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水污染基础化学课程设计

水污染基础化学课程设计

水污染基础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水污染的基本概念、主要污染物及来源;2. 掌握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 理解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水污染原因,提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初步方案;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水样,判断水质污染程度;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污水处理实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养成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水污染知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为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基本概念:污染物的定义、分类及来源;教材章节:第三章“水体化学”,第一节“水与人类生活”。

2.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材章节:第三章“水体化学”,第二节“水污染与健康”。

3.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原理:教材章节:第三章“水体化学”,第三节“水污染防治技术”。

4. 污水处理实验操作:教材章节:实验教程第四章“水污染与防治”,实验一“生活污水处理”。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水污染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课时: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课时: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原理;第四课时:污水处理实验操作。

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系统掌握水污染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学以致用。

水污染课程设计_4

水污染课程设计_4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1.1城市污水概论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 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

处理后的污水, 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是回灌补充地下水, 都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水质标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 按处理程度划分, 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

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 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

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 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 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

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水温、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

污水三级处理是在一、二级处理的基础上, 应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难溶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

污水中的污染物组成非常复杂, 常常需要以上几种方法组合, 才能达到处理要求。

污水一级处理为预处理, 二级处理为主体, 处理后的污水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为深度处理, 出水水质较好, 甚至能达到饮用水质标准, 但处理费用高, 除在一些极度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外, 应用较少。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筹建和扩建污水二级处理厂, 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1.2总体工艺流程图本工艺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流程图如下:1.3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说明1.3.1格栅格栅是废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 它的功能是拦截废水中漂浮和悬浮的碎木块、碎片、布条、塑料制品、长纤维等固体物质, 以保证后续处理设施顺利运行。

格栅由栅条和清除栅渣机两部分组成。

格栅拦截污物的功能是由栅条完成的, 栅条的间距和形状决定了格栅的拦污性能和水利特性。

中格栅为废水处理厂的主要格栅, 多为机械除渣。

细格栅可去除更小的固形物, 能明显减少下游废水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设施的维护和运行工作及费用, 可因此获得良好的引用管理和经济效益。

水污染教学设计[五篇]

水污染教学设计[五篇]

水污染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水污染教学设计《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等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

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对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通过情境设计、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水污染现状。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4.通过对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5.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2.通过师生对景观图片和材料的观察分析,理解水污染原因,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3.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然水域中的水被污染的主要原因,了解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类的健康。

2.指导学生考察自然水域。

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考察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护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案例分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 1 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案例的剖析;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重点:水污染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分析【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看家附近河流水质;查找污染源;以及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所污染河流的照片。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例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例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例1000字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例一、设计任务1.1设计目标设计一个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以减少污水处理工厂排出的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2 设计内容(1)搜集相关资料并选定一个待处理的水体。

(2)根据所选水体的污染情况、周围环境特征和处理工艺的技术选型,设计一个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

(3)选取合适的污水处理设备,并综合考虑其投资、运行和维护等成本,优化设计方案。

(4)探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并给出解决方案。

(5)编写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设计报告。

二、设计内容2.1 水体污染状况通过对废水排放口进行取样,分析水体的污染程度。

污染物主要包括COD、BOD、NH3-N、TP、TN等项目。

同时分析污水pH值、温度、悬浮物含量、颜色等情况,对水体的污染来源进行初步判断。

2.2 工艺流程设计在对污染水体的分析基础上,确定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

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环节,并针对不同污染物设置不同的处理工艺和条件。

同时,根据选用工艺的特点,设计工艺流程图和配套设备。

2.3 设备选择与优化在确定工艺流程和配套设备的基础上,结合设计负荷、经济效益和运行维护成本等多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处理设备。

并结合设备性能、技术先进性、稳定性等因素,对设备进行优化,优化设计方案。

2.4 生物处理过程细节分析对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如生物污泥的产生与处理、脱氮脱磷技术的应用等。

并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5 经济效益分析在确定最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包括项目总投资、日处理能力、处理费用等。

同时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确保方案的可推广性和应用性。

三、设计要求3.1 设计报告根据上述设计内容,编写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设计报告。

报告的内容应该概括、清晰,包括设计目标、技术路线、方案设计过程和经济效益等内容。

3.2 设计讲解通过设计方案的讲解,介绍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

水污染课程设计a2

水污染课程设计a2

水污染课程设计 a2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分类;2. 学生能够掌握我国水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3. 学生能够了解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法律法规;4. 学生能够描述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等方法,掌握研究水污染的基本技能;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对水污染问题的看法和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2.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水污染现状,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行动;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善于倾听和表达;4.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水污染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领域的一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水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环境问题,提高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概述- 水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分类;- 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 我国水污染现状介绍;-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主要污染源分析。

3. 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法律法规- 国家和地方水污染防治政策解读;- 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介绍。

4. 水污染案例分析- 典型水污染事件分析;- 案例中涉及的水污染防治措施探讨。

5. 实践活动- 实地调查:走访当地河流、湖泊,了解水污染现状;-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水污染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小组讨论:针对水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分类;•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水污染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能够运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够评估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分类;2.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分类;2.第二课时: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第三课时: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水污染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水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水处理技术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2.参考书: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视频资料等;4.实验设备:水处理实验装置、水质分析仪器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扬州

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扬州

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扬州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水污染的基本概念、类型及主要污染物。

2. 学生能够掌握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政策、法规及主要措施。

3. 学生能够了解水污染控制技术及其在扬州地区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水污染控制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3.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查、小组合作等方式,开展水污染控制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2. 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关注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家乡扬州的热爱,关注区域水环境问题,积极参与水污染控制实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专业知识有限,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基本知识:- 水污染的概念、类型及主要污染物- 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 水污染概述2. 水污染控制政策与法规:- 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体系- 主要水污染控制措施及其实施-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3. 水污染控制技术:-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扬州地区水污染控制技术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污染控制技术4. 水污染控制实践:- 实地调查:了解扬州地区水污染现状- 小组合作:分析水污染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数据分析:评价水污染控制效果- 教材章节:第四章 水污染控制实践5.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水污染基本知识第二课时:水污染控制政策与法规第三课时:水污染控制技术第四课时:水污染控制实践(实地调查、小组合作、数据分析)第五课时: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在水污染基本知识、政策与法规以及水污染控制技术等内容的教学中,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性的知识传授。

水污染课程设计计算

水污染课程设计计算

水污染课程设计计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污染的基本概念、原因及危害。

2. 学生能掌握水污染程度的评价方法和计算公式。

3. 学生能了解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水污染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

2. 学生能运用计算公式,计算水污染的程度,并进行简单的数据解读。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收集、整理水污染相关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关注我国水污染现状,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行动。

3. 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课本,通过案例分析、计算练习等形式,使学生在掌握水污染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课程目标进行,以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基本概念: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

2. 水污染原因及危害: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3. 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防治措施及案例分析。

4. 水污染评价方法:水质指标、污染指数,以及相应的计算公式。

5. 教学案例:选取当地水污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以下章节:第一章:水资源与水环境第三节: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水污染基本概念及原因第二课时: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政策第三课时:水污染评价方法与计算第四课时: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水污染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施计划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施计划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施计划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施计划随着现代工业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

在中国,水污染已经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所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一个可以让学生更好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课程设计实施计划。

第一步:确定课程目标在制定课程设计实施计划之前,必须明确课程的目标。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2. 让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水污染治理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步:确定课程内容在制定课程设计实施计划之前,必须明确课程的内容。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污染的起因和类型:学生需要了解水污染的起因和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比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等。

2. 水污染控制技术: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比如:生化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3. 水污染治理设备: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水污染治理设备,比如:生化处理设备、物理处理设备和化学处理设备等。

4. 水污染治理法律法规:学生需要了解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5. 水环境监测技术:学生需要了解水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比如: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等。

第三步:确定教学方法在制定课程设计实施计划之前,必须明确教学方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法: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以实际问题和案例为基础。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

3. 互动教学:通过讨论、演示和问答等交流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实习教学:结合实习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

第四步:选择适当的教材在制定课程设计实施计划之前,必须选择适当的教材。

水污染的课程设计

水污染的课程设计

水污染的课程设计一、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然而,近年来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将以水污染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影响和预防措施。

二、课程目标1.了解水污染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3.了解常见的水污染防治措施;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课程内容(1)水污染的概念和分类(2)水污染的主要原因(3)水污染的影响及其危害(4)水污染的防治措施2.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水污染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主要原因和影响。

(2)案例分析:引入真实的水污染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办法。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措施。

(4)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附近的河流湖泊等水源地,了解当地的水质情况,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四、课程安排1.第一堂课:水污染的概念和分类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展示内容概要:介绍水污染的定义,分析水污染的分类,引导学生思考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第二堂课: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内容概要:讲解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预防水污染。

3.第三堂课:水污染的影响及其危害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内容概要:介绍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对策和解决办法。

4.第四堂课: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教学方法:讲授+实地调研内容概要:介绍水污染防治的常见措施,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水源地,了解实际情况,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五、课程评价1.形成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污染课程设计ab法

水污染课程设计ab法

水污染课程设计ab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水污染的定义、类型、来源和影响因素;掌握水污染的主要治理技术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水污染问题;学会进行水污染监测和评估,提出防治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形成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水污染的基本概念:介绍水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使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基本情况。

2.水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分析水污染的成因,探讨水污染对环境、生态、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3.水污染的治理技术:介绍水污染的主要治理技术和方法,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

4.水污染的防治策略:讨论水污染的防治策略,包括源头控制、过程治理、末端处理等。

5.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水污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讲解水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和治理技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水污染的防治策略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水污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相关治理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水污染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水污染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水污染治理过程。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安庆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安庆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安庆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污染的概念、成因及对环境的影响;2. 使学生掌握安庆地区水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3. 帮助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水污染相关数据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水污染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水环境问题;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自然的情感;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观念,积极参与水污染控制行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方课程,结合安庆地区实际,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对家乡的环境问题关注度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水污染控制中,为家乡的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基础知识:水污染概念、分类、成因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材第3章);- 安庆地区水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分析;- 水污染控制原则与技术方法概述。

2. 水污染防治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水体自净与人工强化措施(教材第4章);-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安庆地区水污染防治案例分析。

3.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策略、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教材第5章);- 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 安庆地区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实践。

4. 实践活动:参观污水处理厂、开展水质监测实验等(结合教材附录);- 实地考察安庆地区水污染治理设施;- 学生分组进行水质监测实验,分析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水污染基础知识学习;第2周:水污染防治技术学习;第3周: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学习;第4周:实践活动及总结交流。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水污染课程设计资料书

水污染课程设计资料书

水污染课程设计资料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及主要类型。

2. 学生能掌握防止水污染的基本方法和治理措施。

3. 学生能描述我国水污染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水污染现象。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防治水污染方案。

3. 学生能运用信息检索、数据处理等技能,收集、整理水污染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水污染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2. 学生能积极参与防治水污染的社会实践活动,树立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关注我国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增强国家意识和水危机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污染相关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环境教育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基本概念:介绍水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分类,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 定义:水体受到有害物质污染,水质恶化,影响生态和人类生活。

- 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 分类:物理、化学、生物污染。

2. 水污染现状与影响:分析我国水污染现状、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生态、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 现状: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污染源多样化。

- 影响:生态破坏,水资源减少,人类健康受损。

3. 防治水污染方法与措施:探讨防治水污染的技术、政策和实践措施,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三节。

- 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水体自净技术等。

- 政策: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等。

- 实践措施:节能减排,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等。

4. 实践活动:设计防治水污染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污水处理厂,进行水质监测等,对应教材第二章第四节。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4课时,第1课时学习水污染基本概念,第2课时分析水污染现状与影响,第3课时探讨防治水污染方法与措施,第4课时进行实践活动。

治理水污染的课程设计

治理水污染的课程设计

治理水污染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定义、成因及主要污染物类型;2. 掌握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水污染的基本方法;3. 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水污染资料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水污染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分析水污染物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水资源,关注水环境,树立环保意识;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3. 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水污染及治理方法。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对环保问题有一定认识,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的基本概念:污染物类型、成因及危害;教材章节:第一章 水与人类文明,第三节 水污染及其危害。

2.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第二节 水污染现状及典型案例。

3. 水污染防治技术: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技术,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原理及方法。

4. 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保护、节能减排;教材章节:第四章 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5. 实践活动:水污染实验分析,参观污水处理厂;教材章节:实践活动 水污染实验分析与参观实践。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水污染基本概念及危害;第二课时: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第三课时:水污染防治技术;第四课时: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五课时: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第一、第二课时;第二周:第三课时;第三周:第四课时;第四周:第五课时。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一、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保护水环境,减少水污染的影响,水污染控制工程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以解决水污染问题。

二、问题描述2.水处理技术选择: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和污染物的属性,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3.工程设计与运行:根据水处理技术选择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并确定工程运行的关键参数和监测指标。

4.技术经济分析: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评估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成本估算、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估等。

三、方案设计1.污染源分析2.水处理技术选择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和污染物的属性,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

例如,对于农业排放的污染物,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湿地处理和生物过滤器等。

对于工业废水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可以考虑化学处理技术,如混凝、沉淀和吸附等。

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则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

3.工程设计与运行根据水处理技术选择,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

例如,针对农业排放的生物处理技术方案,需要设计湿地和生物过滤器的规模、布置和运行参数。

对于化学处理技术方案,需要设计反应槽、混凝剂投加系统和反应条件等。

根据设备和工艺的设计结果,制定工程运行的关键参数和监测指标,确保水处理工程能够稳定运行。

4.技术经济分析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评估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成本估算,评估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与水处理效益相比较。

同时考虑社会效益,如降低疾病发病率、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对于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有所了解后,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决策。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我们深入了解了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污染源分析、水处理技术选择、工程设计与运行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解。

希望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解决水污染问题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某城市日处理量6万m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教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6月12日目录目录 .................................................................... - 2 -第一章 绪论 ............................................................ - 4 -1.1设计题目 ......................................................... - 4 -1.2设计要求 ......................................................... - 4 -1.3设计资料 ......................................................... - 4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 - 5 -2.1、工艺方案分析 .................................................... - 5 -2.2、工艺流程 ........................................................ - 5 -第三章 设计说明书 ..................................................... - 5 -3.1、进水管道的计算 .................................................. - 5 -3.2 集水池 ........................................................... - 6 -3.2.1 设计说明 ................................................... - 6 -3.2.2 设计计算 ................................................... - 6 -3.3、粗格栅 .......................................................... - 6 -3.3.1、栅条间隙数 ................................................ - 7 -3.3.2、栅槽宽度 .................................................. - 7 -3.3.3、过栅水头损失: ............................................ - 7 -3.3.4、格栅总高度的计算 .......................................... - 7 -3.4、沉砂池 .......................................................... - 8 -3.5、初沉池 .......................................................... - 9 -3.5.1、沉淀池总面积 ............................................. - 10 -3.5.2、沉淀池有效水深 ........................................... - 10 -3.5.4、沉淀池长度 ............................................... - 10 -3.5.5、沉淀池的总宽度: ......................................... - 10 -3.5.6、沉淀池个数 ............................................... - 10 -3.5.7、校核: ................................................... - 10 -3.6除油设备 ........................................................ - 11 -3.7 计量槽的设计 .................................................... - 11 -3.8、曝气池的设计 ................................................... - 12 -3.8.1、曝气池进水5BOD 浓度的确定 ............................... - 13 -3.8.2、确定曝气池对5BOD 的去除率 ............................... - 13 - 3.8.3、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X) .................................... - 14 -3.8.4、平均时需氧量的计算 ....................................... - 15 -3.8.6、供气量的计算 ............................................. - 15 -3.8.7、空气管计算 ............................................... - 17 -3.9、鼓风机选用 ..................................................... - 17 -3.10、二次沉淀池 .................................................... - 18 -3.10.1、尺寸计算 ................................................ - 18 -3.10.2、校核 .................................................... - 19 -3.11、污泥泵房...................................................... - 19 -3.12、消毒接触池.................................................... - 20 -3.12.1、接触池的尺寸设计........................................ - 20 -3.12.2、加氯间设计.............................................. - 20 - 第四章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 21 -4.1、厂址选择....................................................... - 21 -4.2、平面布置....................................................... - 21 -4.2.1、总平面布置原则........................................... - 21 -4.2.2总平面布置结果............................................ - 22 -4.3、高程布置....................................................... - 22 -4.3.1、高程布置原则............................................. - 22 -4.3.2、高程布置结果............................................. - 22 -4.4、附属建筑物..................................................... - 23 - 第五章参考文献...................................................... - 23 -第一章绪论1.1设计题目某城市日处理量6万m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1.2设计要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出水B标准:COD Cr≤ 60mg/L,BOD5≤20mg/L,SS≤20mg/L,NH3-N≤8mg/L1.3设计资料进水水质:COD Cr =250mg/L,BOD5 =150mg/L,SS =200mg/L,NH3-N = 25mg/L,pH=7.0~8.5气象及水文资料该市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2.1~14.1℃,最热月平均气温22.0~26.9℃,最冷月-4.5~-0.5℃。

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22.4℃。

年日照时数2105小时。

多年平均降雨量534毫米,集中于7、8、9月,占总量的55~65%,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南风或东南风,市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7%,年平均风速2.55米/秒。

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该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入厂区外部的河流,其最高洪水位(50年一遇)为350.0m,常水位为348.0m,枯水位为345.0m。

厂址及场地现状:该污水处理厂选址于城市东郊,场地地势平坦,由西北坡向东南,场地标高354.5~353.5米之间,位于城市中心区排水管渠末端,交通便利。

出水水质:CODCr ≤ 120mg/L,BOD5 ≤ 30mg/L,SS ≤ 30mg/L。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2.1、工艺方案分析由于污水的水质较好,污水处理工程没有脱氮除磷的特殊要求,主要的去处目标是BOD 5,根据3.06.0250150COD BOD cr 5>== 可知,污水可生物降解, 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标, 针对以上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即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本设计采取活性污泥法二级生物处理,曝气池采用传统的推流曝气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