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县医院适用)

合集下载

脂肪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脂肪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脂肪瘤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脂肪瘤概述脂肪瘤(lipoma)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好发于四肢、躯干。

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和脂肪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为体积较小的无痛性肿块,而且境界清楚、质感柔软、有弹性。

经过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英文名称:lipom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体积较小的无痛性肿块。

主要病因:病因暂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和脂肪代谢异常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超声、CT、磁共振、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脂肪瘤属于良性肿瘤,极少会发生恶变,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

临床分类:1、根据数量不同,可将脂肪瘤分为单发脂肪瘤及多发脂肪瘤。

2、根据生长部位不同,脂肪瘤可大体分为浅表脂肪瘤及深部脂肪瘤。

3、根据具体生长的部位,脂肪瘤可分为皮下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心脏脂肪瘤等。

二、脂肪瘤的发病特点三、脂肪瘤的病因病因总述:脂肪瘤的病因暂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和脂肪代谢异常有关。

在患者身体细胞内,存在一种脂肪瘤致瘤因子,正常情况下处于一种无活性状态,不会发病,但在诱发因素的刺激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变为活跃状态,使正常脂肪细胞发生异常增生,从而形成脂肪瘤。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1、患者一般有家族史,所以遗传因素可能对脂肪瘤的发生起作用。

2、过度饮酒、进食过多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无鳞鱼、蛋黄等)会导致新生脂肪组织过多,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积聚,容易引起脂肪瘤。

3、平时工作压力过大,心情烦躁、抑郁,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组织和淤血交织在一起,时间长了可导致结缔组织包裹脂肪细胞,形成脂肪瘤。

4、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等)会使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原有的脂肪组织和新生的脂肪不能正常排列,形成异常的脂肪组织,导致脂肪瘤的产生。

脂肪瘤

脂肪瘤

脂肪瘤(lipoma)是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40~50岁的成年人。

瘤体质地柔软,圆形或分叶状,位于皮下,可以推动;瘤体大小不等,小的如枣大,用手摸方能触知,大的可隆起皮面,但表面皮肤正常。

肿瘤单发或多发,见于体表的任何部位,以肩、背、腹部为多见。

多无自觉症状。

血管脂肪瘤为一特殊类型的脂肪瘤,以年轻人较为多见,好发于下肢,可自觉疼痛,触之亦有压痛。

脂肪瘤的原因引起脂肪瘤的原因都有什么_脂肪瘤是怎么形成的瘤周有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包囊,内有被结缔组织束分成叶状成群的正常脂肪细胞。

有的脂肪瘤在结构上除大量脂肪组织外,还含有较多结缔组织或血管,即形成复杂的脂肪瘤。

病因不明,少数病人有家族史或生后即有。

多数学者认为与炎症刺激致结缔组织变性,组织内纤维小梁的腺管周围脂肪浸润或由于组织的淋巴供应和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脂肪组织沉积有关。

还有人认为脂肪瘤的发病与脑垂体前叶性腺激素的分泌有关。

另外还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病与先天性发育不良,全身脂肪代谢障碍以及肠营养不良所致,但证据尚不充分。

脂肪瘤的治疗脂肪瘤的治疗方法脂肪瘤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一般有两种方法来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当然两种治疗方法都有自己的利弊如何治疗:治疗原则 1.较小(直径1cm内),多发脂肪瘤,一般不需处理。

2.较大者宜行手术切除。

用药原则一般不需用药。

疗效评价治愈:肿瘤切除完整,无复发。

专家提示皮下脂肪瘤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无其他症状。

多发性或单发较小瘤体,一般不需处理,较大者宜行手术切除。

对于临床不能肯定是脂肪瘤,需与其他疾病鉴别时无论肿块大小,都应积极切除,并作活检送病理检查。

手术治疗的优势:手术治疗脂肪瘤比较快,一刀切之就完了,而且周期比较短。

手术治疗的劣势:复发性强,如果切除的不彻底的话,不仅使原来的这个脂肪瘤复发,还会并发其它部位产生脂肪瘤,从而引起了多发性脂肪瘤,即全身上下都是,并且对于多发性脂肪瘤来说是没有办法采用手术治疗的,因为不可能把全身都切上伤口。

巨大右背部脂肪瘤 1例

巨大右背部脂肪瘤 1例

巨大右背部脂肪瘤 1例摘要患者,男,52岁,藏族农民。

以后侧背部出现肿块渐增12年,加重4个月为主诉于2012年9月6日入院。

4个月前大肿块处感不适,偶尔烧灼,但因无剧痛或特殊难受而一直未经诊治。

12年来无意中肿块增大,同时影响劳动、穿衣、家务等,4个月前肿物不适感及偶显烧灼,牵拉感。

偏僻农家不拟行就诊,亲属经得知生命不安全之病情,催促并帮助就诊。

以往体健,查体T:36.8℃,P:84次/分,R:20次/分,Bp:162/92mmHg。

三大常规正常。

心肺未见异常,服部平软。

右背部肩胛右下缘可见28×24.5×13cm巨大肿块。

表面大部光滑,局部不均匀、发紫、呈实性、皮温均如常,边界清,活动度可。

全层较软,局部软韧,呈椭圆形,基底组织粘连不紧。

B超显示:肿瘤包膜光滑,实性回声,内部基本无液化,无血流信号。

入院全身抗炎治疗同时术前准备及嘱到地区医院做活检,病人及家属不合作活检。

入院后第三天病人感肿物重量减轻,无不适。

查肿瘤表面松弛,瘤显减小,测量大小为25×24×12cm,即行肿瘤摘除术,树中因肿物大,进行止血分离列游离等术法摘除时间为1小时30分钟,术后切除肿瘤重量为3100g,切口甲级愈合出院,术后半年随访天任何不适,术后病理报告为脂肪瘤。

2 讨论2.1 背部脂肪瘤是由成脂肪细胞增生而成,可形成无蒂实质包快,但如此巨大脂肪瘤可能较少见。

因为患者居住于我县偏僻农村地区,并此肿瘤无疼痛,家庭条件差,意识淡薄,因此直到肿瘤生长巨大影响到患者不便、不适,经亲属的催促下才到医院就诊。

2.2 此类巨大体外瘤在强化加局麻下行手术,摘除过程较长,体会到静脉用止血药的基础上术中止血并暴露面大的渗出处可用肾上腺素稀释的湿纱覆盖效佳。

2.3 患者肿物增大及局部瘀紫、烧灼不适是局部感染有关,侥幸的是患者尚未恶变,应加强保健的宣教依然是此列疾病早诊治的良策。

脂肪瘤能有效治疗吗

脂肪瘤能有效治疗吗

脂肪瘤能有效治疗吗文章目录*一、脂肪瘤能有效治疗吗*二、脂肪瘤的护理*三、脂肪瘤的症状表现脂肪瘤能有效治疗吗1、脂肪瘤能有效治疗吗脂肪瘤能有效治疗,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凡是有脂肪组织的部位都可以发生。

一般位于皮下,也可位于筋膜下。

上肢多见于手掌、手背、前臂或上臂。

患者多为成人,特别是中年人儿童较少见。

脂肪瘤一般很少会发生癌变,也有很容易的方法进行治疗。

2、脂肪瘤的治疗方法2.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一般都在包膜外将瘤体进行完整切除。

手术治疗比较简单,一般很快就可出院。

手术前应注意先进行炎症控制。

2.2、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较适合治疗瘤体较小者。

激光治疗一般通过打孔后取出受损物,然后消炎。

2.3、脂肪抽吸。

如果瘤体体积较大,也可以使用脂肪抽吸治疗。

在局部麻醉后,用注射针管或吸脂机抽吸瘤体。

术后局部包扎,并辅以适量抗生素。

3、脂肪瘤的危害3.1、脂肪瘤本身的蔓延性脂肪瘤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间久了会越长越大、越来越多,逐渐蔓延至全身长满脂肪瘤,不仅治疗难度增大好几倍,患者也会因此承受更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

3.2、瘤体的压迫性脂肪瘤的危害在于瘤体对身体以及神经的压迫性,有的瘤体长在身体关键部位,特别是按压有疼痛感的脂肪瘤,会随着瘤体的长大而压迫关键部位的神经和血管,终威胁人的生命。

3.3、影响美观身上长了脂肪瘤对患者的美观度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多发性脂肪瘤,身上很多地方都长了瘤体,非常难看,有的患者甚至出现自卑心理,择偶困难等。

3.4、部分潜在恶化脂肪瘤在某些情况下会恶化成脂肪肉瘤,也就是癌,危害较大。

比如:辐射作用、化学物质刺激、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脂肪瘤恶化。

脂肪瘤的护理1、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忧虑、紧张的情绪,使病人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

2、饮食护理: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进食不宜过饱,以七八分饱为宜,少食牛、羊、猪、狗肉,忌食油腻厚味、烈性酒及辛辣煎炸食品,以食清淡、富含营养之品为宜。

脂肪瘤的详细介绍

脂肪瘤的详细介绍

脂肪瘤中药治疗海藻玉壶汤脂肪瘤在中医属肉瘤、气瘤范畴,《医学入门》论及脂肪瘤的成因,谓“原因七情劳役,复被外邪生痰聚瘀,随气留住,故又曰瘤,总皆血凝滞结成”。

本例病人有肺结核及消化性溃疡病史,是由肺脾两虚,痰气凝滞所致,治以补肺健脾,化痰理气。

本方用归芍六君汤、导痰汤、六安煎、四逆散、礞石滚痰丸、海藻玉壶汤等化裁加减。

方中红参、白术、神曲益气健脾,培土生金;橘红、半夏、白芥子、胆星、猪牙皂化痰散结;瓦楞子、海浮石、青礞石、乌贼骨、海藻、昆布软坚散结;柴胡、枳实、郁金、沉香理气;三棱、莪术化瘀;乌蛇肉通络散结;当归、白芍、丹参养血和血。

全方药物虽多,但杂而不乱,治疗思路清晰,即健脾化痰,软坚散结,理气化瘀,通络解凝。

老中医注重扶正祛邪,培补后天,调理养血,而且辨证准确,组方灵活;遣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故获显效。

脂肪瘤属于中医“痰核”“阴疽”范畴,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皮下。

脂肪瘤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内,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堆积而成。

多在躯干、上肢发病。

单个多,大小不等,个别的有拳头大。

扁圆形或圆形,呈分叶状,有完整的薄包膜。

质地柔软,切面淡黄色。

神经纤维瘤系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

源于身体各处的神经干或神经末梢,位于皮下,多发是特点。

瘤体小,可推动,质地坚韧,界线清楚,没有包膜。

切面灰白色、半透明状。

脂肪肉瘤,恶性神经鞘瘤、恶性黑色素瘤等,为体表常见恶性瘤。

与良性肿瘤难以用一般方法区分,只有病理细胞学检查方可鉴诊。

因而对体表小瘤切莫掉以轻心,特别是对突然长大,或局部有显性反应时,应及时就诊。

对于脂肪瘤的治疗,西医除了手术外,还没有其他好的办法,但手术治疗的弊端是易复发,脂肪瘤由于人们对此病缺乏了解,仍用老眼光看待脂肪瘤治疗,由此产生的误解已干扰了正常的治疗方法。

一,是手术可“一切了之”。

尽管手术在脂肪瘤的治疗中可能占主导地位,但手术切除不是治愈本病的唯一方法,而实际上,有许多患者即使做了根治性切除,也难解决术后的复发,因此,要想取得最理想的疗效,就必须按照不同诊断的不同要求,将各种疗法有机和完整地组合使用,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完整化的治疗方案。

脂肪瘤有什么特征?

脂肪瘤有什么特征?

脂肪瘤有什么特征?脂肪瘤是肿瘤中的一种,属于良性的病变。

顾名思义,脂肪瘤生长在任何存有脂肪的部位,与脂肪相生相伴,虽然脂肪瘤的危害性较小,不容易出现癌变,但也不能忽视,如果我们能够清楚脂肪瘤的特征,对于预防及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一、什么是脂肪瘤?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如乳房、腹部、臀部、大腿等。

主要在表皮下,称为浅表脂肪瘤,如果在肢体深部和肌腹之间,则称为深部脂肪瘤。

脂肪瘤的发病群体为40-60岁的中年人,儿童很少发现。

从目前来看,脂肪瘤的病因尚未明确,总结临床经验不难发现,炎症刺激结缔组织变性、脂肪组织代谢异常和障碍等都有可能引发脂肪瘤。

简单来说,就是脂肪发生了基因突变,使正常脂肪细胞与周围组织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导致脂肪组织沉积,并且体表或内脏器官有突出的肿块,这些肿块部位就是脂肪瘤。

虽然脂肪瘤对人体的危害较小,癌变的几率较低,但也要进行治疗,否则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其正常生活。

二、脂肪瘤的特征区别于其他的肿瘤,脂肪瘤的生长十分随意,只要有在脂肪组织,它就能繁衍生息。

通常情况下,脂肪瘤多发生在躯干、四肢体表皮下,少数生长在腹膜后和内脏等身体深处。

如果是浅表脂肪,局部有凸起,成包块状,好似蚊虫叮咬的包;若是机体深部,则呈瘤状,如瘤体长大压迫神经、血管,或位于内脏附近,可能引起相应压迫和功能障碍表现。

了解了脂肪瘤的总体特征后,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典型症状及伴随症状:(一)典型症状1.通常会发现在皮下有一个或多个肿块,因为脂肪组织集中在颈部、肩部、背部和腹部等地,所以这些地方是脂肪瘤的高发地区。

2.脂肪瘤的体积并不大,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cm,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生长得更大;瘤体表面覆盖皮肤无异常,如果瘤体堆积在一起,下方皮肤的纹理如“橘皮”一般;瘤体质感柔软、有弹性,用手指轻轻触碰或推动能够感受它在移动。

3.多发脂肪瘤可表现为散发于全身或集中于某处体表的大小不等、无痛的脂肪瘤,脂肪瘤的数量没有明显的界定,多则几百,少则几个,还有一些脂肪瘤表现为对称生长。

脂肪瘤手术记录

脂肪瘤手术记录

旬阳县医院手术记录
2011年01月07日
病案号70602 术


断双肩部肿块性质待查术



双肩部肿块性质待查
姓名兰秀根
血压130/80 mmHg 呼吸19 次/分脉搏74次/分体温36.8℃
手术开始时间2011年01月07日14时30分终止时间2011年01月07日16时30分手术名称左肩部肿块切除术
手术者陈先觉助手田策
麻醉方式局麻麻醉者陈先觉
手术步骤:
患者于今日上午局麻下行左肩部肿块切除术,局麻下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局部麻醉后,选在左肩部肿块上沿长轴做横梭形切口长约12cm,依次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可见实性包块巨大且质韧,与周围边界不清,非脂肪组织,沿肿块边缘与正常组织间隙仔细剥离出肿块,出血点仔细止血,清点器械纱布,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根,逐层关闭切口。

术中因肿块性质不清,且患者不能耐受局麻疼痛,决定仅切除左侧单侧肿块,待病检结果与患者身体恢复后根据情况在决定是否行切除右肩部肿块。

术程顺利,出血不多,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诊断:双肩部肿块性质待查
医师签名:。

脂肪瘤(县医院适用)

脂肪瘤(县医院适用)

脂肪瘤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一、脂肪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脂肪瘤(ICD-10:D17.101,D17.201,D17.305,D17.503,D17.504,D17.702,D17.718,D17.902)行皮下组织病损切除术,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小肠病损切除术,大肠病损切除术(ICD-9-CM-3:86.3072,83.39017,45.33008,45.41001)释义:(1)本路径适用于外科手术途径治疗脂肪瘤患者。

对于浅表脂肪瘤或深部肌间脂肪瘤患者,局部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对于腹盆腔脂肪瘤,则可能行部分肠段甚至联合脏器切除术。

⑵对于病变性质尚不明确的患者,在病变切除后,标本送作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其他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腹部外科学》(教育部教材委员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体格检查:四肢及躯干皮下肿物,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肿瘤质软、界限清楚。

肿瘤位于肌肉间深部组织的可见局限性隆起,肌肉收缩时可触及肿块。

位于小肠及结直肠壁粘膜下或浆膜下的肿瘤体征不明显。

位于腹膜后及肠系膜内肿瘤较大者可触及腹部质软肿物。

2.临床症状:肿瘤较小时常无临床自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局部疼痛,肿瘤较大可伴有局部不适,部分肿瘤临近关节部位偶可伴有活动受限;部分肠周肿瘤可导致腹痛、腹胀、肠梗阻等症状。

腹盆腔内的病灶往往在检查时偶然发现,无临床症状。

3.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提示局部脂肪样改变,质地均匀,界限清楚。

4.内镜检查:胶囊内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下黄色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可见肠壁内低回声病变,质地均匀,界限清楚。

5.病理检查:完整切除活检可明确作出病理诊断。

释义:(1)浅表皮下脂肪瘤或深部肌间脂肪瘤可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单发脂肪瘤多位于腹壁、胸壁、腰背部、肩部、颈部,常呈椭圆形,长轴多与皮肤平行,多发脂肪瘤多成对称性,质地稍硬,可伴疼痛;腹盆腔脂肪瘤多位于小肠或结直肠,肿瘤较小时可无明显症状,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有腹胀、腹痛、腹部包块甚至反复肠套叠、肠梗阻症状。

脂肪瘤是属于什么科室的

脂肪瘤是属于什么科室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脂肪瘤是属于什么科室的
导语:脂肪瘤是脂肪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全身任何地方的脂肪组织都可以发生脂肪瘤,并且一般很少发生恶变。

一般年轻人身上比较容易出现,肿瘤的大
脂肪瘤是脂肪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全身任何地方的脂肪组织都可以发生脂肪瘤,并且一般很少发生恶变。

一般年轻人身上比较容易出现,肿瘤的大小也是不定的。

很多人不会有什么感觉,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肿瘤比较大,影响了患者就必须接受治疗,采用手术治疗。

而脂肪瘤一般是属于普外科的。

以下是关于这个病症的一些意见:大的医院有肿瘤外科的属于肿瘤外科,没有的话就属于普外科的。

因此要分情况来看。

脂肪瘤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一定不能大怒暴怒,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进食的时候不宜过饱,七八分饱最合适,少吃牛,羊,猪,狗肉,不可吃油腻厚味,烈性酒及辛辣煎炸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这是脂肪瘤日常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患者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情,治病需要先调心,这是很多医学工作都都会提出来的一个道理。

所以在临床护理上,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忧虑、紧张情绪,使病人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脂肪瘤患者大多脾胃运化较差,食物宜新鲜,清淡可口而富于营养,注意休息。

家人一定要安慰病患,消除她的紧张,忧虑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患者去进行散步和娱乐活动,让其不要过于压抑,尽量使治疗在患者最好的状态下治疗。

患者在饮食上要记住少吃蛋黄,像油豆腐,豆腐泡等要避免去食用。

脂肪瘤如何治疗

脂肪瘤如何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脂肪瘤如何治疗
导语:脂肪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一旦这种病症出现的话,给患者造成的伤害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会影响患者的形象。

因此,很多人对脂肪瘤治疗的
脂肪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一旦这种病症出现的话,给患者造成的伤害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会影响患者的形象。

因此,很多人对脂肪瘤治疗的情况非常关心,就是想要治好这种疾病。

那么,脂肪瘤如何治疗?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治疗原则:
1、较小(直径1cm内),多发脂肪瘤,一般不需处理。

2、较大者宜行手术切除。

治愈:肿瘤切除完整,无复发。

方法选择:
在治疗上惟一有效方法是手术切除。

对于多发者(有的患者可达百余个),也只能先选择影响大的、较疼痛的进行切除。

尚无法根治。

有的采用吸脂术,在皮肤上作小切口,插入吸管,去除较大脂肪瘤或局部脂肪过多症,不留显著瘢痕。

当然,这也是局部治疗。

[3].
手术切除
表浅脂肪瘤影响功能、劳动和美观者,可考虑手术。

术前准备:清洗局部皮肤。

麻醉:采取局麻。

手术步骤:
沿皮纹切开脂肪瘤的表面皮肤。

用弯止血钳沿瘤体包膜分离肿瘤,钳夹及结扎所有见到的血管。

脂肪瘤多呈多叶状,形态不规则,应注意完整地分离出具有包膜的脂肪瘤组织。

用组织钳提起瘤体分离基底,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脂肪瘤怎么治疗

脂肪瘤怎么治疗

脂肪瘤怎么治疗*导读:脂肪瘤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多沿肌肉生长,少侵犯骨骼,可见于肢体深部和肌腹之间,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引起脂肪瘤的原因有过度饮酒、饮食过度、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等。

一旦发病,在躯干、四肢等明显部位可见体积较小、质地较软、境界清楚的脂肪瘤。

经超声、CT、核磁检查确诊疾病后要及早治疗。

脂肪瘤怎么治疗?……脂肪瘤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多沿肌肉生长,少侵犯骨骼,可见于肢体深部和肌腹之间,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引起脂肪瘤的原因有过度饮酒、饮食过度、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等。

一旦发病,在躯干、四肢等明显部位可见体积较小、质地较软、境界清楚的脂肪瘤。

经超声、CT、核磁检查确诊疾病后要及早治疗。

脂肪瘤怎么治疗?*一、气血凝聚型脂肪瘤治疗选用丹参、桃仁、莪术、王不留行、垂盆草、青木香、海藻以解毒驱邪、活血行滞。

*二、湿痰博结型脂肪瘤治疗应选用夏枯草、半夏、丝瓜络、贝母、山慈菇以清热化痰、解毒散结。

*三、恶性脂肪肉瘤治疗1.炒橘核、煨莪术、天葵子、海藻、昆布、黄药子、浙贝母各15克,白茅根、蜂蜜各60g,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生首乌各120g,牡蛎粉、蒲公英、地丁各30g。

2.生何首乌250g,生瘙60g。

3.朝鲜参、远志、海浮石、川郁金、石菖蒲、乌蛇肉、郁金、柴胡、化橘红各30g,白术、海藻、昆布、当归、丹参、乌贼骨各60g,半夏、白芥子、胆南星、莪术、猪牙皂、青礞石、沉香、三棱各15g,六神曲适量。

4.蜈蚣、穿山甲、夜明砂、僵蚕、全虫、蝉衣各15g。

5.大生地、昆布、海藻、北沙参、白薇各12g,龙葵、白英、白花蛇舌草各30g,蛇莓15g,夏枯草、大麦冬各9g。

6.川弓、甲珠各9g,结核、天花粉、桃仁、丹参、丝瓜络各12g,黄药子、白药子各6g,夏枯草、海藻、生牡蛎、桑枝各15g,昆布30g。

脂肪瘤怎么治疗,相信大家已经知道。

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县级医院下转一般乡镇卫生院疾病病种参考目录(仅供参考)

县级医院下转一般乡镇卫生院疾病病种参考目录(仅供参考)
74
子宫内膜异位症
75
盆腔炎
76
宫颈息肉
77
五官科
口腔黏液腺囊肿术后稳定期
78
舌恶性肿瘤术后病情稳定期
79
颌骨囊肿术后稳定期
80
儿科
肾病综合症(尿蛋白转阴)
81
脑炎恢复期
36
消化道出血术后稳定期
37
慢性阑尾炎(无并发症)
38
胸外伤稳定期
39
食管胃吻合口瘘恢复期
40
单纯性甲状腺肿(非手术)
41
痔疮(非手术)
42
乳腺腺病
43
前列腺增生(无急性尿潴留)
44
泌尿系结石(非手术)
45
体表囊肿及肿物(脂肪瘤等)
46
淋巴管炎
47
软组织挫伤
48
大隐静脉曲张
49
甲沟炎
50
急性荨麻疹
稳定好转情况下转
县级医院下转一般乡镇卫生院疾病病种参考目录
(仅供各地参考)
序号
专业
疾病名称
备注
1
内科
高血压病(稳定期)
2
稳定型心绞痛
3
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
4
冠心病PCI术后稳定期
5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控制稳定期
6
破伤风(恢复期)
7
手足口病恢复期
8
水痘恢复期
9
支气管哮喘稳定期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11
结核性胸膜炎
转慢性病站
12
各种恶性肿瘤术后稳定期
13
恶性肿瘤(姑息性治疗)
14
恶性肿瘤(支持治疗)
15

怎样治疗脂肪瘤

怎样治疗脂肪瘤

怎样治疗脂肪瘤
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治疗。

如果脂肪瘤引起不适或出现明显的外观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以下治疗方法:
1. 手术切除:对于较大或症状明显的脂肪瘤,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开皮肤,并完全将脂肪瘤组织切除。

2. 脂肪瘤抽吸:对于较小的脂肪瘤,医生可以使用针头将其抽吸出来。

这种方法一般不会留下明显的瘢痕,但脂肪瘤可能会再次生长。

3. 脂肪瘤冻结疗法:也被称为冷冻治疗或冷冻消融治疗,医生会使用液氮或非气体制冷剂将脂肪瘤冷冻,从而摧毁其细胞。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较小的脂肪瘤。

4. 脂肪瘤放射治疗:对于一些较大或难以手术的脂肪瘤,放射治疗可以有助于控制其生长。

请注意,以上治疗方法应在医生建议和指导下进行。

如果您发现自己有脂肪瘤,请及时咨询医生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脂肪瘤最新治疗方法

脂肪瘤最新治疗方法

脂肪瘤最新治疗方法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生长在皮下脂肪组织中。

尽管脂肪瘤通常是无害的,但一些患者可能会因其外观或不适感到不安。

因此,寻找最新的治疗方法来处理脂肪瘤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脂肪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术切除可以彻底去除脂肪瘤,但手术后可能会留下疤痕,而且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手术可能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因此,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引入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脂肪瘤的冷冻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利用低温冷冻脂肪瘤组织,使其受损并最终死亡。

冷冻治疗通常是通过注射液态氮或其他冷冻剂来实现的,患者通常可以在诊所或医院的门诊部接受这种治疗,而无需住院。

冷冻治疗通常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恢复时间也相对较短。

另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利用激光技术来处理脂肪瘤。

激光治疗可以精确地瞄准脂肪瘤组织,通过高能激光来破坏脂肪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激光治疗通常是无创的,患者可以在治疗后立即恢复正常生活。

除了传统的外科手术、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之外,一些药物治疗方法也被用来处理脂肪瘤。

一些药物可以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来帮助减小脂肪瘤的体积或减缓其生长速度。

这些药物通常需要经过医生的处方和监督来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除了这些治疗方法之外,一些患者也会尝试一些替代疗法,如中草药、针灸或按摩。

然而,这些替代疗法的疗效尚未得到充分的科学验证,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谨慎对待。

总的来说,针对脂肪瘤的治疗方法不断在不断地进步和创新。

患者应当在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让脂肪瘤患者能够更轻松地摆脱困扰。

脂肪瘤

脂肪瘤

体表肿块的鉴别诊断1、神经鞘瘤:患者可有疼痛不适,肿块边界清,质韧,活动度大,确诊待病理。

2、皮脂腺囊肿:肿块表面可有黑点,患者多有破溃感染病史,内容豆腐渣样物,确诊待病理。

72小时谈话记录1.患者,男性,36岁,因“体检发现右大腿肿块8年”入院。

查体:意识清晰,呼吸音清晰,无干啰音及湿啰音,右大腿根部内侧有一约4*5cm大小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红肿热痛,右腿血供、运动正常。

辅助检查:2010-11-1本院B超示“右侧大腿根部脂肪瘤”。

2.初步诊断:右大腿脂肪瘤3.完善各项检查,如三大常规、血生化、PT三项、心电图等评估病情。

4.待检查完善后,准备下一步行右大腿肿块切除术。

5.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发生:(1)肿块增大,破裂可能;(2)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心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3)心脑血管意外,各脏器血栓栓塞,猝死;(4)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5)其它不可预知的风险;(6)手术相关风险。

6.患者及家属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患者不能擅自离院,如有病情变化及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7.患者住院期间费用目前尚难明确,待完善各项检查后进一步明确,预后目前尚难判定,待完善各项检查后进一步明确。

8.以上情况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家属表示完全理解,并签字:医师:李武军病程记录患者自诉无局部疼痛,无皮肤红肿,无发热畏寒,无腹痛腹胀,无气促发绀,查体:意识清晰,呼吸音清晰,无干啰音及湿啰音,右大腿根部内侧有一约4*5cm大小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红肿热痛,右腿血供、运动正常。

2010-11-03 血常规+血型血小板计数:174×109/L,中性粒细胞:0.58,血红蛋白:158g/L,白细胞计数:8.3×109/L。

2010-11-03 PT 三项+D-D 凝血酶原时间(PT):10.3秒,纤维蛋白原测定(FIB):3.65g/L,D-二聚体:72ng/ml。

2010-11-03 血糖+果糖胺+血脂+肾功能+心肌酶谱常规+肝功能常规+电谷草转氨酶(AST):26U/L,葡萄糖(GLU):5.65mmol/L,谷丙转氨酶(ALT):43U/L,钾(K):3.94mmol/L。

脂肪瘤最新治疗方法

脂肪瘤最新治疗方法

脂肪瘤最新治疗方法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

脂肪瘤通常无痛无碍,但对于外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很多患者希望能够及早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脂肪瘤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传统的脂肪瘤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和局部注射。

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见、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脂肪瘤较大或形状不规则的患者。

手术切除可以完全清除肿瘤,但需要进行切口切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局部注射治疗的方法则是通过注射药物使脂肪瘤体积缩小或消失,适用于脂肪瘤较小且数量较多的患者。

但是,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治疗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局部注射治疗可能需要多次注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脂肪瘤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HIFU)进行治疗。

HIFU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技术,通过高频声波的集中散热作用来破坏肿瘤细胞。

相比于传统的手术切除或局部注射,HIFU治疗具有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恢复时间和较少的并发症风险。

此外,HIFU治疗还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缩小脂肪瘤体积。

目前,HIFU治疗已经在许多医院得到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除了HIFU,还有一些其他新兴的脂肪瘤治疗方法。

比如射频消融技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破坏脂肪瘤细胞。

射频消融治疗也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短的恢复时间。

此外,冷冻治疗、微波消融治疗等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总的来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脂肪瘤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传统的手术切除和局部注射治疗依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HIFU、射频消融及其他新兴治疗方法的应用将为脂肪瘤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然而,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左上臂罕见巨大脂肪瘤一例

左上臂罕见巨大脂肪瘤一例

左上臂罕见巨大脂肪瘤一例患者 ,男 ,67岁,农民。

因左上臂肿块37年入院。

37年前无意间发现有一核桃大小肿块,未经治疗,缓慢长大,至今已如西瓜大小,出现上肢坠胀感,外展活动受限。

入院检查: 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份有1约33cm×28cm×11cm肿块,向外侧生长,表面浅静脉曲张,基底部尤明显,肿块质软,无触痛,无波动感,表面光滑,毛发毛囊正常生长。

上臂自然下垂,屈肘、后伸时肿块可移动;外展时,左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明显减小。

肩部X线片示:骨质无破坏表现。

临床诊断:左上臂巨大软组织肿块脂肪瘤?择期行手术探查, 包块切除术,在全身麻醉下,行肿块切除。

术中见: 肿块约33cm×28cm×11cm,包膜完整,质软,基底部较韧,纤维条索分割瘤体成大小不等的脂肪小叶,动静脉伴行其中,内为黄色脂肪组织,其蒂来源于三角肌肌间隙,与肱骨骨膜粘连紧密 ,无明显浸润生长,包膜完整切除肿块,修复皮瓣,缝合皮肤,手术顺利。

术后12天伤口拆线,一期愈合,左上肢功能正常。

包块约33cm×28cm×11cm, 重约10.8Kg。

术后诊断:脂肪瘤。

病理报告:脂肪瘤(良性)。

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及并发症。

讨论:脂肪瘤较为常见良性肿瘤,好发于常见于四肢、腰、腹部皮下等 ,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肌层者少见,国内文献偶有报道。

本例发生于上臂肌层的巨大的脂肪瘤实为罕见,肿瘤虽长时间生长且有坏死及钙化灶但仍未恶变。

此种特殊类型的脂肪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任何部位的肿瘤必须尽早确诊及治疗,若肿胀长大了在手术,加大了手术难度及风险,尤其是血管丰富的肿瘤。

另外本例患者因为经济贫困原因未得到及时治疗,致使瘤体长大如此,给病人带来了长时间的病痛,贫困与疾病的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患者站立位检查术前检查肿块约30*28*20cm,周长99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瘤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一、脂肪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脂肪瘤(ICD-10:D17.101,D17.201,D17.305,D17.503,D17.504,D17.702,D17.718,D17.902)行皮下组织病损切除术,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小肠病损切除术,大肠病损切除术(ICD-9-CM-3:86.3072,83.39017,45.33008,45.41001)释义:(1)本路径适用于外科手术途径治疗脂肪瘤患者。

对于浅表脂肪瘤或深部肌间脂肪瘤患者,局部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对于腹盆腔脂肪瘤,则可能行部分肠段甚至联合脏器切除术。

⑵对于病变性质尚不明确的患者,在病变切除后,标本送作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其他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腹部外科学》(教育部教材委员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体格检查:四肢及躯干皮下肿物,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肿瘤质软、界限清楚。

肿瘤位于肌肉间深部组织的可见局限性隆起,肌肉收缩时可触及肿块。

位于小肠及结直肠壁粘膜下或浆膜下的肿瘤体征不明显。

位于腹膜后及肠系膜内肿瘤较大者可触及腹部质软肿物。

2.临床症状:肿瘤较小时常无临床自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局部疼痛,肿瘤较大可伴有局部不适,部分肿瘤临近关节部位偶可伴有活动受限;部分肠周肿瘤可导致腹痛、腹胀、肠梗阻等症状。

腹盆腔内的病灶往往在检查时偶然发现,无临床症状。

3.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提示局部脂肪样改变,质地均匀,界限清楚。

4.内镜检查:胶囊内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下黄色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可见肠壁内低回声病变,质地均匀,界限清楚。

5.病理检查:完整切除活检可明确作出病理诊断。

释义:(1)浅表皮下脂肪瘤或深部肌间脂肪瘤可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单发脂肪瘤多位于腹壁、胸壁、腰背部、肩部、颈部,常呈椭圆形,长轴多与皮肤平行,多发脂肪瘤多成对称性,质地稍硬,可伴疼痛;腹盆腔脂肪瘤多位于小肠或结直肠,肿瘤较小时可无明显症状,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有腹胀、腹痛、腹部包块甚至反复肠套叠、肠梗阻症状。

在腹膜后肾周、肠系膜内也可以见到脂肪瘤,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⑵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包块数量、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回声、毗邻关系、内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等;CT及MRI也有助于肌间及腹盆腔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选择。

另外,胶囊内镜、肠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肠壁内脂肪瘤的诊断及鉴别。

⑶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均应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常规石蜡包埋,HE切片染色行病理组织学分析。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腹部外科学》(教育部教材委员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皮下组织病损切除术手术指征:1)体格检查或影像检查四肢或躯干(胸壁、腹壁、背部)皮下软组织肿块,2)局部不适症状,3)单发肿瘤大于3-5cm,4)肿瘤临近关节部位局部活动受限,5)不能除外软组织肉瘤需明确病理诊断。

2.深部肌间肿瘤切除术手术指证:1)体格检查或影像检查四肢或躯干(胸壁、腹壁、背部)深部肌间脂肪样肿物,2)局部不适症状,3)单发肿瘤大于3-5cm,4)肿瘤临近关节部位局部活动受限,5)不能除外软组织肉瘤需明确病理诊断。

3.腹盆腔脂肪瘤切除术手术指证:1)体格检查发现腹部包块和或影像检查肠道壁存在脂肪瘤样肿物, 2)伴有明确相关性肠道不适症状(反复发作肠套叠),3)单发肿瘤大于3-5cm,4)不能除外软组织肉瘤需明确病理诊断。

释义:(1)对于皮下浅表脂肪瘤或深部肌间脂肪瘤,若肿瘤较大,明显影响患者局部活动,或伴有明显不适症状,或肿物性质不明、不除外恶性者,则予以手术局部切除。

(2)对于腹盆腔脂肪瘤,若肿物引起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等,甚至出现反复肠套叠、肠梗阻症状时,则予以手术切除。

手术入径可选择开腹或腹腔镜下肿物切除,脂肪瘤切除主要以肿物局部切除为主,必要时则需切除部分肠段或联合其他脏器切除术。

(3)术前充分评估脂肪瘤对患者的影响及潜在风险,若肿瘤较小、对患者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则可暂不予处理,密切观察。

但对于深部肌肉间和腹盆腔脂肪瘤应持积极处理的态度。

(四)标准住院日为2-21天。

释义:(1)皮下浅表脂肪瘤皮下脂肪瘤大多在门诊经局部麻醉即可切除,故术前准备时间短,多于手术当日即可出院,部分患者术后住院恢复2-3天。

(2)深部肌间脂肪瘤深部肌间脂肪瘤术前准备时间短(约1天),同时大多数患者在入院前即可完善术前检查及化验,多数患者可在术后当天即可出院,部分患者术后住院恢复2-3天。

(3)腹盆腔脂肪瘤患者入院后,术前准备2-4天,手术日为入院第5-7天,术后住院恢复6-14天,由于部分腹盆腔脂肪瘤患者需行部分肠段切除术,故术前部分检查需肠道准备,因此,术前准备阶段可适当延长,但应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尤其是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快,可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日,各医疗机构根据临床科室不同的运行状况在此时间范围内完成诊治均符合路径要求。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脂肪瘤疾病编码。

2.术前评估肿瘤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释义:(1)患者术前辅助检查考虑肿物为脂肪瘤可能性大,且肿物引起明显不适症状,或影响活动,或需明确肿物性质者。

⑵具备手术适应症,且无下列禁忌症:①全身状况恶化无法耐受手术。

②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有明显缺陷,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营养不良无法耐受手术者。

⑶入院检查发现其他疾患或伴随疾病时,如该疾病必须于术前治疗或调整,否则增大手术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出现几率、延长术前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影响患者预后,则不宜进入路径,如:控制欠佳的高血压,严重的控制不良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出血倾向,严重感染等。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超声(5)腹盆腔脂肪瘤病人需要腹盆腔CT或MRI和肠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肺功能等。

释义:⑴必须进行的检查,不仅仅是术前明确诊断,同时也是明确手术指征、排除手术禁忌症的关键,术前必须完成,不可或缺。

临床主管人员需认真分析结果,对疑难者或出现指标明显异常者必要时可复查明确,且应采取相应处臵措施直至指标符合手术要求。

⑵对于皮下浅表脂肪瘤或深部肌间脂肪瘤,往往在局麻下便可完成手术,因此对患者心肺功能要求较低,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具体麻醉、手术方式增减相关术前检查项目。

⑶若患者常规心电图异常,或既往存在心脏疾患者可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测;对长期吸烟者,既往肺部疾患者应进行肺功能检查。

⑷对于腹盆腔脂肪瘤患者,则需全麻下手术治疗。

对于需行全麻手术者,高龄或超高龄患者需常规进行心肺功能评估。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释义:(1)对于行单纯脂肪瘤局部切除者,手术切口为I类切口,按照规定,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对于腹盆腔脂肪瘤需行部分肠段切除的患者,手术切口为Ⅱ类切口,术后有发生感染的风险,按照规定于围手术期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选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但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使用剂量及疗程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手术分级、发热情况、血象情况综合判断。

结肠肠道内存在厌氧菌属,通常情况下应联合抗厌氧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7天。

1.麻醉方式:局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耗材:吻合器和闭合器(肠道脂肪瘤需联合肠切除吻合,肠道重建用)。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术中病理:冰冻(必要时)。

5.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释义:⑴对于腹盆腔脂肪瘤需行部分肠段切除患者,应用外科器械进行切除吻合在具备相当条件的医疗机构中已经逐步成为常规,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但这不意味着排斥传统的手法吻合。

器械吻合会增加相应的治疗费用。

⑵对于术中考虑肿物性质待定,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性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根据结果明确诊断,修正分期,明确手术方式及范围。

⑶严重贫血影响手术治疗者应术前输注血制品纠正,除非出现急性失血或预计可能出现手术失血较多的情况,否则不鼓励术中常规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

1.术后病理:病理学检查与诊断包括(1)切片诊断(分类分型);(2)免疫组化。

2.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释义:⑴脂肪瘤标准的病理报告应包括大体标本描述及病理诊断内容。

病例报告中需包含肿瘤的分类分型。

根据具体情况(如不典型脂肪瘤)及各地区具体病理检测条件决定是否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及分子生物学指标的检测。

⑵术后1~7天应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按时复查,包括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情况,血糖等,及时掌握患者状态并完成相应处臵。

除此常规项目外,可根据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异常情况添加相关检查以便准确把握并正确处理。

(十)出院标准。

1.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或门诊可以处理)。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⑴在伤口基本愈合,无感染、无积液及脂肪液化情况下,可出院后拆线。

⑵出院证明材料中,应包括:肿瘤的详细病理诊断,手术时间及方式,下一步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等。

⑶无需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脂肪瘤切除术切除范围根据肿瘤部位、大小等决定,可分为皮下浅表肿物局部切除术,深部肌间肿瘤切除术,肠道脂肪瘤切除术(肠壁部分切除修补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结肠部分切除吻合、联合脏器切除术等)。

释义:⑴围手术期时伴随疾病,住院期间必须予以治疗或调整改善,否则可增加手术风险或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延缓恢复。

如:高血压、未良好控制的糖尿病,呼吸道感染、梗阻造成营养不良、出血、贫血等情况。

因此造成术前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以及住院费用增加,应视为变异情况。

⑵患者出现危急生命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