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建置沿革考 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阳建置沿革考毕业论文
中文提要
渔阳,郡县名,起始于战国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终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期间一千六百五十余年,行政区域几经改变,甚至几度省废。渔阳郡(县)的区域主要涵盖了当今的北京东部、南部、天津北部、河北、内蒙古等地区,因此研究渔阳建置沿革意义重大。渔阳是幽燕名郡(县),所以历朝历代的正史、笔记小说等都有提及,但都是简单介绍,未有专门著作,本文参阅相关史籍,以渔阳郡(县)作为一级行政区划的时间为背景,以其行政中心、层级研究为基础,来复原渔阳郡(县)变动的过程,归纳其变动的方向、探究其变动的原因及影响。
English Abstract
Yiyang, the name of a county, dates from King Yanzhao of Zhan States (283 BC) to the first year of Hongwu (1368). During those 1650 years, its administrative areas have experienced several changes and even been canceled for several times. Yiyang County mainly covers the eastern part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Beijing, the northern part of Tianjin, Hebei and Mongolia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t to investigate the organization evolution of Yiyang. Yiyang is the famous county of Youyan, so it is mentioned in the official history and sketches of every dynasty. However, they are too brief and there is no special work. So this article takes many relevant historical records as references and takes the time when Yiyang County was the administrative area as background and takes its administrative center and the research of degree as basis to recover the process of those changes of Yiyang County, sum up the direction of those changes and explore its impact.
关键词:渔阳建置沿革政区地理
“渔阳”,幽燕郡县名;“建置”,是指渔阳作为行政建置的渔阳郡和渔阳县;“沿革”,是指渔阳郡县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时间上,渔阳郡(县)起始于战国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终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期间一千六百五十余年;在空间上,渔阳郡(县)的区域主要涵盖了当今的北京东部、南部、天津北部、河北、内蒙古等地区。虽然作为一级行政建制渔阳已经不存在了,但它的名字仍然在今天被广泛使用,比如蓟县渔阳中学、平谷渔阳酒店、北京渔阳出租车等,因此研究渔阳郡县的建置沿革意义重大。本文就是研究渔阳郡县在历史上的设置,以及渔阳郡县在历史上发生过的变化。
一、渔阳郡县建置沿革
在渔阳郡县一千六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其治所的变迁构成了渔阳郡县建置沿革的一条主线,据此,可以把渔阳郡县建置沿革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战国后期燕国肇创渔阳郡,郡治渔阳,到西晋初省废渔阳郡、渔阳县,期间渔阳郡、渔阳县治所主要在今北京怀柔城东梨园庄东南;二是从西晋初到隋末,即渔阳郡、渔阳县治所变动时期;三是从隋末到明初废渔阳县,期间渔阳郡、渔阳县治所在今天津蓟县。
(一)燕国肇创至西晋省废
春秋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逐渐有了变化,使得国人与野人身份地位的差别逐渐消失,国与野的对立也在渐渐消弭。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制度却渐渐萌芽,这就是郡县制的出现。
就郡而言,春秋记载很少,战国就很常见了。①作为一个新的行政设置,主要作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各诸侯国为争夺城池,在边地设郡,如魏在河西置上郡、西河郡;二是各国向北、西、南三方少数民族地区不断拓展领域,并设郡予以防守,如本文所讲的渔阳郡。
战国后期,燕昭王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燕国逐渐强盛起来,与齐、楚、韩、赵、魏、秦六国共称“战国七雄”。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燕将秦开北攻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修筑西起造阳、东抵襄平的千里长城。②渔阳郡郡治渔阳,今怀柔区城东梨园庄东南。
渔阳郡,没有领县,原因有二。一是渔阳郡是燕国北拓以防东胡所置,其责任以军事
①春秋时有关郡的文献记载只有两条。一是《晋语》所载,晋献公死后,逃亡在外的晋公子夷吾对秦国公子絷说:“君苟辅我,蔑天命矣。亡人苟入扫宗庙,定社稷,亡人何国与之有?君实有郡县,且入河外列城五。”二是《左传·哀公二年》载,晋国执政大夫赵简子在讨伐范氏与中行氏前,为鼓励将士用命,答应“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
为主,幅员虽大但相对比较荒芜,不须郡下再有一级行政机构;二是县由国君直属,即使到了战国末年,各国的本土都还是不设郡,其中的县仍为中央所直辖,所以渔阳郡不可能设县。
燕国渔阳郡是“渔阳”的肇创。战国时期,以山、水为参照物的阴、阳概念已经形成,即“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渔阳因为在渔水(今白河)的北边而得名。
关于渔阳郡郡治渔阳城在今天何处?过去说法不一,清代的学者曾对此作过考证,如《光绪顺天府志》云:“密云县,冲、繁,燕渔阳郡,秦因之,汉为渔阳县。”①《大清一统志》云:“渔阳故城在密云县西南三十里”②,《括地志》云:“渔阳故城在密云县南十八里渔水之阳”。③但由于他们未能作实地勘查,与《水经注》的记述不相符合,遭到人们质疑。
上世纪六十年代郭仁先生亲自考察了密云、怀柔一代的地形、水道等,并复原了沽水(今白河)河道,认为怀柔区城与《水经注》中渔阳故城的地理地貌很符合,渔阳县故城应在怀柔区城附近。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的专家学者经实地考察后,参照文献记载,认为现怀柔东梨园庄东南的古城遗址为古渔阳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⑤以燕地为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⑥
渔阳郡,郡治渔阳,其领县可证者有渔阳、泉州、白檀三县。(参见附图一)据文字史料,从前只知渔阳郡领渔阳一县,但根据新出土的秦代文物,可考证秦渔阳郡还有泉州、白檀二县,泉州和白檀二县原以为是汉代时置县,实际其前身是秦代设县,汉沿袭秦。⑦郡县本无隶属关系,为什么郡统县?可能是因为郡境大而县境小。起初郡所置之地,多为边境新扩张的领土,人口稀少,土地荒芜,但行政区域面积广大,县是境内之地,繁荣但行政区域面积较小。随着国土扩张、人口繁衍、经济发展,郡大遂再分为县,县小遂集合为郡。
渔阳县。同秦,县治在今怀柔区东梨园庄东南。
泉州县。县治在今天津市西北武清区黄庄乡城上村。天津市宝坻区秦古城遗址出土秦石质“泉州丞印”印范,铭文:“泉州丞印”(正面),“范阳丞印”(反面)。⑧泉州,地名。《水经·鲍丘水注》:“鲍丘水又东合泉州渠口,故渎上承滹沱水于泉州县,故以泉州为名。”
① [清]周家楣、缪荃孙等编纂:《光绪顺天府志》地理志十七《顺天府沿革表》,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23页。
② [清]穆彰阿、潘锡恩等:《大清一统志》卷八《顺天府志》,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第161页。
③ [清]孙星衍辑:《括地志》卷四《檀州》,中华书局,1985年,第115页。
④郭仁:《关于渔阳城的位置及其附近河道的复原》,《考古》,1963年,第1期,第28-29页。
⑤《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年,第1244页。
⑥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八《州郡八·古冀州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948页。
⑦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77、3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