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座-------《有效教学设计》(吴正宪)整理

合集下载

吴正宪讲座课件

吴正宪讲座课件

2、启迪智慧
使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拥 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的头脑,拥有一种能用数 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算得上把数学的根真 正留住,才能让学生拥有智慧。
学习的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儿 童惟有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才能获得深刻 的认知、技能与情感发展的体验。
我不再像个木头!
不敢举手----十分紧张---战胜恐惧----十分自豪---不再像个木头----勇敢 地举手----永远不会忘记 !
3.创造了儿童喜爱的八种特色课堂
做中启思的实践课堂 真情流淌的生态课堂 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 经验对接的主题课堂 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
溯本求源的寻根课堂
纵横连通的简捷课堂 满足需求的成长课堂
2010年由吴正宪数学工作站出版系列著作:
个人专著 《我与小学数学》
(北京教育丛书)
Hale Waihona Puke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教育部师范司组编教育家成长丛书)
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有 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有潜力,但尚未成熟。 充分相信、开发潜能、包容错误
给儿童(尤其是犯了错误的)重新 跃起的机会。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
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已分成两个阵
“创建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的实践探索

吴正宪 特级教师。
她坚持教书育人,注重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 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 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 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 堂。她成为了小学数学教 师的良师益友。
我的儿童教育主张 儿童观 儿童数学教育观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小学生有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小学生有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小学生有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参与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参与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达到创新、增效的目的。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呢?我在教学中总结了几点与大家共同探究。

一、提高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应该以“重视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实施从尝试教学中创新,是实现学生全面、有效参与的根本途径。

1、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非常注重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形成解决的强烈欲望,教师再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不教自己也能学会知识的乐趣。

这一点,我在教学“小数乘小数乘法”时深有体会:先让学生自学,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整数乘法”和“移动小数点”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我稍作点拨,也就解决了这课时的重点、难点。

学生自己学会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两种方法异同,又对知识掌握形成系统性,更让学生有了信心和兴趣去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寻求知识的良好习惯。

2、组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计算题的简便算法是数学教学的难点。

比如0.96×88,2.5×8.2+2.5×1.8,12.5×32×0.25,7.93×99+7.93,8.9×11-8.9......,多数同学计算速度慢,有的甚至不会运用简便算法。

吴正宪教研活动设计方案(3篇)

吴正宪教研活动设计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吴正宪,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吴正宪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特举办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深入学习吴正宪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 通过案例分析、教学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主题传承吴正宪教育思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四、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10月17日五、活动地点XX市XX区XX小学六、活动对象全市小学数学教师七、活动内容1. 开幕式(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2)邀请专家致辞,对吴正宪教育思想进行解读;(3)宣布活动日程安排。

2. 专题讲座(1)吴正宪教育思想解读;(2)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3)教学案例分享。

3. 教学观摩(1)展示优秀教学案例,邀请授课教师进行说课;(2)分组研讨,教师们就教学案例进行点评和交流;(3)邀请专家对教学案例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教学研讨(1)围绕“传承吴正宪教育思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主题,分组进行研讨;(2)各组汇报研讨成果,其他组进行点评和交流;(3)邀请专家对研讨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5. 闭幕式(1)总结本次活动,肯定成果,提出希望;(2)颁发优秀学员证书;(3)合影留念。

八、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筹备、组织和实施;2. 邀请吴正宪教育专家、小学数学教学专家担任活动主讲和指导;3. 安排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确保活动质量;4. 落实各项经费,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九、预期成果1. 教师对吴正宪教育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2. 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3. 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4. 提高我市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十、活动宣传1. 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活动通知;2. 邀请媒体进行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3. 制作活动海报、宣传册等宣传资料,发放给相关教师。

(完整word版)吴正宪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策略)

(完整word版)吴正宪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策略)

吴正宪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策略一、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内涵和意义1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每节课里都有互动,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人和媒体之间,还包括教学内容、环境等随着教学的进程,通过对信息的交换、沟通和分享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的一种方式和过程。

真正的互动,一定是相互之间产生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比如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没有真正的动心,没有真正的思考,这只是表层的我问你答。

要想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认识,使学生产生自己新的思考。

教师的问题设计很重要,好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形成真正的互动。

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互动后产生的观点,不是1+1等于2,而是1+1大于2。

要想进行真正的互动,学生要先会倾听,这样学生才能产生独立思考,再用自己的观点、思想去说服对方。

对方可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可能会反驳,就这样相互之间产生影响。

两个人互相受启发,如果最后还是其中一个人的观点是对的,可是那个人的观点也经过了检验,经过了另一个人的说法,这个时候两个人互动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2.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主要意义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

既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教学目标下,同时发生作用。

这种教学行为具有平等民主性、互促互补性、全员参与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教师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而不断去引发教学活动的过程,而学生又不断地来反馈以调控教学活动,来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学习过程。

真正发挥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突出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互相的促进。

它其实也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在我们教学实施中,要改变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就是课堂上我说你听,我留作业,你做,我发出号令,你操作。

就像领导训话的时候,是不容易互动的。

只有当老师和学生真正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让学生产生安全感,才能跟老师有真正的互动。

吴正宪《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吴正宪《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吴正宪《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吴正宪《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吴正宪《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无锡市少儿书法大赛”了,书法组的张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漂亮的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交流算法,初步感知。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再问:买5件上衣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再算一算。

反馈:你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为什么这样列式?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再分别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解释。

谈话:两个算式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它们的计算结果也相等,那你会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教师板书,让学生读一读。

谈话:刚才我们算的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如果张老师不这样选择,还可以怎样选择?(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提问: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式:32×5+45×5和(32+45)×5。

再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启发:比较这两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深入体验,丰富感知。

吴正宪教研活动(3篇)

吴正宪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吴正宪,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以“吴正宪教育思想与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形式,让教师们深入理解吴正宪的教育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16日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10月15日上午,吴正宪教授亲临我校,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主题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吴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教师角色定位、教学策略、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教师们受益匪浅。

2. 案例分析10月15日下午,我校优秀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案例。

案例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涉及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

吴教授针对每个案例进行了详细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3. 互动研讨10月16日上午,全体教师分为若干小组,围绕“如何将吴正宪教育思想应用于实际教学”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各小组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 总结发言10月16日下午,活动进入总结阶段。

吴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对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

同时,吴教授还就如何将吴正宪教育思想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出了具体建议。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吴正宪教育思想的认识,使教师们更加明确教育教学的方向。

2. 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3. 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4. 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活动总结本次吴正宪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吴正宪教育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新-最新吴正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最新-最新吴正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最新吴正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尝试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尝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培养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带学生体会尝试学习的快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学具准备:剪刀、平行四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通过孙悟空和猪八戒玩拼图,提出数学问题: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怎样比较,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2、提出问题:孙悟空家住在村子的东头,可他家的地在村子的西头,猪八戒家住在村子的西头,可他家的地却在村子的东头。

太不方便了,怎么办呢?通过交换土地的想法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设计意图:教师选取孙悟空和猪八戒拼图的事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感到亲切,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能激发求知欲望。

】二、自主学习1.剪一剪,拼一拼。

师:你能自己想办法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请同学们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剪一剪、拼一拼。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演示操作成果)2.探讨联系师:同学们真棒!很快就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了长方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后来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有什么联系?(1)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探索问题,自己动手把不认识的图形转化成认识的图形。

(2)小组围绕问题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观察。

让学生结合图形演示并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吴正宪听课反思

吴正宪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本周末,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科院主办的开展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活动,让我真正与众名师近距离接触了一把,真正感受到名师就是名师,无论是他们的教学报告还是他们的现场教学,无不让我受益匪浅.活动一开始,特级教师吴正宪就展示一个专题报告“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用贴近平时教学的案例向我们介绍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各种方法.接着吴老师又上了三年级《重叠》一课,吴老师的课堂简约自然,没有华丽的课件演示,用最传统的黑板加笔,最简单的教具数字卡片演绎了一堂不普通的课,让所有在座的孩子的老师们都意犹未尽。

吴老师曾说:“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出、奉献,我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

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同时,我也收获了自身成长道路上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在大师们的手中却能演绎得如此精彩?而当我们去驾驭的时候,往往却不尽如人意,产生很多遗憾,甚至失败!吴老师告诉我们,要上好一堂课,就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简单地讲就是我们原来所讲的“要精心准备”。

我们做到精心准备了吗?反正我在这一点上是很惭愧!教了近十年的书,却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好像从来没上过课一样,面对几十双天真的眼睛,有时真的感到很惶恐,不知能不能无愧于学生喊出的“老师”这个称呼?其实,批评孩子的同时自己心里也在琢磨: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也许真的是自己的失误造成的,没有好好安排教学内容,没有好好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方式,没有更进一步去了解教学内容背后更深层次的数学文化,让自己的课堂苍白无力,没有生命力,没有吸引力,也就谈不上让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了。

吴老师以“重叠”这一内容为例,给我们讲了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1、整体把握教材。

要了解教材之间的联系,这一知识点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它是从哪来的,要到哪去?它在整个小学教材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本单元有什么作用,教材是如何安排这一概念的展示的,关于这一数论知识,各种版本的教材是怎样编排的?要专业地去读教材,读出不同,比较借鉴,纵向横向都要进行把握,要教授有根的数学。

走进名师吴正宪:“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

走进名师吴正宪:“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

走进名师吴正宪:“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备课教研组吴正宪老师说:好课不是靠说出来的,好招不是靠模仿出来的,好老师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接下来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吴正宪老师的讲座《“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吴老师提出了一些教师的困惑:有了教案,为什么还要教学设计?刚开始听讲报告时,我也有点纳闷:我们精心设计的教案不就是教学设计吗?吴老师对这两者是这样加以区分的。

“教案主要是记录教学流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教学设计则是要比较理性、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与主张,要回应教案中“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实践,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严格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是:1.教学背景分析(教材与学生)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流程5.特色(课前)反思(课后)。

对于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吴正宪老师亮出自己的基本观点是:真正读懂——学生,真正读懂——教材,真正读懂——课堂。

这“三读懂”是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其中真正读懂学生和真正读懂教材也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教学背景分析。

在进行教学背景分析的时候,我们又要分为三步走:整体把握教材(专业地读),直面学生现实(用心地读),动态生成的课堂(智慧地读)。

比如,这是一个知识点,首先你必须知道它是从哪里儿的?到哪儿去?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已经学了什么,以后还要学什么,这都是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不但如此,我们还要知道这个知识点在整个大数学背景下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纵向对比寻找的是知识点间的前后联系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进行横向的对比,即国内各不同版本教材(老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之间的对于这个知识是怎么处理的,有条件的还可以对比国外教材对于这个知识的处理。

吴正宪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

吴正宪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

吴正宪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乘法分配律》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得例题和第55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分析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和简洁。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125×53×8 25×44指名说出运用什么方法使计算简便2出示两组算式(6+4)×7 6×7+4×720×(5+2)20×5+20×2(10+25)×4 10×4+25×4先口算,再说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关系?(结果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个算式?(等号)谈话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今天我们要学习乘法的另一个定律。

二、探究新知1、谈话:同学们,学校马上要进行广播操比赛了,体育老师准备给比赛的同学每人买一套服装,我们一看。

出示课件:(课本第54页例题情景图)2、提问: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每件短袖32元每条裤子45元每件夹克衫65元)3、提问:体育老师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你能自己列综合等式解决这个问题吗?4、学生试做5、教师巡视,让用(65+45)×5和65×5+45×5两种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分别口答。

教师板书:(65+45)×5=110×5=550(元)65×5+45×5=325+225=550(元)6、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列的算式和思路解法一: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解法二:先算买夹克衫和买裤子各用多少元7、提问:这道题的两种算法不同,比较一下他们的结果。

听吴正宪老师的讲课及讲座有感精编版

听吴正宪老师的讲课及讲座有感精编版

2014年寒假作业听吴正宪老师的讲课及讲座有感-------------如何做孩子们喜欢的数学教师今年寒假我有幸在网上聆听了北京著名教育家吴正宪老师的几节讲课,这是第一次听聆听吴老师的讲课,听后有一种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的感受。

平时老师们课下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抱怨:孩子们不喜欢数学课,上课不听讲,这课真没法上;今天领导听课,孩子们都跟哑巴一样,谁也不回答问题了,真生气;那么简单的问题讲了好几遍,还是不会做,太笨了等等。

听了吴老师的讲座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我们都能像吴老师那样去驾驭课堂,那我们何愁孩子们上课不听讲呢?何愁孩子们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呢?何愁孩子们不爱学习数学呢?又何愁孩子们学不好数学呢?要让孩子们喜欢数学,要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教师本身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教师要注意情感的交流,尊重、善待、理解每一个孩子。

听了吴老师几节课,我发现了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把自己当成孩子们中的一员,和孩子一起学习探讨,共同成长,她注重对孩子的情感的交流,尊重、善待、理解每一个孩子。

例如,吴老师的《平均数》那节课,就是让学生去猜,平均数可能是多少。

最大的数大概是1300,最小的数700,共5个数,让学生猜一猜平均数可能是多少。

很多同学猜1000,900,1100,980,1050,突然间有一个学生冒出来2000,当时吴老师没动声色,2000,接着猜。

但是这时候,吴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这是你们猜的,准不准呢?”孩子们马上说:“我们自己试试吧!”试的结果平均数正好是1000。

一般情况下呢,老师们就可能会说那个学生:“怎么会是2000呢?最大的数才是几?你先坐下吧。

”试想一下,如果这样说,那个孩子势必会觉得自己错了,其他的孩子也会嘲笑他,他就会不好意思而抬不起头,下面的课还能听进去吗?以后还敢回答问题吗?吴老师没有这样做,吴老师说:“哎,2000那位你在哪儿呢?你问问同学们,人家怎么都是1000,1100,900呢?”他也挺有意思,问道:“你们怎么猜得那么准?”其他学生反问他:“你看看最大的才是几?1300。

吴正宪老师课堂教学策略的梳理表

吴正宪老师课堂教学策略的梳理表
吴老师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自己去找答案,最终觉得6种最“全”,那么对于这个“全”字的标准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就是“不多也不少,正好”。这段高潮的掀起给我的触动很深,平时我们上课时,总是希望学生回答问题要标准化,简洁化,只有书本语言才是权威,此时我才感觉到原来让儿童说自己的话才是最真实的,才是真正的懂了。
10、学数与形结合的数学
《搭配》在讨论有几种搭配方式时,吴老师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交流,这样避免了没有自己的思想就去乱讨论的假象,然后全班交流展示搭配方法,此时出现了有3种、4种、5种、6种等不同的搭配方法,那么到底有几种呢?吴老师:“这是北京学生用画的方法来代替文字,你能看懂吗?”学生回答:“能。”师:“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指名学生画。
同学们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我们从家带来的三角形纸片,大的、小的、直角的、锐角的,老师又没有见到,她为什么猜得这样准确呢?”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规律。有的把三个角撕下来,重新拼在一起。如:
有的用折纸的方法:
有的用测量后再计算的方法:
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不同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了这个结论,学生们很快揭穿了“老师总能猜对”的秘密。接下来又是一次神奇的感受,“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能推导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百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吴老师将数学与图形相结合并总结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分类,很客观的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真正做到了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智慧地读课堂。
3、学不太严格的数学
在《搭配的学问》这节课中,本来面包和汉堡包、馒头用书面语言应该是主食,牛奶和豆浆应该是流食。但是在上课时吴老师问“馒头和面包、汉堡包我们平常说它们是什么呀?”学生很自然的答道“吃的”,接着学生又把牛奶和豆浆归为“喝的”。

吴正宪优秀教学设计

吴正宪优秀教学设计

吴正宪优秀教学设计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1.平均数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生1:我喜欢足球生2:篮球生3:乒乓球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生:好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吴:吴正是什么意思?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预备,开始!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胜利队”:不服气!吴:为什么?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胜利队:欢迎!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生:不同意!吴:为什么?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吴:怎样求平均数呀?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点评: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吴老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吗?”在学习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吴老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同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可以折,可以撕下面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吴老师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老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正方:“是”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正方:“不是”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一定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么就得到1/2呢?”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可以折成1/2,也可以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这里说分成两份,怎么分[日期:2007-07-02]来源:转载作者:[字体:大中小]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一)平均数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生1:我喜欢足球生2:篮球生3:乒乓球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生:好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吴:吴正是什么意思?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吴:行行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预备,开始!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胜利队”:不服气!吴:为什么?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胜利队:欢迎!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生:不同意!吴:为什么?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吴:怎样求平均数呀?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点评: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吴老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二分之一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正方:“是”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正方:“不是”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一定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么就得到1/2呢?”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可以折成1/2,也可以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小括号那位同学着急地说一位同学抢过话头:“你现在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小括号了?”“小括号挺好的”那位同学感慨地说点评: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体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老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A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吴老师肯定了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学习,但同时提出:“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是啊,行吗?”A 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接着,B组代表有几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己小组的做法:“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吴老师称赞道这话在B组同学的脸上洒下了一片灿烂停顿片刻,吴老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问:“小球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同学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里掠过,C组的同学发言了:“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很有创意,吴老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但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终于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规律找到了,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点评:吴老师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形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飞溅起更高的浪花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上,吴老师请部分同学到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自己心目中的一半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划出了不同的1/2图“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一种非常科学简单的表示方法吗?”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猜测中,她自然而然的引出了1/2的概念,然后问:“那你们看1/2能不能代表你们画的这些图的意思呢?”“如果你认为它可以,就把你画的图擦掉,如果你认为1/2没有你画的图漂亮或不能代表,可以不擦掉”多数同学都擦了,只有几位同学没有擦没关系,吴老师等待着,让他们慢慢去体会在临下课前,吴老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5/100画着画着,一个男孩对老师说;“画不了了,太麻烦了”吴老师问:“那你说是画图好还是分数好?”“分数好”看来他是真的体会到分数的价值了另一位女同学还在埋头画她的5/100,吴老师又在分母上加了一个“0”,变成了5/1000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她愿意画就画吧”5/1000该怎么用画图表示呢?就让女孩继续想吧,最终她会感悟到用分数表示这个关系是又准确又简单的点评:这种等待在课堂上是经常需要的这是一份源自博爱的宽容宽容让学生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宽容让学生的智慧充分涌流一个教师之所以博大,就在于它告别了强迫学生认同的习惯,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宽容录入:yinlin上一篇:统计——上海市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教案下一篇:6和0的认识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品吴正宪的教学风格熊家小学数学刘纯烈吴正宪是一个重感情、充满人情味的老师课堂上,她不仅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和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一、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目前已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但是,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其要害是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问题可以来自数学外部,也可以来自数学内部;数学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发探究生成的,也可以是教师事前有目的地预设的;数学问题可以出现在课始,也可以出现在课中、课尾??所有的问题情境只要能产生儿童认知的“不平衡”,引起他们的思维冲突,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会出现发展,就会使教学过程始终在动态平衡中前进,就能达到有效学习吴老师善于把一些枯燥的数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变成情趣浓而意味深的故事,让学生去品味在“商不变性质”课上,一开始她就给大家讲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地样子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满意了吧!”小猴子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完故事,班上的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此刻,吴老师意味深长地问大家:“你们说,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商不变性质的奥秘数学,对小学生说来,是自己对生活经验中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在“年、月、日”的课上,当吴老师知道学生对这一内容并不陌生时,就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你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年有多长?一个月有多长吗?”孩子们思索了一下,就缓缓地举起手来,一个接一个地说“我今年过生日,到明年再过生日正好是一年”,“今年元旦到明年元旦,中间正好是一年”,还有的说:“爸爸这个月领工资,到下次再领工资正好是一个月”多好的“解读”!“时间”是最抽象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也抓不住由于吴老师别具一格地让学生利用他们自己的贴身经验活生生地把它“物化”出来,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他们才真正感到“年、月、日”就在自己的生活周围“你们已经了解了年、月、日那么多知识,那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吴老师又试探性地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孩子们可毫不客气地说:“我想知道大月、小月是谁规定的”“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这样少呢?”??一连串问题又激起了大家探索新知的愿望,而吴老师则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找准了新知的切入口,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把问题再一次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就是特级教师既能灵活地驾驭教材,又能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进行成功教学的深厚功底学问,学问,就是学着“提问”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正道先生说过:“学习知识,目的要做学问,不要做学答,”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有价值得多教学中,吴老师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她不但善于捕捉学生中不断生成的焦点问题,而且自己还不时地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在她的课堂里,有疑问,有沉思,有比喻,有赞许,有笑声,还有争辩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媒剂我看到过孩子对“商不变的性质”中的“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变化是同扩同缩还是同增同减”问题的争论,也看到环绕一个学生说的“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的命题时,全班分成正反两方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还见到学生面对这样的画面“小明身高130厘米,跳进平均水深120厘米的小河中去游泳,有危险吗?”大家各抒己见辩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展现的一个个的现实情境,提出的一个个的挑战性的问题,为孩子们的思维碰撞搭起了新的平台,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活力有时来自探索过程中山穷水尽的困惑,更有时来自柳暗花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并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通过交流、启迪、辨析、整合,问题解决了,大家有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争论和交流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十分深邃的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儿童是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做出理解的,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的数学是科学思维的工具,它是相当抽象的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下面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吴老师“求平均数”的教学案例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值新课标指明,应把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放在突出的地位,而这恰恰是过去多少年来教学中被忽视的那么,吴老师又是怎样来教学的呢?课一开始,从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入手两组同学比赛拍球,看哪一组赢怎么比呢?她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全体学生都参加是不行的,只派一个代表又少了,那就派四个代表吧!”并当场根据每一个代表的拍球数做出统计不一会儿,男生组发现本组的总数超过了女生组,高兴得欢呼起来;吴老师便自告奋勇地也参加比赛,并把她的拍球数加入女生组之中,顿时女生组的总数明显增多孩子们很不服气,喊道:“这不公平!”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呢?男生说:“给我们组也加1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学生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说:“把每组几个人拍球的个数匀乎匀乎??”这一“匀乎”,表明了孩子们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吴老师便水到渠成地引入了“平均数”,并和大家一起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问题解决了,全班都松了一口气,吴老师又话锋一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平均数到底是个怎样的数?”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平均数不大不小,是靠近中间的??”最后一个学生若有所思而又腼腆地说:“??我觉得平均数是??虚的??可是又很公平”好一个“虚”字,它勾出了平均数与原始数据之间的不同;好一个“公平”,却又隐隐约约地道出了平均数的实质于是,吴老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大家把平均数与原始数据一一比较,它既不是第一个人的拍球数,也不是第五个人的拍球数,却代表了这组五个人拍球的总体水平此时此刻,孩子们已从心底里确认平均数的可比性了吴老师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来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做到了“不高不低、恰如其分”另外,求平均数是有公式的,吴老师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讲公式上,而是采用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正反例的对比,实实在在地悟出了其中的“对应”思想,从而从根本上来理解和凸显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比起过去的记公式,套公式,有效的多,深刻得多我不禁从心底里叹服,“这才是一节真正的数学课!”有观察、操作、估计、分析、交流,还有反思,在活动中使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并从中又使学生获得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从这节课中,也让我看到吴老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又一特色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吴老师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显在而巨大的记得在我看到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上,考虑到教学重点是最初的“1/2”的认识,吴老师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生活中的一半有的孩子用“一半”两字表示,有的画一个圆并把它分成两半,有的画了一个桃子旁边还有一把刀把桃分成两等份??各人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展示此时,吴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2”这个分数并加以说明“这就是你们生活中见到的一半”,指出:现在你们对自己表示的方法,愿意擦的可以擦,愿意保留的也可以保留结果有两个孩子不愿意擦去,老师有意识地把他们画的用红笔圈。

《吴正宪数认识讲座》课件讲义

《吴正宪数认识讲座》课件讲义
1.分数的面积模型: 用面积的“部分—整体” 表示分数
2.分数的集合模型
用集合的“子集—全集” 来表示分数
3.分数的“数线模型”:数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分数墙
四、注重借助动手操作理解数的意义
认识自然数的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从数量抽象到数, 而抽象离不开直观的支撑和操作,因此我们要注意运用 多种学具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 立数的概念。比如:可以借助计数器、数位桶,小棒、 方块模型、方格图、数位顺序表等学具,逐渐建立起抽 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 借助学具通过亲自数一数、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 活动,经历抽象的数与具体的事物一一对应的过程,感 受具体的数量,理解自然数的实际意义。
第五阶段:在分数的运算及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鼓 励学生综合运用对于分数意义理解的多个维度。
这五个阶段在完成对分数意义丰富认识方面各有侧 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帮助学生实现对分数意 义理解的不断发展和整体建构。
总之分数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系 统的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熟练运用。
55
课程结束,谢谢观赏
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多高? 大约是1万米,比珠穆朗玛峰 8848米还高。参照物的选择, 有助于学生理解1亿的大小, 易于形成数感。逐步将有形的 数,扩展到无形的数。
二、注重把握核心概念理解数的意义
数位、计数单位、位值制、十进制记数 法等核心概念对学生理解自然数的意义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 充分的重视,通过这些核心概念的建立,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自然数的意义。
《百以内数的认识》
22
《百以内数的认识》
23
《百以内数的认识》
24
《百以内数的认识》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策略]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策略]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策略]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在一定的媒介和信息的支持下,完成既定教育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场所,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把握好课堂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核心,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率,影响学生与教师交往并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方法以至生活习惯。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教师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发展,很难有教育学意义上的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高尚的精神生活,就很难有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

教师有规划学生学习经验的义务,有鼓励学生利用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责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关心自己,关爱学生首先教师要关心自己。

一方面教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在现代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尤其是石河子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以来,教师的工作压力倍增,教师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应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才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另一方面教师要关心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职业,这种热爱将会化作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激发其去为社会服务,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

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一对主要矛盾。

热爱学生体现在行为上就是教师要乐于传播知识,想方设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如果教师不是从内心深处去关爱学生,那么从教师的行动上将表现出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最终将加剧师生关系这对矛盾的激化,和谐的师生关系将难以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讲座-------《有效教学设计》(吴正宪)整理
疑问:有了教案,为什么还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意义:教案主要是记录教学流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教学设计则是要比较理性、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与主张,要回应教案中“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实践,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在教育理论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列化程序。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1)教学背景分析(教材与学生);(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流程;(5)特色(课前)、反思(课后)。

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我的基本观点:真正读懂学生-----真正读懂教材-----真正读懂课堂
“三读懂”是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例举《因数与倍数》
教学背景分析包括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两部分。

教学背景分析:
1、整体把握教材(专业地读)
2、直面学生现实(用心地读)
3、动态生成的课堂(智慧地读)
学情分析:
1、“因数与倍数”的名称并不陌生。

2、乘法与除法是两种孤立的运算。

3、前认知干扰------此倍数非彼倍数。

结论: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混乱的。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和理解因数与倍数,发现并掌握寻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及个数特征,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经历“活动建构”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3、体会数学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重难点: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及相互依存关系。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

确定重、难点:
是重点的不一定是难点是难点不一定是重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重点是对教材而言,难点是对学
生认知而言
教学流程:
依托原有认知,操作中建构概念-----自主探索尝试,对话中体会方法-----反馈巩固,体会数学的美妙与神奇----课堂总结,梳理知识,提升认知。

本课设计特点(课前说课)
在拓展训练中,体会知识奥秘;在对比交流中,深化理解概念;在动手操作中,补步认识概念。

直面学生现实,用心读懂学生(用心地读)
学生怎样学数学?学生遇到这个问题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的经验基础是什么?
直面学生现实: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

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

真正读懂学生、读懂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

了解孩子的学习需求,是改善教学行为、设计课堂教学的重要出发点。

充满智慧的数学、有魅力的数学一定是伴随孩子千奇百怪问题开始的,学生会在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亲自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力量与价值,并从中体验探究的快乐。

教学设计建议:
1、创设良与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教学资源-----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活动是面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过程。

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握教材 全面了解学生 有效开发资源 适时准确评价
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 理智地认识生成 机智地筛选生成 巧妙地运用生成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有效效教学目标的确定来自于对教材、学生、课堂的读懂。

为实
现本堂课教学目标选取的教学方法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会怎样?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什么这样做?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实效性与操作性如何?老师如何优化课堂、驾驭教材、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有效的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感受价值-----产生需要(兴趣)
直面现实------因材施教-----打好基础(个性)
注重过程-----促进互动-----提升思考(本质)
精心预设-----关注生成------满足需要(可持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