。
2. 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高老头》,提醒学生关注作品细节。
3. 人物分析:分析高老头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其性格、命运等方面。
4.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梳理《高老头》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作品结构。
5.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高老头的形象特点,分析其性格、命运等方面。
2. 学生能够理解《高老头》的主题思想,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
3. 学生能够运用作品中的情感元素,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
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名著导读:《高老头》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高老头》教案设计【《课标》要求】“名著导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名著导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
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导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
2.指导学生通读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全书,梳理小说情节,欣赏人物形象、体会小说的主旨,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
3.指导学生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小说《高老头》的艺术特色。
【导学重点难点】1.重点:整体把握小说《高老头》的思想内容。
2.难点:深入探究小说《高老头》的艺术特色。
【学时设计】课内:2学时(课堂导读:1学时;课堂讨论交流:1学时)课外:6学时(课外自读:一周,约6学时,每学时读完一章,一周读完全书)【学法指导】课堂导读——课外自读——课堂交流课堂导读设计一、导入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有了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的人生之路才走得更加的稳健和踏实。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应该是最真挚的,也是最纯洁的,然而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却连这样的骨肉至亲间的情感都要靠金钱来维系。
今天就让我们透过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去看看那种畸形的父女之情。
二、作者导读(一)、指导学生自读教材“背景介绍”,完成下列填空题。
1、十九世纪法国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把自己创作的《》《》等十几部小说总称为《》。
2、从1892年开始,巴尔扎克写作《》这部书,开始了后来称之为《》的这座文学大厦的构建,并连续不断地获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老头》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中对比描写的作用。
2.学习通过细腻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3.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高老头形象——畸形的父爱。
2.难点: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课文从哪几处进行了对比描写?2.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3.通过上网及其他方法,了解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故事梗概。
4.分析高老头的人物形象。
5.就小说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课文阅读思路1.了解故事梗概以及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有利于对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
2.在认真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思索发表对高老头形象的分析意见。
3.通过对课文《高老头》对比描写的分析指出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过程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
●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
●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小说社会背景的介绍: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王复辟时期。
1814年,拿破仑资产阶级帝国垮台。
波旁先生王朝卷土重来,封建政权复辟。
这个王朝维持了十多年。
于1830年七月革命时被推翻。
在复辟时期,大批逃亡国外的贵族回到法国,夺回他们的财产,重新得到权势。
但历史的潮流仍然滚滚向前。
贵族的重新得势,并没有改变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在两个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资产阶级向腐朽的贵族步步进逼。
在这样的情况下,贵族的一部分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只想快快发财,向资产阶级投降。
比如拉斯蒂涅。
另一些贵族,自以为出身高贵、门第显赫,虽然外强中干,却态度傲慢,看不起资产阶级,坚决拒绝向资产阶级投降。
但到最后,他们的门第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因此,一败涂地,比如鲍赛昂子爵夫人。
教师介绍故事梗概:伏盖太太在巴黎的郊区开了一家客店,取名伏盖公寓。
公寓里住着有穷大学生拉斯蒂涅;面粉商人高里奥;身份不明的伏脱冷;被赶出家门的泰伊番小姐;老处女米旭诺等人。
高老头是6年前结束了他的生意买卖后,住进了伏盖公寓。
他在公寓里成为了人们取笑的对象,‘每逢开饭的时候,大家都要在这里拿高老头开心。
高老头开始住进公寓时,住在一套上等的房间,是公寓里最体面的房客,老板娘为有这样一个房客自然是高兴万分,时常向高老头搔首弄姿,想嫁高老头做一名阔太太。
没想到,高老头住进来的第二年,就要求换一套次等的房间,冬天里屋子里甚至没有生火取暖,这一来,引起了房客们的纷纷议论。
谁都不明白高老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是,在看望高老头的人们中,有两个贵妇人经常来。
人们认为高老头有了艳遇。
高老头告诉房客,那是他的两个女儿雷斯多伯爵夫人和银行家纽沁根太太。
三年之后,高老头又提出换到最低等的房间里居住,在他的家什中,值钱的行李不见了,人也越来越瘦,活像一个可怜虫。
房客们此时也不尊重他了,从称他高里奥先生,到直呼高老头。
不久,高老头这个令房客们猜疑的谜终于被穷大学生拉斯蒂涅发现了。
拉斯蒂涅是从外地来巴黎读书的学生,原本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
但他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巴黎,看着上流社会的公子们花钱如流水,享尽花天酒地的生活,他的理想动摇了。
拉斯蒂涅不甘心贫穷,一心一意想挤入到上流社会。
在姑母的引荐下,他结识了一位远房表姐:在巴黎地位显赫的鲍赛昂子爵夫人。
很快,拉斯蒂涅以鲍赛昂夫人的表弟名义引起了女人们的注意。
在一次舞会上,拉斯蒂涅结识了雷斯多伯爵夫人。
拉斯蒂涅得意地向公寓里的房客讲述着雷斯多伯爵夫人的事情。
高老头时时插嘴问一些问题,引得老板认定高老头是给那些婆娘弄穷的。
拉斯蒂涅来到雷斯多伯爵夫人的家。
他的穷酸相引起了仆人们的蔑视,他又不慎提到“高老头”三个字,惹得伯爵夫妇十分恼火,将拉斯蒂涅赶出了家门。
鲍赛昂夫人告诉拉斯蒂涅,雷斯多夫人就是高里奥家的小姐,她的父亲在法国大革命时候,靠买卖面粉起家的。
高里奥中年丧妻,所以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
高老头为了让女儿挤进上流社会,从小让她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在她们出嫁时,给了她们80万法郎的陪嫁。
大女儿嫁给了雷斯多伯爵,小女儿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
高老头原以为女儿嫁给了体面的人家,自己理所应当的可以受到尊重。
谁想,封建王朝复辟了,雷斯多伯爵,银行家纽沁根一方面认为高老头在大革命期间与公安委员会过往甚密;一方面做面粉生意有伤他们的尊严,便对高老头冷漠起来。
为此,高老头不惜出卖财产,又分给了两个女儿,以获得他们的欢心,而自己搬进了伏盖公寓。
拉斯蒂涅急于爬进上流社会,又得到鲍赛昂夫人的指点,找一个贵妇人做情妇。
于是,拉斯蒂涅开始注意纽沁根太太了。
伏脱冷对拉斯蒂涅的心思了如指掌,为此,伏脱冷告诉拉斯蒂涅去追求泰伊番小姐。
这个阴险又敏锐的家伙还告诉拉斯蒂涅,只要答应他的条件,他可以叫同党杀死泰伊番小姐的哥哥,从而继承遗产。
拉斯蒂涅放弃了这一计划。
几个月后,拉斯蒂涅结识了纽沁根太太,但他发现纽沁根太太经济上完全被丈夫控制着。
纽沁太太非但拿不出钱来,还让拉斯蒂涅出钱为她去赌场赢回她的赌资。
拉斯蒂涅转而向泰伊番小姐调情了。
伏脱冷让同党寻衅与泰伊番的哥哥决斗。
他的这一计划,已经被警察当局识破。
米旭诺小姐按照警察当局的指示,在伏脱冷喝的饮料中下了药。
伏脱冷醉倒后,米旭诺脱下他的衣服,终于发现伏脱冷原来是一个“苦役犯”。
泰伊番小姐的哥哥在决斗中死亡。
警察包围了伏盖公寓,活抓了伏脱冷,特务长将伏脱冷的假发打落在地,伏脱冷当着众人的面承认了自己叫雅克·柯冷,浑名“鬼上当”,是个苦役犯。
伏脱冷得知是米旭诺小姐告的密时,临走时还说他有办法算账。
伏盖公寓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走下来的是纽沁根太太,她急匆匆地走进高老头的房间里,哭诉丈夫剥夺她的所有权。
雷斯多夫人也来了,她哭着向父亲和妹妹说,丈夫卖掉了昂贵的项链为情人还债,她的财产被丈夫夺走了,高老头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现在已经无力再帮助女儿了,高老头为此想到死,直往墙上撞去。
鲍赛昂夫人决定到乡下去生活,以便告别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
其实,真正使鲍赛昂到乡下去生活的原因是,她的情夫娶了一个有钱的小姐,抛弃了她。
鲍赛昂夫人举行告别舞会,会场壮观,赴会者云集。
雷斯多夫人和纽沁根太太为了出席舞会,又去找高老头要钱:置办舞会服装。
可怜的高老头快要咽气了,他多么希望女儿能来见他最后一面,拉斯蒂涅派人去请雷斯多夫人和纽沁根太太,可是她们始终没有来看高老头。
拉斯蒂涅看着高老头闭上眼睛,亲自张罗丧事。
他目睹人间这一幕悲剧,决心要不择手段地进入上流社会。
(1)学生介绍小说的社会背景,教师补充社会背景: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王复辟时期。
1814年,拿破仑资产阶级帝国垮台。
波旁先生王朝卷土重来,封建政权复辟。
这个王朝维持了十多年。
于1830年七月革命时被推翻。
在复辟时期,大批逃亡国外的贵族回到法国,夺回他们的财产,重新得到权势。
但历史的潮流仍然滚滚向前。
贵族的重新得势,并没有改变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在两个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资产阶级向腐朽的贵族步步进逼。
在这样的情况下,贵族的一部分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只想快快发财,向资产阶级投降。
比如拉斯蒂涅。
另一些贵族,自以为出身高贵、门第显赫,虽然外强中干,却态度傲慢,看不起资产阶级,坚决拒绝向资产阶级投降。
但到最后,他们的门第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因此,一败涂地,比如鲍赛昂子爵夫人。
2.分析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1)教师提问:小说在哪几处进行了对比描写?学生讨论后明确:主要有三处进行了对比描写●“她们马上就要来了,一知道我害病,会立刻赶来的。
从前在西安街,她们服侍过多少回!”●“在那个世界里,我要闷得发慌哩。
看不见孩子,做父亲的等于入了地狱;自从她们结了婚,我就尝着这个味道。
我的天堂是于西安街。
嗳!喂,倘使我进了天堂,我的灵魂还能回到她们身边吗?听说有这种事情,可是真的?我现在清清楚楚看见她们在于西安街的模样。
她们一早下楼,说:爸爸,你早。
我把她们抱在膝上,用种种花样逗她们玩儿,跟她们淘气。
她们也跟我亲热一阵。
我们天天一块儿吃中饭,一块儿吃晚饭,总之那时我是父亲,看着孩子直乐。
在于西安街,她们不跟我强嘴,一点不懂人事,她们很爱我。
”●“我却向她们下跪。
该死的东西!她们十年来对我的行为,现在到了顶点。
你不知道她们刚结婚的时候对我怎样的奉承体贴!(噢!我痛得像受毒刑一样!)我才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她们和她们的丈夫都不敢怠慢我。
我受到好款待:好爸爸,上这儿来;好爸爸,往那儿去。
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
我同她们的丈夫一块儿吃饭,他们对我很恭敬,看我手头还有一些呢。
为什么?因为我生意的底细,我一句没提。
一个给了女儿八十万的人是应该奉承的。
他们对我那么周到,体贴,那是为我的钱啊。
世界并不美。
我看到了,我!她们陪我坐着车子上戏院,我在她们的晚会里爱待多久就待多久。
她们承认是我的女儿,承认我是她们的父亲。
”(2)分析对比描写的作用。
通过对比描写,揭示了教学设计>文章的主题,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时也刻画了高老头畸形的父爱——用金钱来维系父女之情。
(3)教师介绍对比描写的有关知识对比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有正对与反对两种。
正对是将所要表现的主体,放到与其相似或相近的人或事物中进行比较,对照加以描写;反对则是将与主体相对立的人或事,或者是人与事的两处截然相反的方面加以对照描写。
所谓对比描写其实是给所要表现的主体找到相关的参照物,在与参照物的比照下凸现主体的特征与形象。
由于它是描写手法之一,在小说中如果成功运用,将会使所要展现的人物多层面地,从境遇一直到性格的形成,灵魂的善恶都鲜明地反映出来。
使人物的形象变得立体、生动、更具生活真实状态。
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除了以上所说以外,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社会事物是纷繁复杂的,具有一定的认知作用。
3.分析高老头形象——畸形的父爱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无疑是希望维系小市民那种天伦之乐的生活情趣。
他试图在女儿身上花费大批的金钱而“买”他们的感情“我一向对她们百依百顺。
小姑娘想入非非的欲望,都给她们满足。
十五岁就有了车!要什么有什么。
”为了让两个女儿和她们的丈夫都不敢怠慢他。
两个女儿结婚时,高老头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使高老头暂时获得了“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
我同她们的丈夫一块吃饭。
”高老头在处理家庭问题时,由于对女儿建筑在金钱上的畸形的爱而忘了保存自己的金钱的“实力”。
要知道,他的两个女儿是完全用资产阶级道德观培养起来的资产阶级荡妇,她们满脑子便是“金钱万能”什么“天伦之乐”、“父女之情”。
对她们不过是对牛弹琴。
因此,可以说,高老头畸形的父爱,是造成其悲剧的原因之一。
4.问题讨论(1)巴尔扎克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法国文学史的地位:随着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坛上的如日中天,他渐渐地被他的时代的作家所认识。
戈蒂耶第一个站出来热情地赞扬巴尔扎克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