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内蒙古及河北安国产地黄芪
补益良药--黄芪的药用价值与食用功效
补益良药--黄芪的药用价值与食用功效补益良药 -- 黄芪的药用价值与食用功效导读: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
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
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黄芪是中国传统重要的补益药之一,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
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
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黄芪是中国传统重要的补益药之一,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
形态特征:1、内蒙古黄芪根呈圆柱形,上粗下细,少有分枝,长20至60厘米,直径1至3厘米。
表面淡黄棕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切长皮孔。
质硬而韧,断面纤维状,略带粉性。
气特异,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2、膜荚黄芪根与蒙古黄芪的根相似。
黄芪的药理成分: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自汗,久泻脱肛,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便血崩漏,或肢体麻木,疮疡、痈疽难溃,久溃不敛,创口不易愈合;慢性肾炎蛋白尿,内热消渴;(糖尿病)等。
补气补血效果甚佳。
黄芪的十大作用:1、增强免疫功能。
2、对干扰素的作用。
3、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4、促进机体代谢。
5、改善心功能。
6、降压作用。
7、保肝作用。
8、调节血糖。
9、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激素样作用。
黄芪的功效:近代研究黄芪及其成分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在祖国医学中并没有特指的病候名称,因其发病多在心脏,而心为气血聚集之地,故历代医家认为其病机为气机不畅或气虚,导致血行受阻,阻塞血管。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的成分主要含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血管内皮以及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功用,在治疗胸痹心痛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中,黄芪经常被组方应用。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乐享集团公司,写于2021年6月16日道地药材的主产地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分布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技巧,以致于较在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优,疗效佳,为世人所公认而久负盛誉者着称;道地药材不仅是天赋予我们民族的自然财富,而且包含着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的科学智慧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道地”一词可理解为值得称道的产地,也就是从古至今人们公认的优质药材产地;总之,道地药材就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为了科研,商务经营和使用的需要,熟悉了解道地药材的主产地就显得尤其重要;道地药材主产地区的划分范围原则是按照我国地形地貌自然特点和民族医药体系的分布中心来划分的; 在自然地理特点方面,我国东部低,西部高,由西向东可分为高低不同的三个台阶,由北向南分割成纬度高低不同的气候土壤带,由此而有关药、北药、秦药、怀药、淮药、浙药、南药、广药、云药、贵药、川药、海药之称;在民族医药方面,主要有藏药、蒙药、维药、羌药、彝药、傣药等传统药物,是继承整理较好的民族医药体系,也是道地分类的重要依据;道地药材分类系统实际上就是按产地、生态环境、民族医药传统来进行的药材分类,其优点是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有参考价值,对研究生物多样性等领域有学术价值,对择优而用有重要经济价值;关药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大小兴安岭以人字形崛起在北部,东南侧有长白山脉绵延,中、南部为大片平原;海拔绝大多数在1000m以下;气候冬夏温差大,冬季风雪严寒,冻土深达,春季风沙西部尤甚;夏秋多雨,年平均气温0~8℃,年平均降水量为300~700mm;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湿度大,风速低,年平均蒸发量900mm左右,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小于1,适于人参、西洋参、细辛、关木通、刺五加、黄柏、五味子等药用植物生长;而松嫩平原中部,辽河平原西部干燥度在~之间,适于防风、知母、龙胆等药用植物的生长,东南部平原丘陵地带土质肥沃,水土保持良好,无霜期120~180天,适宜药用植物栽培和药用动物养殖; 植被的垂直分布以长白山最为典型;巍巍长白山因全山白色岩石明润莹洁,又多积雪而得名;长白山幅员辽阔,北起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南和东南侧在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内至鸭绿江沿岸,并延伸朝鲜境内,西始于抚松县县城,东止于和龙县境内的南岗岭,总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包括吉林省内达22个市县的广大地区;自然景观与生态系统完整,地貌、气候、土壤与野生动植物分布均具有典型山地自然景观特征,茂密的原始森林生物种类极为丰富; 长白山是世界同一纬度地带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闻名世界自然保护区之一;特别是长白山中围绕白头山天池东、西、北三面原始森林中心地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植物种类多达238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有960多种,东北虎、梅花鹿等珍稀药用动物也驰名中外,关东有三宝:人参、鹿茸、不老草草苁蓉;珍贵药材漫山遍野,故又称“百药之乡”,正是我国道地药材关药的主产区,拥有一大批品位高、质地优的上等药材;人参:吉林抚松、集安、长白;辽宁桓仁、宽甸石柱沟石柱参、新宾;黑龙江宁安、东宁、五常、尚志西洋参:北京怀柔;吉林抚松;辽宁桓仁关黄柏:黑龙江饶河细辛:吉林;黑龙江;辽宁新宾辽细辛、北细辛防风:东北,黑龙江杜尔伯特、齐齐哈尔关防风刺五加:东北,河北、山西薤白:东北,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平贝母:吉林抚松;黑龙江关龙胆:东北;华北,黑龙江杜尔伯特关苍术:黑龙江、吉林、辽宁关升麻:内蒙古、辽宁、吉林关白附:辽宁、吉林桔梗:东北、华北北桔梗;华东南桔梗藁本:辽宁辽藁本;内蒙古;湖北;陕西西芎藁本;四川川藁本两头尖:东北,山东关木通:东北,吉林清源五味子:东北,吉林集安辽五味、北五味子;河南;陕西;甘肃南五味子牛蒡子:吉林、辽宁、黑龙江五常关大力鹿茸:东北长白山区,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吉林双阳;辽宁;河北花鹿茸;新疆马鹿茸;东北东马茸、关马茸;西北西马茸关胆:东北长白山蛤蟆油:东北,吉林长白北药北药是指长城两侧及其以南的河北、山东、山西及陕西北部所产的道地药材;从地貌上看,大致可分为山东半岛、华北平原、燕山、太行山和阴山山地;出产北沙参、金银花、党参、黄芩、黄芪、远志、连翘、知母等; 山东半岛春季升温急剧,但水量馈乏,云量少,日照强,风力大,较干燥;年平均气温12~14℃,年降水量500~600mm;夏季多雨秋凉早;这样的生态环境适宜金银花、香附、全蝎等道地药用动植物生长; 又如北京地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630~640mm,无霜期195天左右,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药用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河北安国冠以祁为头的道地药材就有10余种,如祁薏苡仁、祁薄荷、祁菊花、祁紫菀、祁白芷、祁漏芦、祁大黄、祁木香、祁艾等;经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北药的主要品种黄芪条长顺直,少分枝,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质绵韧;在“黄芪之乡”的山西当地称大白皮黄芪,又称绵芪,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影响黄芪的质量与三个方面因素有关;一、黄芪与产地气候的适应性有关,道地黄芪在全国分布于山西、内蒙古、东北、四川、甘肃等;基源为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例如晋北黄芪产山西北部的忻州、代县、繁峙、应县、浑源、大同、广灵、灵丘等县市,与内蒙相连,位居塞上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无霜期短,仅110~135天,植物生长期只有5个月,即150余天;封冻时间长达6个多月,冻土深度达100~180cm,温差大,雨水特少,十年九旱,对于黄芪根部来说,养分贮藏的时间长; 黄芪是多年生深根植物,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所以喜欢在海拔1500m左右的凉爽地区生长,夏季气温20℃左右,蒸发过程比较缓慢,适应黄芪根部生长; 而产在山东和安国的黄芪,因为那里气温高,无霜期较长,温差小,雨水多,所以栽培的黄芪质硬粉性少,纤维多,质较差;二、黄芪与地形和土壤有关;晋北西南地区,坡度系丘陵山坡,土层深厚,腐殖多或较肥沃的砂质土;坡地雨涝能排水,以致黄芪不会烂根或病害;在这样疏松多腐殖土的砂质壤土中种植的黄芪,根深达1~2m多; 而河北安国所栽培黄芪位于大平原上,一马平川,地阴湿,土肥沃,又加施化肥,致使其地上部分生长过盛,而地下根却长不深,一般15cm左右;且支根多,纤维重,带咸味;三、与黄芪的采挖时间有关;晋北黄芪一般生长在三年以上,5~7年最佳,养分贮藏丰富,断面的金井玉栏明显,豆腥气香浓,味甜可口;而安国黄芪仅栽一年便采挖,地上枝叶正当茂盛,还在吸收,输导,支持和生长着,养分还完全没回到根部,故根部含水量高,纤维重,柴性大,粉性不足,外表光泽不鲜,粗糙,多皱纹,味不甜;质次;这是产生栽培变异的结果;红芪:甘肃武都北芪: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地区;内蒙古卓资,武川,固阳正北芪;东北依兰,宁安;甘肃天水,菪昌,岷县,武都;四川松潘,茂县党参:吉林;辽宁东党;山西平顺潞党;五台山台党;甘肃文县纹党、西党;四川川党;湖北板桥党;陕西风党;贵州、云南白党、叙党远志:山西曲沃;陕西;吉林;河南禹州;内蒙古;山东甘遂:山西、河南、陕西黄芩:山西;河北承德;内蒙古白头翁:东北、华北香附:山东东明;河南东香附、南香附紫菀:河北安国祁紫菀;安徽亳州亳紫菀北豆根:东北、华北,陕西、山东、青海、甘肃北升麻:山西、河北北沙参:山东莱阳莱阳沙参柴胡:东北、华北、华东北柴胡;四川、湖北、云南南柴胡银柴胡:陕西神木、佳县、榆林、绥德、靖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宁夏盐边、银川、吴忠紫草:东北、华北,湖南、山西、陕西硬紫草;新疆软紫草白芷:河南禹州、长葛禹白芷;河北安国、定县祁白芷;安徽毫州亳白芷;四川遂宁川白芷;浙江杭白芷;湖南湘白芷板蓝根:河北、河南北板蓝;四川、福建仙游大青叶:河北、河南、四川、福建白薇:山东知母:河北易县;山西;内蒙古;北京郊区蔓荆子:山东单叶蔓荆;海南、广西、云南南部三叶蔓荆瓜蒌:山东、长清山楂:辽宁、辽阳、海城;山东临沂、维坊、泰安;河南、河北北山楂;浙江、江苏、湖北南山楂连翘:山西中条山;河南;陕西桃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酸枣仁:北方干旱地区,河北邢台;辽宁朝阳;河南薏苡仁:福建、河北、辽宁、贵州小茴香:山西、内蒙古托克托县、重庆云阳猪牙皂:山东邹县;济宁;四川、贵州、陕西、河南皂角刺:山东、四川、贵州、陕西、河南王不留行:河北银杏:河南、山东、湖北、广西、江苏大枣:山西、山东、河南东银花:山东平邑香加皮:华北阿胶:山东济南、东阿全蝎:河南、山东土鳖虫:河北冀地鳖、江苏、浙江地鳖五灵脂:山西太行山;河北马宝:北方及西南牧区龙骨:山西榆社;河南;陕西;甘肃庆阳龙齿:山西榆社;河南;陕西;甘肃庆阳麦饭石:天津蓟县;内蒙古哲里木盟平顶山滑石:山东莱西、栖霞、掖县;江西鹰潭代赭石:山西、河北蒙药蒙药是指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包括蒙古族聚居地区蒙医使用的药物,据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986年版,收载的蒙药材为322种; 该区全境以内蒙古高原为主,海拔在1000m上下,起伏和缓,大部分地区水草丰美;牧草除了养活牛马,间接提供牛黄、马宝等药材外,还有草甸草原上的防风、知母;干旱草原上的甘草;荒漠草原上的肉苁蓉;阴山居中,大部海拔1500~2000m,北坡较平缓,南坡以断层临河套平原,相对高差达1000m;山间盆地和平缓丘陵交错分布;不少地方有火山熔岩形成的台地;西部为后套平原,由黄河及其支流乌加河冲积而成;前套平原也叫呼和浩特平原,由黄河及其支流大黑河冲积而成;黄河在境内成“”形围绕,是着名的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 年均气温-1~10℃,年均降水量50~450mm,全年降雨的70%集中在夏季;本区适宜肉苁蓉、甘草、麻黄等药用植物生长和麝、青羊、地龙、牛、马等药用动物的养殖;赤芍:内蒙古多伦;河北;东北;四川锁阳:荒漠地区,新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宁夏黄芪:山西大同、忻州地区;内蒙古及东北蒙古黄芪甘草:内蒙古杭锦旗;新疆巴楚;甘肃伊盟、巴盟西草麻黄:山西大同;内蒙古阿鲁科尔泌旗;吉林;辽宁;河北;河南;陕西麻黄根:山西大同;内蒙古阿鲁科尔泌旗;吉林;辽宁;河北;河南;陕西郁李仁:内蒙古固阳;河北;山东苦杏仁:内蒙古东部刺蒺藜:华北金莲花:山西、河北、内蒙古玲玲香:北部、西北部及山西五台山草乌叶:华北、东北草乌花:华北、东北蒙族地区肉苁蓉: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新疆和田冬葵果:内蒙古、四川淫羊藿:华北、四川、贵州及江南益母草: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大青盐:青海盐湖禹余粮:河南禹州;江苏;四川;浙江藏药藏药是指青藏高原所产的道地药材,包括藏族聚居地藏医使用的药材和由西藏进口国外药材如藏红花、藏青果等;藏族有277万余人;分布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着名的世界屋脊,略成弧形的喜马拉雅山构成青藏高原的西南边缘,是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有许多白雪皑皑的高峰,海拔8848m的珠穆朗玛峰就是世界第一高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山岭和宽谷并列,湖泊众多;主要分布着咸水湖,如青海湖、纳木错等,盛产食盐和鱼类;青藏高原为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仅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下游谷地和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部分地区受印度洋季风影响,比较温暖湿润;冬寒夏凉日照长,雨少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年平均气温-5~12℃,年降水量东部河谷区可达700多mm;柴达木盆地可低至50mm,冷湖仅;东西占有以湿润到干旱的不同干湿地区; 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特有的动植物区系,适于甘松、胡黄连、藏茴香、绿绒蒿、雪莲花、马先蒿等药用植物生长和麝、鹿、旱獭、黄羊、耗牛的养殖,名产有麝香、鹿茸、藏羚羊角、川贝母、冬虫夏草、全蝎、硼砂等;以蜀山之王贡嘎山为例可以说明藏药典型的生态环境;贡嘎山地区位于四川西部着名的横断山系的东北段,在康定、泸定、九龙和石棉县境内,南北长达200km,东西宽达100km;区内山势雄伟壮丽,主峰海拔7556m,高耸于四周冰峰雪岭之上,被称为“蜀山之王”;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过带,自然条件复杂,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贡嘎山东临大渡河,西控雅砻江,高度直指云端,形成巨大高差,对东西两面起到自然屏障作用,这里的千山万壑的山岳地形,就是植物的天然避难所;因为贡嘎山地区地貌特点是现代冰川十分发育,冰雪浸蚀与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如海螺沟冰川,冰舌末端海拔高度为2850m,伸入针叶林带长达6km之多,这种冰川与森林植物共有的奇异景观,实属少见;贡嘎山东坡形成岭谷高差巨大而陡峭的高山峡谷地貌,如位于大渡河畔的泸定县得妥乡,海拔高1090m,与贡嘎山主峰的直线相距仅约30km,然而相对高差竟达6466m垂直高差之大,世界罕见;“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和植物的垂直分布带明显而完整;亚热带与寒带的动植物同见,由于贡嘎山的耸立,造成东西两坡地貌景观的迥异;东坡低、西坡高,东坡陡险而西坡平缓;跨上二郎山就已迈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门坎”; 只见群山起伏,山恋叠翠,素湍绿潭,林海茫茫,“一山四季”的立体气候,雾露升腾的原始森林,数不完的川贝母,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采不尽的道地药草;甘松:西藏;青海黄南;四川桃儿七: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马尿泡:青藏高原胡黄连:西藏亚东海大黄:青海果洛藏木香:新疆、西藏、青海、河北手掌参:西藏藏三七、青海、内蒙古蕨麻:西藏、青海藏茜草:西藏藏党参:西藏达果南星:青藏高原藏菖蒲:湖北、湖南、西藏榼藤子:西藏、云南、台湾、广东、广西波棱瓜子:西藏南部和东南部;四川;云南藏紫草:西藏藏茴香:西藏藏红花:南欧各国及伊朗等地西红花;上海杜鹃叶:青海、甘肃、四川绿绒蒿:西藏、青海、四川藏锦鸡儿:西藏昌都、青海玉树藏紫菀: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臭蒿: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婆婆纳:西藏、青海、四川藏茵陈:西藏西南部西羌活:青海海南翼首草:西藏、青海、四川马先蒿:西藏、青海冬虫夏草:四川理塘、康定;云南丽江、中甸;青海;西藏巴青耗牛角:青藏高原藏羚角:青藏高原麝香:西藏、青海、四川绿松石:西藏阿里三围雪山八面硼砂:西藏、四川、青海毛诃子:云南南部余甘子:云南维药维药是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也包括维吾尔族聚居地区维医使用的药物;新疆地形主要有三列高大的山脉,两个巨大的盆地;以天山山地为中轴,分为南疆、北疆两个自然条件有明显差别的部分,天山山地由数列东西走向的平行山脉及其间的盆地、谷地组成; 西高东低,一般海拔在3000~5000m之间,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山间着名的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段,最低海拔-155m,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为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山地和帕米尔高原环列,一般海拔5000~6000m;山势高峻,多冰峰雪岭;位于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大致成三角形,2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m,盆地中部沙漠面积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沙漠,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积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m左右,西南高,东北低,仅东端有缺口与河西走廊相通,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广达32万平方公里,多流动沙丘,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干燥的沙漠;北疆为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南疆为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雨稀少,干旱异常, 炎暑如蒸, 年温差、日温差极大, 年平均气温北疆为-4 ~9℃, 南疆为7~19℃,气温日差可达11~16℃; 全年平均降水量约150mm,适宜甘草、党参、红花、紫草、阿魏、雪莲花等药用植物的生长,也适宜养鹿;软紫草:新疆和静伊贝母:新疆伊犁黑种草子:南、北疆孜然:新疆琐琐葡萄:新疆东部和南部地区巴旦杏:新疆雪莲花:新疆、青海、甘肃罗布麻:新疆、甘肃、青海盐碱地及河岸香青兰:新疆、内蒙古、甘肃菊苣:华北、东北、西北各省区阿魏:新疆阜康、伊犁胡桐泪:新疆、青海阿里红:新疆刺糖:新疆、甘肃、内蒙古硇砂:青海、甘肃、新疆马鹿茸:新疆伊宁秦药秦药指古秦国及其周围地区所产道地药材; 地理范围为秦岭以北,西安以西,至“丝绸之路”中段毗邻地区,以及黄河上游部分地区;陕西谓水沿岸地势平坦,常称为“八百里秦川”,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栽培秦药的良好基地;秦巴山地由秦岭、大巴山组成,中隔汉水谷地; 秦岭海拔2000m以上,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主要分水岭,又是暖温带和亚热带以及地理上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m,山间原有自然面貌保存很好,有典型的第四纪冰川地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生长有太白贝母等以地名命名的常用中药;秦岭北坡,年平均气温7~12℃,较南坡为低,但秦艽、秦皮等以秦地命名的药物多产于此;秦岭南坡的汉中盆地如汉中、安康等地出产柑橘、香樟、僵蚕等;甘肃的陇南山区自古是道地药材的传统产地; 年平均气温12~16℃,气候垂直变化大,海拔约2000~2500m处温凉阴湿,是秦归、党参的重要生产基地;河西走廊位于甘肃境内南北山地之间,是祁连山的山前坳陷带,因是黄河以西通向西方的交通要道故称之,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100多公里,海拔1000~1500m;河西走廊以西,是我国最干旱地区;但周围高山终年积雪覆盖着现代冰川,是天然的“高山水库”,故有森林、灌丛、草原、绿洲存在,秦艽、羌活、大黄、甘草、川贝母、冬虫夏草、肉苁蓉、麝香、马鹿草等道地药材就出产在这一带;宁夏贺兰山脉绵亘于区西北边境,最高峰海拔3556m;从平原望去,山脉宛如奔驰的骏马,挡住了西北寒风的东进和腾格里沙漠东移,是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 银川、中宁一带黄河灌溉区,沟渠纵横,林木成行,气候干而土壤不旱,地势高而不寒,水源多而不涝,素称“塞上江南”,是宁夏枸杞、银柴胡等道地药材的传统生产基地;甘草主产盐边、同心、吴忠、灵武等地;当归:甘肃岷县秦归、岷当归、西归、马尾归;云南丽江云归秦艽:甘肃;青海黄南;陕西汉中西秦艽、西大艽;云南、四川川秦艽羌活:甘肃西羌活;青海;四川川羌活大黄:甘肃岷县、文县;青海西大黄;陕西兴安、汉中;四川北部川大黄、西部汶川、茂县银柴胡: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雪上一枝蒿:甘肃、青海枸杞子:宁夏中宁、中卫西枸杞、宁夏枸杞;河北大城、青县;天津静海津枸杞地骨皮:宁夏、河北沙苑子:陕西大荔槐米:华北、河南槐角:华北、河南秦椒:陕西茵陈:陕西、甘肃西茵陈、华北北茵陈、江西吉安秦皮:陕西、四川、东北西河柳:荒漠及干旱地区,河西沙地猪苓:陕西兴安;云南;甘肃;山西;河北牛黄:华北北京、天津京牛黄;西北、东北西牛黄怀药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博爱、武陟、温县、孟县和沁阳等地所产的常用药材,由此扩展成整个河南境内盛产的道地药材;河南地处中原,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部平原辽阔; 平原主要有黄淮平原和南阳平原; 豫西山地为秦岭东延余脉, 海拔500~2500m; 嵩山挺立于山地东部的丘陵地带,海拔1440m; 豫北山地为太行山南段东麓,海拔300~1500m,山间多小盆地;豫南山地包括桐柏山、大别山,一般海拔800m左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属于暖温带一亚热带,湿润一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年平均气温12~16℃;无霜期180~24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500~900mm;着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和怀山药,产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 该处海拔200~300m,为黄土丘陵地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深根及根茎类药材生长;地黄:河南新乡地区,温县怀地黄牛膝:河南武陟怀中膝山药:河南焦作地区、沁阳、武陟、孟县、温县怀山药茜草:陕西、河南天花粉:河南安阳天南星:河南禹州、长葛禹南星、河北祁南星、江苏苏南星、陕西、湖北白附子:河南禹州禹白附;四川广元、青川;甘肃天水菊花:河南怀菊、浙江杭菊、四川川菊、安徽毫菊、滁菊、贡菊、河北祁菊辛夷:河南、安徽、湖北红花:河南濮阳、沁阳怀红花;新疆;四川简阳川红花;安徽;浙江宁波杜红花金银花:河南密县密银花;山东平邑、费县东银花、济银花千金子:河南、浙江怀故子:河南禹粮石:河南禹州禹白芷:河南禹州全蝎:河南、河北、山东淮药淮药是指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湖北、安徽和江苏三省所产的道地药材;湖北水面较广,湖泊众多,分布在江汉平原上,故素有“千湖之省”的称号; 适合于道地药材生长的地区之一是在神农架林区,传说神农氏在这里尝过百草; 该区位于秦岭大巴山之东,南接三峡,西邻重庆万州,东连荆山山脉而遥瞰江汉平原,北面通过武当山区遥望河南桐柏山区,是湖北西北主要山区;神农架林区位于巴东、兴山、房县三县交界处,地域辽阔, 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 境内山体雄伟, 峰峦叠嶂, 最高峰为神农顶, 海拔;河谷深切纵横,从而阻挡或削弱了北方干冷气团的影响,形成了中亚热带气候条件,河谷盆地气温较高,降雨较少,高山区气温较低,雨量充沛,森林密茂; 山脉多为东西走向,西高东低,象一条玉龙蜿蜓盘旋于大巴山东段,形成完整的自然景观带; 神农架林区是我国东西南北植被分布的过渡地带,各地植物区系荟萃于此;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中国神农架中药资源和神农架中药资源名录两书的统计得知有药用植物195科、816属、1886种,。
4个主要黄芪产地黄芪质量比较
4个主要黄芪产地黄芪质量比较杨长花;程芬;李慧;胡亚刚【摘要】目的:比较4个主产地黄芪浸出物、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皂苷及黄芪甲苷的含量差异,为种植、资源开发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浸出物的含量;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皂苷的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黑龙江、甘肃、内蒙古和山西黄芪的冷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分别为18.52%、21.13%、24.46%和19.33%;冷浸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8.11%、9.83%、11.44%和10.26%;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356%、0.574%、0.693%和0.492%;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分别为0.040%、0.111%、0.135%、0.021%;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0.171%、0.283%、0.342%、0.240%;黄芪甲苷的含量分别为0.042%、0.068%、0.079%、0.058%.结论:不同产地黄芪浸出物、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皂苷、黄芪甲苷含量不同,黄芪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内蒙古>甘肃>山西>黑龙江;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总黄酮含量内蒙古>甘肃>山西>黑龙江;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内蒙古>甘肃>黑龙江>山西;总皂苷的含量内蒙古>甘肃>山西>黑龙江;黄芪甲苷含量内蒙古>甘肃>山西>黑龙江.4个产地黄芪质量有较大差异,应建立多成分的评价指标,更科学地评价黄芪质量.%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growth,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contents of the extracts, total flavonoids, Isoflavone glucose, total saponins and astragaloside A contained in HuangQi from four major producing areas.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the extracts were measured by extract determination method; the contents oftotal flavonoids and total saponins were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the contents of Isoflavone glucose and astragaloside A were detected by HPLC.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water soluble extractives collected from Heilongjiang, Gansu, Neimenggu and Shanxi Huangqi determined by cold soaking method were 18.52%, 21.13%, 24.46% and 19.33%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alcohol-soluble extractive detected by cold soaking method were 8.11%, 9.83%, 11.44% and 10.26%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were 0.356%, 0.574%, 0.693% and 0.492%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Isoflavone glucose were 0.040%, 0.111%,0.135% and 0.021%;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were 0.171%, 0.283%, 0.342% and 0.240%; the contents of astragaloside A were 0.042%, 0.068%, 0.079% and 0.058%. Conclusion:The contents of HuangQi extractives, total flavonoids, Isoflavone glucose, total saponins and astragaloside A are different, the contents of water soluble extractives are in the order: Neimenggu>Gansu>Shanxi>Heilongjiang; the contents of alcohol-soluble extractives rank: Neimenggu>Shanxi>Gansu>Heilongjiang;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are in the order: Neimenggu>Gansu>Shanxi >Heilongjiang; the contents of Isoflavone glucose are in the order of Neimenggu>Gansu>Heilongjiang>Shanxi; the contents of Isoflavone glucose rank in the order: Neimenggu>Gansu>Shanxi>Heilongjiang; the contents of total saponins are in the order: Neimenggu>Gansu>Shanxi>Heilongjiang; the contents of astragaloside A rank in the order of Neimenggu>Gansu>Shanxi>Heilongjiang. There are the greater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isons of the quality of HuangQi from fourproducing areas, the assessment indexes of many ingredient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HuangQi more scientifically.【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9(032)001【总页数】5页(P27-31)【关键词】黄芪;浸出物;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皂苷;黄芪甲苷【作者】杨长花;程芬;李慧;胡亚刚【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咸阳 712046;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咸阳712046;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咸阳 712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脱毒排脓等功效,可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气虚水肿,血虚萎黄等的治疗[1],黄芪的化学成分众多,主要含有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及氨基酸类等。
黄芪知识介绍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等的根。
蒙古黄芪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沟旁或疏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本期等地,在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有栽培;膜荚黄芪生于向阳山坡或灌边缘,或见于河边沙质地。
播种后1至7年采收,气温高、土质较差的地区生长1至2年即可采收。
于9至11月或春季冬芽萌动前采挖,深刨以防折断根,切下芦头,抖净泥土,晒至半干,堆积1至2日再晒,直至晒干为止,剪去侧根及须根,扎成小捆。
内蒙古黄芪根呈圆柱形,上粗下细,少有分枝,长20至60厘米,直径1至3厘米。
表面淡黄棕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切长皮孔。
质硬而韧,断面纤维状,略带粉性。
气特异,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膜荚黄芪根与蒙古黄芪的根相似。
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黄芪适合人群: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黄芪食疗作用: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入气分,可升可降: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托毒生肌。
黄芪的功效:具有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喘嗽,胃虚下垂,久泄脱肛,阴挺,带下,吐血,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盗汗,水肿,血盖,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
黄芪食物相克:黄芪恶白鲜皮,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
黄芪做法指导: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
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
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
4、体弱表虚,基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增强免疫功能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核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使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显著上升,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正常人服用后,血浆IgM、IgE显著增加,以全草效果最好。
黄芪的产地分布
黄芪的产地分布
黄芪的产地分布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现已实现人工种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芪的产地分布吧!
黄芪的产地分布
黄芪产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原苏联亦有分布。
黄芪的产地环境
黄芪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根垂直生长可达1米以上,俗称鞭竿芪,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带畸形,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质量差。
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
种子硬实率可达30%-60%,直播当年只生长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并能产籽。
黄芪的主要品类
1、黄耆:黄耆一般指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2、蒙古黄耆:蒙古黄耆是豆科黄芪属的植物。
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米至2,400米的地区,见于草原。
3、淡紫花黄耆:淡紫花黄耆为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花期6-8月,果期7-9月,产东北、华北及西北,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原苏联有分布。
黄芪的知识
黄芪的知识黄芪,又称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黄芪属植物的根部。
黄芪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百草之王”,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我将从黄芪的来源、性味、功效、用途等方面为大家介绍黄芪的知识。
黄芪的生长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草原地带,如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
黄芪的根部呈长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有纵纹和横裂纹,质地坚韧,具有一定的弹性。
黄芪的采挖一般在秋季进行,选取生长年限在3-6年的黄芪根进行采收。
黄芪的性味为甘平,归脾经、肺经。
黄芪具有补气、益阳、固表的功效,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黄芪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预防感冒、疲劳、肝炎等疾病的发生。
根据中医理论,黄芪有很广泛的用途。
首先,黄芪可以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病症,如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
其次,黄芪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也有治疗作用。
此外,黄芪还可以用于治疗痰湿阻滞、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另外,黄芪还可以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问题。
除此之外,黄芪还可以作为辅助药物用于肿瘤、抗衰老等方面。
黄芪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服用,最常见的是泡水饮用。
将适量的黄芪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静置片刻即可饮用。
此外,黄芪还可以炖汤、煮粥等方式进行食用。
对于一些特殊病症,还可以将黄芪研磨成粉末,然后用于外敷或制作成丸剂、胶囊等剂型进行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虽然具有很多功效,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体质偏热、气虚不实的人群,不宜过量使用黄芪。
此外,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黄芪时需要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黄芪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并且可以用于治疗气虚、脾胃虚弱、呼吸系统疾病等病症。
但是在使用黄芪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或不适当使用。
如有需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黄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药材——黄芪
黄芪简介又称膜荚黄芪或黄耆。
豆科。
多年生草本。
主根长,圆柱形,稍带木质,外质土黄色或棕红色。
喜干旱,适应性强。
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黄芪的根是著名的中药。
商品黄芪呈圆柱形,略扭曲,长20~60厘米,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好。
含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皂甙及微量叶酸和数种维生素等。
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溃疡等症。
近年来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和急慢性肾炎。
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黄芪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甘草、当归、陈皮等组成,对治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懒言短气、中气下陷有良好效果。
黄芪以西北及内蒙产的质是最好,其质量好坏与微量元素硒有很大关系,越是质地好的黄芪,含硒量越高。
另种多序岩黄芪的根,商品名“红芪”,在甘肃应用历史悠久,并销广东、福建及出口。
学名: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别称:膜荚黄芪、黄芪、棉芪、百本、棉黄芪、黄耆、蜀脂、百药棉、独根等。
界、科:植物界豆科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
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钟状,长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于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长仅为萼筒的1/4-1/5;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较瓣片长约1.5倍,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瓣片半卵形,瓣柄较瓣片稍长;子房有柄,被细柔毛。
黄芪
黄芪(《本经》)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英黄芪的干燥根。
栽培或野生。
蒙古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吉林、山西、河北等地;膜英黄芪主产于山西、黑龙江、甘肃、内蒙古等地。
原植物生于山坡、沟旁或灌丛中,喜干燥、阳光,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中型和微碱性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甘,性温。
归肺、脾经。
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临床用名有黄芪、蜜炙黄芪。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甘,微温。
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名医别录》:无毒。
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
《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
《日华子本草》:恶白鲜皮。
助气,壮筋骨。
长肉,补血,破症癖,瘰沥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
《开宝本草》:味甘,微温,无毒。
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药类法象》: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 泻肺中火, 如脉弦自汗。
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 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
《药性赋》:味甘,气温,无毒。
升也,阳也。
其用有四:温分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外固表虚之盗汗。
《汤液本草》:气温,味甘,纯阳。
甘微温,性平,无毒。
入手少阳经、足太阴经,足少阴、命门之剂。
《象》云: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入皮毛,泻肺中火。
如脉弦自汗,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
《心》云:补五脏诸虚不足,而泻阴火、去虚热,无汗则发之,有汗则止之。
《珍》云:益胃气,去肌热,诸痛必用之。
《本草》云: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芪与桂同功,特味稍异,比桂但甘平、不辛热耳。
世人以苜蓿根代之,呼为土黄芪,但味苦,能令人瘦;特味甘者,能令人肥也。
黄芪的基源植物及其主要化学成分
黄芪,又名黄芪属,为豆科植物黄芪属植物的根,其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及营养素。
黄芪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成员,被普遍应用于中医药与民间药物中。
下面将对黄芪的基源植物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介绍。
一、黄芪的基源植物黄芪的基源植物主要是黄芪属植物,该属植物有40多种,分布在我国、俄罗斯、蒙古、欧洲等地。
其中,我国有20多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
黄芪属植物生长在干旱、沙质土壤中,对气候适应力较强,对土壤适应力也较强。
黄芪一般生长在山区、平原、河谷、荒漠、荒山等地,耐干旱性极强。
黄芪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因此采集和种植相对较为方便,且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因此黄芪的生产相对较为容易。
二、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营养素。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芪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黄芪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多糖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
1. 黄酮类化合物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芪素、黄芪皂苷、黄芪甙、黄芪酮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肿瘤生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因种植环境、生长年限、采收时间等因素而异,因此黄芪的药效也会随之有所不同。
2. 营养素黄芪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大豆蛋白的含量可比。
黄芪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具有促进身体代谢和细胞再生的作用。
黄芪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较丰富,可以满足人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
三、总结黄芪作为中医药和民间药物中的重要食材,其基源植物为黄芪属植物,生长环境较为广泛,对土壤和气候适应能力较强。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营养素,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芪的主要功能性组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而黄芪中的营养素也是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有益于促进身体健康。
黄芪
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中国的药剂师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推断并将黄芪用作增进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用法:一日15~30g,或用至60g。
服用方法①每天用黄芪5~10克左右,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②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③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食用禁忌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
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
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
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
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
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
十大陇药(二)黄芪
二、产地
◆蒙古黄芪 主产于山西浑源、繁峙、应县、代县、阳高、天
镇,内蒙古武川、武东、固阳、集宁等地,甘肃陇西、河
北沽源、张北等地。栽培。
◆膜荚黄芪 主产黑龙江的牡丹江、齐齐哈尔,吉林延边、浑
江、通化,辽宁铁岭、阜新、北票,内蒙古、山西等地。
栽培。
主产于山西绵山的蒙古黄芪,习称绵芪或西黄芪。
黄芪课坡件。
6
三、植物形态
7 黄芪课件
8 黄芪课件
三、植物形态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的区别:
蒙古黄芪小叶较多,12—18对,较小,小叶片通 常为椭圆形。子房及荚果均光滑无毛。
9 黄芪课件
附注
红芪:多序岩黄芪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干燥根。列入中国药 典。 主产于甘肃武都、宕昌、临潭、岷县;四川松潘、南平、茂汶也产。 多为栽培品。
主产于内蒙的蒙古黄芪,习称蒙芪。
● 以山西浑源、繁峙;甘肃陇西、内蒙武川、武东等地产
量高,质量优。
黄芪课件
黄芪课件
三、植物形态
膜荚黄芪:多年生直立草本。主
根粗壮,圆柱形,稍带木质,外 皮土黄色或棕红色。茎上部多分 枝,奇数羽状复叶,小叶6-13 对,卵状披针形或近椭圆形,连 同托业均有白色长柔毛。总状花 絮腋生;花萼合生;花冠蝶形, 淡黄色,有时近白色,雄蕊10.子 房有长柄,被疏毛。荚果卵状长 圆形,膜质,膨胀,被黑色短毛。
多年生草本。高1m左右。根为直根系,粗壮,外皮棕红色。茎直立,丛生 ,多分枝。单数羽状复叶,叶长5-9cm,具小叶9-21,小叶卵状披针形或 卵状椭圆形。总状花序腋生,长达25cm,花10—30朵,总花梗几与叶等 长,花梗被柔毛,苞片披针形,膜质,小苞片钻状,花淡黄色,;花萼斜钟 状,最下面的1枚萼齿较其余的萼齿长1倍,花冠蝶形,旗瓣矩圆状倒卵 形,翼瓣矩圆形,与旗瓣等长,龙骨瓣较旗瓣及翼瓣长。荚果有3—6节, 荚节斜倒卵形或近圆形。
益气补血圣药黄芪
益气补血圣药黄芪黄芪,亦称黄黐(jī),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中药材之一。
其性味甘平,有益气固表、补中益气、生津止渴、固表益五脏的作用。
黄芪自古以来被誉为“益气补血圣药”,在中药学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黄芪的来源与性状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的根及根茎,经过采挖和炮制而得。
其主要产地有山西、河北、陕西等地。
正宗的黄芪以地下根茎为上品。
经过炮制后,黄芪的外观呈现出棕黄色或淡黄褐色,表面有细密的纵纹,质地坚韧而不易折断。
黄芪的气味浓郁而特殊,味道微甘、微苦,并带有一定的令人愉悦的香气。
二、黄芪的药理作用1. 益气固表:黄芪能够补充人体气血,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
它对抗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帮助,可起到固表抗邪的作用。
2. 补中益气:黄芪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中气不足引起的症状,如倦怠乏力、自汗、食欲不振等。
3. 补血生津:黄芪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能够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和血细胞的生长。
同时,黄芪还具有润肺生津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干咳、咽干口燥等症状。
4. 固表益五脏:黄芪具有固表护肤、益肝明目、益肺化痰等功效。
它能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改善眼部疲劳和视力下降,减少皮肤敏感和过敏。
三、黄芪的临床应用由于黄芪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和药理功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使用场景:1. 用于治疗虚劳乏力、神疲乏力、气虚便溏等症状。
2. 用于治疗气短、自汗、食欲不振等具有虚寒症状的患者。
3. 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眩晕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
4. 用于治疗干咳咽干、口燥口渴等肺阴不足的症状。
5. 用于改善皮肤敏感、瘙痒、过敏等问题。
6. 用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四、黄芪的炮制方法黄芪在采挖后需要进行炮制,以提高其药效。
一般的炮制方法包括炒、炙、煨等。
炒法可用干黄土或细沙炒至微黄色,以增强黄芪的气味和药性。
炙法可用红炭烘烤,使黄芪外皮金黄,内部酥软,增强温阳作用。
不同黄芪对比:甘肃黄芪、内蒙黄芪、浑源正北芪与陇南红芪(多图)
不同黄芪对⽐:⽢肃黄芪、内蒙黄芪、浑源正北芪与陇南红芪(多图)黄芪,为⾖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燥根。
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
⽬前市⾯上流通的黄芪商品,主要是⽢肃黄芪、内蒙黄芪和⼭西浑源正北芪。
⽢肃陇南地区出产的红芪,为⾖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燥根,与黄芪功效相同。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了解不同黄芪之间的区别,药材帮制作了本套黄芪系列标本,具体介绍如下:⼀、⽢肃黄芪⽢肃黄芪,⼀般⽣长2年,主产于⽢肃陇西、渭源、岷县、宕昌等地,产量较⼤,占全国黄芪总产量的⼀半左右。
⽢肃黄芪产业发展迅速,加⼯⽅式也多样化,黄芪的⽚型最多,常见的有圆⽚、⽠⼦⽚、指甲⽚、柳叶⽚、压⽚等。
⽢肃黄芪节⼦(去除芦头、侧根、须根的黄芪个⼦)⽢肃黄芪圆⽚(横切,圆形⽚)⽢肃黄芪⽠⼦⽚(斜切,短⽽薄的⽚,厚度0.1-0.2㎝)⽠⼦⽚通常是⽤黄芪个⼦(未去除侧根须根)斜切的薄⽚,⼤⼩不⼀⽢肃黄芪指甲⽚(斜切,短⽽厚的⽚,厚度0.3㎝左右)⽢肃黄芪柳叶⽚(斜切,长⽽薄的⽚,中间宽,两端渐细,形如柳叶)⽢肃黄芪压⽚(机器挤压后切成段)⼆、内蒙黄芪内蒙黄芪与⽢肃黄芪⼀样,⼀般也是⽣长2年,主产于内蒙古⾚峰等地。
内蒙黄芪节⼦内蒙黄芪指甲⽚三、正北芪正北芪,⼜叫恒⼭黄芪,主产于⼭西省浑源县北岳恒⼭等地。
恒⼭黄芪条形顺直,长35-100厘⽶,有的可达100厘⽶以上,直径1.2-3厘⽶,分叉少或⽆。
质柔韧,断⾯纤维性强,粉性⾜,有明显的纵皱纹。
横切⾯上,外圈(⽪部)黄⽩⾊,中⼼(⽊部)黄⾊或淡黄⾊,中间有⼀棕⾊的形成层环,习称⾦井⽟栏。
空⼼⼩或⽆,闻之有⾖腥⽓,味微甜,嚼之⾖腥味明显,嚼后渣少。
正北芪,以前多有⽣长⼗⼏年的,现在以仿野⽣种植为主,多为⽣长六七年的。
正北芪节⼦正北芪指甲⽚,⾦井⽟栏,特征明显四、红芪红芪主产于⽢肃陇南等地区,以仿野⽣种植为主,⼀般⽣长五六年。
红芪节⼦(红芪外⽪容易脱落,脱落后呈淡黄⽩⾊)红芪指甲⽚⽢肃黄芪粉性差,内蒙黄芪有⼀定的粉性,正北芪与红芪粉性⾜芦头对⽐:⽢肃黄芪、内蒙黄芪、⼭西浑源正北芪、⽢肃陇南红芪⽢肃黄芪、内蒙黄芪⽣长周期短,芦头处没有中空的现象;正北芪与红芪⽣长年限长,芦头处多有中空。
内蒙古黄芪
内蒙古黄芪
关于《内蒙古黄芪》,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蒙古自治区黄芩的功效与作用是较为高的,这类中药材是能够滋补养生人体,推动基础代谢及其推动血细胞的升级,还能够改进贫血等病症,因此针对病后的身体恢复是有非常大协助的,合适我们适度的服用一些。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是较为高,我们可以用内蒙古自治区泡茶食用或是用于熬汤开展消化吸收它的功效与作用。
形状特点
内蒙古黄芩,多年生长木本植物,总花柄较叶长,花大部分,花柄与花萼有灰黑色短毛,卡罗拉淡黄色,长2公分。
荚果膜质、澎涨,半卵型,有明显网纹,没毛,松驰。
开花期6-7月,结果期7-9月。
生长发育自然环境
散生在草地大草原、山坡地林缘及灌木丛中。
遍布范畴
遍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等省份。
蒙古族及原苏联也是有。
关键使用价值
能推动机体新陈代谢、缓解疲劳、推动血细胞和肝脏蛋白的升级;有显著的有利排尿功效,能清除试验性肾炎蛋白尿;能改进贫血小动物状况;黄芩在细胞培养中,能使体细胞数显著增加,细胞生长充沛,使用寿命增加;能提高心脏收拢力,维护内分泌系统,抗心律失常,扩大冠脉和外周血管,减少血压,能减少血小板黏附力,进而一定水平上降低血栓形成,除此之外也有降低血脂、延缓衰老、抗氧气不足、防辐射、护肝等功效。
2024年中药材黄芪市场发展现状
中药材黄芪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中药材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黄芪的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包括产地分布、市场规模、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来对黄芪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产地分布黄芪主要产于中国的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
其中,河北省是最主要的黄芪产地,其产量占据了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
河北省内的石家庄市、保定市等地是主要的黄芪产区,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黄芪的生长。
此外,内蒙古和陕西省的黄芪产量也较为显著。
产地的分布不仅与气候、土壤条件密切相关,还与该地区的种植历史和传统有关。
市场规模黄芪市场规模庞大,以调养养生类产品为主导,其中包括黄芪片、黄芪口服液、黄芪颗粒等。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黄芪市场销售额逐年增长,截至最新统计数据,黄芪市场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500亿元人民币。
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中药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包括药店、医院、药企等。
市场特点黄芪市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稳定增长: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和养生意识的提高,黄芪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黄芪作为常用的中药材,在传统中医药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品牌竞争激烈:黄芪市场品牌众多,包括国内知名的品牌如同仁堂、腧壮等,也有很多本地品牌。
品牌方面主要竞争点在于质量、口碑和价格等方面。
3.产品丰富多样:黄芪市场上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黄芪颗粒、口服液、片剂等。
不同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存在差异,口服液和颗粒剂是较受欢迎的产品形式。
4.地方特色市场:一些黄芪主产区,在当地形成了黄芪交易市场,如河北省的石家庄黄芪交易市场。
这些地方市场对于当地黄芪的资源整合和推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发展趋势未来,中药材黄芪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增加产品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提取黄芪的活性成分及制剂开发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
山西道地药材——黄芪
山西道地药材——黄芪一、黄芪名释黄芪的“芪”是一个药名专用字。
原来的写法是——“黄耆”。
耆字的原意是年长,有六十(岁)为耆之说。
李时珍说:“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耆。
”补药之长,是说它在补益药里功效很好的。
黄芪药材、饮片黄芪又叫“北芪”,因为它主产北方(华北、东北)。
以山西晋北浑源、繁峙、应县、代县、广灵一带产量较大。
浑源称为“黄芪之乡”,是顶级黄芪——正北芪的产地。
出产的黄芪质量最好,闻名国内外,所以又称“浑源芪”。
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浑源黄芪与黄芪之乡(悬空寺)浑源黄芪的有效成分含量也高于其他地区的黄芪。
其中黄芪甲苷含量在0.08%以上(药典要求不得少于0.04%)二、两个真实的故事先讲一个我亲眼所见的真实故事。
有一中年女士,得了胃下垂,四处求医,久治不愈。
后来有人告她一方治好了。
什么方子?黄芪炖猪肚。
把黄芪放进猪肚,用砂锅炖,把猪肚炖烂,取出黄芪,吃猪肚喝汤。
三个月后胃上去了,至今十几年了没再下来。
吃猪肚当然管用——民间讲究以脏补脏,但黄芪也功不可没,因为黄芪能补气升阳,提升下垂内脏。
胃下垂示意图猪肚炖黄芪再说一事:我的一个学生体虚,冬天特别容易感冒,我让他从立冬开始服玉屏风散——黄芪、防风、白术共研细末,每天10克,早晚2次冲服。
吃了一段时间,一个冬天没感冒。
玉屏风散与感冒三、黄芪预防感冒的方法黄芪既能治病,又能防病。
治病要医生辩证用药。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用黄芪预防流感的方法。
中医的原则是扶助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现代研究证明,黄芪能有效增强免疫功能,因此黄芪是扶正气的最佳选择。
1.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黄芪30g、白术60g、防风30g。
研成极细粉末,每天两次,每次5~10g。
大枣煎汤送服,效果更好。
近代有玉屏风颗粒、胶囊、口服液等剂型出现。
玉屏风颗粒2.芪枣陈皮汤黄芪大枣、陈皮黄芪30g、大枣10枚,陈皮6g。
煎汤约400ml,每天上午、下午各服约200ml。
哪里的黄芪最地道这四个产地的黄芪质量最优
哪⾥的黄芪最地道这四个产地的黄芪质量最优
不同的⽓候跟温度对于植物的影响很⼤,黄芪作为药⽤价值极⾼的药材,它的产地对于质量的
影响很⼤,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性发挥的不同。
那么,到底哪⼏个产地的黄芪质量最优呢?下⾯
就来作⼀个盘点。
⼀、内蒙古
内蒙古的产的黄芪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且内蒙古有多种有名的黄芪,像北黄芪、库伦芪
等,都是产于内蒙古的。
不仅如此,很多中原地带的黄芪的根茎,也都是由内蒙古的黄芪根茎
延伸出来的。
说这⾥的黄芪质量优可是⼀点都不为过的。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在全国的知名度⼗分⾼,在东北长春向西的⼤草原上,就⽣长着很多壮硕的
黄芪。
这⾥的黄芪似乎也沾染了东北的豪爽,长的⼗分粗壮,⽽且具有朽⼼,属于上等的品
种。
三、⼭西省
⼭西绵⼭地区出产的绵黄芪⼀直以来都备受赞誉,这⾥出产的黄芪坚实,⽽且⾊泽⼗分的黄,
触摸起来⼗分绵软,所以称之为绵黄芪。
⼭西省还有很多地区都⽣产黄芪,出产的质量也都⾮
常优质。
四、⽢肃省
在《名医别录》⾥⾯,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黄芪产地的记载,那个时候黄芪最好的产地是⽢肃东
南部和临潭。
虽然时隔多年,但⽢肃省依然是上等黄芪的出产地,这⾥的黄其质量依旧优异。
黄芪的产地不同,它的药性亦有不同,⽽且差异还是蛮⼤的。
故此,我们在选购黄芪的时候要
注意区分品种跟产地,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地⽅。
⽽黄芪产地最优的地区也是以上四个地
区。
黄芪最佳产地
黄芪最佳产地黄芪最佳产地黄芪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中药材,其产地众多,但哪些产地的黄芪更为正宗和优质呢?经过详细研究,甘肃、内蒙古、山西等地的黄芪被认为是最佳产地。
甘肃黄芪:品质上乘,历史悠久甘肃的黄芪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陇西县的农民世代以种植黄芪为生。
当地政府也积极推动黄芪产业的发展,通过科学种植和现代化管理提高黄芪的产量和质量。
近年来,甘肃黄芪的出口量逐年增加,成为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的中药材之一。
内蒙古黄芪:精品中的精品内蒙古自治区同样是优质黄芪的重要产地。
这里出产的多种知名黄芪,如北黄芪和库伦芪,被认为是精品中的精品。
内蒙古黄芪以其质地好、药效显著而备受赞誉。
特别是武川县一带的黄芪,由于气候干旱寒冷、多砂质土壤等条件,使得黄芪根部发达,药用成分含量高。
这些特点使得内蒙古黄芪在中药材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内蒙古的黄芪种植者通常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确保黄芪的高品质。
当地的科研机构也积极参与黄芪的研究,开发出多种黄芪产品,如黄芪茶、黄芪胶囊等,进一步提升了黄芪的附加值。
内蒙古黄芪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受到国际消费者的青睐。
山西黄芪:历史悠久,品质稳定山西省也是黄芪的重要产地之一。
这里的黄芪历史悠久,品质稳定,备受赞誉。
特别是中北部的忻州地区,以生产优质黄芪而著称。
山西黄芪以其外皮嫩、内色黄、油性大、味甜气香为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山西黄芪的生长环境也为其优质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地区海拔适中,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这些条件共同促成了山西黄芪的卓越品质。
山西的黄芪种植者注重生态种植,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黄芪的天然品质。
山西黄芪的加工工艺也十分讲究,从采摘到晾晒,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以保证黄芪的药效和口感。
山西黄芪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广受欢迎,还出口到东南亚等地,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
其他优质产地除了甘肃、内蒙古和山西外,还有一些其他地区的黄芪也被认为是优质的。
野生黄芪哪里产的质量好
野生黄芪哪里产的质量好
史记载中就有采摘黄芪的记录,可见恒山黄芪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编辑
黄芪的历史
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过黄芪:“味甘微温。
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一名戴糁。
生山谷。
”列为上品。
宋代《图经本草》中也有着“河东”即现在的山西生产黄芪的记录。
在《药物出产辨》中也记载了山西大同生产的黄芪最多。
黄芪的作用
黄芪有固表止汗、温阳利水、补气健脾,托毒排脓等作用。
能治疗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急性肾炎引起的水肿、慢性肾炎、阳气虚弱、疮疡破溃、肺气虚和气虚衰弱等症状。
黄芪不止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滋补药品,可用于日常生活中。
黄芪的用法
黄芪用法一:
黄芪可以与枸杞泡水,枸杞又称“智慧果”,两者相加可以明目,提高大脑记忆力,改善睡眠。
黄芪可以与当归泡水,当归是养血的良药,两者联用可以补充气血,适合经期过后的女性调理身体,动过大手术的人群也可用。
黄芪可以与金银花泡水,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黄芪有补气扶阳的效果,两者同用可以排除体内毒素,清除体内的火气。
黄芪可以与人参泡水,人参是补益中气、补充元气的药物,黄芪人参泡水喝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
黄芪用法二:
黄芪可以加入饭菜中,比如黄芪粥、黄芪红枣乌鸡汤、黄芪枸杞当归酒等等,长期使用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广盛原在恒山山脉有专属的野生黄芪培育基地,生产出来的恒山野生黄芪品质、功效都十分优秀,质量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内蒙古及河北安国产地黄芪性状及主要含量分析目录一、原植物来源和分布二、药材性状三、药材主要鉴别与含量分析1、显微鉴别2、其他主要含量2.1总灰分2.2酸不溶性灰分2.3重金属及有害物质2.4有机氯农药残留量2.5浸出物2.6黄芪甲苷四、讨论五、致谢内容提要:本文从山西黄芪、内蒙古黄芪、河北安国黄芪的原植物来源和分布、药材性状及主要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显示,在性状外观显微结构方面,山西黄苠与内蒙古黄芪有相近之处,与河北安国黄芪差异很大;其他鉴别和黄芪甲甙测定显示,山西黄芪优于内蒙古黄芪及河北安国黄芪,文中对山西地道黄芪的地域资源、生长环境、内在含量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为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其稳定性,建议使用道地药材。
关键词:黄芪山西内蒙古河北安国性状含量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
黄耆(或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李时珍释其名日,耆长也,黄耆色黄,列为补药之长,故名。
今俗通作黄芪。
陶弘景说:“第一出陇西(今甘肃岷县之南)者,洮阳(今甘肃临潭县西南),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今四川黑水),宕昌(今甘肃岷县之南)者,色白,肌理粗,新者亦甘而温补。
又有蚕陵(今四川茂波西北)白水者,色理胜蜀芪者而冷补”。
唐.苏敬说:“今出原州(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县或甘肃镇原)及华原(今陕西耀县)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直州、宁州(甘肃、四川、陕西边界地区)者亦佳。
”。
宋《图经本草》载:“夸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
明《本草蒙筌》载:“绵耆出山西沁州绵上,此品极佳”。
清《植物名实图考》载:“黄芪有数种,山西、内蒙古者最佳”。
由此可知,我国黄芪正品的产地有从甘肃、四川向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过渡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其药材来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 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 Bge. 的干燥根。
黄芪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黄铜类化合物及多糖。
它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
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
由于其用途广泛,历史悠久,曾一度在我国中药材出口中排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7个品种之首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近两年来,由于伪劣黄芪的泛滥和黄芪品质的不稳定因素等,使黄芪的国内外市场均受到一些冲击和影响。
为了黄芪的开发和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保证其质量的稳定性和疗效的有效性,笔者现将我国黄芪主产区中的山西黄芪、内蒙古黄芪和河北安国黄芪,从原植物来源和分布、药材性状及主要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一、原植物来源和分布1、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 var.mongholicus(Bge.)Hsiao (A. mongholicus Bge.)——豆科Leguminosae多年生草本。
主根长而粗壮,条较顺直。
茎直立,高40~80cm。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2~18对;小叶片小,宽椭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0mm,宽3~5mm,两端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
总状花序腋生,常比叶长,具花5~20余朵;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至淡黄色,长18~20mm,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两体(9+1);子房光滑无毛。
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直径11~15mm,先端有短喙,基部有长子房柄,均无毛。
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
野生或栽培。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2、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 (A. propinquus Schischk.)——豆科Leguminosae多年生草本,高50~80cm。
主根深长,条直、粗壮或有少数分枝。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6~13对,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30mm,宽3~12mm,先端钝、圆或微凹,有时具小刺尖,基部圆形,上面近无毛,下面伏生白色柔毛;托叶卵形至披针状线形,长5~15mm.总状花序腋生,通常生花10~20余朵;花萼钟状,被黑色或白色短毛;萼齿5,长为萼筒的1/5~1/4;花冠黄色至淡黄色,或有时稍带淡紫红色,长约116mm,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冀龙骨均具长爪及短耳;子房有柄,被柔毛。
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长20~30mm,宽9~12mm,被黑色或黑白相间的短伏毛。
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于林缘、灌丛、林间草地或疏林下。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
二、药材性状1、蒙古黄芪根呈圆柱形,根少分枝,长30~70(~90)cm,直径0.7~3.5cm。
表面灰黄至淡棕褐色,栓皮机哦啊紧实不易脱落,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生皮孔。
质硬而韧,可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
横切面皮部黄白色,有时可见裂隙,厚度约为半径1/2,形成层部位呈灰褐色的环,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俗称“菊花心”。
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2、膜荚黄芪主根圆柱形,常有分枝。
表面灰黄色、黄棕色至淡褐色,纵皱纹较深,略呈沟状,质硬,较难折断。
味微甜,有豆腥。
以条粗长、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表1三个产地黄芪的性状特征比较产地生长年限外形质地气味山西 2 粗长、条直、无分枝、皮细质坚韧显粉性生豆气味甘内蒙 2 无分枝、皮较粗质坚韧显粉性生豆气味甘安国 2 细而弯曲多分枝质坚硬显柴性气无味淡由表1可看出,山西产的黄芪性状特征明显,呈现地道黄芪“条粗长、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甜”的特点。
环境地域条件是山西黄芪的外观性状优于其它产地黄芪的因素之一。
山西黄芪产地是以五岳中的北岳恒山为中心,向五台山、吕梁山等辐射,其境域内气候垂直带变化突出,常年平均气温为4—6℃以下,全年降水量约在40O一650mm之间,无霜期仅为160天以内,从而形成一个凉爽、干燥的独特地理气候,这一带土壤基本属于亚高山草原草甸土,土质肥厚,故适宜于喜凉爽、耐干旱、耐寒冷的深根系植物黄芪的生长。
我国著名中药学家肖培根院士也曾这样评价山西恒山黄芪:生长环境对中药材的生长和质量有明显影响,恒山黄芪的品种优势与其特有的环境条件密不可分。
三、药材主要鉴别与含量分析1、显微鉴别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
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
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
纤维成束或散离,直径8~30µm,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
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
石细胞少见,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较厚。
表2三个产地黄芪的显微特征比较产地薄壁细胞淀粉粒纤维木栓组织山西众多众多较少少内蒙众多众多较少较少安国较少较少较多较多2、其他主要含量2.1总灰分不得过5.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K)2.2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K)2.3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B或附录Ⅺ D)2.4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均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DDT)均不得少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均不得过千万分之一(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Q)2.5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A)测定,不得少于17.0%。
2.6黄芪甲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理论板数以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中粉各约4g,分别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40ml,冷浸过夜,再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4小时,提取液回收溶剂并浓缩至干,残渣加水10ml,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4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充分洗涤2次,每次40ml,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放冷,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cm ,长12cm),以水5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40%乙醇30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7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容量瓶内,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以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C41H68O14)不得少于0.040%。
收集山西、内蒙古及安国三个产地的黄芪药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检测,另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 E测重金属,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 F测砷盐,结果见表3、4(附上黄芪甲苷图谱1、图谱2、图谱3、图谱4、图谱5、图谱6)。
表3 三个产地黄芪主要含量分析批号及产地来源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黄芪甲甙含量(%)浸出物(%)重金属(mg/kg)砷盐(mg/kg)山西1号蒙古黄芪 2.7 0.4 0.071 34.5 <10 <2山西2号膜荚黄芪 3.0 0.3 0.077 45.7 <10 <2 内蒙古1号蒙古黄芪 2.7 0.4 0.062 36.4 <10 <2 内蒙古2号膜荚黄芪 2.8 0.3 0.059 33.6 <10<2河北安国1号蒙古黄芪 2.6 0.2 0.034 32.0 <10 <2 河北安国2号膜荚黄芪 3.0 0.5 0.034 30.0 <10 <2表4重金属(mg/kg)铅0.28有机氯农残(m g/kg)α-BHC 1×10-3 未检出镉0.011 β-BHC 1×10-3 未检出铜7.77 γ-BHC 1×10-3 未检出砷0.30 δ-BHC 1×10-3 未检出汞0.014总BHC1×10-3 未检出总DDT 1×10-3 未检出PCNB 1×10-3 未检出黄曲霉素B1(µg/kg)<5由表2、3、4测定结果表明,山西黄芪的质量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