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重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民族音乐:
广义的,是指个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的,是指扎根于个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2.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
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3.民间音乐分类及特征:
其特征为:①.创作过程的集体性;②.传播方式的口头性;③.音乐去掉的变异性。
Ⅰ.民间歌曲: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的、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民歌按歌唱场合和艺术特点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和长歌。
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直接配合着劳动的歌唱。
山歌是人民群众在山间野外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抒情小调。
小调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歌唱的、流传比较广泛的一种抒情小曲。
长歌是泛指一些结构比较长的大型民歌,包括风俗性长歌、长篇史诗歌曲等。
Ⅱ.歌舞音乐:
伴随着民间舞蹈的歌唱或器乐演奏。
Ⅲ.说唱音乐;Ⅳ.戏曲音乐;Ⅴ.民族乐器;Ⅵ.综合性乐种:福建南音、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藏族囊玛。
4.文人音乐:
指的是历代由具有一定只是文化阶层的人士创作的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
分为:古琴音乐、词调音乐。
古琴音乐:琴歌、琴曲、琴论、琴谱。
文人音乐的特征:创作过程的个体性,创作表达方式的书面性,音乐曲调的相对稳定性。
5.宫廷音乐的特征:
①.功利性;②.礼仪性;③.旋律、节奏的“雅化”。
6.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的、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民歌按歌唱场合和艺术特点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和长歌。
7. 山歌是人民群众在山间野外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抒情小调。
8. 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及与之接壤的地区(陕北、甘肃及宁夏东北部)的一
种山歌类型,因其言其自由自在,信天而游,也叫“顺天游”。表现诉苦
和爱情的内容。
信天游的特点:
词方面:七言两句,上句比兴,下句点题;
乐方面:在结构上由上下两句构成,上扬下抑,平行或对比关系;在音调构成上,以四音列为骨干构成的“双四度框架”;在音乐风格上,旋律起
伏较大,具有高亢、舒展的特点。
《脚夫调》中
歌词特点:七言两句;
结构特点:两句的单乐段,上扬下抑,下句是上句的变化重复;
旋律构成:是典型的“双四度”结构,低音sol—中音do—re—sol
《蓝花花》中:
歌词特点:上句比兴,下句点题;
结构特点:两句的单乐段,上扬下抑;
风格特点:旋律起伏较大,高亢、舒展。
9. 花儿是人们对于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部分地区的一种区域性山歌
的统称。它一般分为两种流派:“河洲型花儿”(少年)、“姚岷型花儿”(花
儿)。
花儿的特点:
歌词方面:词体格式为七言四句,且单句单字尾,双句双字尾,另一种是四句式的变体,被称为“两担水”或“折断腰”式,即在第一、
二句和第三、四句之间插入一个半截句。
音乐上:Ⅰ.结构上由一个上、下句式的乐段,反复而构成;Ⅱ.旋律上:河洲型花儿的旋律音调建立在三个基本的音阶系统之上,
其一是以“徵”音为主的徵系统;其二是以“商”音为主的商
系统,这是花儿音调构成的两种最主要的音阶系统;其三是以“羽”
音为主的羽系统;Ⅲ.曲调上,出现自由延长音,从而显得深远
悠长;Ⅳ.风格上:高亢悠扬,曲折而多层次。
《河洲大令》中
歌词特点:七言四句,单句单字尾,在其基础上,将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间插入半截句,形成“两担水”式;
结构特点:多位上下两句体或其拓展而形成;
旋律特点:起伏大,音域宽达十三度,有连续音程跳进;
音调特点:出现“re--sol”四度跳进,音乐材料主要由“sol—la—do--re”
和其逆行的进行,节奏宽广自由;
演唱风格:真假声混合。
花儿歌词的特点:
A.头尾齐式:词体格式为七言四句,单句单字尾,双句双字尾。
B.两担水式:第一二局和第三四句之间插入一个半截句。
10. 老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
新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强
11. 秦腔,形成于明代,又称为西秦腔、乱弹,流行于西北各省区,是梆子腔系
戏曲的鼻祖,又因其以梆子击节,又称为梆子腔。
特点:梆子腔系;
使用花音(又称为“欢音”,表现喜悦、欢快之情,5 6 7 1 2 3 ↑4 5
微升fa)和苦音(又称为“哭音”,表现悲愤、凄凉之情,5 6 ↓7 1 2
3 4 5微降si);板式变化结构:徵调式;
乐队分为文场(丝竹乐)和武场(打击乐)。
12. 西安鼓乐,民间称为“细乐”、“乐器”,建国以后称为西安鼓乐,是流行于
陕西西安一带,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大型民间传统吹打乐种。
特点:
类型:属吹打乐;
表演形式:行乐和坐乐;
声阶调式:七声调式,常用有六调(C)、尺调(G)、上调(F)、五调(D)13. 山曲是流行于山西西北部和陕北北部地区的一种山歌类型,多为诉苦和爱情
内容。
特点:
歌词方面:七言两句,用比兴和叠字手法,随感情和语言的变化而自由伸缩;
音乐方面:Ⅰ.在结构上:有上下句构成,上下句构成平行或对比关系;Ⅱ.
在调式上:常用五声或六声徵调式和商调式;Ⅲ.在音乐风格上:
具有高亢、激愤而又哀伤、凄楚的特点。
14. 山西的四大梆子:
“南路梆子(‘蒲剧’)”、“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上常梆子”。15. 汉族歌舞的分类:
汉族民间歌舞可以分为民间歌舞、民间乐舞和歌舞小戏。
16. 以《羊倌歌》为例,简述山曲的音乐特征(分析、举例):
歌词特点:七言两句,用比兴和叠字的手法;
“一朵朵白云天上飘,一群群肥绵羊青草湾湾里跑”歌词七言两句且比兴、叠字。
特点:
音乐结构上:上下两句构成,前半部分相同,尾落音不同,构成上下乐句属主呼应关系(上局尾音D,下句尾音G,主音为G,属音为D,在调式音阶中为主属关系);
风格特点:高亢、宽广(音调高低起落,小六度下行跳进和八度音程上行跳进使旋律抑扬,富有张力)。
调式特点:五声徵调式。
17. 劳动号子的含义及特点:
劳动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是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歌曲。
音乐特点与劳动生活紧密相关,劳动号子具有鼓舞精神,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的功能,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
18. 二人转的含义、特点及表演形式:
是流行于东北各地的一种走唱类曲艺艺术形式,是以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等演变而成。
音乐为曲牌联缀体结构。
演唱形式:二人转、单出头、拉场戏。
19. 京韵大鼓:
含义:京韵大鼓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一种说唱音乐,又叫“京音大鼓”。
☆形成:京韵大鼓由河北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清音子弟书相结合,并不断吸收京戏、梆子及其他说唱艺术发展而来;
特点: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站唱,自击鼓,板司节奏,伴奏乐器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