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程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课件
测试与部署
进行功能测试、性能 测试和安全测试,确 保网站稳定运行,并 进行部署和上线。
综合项目二:移动应用开发
总结词
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
02
选择开发平台
根据需求选择Android或iOS平台,了 解不同平台的特性和开发环境。
01
03
设计界面与交互
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应用的界面和交互 方式,注重用户体验。
课时安排
02
总课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16学时,实践操作16学时
考核方式
03
采用作品评价和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操
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02 基础知识
编程语言基础
掌握编程语言的核心概念
实践编程语言的基本操作
ABCD
介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 、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等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编写 简单的程序。
04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概述
详细介绍了《综合课程设计》的 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 方法、教学资源等。
课程实施情况
总结了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包 括教学计划、课堂互动、作业布 置与批改等。
课程效果评估
对课程效果进行了评估,包括学 生的学习成果、反馈意见等,并 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
《综合课程设计》ppt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基础知识 • 课程实践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综合课程设计的基本 原理和原则
培养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 趣和创新能力
学会如何制定课程设计方 案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 通能力
课程大纲
课程设计概述
介绍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综合设计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综合设计活动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如综合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境,完成一项综合设计活动。
3. 学生能了解综合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知识与实践的联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创意思考和设计。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组织等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动手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综合设计活动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综合设计活动课程,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学生处于五年级,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综合素养。
课程目标分解:1. 掌握综合设计原理和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综合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完成综合设计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境,完成一项创意设计作品。
3. 激发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和协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审美观念和生活实践能力: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和反思,使学生认识到设计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审美观念和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相关章节,进行以下安排:1. 引入综合设计概念:介绍综合设计的定义、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综合设计的基本内涵。
教学内容:课本第二章“设计的基本概念”。
2. 学习综合设计原理:讲解综合设计的原理,如统一性、对比性、重复性、对齐性等,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设计原理。
课程的类型综合课程设计
课程的类型综合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XX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形成对XX学科的积极情感和正确价值观,认识XX学科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案例。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XX学科的基本原理。
2.XX学科的基本方法:教授XX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XX学科的应用案例:通过介绍相关领域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动画、图片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综合课程设计有哪些
语文综合课程设计有哪些一、课程目标本示范课为语文综合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
课程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了解课文背景,把握文章主题,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阅读理解、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技巧;-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提高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能够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语文综合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及思维品质。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鼓励。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五年级语文教材,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本单元《自然奇观》- 课文学习:《黄果树瀑布》、《阿里山云海》;- 语文园地:词汇积累、修辞手法、阅读理解。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黄果树瀑布》课文学习;- 第二课时:《黄果树瀑布》课后练习及拓展;- 第三课时:《阿里山云海》课文学习;- 第四课时:《阿里山云海》课后练习及拓展;- 第五课时:语文园地知识总结与实践。
3. 教学内容列举:- 词汇积累:瀑布、云海、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阅读理解:文章主题、作者观点、情感分析;- 写作技巧:观察与描述、想象与联想、构思与表达。
小学什么是综合课程设计
小学什么是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综合课程设计的概念,掌握综合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2. 学生能够了解综合课程设计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如语文、数学、科学等。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综合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综合课程设计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富有创意的课程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与他人共同探讨、分析课程设计方案,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展示课程设计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综合课程设计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践,培养探究精神。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理解与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3. 学生通过综合课程设计,认识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综合课程设计,培养其运用综合课程设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反馈,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入综合课程设计的概念,讲解其定义、特点及意义。
- 教材章节:综合课程设计概述- 内容列举:综合课程设计的定义、分类、作用及发展趋势。
2. 分析综合课程设计的要素,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 教材章节:综合课程设计的要素- 内容列举:课程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策略的选择、评价方法的应用。
3. 探讨综合课程设计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实例。
- 教材章节:综合课程设计的实践- 内容列举: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综合课程设计案例。
4. 介绍综合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综合学科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综合学科探究与实践活动》二、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学科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学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基本的跨学科知识,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 理解综合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四、课程内容1. 课程模块:- 自然科学模块: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科学知识。
- 社会科学模块: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艺术与体育模块:包括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体育知识。
- 技术与应用模块:包括信息技术、工程实践等技能知识。
2. 课程内容安排:- 每个模块设置若干主题,每个主题包含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
- 理论学习部分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 实践活动部分包括实验操作、社会调查、项目设计等。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项目式学习:通过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课程评价1.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 成果性评价:通过项目成果、实验报告、论文撰写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七、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的综合性教材,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补充。
综合性课程设计
综合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综合性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跨学科学习,使五年级学生在历史、地理及自然科学领域达到以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 能够描述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生活方式的影响。
3. 识别并了解丝绸之路上常见的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历史文献等工具进行资料查询和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观察、了解自然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对国家文化的认同。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提高生态保护观念。
3. 培养学生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综合性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丝绸之路历史知识:选用教材《历史与社会》中“丝绸之路”章节,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及历史意义,分析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贡献。
2. 地理气候与生活方式:结合教材《地理》中“气候与人类活动”章节,分析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探讨气候对当地生活方式的影响。
3. 生态系统与动植物:参考教材《科学》中“生物多样性”章节,介绍丝绸之路上常见的动植物及其适应环境的特性,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与重要性。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丝绸之路历史知识导入,了解其起源与发展,分析历史意义。
第二课时:学习地理气候知识,探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丝绸之路上典型地域为例。
第三课时:动植物生态系统学习,认识丝绸之路上常见的动植物,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养。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综合性课程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参与度:1. 讲授法:在丝绸之路历史知识、地理气候及生态系统基础概念的教学中,运用讲授法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知识框架和理论基础。
综合课程设计稿范文
综合课程设计稿范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具体学科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学科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解释与之相关的实际现象。
3. 学生能够总结出×××(知识点)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学科工具)进行问题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科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科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领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见解。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学科的综合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领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科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教学评估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内容:1. ×××知识点的引入与探究:包括教材第×章的××节,重点讲解×××概念、×××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综合课程设计总结
综合课程设计 总结一、课程目标本节综合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内容整合,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并理解本年级数学、科学、语文三门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如数学中的分数与小数转换、科学中的简单电路原理、语文中的说明文写作技巧。
-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知识网络。
2. 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综合课题的研究。
- 增强学生的表达、沟通及展示技巧,能在小组内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协作完成报告撰写。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态度,激发对知识的热爱和好奇心。
-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意见,培养集体荣誉感。
-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课程性质上,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提升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在教学要求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学习平台,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选择以下内容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1. 数学学科:- 教材章节:分数与小数的转换与应用- 内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实际情境中的问题解决。
2. 科学学科:- 教材章节:简单电路原理- 内容:电路元件的认识,电路连接方式,电路现象观察与解释。
3. 语文学科:- 教材章节:说明文写作- 内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文章结构分析,实际案例仿写。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分数与小数的转换与应用,引入综合课题的概念。
第二周:简单电路原理学习,结合数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
第三周:说明文写作技巧讲解,为综合课题的展示做准备。
第四周:小组合作完成综合课题研究,撰写报告并进行展示。
教学内容注重跨学科的融合,通过以上安排,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各学科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知识,与课本内容相联系,如科学探究、社会调查、艺术创作等。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3. 学生能通过本课程,对学科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形成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实践技能,如观察、调查、实验等,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沟通、协调、组织等社交技能。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升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创新思考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关注个体差异,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选取以下内容:1. 科学探究:结合课本中相关章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探究自然现象,如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实践项目。
2. 社会调查:依据课本内容,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3. 艺术创作:结合课本中的美术、音乐等章节,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升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跨学科综合应用:依据课本内容,设计跨学科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教学大纲如下:第一周:科学探究入门,介绍实验方法、安全知识,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综合课程设计学什么
综合课程设计学什么一、课程目标《综合课程设计学什么》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以深化语文、数学、科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为主旨。
课程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 掌握并运用语文中的描述、说明、论述等表达方式,形成清晰、有条理的口头及书面表达。
- 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结合科学知识,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
- 了解并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对社会的认识及责任感。
2. 技能目标:- 提升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能独立完成小组研究任务。
- 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内有效沟通与协作。
- 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设计并实施小项目。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 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会在团队中互相尊重与支持。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课程活动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设计考虑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通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课程将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跨学科整合,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语文教学:- 章节内容:选取与主题相关的课文,如《自然奇观》、《生活中的科学》等。
- 教学安排:通过阅读理解,学习描述和论述方法,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训练。
2. 数学教学:- 章节内容:涵盖《测量》、《数据统计》等章节,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和数据整理。
- 教学安排:结合实际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科学教学:- 章节内容:涉及《力与运动》、《生物多样性》等章节,探索简单物理现象和生物特征。
- 教学安排: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科学原理,培养探究精神。
4. 社会教学:- 章节内容:选择《社会与环境》、《我们的社区》等章节,学习与社会相关的基本概念。
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如XX概念、XX原理等。
2. 学生能理解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3. 学生能了解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
3. 学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课程基础知识:涵盖课本第1章至第3章,介绍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如XX原理、XX公式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 跨学科知识融合:结合课本第4章,将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如数学、物理等,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3. 实践活动:依据课本第5章,设计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参考课本第6章,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数据库等,收集和整理课程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围绕课本第7章,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综合素质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旨在创建一个结构化的学习体验,以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需求分析:
-确定课程的目标群体(学生、专业人士等)。
-分析目标群体的学习需求、背景知识和技能水平。
-确定课程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和学习成果。
2. 目标设定:
-根据需求分析,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
-设定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以便评估课程的有效性。
3. 内容规划:
-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保涵盖所有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
-设计课程结构,包括模块、单元和课程进度。
4. 教学方法选择: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实践操作等。
-设计互动环节,促进学生参与和深入理解。
5. 评估策略:
-设计评估工具和方法,如测试、作业、项目、同行评审等,以衡量学生的学习进度。
-确保评估与学习目标相匹配,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6. 资源开发:
-准备教学材料,如教科书、讲义、多媒体资源、在线资源等。
-开发或整合必要的技术工具,如学习管理系统(LMS)、互动软件等。
7. 实施与调整:
-实施课程,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
8. 持续改进:
-定期收集学生、教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
-分析课程效果,识别改进点。
-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课程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估、调整和完善,以确保课程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综合主题课程设计名词解释
综合主题课程设计名词解释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XXX、XXX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XXX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认识XXX的重要性,培养XXX精神。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X概念:介绍XXX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XXX理论:讲解XXX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
3.XXX方法:阐述XXX的实施步骤和应用范围。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5.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要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与课本内容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2.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5.小组合作:分组进行项目研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利用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课程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教学资源要与课本内容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综合性课程设计
综合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如XX理论、XX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学科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提高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程相关实践活动,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热爱,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互动交流,培养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国家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性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特点:所在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成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以下组织与安排:1. 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材中XX理论、XX概念等内容,掌握学科核心知识。
- 分析学科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2. 实践应用:- 结合教材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设计课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XX理论的学习与讨论,分析教材中相关案例。
- 第二周:XX概念的讲解与实践,进行小组讨论与分享。
- 第三周:课程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指导与评价。
4.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 第一章节:XX理论(1周)- 第二章节:XX概念(1周)- 第三章节:实践活动与总结(1周)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教材为依据,结合课程目标进行合理组织。
综合课程设计稿模板
综合课程设计稿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核心概念,理解【学科名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学科相关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学科相关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体、可衡量的知识目标】、【具体、可衡量的技能目标】、【具体、可衡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具体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列举内容】。
这些内容将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将用于解释和阐述【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将用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案例分析法将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实验法将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深入学习。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将提供【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系统介绍;参考书将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案例分析;多媒体资料将提供图像、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实验设备将用于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验证所学知识。
这些教学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名称】的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等来评估;作业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和及时性来评估;考试将根据学生的答题准确性和解题能力来评估。
我们将采用标准化的评分体系,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综合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Integrated Curriculum Design)是指将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这种设计强调学生能够跨学科地应用所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综合课程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综合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以便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学习。
教师应该在制定综合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以便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时,应该注重评价学生的表现,如课堂表现、作业提交情况、考试成绩等。
在实现综合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跨学科协调和合作。
教师需要从不同的领域中选取适当的概念、技能和知识,以便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当我们学习生态系统时,我们需要结合地理、生物和化学等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和环保措施等。
此外,综合课程设计也需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设计综合课程时,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纳入考虑,以便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和课堂活动,鼓励他们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面对未来的挑战,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综合课程设计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而且是一个教育理念。
教师应该将综合课程设计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学习相结合,以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最后,综合课程设计虽然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中国尚未完全普及。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推广综合课程设计,并建立专门的方法论和评估体系,以便保证教学效果。
通过综合课程设计,我们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前进和发展。
《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Computer Architecture课程代码:L0601910 学时数:16 学分数:1课程类型:实践类核心课程适用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程序设计(C与C++)》、《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是软件系列的实践类核心课程。
它的先修课程是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该综合课程设计是培养训练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开设该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独立设计能力,加强工程素质培养,开拓创新精神,拓展知识面,进一步掌握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技术,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在老师引导下独立完成一个实用项目的开发,达到如下教学目标:(1)具有运用程序设计语言(C/C++/Java/C#等)编程实现应用软件功能的能力(2)具有解决教复杂问题的能力(3)初步具有项目开发的概要分析与设计、详细设计、编程实现与测试的能力(4)具有分析算法性能、采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存储数据与支撑算法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程序设计(C与C++)》、《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综合应用达到培养工程素质能力。
二、课程安排和要求1、课程时间:2周;地点:实验中心或指导教师实验室2、课程形式:授课与上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授课后预留学生完成项目的程序和报告时间。
3、课程设计要求(1)指导老师负责拟定课程设计任务,按照“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详细填写相关内容,包括题目、主要任务、详细功能描述、预期成果与目标、采用的编程语言要求、课程设计相关的先修课程名称、考核指标及方法、题目难度、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等。
综合课程设计毕业总结
综合课程设计毕业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XX技能,提高学生的XX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XX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XX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对XX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XX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XX学科的应用实例。
教学大纲将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安排,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第二章,XX学科的基本原理;第三章,XX学科的应用方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实例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实验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将利用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求。
主要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将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料,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设备将用于开展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拓展资料和案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考试则全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
综合素质课程设计范文
综合素质课程设计范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综合素质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了解我国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握各年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3. 学生能结合课本知识,举例说明综合素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交流等方式,提高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估,制定个人综合素质提升计划。
3. 学生能运用综合素质理念,设计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综合素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课程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引入综合素质概念:介绍综合素质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综合素质概述2. 分析学生核心素养:讲解我国教育部门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分析各年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3. 课本知识与实践案例结合: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综合素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综合素质案例分析4. 小组合作与探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综合素质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082231本科(自考)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7年10月目录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二、综合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三、综合课程设计成果及格式要求四、设计方法和要求五、综合课程设计答辩要求及成绩评定附件1:综合课程设计成果格式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综合课程设计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的要求,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可以培养考生用所学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的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次综合课程设计要求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单项工程的造价的编制,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熟悉定额、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
因而对培养考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综合课程设计是考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是考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考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考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综合课程设计的目标综合课程设计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培养考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使考生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在具备工程师素质方面更快地得到提高。
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造价(独立本科段)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综合课程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主要任务本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考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提交综合课程设计计算书。
2.专业知识考生应在综合课程设计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提高。
3.工作能力考生应学会依据综合课程设计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调查研究、方案论证、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
提高理论分析、言语表达、撰写技术文件以及独立解决专题问题等能力。
4.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设计思想,培养考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点;能遵守纪律、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敬业精神。
(三)综合课程设计程序综合课程设计过程包括设计准备、正式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答辩三个阶段。
设计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明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收集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在内的有关资料,拟定设计计划。
这一阶段要求考生要积极主动,多方面、全方位收集有关资料,尽可能深入了解项目特点,做到对即将开始的综合课程设计工作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制订总的时间计划。
一般指导教师会提出明确的要求,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
考生在此阶段需完成所有具体的计算和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答辩阶段根据学校安排统一进行,综合课程设计答辩是对综合课程设计成果的汇报。
二、综合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一)工程量计算根据施工图、现行《四川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现行钢筋图集、相关标准图集等资料计算工程量具体内容包括:1.计算土建工程量(包含钢筋工程);2.计算装饰工程量;(二)工程造价计算根据施工图、现行《四川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四川省工程造价信息、钢筋图集、相关标准图集等资料。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套用定额、进行工料机分析;2.确定分部分项工程费;3.确定措施项目费;4.确定其他项目费;5.确定规费;6.确定税金;7.填写编制说明8.填写封面9.按要求打印并装订成册(三)文字总结要求对综合课程设计进行全面总结,字数在2000字以上三、综合课程设计成果及格式要求(一)综合课程设计成果1.封面2.会签评语页3.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4.承诺书5.目录6.工程造价计算表7.综合课程设计的相关说明(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是对拟建工程的建筑设计特点、结构设计特点、建设地点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及适用定额等作简要介绍。
要求说明拟建工程的工程名称、性质、规模、地点特征、建筑面积、建筑及结构特点,施工工期、自然条件、施工条件、选用定额等。
(2)采取的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工程造价也会不同,编制者应根据工程特点、现场实际情况、地方施工技术水平及相关的管理要求确定设计工程与造价相关施工方案(常规),如:1)土(石)方的施工方式:2)土(石)方的堆放及运输3)施工机械一览表……(3)招标文件的相关内容招标文件是编制招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编制这应根据工程特点、模拟招标人确定设计工程与造价相关的招标文件相关内容,如:1)招标范围2)材料暂估价一览表招标人可以对招标时难以确定的材料(一般为装饰面材)采取暂估价的形式,若设计工程有,则应提供材料暂估价一览表。
3)发包人提供材料和设备一览表招标人可以自行提供材料和设备,若设计工程有,则应提供发包人提供材料和设备一览表。
……(4)施工图相关问题处理设计图纸中若有错误、矛盾、不清楚的地方,设计人可以模拟设计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处理,并在此说明,如:1)本工程的xxxx尺寸明确为:2)本工程的xxxx变更为xxxx.……(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此描述,如:1)工程所在地的砂石种类为:2)混凝土种类:3)砂浆种类:……8.综合课程设计总结(2000字以内)9.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综合课程设计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
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10.参考文献列出本综合课程设计所参考的各种文献资料。
综合课程设计文本要求文字表达清楚,章节安排合理,排版规范;文本的具体格式、字体、排版应符合要求。
各种表格要符合当地相关规定,数据计算正确,换算、取费要有根据。
图纸必须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绘制,并且图面整洁,比例合适,尺寸正确,图框、图标、字体应符合要求,线条粗细分明,并附有必要的图注和说明,图标位于图纸右下角,图标中应有考生签字、图纸名称等。
图纸按标准方式折叠后放入综合课程设计资料袋中,不要和文本装订在一起。
(二)格式要求综合课程设计一律要求采用A4幅面的纸张打印,版心大小为155mm×245mm,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5cm,右2cm,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1cm,包括页眉和页脚,页眉采用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标准页眉(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自考)综合课程设计),页码放在页眉右端;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正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开始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如:第1页,第2页等。
四、设计方法和要求(一)设计方法定额计价的仿真训练。
即采用真实的工程图纸、真实的定额资料、真实的工作表格,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工程造价计算的仿真训练。
(二)要求1.根据建议时间分阶段完成综合课程设计内容;2.根据设计内容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
3.提倡独立完成,有问题可询问老师或网上查阅资料,禁止抄袭。
4.主动收集所需资料,根据自己的分析作相应的选择。
五、综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一)综合课程设计成绩组成综合课程设计答辩成绩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量、任务难度、专业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资料的充足与可信程度、成果水平。
写作规范程度,以及答辩过程中的表现。
综合课程设计的成绩由平时成绩、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
(二)成果鉴定标准综合课程设计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或百分制进行评分。
百分制折算成五级制的评价标准是,90 分以上为优; 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中、60~69 分及格、60 分以下为不及格。
1. 优:准能独立完成设计、设计成果完整、工程量计算和工程造价计算合理、具备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反映出作者准确地掌握了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答辩中阐述问题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很好地回答了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
2. 良:独立完成设计、设计成果完整、工程造价计算较合理、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书写较工整,格式规范。
反映出作者准确地掌握了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答辩中阐述问题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较好地回答了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
3. 中:完成设计、设计成果完整、工程造价计算基本合理、书写基本工整,格式规范。
反映出作者比较准确地掌握了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的能力;答辩中阐述问题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较好好地回答了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
4. 及格:能完成设计,设计成果基本完整,格式基本规范。
反映出作者比较准确地掌握了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答辩中阐述问题重点突出,较好地回答了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
5. 不及格:抄袭设计成果或设计成果不完整。
不能反映作者对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不具备工程实践的能力;答辩中阐述问重点不突出,不能回答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
附件1:综合课程设计成果格式1.封面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自考)综合课程设计院系:学号:姓名:专业: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会签评语页年月院系专业年级姓名题目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 (签章)答辩人评语答辩人 (签章)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年月日3.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发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月日题目1、综合课程设计的内容(1)工程造价计算表; ________________2、综合课程设计题目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工程规模 m2建筑高度 m 地上层数地下层数结构形式2、综合课程设计的成果(1)综合课程设计文本1本(2)工程量计算书1本指导教师:年月日4.诚信承诺书诚信承诺一、本设计是本人独立完成;二、本设计没有任何抄袭行为;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本人答辩资格。
承诺人:年月日5.目录目录第1章工程造价计算书························第2章相关问题说明·························第3章综合课程设计总结·······················第4章致谢·····························第5章参考文献···························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综合课程设计(论文)第页6.工程造价计算书按现行计价表格编制7.相关问题的说明综合课程设计相关问题说明(小二,加粗,宋体,居中)正文五号宋体,间距1.5倍,标题加粗.8.综合课程设计总结(2000字以内)综合课程设计总结(小二,加粗,宋体,居中)正文五号宋体,间距1.5倍,标题加粗.9.致谢致谢(小二,加粗,宋体,居中)正文五号宋体,间距1.5倍10.参考文献正文五号宋体,间距1.5倍(二)工程量计算书的格式要求按照现行(常用)的工程量计算格式编写,并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