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编制的六大原则
财务预算编制规章制度
财务预算编制规章制度一、概述财务预算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企业的资金收支、成本支出、利润分配等进行合理安排和控制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
财务预算编制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透明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风险控制。
二、编制程序1.明确编制责任财务预算的编制需要设立专门的编制团队或委派专人负责,由企业的财务部门牵头,协同其他部门的相关人员参与。
2.收集信息编制财务预算前,需要收集各部门和业务线的相关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市场趋势、企业战略规划等,以便作出合理的预测。
3.制定指导方针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情况,制定财务预算的指导方针,明确预算编制的总体原则。
4.编制初步预算在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编制初步预算,包括资金收支预算、成本预算、利润预算等各项指标。
5.核对与修正将初步预算提交给各部门负责人核对,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编制的预算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6.综合编制最终预算根据各部门的核对意见和修正意见,对初步预算进行综合编制,形成最终的财务预算。
7.审批与执行最终预算需经过企业高层领导的审批,并及时将预算结果通知到各部门并落实到实际经营中,确保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和效果。
三、编制要求1.合理性财务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确保预算的合理性。
需要对市场环境、经济形势、行业竞争等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合理设定指标和目标。
2.科学性预算编制应基于科学的财务分析和预测方法,利用合理的数据模型和工具,确保编制出来的预算数据准确可靠,并能满足实际需要。
3.明确性预算编制需要明确预算的项目、内容和负责人,确保责任的明确性和任务的分工合理性。
同时,需要明确预算编制的时间节点和程序,确保编制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4.可比性预算编制需要根据过往数据和实际情况,确保预算数据的可比性。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合理设定预算的基准和目标,实现预算的可比性和参照性。
幼儿园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幼儿园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是指在幼儿园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确保幼儿园财务预算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幼儿园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一般内容:
1.预算编制流程:明确预算编制的步骤和流程,包括预算编制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参与人员等。
2.预算编制原则:确定预算编制需遵循的原则,如合理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稳定性原则等。
3.预算部门职责: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包括财务部门、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等。
4.预算编制指标:确定预算编制的指标体系,包括收入、支出、费用等方面的指标,明确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5.预算控制措施:制定预算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分级授权、制度监督、绩效考核等,确保预算执行的效果和实施。
6.预算执行监督:明确预算执行的监督责任和程序,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7.财务报表与分析:建立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制度,包括月度、季度和年度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从财务角度评估幼儿园的运营情况。
8.预算修订与调整:如需要,制定预算修订与调整的程序和要求,确保预算能够及时适应幼儿园经营环境的变化。
9.经费使用规定:明确经费使用的规定和限制,包括经费使用的范围、权限和审批程序等,防止财务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10.财务监察与审计:建立财务监察与审计制度,对幼儿园的财务预算和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审计,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
通过以上的预算管理制度,幼儿园能够合理规划财务预算,确保财务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并提高财务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从而实现幼儿园财务的可持续发展。
预算部管理制度
预算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财政预算部门的工作,保障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决算整个过程的规范和有效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编制预算1、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年度预算,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制定预算编制工作方案。
2、按照国家和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编制年度和三年预算报告,分别报会计、审计部门审核并上报领导审批。
3、预算编制应合理、科学、严谨,确保资金合理使用,经费专款专用,严格保证预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执行预算4、严格按照预算规定,执行各项支出预算,并对收支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调整预算支出计划。
5、坚持严格控制预算支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对执行期间的超支情况,预算部门应及时报告领导,并提出调整方案,经领导批准后执行。
四、监督预算7、建立健全预算监督制度,对上级下达的预算指标进行逐项监控,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8、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核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确保预算执行的流程和制度得到严格遵守。
9、负责向上级部门报送有关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及时向上级领导提出改进建议,共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五、决算工作10、对每个预算年度的支出情况进行核对和整理,编制年度决算报告,并提交会计和审计部门进行审定和盖章。
11、对年度决算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向领导汇报,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六、其他1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13、预算部门应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预算工作的开展。
14、预算部门应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专业素质,保障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为本单位预算部门管理制度,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并加以贯彻执行,确保预算工作能够按照规定程序有效进行。
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3篇)
第1篇一、引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行政单位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财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1. 会计核算制度(1)会计核算原则。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等原则。
(2)会计科目设置。
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统一性、实用性、层次性、逻辑性原则,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五大类科目。
(3)会计核算方法。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采用借贷记账法,遵循复式记账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2. 财务管理制度(1)预算管理。
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包括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等环节,要求预算编制合理、执行严格、调整及时、决算真实。
(2)收支管理。
行政单位收支管理应遵循“收支两条线”原则,即预算内外资金分别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3)资产管理。
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要求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规范有序。
3. 财务报告制度(1)财务报告编制。
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包括年度财务报告和月度财务报告,要求报告内容真实、完整、及时。
(2)财务报告审核。
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审计机关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内部控制制度(1)内部控制目标。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旨在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2)内部控制措施。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等。
三、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特点1. 公共性。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遍适用性。
2. 规范性。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明确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的规范要求,有利于规范行政单位财务行为。
预算编制管理制度
预算编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障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预算编制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三条预算编制管理应当坚持“科学决策、合理安排、严格监督、优化配置”的原则,促进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第四条预算编制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公开透明,公平竞争。
第五条预算编制管理应当坚持“先期安排、后期监控、及时调整”的原则,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二章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第六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基本支出优先原则,确保基本民生支出的增加,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第七条预算编制应当坚持收支平衡原则,合理安排支出,确保收入和支出平衡。
第八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效益优先原则,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九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节约用地和节约用能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第十条预算编制应当坚持风险防范原则,合理规划资金使用,防范资金风险。
第三章预算编制的程序第十一条预算编制的程序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审核批准、执行控制、评价反馈等环节。
第十二条预算编制应当按照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部署,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第十三条预算编制应当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形成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
第十四条预算审核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的规定,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第十五条预算批准应当按照程序,经过合法程序,由相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六条预算执行控制应当严格按照预算的规定,认真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和挪用资金。
第十七条预算评价反馈应当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效益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四章预算编制的责任第十八条预算编制工作应当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责任明确,任务落实。
第十九条预算编制责任人应当严格按照部门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完成任务。
小学预算也无管理制度
小学预算也无管理制度一、预算的编制1. 预算编制的原则在编制预算时,首先要确定预算编制的原则,明确学校的经济目标和规划,合理分配各项支出的经费,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预算编制的内容预算编制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运营预算、项目预算等,要把各项支出进行详细分类,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3. 预算编制的流程预算编制的流程一般包括预算编制、审核、批准和执行等阶段,要建立完善的预算审批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预算的管理1. 预算的执行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内容和规定执行,做到收支相符,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2. 预算的监督预算的监督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建立起科学的监督机制,对学校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预算的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需要及时调整预算计划,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三、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1. 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程序、审批权限、执行程序、监督制度等,确保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2.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学校应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做好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3. 完善信息化建设学校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系统,实现对资金的全面掌控和监管。
总之,小学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学校的经济运行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预算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程序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程序全面预算管理通常以一个财年为周期循环,包括全面预算的规划、编制、执行和控制、分析和反馈、调整、考核和激励六大环节。
1、全面预算的规划:在企业战略目标框架下,确定企业发展年度经营目标,进而设定企业整体的全面经费目标,并分解、明晰各级部门的年度及月度清晰预算目标。
年度经营目标是制定预算目标的主要依据;依据各项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市场竞争情况、历史数据等,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发展目标及年度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职能部门根据年度经营目标初步拟定企业及分解至各部门的全面预算首要目标,在全面预算行政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共同评估、审议,讨论通过后确定全面预算预算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向各全面预算责任部门正式下达预算目标,作为全面预算编制的起点。
2、全面预算的编制:围绕目标成功进行资源配置,根据设定的目标以及详细的工作计划分析完成这些完成目标、计划所需的资源(市场、设备、员工、资金等)、成本、投资,编制年度预算。
应在全面预算体系下进行预算编制工作;经营预算以销售预算或生产预算为基础,资本预算在公司经营目标和预算目标基础上进行编制,资金预算应在经营预算总预算和资本预算的基础上进行本级,财务预算应在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资金预算基础上进行编制;按照预算科研项目项目与作业活动关系的紧密程度,对于不同预算房地产项目,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预算精确的关键是寻找其对应经营活动的作业动因;预算编制方法有军需部预算、增量预算、固定预算、弹性预算等;全面预算编制的原则为上下结合、分级编制、归口管理、逐级汇总;以全面经费预算管理委员会最终审批通过全面预算方案为终点,下达方案后开始正式执行。
3、全面支出的执行和控制:按照全面预算方案确定的预算指标额度指导进行业务活动,客观准确及时地记录各责任部门发生的运营业务活动及消费的精准资源,并将目标完成情况适时汇报给相应的管理层。
各责任政府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建立预警系统,当责任部门每月实际预算的执行过失达到预算目标的一定比例时,应向责任相关部门提出警告,责任部门负责人应根据实际需求,作好经营管理或提出预算调整等工作。
公司预算部门管理制度
公司预算部门管理制度
一、预算编制原则
预算编制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全面性要求预算涵盖所有业务活动;准确性要求数据真实可靠;前瞻性强调对市场变化的预测和应对;可操作性则确保预算在实际运营中的可执行性。
二、预算编制流程
1. 目标设定: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明确预算期内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
2. 资料收集:搜集历史数据、市场分析报告等,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3. 预算草案编制: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目标,编制初步预算草案。
4. 审核调整:预算部门对草案进行审核,必要时提出调整建议。
5. 最终审批:管理层审议并批准最终的预算方案。
三、预算执行监控
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部门需定期对比实际收支与预算计划,分析偏差原因,并提出调整建议。
同时,应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超支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四、预算调整管理
遇到重大市场变动或公司战略调整,可能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
预算调整应遵循严格的审批流程,确保调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五、预算绩效评价
预算期末,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执行的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效果。
评价结果将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依据。
六、信息报告与沟通
预算部门应定期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保持信息的透明度。
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预算管理的顺畅进行。
七、制度更新与培训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的变化,预算管理制度也应不断更新完善。
定期对员工进行预算管理相关的培训,提升整体的预算管理水平。
怀化市财政局关于编制2012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和基金预算草案有关事项的通知
怀化市财政局关于编制2012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和基金预算草案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怀化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1.08.17•【字号】怀财预〔2011〕106号•【施行日期】2011.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怀化市财政局关于编制2012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和基金预算草案有关事项的通知怀财预〔2011〕106号市直各单位、怀化工业园财政局、怀化经开区财政局:根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2012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和基金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现就2012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和基金预算编制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预算编制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加强综合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着力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为我市“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二、预算编制原则(一)依法编制,收支平衡。
预算编制符合《预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体现国家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既体现实际需要,又考虑财力可能,确保收支综合平衡。
(二)优化结构,保障重点。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2年市直单位部门预算按照“先吃饭、后建设,先重点、后一般”的顺序安排支出,在保障基本支出的基础上,项目支出按照轻重缓急排序,积极支持经济发展。
(三)厉行节约,关注民生。
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除法定支出和政策性支出按规定标准审核安排外,从严控制非生产性专项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的比重。
(四)绩效评价,公开透明。
探索与公共财政相适应,建立财政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的预算支出绩效考评体系,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建立支出绩效对预算编制的正向激励机制。
行政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
行政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是行政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过程中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行政单位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提高预算使用效益,保障公共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预算编制阶段1.明确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务实节约和依法运行的原则。
2.制定预算编制工作计划:按照上级财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预算编制工作计划,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3.搜集预算编制资料:组织各部门搜集相关的预算编制资料,包括经济运行情况、财政收支状况、项目计划等,确保预算编制的基础资料准确齐全。
4.编制预算报告: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编制预算报告,明确预算编制的总体框架和重点内容,并提交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审核。
二、预算审核和批准阶段1.审核预算报告: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对行政单位提交的预算报告进行审核,包括检查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内容。
2.提出修改意见:如发现预算报告存在问题或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行政单位,并提出修改意见。
3.修改预算报告:根据上级财政主管部门的修改意见,行政单位对预算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提交给上级财政主管部门重新审核。
4.批准预算报告:上级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审核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行政单位的预算报告,并下达批复文件。
三、预算执行阶段1.制定预算执行计划:根据批准的预算报告,行政单位应制定预算执行计划,明确预算使用的时间、金额和用途等。
2.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行政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不得私自调整预算用途、额度和时间。
3.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行政单位应每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核对,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4.及时报告预算执行情况:行政单位应按要求及时向上级财政主管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包括预算使用情况、资金拨付情况等。
四、预算监督和评估阶段1.建立预算监督机制:行政单位应建立健全预算监督机制,包括预算执行情况的规范监督、内部审计和财务检查等。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2]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的合理安排和使用,提高财务管理效益,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1.预算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2.预算管理依法合规,遵循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
3.预算管理要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原则。
4.预算管理要强调责任追究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四条(编制责任)1.各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关法规和制度规定,制定本单位年度预算。
2.事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预算的制定负最终责任。
第五条(预算编制程序)1.预算编制工作按照为期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包括需求调研、预算计划制定、数据核对等环节。
2.预算编制工作要与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确保预算准确完整。
第六条(预算编制内容)1.预算编制内容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支出预算要严格控制。
2.预算编制内容要考虑到各项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增长、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
第七条(中央财政预算)1.预算编制过程中要遵循中央财政预算制度,确保预算的合规、合理。
2.第一次中央财政预算需要报请中央金融所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
第三章预算执行第八条(预算执行责任)1.预算执行工作由事业单位负责人负责,并在预算编制期间指定专人负责。
2.各职能部门要按照预算执行的要求,按时按量完成工作。
第九条(资金管理)1.预算资金按照用途分类,划分为行政性支出、业务性支出等。
2.预算资金要做到科学使用,不得挪用或私自调整用途。
第十条(费用控制)1.各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支出,降低不必要的费用开支。
2.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费用审批和使用的监督,确保预算执行的稳定。
第四章预算监督与评估第十一条(内部审查)1.各职能部门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内部审查结果要定期向财务部门汇报,并进行整理备案。
1预算编制原则
预算编制原则
在管理会计中,预算编制是企业规划和控制财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预算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本文将介绍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1. 确定目标和目标一致性
预算编制的第一步是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方向。
预算应该反映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与企业的战略一致。
只有在明确企业目标的基础上编制的预算才能引导企业实现预期的成果。
2. 参与性和沟通
预算编制过程应该是参与性的,不仅需要制定预算的相关部门参与,还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各方的需求和关注点,从而制定更加全面和合理的预算。
3. 灵活性和适应性
预算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在制定预算时,需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做好灵活性的预留,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4. 可比性和可度量性
预算应该具有可比性和可度量性,能够对比实际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预算中的指标和数据应该具有清晰的定义和计量标准,以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5. 增量性和激励性
预算编制应该具有增量性和激励性,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合理的增量预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改善和增长,激励员工不断提高绩效,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目标。
综上所述,预算编制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
通过明确目标、参与沟通、灵活适应、可比可度量和增量激励等原则,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预算,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和业绩提升。
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是指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方面对事业单位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的内容:1.预算编制:(1)明确编制预算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2)制定预算编制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表;(3)明确预算编制的指导原则和方法;(4)按照预算制度规定,预算编制应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资金保障预算等内容;(5)预算编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合理配备资源。
2.预算执行:(1)明确预算执行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2)制定预算执行的流程和程序;(3)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4)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注重经济合理性和绩效管理;(5)引导预算执行以绩效为导向,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利用。
3.预算监督:(1)设立独立的预算监督机构,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2)建立预算执行监督的工作机制;(3)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开展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调整;(5)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情况的审计,防止资源浪费和滥用。
4.预算调整:(1)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及时进行预算调整;(2)预算调整需要提前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3)预算调整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确保预算的合法性和稳定性;(4)预算调整要及时报告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
5.信息披露:(1)明确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2)建立预算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3)定期公开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上述仅为一个可能的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的制度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确定。
公司编制全年预算管理制度
公司编制全年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其首要任务是确立明确的预算目标。
这些目标应
当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紧密相连,反映企业运营的实际需求。
在制定全年预算时,应遵循以
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预算应覆盖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包括生产、销售、人力资源以及研发等
各个方面。
二、科学性原则:预算的编制应基于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使用合理的数据支持决策。
三、参与性原则:鼓励各部门积极参与预算的编制过程,确保预算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四、动态调整原则: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
五、责任明确原则:各部门负责人应对其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负责,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具体到制度内容,全年预算管理制度应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预算编制流程:明确预算编制的步骤、时间节点以及责任分工。
通常包括初步预算草案
的编制、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最终预算方案的审定等环节。
2. 预算审批程序:设定预算审批的权限层级和审批流程,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
3. 预算执行监控:建立预算执行的监控机制,包括定期的财务报告、偏差分析以及预算调
整等。
4. 预算考核机制: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预
算管理。
5. 预算信息反馈:设立预算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收集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建议,为下一轮
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6. 预算培训与宣传:对员工进行预算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预算意识,并通过各种渠道
宣传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7. 预算档案管理:妥善保管所有预算相关文档,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预算管理制度名称
预算管理制度名称一、总则为规范预算编制与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证经济运行稳定和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预算编制范围预算编制范围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经济组织。
三、预算编制依据预算编制应当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制定。
四、预算编制原则1. 协调性原则:各级预算编制应协调一致,互为依托,相互衔接,统筹安排。
2. 稳定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当稳定,不能随意更改,以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3. 理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当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发展规律,遵循经济规律。
4. 经济原则:预算编制应当完全核算,严格限定资金使用范围。
五、预算编制程序1. 制定年度预算计划。
各级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前确定年度预算计划,并逐级报上级审批。
2. 核算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各级单位应当对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核算,了解收支情况,形成预算执行报告。
3. 制定新年度预算。
各级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新年度的收支预算,并结合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协商制定新年度预算。
4. 报请上级审批。
各级单位制定年度预算后,需报请上级单位审批,批准后方可执行。
5. 监督检查。
各级单位应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六、预算管理1. 预算执行管理。
各级单位应根据预算执行计划,按月、季、年进行执行,不得擅自调整预算安排。
2. 预算控制管理。
各级单位应根据预算分配情况,做到实施控制,合理使用资金,防止超支。
3. 预算使用管理。
各级单位应遵守预算使用规定,确保资金使用情况符合预算计划。
4. 预算监督管理。
各级单位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七、预算执行责任1. 本单位领导负责。
各级单位领导应当对本单位的预算使用情况负有直接责任,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预算编制单位负责。
各级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对预算的编制负有直接责任,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1.引言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的执行过程,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并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进行详细说明。
2.目的与基本原则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合理调配和使用,实现预算职能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基本原则包括公开透明、科学合理、严格执行、依法依规等。
3.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预算编制要以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为基础,根据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确定预算收入和支出,依法科学合理设定预算项目和预算科目,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4.预算审核预算审核是为了确保预算编制符合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的要求,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和合法性。
预算审核包括对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查,并对预算执行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5.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指事业单位按照预算安排和要求, 合理利用预算资金开展各项工作。
预算执行要严格按照预算计划和预算科目进行操作,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目标的实现,并及时对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和调整。
6.预算监督预算监督是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预算监督旨在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保证预算资金的合规使用和防止资源浪费。
预算监督要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7.预算评估预算评估是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预算评估可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效果和质量。
8.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资金管理要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控制度,加强对资金流动、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并确保预算资金的安全和合理运作。
9.信息报送信息报送是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经济师最新复习材料59第十五章:政府预算-第1节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2
1【知识点】政府预算的原则和分类一、政府预算的原则政府预算原则是政府选择预算形式、体系和在预算编制、审查、执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重要方针。
政府预算原则侧重点的发展变化【提示】功能预算理论创建于凯恩斯时代初期,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基础,强调将政府的税收、支出、借债等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运行功能的工具来使用,主张预算政策要以财政措施的实施结果作为安排政府预算收支的依据。
例题精讲【真题•2016单选】政府预算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根据法定程序进行,政府预算的成立,预算执行中的调整和预算执行结果,都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这是政府预算( )原则的要求。
A .统一性B .公开性C .合法性D .完整性【答案】C【解析】 本题通过“法定”“立法机关审批”即可选择“合法性”。
早期强调预算的控制性之后强调政府预算的周密性功能预算理论发展以来强调预算的功能性3例题精讲【真题•2018单选】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政府预算分为()。
A.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B.投入运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C.绩效预算和零基预算D.部门预算和规划预算【答案】B【解析】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可以将政府预算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规划项目预算。
【真题•2012单选】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的政府预算是()。
A.绩效预算B.经常预算C.地方预算D.资本预算【答案】B【解析】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本节知识点总结】含义•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障的,法定程度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形式上、内容上、政治上和本质上;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职能•反映、监督和控制原则•年度、完整、统一、可靠、合法、公开分类•按形式(单式和复式);按依据(增量和零基);按作用时间(年度和多年);按收支平衡状况(平衡和差额);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投入、绩效、规划-项目);按层级(中央和地方)。
【会计实操经验】预算管理的六大原则
【会计实操经验】预算管理的六大原则
1.战略性原则
预算管理的思想要体现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的全年预算要依据公司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进行编制,服从公司的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并符合公司总体的经营方针。
2.效益优先原则
要能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3.全员参与原则
预算编制需要全员参与,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4.权责对等原则
公司要给予各级部门一定授权,被授权人对预算的执行、控制等承担相应的责任。
5.实事求是的原则
各部门要根据市场状况及本单位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本单位的预算额度。
对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收入、成本、费用等采取稳健谨慎、保守的原则,确保以收定支,不得高报预算。
6.可行性原则
编制的预算要具有可操作性,要能量化。
结语:会计是一个注重积累的职业,出纳、会计、主管、经理一路攀升,是正常的途径,从简单的账务处理到报表制作、税务处理、到财务分析、到更高层级的管理会计,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定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并且尽量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现在只需沉淀,相信将来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算管理编制的六大原
则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我充分了解了预算管理编制原则,它包括以下六个原则:
真实性原则:农村义务教育预算的编制要做到真实性,即要做到实事求是、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预算收支的预测必须以学校发展规模为依据,对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应认真测算,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
完整性原则;农村义务教育预算的编制要体现完整性,即要将学校的预算内、外财政资金和其他依法取得的收入及相应的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统筹按排,综合编制预算。
重点性原则:农村义务教育预算的编制要突出重点性,即要做到合理按排各项资金,尤其要合理安排各项支出。
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
科学性原则:农村义务教育预算的编制要具有科学性,即对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依据充分合理的资料和收支规律进行计算,力求各项数字的真实准确。
透明性原则:农村义务教育预算的编制要体现透明性,即学校的收支要公开、透明。
学校的经常性支出要建立科学的定员定额体系,从而实现预算分配的标准化。
绩效性原则:农村义务教育预算的编制要保证绩效性,即财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考评制度,对预算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全面追踪问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