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初三阶段质量检测附加题.docx
(整理)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共4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Ⅰ、Ⅱ两卷,共18题,共4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Cl-35.5 K-39 Cu-64第I卷选择题(共10题,25分)本卷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该选项涂黑。
1.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稀有气体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人颗粒物2.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汽油易挥发B.高梁能酿酒C.铁熔点为1535℃D.铝导电性好3.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A.H2、COB.N2、O2C.N2.ArD.CO2、CO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闻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5.右图呈现的是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16.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后晾干的棉球。
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③变红,④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7.观察下图,下列叙述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②以上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都相同③金刚石、石墨、C60结构不同,它们完全燃烧的产物也不同④石墨与金刚石结构不同,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 鉴别木炭和二氧化锰在空气中灼烧B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闻气味C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通过红热的碳层D 除去CO气体中的CO 点燃210.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40 g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气体X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一)(含解析) 新人教版-2019word版可打印
(1)A图中水的作用是 ;
(2)B图中水的作用是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属于 反应类型.
四、实验探究题(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7.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文字表达式是 .
(2)量取8.5mL水 ;(用序号填空)
(3)某同学配制溶液时,需要量取80mL的浓硫酸,选用 mL的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3.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化学性质,获得一些化学知识:
(1)请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氧气、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氮气.
D.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固定在药品的下部加热
6.“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7.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白色固定物质是 ;能提供呼吸、支持燃烧的是 ;能用于生产氮肥的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
(2)实验室有许多方法制取氧气,分别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答题卷.docx
(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6)引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目的是。
(2)原因是;
(3),原因是。26.(1)化学方程式:。
(2)原因是。
(3)【提出合理假设】可能含有;
【得出结论】(填“成立”或“不成立”),成分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三、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每空1分 ,共32分)
19.①;②;③;④。
20.(1)。
(2) ①;②。
(3)(用元素符号表示),能达到目的的是(填序号)。
(4)(填“大”或“小”)。
21.(1)化学方程式为,正确的是(填字母)。
D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题,,除26小题(4)小问3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24. (1) a_______;b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性质。______ _。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题
九年级化学答题卷
说明: 本答题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AI--27S—32
九级化学上学期质量检查试卷9页word文档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量检查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一、选择题1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益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矿石粉碎C. 蜡烛燃烧D. 铜丝弯曲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镁条B. 红磷C. 木炭D. 铁丝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O B. Si C. Fe D. Al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化铜 B. 空气C. 氢气 D. 氯化钾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托盘天平B. 玻璃棒C. 酒精灯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
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
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A.B.C.D.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
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①②③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
精品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最新】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一、填空题1.通过对比、归纳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CO2、CH4三种气体间存在的另外一个规律并排序.(2)对比下表内的化学用语,请在下表中列出两点共同点.22.现有四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食盐 B.酒精 C.氮气 D.氦气(1)常充入食品袋中防腐(2)可用作家用调味品(3)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4)可充入广告气球中.3.今年我国纪念“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1)下列用水行为符合保护和合理使用水资源的是(选填序号)①将工业冷却水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2)下列与水相关的认识正确的是.A.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加以鉴别 B.利用活性炭净水可使硬水软化C.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饮用 D.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3)用图1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还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填序号).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4)小丹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利用如图2的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操作①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小丹同学使用的净水方法有(选填序号).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4.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11号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元素过渡到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3)各写出一种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离子符号:阳离子、阴离子.(4)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5.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3)小红按图1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4)为了证明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小红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步骤①: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2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步骤②: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左右.步骤③: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A.步骤②的目的是.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B.在步骤③“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C.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反思与交流】(5)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大于Mg3N2.请给出合理的解释.二、选择题6.下列物质中目前没有计入南京空气污染指数的是()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PM2.5 D.臭氧7.下列各图所示的物质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 B.。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渭源县北寨中学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空气 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2.点燃蜡烛,可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层,最亮,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得情况: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的温度最高,温度最低.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和.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4.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5.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四、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0分)6.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填序号).A.无机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7.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8.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整齐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假设不成立.(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9.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10.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11.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12.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立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①空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④氧气.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13.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14.下面是某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报告,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份报告.实验探究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在空气中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将然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在空气中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取两玻璃片,对其中一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呼气的玻璃片上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15.某化工厂周围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我们要对周围的空气进行检测时.首先就要取用空气样品.请你想一想,你有哪些简单的取样的方法?16.用图所示装置,能否探究得出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如果能,瓶内应该装何种化学试剂?试剂装进后,又该怎样操作呢?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渭源县北寨中学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空气 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现象回答,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解答】解: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错误;B、氧气和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故B错误;C、水蒸气和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故C错误;D、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常用此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或验证生成物的成分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2.点燃蜡烛,可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焰心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得情况: a 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以及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分析.【解答】解: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外焰最明亮,焰心最暗.外焰部分的温度最高,焰心部分温度最低,由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当把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时,外焰部分最先变黑,所以加热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答案:三;外焰;内焰;a;外焰;焰心.【点评】知道蜡烛的火焰的分层情况,并能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根据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断.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结合石蜡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有水生成;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二氧化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蜡烛燃烧的现象、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4.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产生黄色火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蜡烛蒸汽,不是实验现象,而是实验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B、外焰温度最高,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炭化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C、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燃烧除了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外,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生成,生成燃烧后生成了水,故选项说法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蜡烛燃烧的现象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蜡烛燃烧时的现象和生成物的性质进行判断;注意现象的描述要准确,全面.【解答】解: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故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说法正确;B、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故说法正确;C、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被点燃,因为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很容易被点燃,故说法正确;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并有黑烟产生.故说法错误;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与蜡烛燃烧的相关问题,看似简单,却容易出错,特别是B选项.这就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细心做题.四、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0分)6.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 D (填序号).A.无机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调节风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进入.(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让白烟通过无水硫酸铜或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方;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将白烟用火柴点燃或将白烟冷却得到白色的蜡状固体.【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蜡烛燃烧实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石蜡和石油液化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蜡烛的小颗粒可以燃烧.【解答】解:(1)石蜡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D.(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调节风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进入能使石油液化气充分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故填:调节风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进入.(3)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让白烟通过无水硫酸铜或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方.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将白烟用火柴点燃或将白烟冷却得到白色的蜡状固体.【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和实验探究的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蜡烛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炭黑;蜡烛燃烧实际上是蜡烛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解答】解: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故选项正确;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不能凝结成炭黑.故选项错误;C、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参与.故选项错误;D、如果蜡烛中不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燃烧后也不可能生成碳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燃烧和质量守恒定律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8.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整齐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假设②不成立.(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③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①,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我们在验证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时,必须排除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干扰.在验证白烟是否是水蒸气时,可以在白烟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检验是否是石蜡小颗粒时,可用再点燃的方法来验证.【解答】解:(1)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目的是检验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但蜡烛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碳,影响白烟的检验.所以,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2)在白烟的上方罩一干冷的玻璃片,若出现水珠,说明白烟是水蒸气,而没有水珠,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所以,由题意可知,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假设②不成立.(3)由题意可知,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③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①,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此可以得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故答案为:(1)①,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2)水蒸气;(3)③;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石蜡固体小颗粒.【点评】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白烟为蜡烛的小颗粒,所以我们若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时,白烟又会燃烧起来.9.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各成分的含量的变化分析;【解答】解: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收集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通过实验比较各成分的含量的不同,故使用的实验方法是对比法,故选B【点评】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是解题关键10.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回答.【解答】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首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放入水槽,将饮料管插入集气瓶,并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然后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即可;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不大,认真操作实验即可顺利解答.11.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木条燃烧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D、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立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①空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④氧气.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分析物质中是否含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否达到使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答】解: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太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②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④氧气不能与石灰水反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掌握与应用.13.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考点】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专题】化学实验与探究.【分析】小军同学在家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未变蓝色.实际上受热时大米中的淀粉结构发生了变化,看不到蓝色了.小军应该反复实验、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老师,而不应该不自信、随便放弃.【解答】解:A、向老师请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间接经验也很重要.故正确;B、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故正确;C、第一次实验失败了,还要反复试验,看是不是普遍情况.故正确;D、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是错误的,没有探究精神.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方法很多,但是实验探究中的态度必须严谨.14.下面是某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报告,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份报告.实验探究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在空气中无明显变化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变浑浊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将然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燃烧不旺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取两玻璃片,对其中一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明显变化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实验报告:根据二氧化碳使澄请石灰水变浑浊的特点,以及实验现象考虑结论;根据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和实验现象考虑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而空气中的没有,判断结论.【解答】解:实验报告:呼出的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更高;燃着的木条在空气瓶中燃烧的更旺,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低;。
初中化学初三年级质量检测化学学科考试卷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初三年级质量检测化学学科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 题 xx 题 xx 题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共11题)1.某饮料的主要成分为:脂肪、蛋白粉、钾、钙等。
该饮料不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A .无机盐B .维生素C .蛋白质D .油脂 【答案】B难度:容易 知识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现在社会提倡“节能、环保、低碳”,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 .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C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D .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答案】D难度:中等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3.将下列物质混合并充分搅拌溶解后,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植物油与水 B .氧化铁与稀盐酸 C .酒精与水 D .泥沙与水 【答案】C难度:容易 知识点:溶液的形成4.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 .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评卷人得分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5.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答案】A难度:偏难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6.洗涤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洗涤方法中错误的是A.汽车修理工用汽油洗涤手上的油污B.沾有油污的炉具,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清洗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物质,用稀硫酸浸泡除去D.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7.测得某强力除油污试剂的pH=14,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显酸性B.显碱性C.此试剂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D.一定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8.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3lD.氢氧化钙的俗名叫做熟石灰、消石灰【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均为一次性实验)。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第1-10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南海区罗村第一中学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一、崭头露角(完成下列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石灰水B.液氧 C.牛奶 D.冰水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 B.蒸馏水C.空气 D.双氧水3.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A.吸附 B.沉降 C.电解 D.消毒4.(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可立即用湿布盖灭C.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D.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5.某保健品中含有铁、钾、钙等多种成分,这里的铁、钾、钙是指()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配制NaCl溶液C.测定溶液的pH D.过滤7.现有锌、铜、银三种金属,要验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最好使用的试剂是()A.硫酸铜溶液B.硫酸锌溶液C.硝酸银溶液D.稀盐酸8.某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为MO,如果在其氯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与该氧化物中的化合价相等,则该金属氯化物的组成为()A.MCl B.MCl2C.M2Cl D.M2Cl29.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A.H2B.2H C.Fe D.H2O10.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3H﹣﹣表示三个氢原子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11.某元素R的氧化物分子中,R与O的原子个数比为2:3,则R的化合价是()A.+2价B.+3价C.﹣2价D.﹣3价12.下列置换反应中,能成立的是()A.2Fe+6HCl═2FeCl3+3H2↑B.Cu+2AgNO3═Cu(NO3)3+2AgC.Cu+H2SO4═CuSO4+H2↑. D.Zn+2AgCl═ZnCl2+2Ag13.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仍为饱和溶液 D.溶液的质量不变14.(3分)要增大氢氧化钙的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一定量的水B.加入一定量的Ca(OH)2C.降低溶液温度 D.升高溶液温度15.(3分)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冰水 B.NH4NO3C.NaCl D.NaOH16.(3分)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A.CO、CO2B.Zn、Fe C.HCl、H2SO4D.Ca(OH)2、NaOH17.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g B.32g C.16 D.3218.根据图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B.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物质C.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D.T1℃时,取60g甲和60g乙分别加入50g水中,二者均可得到饱和溶液19.“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的“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变紫色20.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A.变红色B.变蓝色C.变无色D.不变色2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Na2CO3B.Ca(OH)2C.CaO D.HCl2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物质的是()A.氢氧化钠纯碱 NaOH B.碳酸钙生石灰 CaOC.氢氧化钙消石灰 Ca(OH)2D.氧化钙熟石灰 CaO23.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A.SO2B.H2C.CO2D.NH324.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2HCl+CuO═CuCl2+H2O B.2NaOH+CO2═Na2CO3+H2OC.2HCl+Cu(OH)2═CuCl2+2H2O D.CaO+H2O═Ca(OH)225.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A.pH=0的溶液B.pH=1的溶液C.pH=7的溶液D.pH=14的溶液26.用pH试纸测某碱溶液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测得的结果与实际的pH比较()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27.(3分)对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B.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度C.两者只能检验酸碱溶液D.测试的意义相同,但测试方法不同28.(3分)经测定,一些水果的pH分别为:苹果2.9﹣3.3,柑橘3.0﹣4.0,柠檬2.0﹣2.4,番茄4.0﹣4.4.胃酸过多的人最不宜吃()A.苹果 B.柑橘 C.柠檬 D.番茄29.下列各组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是()A.NaCl、HCl、NaOH B.NaOH、NaCl、HClC.HCl、NaOH、NaCl D.HCl、NaCl、NaOH30.现有50mL pH=8的溶液,若想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A.pH=0的溶液B.pH=7的溶液C.pH=14的溶液D.pH=5的溶液31.将下列不同pH的各组溶液混合,得到溶液的pH可能为7的是()A.pH=3 pH=4 B.pH=11 pH=7 C.pH=6 pH=8 D.pH=0 pH=532.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A.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B.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在空气中C.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D.浓盐酸盛放在敞口玻璃瓶中二、锋芒初露(完成下列填空题)33.用化学符号表示:(1)碘酒中的溶质是;溶剂是;(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通常人体胃液中的酸主要是,如果胃酸过多会使人胃疼,为了缓解胃痛人们常服用斯达舒来缓解,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它在人体当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这是因为它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如果不及时处理该反应的生成物会继续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4)铁是世界上年常量最高的金属,工业上常用磁铁矿冶炼铁,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当铁在放置久了会生锈,是因为它与空气中的和发生了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因为铁锈疏松多孔,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使铁钉完全锈蚀,请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在稀盐酸中除铁锈,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如果不及时取出铁钉,我们会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请写出化学方程式:;(5)作为三大化石燃料的天然气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生活当中,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果不慎发生火灾,消防员会利用高压水枪将火熄灭,其原理是;目前人们正在积极探索氢能源的开发,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它是最清洁的燃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述.请写出一种人类正在开发的新能源.34.只用Ca、C、O、Cl、H五种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填空:(1)各写一个化学式:①氧化物;②酸;③碱;④盐;(2)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①分解反应:;②中和反应:.35.(2015•某某县校级模拟)请将下列短文中加点的文字转化为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在旁边的横线上:刚玉是宝石的一种,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而不是氢氧化铝,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一些刚玉由于混有少量亚铁离子等杂质而显蓝色,俗称蓝宝石.36.(2011•某某)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等)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大多显碱性.小红取了少量用来吹泡泡的肥皂水,用pH试纸测试的结果是pH7(填写“<”“=”“>”),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无色酚酞试液(化学式C20H14O4)试液,肥皂水呈色.酚酞是由种元素组成,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37.下列要求写出生成物中有MgCl2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金属与酸反应.(2)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3)金属氢氧化物与酸反应.38.(2009•某某)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①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见图)正确的是(填写“甲”或“乙“).②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③把浓盐酸稀释后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9.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2)如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种元素,元素的种类决定于.(3)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4)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5)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40.(2014•某某)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2)这三种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填“相同”或“不相同”).41.(2011•嘉峪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乙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时不舍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条).(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较大的是.(3)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填序号).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4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它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符号为.(2)铝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3)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三、牛刀小试(完成下列实验填空)43.(2014•某某校级模拟)列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请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右(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2)所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曲线上C点表示:.44.(2012•某某)通过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某些其体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②.(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从仪器①中应加入.如果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要用到E、F装置,正确的连接方法是(用导管口代号b、c、d、e表示)a接,接.如果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其原因可能是.(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置块状固体),其优点是.四、智力比拼(完成下列推断题)45.(2013秋•遂溪县校级期中)A、B、C、W、X、Y、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已知A、B、C是单质,W、X、Y、Z是化合物,且X和Y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分别写出A、W、Y的化学式:A,W,Y.(2)写出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3)试推测物质Z的组成元素是(写元素符号).五、挑战自我(完成下列计算)46.(2015•某某)2015年4月6日,某某PX项目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PX项目又一次引起人们的热议.PX是1,4﹣二甲苯(化学式为C8H10)的别称.请计算:(1)P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P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47.现有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100g.(1)如果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到20%,需加 g溶质可以;(2)如果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到20%,需蒸发溶剂 g;(3)如果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NaCl溶液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48.(2013•某某)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g.(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南海区罗村第一中学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1-10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崭头露角(完成下列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石灰水B.液氧 C.牛奶 D.冰水【分析】溶液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石灰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B、液氧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牛奶不均一、不稳定,不是溶液.故选项错误;D、冰水是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 B.蒸馏水C.空气 D.双氧水【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双氧水中没有氧分子,只有过氧化氢分子.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没有氧分子.二氧化碳中只有二氧化碳分子.空气中含有氧气,故含有氧分子.【解答】解:A、二氧化碳中没有氧分子,有氧原子,此项错误.B、蒸馏水中没有氧分子,只有水分子,此项错误.C、空气中含有氧气,即含有氧分子,此项正确.D、双氧水中没有氧分子,只有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此项错误.故选B.3.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A.吸附 B.沉降 C.电解 D.消毒【分析】净化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水的过程中不需要电解水.【解答】解: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净化水的过程中不需要电解水.故选C.4.(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可立即用湿布盖灭C.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D.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可立即用湿布盖灭.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目的为中和皮肤上残留的酸液.【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B、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故选项说法正确.D、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5.某保健品中含有铁、钾、钙等多种成分,这里的铁、钾、钙是指()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钾、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某保健品中的“铁、钾、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钾、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配制NaCl溶液C.测定溶液的pH D.过滤【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配制NaCl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7.现有锌、铜、银三种金属,要验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最好使用的试剂是()A.硫酸铜溶液B.硫酸锌溶液C.硝酸银溶液D.稀盐酸【分析】A、根据锌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金属铜,银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分析.B、根据铜和银都不能和硫酸锌反应分析.C、根据锌和铜都能和硝酸银反应分析.D、根据锌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和银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分析.【解答】解:A、锌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金属铜,银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锌>铜>银,A正确.B、铜和银都不能和硫酸锌反应,只能得到铜和银的活动性都不如锌但不能验证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不正确.C、锌和铜都能和硝酸银反应,只能说明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都比银强但不能验证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不正确.D、锌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和银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可得到锌比铜和银活泼但不能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D不正确.故选A.8.某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为MO,如果在其氯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与该氧化物中的化合价相等,则该金属氯化物的组成为()A.MCl B.MCl2C.M2Cl D.M2Cl2【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在M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以求出M的化合价是+2价,氯元素显负价时是﹣1价,和M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Cl2.故选B.9.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A.H2B.2H C.Fe D.H2O【分析】分析给出的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也就是只表示有关分子、原子、离子意义的化学用语,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是微观的.【解答】解:A、H2既能表示宏观意义氢气,又能表示微观意义一个氢分子,A不符合题意;B、2HB只表示两个氢原子,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B符合题意;C、Fe既能表示宏观意义铁,又能表示微观意义一个铁原子,C不符合题意;D、H2O既能表示宏观意义水,又能表示微观意义一个水分子,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3H﹣﹣表示三个氢原子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3H﹣﹣表示三个氢原子;故A 说法正确;B、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因此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故B说法正确;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因此Al3+﹣﹣表示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C说法错误;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C.11.某元素R的氧化物分子中,R与O的原子个数比为2:3,则R的化合价是()A.+2价B.+3价C.﹣2价D.﹣3价【分析】根据氧化物中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可确定其化学式为R2O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计算某元素R的化合价.【解答】解:由氧化物中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可确定其化学式为R2O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及含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推算出R的化合价应是+3价.故选B.12.下列置换反应中,能成立的是()A.2Fe+6HCl═2FeCl3+3H2↑B.Cu+2AgNO3═Cu(NO3)3+2AgC.Cu+H2SO4═CuSO4+H2↑. D.Zn+2AgCl═ZnCl2+2Ag【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与酸反应、铁与盐反应时,一律生成亚铁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选项错误;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故选项正确;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氯化银为不溶物,不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13.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仍为饱和溶液 D.溶液的质量不变【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液能继续溶解氯化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据此结合溶液组成的变化、溶质质量分数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液能继续溶解氯化钙,但由于未加入溶质,则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液能继续溶解氯化钙,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则溶液的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4.(3分)要增大氢氧化钙的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一定量的水B.加入一定量的Ca(OH)2C.降低溶液温度 D.升高溶液温度【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考虑: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内部因素),温度有关(外界因素).【解答】解:A、溶解度是指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增加水的质量不会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故A错误;B、增加溶质的质量不能增大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错误;C、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大,故C正确;D、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D错误;故选C.15.(3分)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冰水 B.NH4NO3C.NaCl D.NaOH【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M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说明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温度升高,那么该物质是氢氧化钠固体.【解答】解:A、冰水会使水的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B、NH4NO3固体溶于水会使水的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不变,故选项错误;D、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说明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温度升高,那么该物质是氢氧化钠固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16.(3分)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A.CO、CO2B.Zn、Fe C.HCl、H2SO4D.Ca(OH)2、NaOH【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等,二氧化碳不能燃烧,能与石灰水反应等,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正确.B、Zn、Fe均属于活泼金属,均能与酸反应等,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错误.C、HCl、H2SO4均属于酸,具有酸的通性,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属于碱,具有碱的通性,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错误.故选:A.17.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g B.32g C.16 D.32【分析】此题属于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因此解题关系是通过化学方程式找到反应物A、B与生成物C之间的质量关系,列方程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题意,得2×24+x=2×4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检测.docx
怀柔区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检测化学试卷(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一、选择题(25分,每小题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作答)1.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果汁B. 牛奶C. 蒸馏水D. 啤酒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现象的是A.木炭B.铁丝C.氢气D.红磷6.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B.面粉C.蔗糖D.花生油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 B.MnO2 C.CO2 D.H2O28.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9.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离子的是A. H2B. 2HC. 2H+D. 2H210. 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11.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2. 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气味B.常温下为气态C.能支持燃烧D.液氧为淡蓝色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过滤A.NaClB.HClOC.Cl2D.KClO315.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B.9C.10D.1916. 在森林中设防火带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 D.便于运水17.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8. 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这里的碘、钙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19. 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化学式的意义,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A.CO2 B.H2O2 C.Fe D.Cl220.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 用自来水洗手B. 用汽油清洗油污C.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D. 用盐酸清除铁锈21.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22.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23.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检验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C 除去暖瓶中的水垢向暖瓶中加入食醋D 析出食盐晶体冷却热的饱和食盐溶液24. 探究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以下是化学网为您推荐的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第一卷第二次化学定期质量测试(附答案)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l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可能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ar(c)=12ar(o)=l6ar(FE)=56ar(Zn)=65ar(mg)=24ar(s)=32ar(cl)=35.5ar(k)=39ar(na)=23ar(ca)=40一、多项选择题(该题包括15个子题,每个子题2分,共30分。
每个子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问题的含义。
)1、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炼制成钢C.淘金沙D.花香四溢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锈菌B、天然气C、蔗糖D、石灰石3、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右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
根据燃烧条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件能打火的组合是A.①③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为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人们正在逐步采用废物分类和回收。
在一些城市街道的垃圾箱里,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
以下能放入绿色垃圾箱的是①废旧报纸② 废铜线③ 一次性塑料饭盒④ 口香糖⑤ 剥⑥ 空矿泉水瓶⑦ 废铁锅a.①③⑤⑦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⑦d.①②⑥⑦5.烟花爆竹专用运输车辆应当悬挂或者喷涂危险货物运输标志,标志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之一:6.下列课本中研究微粒特性的化学实验与其主要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可选实验名称主要实验目的a高锰酸钾溶于水的实验证明物质是可分的且都由细小的微粒构成B氨挥发导致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实验证明,颗粒在不断移动c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证明微粒之间有空隙D酒精和水混合物体积变化的实验表明,不同的颗粒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7、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一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氧气C.一氧化碳和氧气D.一氧化碳和氢气8.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植物油和水B.碘和酒精C.面粉和水D.盐和水9、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 锌和稀硫酸;② 石灰石和盐酸;③硝酸铵和水;④氧化钙和水。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军埠镇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3×14=42分)1.党和国家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长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要求的是( )A.“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B.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以加快经济建设C.全面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2.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在长江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施救过程中,救援人员潜入水下搜救遇险者时需携带呼吸装置,目的是为人体呼吸提供(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3.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粒子是阴离子B.该粒子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C.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D.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 B.冰雪融化 C.花生霉变 D.消毒杀菌5.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B.溶解性C.稳定性D.导电性6.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C.用CO还原CuO时,先加热后通入COD.给装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7.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C.冰和干冰 D.氧气和液氧8.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丁烷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2:5B.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丁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D.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9.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1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12.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B.甲和丙是反应物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D.丁一定是化合物13.铜与稀硝酸反应可产生一种气体X,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X↑+4H2O,则X 的化学式是( )A.H2O B.NO C.Cu D.N214.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二、填空题(5个小题,共26分)15.(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氩元素__________;②氯化钾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③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__________④氯化铝__________;⑤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2)“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16.2015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2)我省部分地县多年干旱,严重缺水,因地制宜利用水资源迫在眉睫.①打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②取用浑浊的河水,加入明矾处理后,再用活性炭处理.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③干旱地区容易发生火灾.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17.如图为六种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六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己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相似.(2)在化学反应中,戊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该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该元素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18.在①海水;②红磷;③氯酸钾;④四氧化三铁;⑤空气;⑥大理石;⑦液氧;⑧镁;⑨氯化钠几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19.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由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氯化氢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任写1点)__________(2)写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4分)20.(19分)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以上__________(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4)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溢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21.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的结论为:__________.(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__________;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7)你认为哪些物质还可以充当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答:__________ 还可以充当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答出一种物质即可)四、计算题(共8分)22.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请计算:(1)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23.某同学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她取出10g大理石,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40.0g.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为46.7g (不含烧杯质量),假定大理石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求出:(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2)求10g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军埠镇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3×14=42分)1.党和国家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长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要求的是( )A.“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B.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以加快经济建设C.全面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优化环境、防止污染”的措施有: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大量的植树造林;研制和开发沽净能源,防治空气污染等.【解答】解:A、鼓励提倡步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会减少PM2.5污染,故A正确;B、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B错误;C、全面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C正确;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是合理的,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2.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在长江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施救过程中,救援人员潜入水下搜救遇险者时需携带呼吸装置,目的是为人体呼吸提供(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呼吸作用可知,人类生存需要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来解答.【解答】解:人类在呼吸时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则氧气可供我们呼吸.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空气成分的认识,学生应明确呼吸作用,并认识氧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3.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粒子是阴离子B.该粒子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C.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D.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回答,离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有几条弧线就有几个电子层,最外层是指离核最远的一层,最外层的电子数主要决定元素的性质;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分析该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解答】解: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该微粒为阴离子,故A正确;B、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该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B正确;C、由图示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6,是硫元素是非金属元素,错误D、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所以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结构示意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 B.冰雪融化 C.花生霉变 D.消毒杀菌【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白磷燃烧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毒物质黄曲霉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消毒杀菌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判断的关键是根据物质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看变化的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5.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B.溶解性C.稳定性D.导电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叙述来分析与判断.【解答】解:A.挥发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C.稳定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D.导电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物质的性质是否属于化学性质的问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C.用CO还原CuO时,先加热后通入COD.给装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左物右码”的原则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液体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量筒最多精确到0.1mL,因此不可能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量,故选项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加热或点燃一氧化碳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要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D、给装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以防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C.冰和干冰 D.氧气和液氧【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C、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均是化合物,均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D、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与氧气属于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8.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丁烷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2:5B.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丁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D.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丁烷的微观结构示意图,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4H10.A、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丁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题意,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丁烷的微观结构示意图,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4H10.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B、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10)=24:5,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则可推断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当前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化石燃料;B、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C、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解答】解:A、雾霾一定要治理,但是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实现了变废为宝,该选项说法正确;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该选项说法正确;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使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但是当前情况下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现实的.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来分析;B.根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进行解答;C.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均会发生爆炸;D.灭火的方法有: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故正确;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C.面粉、煤粉与空气混合后,若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故正确;D.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促进燃烧和灭火原理方面的知识,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1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有质子、电子、离子等进行分析判断;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可能产生爆炸.【解答】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推理错误;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常见的带电的粒子、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与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B.甲和丙是反应物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D.丁一定是化合物【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利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表中的信息及催化剂的特点判断甲是否是催化剂.【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4.0+2.0+3.0+2.0=1.2+x+2.4+5.4,故x=2.0,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则可推测反应物为甲、丙,生成物为丁,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A、由上分析可知,x=2.0,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甲和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说法正确;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4.0﹣1.2):(3.0﹣2.4)=14:3,故说法错误;D、由上分析可知,反应物为甲、丙,生成物为丁,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生成物丁一定是化合物,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应后质量和反应前进行比较,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13.铜与稀硝酸反应可产生一种气体X,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X↑+4H2O,则X 的化学式是( )A.H2O B.NO C.Cu D.N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X↑+4H2O,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检测化学试题附加题
初三化学阶段质量检测附加题时间30分,共50分本卷可能要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 Mg-24, Fe-56, S-32一、选择题(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一题2分,共18分)1、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钢铁生锈B 、电解水C 、天然气燃烧D 、海水晒盐2.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 、蒸馏水B 、矿泉水C 、牛奶D 、泥浆水3、化学变化多姿多彩,美丽如花。
右图中甲、乙、丙、X 分别是Fe 2O 3、C 、CO 、盐酸中的某一种,甲、乙、丙均能与X 发生化学反应,则X 是( )A.CB.Fe 2O 3C.COD.盐酸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分类”都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干冰--CO —氧化物 B 、碳酸钠--纯碱--Na 2CO 3--碱C 、氢氧化钠--烧碱--NaOH —碱D 、汞—水银—Ag —单质5.下列是小亮做实验时记录下来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 A 、用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 为4.3 B .用50ml 量取48.5ml 水C .用托盘天平称取15.1gNaCl 固体D .向盐酸中滴加无色酚酞后,溶液呈无色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会形成白色烟雾B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C 、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pH 会减小D 、浓盐酸加水稀释后,其pH ≧77.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 SO 2B. H 2C. NH 3D. HC18. 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是实验过程中几个相关的环节。
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9.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 H 2 + CuO = Cu + H 2O B. Fe 2O 3 +3 CO =2Fe+ 3 CO 2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3)(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海盐县通元中学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2.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3.要使含水99%的a克氯化钠溶液中的含水量降为98%,应蒸发掉水的质量为()4.将等质量的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值()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以上都有可能5.小X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X()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6.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选项方法科学原理A 用酒精洗涤油污油污能溶解在酒精中B 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水垢能溶解在醋酸里C 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能灭火D 铝制容器不能盛酸性物质酸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A.A B.B C.C D.D7.当SO2通入到饱和的H2S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SO2+2H2S═3S↓+2H2O,某同学在室温下,向饱和的H2S溶液中缓慢的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的pH随着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是()A.B.C.D.二、探究、填空、分析题8.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请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根据A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B装置,其中仪器c 的名称是.(3)请描述一种用于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4)E装置从a、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C、D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E装置来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口(选填“a”或“b”)进入.9.某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查阅资料]名称食用纯碱食用小苏打主要成分Na2CO3NaHCO3酸碱性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显碱性热稳定性受热不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实验探究](1)探究两者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异:小明分别向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两者都变色,但食用纯碱溶液中颜色更深,由此推测可能溶液碱性更强.(2)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填“甲”或“乙”)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三、计算题10.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某某石碎屑、块状某某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录前18分钟数据如下表.时间/分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某某石碎屑生成的CO2块状某某石生成的CO2(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某某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某某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计算过程)11.小翔做CO2的鉴定实验时发现一个新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但为什么继续通二氧化碳后又变澄清了?查资料,原来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又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现将KCl和Ca(OH)2混合物1.85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当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最大时,消耗CO20.44g.(1)求原混合物中Ca(OH)2的质量分数;(2)根据题意,在图示坐标系上,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m(g)与通入CO2的质量M(g)的关系曲线.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海盐县通元中学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多步反应的关系.【分析】已知Mg→MgSO4;Zn→ZnSO4;Fe→FeSO4.并且可知道,这个变化中,增加的质量是硫酸根的质量218g﹣50g=168g,在H2SO4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解答】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则2:96=x:168gx=3.5g;故选C.【点评】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了解物质反应前后有什么不同,从中找出规律2.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显酸性.【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A错误;B、B点对应的pH等于7,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B正确;C、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C说法正确;D、C点的pH继续减小,说明酸还没有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溶质,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完成此题,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趋势和关键点的意义.3.要使含水99%的a克氯化钠溶液中的含水量降为98%,应蒸发掉水的质量为()【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液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设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ag×(1﹣99%)=(ag﹣x)×(1﹣98)% x=0.5ag.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蒸发问题,掌握溶液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4.将等质量的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值()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以上都有可能【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题意,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相等,但溶质的质量分数未知,无法确定所含溶质质量的多少;再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将等质量的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由于不知溶质的质量分数,无法确定所含溶质质量的多少;则将等质量的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可能是稀盐酸有剩余,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也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故所得溶液的pH值可能大于7,或等于7,或小于7.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应用,判断出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小X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X()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CO2可溶于水,只是一体积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B、根据二氧化碳比水的密度小,当气体从b进入集气瓶,然后又从c逸出;C、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水小,从c进入集气瓶内形成气压,把水从b排出;D、根据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的底端跑掉;【解答】解:A、CO2可溶于水,只是一体积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如达到饱和就不会在溶于水了,所以用排水法也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A错误;B、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不能收集到一瓶CO2,二氧化碳比水的密度小,当气体从b进入集气瓶,然后又从c逸出,故B错误;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水小,从c进入集气瓶内形成气压,把水从b排出,故C正确;D、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从长颈漏斗的底端跑掉,所以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了超常规的收集方法,找出图中装置的不足或连接的不当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选项方法科学原理A 用酒精洗涤油污油污能溶解在酒精中B 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水垢能溶解在醋酸里C 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能灭火D 铝制容器不能盛酸性物质酸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A.A B.B C.C D.D【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常见的溶解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水垢的成分、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酒精洗涤油污是利用酒精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了水垢能溶解在醋酸里,故选项解释正确.C、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故选项解释错误.D、铝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铝均能与酸反应,故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溶解原理、灭火的原理、酸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当SO2通入到饱和的H2S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SO2+2H2S═3S↓+2H2O,某同学在室温下,向饱和的H2S溶液中缓慢的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的pH随着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是()A.B.C.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随着pH的增大碱性增强.【解答】解:H2S溶液显酸性,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因此酸性减弱,PH增大,完全反应后,再通入SO2气体,它与水反应生成H2SO3,因此酸性又增强,pH减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探究、填空、分析题8.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请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2)根据A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B装置,其中仪器c 的名称是锥形瓶.(3)请描述一种用于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继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4)E装置从a、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C、D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E装置来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b 口(选填“a”或“b”)进入.【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实验室通常用某某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某某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3)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4)氢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解答】解:(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2)其中仪器c 的名称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3)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继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4)用E装置来收集氢气时,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气体应从b口进入.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锥形瓶;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继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b.【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9.某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查阅资料]名称食用纯碱食用小苏打主要成分Na2CO3NaHCO3酸碱性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显碱性热稳定性受热不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实验探究](1)探究两者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异:小明分别向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两者都变红色,但食用纯碱溶液中颜色更深,由此推测可能纯碱溶液碱性更强.(2)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乙(填“甲”或“乙”)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小苏打(或NaHCO3)粉末进入导管.【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依据表中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酸碱性及热稳定性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解答(1)(2)即可.【解答】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的水溶液均显碱性,遇酚酞均能使酚酞变红,且碱性越强颜色越红,故可能是纯碱溶液的碱性强;(2)由图表关于两者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可知:食用小苏打可以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食用纯碱不能,所以分析装置可知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分解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装置中的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小苏打(或NaHCO3)粉末进入导管;故填::(1)红;纯碱;(2)乙; 2NaHCO3Na2CO3+CO2↑+H2O;防止加热时小苏打(或NaHCO3)粉末进入导管;【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相关题目中的信息结合探究过程中有关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重基础,能较好的训练和强化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三、计算题10.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某某石碎屑、块状某某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18分钟数据如下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时间/分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某某石碎屑生成的CO2块状某某石生成的CO2(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某某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2.40克;查表可知,某某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40克,而块状某某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也是2.40克.(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某某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解:(1)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来回答实验现象;(2)根据生成的气体质量不再改变考虑;(3)根据18分钟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解答】解:(1)因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所以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说明已经反应完;(2)某某石碎屑与盐酸反应到14分钟,气体不再增加,说明已经反应完了,最多产生2.4g 二氧化碳,查表可知,某某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40克,而块状某某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也是2.40克;解:18分钟时块状某某石生成CO2的质量为2.2克.设:此时块状某某石中发生反应的CaCO3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2.2克解得x=5克答:块状某某石中有5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1)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再变化)(2)2.40克;查表可知,某某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40克,而块状某某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也是2.40克(3)5克【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气体不再增加,说明反应已经停止,粉末状石灰石与块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同,知识块状反应速度慢.11.小翔做CO2的鉴定实验时发现一个新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但为什么继续通二氧化碳后又变澄清了?查资料,原来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又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现将KCl和Ca(OH)2混合物1.85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当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最大时,消耗CO20.44g.(1)求原混合物中Ca(OH)2的质量分数;(2)根据题意,在图示坐标系上,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m(g)与通入CO2的质量M(g)的关系曲线.【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消耗的氢氧化钙的质量;(2)根据取极值法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连线.【解答】解:(1)设与0.44g二氧化碳反应消耗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沉淀质量为Y,则:CO2+Ca(OH)2═CaCO3↓+H2O44 74 1000.44g X Y==X=0.74gY=1g所以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40%;(2)CO2+Ca(OH)2═CaCO3↓+H2O44 100M m=m=,M的取值为0≤M<0.44;CaCO3+H2O+CO2═Ca(HCO3)2100 44m M=m=,但是这是二氧化碳多于0.44g后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关系,所以还剩碳酸钙的质量等于生成碳酸钙最大值1减去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即:m=1﹣,M取值X围:0.44≤M≤0.88;(3)生成碳酸钙最大值是1,再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就会减少,当通到0.88g二氧化碳碳酸钙正好被消耗完.把0点、1g、0.88三个点连接起来即可.故答案为:(1)40%;(2)【点评】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使沉淀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阶段质量检测附加题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K:39 Mn:55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8分)
1、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既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它气体。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2.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氮
3.按氯元素化合价由低至高的排列顺序,在HCl、X、HClO、KClO
3
中,X代表的是()
A.NaCl
B.KClO
C.Cl
2 D.ClO
2
4.在A+2B ==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g
B.32g
C.16
D.32
5.“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
...“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6.下列化学概念,后者包含前者的是()
A.氧化物纯净物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单质化合物 D.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7..当空气受SO
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
2
含量明
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 2SO
2 + O
2
2CaSO
4
+ 2CO
2。
X的化学式是
()
A.CaO
B.CaCO
3 C.Ca(OH)
2
D.Na
2
CO
3
8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实验数据的变化与下列图像不相符合的是( )
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二、填空题(共16分)
11、(11分)碳在地壳中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 ______,图③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C 为+4价,Cl 为-1价,由C 和Cl 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4)实验室若选用图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 ___________ 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分)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物质所属类别的空格内
①空气 ②海水 ③液态氧 ④二氧化碳 ⑤高锰酸钾⑥冰水共存物 ⑦石墨 ⑧氯化钾 ⑨木炭 ⑩四氧化三铁
(1)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 (2)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3.(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
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 、b 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盛满水的F 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 (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A B C D E F 水①②b 水
a
四、计算题6分
14)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 对“24.5g氯酸钾受热完全分解产生多少克氧气一题”小莉和小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试回答下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答:。
(2)若要计算31.6g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请你把能用的解法和计算过程写下来。
(3)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小莉和小华同学的解法都能应用?
初中化学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