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2011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推荐下载
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 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 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 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 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 基础。 (二)课程结构框架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 、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品德与生活 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 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 儿童与自我 ◆ 儿童与社会 ◆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 健康、安全地生活 ◆ 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 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 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 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 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愉快、积极地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 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 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 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 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 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 乐。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11新编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知识
Ø 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
Ø 服从并服务于能力目标及情感 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
四、课程模块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经政 文生 济治 化活 生生 生与 活活 活哲
学
科经
学济 社 会学
主常
义 常
识
识
国 科 生公
家 和
学
活 中
民 道
国 思 的德
际 组 织 常 识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关于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追求—— Ø加强实践环节,拓展教学空间。 Ø 面向现实生活,既提供“动手”操作的机 会,又引领“动脑”思考的过程。 Ø 不断充实、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 Ø 倡导师生之间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 之间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建立促进发展和课程评价机制
◆ 思想政治1 《经济生活》 ◆ 思想政治2 《政治生活》 ◆ 思想政治3 《文化生活》 ◆ 思想政治4 《生活与哲学》 ◆ 选修课程 略
五、高中教材分析理念
1、坚持灌输论与启发式统一 2、理论与实际统一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4、教材和教学中思想与知识统一
教材编写以学习过程为主导,体现了新 的教材观。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 点相结合
关于目标设置的追求——就是着眼于学生成长阶 段的特点,处理好"坚持灌输"与"讲求实效"的关 系。
Ø “引导”是出发点,即不讳言“灌输”,就是 要强调鲜明地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 政治方向。
Ø “特点”是着眼点,就是要强调遵循学生的学 习和认知规律,把握好高中阶段的成长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解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
思想性
•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 段分层次引领学生发展,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 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 青少年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 (原)思想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 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 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修订的意义与价值
•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必须加 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 性,并且体现课程标准为教学服务的精神, 在全国调研反馈的结果基础上,这次修订 以更加方便使用课程标准为目的,更加明 确突出了课程性质及课程特性,清晰了课 程理念,微调了课程内容,使得教科书编 写者、一线教师等在使用课程标准的时候, 更加便捷、有效。
课程的变化与发展
1980教育部《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青 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 “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85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 程教学的通知》,教育部课程设置依年级:公民、 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 常识、政治常识。 92统一名称。 97首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九年考虑。
了解、知 道
二、新版标准明确课程性质、清晰课程理念
1 课程性质、 2课程理念、3 课程目标
三、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高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
1 思想品德课程强调公民教育、2一线教师需要不 断提高学科教学能力
修订背景(社会发展)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完整版)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完整版)第一部分前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2011年新课标高中教材
2011年新课标高中教材自2011年起,新的课程标准被纳入高中教材体系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新教材不仅内容更加完整,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2011年新课标高中教材的主要特点和对学生的影响。
一、课程更新与升级与过去相比,2011年新课标高中教材进行了广泛的更新与升级。
在各个学科领域,新教材注重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此外,新教材还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案例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高中教材加入了许多与传统学科无关的内容。
例如,语文教材引入了文学鉴赏、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生物学教材中增加了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等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发展。
这些校本课程在教材中的融入,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更多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21世纪的核心素养之一。
2011年新课标高中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物理、化学等实验课程中,教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新教材还提供了更多的课外拓展活动和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和实践平台,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继承与发展新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语文、历史等学科通过经典名著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传统文化的价值。
同时,新教材也注重对现代科技的介绍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科技。
五、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新教材注重构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教材中设有不同难度和深度的知识点和题目,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此外,课堂教学方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7本教材)
2024届高中思想政治课标要求(全国通用)【课标要求】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4.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5.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6.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7.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8.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9.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课标要求】1.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2.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政策。
4.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5.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6.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
7.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8.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9.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一、领略高山流水
--—初品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初品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初品2011
总体原则:保持大结构不变,注重局部调整, 总体原则:保持大结构不变,注重局部调整,精益 求精;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求精;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加强公民教育的体现。 4、增加了“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增加了“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加强公民教育的体现。 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面对消费时代,埋头自己利益的普遍倾向, 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面对消费时代,埋头自己利益的普遍倾向, 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 需要特别提倡“公共精神” 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 需要特别提倡“公共精神” 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主要是帮助学生懂得劳动的价值和尊严, 5、补充了“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 主要是帮助学生懂得劳动的价值和尊严, 补充了“ 特点及其独特价值。 同时进行一点职业生涯教育 特点及其独特价值。”
文字表达上的完善,使之更精练; 文字表达上的完善,使之更精练; 逻辑顺序上的调整,使之更顺畅; 逻辑顺序上的调整,使之更顺畅; 条目的合并与分解,使之更明确; 条目的合并与分解,使之更明确; 体例结构上的修改,使之更均衡。 体例结构上的修改,使之更均衡。
(一)课程性质为思想品德课定位
实验稿课标与2011版课标对课程性条增 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 至3 条 加强生命教育 解读
2、增加了“克服厌学情绪”的表述 有针对性进行引导和教育 增加了“克服厌学情绪” 3、增加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的 增加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要求 引导学生从积极角度理解青春期 生理变化。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 生理变化。 “困惑、不适”背后正是自己在成 困惑、不适” 长
2011年 政治 新课标全国卷
2011·课标全国卷课标文综12.A2[2011·课标全国卷] 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课标文综12.A2[2011·课标全国卷] C【解析】本题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计算出2011年,在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的情况下,该商品的价值量:132÷(1+20%)=110元;第二步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提高10%的情况下的年产量:10万件×(1+10%)=11万件;第三步计算出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元×11万件=1210万元。
故本题选C项。
课标文综13.D3[2011·课标全国卷] 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
这说明()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D.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课标文综13.D3[2011·课标全国卷] A【解析】从题中看出,由于缺乏自主品牌,绝大部分利润被品牌持有者获得。
题目材料强调了品牌在中国企业进出口贸易中的巨大作用,这启示我们,在对外贸易中,企业要想提高出口利润,必须要重视自主品牌建设,故A项符合题意;B项强调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从材料看,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主要是采用代工的方式,而非品牌竞争,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强调了制造能力,不符合题意。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完整版)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完整版)第一部分前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这对中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注重尽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及答案(采用:宁、吉、黑、晋、豫、新)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13.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A. 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B. 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C. 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D. 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14.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
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
多样化的月饼消费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15.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打电话、看电视等。
“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A.它利润高,发展快B.它是基础性产业C.它改变人们得生活方式D.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16.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A.坚持了公民权力至上的原则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异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17.20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亮点及其教育价值1
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现改为“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 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 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 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以学生生活为主题,以正确的价值观念 为统领,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整合教材内 容。
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思想品德课程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 重要目标,因此,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念 为统领。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离不 开学科知识的支撑。一旦离开学科知识, 教材将变成空洞的说教。贴近生活,不是 不讲知识内容和形式。生活化的思想品德 课程,包括系统化的知识内容和有组织的 活动。
? 美国提出重视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能 力、管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工作的能力、 以及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能力 方面,提出要注重非公式化问题的解决。
? 3、重视价值观教育
? 突出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是世 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 在道德价值观教育中,各国均把促进 “人”的发展作为着眼点,而在教育内 容中各国又很重视和平、尊重、自由、 责任心等有时代特点的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 亮点及其教育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 吴少荣
目录
一、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五、课程理念、内容亮点及其教育价值 六、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 1、各国教育投入的大幅度提高 2、注重人的基本技能的培养 3、重视价值观教育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 课程目标明确了做“好人与好公民”的要 求。
? 其表述是“旨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 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这对中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注重尽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2011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这对中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注重尽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这对中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注重尽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全部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课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
●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必修课程思想政治(Ⅰ)经济与生活思想政治(Ⅱ)政治与生活思想政治 (Ⅲ)文化与生活思想政治 (Ⅳ)生活与哲学选修课程走近经济学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现代社会与伦理冲突思维与创新西方国家形式与国际组织专题生活中的法律知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习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即将成人的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分类目标知识O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常识。
O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O进一步理解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规范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O学会适应社会发展、顺应时代要求、自主规划人生的相关知识。
能力O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潮,以及伦理和人生问题,具有辨识、判断的理性思维能力。
O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把握重要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敏锐洞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O立足于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提高主动参与的能力。
2、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2.1引述实例,表明马歇尔的经济学说标志着传统经济学的终结。
2.2列举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史料,印证列宁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2.3评析“罗斯福新政”在经济活动方面重要的成功事例。
2.4解释“凯恩斯革命”的涵义,知道凯恩斯经济学说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开始。
3、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期的经济学家3.1分析西方经济学家提出“马克思的降世”的言论,揭示他们重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原因。
.3.2点评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经济学的交锋,说明他的学术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3.2解释加尔布雷思为什么享有“畅销书作者”的声誉。
3.3引述阿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的观点,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与发展。
4、享誉当今时代的经济学家4.1评述萨缪尔逊的《经济学》风靡世界半个世纪之久的原因。
4.2结合诺斯的学术经历,概述他研究的两个“基本经济学原理”。
4.3评析卢卡斯对经济学的看法。
4.4了解斯蒂格利茨的学术和实践经历,评述他的主要观点在经济学原理上的革命意义。
[活动建议]1、选择两位有世界影响的经济学家,如斯密和凯恩斯,从个人经历、所处时代、主要贡献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对其学术观点进行评析。
2、以“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为题,收集相关资料,制作一期纪念板报或展板。
3、以“经济学是什么”为题,尝试运用一些经济学家常用的词汇或术语,进行一次讨论。
4、确定一个当前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股份公司、证券交易等,看经济学家是怎样解释或说明它们的由来和意义5、以“科技进步对经济学的影响”为题,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一场讲座.6、针对一个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事件,如“亚洲金融风暴”,共同收集、整理各方资料和评论,就其发生的缘由,归纳几条见解。
7、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处处有经济,然后让他们把所举的例子归纳,得出生产现象、分配现象、交换现象、消费现象等都是经济现象8、让学生参加农场劳动、学校义务劳动,体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现象。
9、让学生讨论:假如有10万元,你准备怎样投资?说明你投资的理由。
10、让学生自己去银行存钱、取钱;搞模拟股市,让学生买股票等活动。
11、选读一些经济学书籍,如《经济学家》、《经济论坛》等。
12、可能的话,可以请学生家长来校作有关经济方面的演讲。
13、让每个学生收集至少三个经济学术语并加以解释,全班交流。
(二)西方国家形式与国际组织专题从我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是我国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提倡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明确主张。
因此,着眼于“三个面向”,较为具体地了解当代西方主要国家形式的特点和问题,了解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角色的国际组织,有助于拓展政治视野,提高比较和鉴别能力,培养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
1、形式迥异的国家和日益增多的国际组织1.1比较民主共和制、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区别,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明确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1.2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理解国家形式既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结构形式。
1.3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归纳国际组织的类型,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作用。
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议会之母”2.1简述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的缘由,评述英王在国家生活中的表现,明确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2.2分析英国政党竞选的规则,归纳英国内阁的构成及主要职权,说明英国责任内阁的作用。
3、美国:“联邦制”与“三权分立”3.1简述美国总统的职权,解释美国被认为“开创了总统制先河”的缘由。
解析美国政府、议会、法院之间的关系,明确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
3.2解析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归纳美国实行联邦制的特点。
3.3评述“驴象之争”的典故,结合实例,概括美国两党制的特点和问题。
4、法国:独特的“半总统制”4.1解析法国总统的职权及其与内阁的关系,比较法国总统制与美国总统制的异同。
4.2简述法国议会的构成、职权,比较法国议会与英国议会的区别。
5、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5.1列举联合国的活动资料,引述联合国宪章对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规定,了解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说明联合国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5.2解析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缘由,说明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角色和作用。
6、欧洲联盟与东南亚国家联盟: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区域性国际组织6.1到归纳文化、历史和地域等因素,理解欧盟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6.2概述欧元、欧洲议会的诞生,以及欧洲联盟有关机构的设置,解析欧洲联盟的性质,探讨其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6.3收集东盟近年来的活动资料,说明其促进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作用。
7、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与国际红十字会7.1收集奥运会的有关资料,了解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基本职能,评述体育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7.2解析国际红十字会的会标,理解其作为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
[活动建议]1、选择当前西方国家发生的某一引人注目的政治事件,收集并采用相关报道,对其政体运行的问题进行讨论。
2、以某西方国家的国家形式为例,结合历史教学的内容,并自行汇集、整理相关资料,共同探究其文化渊源。
3、以探讨“三权分立”的利弊为题,针对其现实表现,举办一场辩论会。
4、以“多极化考验联合国”为题,针对一个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收集有关报道,评析联合国的作为和作用.5、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按不同类别,汇集中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东南亚政治联盟、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中的活动资料,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题,举办一个展览。
6、收集有关资料,撰写小论文,评析欧洲联盟在国际事务“用一个声音讲话”的追求和意义。
7、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的形式,收集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的、变化较大的,与中国有密切联系的国际组织(重要的要知道其英文缩写),归纳其所属类型和具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