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讲解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ppt
通过培训,促使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制定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培训应强调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的制定,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降 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完善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
要点一
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安全制 度与操作规程
通过培训,促使企业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和完善安全 制度与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要点二
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
培训应强调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的执行力度,使员工养成 遵守安全规定的良好习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 活动
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活动,不断提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员工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
明确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事故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
02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内容
包括事故现场勘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认定、事故处理和整改等
内容,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得到全面、有效的处理。
03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实施
通过制定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处理实施方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
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方案,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和任 务,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 职责、考核与奖惩等内容,确保责任 落实到人。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手段,确保企业安全生 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定期检测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 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评价,了解工作场 所的职业病危害情况。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某建筑工地因未按规定设置安 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导致 一名工人高空坠落身亡。
案例分析过程与结果
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 事故经过、原因分析、法律责任
等方面。
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对每个案例 进行深入剖析,指出企业在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
根据案例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 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06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培训计 划与实施方案
培训目标与内容设置
培训目标
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 认识和遵守意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和员工健康。
培训内容
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概 念、主要内容、实施要求等,以及企 业安全生产和员工健康相关的知识。
培训方式与方法选择
培训方式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以及集体合同的协商和签订程 序。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提供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和程序,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
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法规,如企业应遵守的环 保要求、污染排放标准等 。
消防法
涉及消防安全方面的法律 法规,如企业应遵守的消 防安全规定、灭火设施配 备等。
处罚措施
对于违法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 ,包括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 照等。同时,还将对相关责任人 进行追责处理。
05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案例分 析
典型案例介绍
某机械制造企业因未按规定配 备安全管理人员,导致生产过 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 多人伤亡。
某化工企业因未按规定进行职 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导 致多名员工患职业病,企业被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劳动法》。
根据《劳动法》,雇主有必要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这包括提供安全的工作设备和工具,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防止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员工也应该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规章制度,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职业病防治法》。
这项法律法规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雇主应当定期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这些危害因素。
同时,员工也有权利接受职业病预防和保护教育,主动参与职业病防治活动。
此外,对于工作场所的安全,我们还应了解《安全生产法》。
根据《安全生产法》,雇主有责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通过采取防范措施、监测和预警措施,以及应急救援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最后,还有一项重要的法律法规需要了解——《劳动合同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雇主应当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确保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同时,员工有权利拒绝从事危险或有害的工作,同时雇主也不能安排超出员工身体承受能力的工作。
总结一下,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大家在工作中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并且要有意识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该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谢谢大家!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
1. 《劳动法》中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根据《劳动法》,雇主有义务为员工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这包括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工作设备和工具,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无毒有害气体;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具,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制定并执行紧急救援预案等。
职业健康管理的法律法规解读
职业健康管理的法律法规解读职业健康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和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事故伤害以及工作场所其他危害,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职业健康管理的实施中,法律法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原则。
本文将对职业健康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解读。
一、职业健康管理的法律法规基础职业健康管理的法律法规基础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职业健康管理相关法律和标准等。
国家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对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原则。
同时,还有一些与职业健康管理直接相关的法律和标准,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等,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
二、职业健康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1. 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实施职业病防治措施:用人单位应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职业病预防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手段,全面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3. 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特点和风险程度,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如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等,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4.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用人单位应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岗位上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早期病变和可疑病例。
5. 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用人单位应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使员工了解职业健康管理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职业健康管理的法律法规落地问题在实际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一些用人单位对职业健康管理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有所欠缺,导致措施的落地不到位。
其次,一些地区和企业在法律法规执行上缺乏力度,监管不到位,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仍存在盲点和漏洞。
此外,职业健康管理的专业人才短缺也制约了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
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目录
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目录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接触或者作业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文件,以规范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的目录,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法规。
一、职业病防治法律1.1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国家制定的最重要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规范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依据。
该法规定了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1.2 劳动法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职业病防治的规定。
例如,劳动法规定了雇主应当采取必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等。
1.3 卫生法卫生法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法律,其中也包含了一些与职业病防治相关的规定。
例如,卫生法规定了工作场所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雇主应当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等。
二、职业病防治行政法规2.1 职业病防治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管理条例是国家制定的职业病防治的行政法规,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具体的规范。
该条例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组织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工作而制定的行政法规。
它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的组织管理、监测方法与标准、评价方法与标准等内容。
2.3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办法该办法是为了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而制定的行政法规。
它规定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程序、调查处理程序、责任追究等内容。
三、职业病防治规章3.1 职业病防治规划职业病防治规划是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明确职业病防治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分工。
该规划包括了职业病防治的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工作措施等内容。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解读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解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是保障员工工作环境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法律法规体系。
本文将对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概念职业安全与健康指的是在工作过程中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与健康的一系列措施。
促进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法规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
这些法规的出台旨在防止工作中的意外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二、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的主要内容1.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病防治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包括职业病的防治、鉴定与赔偿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规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员工在预防职业病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
2. 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维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主要涉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事故调查与处理等方面。
该法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3.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法律,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变更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规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权益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的意义1. 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明确了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权益和义务,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这些法规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做到自我保护。
2. 预防意外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的出台,旨在预防工作中的意外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通过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促进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3. 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形象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的实施不仅可以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还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风险,并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旨在促进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障工作环境的良好条件。
它涵盖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与保障。
本文将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原则和要求。
一、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1.《劳动法》《劳动法》是最基本的法律法规之一,属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石。
它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提供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2.《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中的双方权利和义务,明确了雇主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并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3.《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针对职业病进行防治的专门法律法规。
它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实施职业病防治措施,对职业病患者给予相应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4.《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5.《职业卫生法》《职业卫生法》是针对劳动者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
它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病和其他职业健康危害的侵害。
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政策解读1.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政策保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实施。
政府鼓励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推行职业健康监测和评估。
政府还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为职业病患者提供相关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2.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
他们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和报告。
同时,政府也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巡查和执法,确保用人单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宣传与教育政府倡导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劳动者对职业健康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培训内容:针对不同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添加项标题
培训形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包括线上课程、线下讲座、实际操作演练等,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
添加项标题
培训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积极参与国际职业安全健康事务,推动全球职业安全健康事业的发展
行政处罚:对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执照等。
刑事责任:对严重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
信用惩戒:对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信用惩戒,记录在案,并向社会公示。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修订背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
修订历程:从国家到地方,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修订内容:增加新业态、新工艺的职业安全健康规范
修订意义:提高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制定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加强其系统性和协调性。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
制定目的:保障劳动者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工伤事故
实施方式: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加强监督和管理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定义: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是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制定的安全卫生准则
目的: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要求、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要求、危险化学品管理要求等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监管和宣传,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ppt
诉讼途径
告知员工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司 法途径进行维权,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劳动保护法律法 规
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劳动法
规定了劳动者在劳动关 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是 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的核心。
安全生产法
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 性,对企业的安全生产 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
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
旨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
康权益。
工伤保险条例
为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 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提供 医疗救治、康复和抚恤
企业应确保生产场所的安全卫生条件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为 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处理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 援,同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事故调查和处 理。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原因、分清责任、依法处理责任人, 并针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与管理
根据不同工种和岗位 ,配备符合国家标准 的劳动保护用品。
对劳动者进行劳动保 护用品使用和维护的 培训,提高其安全意 识。
定期检查、维护和更 新劳动保护用品,确 保其有效性。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规定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 和休息休假制度,避免过度加 班和疲劳。
确保劳动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防止疲劳作业和健康问题的 发生。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劳动保护法规到现在 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和加强。
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推动各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发展和完善方面发挥 了积极作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加强。
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解读
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解读近年来,职业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对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和规范。
一、职业病防护法职业病防护法是我国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职业病防治的目标、职责等。
根据职业病防护法,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制度,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价,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此外,职业病防护法还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与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监测控制措施。
对于职业病患者,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相应的康复和伤残补助。
通过职业病防护法的实施,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得以建立,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好的职业健康保护。
二、劳动法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
在劳动法中,也涉及了职业健康管理的相关内容。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条件的工作环境,采取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此外,劳动法还对工资支付与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管理有关。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工资,不得减少工资、迟发工资或者拖欠工资。
这也间接保障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三、卫生法卫生法是防范和控制疾病的基本法律法规。
卫生法规定了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的管理。
根据卫生法,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并控制职业病危害,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
卫生法还要求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开展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工作,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通过卫生法的执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得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实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得到更好地保护。
四、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除了以上提到的法律法规外,还有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
例如,安全生产法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环境保护法则要求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
2024年3月
•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 宪法规定劳动权益 • 职业安全健康基本法概述 • 职业安全健康专项法概述 • 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规与标准 • 其他要求
目录
01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 系概述
我国对职业安全健康的重视
多层次的规范体系
从宪法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多个层面,我国已对职业安全 健康进行了全面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 利和义务。这意味着每个公民都有权力和责任参与劳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国家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包括发展经济、提 高科技水平、扩大就业门路等,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选择。
技术规范是指对技术操作和操 作过程的规定和要求。在职业 安全健康领域,技术规范往往 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卫生 问题,如机械安全、电气安全 、消防安全等。
工种规范是针对特定工种制定 的安全卫生要求。这些要求包 括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注意 事项、个人防护措施、应急处 理方法等,是保障职工安全健 康的重要措施。
职业安全健康保障作用
法规体系基础
《劳动法》的出台为职业安全健康法 规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提供法律依 据和保障。
主要体现在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规 范用人单位行为、建立监督机制,惩 罚和纠正违反法规的行为。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工 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是涉及职业安全健康的关键章 节。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全面保障。强调劳动关系 的平等和公正,要求建立平等的劳动关系。建立监督机制,对违 反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行为进行惩罚和纠正。
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解读ppt课件
-
4
《安全生产法》与《职业病防治法》的关系
▪ “红伤”与“白伤”的区别 ▪ “红伤”管安全 ▪ “白伤”管健康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前期预防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 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 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按照规定设置或者指 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或者未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 卫生管理人员的。
-
10
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
11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重点条款解读
第五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 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 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 关闭: (七)未按照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 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
-
21
作业场所 名称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职业卫生管理 人员数
职业病累计人数
接触人数(可重复)
专职 兼职
接触职业病 危害总人 数:
接触人数 (不重复)
(作业场 所 1)
… 职业病
危害因 (作业场 素分布 所 2)
情况
…
…
…
合计 -
19
填报人:
联系电话: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重点条款解读
用人单位职责
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 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 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 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知识简介3篇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知识简介
第一篇:《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知识简介(上)》
职业健康作为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议题,其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几个较为重要的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一、《劳动法》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对于职业健康的保护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第五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的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
第五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和保管。
”此外,第五十七条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进行职业卫生检查、设立职业卫生档案等措施,以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
二、《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职业病进行立法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评定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职业健康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是一类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于职业健康安全具有很大的威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确保职业健康的安全。
四、《职业病判定标准》
职业病的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而《职业病判定标准》则为职业病的判定提供了具体的标准。
该标准明确了职业病的定义、判定条件、判定程序等内容,有助于严格规范职业病的判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职业健康保护方面的知识。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共同纲领》
《宪法》(54年)
“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
“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
第一阶段 初建时期 三大规程——1956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安全生产法》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01
从业人员的权利——八个方面 从业人员的义务——三个方面 工会的作用——第五十二条
02
《安全生产法》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社会公众的监督
社区的监督
《厂长、经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资格认证规定》
01
总则 认证条件 培训 考核发证 《安全管理资格证书的管理》 附则
01
01
02
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与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范围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与发证 特种作业人员的复审 特种作业人员的日常管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矿山安全法》 《劳动法》 《安全生产法》
2.2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范围 (1)职业健康安全法律 (2)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 (3)职业健康安全规章 (4)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5)相关法律法规 (6)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7)国际劳工公约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ppt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欧盟职业健康安全指令》等。
02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 规体系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该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管理体制、预防措施、诊断标准和治 疗原则等内容。
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
企业应遵守该法规定,采取有效的预 防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并对已 发生的职业病进行及时治疗。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制 度
明确危害因素种类、来源、浓度等,制定 相应的控制措施。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尘口罩、耳塞、防护服等,以减少员 工与危害因素的接触。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加强员工培训
及时了解危害因素浓度,确保员工在安全 的环境中工作。
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和自我 保护意识。
如果企业发生职业病事故应该如何处理?
促进企业发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 遵守可以降低企业风险, 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企 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如何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
员的职责和要求。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企业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安全 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 患。
加强员工培训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 规知识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重点解读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在企业管理中的
应用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01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概 述
企业应加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 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安 全意识和技能。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要求解析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要求解析随着职业健康问题的日益引起重视,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确保工作场所的健康与安全。
在中国,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正逐渐完善,以下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解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国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
根据该法规,雇主必须负责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此外,该法规还规定,员工有权拒绝具有严重危害的工作,如有危险环境或者没有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工会组织也应当积极参与职业健康管理,代表员工维护其权益。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针对职业病问题而制定的专门法律,该法规对于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有着明确规定。
根据该法规,用人单位必须对可能造成职业病的工作环境和作业过程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护。
同时,员工有权知晓和了解所处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旨在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根据该法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并确保员工参加职业健康管理和安全培训。
该法规还要求用人单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事故隐患排查和预防,并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员工也有权提出安全生产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标准》(GB /T 28001)是一项指导性国家标准,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和规范。
该标准要求用人单位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并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五、国际劳工组织相关公约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根据该组织的公约,中国也需要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
其中最重要的公约是《劳动保护公约》(C155)和《职业卫生防治公约》(C161)。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讲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八条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 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 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 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的人员和自 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 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工作 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 标准; 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 理健康的要求;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 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第一节 概述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调整 劳动关系中规范劳动者安全与健康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劳动法律的 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举例
1956年“三大规程” ——《工厂健康安全规程》、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1992年《矿山安全法》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01年《职业病防治法》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 险物品的单位、个人,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 规定。 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对产品应当附有燃点、 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且注明防火防爆 注意事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 危险品标签。 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 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 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 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 全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配套规章: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职业病分类目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监督程序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
规范用人单位 规范执法行为 规范技术服务 标准与技术规范
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直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存在异议的资 料或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作出判定:有关部门应当配合。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 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 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 调查,也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十日内组织现场 调查。用人单位不得拒绝、阻扰。
接触苯
接触噪声
白细胞降低
听力损失
非职业因素与职业因素如何区分?
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第六十条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原条文 第五十三条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 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 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明确了职业病诊断机构在法定情形下参考劳动者自述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
的规定。
1.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等资料; 2. 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 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与劳动 者的自述、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
1.明确了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使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 都可以取得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增加劳动者自助选择诊断机构的机会: 2.规定了职业病诊断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要求 第四十四条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病
诊断的要求。
第四十五条 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 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
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 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 未成年工、女工保护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受教育权: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获得职业卫生服务权: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 防治服务 知情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 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第五十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 关系、工种、工种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并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决。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 的与仲裁主张有关的证据的,仲裁庭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 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劳动者的治疗费用按照职业病待遇规定的途径支付。
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
以向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措施,使前款规定的职业病病人获 得医疗救治。
第八十八条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 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
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 环境和条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
工作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 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高岗时等) 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 (记录过往接触史) 职业病报告义务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 告知劳动者的;
(五)未依照本法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
原条文为“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款为新增条款
第七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由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第四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 (一)病人的职业史; (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三)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
业病。
原条文: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 为职业病。
请求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
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批评权、检举权和控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危及生命健康的行
为
拒绝权:违章指挥和强令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参与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
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消除职业病诊断受理门槛:
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规定了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在特定情况下对有争议资料作出行政判定的职责。
规定以下情况诊断机构应当提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并
对存在异议的资料或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作出判定。
1.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料等有异议的:
2.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
我国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
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
的其他情况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
2012 工业卫生工作坊
中国工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嘉士伯中国区供应链EHS团队
2012年5月
培训要点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体系
重点法规解读
中国职业卫生法律框架
法律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标准
行政法 规
部门规章
主管机构:
标准
卫生行政部门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工业卫生、职业健康法律体系基本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
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 确定。
我国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
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做出了基本的法律 规定。在第四、五、六条明确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
职业病防治行政法规 职业病防治规章
经我国批准生效的国际条约、公约
地方性职业病防治法规
我国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
法律 公布 发布日期 施行日期
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2011年12月修 席令,第60号 正) 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65号
原条文: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 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简化劳动仲裁程序,使制度设置向保护劳动者权益倾斜。增加了职业病诊 断中劳动仲裁以及特殊程序的规定: 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 工种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请仲裁。(特殊程序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法定审理期限为 45日,案情复杂的可以延长15日,职业病防治法规定30日)
2001.11.27
2002.5.1
1994.7.5
1995.1.1
劳动合同法
2007.6.29
2008.1.1
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70号
2002.6.29
2002.11.1
工会法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2001年 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正
原条文为并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 全和防护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 动保护条例
尘肺病防治条例
放射卫生配套规章: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 防护器材、含放射性产品管理 放射事故管理 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
我国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对维护和实现劳动者的休息权利,合 理地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出了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