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第二课时训练(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第二课时训练(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fbcea8b10975f46527d3e1bc.png)
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第二课时训练(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所得的F1同时表现出双亲性状的现象,称为完全显性B.所得的F1表现为中间类型的现象,称为不完全显性C.所得的F1与隐性亲本的性状完全一致,称为完全显性D.显、隐性关系是绝对的,环境的改变不会影响显性的表现2.两株结黄色子粒的杂种豌豆植株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约为()。
A.0粒B.30粒C.50粒D.90粒3.下列杂交组合中,不能判断显隐性的是()。
A.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白化病的孩子B.一株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一代都开紫花C.一个色盲患者和一个色觉正常的人婚后生下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儿和一个色盲儿子D.一株紫花豌豆自交后,子一代既有紫花又有白花4.遗传的基本定律不适合于()。
A.家兔B.蓝藻C.团藻D.小麦5.下列生物个体中,自交后代一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是()。
A.杂合子B.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C.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D.能进行自花传粉的个体6.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形和狭披针形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7.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的枣红马杂交,生出了20匹黑马和20匹枣红马。
据此可知隐性性状为()。
A.黑色B.枣红色C.黑色或枣红色D.无法确定8.人的卷舌与非卷舌由基因R和r所控制,某女孩的父母均能卷舌,但她不能卷舌。
她的父母和她本人的基因型依次是()。
A.RR、RR、rr B.Rr、Rr、rrC.Rr、rr、Rr D.RR、Rr、rr9.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的紫花豌豆自交时,假设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含基因c的雄配子失去了活性(即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Ⅰ)教案浙科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Ⅰ)教案浙科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2b635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f.png)
- 板书设计:用图示或公式展示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突出遗传比例的概念,同时可以用实际案例或图片来解释这些定律的应用。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分离定律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分离定律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责任意识等生物学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分离定律,学生应形成对生命现象的本质认识,建立遗传规律的科学思维框架,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遗传问题,并具备对遗传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社会责任感。
2. 加强实践操作:增加实验课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培养知识应用能力:设计更多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4. 及时反馈与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5. 增加课堂互动:采用小组讨论、问题抢答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5. 练习题库: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6.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点、案例分析等,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一节 分离定律课时作业1 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一节 分离定律课时作业1 浙科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316292902d276a200292ec8.png)
分离定律目标导航 1. 通过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主要特征和杂交技术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学会依据研究目的使用合适的实验材料。
2.结合教材图文,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并能画出遗传图解。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杂交实验的材料——豌豆(1)选材原因:①传粉方式:a.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b.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②成熟变化: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③性状差异: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相关概念:①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如豌豆的花色、种子的形状等。
②相对性状:每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2.单因子杂交实验(1)P:紫花×白花。
(2)F1的分析:①F1:全部是紫花。
②判断显隐性: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3)F2的性状及比例:F2:紫花∶白花=3∶1。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所作的假设(1)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称为基因)控制的。
(2)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
(3)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4)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不同的基因,但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5)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单因子杂交实验的分析(1)写出亲本的基因型:P:紫花CC×cc白花。
(2)F1的分析:①F1的基因型:Cc,表现型:紫花。
②F1的雌配子:C和c,雄配子:C和c。
(3)用棋盘法推出F2的结果:3.相关概念(1)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
(2)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3)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4)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5)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判断正误:(1)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 )(2)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 )(3)配子中的基因是成单存在的。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一节分离定律同步练测 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一节分离定律同步练测 浙科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096bddeba0d4a7302763aa6.png)
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同步练测(浙科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2.下列为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中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豌豆为自花授粉植物,所以杂交前要对母本去雄B.若对白花豌豆做去雄处理,则应在白花豌豆植株上收获F1的种子C.F1自交时不需去雄,但应做套袋处理,避免其他植株与之杂交D.理论上每株F1上都结有F2的种子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个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B.孟德尔分离定律体现在杂合子体内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影响表现型4.下列关于纯合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Abb属于纯合子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D.由基因组成相同的雌、雄配子形成的合子发育形成的个体5.已知马的栗色与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马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1匹小马。
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A.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性状;反之,则白色为显性性状B.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4匹马全部是白色,则白色为显性性状C.选择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马,则说明栗色为隐性性状D.自由放养的马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为显性性状6.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
1.1分离定律每课一练浙科版必修二
![1.1分离定律每课一练浙科版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f0ca3524f18583d048645936.png)
1.1分离定律一、选择题1.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伴随()A.同源染色体分离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染色质螺旋成染色体D.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解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
故A项正确。
答案:A2. 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A.②④B.只是③C.①②D.只是①金太阳新课标资源解析:等位基因指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由此排除③④;四分体是指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互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
答案:C3. 将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种子各200粒混合后均匀播种在适宜的环境中,待它们长成植株后,再将高茎豌豆植株所结的480粒种子播种在适宜的环境中,长成的植株()A.全部为高茎B.全部为矮茎C.高茎360株,矮茎120株/]D.高茎240株,矮茎240株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纯合高茎豌豆(DD)所结种子的基因型仍为DD,所以长成的植株全部为高茎。
故A项正确。
答案:A4.Y(黄色)和y (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A.♀yy×♂yy B.♀Yy×♂yyC.♀yy×♂YY D.♀Yy×♂Yy Z#xx#k解析:雄性个体YY或Yy表现为黄色,而yy表现为白色;对于雌性个体来讲Y_和yy均表现为白色。
因此要想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性别,就要使子代的基因型为Y_,如果子代的表现型为黄色,则为雄性个体,如果子代的表现型为白色,则为雌性个体。
综上所述,A项错误,这样的杂交组合其子代的表现型全为白色,而雌雄个体均有白色;B项错误,这样的杂交组合其子代的表现型黄色和白色都有,黄色一定为雄性,但白色判断不出性别;C项正确,这样的杂交组合其子代的基因型为Yy,若子代为白色一定为雌性,为黄色一定为雄性;D项错误,解析同B。
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一章第1课时分离定律(Ⅰ)
![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一章第1课时分离定律(Ⅰ)](https://img.taocdn.com/s3/m/931f5726227916888586d703.png)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1课时分离定律(Ⅰ)目标导航 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
2.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
一、杂交实验的材料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的原因(1)豌豆是一种严格的________植物,而且是________,授粉时无外来花粉的干扰,便于形成________,能确保杂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而且花冠的形状又非常便于________(剪掉雄蕊)和________。
(2)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________和________。
(3)豌豆具有多个________________的性状。
2.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的总称。
3.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每种性状具有的不同的________。
理解相对性状应把握“两个相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
“一个不同”:不同表现类型。
而豌豆的白花和绿叶、猪的黑毛和牛的黄毛都不能称为相对性状。
二、单因子杂交实验1.孟德尔用________豌豆和________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用紫花豌豆作________(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________。
孟德尔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子二代的植株中,不仅有紫花,也有________。
孟德尔对________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________,结果发现F2中紫花∶白花=________。
2.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_;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_。
他把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的现象叫做________。
3.自花授粉:又称自交,即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4.杂交实验的步骤:人工去雄→套袋隔离→人工授粉→再套袋隔离。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性状是由________(后称为基因)控制的。
(新)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1课时分离定律Ⅰ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新)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1课时分离定律Ⅰ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208b4e44a300a6c30d229f3e.png)
第1课时分离定律(Ⅰ)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及要求考情解读必考加试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b b1.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根据研究目的使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运用推理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2.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
3.使用简洁的符号清晰地表示遗传图解。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b b考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b/b)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2.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1)豌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便于形成纯种。
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3.人工杂交的基本操作(1)①称为去雄,该过程的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时间应在雄蕊和雌蕊未成熟时进行。
去雄后还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2)②是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朵花的花粉涂抹在该花的雌蕊柱头上,这种方式称为人工异花传粉。
人工授粉后还要套袋。
4.单因子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图解及分析图解说明P(亲本) 紫花×白花↓F1(子一代) 紫花⊗↓F2(子二代) 紫花、白花比例接近3∶1①P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紫花,隐性性状是白花②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③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④无论用紫花作母本,还是用白花作母本,子一代全部开紫花,即正交、反交结果是相同的5.杂交实验常用符号及含义符号F1F2⊗×含义子一代子二代自交杂交1.(2017·杭州七县/市/区联考)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和红花B.果蝇的红眼和长翅C.绵羊的白毛与黑毛D.小麦的有芒与水稻的无芒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的表现形式。
A、B项所述均不是同一性状,D项所述不是同种生物。
答案 C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单因子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开后人工去雄B.去雄的豌豆为父本C.正交、反交结果相同D.F1出现性状分离解析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去雄应在花开前花粉未成熟时进行;去雄的豌豆为母本;F1只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
浙科版必修2 第一章 第一节分离定律第一课时 作业
![浙科版必修2 第一章 第一节分离定律第一课时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b7d493c4b35eefdc8d333c3.png)
分离定律的发现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练习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家鸡的长腿和毛腿B.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C.豌豆的高茎和矮茎D.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2.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
A.等位基因B.显性基因C.隐性基因D.遗传因子3.按照孟德尔的解释,基因型为AA(♂)的玉米植株与基因型为aa(♀)的玉米植株杂交,其F1的基因型是()。
A.AA B.AaC.aa D.有的是A,有的是a4.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不属于纯合子的是()。
A.Yy B.DD C.rr D.YY5.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6.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和② B.③和④C.①和③ D.②和③7.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F1都开紫花,F1自交后得到1 500株白花植株,F2中杂合紫花植株应有()。
A.500株B.1 500株C.3 000株D.4 500株8.下列几组小麦品种间的杂交中,与孟德尔单因子杂交实验过程相符的是()。
−−→F2A.抗病×早熟→F1⊗−−→F2B.杂高×纯矮→F1⊗−−→2C.高秆×抗病→F1⊗−−→F2D.纯高×纯矮→F1⊗9.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C.都是隐性个体D.都是显性个体10.下面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D.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11.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一节 分离定律课时提升作业 浙科版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一节 分离定律课时提升作业 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c4798bb52acfc789ebc98a.png)
【全程复习方略】2014版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课时提升作业浙科版必修2(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3·武汉模拟)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2.同一品系X的黄粒玉米,若自花授粉,后代全部是黄粒玉米;若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的也有紫粒的。
由此推测可知( )A.紫色是显性性状B.黄色是显性性状C.品系X是杂种D.品系Y是纯种3.(2013·嘉兴模拟)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
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4.(2013·绍兴模拟)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
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A.TTB.TtC.ttD.TT或Tt5.下列四项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6.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 )A.子3代B.子4代C.子5代D.子6代7.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隐性个体,此现象属于性状分离B.根据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改变,性状一定改变C.若生物表现出显性性状,则其基因型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两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表现型一致,控制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8.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自由交配,在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一) 分离定律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一) 分离定律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4e481284ac850ad0242a1.png)
课时跟踪检测(一)分离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高鼻梁与塌鼻梁B.卷发与直发C.五指与多指D.眼大与眼角上翘解析:选D高鼻梁与塌鼻梁、卷发与直发、五指和多指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眼大与眼小属于一对相对性状,与眼角上翘不属于相对性状。
2.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性状分离B.基因分离C.完全显性D.不完全显性解析:选A让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豌豆,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3.(2017·绍兴一中高一月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A.豌豆严格自花授粉,便于形成纯种B.豌豆成熟后籽粒留在豆荚中,便于计数和观察C.豌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实验后可以食用避免了浪费D.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解析:选C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A正确;豌豆成熟后籽粒留在豆荚中,子代较多,便于计数和观察,B正确;豌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属于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C错误;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D正确。
4.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
下列哪项不是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 A.F1形成配子时,基因分离,形成两种配子B.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随机结合C.含有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解析:选D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条件有:①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形成D配子和d配子;②这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机会相等;③含各种基因的种子必须有实现各自基因表达的环境条件。
5.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雄配子A∶雌配子a=1∶1C.雄配子∶雌配子=3∶1D.雄配子数比雌配子多解析:选D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其比例为1∶1,是指某一性别配子中含A和a的配子比例为1∶1,而不是雌配子与雄配子数目的比例为1∶1,植物体产生的雄配子多于雌配子。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分离定律(Ⅰ)名师精编作业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分离定律(Ⅰ)名师精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18cf9eb58f5f61fb7366697.png)
课时作业[学考达标]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豌豆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时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答案 C解析豌豆是自花授粉且闭花授粉植物,在进行异花传粉之前,必须保证雌花没有授粉,因此要在花蕾期去雄。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克隆羊的黑毛和白毛B.眼大和眼角上翘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D.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答案 A解析眼大和眼角上翘不是同一种性状,所以B项不符合;C项也不符合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要求;D项不是同一物种的性状。
3.家兔的毛色中,白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请你分析下列4组杂交组合的亲子代性状,其中,体现出了性状分离现象的一组是()答案 C解析白兔和白兔杂交后代均为白兔,没有体现性状分离现象,A错误;黑兔和白兔杂交后代均为白兔,没有体现性状分离现象,B错误;白兔和白兔杂交后代出现黑兔,体现了性状分离现象,C正确;黑兔和白兔杂交后代有黑兔,也有白兔,没有体现性状分离现象,D错误。
4.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
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1的基因型是Ee,性状表现为晚熟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C.F1自交后得F2,F2的基因型可能为EE、Ee和ee,其比例为1∶2∶1D.F2的性状表现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答案 B解析在数量上,雄配子数量远大于雌配子,但F1自交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数量之比或两种雌配子数量之比为1∶1。
5.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植株数量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GG×gg B.GG×GgC.Gg×Gg D.gg×gg答案 C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中,高茎∶矮茎≈3∶1,符合杂合子自交的实验结果,故推测亲本基因型为Gg×G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定律目标导航 1. 通过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主要特征和杂交技术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学会依据研究目的使用合适的实验材料。
2.结合教材图文,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并能画出遗传图解。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杂交实验的材料——豌豆(1)选材原因:①传粉方式:a.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b.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②成熟变化: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③性状差异: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相关概念:①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如豌豆的花色、种子的形状等。
②相对性状:每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2.单因子杂交实验(1)P:紫花×白花。
(2)F1的分析:①F1:全部是紫花。
②判断显隐性: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3)F2的性状及比例:F2:紫花∶白花=3∶1。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所作的假设(1)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称为基因)控制的。
(2)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
(3)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4)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不同的基因,但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5)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单因子杂交实验的分析(1)写出亲本的基因型:P:紫花CC×cc白花。
(2)F1的分析:①F1的基因型:Cc,表现型:紫花。
②F1的雌配子:C和c,雄配子:C和c。
(3)用棋盘法推出F2的结果:3.相关概念(1)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
(2)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3)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4)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5)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判断正误:(1)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 )(2)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 )(3)配子中的基因是成单存在的。
( )(4)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都表现为隐性性状。
( )(5)同一棵豌豆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 )(6)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
( )答案(1)√(2)√(3)√(4)×(5)×(6)√一、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1.豌豆的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2.与传粉相关的图形示意1.为什么去雄不能在开花以后进行?答案由于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在花开放之前就完成了传粉过程,所以去雄不能在开花以后进行。
2.黄瓜的人工异花传粉必需去雄吗?为什么?答案不必需。
黄瓜的花是单性花。
1.如图为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杂交实验中,紫花为母本,白花为父本B.过程①为去雄,该操作要在花蕾期进行C.过程②为授粉,授粉前后要套袋D.由于豌豆的相对性状较少,所以容易区分问题导析(1)在一对杂交亲本中,提供花粉的是父本,接受花粉的是母本。
(2)对母本要进行去雄处理,去雄以后套袋,授粉之后也要套袋。
(3)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答案 D一题多变(1)图中能否以白花豌豆作为母本,紫花豌豆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答案 可以。
(2)如何从类似的图中区分父本和母本?答案 方法有二,一是根据是否去雄,凡是需要去雄的是母本,不需要去雄的是父本;二是根据传粉的方向,提供花粉的是父本,接受花粉的是母本。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分离现象解释的图解表示方法(1)交叉线法(2)棋盘法则F 2基因型为14CC 、24Cc 、14cc(即基因型比例CC∶Cc∶cc=1∶2∶1),表现型为34紫花、14白花(即表现型比例紫花∶白花=3∶1)。
特别提醒 书写遗传图解时,基因型、表现型、比例、表示符号、箭头连线这几部分一般要求写完整。
配子这一项,要根据题意选择书写,没要求的,最好写上。
2.F 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生活能力相同。
(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3)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4)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1.辨别遗传图解中的常用符号符号P 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2.F2的性状及比例,与紫花作母本还是作父本是否有关?答案无关。
若紫花作母本,白花作父本的亲本组合称为正交,则紫花作父本,白花作母本的亲本组合称为反交。
但正交与反交的结果F1相同,因此F1自交所得F2的性状及其比例相同。
3.推断不同基因型个体自交的结果(1)纯合子紫花(或白花)豌豆自交的后代一定是纯合子吗?为什么?答案一定。
纯合子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后发育成的个体仍然是纯合子。
(2)杂合子紫花豌豆自交的后代一定是杂合子吗?为什么?答案不一定。
杂合子F1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导致F2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2.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下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自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问题导析(1)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中F2中①②③的基因成分别是Yy、Yy、yy。
(2)因为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故①和②的子叶颜色为黄色,③的子叶颜色为绿色。
答案 C一题多变(1)若F1产生的含y精子无受精能力,则F2中各基因型的比例是多少?答案YY∶Yy=1∶1。
(2)若F1产生的含y精子有一半死亡,则F2中各基因型的比例是多少?答案YY∶Yy∶yy=1/3∶1/2∶1/6=2∶3∶1。
(3)若F1中含Y的雌雄配子之间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有一半死亡,则F2中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的分离比是多少?答案黄∶绿=5∶2。
三、几对概念的比较1.交配类(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 ♂)为正交,则乙(♀)×甲( ♂)为反交。
2.性状类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性状分离杂种的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如C)。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如c)。
4.个体类(1)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型,如CC、Cc和cc。
(2)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如CC和cc。
(3)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如Cc。
1.羊的粗毛和白毛是否为一对相对性状?为什么?答案不是,因为粗毛和白毛一个属于毛的粗细,一个属于毛的颜色,二者不属于一种性状。
2.人的ABO血型系统中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表现型。
它们是否为相对性状?答案是。
相对性状中的表现型并不都只有两种,还可能有多种。
3.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正交、反交子代表现型不同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性状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问题导析(1)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代均表现为紫色。
(2)隐性个性一定是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仍表现的隐性。
(3)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性状一般相同,但性状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4)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答案 C一题多变(1)如果某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则说明该个体属于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答案杂合子。
(2)下列杂交组合中哪些可以判断出性状的显隐性?并归纳相对性状中显隐性性状的判定方法。
①紫花豌豆×紫花豌豆→紫花豌豆+白花豌豆②紫花豌豆×白花豌豆→紫花豌豆③紫花豌豆×白花豌豆→紫花豌豆+白花豌豆④紫花豌豆×紫花豌豆→紫花豌豆答案①、②。
相对性状中显隐性性状的判定方法归纳为:a.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亲本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b.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 )。
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时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答案 C解析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在进行异花授粉之前,必须保证雌花没有授粉,因此在花蕾期去雄。
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和短毛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C.棉纤维的长和粗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答案 A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可知,A 项是正确的。
B项和C项虽然说的是同种生物,但却不是同一性状。
D项描述的根本不是同种生物。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B.亲本之中一定有一个表现为隐性性状C.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答案 C解析隐性性状并非一直不能表现出来,只是在子一代中不能表现;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并非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只研究其中的一对相对性状。
4.豌豆子叶黄色、绿色受一对基因(Y、y)控制,现将子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交,F1为黄色。
F1自花授粉后结出F2代种子共8 003粒,其中子叶黄色豌豆种子为6 002粒。
试分析完成:(1)________为显性性状,________为隐性性状。
(2)亲本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
(3)F1代产生配子的类型是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其中子叶绿色为________粒。
(5)F2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