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工艺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SMT(表面贴装技术)是电子制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表面组装技术,可以将小型电子组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CB)上。
然而,在SMT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例如焊点不良、元器件偏位、组件缺失等。
这些不良现象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需要进行不良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首先,针对焊点不良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包括焊接温度不稳定、焊锡量不足、焊接时间过短等。
在进行不良分析时,可以通过观察焊点的形态和外观来判断问题的具体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1.调整焊接温度和时间:通过增加焊接温度、延长焊接时间等方式,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控制焊锡量:确认焊锡量是否足够,可以使用自动供锡机或者人工供锡的方式进行补充,确保焊点的充盈度和质量。
3.检测焊点质量:使用焊点质量检测设备,例如X射线检测设备或者直观检查仪器,检测焊点的质量和形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其次,针对元器件偏位的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元器件粘贴不准确、贴附剂粘度过大或过小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1.进行粘贴机的校准:调整粘贴机的定位精度,确保元器件的粘贴位置准确。
2.选择适合的贴附剂:根据元器件类型和尺寸,选择适合的贴附剂,并调整贴附剂的粘度,确保元器件的粘贴质量。
3.进行视觉系统的检测:使用视觉系统检测元器件的粘贴质量,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
最后,针对组件缺失的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是元器件的供应链问题,例如供应商发货错误或者内部库存管理不善。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1.加强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供应链的沟通和管理,确保元器件的质量和数量。
2.设立内部库存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确保元器件的采购、入库、出库等流程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3.进行组件跟踪和检测:使用条码或者RFID等技术,对每个组件进行跟踪和检测,确保组件的精确性和完整性。
电气控制柜设计制作-安装与装配-贴片工艺常见问题及分析
贴片工艺常见问题及分析1.当贴片机出现问题时,应按如下思路来解决问题(1)详细分析设备的工作顺序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2)了解故障发生的部位、环节及其程度,以及有无异常声音。
(3)了解故障发生前的操作过程。
(4)是否发生在特定的贴装头、吸嘴上。
(5)是否发生在特定的器件上。
(6)是否发生在特定的批量上。
(7)是否发生在特定的时刻。
2.贴片质量常见问题的分析1)元器件贴装偏移主要指元器件贴装在PCB上之后,在X—Y方向上出现位置偏移,其产生的原因如下:(1)PCB的原因① PCB曲翘度超出设备允许范围。
上翘最大1.2mm,下曲最大0.5mm。
② 支撑销高度不一致,致使印制板支撑不平整。
③ 工作台支撑平台平面度不良。
④ 电路板布线精度低、一致性差,特别是批量与批量之间差异大。
(2)贴装吸嘴吸着气压过低,在取件及贴装应在400mm汞柱以上。
(3)贴装时吹气压力异常。
(4)胶黏剂、焊锡膏涂布量异常或偏离。
过多导致元件贴装时或焊接时位置发生漂移,过少导致元件贴装后在工作台高速运动时偏离原位;涂敷位置不准确,因其张力作用而出现相应偏移。
(5)程序数据设备不正确。
(6)基板定位不良。
(7)贴装吸嘴上升时运动不平滑,较为迟缓。
(8)X—Y工作台动力件与传动件间联轴器松动。
(9)贴装头吸嘴安装不良。
(10)吹气时序与贴装头下降时序不匹配。
(11)吸嘴中心数据、光学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初始数据设置不良。
2)器件贴装角度偏移主要是指器件贴装时,出现角度方向旋转偏移,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PCB的原因① PCB曲翘度超出设备允许范围。
② 支撑销高度不一致,使印制板支撑不平整。
③ 工作台支撑平台平面度不良。
④ 电路板布线精度低,一致性差,特别是批量与批量之间差异大。
(2)贴装吸嘴吸着气压过低,在取件及贴装应在400mm汞柱以上。
(3)贴装时吹气压异常。
(4)胶黏剂、焊锡膏涂布量异常或偏离。
(5)程序数据设备不正确。
贴片纠正措施
贴片纠正措施1. 背景在电子产品制造中,贴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路板组装,能够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贴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现象,如贴片偏位、贴片打斜、贴片焊接不良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电路板性能下降、功能失效,甚至损坏整个产品。
为确保贴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纠正措施,及时排除潜在问题,保证贴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贴片纠正措施2.1 贴片偏位纠正贴片偏位是指元件在贴片过程中相对于预定位置的偏差。
贴片偏位可能是由于设备误差、零部件尺寸偏差、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贴片偏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纠正措施:•调整设备参数:检查贴片机的设备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包括贴片头速度、吸嘴吸力、电路板运输速度等参数。
适当调整参数,使其与元件尺寸和贴片要求相匹配。
•更换吸嘴:贴片偏位问题可能与吸嘴磨损或尺寸不匹配有关。
检查吸嘴状态,如有磨损或尺寸不合适,及时更换,并确保吸嘴与元件尺寸相匹配。
•校正贴片头:确保贴片头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贴片头位置,如发现偏差,及时进行校正。
•加强贴片过程监控:采用视觉系统、传感器等技术,对贴片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贴片偏位问题。
2.2 贴片打斜纠正贴片打斜是指贴上电路板的元件不垂直于表面,造成元件安装不牢固、焊接不良等问题。
针对贴片打斜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纠正措施:•校正贴片头角度:贴片头的角度是控制元件精确位置的关键因素之一。
检查贴片头角度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校正。
•优化焊锡膏用量:焊锡膏用量过多或不足都可能导致贴片打斜。
根据元件尺寸和要求,合理调整焊锡膏的用量,确保贴片打斜问题得到纠正。
•加强贴片头前后支撑:增加贴片头的前后支撑,可以减少贴片时的震动和晃动,降低贴片打斜的风险。
•提高元件对位精度:通过优化元件的对位精度,可以减少贴片打斜的可能性。
可以采用视觉对位技术、自动校正技术等手段,提高元件的对位精度。
2.3 贴片焊接不良纠正贴片焊接不良是指贴片到电路板上后,焊接不牢固、焊点虚焊、焊接位置不准确等问题。
SMT锡膏印刷和贴片缺陷与解决方法
SMT锡膏印刷和贴片缺陷与解决方法焊锡膏印刷质量分析由焊锡膏印刷不良导致的品质问题常见有以下几种:①、焊锡膏不足(局部缺少甚至整体缺少)将导致焊接后元器件焊点锡量不足、元器件开路、元器件偏位、元器件竖立.②、焊锡膏粘连将导致焊接后电路短接、元器件偏位.③、焊锡膏印刷整体偏位将导致整板元器件焊接不良,如少锡、开路、偏位、竖件等.④、焊锡膏拉尖易引起焊接后短路.>>>>导致焊锡膏不足的主要因素1.1、印刷机工作时,没有及时补充添加焊锡膏.1.2、焊锡膏品质异常,其中混有硬块等异物.1.3、以前未用完的焊锡膏已经过期,被二次使用.1.4、电路板质量问题,焊盘上有不显眼的覆盖物,例如被印到焊盘上的阻焊剂(绿油).1.5、电路板在印刷机内的固定夹持松动.1.6、焊锡膏漏印网板薄厚不均匀.1.7、焊锡膏漏印网板或电路板上有污染物(如PCB包装物、网板擦拭纸、环境空气中漂浮的异物等).1.8、焊锡膏刮刀损坏、网板损坏.1.9、焊锡膏刮刀的压力、角度、速度以及脱模速度等设备参数设置不合适.1.10焊锡膏印刷完成后,因为人为因素不慎被碰掉.>>>>导致焊锡膏粘连的主要因素2.1、电路板的设计缺陷,焊盘间距过小.2.2、网板问题,镂孔位置不正.2.3、网板未擦拭洁净.2.4、网板问题使焊锡膏脱落不良.2.5、焊锡膏性能不良,粘度、坍塌不合格.2.6、电路板在印刷机内的固定夹持松动.2.7、焊锡膏刮刀的压力、角度、速度以及脱模速度等设备参数设置不合适.2.8、焊锡膏印刷完成后,因为人为因素被挤压粘连.>>>>导致焊锡膏印刷整体偏位的主要因素3.1、电路板上的定位基准点不清晰.3.2、电路板上的定位基准点与网板的基准点没有对正.3.3、电路板在印刷机内的固定夹持松动.定位顶针不到位.3.4、印刷机的光学定位系统故障.3.5、焊锡膏漏印网板开孔与电路板的设计文件不符合.>>>>导致印刷焊锡膏拉尖的主要因素SMT贴片常见的品质问题有漏件、侧件、翻件、偏位、损件等。
贴片机都有哪些常见问题
贴片机都有哪些常见问题贴片机是电子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在PCB上精确地贴装各种SMD 元件。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环境问题等原因,贴片机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
以下是贴片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方法。
1.精度问题:-故障原因:贴片机装载错误、元件粘性差、贴装位置偏离、元件供料故障等。
-排除方法:-检查元件是否正确装载并保持贴装位置正确。
-检查元件粘胶是否正常,必要时更换胶带或胶嘴。
-调整元件供料器的压力和位置。
-清洁贴片机和传送带,确保元件能够顺利贴装。
2.输送带卡住:-故障原因:输送带上有杂物或残留物,电机故障,传感器故障等。
-排除方法:-停机并断开电源,仔细检查输送带,清除任何杂物或残留物。
-检查输送带电机和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必要时修理或更换。
3.元件供料问题:-故障原因:供料器故障,元件粘胶问题,元件供料机构堵塞等。
-检查供料器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维护,必要时更换。
-检查元件粘胶是否正常,必要时更换胶带或胶嘴。
-清洁元件供料机构,确保其畅通无阻。
4.摄像头问题:-故障原因:摄像头调整不正确,摄像头脏污或损坏等。
-排除方法:-调整摄像头位置和角度,确保其对元件进行准确的视觉识别。
-定期清洁摄像头,避免灰尘或污垢影响其工作。
-如有必要,更换损坏的摄像头。
5.控制系统问题:-故障原因:软件故障,控制器故障,通讯故障等。
-排除方法:-检查贴片机的软件设置和参数,确保其正确配置。
-检查控制器和电路板是否有任何损坏或松动的连接,必要时修理或更换。
-检查通讯线路及连接器是否正常工作,必要时更换。
6.传动系统问题:-故障原因:传动带松弛,传动部件磨损,轴承故障等。
-调整传动带的张力,确保其紧固适当。
-定期检查传动部件,如齿轮、皮带等,检查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
-检查轴承是否正常工作,必要时更换。
7.温度控制问题:-故障原因:加热元件故障,温度传感器故障,控制系统故障等。
-排除方法:-检查加热元件是否工作正常,必要时更换。
贴片漏件的措施改善报告
贴片漏件的措施改善报告贴片漏件的措施改善报告一、背景介绍贴片电子元件是现代电子产品中常见的一种组件,其小巧、高密度的特点使得它们在电子设备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制程、设备或人为因素等原因,贴片电子元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件的问题,即未能正确粘贴在印刷电路板上。
二、问题分析1. 影响因素:贴片漏件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a) 粘合剂不均匀:粘合剂在涂布过程中不均匀,导致部分元件无法牢固粘附。
b) 粘合剂过少:粘合剂用量不足,无法确保元件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牢固连接。
c) 温度控制不当:贴片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准确,导致粘合剂无法充分熔化和流动。
d) 设备故障:贴片设备存在故障或调整不当,导致无法将元件正确粘贴到印刷电路板上。
2. 影响后果:贴片漏件会导致电子产品的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下降,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漏件还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机、成本增加和客户投诉等问题。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贴片漏件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改善方案:1. 提高粘合剂的均匀性:a) 优化涂布工艺:对涂布设备进行调整和维护,确保粘合剂能够均匀地涂布在印刷电路板上。
b) 粘合剂配方优化:通过调整粘合剂的成分比例和粘度,提高其流动性和均匀性。
2. 确保足够的粘合剂用量:a) 设定标准用量:根据元件和印刷电路板的特点,制定标准的粘合剂用量,并进行严格控制。
b) 检测装置改进:引入自动检测装置,实时监测粘合剂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调整。
3. 加强温度控制:a)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关键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准确监测贴片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b) 温度控制优化: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及时调整加热设备的参数,确保贴片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精准。
4. 设备维护和改进:a) 定期维护:对贴片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各部件运行正常、精度准确。
b) 自动调整功能:引入自动调整功能,使设备能够根据元件和印刷电路板的尺寸、形状等参数自动调整,并确保粘合位置准确。
五大SMT常见工艺缺陷及解决办法
缺陷一:“立碑”现象(即片式元器件发生“竖立”)立碑现象发生主要原因是元件两端的湿润力不平衡,引发元件两端的力矩也不平衡,导致“立碑”。
回流焊“立碑”现象动态图(来源网络)什么情况会导致回流焊时元件两端湿润力不平衡,导致“立碑”?:因素A:焊盘设计与布局不合理↓①元件的两边焊盘之一与地线相连接或有一侧焊盘面积过大,焊盘两端热容量不均匀;②PCB表面各处的温差过大以致元件焊盘两边吸热不均匀;③大型器件QFP、BGA、散热器周围的小型片式元件焊盘两端会出现温度不均匀。
★解决办法:工程师调整焊盘设计和布局因素B:焊锡膏与焊锡膏印刷存在问题↓①焊锡膏的活性不高或元件的可焊性差,焊锡膏熔化后,表面张力不一样,将引起焊盘湿润力不平衡。
②两焊盘的焊锡膏印刷量不均匀,印刷太厚,元件下压后多余锡膏溢流;②贴片压力太大,下压使锡膏塌陷到油墨上;③焊盘开口外形不好,未做防锡珠处理;④锡膏活性不好,干的太快,或有太多颗粒小的锡粉;⑤印刷偏移,使部分锡膏沾到PCB上;⑥刮刀速度过快,引起塌边不良,回流后导致产生锡球...缺陷三:桥连桥连也是SMT生产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它会引起元件之间的短路,遇到桥连必须返修。
BGA桥连示意图(来源网络)造成桥连的原因主要有:因素A:焊锡膏的质量问题↓①焊锡膏中金属含量偏高,特别是印刷时间过久,易出现金属含量增高,导致IC引脚桥连;②焊锡膏粘度低,预热后漫流到焊盘外;③焊锡膏塔落度差,预热后漫流到焊盘外;★解决办法:需要工厂调整焊锡膏配比或改用质量好的焊锡膏因素B:印刷系统↓①印刷机重复精度差,对位不齐(钢网对位不准、PCB对位不准),导致焊锡膏印刷到焊盘外,尤其是细间距QFP焊盘;②钢网窗口尺寸与厚度设计失准以及PCB焊盘设计Sn-pb合金镀层不均匀,导致焊锡膏偏多;★解决方法:需要工厂调整印刷机,改善PCB焊盘涂覆层;因素C:贴放压力过大↓焊锡膏受压后满流是生产中多见的原因,另外贴片精度不够会使元件出现移位、IC引脚变形等;因素D:再流焊炉升温速度过快,焊锡膏中溶剂来不及挥发★解决办法:需要工厂调整贴片机Z轴高度及再流焊炉升温速度缺陷四:芯吸现象芯吸现象,也称吸料现象、抽芯现象,是SMT常见的焊接缺陷之一,多见于气相回流焊中。
贴片工艺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起步70 快速发展80 稳定发展90应用:芯片级封装(CSP)器件的焊球贴装芯片级封装(CSP)已成为面阵列封装设计的主要方式,利用其小巧的面积和格栅阵列技术能够做出更小、更快、更便宜的元器件,用于存储器、电信及多媒体等多种应用中。
但CSP技术的出现却给后端工艺带来了新的难题,制造商们必须要仔细考虑工艺流程的参数,才能使做出的产品在成品率和可靠性等方面满足应用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CSP器件类型数以百计,其中Tessera公司设计的μBGA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之一,已有多家集成电路制造商和组装厂商获得该项设计的使用许可。
μBGA封装结构设计灵活,可避免裸硅片与印制电路板(PWB)间因热膨胀不匹配而带来可靠性问题,其小巧、轻便、薄型封装设计非常适用于便携式产品和其它空间狭小的应用中。
然而使这类设计取得成功的因素对制造来说却是一种挑战。
CSP技术的出现给后端工艺带来了新的难题,同时由于终端产品市场固有的成本驱动特性,它还增加了制造商在产量和产能上的压力,这些难题与压力促进了高速高成品率自动化焊球贴装工艺需求的增长。
组装工艺1999年意大利一家独立的半导体存储器装配和测试机构EEMS在自己的工厂着手开始组装CSP,装配的产品采用Tessera的μBGA封装,组装时对焊球贴装工艺各方面进行了重点考察,包括焊盘形状、基板载带、焊球贴放、助焊剂涂敷以及裸片的运送等。
为了解决生产难题,EEMS委托美国Robotic Vision Systems 公司的Vanguard事业部安装了一条完整的焊球贴装线,其中包括V Ai 6300自动焊球贴放系统、回流焊炉、回流焊后的清洗机和材料运送设备(图1)。
图1(1)独特的焊盘形状EEMS的μBGA焊盘形状给焊球贴装带来了很多难题,它的焊盘在基板载带表面下方凹入0.069mm(图2),这样在用标准感光剂丝网进行焊锡助焊剂印刷时,很难控制助焊剂的用量和避免助焊剂桥接。
凹入的焊盘再加上焊盘直径特别小(0.33mm),使得对焊球贴放的准确度要求远远高于标准应用。
SMT贴片加工中难点及解决办法
SMT贴片加工中难点及解决办法表面安装技术(又称为SMT, Surface-mount technology)是一种电子装联技术,起源于60年代,最初由美国IBM公司进行技术研发,之后于80年代后期渐趋成熟。
此技术是将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等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并通过钎焊形成电气联结。
其使用之元件又被简称为表面安装元件(SMD,surface-mount devices)。
和通孔插装技术的最大不同处在于,表面安装技术不需为元件的针脚预留对应的贯穿孔,而表面安装技术的元件尺寸也比通孔插装技术的微小许多。
借由应用表面安装技术可以增加整体处理速度,但由于零件的微小化及密度的增加电路板的缺陷风险因而随之提高,所以在任何表面安装技术的电路板制造过程,错误侦测已经变成必要的一环。
SMT贴片加工技术都有哪些优点:一、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SMT贴片加工采用的是片状元器件,具有高可靠性,器件小而轻,故抗振能力强,采用自动化生产,贴装可靠性高,一般不良焊点率小于百万分之十,比通孔插元件波峰焊接技术低一个数量级,能够保证电子产品或元器件焊点缺陷率低,目前几乎有90%的电子产品采用SMT工艺。
二、电子产品体积小,组装密度高SMT贴片元件体积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而重量也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0%,通常采用SMT技术可使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质量减轻60%~80%,所占面积和重量都大为减少。
而SMT贴片加工组装元件网格从1.27MM发展到目前0.63MM网格,个别更是达到0.5MM网格,采用通孔安装技术安装元件,可使组装密度更高。
三、高频特性好,性能可靠由于片式元器件贴装牢固,器件通常为无引线或短引线,降低了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的影响,提高了电路的高频特性,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采用SMC及SMD设计的电路最高频率达3GHz,而采用片式元件仅为500MHz,可缩短传输延迟时间。
可用于时钟频率为以上16MHz以上的电路。
SMT贴片红胶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S M T贴片红胶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根据国内外客户的长期使用经验和自己实践,把红胶在使用常遇到的元件偏移、元件掉件、红胶粘接度不足、红胶固化后强度不足、施红胶不稳定、粘接不到位、红胶拖尾、红胶拉丝、红胶空洞或红胶凹陷、红胶漏胶、红胶胶嘴堵塞以及红胶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如下:一元件偏移造成元件偏移的原因有:1、红胶胶粘剂涂覆量不足;2、贴片机有不正常的冲击力;3、红胶胶粘剂湿强度低;4、涂覆后长时间放置;5、元器件形状不规则,6、元件表面与胶粘剂的粘合性不协调。
元件偏移的解决方法:1、调整红胶胶粘剂涂覆量;2、降低贴片速度,3、大型元件最后贴装;4、更换红胶胶粘剂;5、涂覆后1H内完成贴片固化。
二元件掉件造成元件掉件的原因有:1、固化强度不足或存在气泡;2、红胶点胶施胶面积太小;3、施胶后放置过长时间才固化;4、使用UV固化时胶水被照射到的面积不够;5、大封装元件上有脱模剂。
元件掉件的解决方法:1、确认固化曲线是否正确及红胶粘胶剂的抗潮能力;2、增加涂覆压力或延长涂覆时间;3、选择粘性有效时间较长的红胶胶粘剂或适当调整生产周期,4、涂覆后1H内完成贴片固化。
5、增加胶量或双点施行胶,使红胶胶液照射的面积增加;6、咨询元器件供应商或更换红胶粘胶剂。
三红胶粘接度不足造成红胶粘接度不足的原因有:1、施红胶面积太小;2、元件表面塑料脱模剂未清除干净;红胶粘接度不足的解决方法:1、利用溶剂清洗脱模剂,2、更换粘接强度更高的胶粘剂;3、在同一点上重复点胶。
4、采用多点涂覆,提高间隙充填能力。
四红胶固化后强度不足造成红胶固化后强度不足的原因有:1、红胶胶粘剂热固化不充分;2、红胶胶粘剂涂覆量不够;3、对元件浸润性不好。
红胶固化后强度不足的解决方法:1、调高固化炉的设定温度;2、更换灯管,同时保持反光罩的清洁,无任何油污;3、调整红胶胶粘剂涂覆量;咨询供应商。
SMT贴片焊接制程不良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SMT贴片焊接制程不良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全球电子制造业正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元件封装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PBGA、CBGA、CCGA、QFN、0201、01005,03015阻容元件等得到广泛运用,表面贴装技术亦随之快速发展,在其生产过程中,焊接品质
越来越受到工程师们的重视。
因现在产品功能越来越强大,元件本体规格越来越小,产品布局越来越密集,不良产品越来越难维修,人们对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节约成本,本着产品品质和效率是设计出来,是做出来的,而非人们常说的产品是检出来的(错误观念),问目检为什么没检出来?很少说为什么会生产出来这么多不良?怎样才能不生产不良?就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漏检不良,减少客户抱怨,提高信誉。
故本分析依治根治本的原则,从源头入手,解决SMT焊接异常问题,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员工压力而制定。
然后看看后面一些问题与对策细则。
印刷、贴片失效问题分析
不良
不良描述
原因分析
改善措施 1、清洁真空发生器 2、清洁消声器 3、检查气压和压缩空气回路 4、检查/更换真空测试板 5、检查真空分配环 1、重新制作、测试GF
大量元件偏移,且没有规律.
整个真空回路的真空不足.
测试真空,可以观察到整个头的 测试值偏小.ຫໍສະໝຸດ 大量元件偏移,且有相同的GF.
元件影象测试不良或者GF不好.
3
虚焊
4 5 6 7 8
少锡 冷焊 锡孔 锡珠(球) 沾锡
测试影象的时候可以看到测试不 稳定.
1
大量元件向同一个方向偏移,并且有 设备的悬臂零点有偏差. 贴片偏移 相同的偏移量. 多个元件偏移,且元件有相似的偏移 某个Segment的Offset值出现偏移. 量,但不是在同一个方向. 某几个元件贴片偏移,并且没有一定 某个Segment的真空值偏小. 的规律. 两个小板上的同一元件偏移相同. 大量元件偏移,且有相同的料号. 元件坐标偏移. Feeder不良,取料位置不正确. Feeder偏心,退卡不量,无垫片. Feeder的退卡不良或没有垫片、 软料带下没有加胶纸. 通过NC检查是否是同一个 Segment. 更换不良的Sleeve 更换Feeder和Sleeve 通过NC检查是否是同一个 Segment. 更换该Segment的Sleeve, Nnozzle,Plunger 测试吸嘴真空. 教正Segment Offset 1 更换NOZZLE,PLUNGER, SLEEVER 调整坐标 更换Feeder、增加垫片 调整取料位置
2
侧立/反白 通常是同一个料号或集中在几个料号. Feeder不良. 某一两个位号的元件掉件. 某个Sleeve不好,提前触发吹气. 检查Feeder,也有可能是Sleeve.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
板 模 2、开口不当
3、开口偏移
重新制作模板
4、模板太厚
5、
.
7
锡珠的产生原因与解决办法(二)
接焊
产生原因 1、预热区升温太急 2、保温区时间太短
3、焊接区温度太高
装 贴 1、贴片压力太大
2、 1、压力太小,使锡膏偏厚
刷 印 2、未对好位就开始印刷
3、未及时清洁模板
产生原因 1、板面氧化 2、有水份或污物
3、 1、焊端氧化 2、焊端有水份或污物 1、开口偏小
解决办法 PCB来料控制 清除PCB上的水份或污物
元件来料控制
板 模 2、毛刺过多
3、厚度太薄
重新制作模板 使用电抛光工艺
4、未及时清洗
及时清洗模板
5、
.
10
空焊的产生原因与解决办法(二)
刷印
产生原因 1、印刷压力太大 2、印刷速度太快
2、焊端有水份
3、焊端有污物
膏 锡 1、品质不好或变质
2、粘度太高 1、焊盘氧化
板 基 2、焊盘有水份或污物
3、焊盘上有过孔
4、焊盘大小不一
解决办法 元件来料控制 更换锡膏
清除PCB上的水份或污物 修改PCB Layout
5、小元件设计太靠近大颗黑色元件
.
12
墓碑的产生原因与解决办法(二)
产生原因 1、开口过大
焊
接 装贴
产生原因 1、焊接区升温太剧烈 2、回流炉内温度不均
3、履带运行时振动 1、贴件偏位
2、 1、印刷偏移
刷 印 2、印刷压力偏小
3、刮刀有磨损(缺口)
4、印刷机工作台不水平
解决办法 调整Reflow炉温 降低Reflow履带速度 检修Reflow
smt有什么好的改善方案
smt有什么好的改善方案SMT 有什么好的改善方案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在电子制造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需要不断寻找和实施有效的改善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以下是一些针对 SMT 生产的改善方案。
一、优化贴片程序贴片程序是 SMT 生产的核心环节之一。
通过对贴片程序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需要对 PCB 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合理安排元件的贴装顺序,减少贴片机的移动距离和贴片头的转换次数。
同时,根据元件的大小、形状和数量,合理分配供料器的位置,确保贴片过程中的供料顺畅,减少等待时间。
此外,利用先进的贴片软件进行离线编程和优化。
这些软件可以模拟贴片过程,提前发现可能的碰撞和干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还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贴片速度、加速度等参数进行优化,以在保证贴片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贴片效率。
二、提高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水平SMT 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校准和检查。
特别是贴片机、印刷机、回流炉等关键设备,要严格按照设备厂商的要求进行维护。
对于容易磨损的部件,如贴片头、刮刀、导轨等,要定期更换,以确保设备的精度和性能。
同时,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
另外,建立设备的故障预警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
三、加强物料管理物料的质量和供应及时性直接影响到 SMT 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物料采购标准,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供应商。
对来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物料符合生产要求。
优化物料的存储和管理方式,采用分类存放、标识清晰的原则,方便快速查找和取用。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
清洁保养
02
定期对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保养,保持设备整洁,防止灰尘、异
物等对设备造成损害。
润滑保养
03
按照设备制造商的推荐,定期对设备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保养
,以减少磨损工艺文件,确保每个生产步骤都符合规范和标 准。
人员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 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总结词
PCB板的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元件脱落、短路等问题。
详细描述
如果PCB板的线路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元件无法准确吸附在指定位置;如果 PCB板的焊盘设计不合理,则可能会导致短路或虚焊。因此,需要对PCB板的设 计进行严格审核和测试。
案例四: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
总结词
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元件引脚氧化、焊接不良等问题。
工艺不良
温度异常
SMT生产线温度异常波动 ,导致零件贴装偏差、焊 接不良等
湿度异常
SMT生产线湿度异常波动 ,导致零件受潮、焊接不 良等
大气污染
SMT生产线大气污染严重 ,导致零件表面污染、焊 接不良等
管理不良
计划管理不良
生产计划不合理、生产安排不科 学等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
量不稳定等不良现象
零件材质不良
零件材质不达标,如PCB 板材质不均、零件镀层不 均匀等
零件质量不良
零件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如气泡、划痕等
设备不良
贴片机不良
贴片机精度下降、机械故障等导 致贴装位置偏差、零件损坏等不
良现象
印刷机不良
印刷机精度下降、机械故障等导致 印刷不均匀、印刷错误等不良现象
检测设备不良
检测设备精度下降、机械故障等导 致检测不准确、误判等不良现象
smt常见品质问题及解决方案
smt常见品质问题及解决方案
《SMT常见品质问题及解决方案》
SMT(表面贴装技术)在电子制造和组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品质问题。
了解这些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常见的SMT品质问题及解决方案。
1. 焊接不良
焊接不良是SMT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焊锡量
不足、焊接温度不合适或焊接时间过短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调整焊接参数、使用适当的焊接设备和材料,以及加强工艺控制。
2. 组件偏移
在SMT过程中,组件偏移可能会导致焊接不良或装配错误,
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贴装设备的校准和调整,以及加强工艺控制来避免组件偏移。
3. 焊漆缺陷
在SMT过程中,焊漆缺陷可能会导致短路、断路或其它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高质量的焊漆材料、优化焊接工艺和检验工艺以及加强工艺控制来避免焊漆缺陷。
4. 焊盘氧化
焊盘氧化可能会导致焊接不良和器件失效。
要避免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存储和处理焊盘的方法,保持焊盘的表面清洁和
干燥,以及加强工艺控制来减少焊盘氧化的发生。
总的来说,要解决SMT中的品质问题,关键在于优化工艺、加强质量控制和培训员工等方面。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SMT生产过程,才能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SMT贴片常见缺陷分析总结
SMT贴片常见缺陷分析总结贴片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是一种电子元器件安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工业。
然而,SMT贴片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缺陷,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
本文就SMT 贴片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帮助减少这些缺陷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
1. 贴片偏移贴片偏移是指贴片组件在焊接过程中位置偏离设计预期位置的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 设计缺陷导致的焊盘尺寸与贴片尺寸不匹配;- 设备不准确的安装位置或传送机构问题;- 操作人员的误操作。
2. 贴片偏台贴片偏台是指贴片组件在贴合过程中,由于贴台粘合力不够强或者工艺参数不正确,导致组件偏离贴合位置的现象。
3. 贴片拖焊贴片拖焊是指贴片组件与焊盘之间存在焊膏过多或者焊膏流动不畅导致产生的焊疤现象。
贴片拖焊可能会导致电气连接不良或者短路等问题。
4. 贴片少焊贴片少焊是指贴片组件与焊盘之间存在焊膏缺失导致未能成功焊接的现象。
贴片少焊可能会导致电气连接不良或者某些焊盘没有连接的问题。
5. 贴片漏焊贴片漏焊是指贴片组件与焊盘之间存在焊膏不均匀或者完全缺失导致的未能完全焊接的现象。
贴片漏焊可能会导致焊点不牢固,影响电气连接或者导致部分焊盘未能焊接。
6. 贴片倒装贴片倒装是指贴片组件安装时朝向错误的现象。
可能的原因包括:- 设计或标志错误;- 设备设置不正确;- 操作人员误操作。
7. 贴片翻车贴片翻车是指在组件焊接过程中,贴片组件在传送过程中倒下或翻转的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 设备不稳定;- 传送机构故障;- 操作人员的误操作。
8. 贴片错件贴片错件是指贴片组件被错误地安装在错误的位置或者与设计要求不符的位置的现象。
贴片错件可能会导致电气连接错误或者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避免以上缺陷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设备的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优化工艺参数,确保粘合力和焊接质量;- 培训操作人员,提高其操作技能;- 加强质检过程,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贴片胶常见的问题及分析
贴片胶常见的问题及分析贴片胶是一种用于电子设备贴片组装的重要材料,它可以用于固定电子元件,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但是,由于贴片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本文将会分析贴片胶常见的问题,并提供一些有用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粘度不稳定贴片胶的粘度是指它的黏度和粘附力。
粘度不稳定的情况会导致贴附不紧或者粘度过高会影响电子元件的散热能力,从而损坏元器件。
原因分析粘度不稳定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胶水的粘度,应该确保在制作和使用贴片胶时,温度应该在适宜的范围内。
•比例: 贴片胶的成分应该准确,如果成分比例不合适,则粘度也可能会不稳定。
•环境: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高或低,空气中灰尘过多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粘度不稳定。
解决方法要控制贴片胶的粘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制作和使用贴片胶的温度适宜,避免在高温或过低温的环境中使用贴片胶。
•严格按照贴片胶的配方比例制作,避免成分比例不合适导致黏度不均匀。
•在生产和操作贴片胶时,确保环境适宜,避免受到影响。
问题二:密封效果不佳贴片胶的密封效果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起到保护电子元件的作用。
因此,如果密封效果差,可能导致元件在长时间运行后受到损坏。
原因分析影响贴片胶密封效果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贴片胶的选择:贴片胶的原材料及配方不同,其密封效果也会有所不同,选择合适的贴片胶对提高密封效果很关键。
•工艺流程:在制作贴片胶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失误,比如老化时间过短、灌料时操作不当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密封效果收到影响。
解决方法要提高贴片胶的密封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正确的贴片胶类型,确保其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优化工艺流程,保证流程的正确性和完成度,减少失误。
•做好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确保贴片胶的密封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问题三:温度敏感性差作为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胶水,贴片胶对温度敏感性较强。
如果温度变化很大,贴片胶的性能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步70 快速发展80 稳定发展90应用:芯片级封装(CSP)器件的焊球贴装芯片级封装(CSP)已成为面阵列封装设计的主要方式,利用其小巧的面积和格栅阵列技术能够做出更小、更快、更便宜的元器件,用于存储器、电信及多媒体等多种应用中。
但CSP技术的出现却给后端工艺带来了新的难题,制造商们必须要仔细考虑工艺流程的参数,才能使做出的产品在成品率和可靠性等方面满足应用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CSP器件类型数以百计,其中Tessera公司设计的μBGA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之一,已有多家集成电路制造商和组装厂商获得该项设计的使用许可。
μBGA封装结构设计灵活,可避免裸硅片与印制电路板(PWB)间因热膨胀不匹配而带来可靠性问题,其小巧、轻便、薄型封装设计非常适用于便携式产品和其它空间狭小的应用中。
然而使这类设计取得成功的因素对制造来说却是一种挑战。
CSP技术的出现给后端工艺带来了新的难题,同时由于终端产品市场固有的成本驱动特性,它还增加了制造商在产量和产能上的压力,这些难题与压力促进了高速高成品率自动化焊球贴装工艺需求的增长。
组装工艺1999年意大利一家独立的半导体存储器装配和测试机构EEMS在自己的工厂着手开始组装CSP,装配的产品采用Tessera的μBGA封装,组装时对焊球贴装工艺各方面进行了重点考察,包括焊盘形状、基板载带、焊球贴放、助焊剂涂敷以及裸片的运送等。
为了解决生产难题,EEMS委托美国Robotic Vision Systems 公司的Vanguard事业部安装了一条完整的焊球贴装线,其中包括V Ai 6300自动焊球贴放系统、回流焊炉、回流焊后的清洗机和材料运送设备(图1)。
图1(1)独特的焊盘形状EEMS的μBGA焊盘形状给焊球贴装带来了很多难题,它的焊盘在基板载带表面下方凹入0.069mm(图2),这样在用标准感光剂丝网进行焊锡助焊剂印刷时,很难控制助焊剂的用量和避免助焊剂桥接。
凹入的焊盘再加上焊盘直径特别小(0.33mm),使得对焊球贴放的准确度要求远远高于标准应用。
普通焊盘设计允许贴放位置出现偏差,因为轻微偏离的焊球在焊锡回焊时能自行对中到焊盘上;而对于EEMS封装来说,位置偏移的焊球不会与焊盘或助焊剂接触,它错过了焊盘所在的小“口袋”,因此无法利用焊球、助焊剂和焊盘之间的附着力特性,结果这个焊盘将漏掉焊球,最终产生不完全回流焊而少一个I/O连接。
图2(2)载带式基板采用载带设计的引脚框组件需对焊球贴装工艺有一些独特的考虑。
封装排列在载带基板上,载带基板本身又固定在引脚框上,由于基板载带具有柔韧性,因此最好是在载带上安排一些孔以便于机械对位。
但在EEMS应用中这却无法做到,所以将孔留在引脚框上是组装定位的唯一可选方法。
组装过程中基板载带可能会伸长,使得引脚框和载带基板之间误差产生累积,从而增加了对助焊剂涂敷和焊球贴放工艺精度的要求。
由于焊球贴放系统依靠引脚框来进行定位,所以这些工艺必须保持很高的精度以克服因载带弯曲而可能产生的焊盘位置偏移。
除了前面提到的焊盘形状问题之外,由于在引脚框上固定基板载带的安装带位于焊盘表面上方,所以传统的助焊剂丝印方法也有困难,刮刀将与安装带而不是焊盘接触,导致助焊剂用量不均匀。
裸芯片运送Tessera的μBGA封装采用的是裸芯片,没有用密封剂或模塑保护,如果不仔细运送或固定元件很容易损坏。
为了将这种损坏的风险降到最低,材料的运送在焊球贴装线每个阶段都很重要。
2.4集成解决方案对封装最初的分析表明,需要一个助焊剂涂敷和焊球贴放都有很高精度的高产量解决方案,为了得到可靠的高成品率焊球贴装,整个生产线必须考虑封装对每一步工艺的要求。
通过客户和供应商工程力量的共同协作来满足这些要求,研究重点主要是助焊剂涂敷、焊球贴放、定位夹具以及元件运送等几个方面。
助焊剂涂敷由于安装载带和焊盘形状的原因而无法使用感光剂丝印来涂覆助焊剂,因此这里选用了一种刚性助焊剂漏板(RFS)技术,该技术可以使V Ai 6300焊球贴放系统为焊球贴装所需的细间距助焊剂涂敷提供一个更加精确均匀的方法。
对于这里的应用来说,RFS主要解决封装位置精确一致、避免助焊剂桥接、助焊剂一致性以及基板上有安装载带时的助焊剂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
RFS用铝合金制造以延长使用寿命,它有一个与封装焊盘形状一样的I/O图案,每个焊盘的孔径和位置都非常精确。
该工艺可以使金属漏印板满足助焊剂在位置和数量控制方面的要求,助焊剂涂敷精度可达0.051mm,数量偏差为±5%。
另外在RFS下方还固定有定位销钉用来对引脚框组件定位,这样可以减少定位中的误差累积,确保助焊剂涂敷时每个封装的位置精确一致。
Capton安装载带会阻碍丝印助焊剂,此时可在RFS下方做一些释放装置以适用于升高后的载带。
为适应EEMS封装的特殊要求,RFS每个I/O孔周围都加工有“环形”圈,以消除封装中凹陷型焊盘可能存在的助焊剂桥接风险。
另外RFS内置的间隙高度可使助焊剂尽可能靠近焊盘表面进行印刷,进一步提高助焊剂数量和涂敷的精度。
焊球放置与助焊剂涂敷需要很高精度一样的道理,焊球贴放也需要同样的精度。
因此,RVSI也将其最新开发的技术配备在焊球贴放系统上,这里是用在钻孔焊球掩膜(DBM)中。
和RFS一样,DBM也是由铝合金制成并具有与封装匹配的I/O图形,为焊球的精确贴放提供保证。
RFS和DBM都有固定在焊球面对引脚框进行定位的定位销,这样更换工具时无需再作调整,减少转换时间。
DBM的刚性很大,所以用真空或空气在吸住松开焊球时它不会弯曲,确保焊球贴放的精确度和重复性达到最高。
另外DBM具有平滑的表面,可以避免焊球粘附在掩膜中间,提高成品率和设备运行时间。
总的说来,实验表明DBM的焊球贴放精度能达到42μm,可很好地控制在工艺误差范围之内。
定位夹具由于载带基板具有一定挠性,因此定位夹具准确重复地对每一个封装进行定位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准确的助焊剂涂覆和焊球贴放,加工过程中载带表面的共面度应保持在0.051mm范围内。
可使用配备专用真空孔(每个裸片对应一个)的硬不锈钢插入板,这些独立的真空孔确保在整个面上支撑引脚框组件,使助焊剂涂敷和焊球贴放操作都在一个平面上进行。
可收缩定位销预先将封装组件对准,使引脚框位置一致且重复性高,同时将表面共面度维持在0.051mm范围内,保证了V Ai 6300助焊剂涂敷和焊球贴放操作所需的准确度。
元件传输为了防止封装中极易损坏的裸片受到损伤,在整个焊球贴放系统和材料输送设备中都使用边缘传送带。
这种传送带仅与引脚框组件的边缘相接触,不会碰到芯片,但是回流焊炉和清洗机却都是用不锈钢网传送带,可能会导致部件损坏。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V Ai 180使用一种传输线导引器将引脚框组件从焊球贴放设备移到回流焊炉的传送网上。
导引器在五种流程中选择一个,将引脚框组件从V Ai 6300送到选中的回流焊炉传送带上,并使传送网的速度与组件移到回流焊炉的速度相同,完成无缝无碰撞传输,避免了传送网与裸芯片之间发生有害碰撞的可能性。
结论2000年5月,焊球贴装线已被整合到生产线中并进入全面生产阶段,转包商可用它来向客户提供当今先进CSP的最新组装产品。
EEMS使用的μBGA焊球贴放工艺成品率超过99.9%,虽然该工艺对助焊剂涂敷、焊球贴放、定位夹具和材料输送带来了许多难题,但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最终得到超出客户期望同时也使制造能力增强的工艺方法。
柔性印制板是印制板制造的新领域,简称FPC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细间距器件对工艺要求很严格,贴装器件所要求的精度比引线间隙小一个数量级,这就是所谓的“10:1”规律,如贴装0.635mm引线间隙器件的系统应具有0.0635mm的定位精度。
贴片机常见缺陷及防止措施5.1抛料(1)吸嘴问题。
吸嘴变形,堵塞,局部破坏造成气压不足,漏气,取料不起、不正,识别通不过(2)识别问题。
识别视觉不良,视觉或雷射镜头不清洁,有杂物干扰识别,或识别光源选择不当和强度灰度不够(3)位置问题。
取料不在料的中心位置,取料高度不正确(一般为碰到零件后下压0.05mm)而造成偏位,取料不正,有偏移,识别时和对应的数据参数不符而被识别系统当作无效料抛弃(4)气压不足。
真空管通道不顺畅或局部漏气(5)程序问题。
元件参数设置不对,和来料实物尺寸,亮度等参数不符造成识别通不过(6)来料问题。
来料不规则,引脚氧化(7)供料器问题。
位置变形,进料不良(供料器棘齿轮损坏,料带没有卡在供料器的棘齿轮上,供料器下方有异物,弹簧老化或电气不良),造成取料不到。
MSHG3运动的优化算法1、上料器位置的确定上料器的排放位置是影响贴装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一个给定的元件放置顺序,不合理的上料器安排会出现真空吸嘴一直停留在吸取位置等待下一个上料器的到来。
本文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法:方法一:元件按Head Speed的大小将上料器在上料器平台上按降序排列,然后在对那些具有相同Head Speed的元件,按其在板上出现频率的高低进行降序排列,这样就得到了初始化的上料器排列方法。
方法二:a.按照离坐标原点最近以及Head Speed最大的原则,确定放置于上料器平台第一位置的元件。
b.然后对该种元件运用最短路径方法来寻找放置的路径;c.在第一个上料器中的元件被放置完毕之后,在剩余元件中寻找与第一位置上料器中最后放置的元件相临最近的,并将该种元件设定放置于上料器平台的第二位置上,按步骤①方法安排该种元件的贴装顺序;d.依次执行直至所有元件被放置完毕。
2、最短路径问题在上料器的位置确定后,假设忽略上料器切换与进给时间对贴装时间的影响,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成了如何尽量减少X-Y工作台运动时间的问题,即寻求最短路径,使得其能遍历所有的元件而运动的总距离最短。
数学描述如下:假设{1,2,3…,i…,n}为一系列要遍历的点,其坐标位置分别为{(X1,Y1),(X2,Y2),…,(X1,Y1),…,(X n,Y n)},我们的目标是寻求一个序列{(i1,i2,…,in)}使得:每个点在序列中仅出现一次;满足ikik-1(1≤k≤n)两点间距离最小。
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旅行商问题,只是不需要再回到起始位置。
下面介绍一种算法:确定初始出发位置:在所有还没有放置到PCB上的元件中,寻找一个距离上一个放置元件最近的元件,以此作为下一个要放置的元件,同时将此元件从未放置元件序列中除动;重复步骤2)直至所有元件都被放置完毕。
以上给出的仅仅是理论方法,而且其研究对象仅限于X-Y工作台的运动,没有考虑Head Speed以及上料器切换对于巾装时间的影响。
根据机器运动状态,作都对该理论模型进行补充,并给出2种在实践上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