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和《哈克贝恩历险记》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内容梗概哈克和汤姆找到强盗藏在山洞里的钱后发了财,钱由萨契尔法官代为保管。
道格拉斯寡妇认哈克为干儿子,并且让他上学,说是要给他一点教化,但哈克不习惯这种规矩的生活,总想溜掉。
一天,哈克的酒鬼爸爸不知从什么地方回来,将他抓到河对岸的森林里,锁在一间木房子里,喝醉了还打他。
哈克趁父亲外出的时候将房子锯出一个洞,从里面爬了出来,还将他爸爸的粮食和猎枪也偷了出来,制造了自己被人杀死扔到河里的去了的假象,然后乘小划子逃了出来。
哈克逃到了河下游的杰克逊岛上,在那里碰上了从寡妇的姐姐华森小姐家逃出来的黑奴吉姆。
他是听到女主人说要将他卖掉而逃跑的。
哈克答应决不将吉姆逃跑的事告诉任何人,他们俩在岛上的一个山洞里躲了起来。
一段时间后,哈克乔装到镇上去打听一下消息,得知人家以为他真的的死了,并怀疑逃跑的吉姆与他的死有关,正悬赏捉拿吉姆。
而且有人怀疑吉姆可能逃到了河中的岛上,正准备到岛上去搜寻。
哈克连忙回到岛上,与吉姆乘木排匆匆逃离了小岛。
他们昼伏夜行,顺江而下,打算先到下游的卡罗镇,从那里到不买卖黑奴的自由州去。
然而河上大雾迷漫,他们错过了卡罗镇。
木排也被大轮船撞到,哈克和吉姆落水而散。
一个叫格兰纪福的人家收留了哈克,但他们家在和另外一个家族的仇杀中死伤大半。
哈克不敢回去,却意外地在河边碰上了吉姆,他们又回到了木排上。
两个自称是国王和公爵的骗子赖在他们的木排上,并到岸上去骗别人的钱。
后来两人又冒充一位死者的兄弟,想骗取人家的遗产,但骗局被戳穿,两人落荒而逃。
国王为了得到赏钱,将吉姆告发。
吉姆被人抓走,但是,骗子们也由于吉姆的揭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为了找回吉姆,哈克冒充汤姆来到了莎丽阿姨家。
两人演出了一场救吉姆的闹剧后,汤姆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吉姆的主人华森小姐在临死时已让他获得了自由了。
研究综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Theme of Youth
Huck Finn’s youthful naiveté is part of the charm of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ecause of his young age, he is able to approach conflict with an innocence and curiosity that an older protagonist might lack. Too young to be fully indoctrinated with the values of antebellum (pre-Civil War) South, Huck gets to examine issues in light of his own still-evolving moral compass. Tom Sawyer’s runaway imagination adds another layer of adventurousness to the plot, and Huck’s contentment with the simple things in life remind us we’re not dealing with somebody who’s got a ton of personal baggage. Lastly, the playful tone of Huck’s narration strikes an interesting balance with the weightier topics of the novel, such as slavery, morality, and racism.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历史故事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历史故事马克·吐温(Mark Twain)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他以幽默和讽刺的风格,通过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而在他的作品中,他也不乏以历史为背景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他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还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经验。
本文将介绍马克·吐温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一、《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历史元素《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以19世纪美国南方的德克萨斯州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与奴隶制度相关的故事。
通过哈克贝里·费恩的历险经历,作者展现了当时南方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的黑暗面。
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马克·吐温自己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童年生活,其中融入了许多历史元素,如南北战争的前夜、南方社会的种种做法等。
二、《湖上的乌龟岛》中的太平洋探险《湖上的乌龟岛》是马克·吐温的另一部历史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群太平洋探险家在19世纪初的航海历险故事。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南太平洋的一座神秘岛屿上,探险家们经历了美丽而危险的环境,以及与原住民的相互作用。
马克·吐温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当时探险家在探索未知领域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三、《国王历险记》中的欧洲历史描写《国王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幽默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国家的故事。
故事中的国王遇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境和幽默的冒险,通过他的遭遇,作者描绘了欧洲中世纪的社会风貌和统治者的生活。
尽管是虚构的情节,但作者通过讽刺手法对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幽默的揭示,使读者对欧洲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美国南方历史《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19世纪美国南方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座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孩子的冒险故事。
马克吐温及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马克吐温简介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概述 • 人物分析 • 语言风格与技巧 • 作品的影响与评价 • 相关研究与拓展
01 马克吐温简介
生平简介
1835年出生在美国佛罗 里达州
12岁丧父,开始独立谋生
童年时期随家庭迁居至密 苏里州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THANKS
人物刻画
马克吐温在作品中通过对人物的生 动刻画,使得人物形象鲜明,个性 独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叙事技巧
多角度叙事
马克吐温的作品常常采用多角度叙事 的方式,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事 件的全貌,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可 信度。
情节安排
现实主义描绘
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对当时美国社会的 现实主义描绘,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 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语言风格的革新
马克吐温的语言幽默、生动,对美国文学的语言风格产生了深远影 响。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与交流
马克吐温的作品通过翻译和传播,影响了世界各 地的读者,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文学形式的创新
马克吐温的作品在文学形式上有所创新,为后来 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全球化视野
马克吐温的作品反映了全球化早期的社会现象, 为世界文学提供了全球化视野。
哈克在历险中追求自由和个性发 展,体现了作者对个体自由和解 放的追求。
03 人物分析
哈克贝利·芬
01
02
03
身份背景
小说的主人公,一个聪明 、机智、善良的白人少年 。
性格特点
不屈服于命运,勇敢追求 自由,对黑人吉姆充满同 情和友谊。
成长经历
马克·吐温及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2021/11/14
19
3、人物塑造
哈克的形象:哈克是美国“文明社会”的小叛逆者。 他天真、纯朴、善良、正直。
①他厌恶“文明社会”规范,向往自由自在的社会。
“道格拉斯寡妇拿我当她的儿子,说是要给我受点 教化,可是那寡妇一举一动都很讲究规矩和体面, 实在太闷气。在她家里过日子真是一天到晚活受罪, 所以在我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偷着溜掉了。我又穿 上我那身破烂衣服,钻到我那空糖桶里去呆着,这 才觉得自由自在,心满意足。”
哈克不喜欢“文明社会”的原因在于:这个社会到 处充满欺诈和凶残,金钱成为人人追求的目标。
2021/11/14
20
3、人物塑造
②哈克对专制贵族的愤恨,对野蛮暴力的否定。
他的父亲泼普是专制的化身。通过哈克对父亲的不 满和反抗,影射了当时的专制制度,通过“国王” 和“公爵”的恶行,进一步暴露了南方奴隶制的腐 朽。
2021/11/14
6
马克·吐温纪念碑
建于1913年的马 克·吐温青铜塑像, 座落在美国中部密 西西比河畔汉尼巴 尔镇郊外的赏河公 园。
2021/11/14
7
一、创作道路
1、早期(1867—1870)短篇小说,轻松 嬉笑的外表下严肃的社会批判。
1865年因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 的跳蛙》一举成名,成为闻名全国的幽默 大师。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 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 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 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 主天堂”的本质。
2021/11/14
25
3、人物塑造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晚年的马克·吐温从幽默讽刺转向愤怒地揭发、谴责,同时也流露出对民 主理想幻灭后悲观绝望的情绪。毫不留情地抨击和揭露侵略扩张政策是
这一时期作品最重要的内容。他从小说创作转到创作大量的游记、杂文 和政论文上来。《给坐在黑暗中的人》(1901)是一篇反帝政论。他同情中 国人民,赞扬义和团起义,反对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杂文《什么是人》 (1906)辛辣地讽刺了某些人的贪婪、愚蠢和愚昧。1910年4月21日,马 克·吐温病逝于康涅狄克洲。
了自幼养成的种族歧视的偏见,帮助吉姆逃亡,和那些重
返回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中篇小说。 该故事描述了一个本来和睦平静的以“诚实”、“清高”而 闻名于世的哈德莱堡小镇,在一袋金币的诱惑下,小镇的 “诚实”的居民,尤其是那19位首要公民,非但没有一人能 抵住诱惑,反而都昧尽良心为钱欺骗、作伪,撕去了他们诚 实道德的外衣,露出了贪婪的本性,演出了场场丑剧,使得 “诚实”、“清高”的哈德莱堡镇臭名远扬。《败坏了哈德 莱堡的人》运用讽刺手法,揭露批判了19世纪美国社会的拜 金主义,辛辣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人性。
• 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 人物第16名。
• 淘金热:在人口第三次大规模的浪潮来临之际,美国移民萨特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 托附近发现了金矿,并有冒险商人、操纵者、土地投机家布兰那使金矿发现的消息扩大 到全世界。金矿被发现后,美国沸腾,世界震撼。近在咫尺的圣弗朗西斯科首先感受到 了淘金热的冲击,几乎所有的企业停止了营业,海员把船只抛弃在了圣弗朗西斯科湾, 士兵离开了营房,仆人离开了主人,涌向金矿发源地,农民典押田宅,拓荒者开垦荒地, 工人扔下工具,公务员离开写字台,甚至连传教士也离开了布道所。这股热潮一直席卷 到圣弗朗西斯科北部的俄勒冈及南部的墨西哥。成千上万的淘金者使加利福尼亚人口猛 增。并且许多新近出现的城镇很快成为国际性的城市。影响:淘金热期间,由于人口的 急剧增长,使得衣食住行变得陡然紧张,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且 1848-1851年间,美国批发商品的价格指数847提高到1025,这些情况都反映这次淘金 热对美国西部及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著选读】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名著选读】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编辑: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读者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
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
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
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再次被主人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
两个人历经种种奇遇。
这部小说从思想到技巧都有许多创新。
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
你要是没有看过一本叫做《汤姆·莎耶历险记》①的书,你就不会知道我这个人。
不过这没有什么。
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写的,他大体上讲的是实话。
有些事是他生发开来的,不过大体上,他讲的是实话。
不过,实话不实话算不了什么。
我没有见过从来没有撒过一回谎的人。
这一回不说,另外一回就说。
葆莉姨妈也好,那位寡妇也好,也许还有玛丽,都这样。
葆莉姨妈——就是汤姆的葆莉姨妈——还有玛丽,还有道格拉斯寡妇,有关她们的事,在那本书里都讲了——那是一本大体上讲实话的书,这我在上面说过了。
--------①为本书的姐妹篇,参阅有关本书故事的地点、时间的注。
寡妇对我大哭了一场,把我叫做一只迷途的羔羊,还叫我别的许多名称,不过,她绝对没有什么恶意。
她让我又穿上了新衣裳,我实在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是直冒汗,憋得难受。
啊,这么一来,那老的一套就又重新开始啦。
寡妇打铃开饭,你就得准时到。
到了饭桌子跟前,你可不能马上吃起来,你得等着。
等寡妇低下头来,朝饭菜叽哩咕噜挑剔几句,尽管这些饭菜没什么好挑剔的。
就是说,每道菜都是单做的。
要是一桶杂七杂八的东西,那就不一样,各样菜和在一起烧,连汤带水,味道就格外鲜美。
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是马克·吐温一部重要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大家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
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
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
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
两个人历经种种奇遇。
这部小说从思想到技巧都有许多创新。
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
作品概述哈克贝利过惯了自由散漫的流浪生活,现在做了寡妇道格拉斯的养子,成天穿挺括的衣服,学习没完没了的清规戒律,实在令人难熬。
一天,哈克贝利的失踪了一年多的酒鬼父亲突然出现,强迫儿子乘小船到一个避远林子小屋与他同住。
结束循规蹈矩的生活,到林子里捉鱼打猎,自由自在,哈克贝利当然高兴。
但是父亲逼他交出与汤姆平分的那笔钱财,喝醉发起酒疯时又常常打他,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于是他趁父亲上镇卖木材的机会,先安排了一个自己被淹死的假象,然后就偷了小划子,逃到了杰克逊岛上躲了起来。
小岛本荒无人烟,可是他却发现了华岑小姐家的黑奴吉姆。
吉姆听说小姐要卖他出去,就逃了出来。
哈克贝利知道帮助逃奴是违法行为。
可是现在两人都是逃亡者,也就同病相怜了成了患难之交。
他们知道小岛并不安全,就立即动身,乘木筏顺密西西比河漂流,希望逃离蓄奴州。
为了逃避追捕,他们白天躲进岸边的树林,只在夜间出来活动。
几经磨难,他们终于漂到一个大河湾,以为到了安全地,上岸一打听,这才知道他们一直在向南而不是向北漂流,所以反而越来越深入蓄奴区。
他们无奈,只好听天由命。
对他们来说,唯有密西西比河,唯有这小小的木筏,才是自由安全的天地。
一天拂晓,有两个被愤怒人群追赶着的人向哈克贝利求救,善良的哈克贝利收留了他们,却很快发现他们是狡猾的骗子“国王”和“公爵”。
论马克·吐温《哈克贝恩历险记》中的幽默与讽刺
论马克·吐温《哈克贝恩历险记》中的幽默与讽刺作者:王迪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4期【摘要】马克·吐温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幽默大师。
在马克·吐温的众多著作中,《哈克贝恩历险记》无疑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小说。
作品将幽默与讽刺相结合,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极具特色的语言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热爱人民,追求自由的画面,表现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马克·吐温;《哈克贝恩历险记》;幽默与讽刺一、马克·吐温幽默与讽刺风格的产生与衍变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幽默文学的兴盛和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的幽默文学作品都具有令人喜闻乐见的幽默形式,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追捧。
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这些作品中思想内涵往往缺乏深刻性,大多只是一味的取笑和逗乐,有时不免有哗众取宠之嫌,这就使得幽默文学作品出现了一种思想性和艺术性相背离、幽默性与讽刺性相脱节的尴尬局面。
作为一个卓越的幽默讽刺艺术家,马克·吐温将自己的创作植根于19世纪的美国乡土文学、口头文学和幽默文学的沃土之中,并承担起幽默文学与严肃文学的双重重担。
随着生活阅历加深,马克·吐温对美国表面繁荣掩盖下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开始在作品中探讨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个时期是马克·吐温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他在继续观察社会的基础上加深对美国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情操的思考和探索时期,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是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点;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其作品的基调也由早期的幽默乐观转为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笔锋更加犀利,讽刺更加激烈,幽默讽刺中批判的成分增强了。
作品生活画面的广阔和人物形象的确立,反映了作者艺术技巧的更加成熟,更具有魅力,更为丰富多彩。
这个时期他创作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3)、《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哈克贝恩历险记》(1884)、《傻瓜威尔逊》(1894)和两部历史题材的作品《王子与贫儿》(1881)、《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等,还有一部比较重要的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及其他新作》(1893)。
《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
马克·吐温的文学地位
卓越的文学家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 文价值。
文化பைடு நூலகம்号
马克·吐温的作品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美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THANKS
感谢观看
儿童教育的反思
自然与文明的对立
小说中描写了哈克从自然世界进入文明社会所经历的冲突和不适,引发了对儿童教育和成 长的思考。
教育方式的反思
哈克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方式是简单和粗暴的,这使他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感到 困惑和无助。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哈克在历险过程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这使他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自私到无私
以自我为中心
哈克贝利在故事初期表现出强烈的以 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追求个人的自由 和快乐,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受到感化
随着故事的展开,哈克贝利遇到了许 多不同的人,如黑人奴隶吉姆、善良 的寡妇道格拉斯等,他们以自己的善 良和无私感染了哈克贝利,使他逐渐 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转变与成长
作品概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 温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美国文学经典 之一。这部小说以一个14岁男孩哈克 贝利的视角,讲述了他与逃亡的黑人 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一段历险历程 。
历险记的创作灵感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中融合了自己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 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哈克 贝利的视角揭示了美国社会中种族歧 视、阶级矛盾等社会问题。
05
哈克贝利的成长与转变
从无知到有知
缺乏教育
哈克贝利生活在美国南部的一个 小镇上,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和 资源,因此他对外部世界和知识 了解有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通用15篇)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通用15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1835---191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这是继《汤姆·索耶历险记》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儿童历险的小说。
这两部姐妹篇堪称马克·吐温的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耗时八年,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当然没有任何著作是完全真实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也虚构了情节、夸大了事实。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汉尼伯镇和密西西比河沿岸,那是马克·吐温生活了14年的地方,那里富有生命气息的河流、岸边的自然景色、童年的伙伴、镇里各种的人以及发生的事,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带有很强自传性的小说。
这部小说耗时八年,由此可见作者马克·吐温这本书的执着,对写作的执着。
所以这本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方面都相当成熟,可以说是马克·吐温的最优秀作品。
马克·吐温不仅是美国的著作家,还是有名的幽默家,这点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也有体现。
书中在哈克逃亡的路上遇到了自称“国王”、“公爵”的两个骗子,虽然两人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是黑人吉姆还是上当了,可是哈克确心知肚明,一路上通过几人夸张的表演骗了不少的钱。
我没有像马克·吐温那样的文笔,所以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也曾经被书中所描绘的生活深深吸引过,那种自由放荡的生活仿佛成了我心目中的“人间仙境”,可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像书中哈克和汤姆那样的孩童的幻想罢了。
在看到书中导读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在市面上读的都并不是原稿,都只是马克·吐温手稿的后五分之三,这使我相当惊讶,因为当你读书的时候并不觉得少了什么,这也使我相当好奇那五分之二的内容是什么,希望什么时候有幸能读一读那五分之二的内容。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 简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该小说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的冒险故事,呈现了十九世纪美国南方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本文将逐一介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情节、主题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
2. 情节梗概《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的密西西比河畔。
主人公哈克是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小男孩,生活在一个底层社会的家庭中。
哈克的父亲是一个酒鬼,对他漠不关心。
他的母亲已经去世。
哈克生活在贫困和不幸中,但他却渴望自由和冒险。
在一次冒险中,哈克结识了吉姆,一个逃亡的黑奴。
吉姆逃离主人的奴隶庄园,试图寻找自由。
哈克和吉姆在河上度过了很多艰难的日子,一起面对了种种险阻和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哈克逐渐开始反思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他质疑了社会的道德标准,并开始怀疑他曾受到过的教育。
最终,哈克和吉姆成功逃亡,并找到了自由。
哈克意识到,虽然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偏见和不公正的社会中,但他们慢慢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3. 主题分析3.1 反思社会不公与偏见通过哈克的冒险旅程,作者马克·吐温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揭示了十九世纪南方社会的不公和偏见。
小说中的黑奴吉姆虽然是一个善良和无辜的人,但在当时的社会中却被视为摆脱不了的奴隶身份。
通过描写哈克和吉姆的关系,作者呼吁读者深思种族歧视和社会等级制度所带来的不公正。
3.2 自由与成长自由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
哈克贝利费恩渴望自由,他无视社会规则和道德束缚,追求自己的冒险和快乐。
通过与吉姆一起逃亡的经历,他逐渐认识到自由的真正含义。
这个经历使他成熟起来,明白了真正的自由是指不仅对自己的束缚,也包括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4. 作者的写作手法4.1 幽默和讽刺马克·吐温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写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使得小说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
他以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情节描写,将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通过小说情节贯穿起来。
《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一部关于信念与冒险的史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部关于信念与冒险的史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部关于信念与冒险的史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以青少年哈克贝利·费恩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密西西比河畔展开的一次意义非凡的冒险之旅。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揭示社会问题、探索自我成长的主题而闻名于世,成为了关于信念与冒险的史诗。
本书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真实地展现了哈克贝利·费恩内心世界的成长历程。
他作为一个未受过正式教育的少年,受到社会的偏见和贫穷的束缚,却在与逃脱奴隶吉姆一起的旅程中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和意义。
这是一段信念与背离的斗争,也是一个少年成长为男子汉的过程。
在这个冒险的旅程中,哈克贝利·费恩与吉姆一同面对了各种困难和危险。
他们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遭遇了河水的暴力和神秘的岛屿。
他们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有好心人也有欺骗人。
而他们的冒险旅程不仅仅是对外界世界的探索,更是对自我的认知和信念的磨砺。
小说中的冒险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刺激和惊险,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类心灵的奥秘。
哈克贝利·费恩通过与吉姆的相处和互动,逐渐摆脱了传统社会对他的束缚,开始独立思考,找到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原则。
他们两人之间的友谊也成为了整个故事中最温暖的线索,彰显了善良与互助的力量。
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也贯穿于整个小说。
马克·吐温通过对哈克贝利·费恩所经历的社会问题的揭示,展现了当时美国南方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的丑陋一面。
他以幽默的笔调让读者思考社会的问题,并警示我们要勇敢地去追求真理和正确的道德选择。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其对人性、社会问题和成长的探讨,被誉为一部关于信念与冒险的史诗。
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偏见和不公,以及对人性的洞察和反思。
通过哈克贝利·费恩的成长,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从迷茫到坚定,从无知到成熟的过程,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独特而精彩的冒险画卷。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内容梗概哈克和汤姆找到强盗藏在山洞里的钱后发了财,钱由萨契尔法官代为保管。
道格拉斯寡妇认哈克为干儿子,并且让他上学,说是要给他一点教化,但哈克不习惯这种规矩的生活,总想溜掉。
一天,哈克的酒鬼爸爸不知从什么地方回来,将他抓到河对岸的森林里,锁在一间木房子里,喝醉了还打他。
哈克趁父亲外出的时候将房子锯出一个洞,从里面爬了出来,还将他爸爸的粮食和猎枪也偷了出来,制造了自己被人杀死扔到河里的去了的假象,然后乘小划子逃了出来。
哈克逃到了河下游的杰克逊岛上,在那里碰上了从寡妇的姐姐华森小姐家逃出来的黑奴吉姆。
他是听到女主人说要将他卖掉而逃跑的。
哈克答应决不将吉姆逃跑的事告诉任何人,他们俩在岛上的一个山洞里躲了起来。
一段时间后,哈克乔装到镇上去打听一下消息,得知人家以为他真的的死了,并怀疑逃跑的吉姆与他的死有关,正悬赏捉拿吉姆。
而且有人怀疑吉姆可能逃到了河中的岛上,正准备到岛上去搜寻。
哈克连忙回到岛上,与吉姆乘木排匆匆逃离了小岛。
他们昼伏夜行,顺江而下,打算先到下游的卡罗镇,从那里到不买卖黑奴的自由州去。
然而河上大雾迷漫,他们错过了卡罗镇。
木排也被大轮船撞到,哈克和吉姆落水而散。
一个叫格兰纪福的人家收留了哈克,但他们家在和另外一个家族的仇杀中死伤大半。
哈克不敢回去,却意外地在河边碰上了吉姆,他们又回到了木排上。
两个自称是国王和公爵的骗子赖在他们的木排上,并到岸上去骗别人的钱。
后来两人又冒充一位死者的兄弟,想骗取人家的遗产,但骗局被戳穿,两人落荒而逃。
国王为了得到赏钱,将吉姆告发。
吉姆被人抓走,但是,骗子们也由于吉姆的揭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为了找回吉姆,哈克冒充汤姆来到了莎丽阿姨家。
两人演出了一场救吉姆的闹剧后,汤姆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吉姆的主人华森小姐在临死时已让他获得了自由了。
研究综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 真实的人性展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真实的人性展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真实的人性展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经典小说之一,以一名少年哈克贝利·费恩的生活经历为主线,描述了美国南方的社会现实以及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这部小说通过精妙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深刻地展现了真实的人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解析,探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所展现的真实人性。
首先,在小说中,作者马克·吐温巧妙地刻画了哈克贝利·费恩这个少年角色。
哈克贝利生活在社会底层,他父母早逝,被抚养在一个酒鬼舅舅家中。
尽管生活陷入贫困,但哈克贝利的天性善良与正直并未受到冲击。
他对黑人吉姆的态度改变,也充分展现了他内心真实的人性。
一开始,哈克贝利受到当时南方社会中歧视黑人的影响,认为吉姆是贱民,没有与他平等相处的意识。
然而,在与吉姆一起历险的过程中,哈克贝利渐渐与他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的友谊,并且开始反思自己的观念。
这个转变不仅是哈克贝利成长的表现,也展现了他真实的人性。
其次,小说中各个角色的人性都得到了细致入微的描绘。
例如,小说中的吉姆是一位聪明善良的黑人,他的存在和他的命运代表了当时美国南方黑人的普遍状况。
尽管遭受着奴役和歧视,吉姆保持了对人性的坚守和对亲情的珍视。
与此同时,小说中的其他角色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复杂的人性。
哈克贝利所遇到的各色人物,如富有虚伪和贪婪的“国王”、“公爵”,以及好心但可怜的“唐纳森夫人”,都展现了各种不同的人性。
此外,小说中对于社会与人性的观察和揭示也是非常深刻的。
作为一部关于南方社会的小说,作者马克·吐温通过小说的情节和对话,揭示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的各种问题。
在小说中,各类人性的欺骗、贪婪和偏见不断浮现,它们影响了角色们的命运。
通过哈克贝利·费恩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这些社会问题对人性的影响,进而思考与反思。
最后,我们不禁要问,《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所展现的人性是否真实存在?毫无疑问,小说中的人性是存在的。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赏析
哈克在面对各种道德困境时,常常需要做出选择,这些选择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 道德的相对性。
文明与野蛮
文明社会
小说中的文明社会代表着规矩、教条和虚伪,人们生活在一 种被束缚的状态下,缺乏真正的自由和个性。
野蛮自然
哈克的历险发生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野蛮的自然环境 反而成为他追求自由和真实的避难所,体现了文明与野蛮的 相对与个人成长
自由
哈克在历险中追求自由,逃离父亲的暴虐和刻板的宗教束缚,体现了个人对自 由的渴望和追求。
个人成长
哈克在历险中逐渐成熟,从无知少年成长为有担当和责任感的人,体现了个人 成长的艰辛和重要性。
道德与恶
道德观念
小说中展现了多种道德观念,如善良、仁慈、宽容等,同时也揭示了虚伪、残忍 、自私等恶行,体现了作者对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1 2
推动世界文学发展
哈克贝利·芬的形象和故事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 影响,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之一。
启发其他作家创作
哈克贝利·芬的形象和故事启发了许多其他作家的 创作灵感,推动了世界文学的发展。
3
反映世界社会现实
哈克贝利·芬的历险故事深刻反映了世界各地的社 会现实问题,如贫困、种族歧视等,对世界社会 产生了深远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赏析
• 简介 • 主题分析 • 人物分析 • 写作风格与技巧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与意义
01
简介
作者及背景
作者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 家,以其幽默、讽刺和深刻的观察力 闻名。
背景
19世纪中叶,美国内战后南北方重建 时期,社会矛盾尖锐,种族歧视严重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书笔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书笔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书笔记篇1《哈克费恩历险记》读书笔记背景概述:《哈克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部重要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哈克费恩与好友汤姆·索亚逃离家庭束缚,展开一段惊险刺激的荒野之旅。
此书出版于1885年,正值美国社会转型期,种族主义、宗教压迫等问题仍困扰着许多人民。
深入分析:哈克费恩是本书的主角,他的性格充满了叛逆和自由精神。
他厌倦了束缚他的家庭和学校,选择与好友汤姆一起探索未知的荒野。
马克·吐温通过哈克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如种族歧视、宗教压迫等。
哈克的自由精神成为了对社会的挑战,体现了人性的尊严和自由的价值。
对比与参照:相比于其他儿童文学,《哈克费恩历险记》的叙述更加深入,作者用成人视角去观察和批判社会。
哈克的历险经历与汤姆的冒险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哈克的历险更加真实、复杂,而汤姆的故事则更像是儿童的游戏。
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儿童教育的观点: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灌输,更应注重个性的发展和自由的探索。
创作风格: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独特,他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让读者深入哈克的内心世界。
他的语言幽默、生动,充满了对生活的讽刺和批判。
他的作品不仅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个人观点:个人认为,《哈克费恩历险记》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它不仅展示了哈克的自由精神,也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问题。
我认为,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通过哈克的历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
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种族主义、宗教压迫等问题严重的时期,人们仍然有追求自由和尊严的权利。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书笔记篇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书笔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重要作品,以哈克贝利·费恩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充满冒险和道德思考的故事。
这部作品让我深感震撼,以下是我对此书的一些读书笔记。
首先,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着重刻画哈克幽默的一面:善于撒 谎,编故事 中年妇人揭露哈克是男孩的叙述部分形 象、生动、幽默 最终,哈克与吉姆为伴共同逃亡
文学欣赏
反奴隶制度主题 地域文学 密西西比河的象征意义
艺术特色
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马克.吐温的作 品中是个顶峰。这部小说从头至尾出自一个 十三四岁的孩子之口 2 语言:语化colloquial language 3 人物: typical characters in typical environment
Mark Twain (1835-1910) and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
All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comes from one book by Mark Twain called “Huckleberry Finn” —Hemingway
Estate where Mark Twain lives and works out his great novels
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 1910年4月21日死于心脏病。 马克.吐温是最伟大最著名的美国作家之 一。
主要作品
The Innocents Abroad (1869) —游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884)
*故事情节 *Chapter 11
哈克乔装打扮成女孩 冒险到镇上探听消 息的经历。
人物分析
*Huckleberry Finn: 一个来自社会最底层 的“坏”男孩形象。 *Jim: 一个逃跑的奴 隶;哈克在河上漂流 时的伙伴 Mrs.Judith Loftus
记散文
Roughing It (1872) 《艰苦历程》—
自传小说
The Gilded Age (1873) or A Tale of Today《镀金时代》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1876)
The Prince and Pauper (1882)
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 (1865) 《卡拉维拉县驰
名的跳蛙》—马克.吐温的成名之作。 The Innocents Abroad (1869) 《傻子出国 旅行记》 —使马克.吐温名利双收
1870年, 35岁的马克娶了富商之女 Olivia Langdon 婚后17年, 他创作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汤姆.索亚历险记》 (1876) 《哈克贝 利. 费恩历险记》(1884) 《在密西西比 河上》 (1883) ane on the Mississippi (1883) 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 (1889) 《亚瑟王朝
廷上的康涅狄格洲美国人》— 一部具有 讽刺意味和现实色彩的传奇小说
The Tragedy of Pudd’nhead Wilson (1893)《傻瓜威尔逊》 A 1,000,000 Note And Other Stories (1893)《百万英镑》
马克.吐温生平
美国著名作家、幽默大师. “Mark Twain” 是笔名,原名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他对口语“文学化”的贡献使自己成为 了一代语言大师
1835年11月30日马克.吐温出生在密苏 里州的一个靠近密西西比河的小镇上 这个镇叫Hannibal,是他创作的小说《哈
马克.吐温的晚年生活多灾多难 后期的作品变得越来越批判、讽刺,充 满了苦楚、幻灭和悲观情绪: 《败坏了海 德堡的人》 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burg (1900) 《神秘的陌生人》 The Mysterious Stranger (1916)
Mark Twain and his two daughters
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的背景
马克.吐温的父亲是一位很有抱负又受人 尊敬的乡村律师,也当过店主,但不成 功 他的母亲是一个富有情感和幽默感的家 庭主妇。 马克12岁时,父亲去世 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做过学徒学习印刷 术。
马克.吐温在密西西 比河上做过四年的领 航员。 内战爆发后,他在加 利福尼亚当过矿工 最后他以马克.吐温 作为笔名当了一名记 者,以写作和演说为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