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芣苢》(精选练习)(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上册第二单元
6.1芣苢
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词语注音并解释意思
采采:______ 芣苡():______ 有:______ 掇():______
捋():____ 袺():______ 襭():______
【答案】 (1). 采而又采 (2). fú yǐ (3). 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4). 取也 (5). duō (6). 拾取 (7). luō (8). 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9). jié (10). 用衣襟兜东西 (11). xié (12). 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常用字字音和词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考生应结合课本知识,根据已经学过的课文写出答案,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误读的字形、词语,书写时注意标号音调,标准位置。
本题易错字音有:芣苡 fú yǐ,捋luō,袺jié,襭xié。
2.翻译下列诗句的意思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答案】车前子儿鲜艳动人,一颗一颗拾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采采:采而又采。
芣苢:野生植物名,也叫车前子。
薄言:发语词,无义。
捋: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收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
那么,,?对此,他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
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由此形成风俗、风情、风致等。
换言之,《诗经》之“风”,
就是指各地区的“风俗习惯”。
A.孔子在编集《诗经》时,如何将一部分诗选入“风”的呢?
B.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
C.在编集《诗经》时,孔子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编入“风”呢?
D.《诗经》中的部分诗,是如何被孔子选中并称为“风”的呢?
【答案】B
【解析】此题以语句复位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
本题横线处的句子承上启下,后文的主语是“孔子”,从主语一致性的原则出发,排除D项;从内容上看,本段谈论的是用“风”来称呼部分诗歌的原因,而并非是《诗经》中诗歌选择方式或者选择标准的问题,故排除A和C两项。
故此题答案为B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
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④《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
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
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①⑥②⑤③④B.②④①⑥⑤③
C.③④①⑤②⑥D.④①②③⑤⑥
【答案】C
【解析】从语段横线后的“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来看,横线处的最后一空应填⑥,据此排除A、B两项;正因为《诗经》“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才会有《诗三百》的称谓,故③应在④前,据此排除D项。
故选C。
5.诗经六义。
(1)《诗经》“六义”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内容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风》是______;《雅》是周人
的______,又分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______。
(3)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_______,是_______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如《邶风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_______表达出来。
比:即_______,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_______。
朱熹:“兴者,_______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答案】 (1). 风 (2). 雅 (3). 颂 (4). 赋 (5). 比 (6). 兴(7). 《风》 (8). 《雅》 (9). 《颂》 (10). 周代各地的歌谣 (11). 周人的正声雅乐 (12). 《小雅》 (13). 《大雅》 (14). 《颂》 (15). 《商颂》 (16). 陈述的思想感情 (17). 《诗经》 (18). 爱情誓言 (19). 比喻 (20). 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21). 先言他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
本题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考查《诗经》。
《诗经》在内容上指“风、雅、颂”,手法主要采用“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6.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
要求:①以“儒家学者”为开头。
②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答案】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它断章取义、歪曲篡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中变换句式的能力。
变换句式,要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本题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大体是:《诗经》的本来面目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
以“儒家学者”为开头,即以“儒家学者”为主语重新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
原句是一个被动句,改成以“儒家学者”为开头,就是变换成主动句。
注意句中代词的作用,根据文意,句中的“它”指代的是《诗经》,变成主动句后要还原出来,句子主体为“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掩盖……对《诗经》进行……”。
另外,改写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述的连贯。
二、阅读
(一)(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1.下列选项中,关于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采用重章叠句手法,全诗三章十二句,却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这种看似单调的重叠,恰恰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B.《芣苢》中六个动词的变化,既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
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从诸孙“入村”写起,详细描绘了劳动的场景,展现出了劳动场景
的热烈,令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以及劳动的欢快。
D.《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一句以对比手法写出了久雨初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2.对于《芣苢》一诗,王鸿绪等《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引:“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
”试从诗歌情感这一角度出发,就《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作简要阐释。
3.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芣苢》一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全诗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富有生活气息。
你能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读出哪些乡村生活的气息?请简要分析。
4.除了《芣苢》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古人劳作场景的诗歌还有不少,请说出以下两首诗歌各自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劳动图景。
(1)《国风·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洗,浸泡)麻。
彼美淑姬,可以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苎(苎麻)。
彼美淑姬,可以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菅草)。
彼美淑姬,可以晤言。
”
劳动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
劳动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欲收新麦”“赖有诸孙”,这是劳作之时孙辈可替的欣慰之喜;“三夜阴霪”“一竿晴日”,这是久雨忽晴、宜事农桑之喜;“急炊大饼”“多博村酤”,侧面展现劳作之热烈,表现了劳作时的饮食之喜;“闭廪归来”“赋诗怜汝”,这是对文氏外孙繁忙劳作而归的赞美之喜。
3.“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生活中浓浓的亲情;“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写出了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乡村生活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场景,朴素而动人;“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一急一多,侧面写出了农人劳动的热烈,“大饼”“村酤”更是具有乡村饮食的气息。
4.描写了一群青年男女在护城河里浸麻、洗麻、漂麻,一边劳作一边说笑的场景。
描绘了农民欢笑歌唱,趁着霜后的晴天通宵打谷的繁忙景象。
【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关于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详细描绘了劳动的场景”错误,从诗中来看,《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首联下一句只是说“赖有诸孙替老人”,但具体如何劳动,诗中并没有详细地描写,所以“详细描绘劳动场景”的说法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从题干的要求来看,题干借助前人的评价指出诗歌的特点,即“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这说明诗中没有提到“乐”字,却能让人感觉到“乐”,考生需要结合诗歌中所写的景和所描绘的场面来分析“乐”。
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来看,首联说“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这里有两件值得“乐”的事情,一是“欲收新麦”,二是“赖有诸孙”,新麦接替陈谷,生活有了保障,儿孙帮忙老怀大慰,这都是“乐事”;颔联“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展现天气的变化,从“三夜阴霾”到“一竿晴日”,这一变化令人开心;颈联“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是写村姑准备饭食,“急”“多”等词侧面表现出劳作的热烈,这是“乐”;尾联“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呼应首联“赖有诸孙替老人”,展示诸孙劳作归来的情形,而“怜”展现出老人对诸孙劳作归来的赞美。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
题干借助对《芣苢》的评价展示诗歌的特点,即“充满诗情画意,又富有生活气息”,然后提出问题“你能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读出哪些乡村生活的气息”,这就要求考生从设题的诗中圈出能体现“乡村生活”的诗句,理解分析展现出的乡村生活气息。
诗歌标题《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已经展示了事件,即儿孙辈来帮老人们收粮食,首联和尾联对“外孙入村收麦”的事件进行展开,如首联“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是说诸孙来接替老人收麦,尾联“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是说诸孙收麦归来,老人赋诗赞美诸孙,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如颔联写天气变化对人心情的影响,“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三夜阴霪”导致“场圃”“败”,此时应该是担忧的,而“一竿晴日”之后,“比邻”是“舞”的,突然的晴朗所带来的心情的变化跃然纸上,因为可以收麦了,人们的欣喜可想而知;如颈联“急炊大饼偿饥乏,
多博村酤劳苦辛”是写村妇为收麦的人做饭的情景,“大饼”“村酤”展示了乡村饮食的气息。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说出以下两首诗歌各自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劳动图景”,然后要理解设题诗句的意思,抓住诗句中的景、人、活动、场面进行描写,如“东门之池,可以沤(洗,浸泡)麻。
彼美淑姬,可以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苎(苎麻)。
彼美淑姬,可以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菅草)。
彼美淑姬,可以晤言”,这里由几幅劳动的场景组成,如“东门之池,可以沤(洗,浸泡)麻”是说“浸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苎麻)”是说“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菅(菅草)”是说“漂麻”,而在这劳动的过程中还有“晤歌”“晤语”“晤言”等活动,如果说浸麻、洗麻、漂麻是劳作的话,那么“晤歌”“晤语”“晤言”就是人物的说笑,这说明一群青年男女在护城河里应该是一边浸麻、洗麻、漂麻,一边说笑。
如“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第一句交代地点,即“新筑场”,特点是“镜面平”,第二句交代事件,即“趁霜晴”“打稻”,第三句是描绘打稻的场面,“笑歌”“一夜响到明”,由此可知,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农民通宵打稻的繁忙场面。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聘:问候
C.行道迟迟
..迟迟:很晚
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
..业业:高大的样子
2.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岁亦莫止/ 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 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 小人所腓
3.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答案】1.C 2.C 3.D
【解析】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题中C项,迟迟:迟缓的样子。
故选C。
2.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
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
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题中A项,莫:通“暮”;B项,来,通“勑”;C项,“尔”通“通草字头的尔”,路,通“辂”;D 项,“服”通“箙”。
故选C。
3.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题中D项,《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故选D。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虽然有关《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仍待细究,但我们有理由认定,“王官采诗”的说法值得注意。
“采诗”是从上古传下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俗、察得失。
也正因为如此,《诗经》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族教育和培
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和一部教材,它能够在贵族子弟尚未广泛深入接触社会之前,丰富和健全他们的知识和情感。
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加以注解,这为人们理解《诗经》及产生它的时代提供了一种路径。
受前贤著述启发,三国吴人陆玑撰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仅提拈出《诗经》中动植物的名称,还附述其样貌、形态、功用和生长环境,有时更综合对比不同地域的不同称呼以丰富人们对该物之认知。
比如《秦风・蒹葭》中第一句“蒹葭苍苍”,陆疏云:“蒹,水草也。
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
青、徐州人谓之蒹,兖州、辽东通语也。
葭,一名芦菼,一名薍,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薍别草也。
”明人毛晋据陆疏所作《毛诗陆疏广要》,其中辨蒹、葭之别,并录别名十五种。
如此详细的分辨考证,既存注疏者本人的见闻,也有他们思考判断(“验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在这类路径的解析之下,《诗经》成了一种“博物志”。
很显然,熟读《诗经》者更易成为博识之人,但绝非仅仅识于“物”而已,先秦以至后世的贵族,还会依据《诗经》所述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因识于“事”而做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就记录了一则与《诗经》有关的“父慈子孝”的故事,魏文侯将自己不太钟爱的太子击封于中山,三年间都很少往来,一次太子击遣舍人赵仓唐向文侯进献礼物,文侯问太子平常读什么书,赵答《诗经》,文侯又问太子读哪些篇章,赵答《晨风》《黍离》。
熟悉《诗经》的文侯当然知道,《晨风》写的是“未见君子”的忧伤心事,而《黍离》则抒故国之思,于是立刻赐给太子一袭衣裳,并敕令赵仓唐在天明之前一定要送达。
太子击受赐开箧之后,发现下裳在上、上衣在下,马上吩咐安排车驾,即要前往晋谒文侯。
赵仓唐大惑不解,太子击解释道:君侯赐衣,其实不是让我御寒,而是下令召还,这就是《齐风》中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果然,太子复归其位,父子君臣皆大欢喜。
可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王公贵族,常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由此交流沟通,既能矜持含蓄地传递话语,亦使信息交换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摘编自谷卿《〈诗经〉里的物、事、情、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既是一部教材,又是
一门课程。
B.读《诗经》益处多多,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其是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
C.《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的注解,为人们解读《诗经》及其成书年代提供了思考方向。
D.魏文侯赐衣给太子,并命令太子击的舍人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是文侯对太子击的一次考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论证《诗经》的认知作用,进而论证《诗经》交流作用,整体是按照逻辑顺序来推进的。
B.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论证了《诗经》在“识物”上的作用,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C.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这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D.文章引用“父慈子孝”的事例是要论证使用《诗经》诗句是含蓄地传递信息的途径,并且具有保密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能够帮助贵族子弟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因此周王朝统治者派出专人采集歌谣,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B.在前贤著述启发之下,陆玑撰成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己认可的例证来解读《诗经》。
C.从汉至明,学人对《诗经》中提及的动植物做出了各种详细的分辨与考证,这体现了古人求实严谨的治学精神。
D.人们可用《诗经》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只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贵族,就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
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足见其是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说法不符合原文,原文是“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
”,“当作”不是“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这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说法错误,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只是引出话题,不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题中,A项,条件与结果倒置,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俗、察得失。
也正因为如此,《诗经》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和一部教材”;B项,“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己认可的例证来解读《诗经》”于文无据;D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