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三字成语故事3则
成语故事100字三篇
![成语故事100字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ea220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4.png)
成语故事100字三篇不自量力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
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
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
息国国王要讨伐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议。
有的说:“陛下和郑国国王同姓,不要轻易动武。
”有的说:“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还有的说:“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息国国王对这些劝说一点也听不进。
他下令要全体兵向郑国发起袭击。
郑国立刻出兵迎战。
最后,息国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不自量力”就是不衡量自己的实力而轻举妄动。
息国正是犯了这个错误而遭失败。
引狼入室有个牧羊人在山谷里放羊。
他看见远远地有只狼跟着,就时刻提防着。
几个月过去了,狼只是远远地跟着,并没有靠近羊群,更没有伤害一只羊。
牧羊人渐渐地对狼放松了戒心。
后来,牧羊人觉得狼跟在羊群后面有好处,不用再提防别的野兽了。
再后来,他索性把狼当成了牧羊狗,叫它看管羊群。
牧羊人见狼把羊管得很好,心里想,人们都说狼最坏,我看不见得……有一天,牧羊人有事要进城去,就把羊群托狼看管,狼答应了。
狼估计牧羊人已经进城了,就冲着山林中大声嚎叫了几声。
它的嚎叫声引来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狼。
那群羊全被狼吃掉了。
牧羊人不了解狼的本性,才被狼的伪善欺骗了。
“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引进内部。
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
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
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
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
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
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
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成语故事100
![成语故事100](https://img.taocdn.com/s3/m/0030f2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0.png)
成语故事100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一个画家非常擅长画蛇,他的画蛇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有一天,他画了一条蛇,觉得不够完美,于是在蛇身上加上了腿。
别人看到后都觉得奇怪,认为这是画蛇添足。
2. 杯弓蛇影。
有一个人走在山林中,突然看到一条蛇从草丛中游过,他吓得连忙逃跑。
后来他觉得自己太过胆小,原来只是杯弓蛇影。
3. 杀鸡焉用牛刀。
有个人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却动用了很大的力量,就像杀鸡用牛刀一样,太过浪费。
4. 画龙点睛。
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龙的画,但觉得还差点什么,于是在画的眼睛上点了一下,顿时龙活了过来。
这就是画龙点睛的故事。
5. 一箭双雕。
有一个射箭的高手,他一箭射中了两只鸟,正中要害,一箭双雕。
6. 杞人忧天。
古时候,有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别人都说他是杞人忧天。
7. 胸有成竹。
有一个书法家,每次写字之前都已经在心中构思好了,所以他写字的时候总是胸有成竹。
8. 守株待兔。
有一个农夫种了一棵树,每天守在树旁,希望能够等到兔子撞上来。
这就是守株待兔的故事。
9. 鹤立鸡群。
有一个人非常出色,总是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就像鹤立鸡群一样。
10. 青出于蓝。
有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老师说,这就是青出于蓝。
11. 望洋兴叹。
有一个人站在海边,看到辽阔的海洋,感慨万分,望洋兴叹。
12.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一个画家非常擅长画蛇,他的画蛇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有一天,他画了一条蛇,觉得不够完美,于是在蛇身上加上了腿。
别人看到后都觉得奇怪,认为这是画蛇添足。
13. 杯弓蛇影。
有一个人走在山林中,突然看到一条蛇从草丛中游过,他吓得连忙逃跑。
后来他觉得自己太过胆小,原来只是杯弓蛇影。
14. 杀鸡焉用牛刀。
有个人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却动用了很大的力量,就像杀鸡用牛刀一样,太过浪费。
15. 画龙点睛。
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龙的画,但觉得还差点什么,于是在画的眼睛上点了一下,顿时龙活了过来。
这就是画龙点睛的故事。
16. 一箭双雕。
[成语小故事100字以内]成语小故事
![[成语小故事100字以内]成语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65130b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e.png)
[成语小故事100字以内]成语小故事成语小故事篇1:成语小故事10则1、暗渡陈仓《史记.高祖本纪》。
秦朝刚被推翻的时候,项羽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而封刘邦为汉王,统辖这个典故载于巴、蜀和汉中。
刘邦也有独霸天下之心,很不服气。
他发现手下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军事家,就是韩信。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策划夺取天下。
刘邦去汉中途中烧毁栈道,表示无意东还谋取天下,使项羽放心。
然后采用韩信的计策,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
项羽手下大将章邯镇守关中西部,听到消息笑道:"这么大工程只派几百名士兵,哪年才能修完"章邯对刘邦、韩信这一行动,根本没引起重视。
韩信表面上装作要从栈道东进,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从小路暗袭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县东)。
当章邯接到急报时,刘邦大军已攻入关中。
章邯被逼自杀。
关中地区一下子被刘邦占领了。
这一典故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利用假象以给别人造成错觉,而暗中采取另一些措施来达到目的计策。
2、八斗才本典故源自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
谢灵运以斗量才。
他说:"普天下的才学放在一处,总共有一石。
曹子建(曹植的字,又称陈思王)一人就独占八斗才华;我占一斗;余下的由天下人共分了。
"后来人们用"才高八斗"、"八斗陈思"、"多才子建"等比喻高才,有才学的人;用"一斗才"、"才无一斗"等指才能平庸者。
3、白龙鱼眼这个典故出自《说苑.正谏》。
吴王想要和百姓们饮酒,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昔日白龙下清泠深渊,化为鱼,被打渔人豫且射中了眼睛。
白龙就此事上告到天帝,天帝说"那个时候你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白龙回答说:"到了清泠深渊,化为鱼形。
"天帝说:"鱼本来就是人类该射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豫且是没有罪的。
"因此说,白龙是天帝的珍贵畜牲;豫且宋国的贱臣。
三国成语故事(精选5篇)
![三国成语故事(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42403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7a.png)
【导语】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道理⼤智慧,通过描写⽣活的⼀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明⽩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整理分享的三国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为⼤家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些参考的作⽤,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的后续更新吧!1.三国成语故事:望梅⽌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路⾏军,⾛得⾮常⾟苦。
时值盛夏,太阳⽕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的热量,⼤地都快被烤焦了。
曹操的军队已经⾛了很多天了,⼗分疲乏。
这⼀路上⼜都是荒⼭秃岭,没有⼈烟,⽅圆数⼗⾥都没有⽔源。
将⼠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滴⽔喝。
头顶烈⽇,战⼠们⼀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汗淋淋,可是⼜找不到⽔喝,⼤家都⼝⼲⾆燥,感觉喉咙⾥好像着了⽕,许多⼈的嘴唇都⼲裂得不成样⼦,鲜⾎直淌。
每⾛⼏⾥路,就有⼈倒下中暑死去,就是⾝体强壮的⼠兵,也渐渐地快⽀持不住了。
曹操⽬睹这样的情景,⼼⾥⾮常焦急。
他策马奔向旁边⼀个⼭岗,在⼭岗上极⽬远眺,想找个有⽔的地⽅。
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地⼀望⽆际,⼲旱的地区⼤得很。
再回头看看⼠兵,⼀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他在⼼⾥盘算道:这⼀下可糟糕了,找不到⽔,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马要损失在这⾥,想个什么办法来⿎舞⼠⽓,激励⼤家⾛出⼲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想,突然灵机⼀动,脑⼦⾥蹦出个好点⼦。
他就在⼭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声喊道:“前⾯不远的地⽅有⼀⼤⽚梅林,结满了⼜⼤⼜酸⼜甜的梅⼦,⼤家再坚持⼀下,⾛到那⾥吃到梅⼦就能解渴了!” 战⼠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样,⼝⾥顿时⽣出了不少⼝⽔,精神也振作起来,⿎⾜⼒⽓加紧向前赶去。
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到了有⽔的地⽅。
三字成语故事及解释100个
![三字成语故事及解释1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3093ea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6.png)
三字成语故事及解释100个故事一:杞人忧天从前有一个人住在杞国,他总是忧心忡忡,整天担心天塌下来。
其他人都觉得他是个杞人忧天,不以为然。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跑到国君那里,恳求国君保护天空,以免塌落。
国君被他的愚蠢逗笑了,但为了安抚他,国君下令都城的四面修建高墙,并在城外树立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天塌下来”的警示。
从此,那个杞人安心了,因为他相信国君终于为他的忧虑采取了措施,保护了天空。
解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经常担心一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无谓的忧虑和困扰。
我们要学会分辨虚实,理智地看待事物,不要因为一些无稽之谈而耽误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故事二:出尔反尔从前,有一个国家的国君非常重视信用,他对拥有铁骨铮铮的人特别看重。
有一位大臣十分聪明,但总是出尔反尔,让人无法信任他的承诺。
国君有一次向他征求意见,大臣一开始表示支持某项政策,但过了一会儿却又反口表示反对。
国君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决定解除他的职务,将他贬为鄙陋的官员。
解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言而无信是一种严重的品德缺陷。
一个人如果不能信守诺言,出尔反尔,那么他很难获得他人的信任和重视。
一个可信赖的人才能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人际关系。
故事三:画蛇添足从前,有个画家非常擅长画蛇。
他不仅能够画出栩栩如生的蛇,还能够在蛇的周围画上完美的鳞片。
有一天,他画了一条十分逼真的蛇,但他觉得还不够,于是他画上了蛇的四只脚。
他觉得这样更加完美,但其他人看到后都觉得蛇的四只脚非常奇怪,丝毫不自然。
画家非常后悔自己的决定,因为他明明已经画得很好,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呢?解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适得其反。
一些事物本身已经很好,过分添加或改变反而会让它们变得不自然或不完美。
我们应该懂得适可而止,不要画蛇添足,以免破坏本来已经很好的状态。
...(以下是故事解释的范例,每个故事请你自己写出解释)解释:故事四:故事五:......故事一百:故事四:包罗万象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追求着知识的广博和深入。
100字左右儿童成语故事
![100字左右儿童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286331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0.png)
100字左右儿童成语故事往往让儿童阅读一些成语小故事,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的!所以,下面不妨和店铺一起来了解下100字左右儿童成语故事,希望对各位有帮助!100字左右儿童成语故事1、杀鸡取卵从前有个人家里养了只老母鸡,这只鸡特别的能下蛋,可有一段时间这只鸡老是不下蛋,而且还病歪歪的。
那个人想这鸡不下蛋留着也没什么用了,就杀了这只鸡,破开鸡肚子后发现这只鸡生病的原因原来是生了胆结石。
大大小小的胆结石就像鸡蛋一样。
杀鸡的时侯正巧邻家的快嘴婆祥林嫂过来串门。
看到了以后就四处乱说,说这人杀鸡取卵,鼠目寸光,把好好的一只能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
100字左右儿童成语故事2、狗尾续貂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继位,他对朝政一窍不通,大权落到贾后手里,贾后生性凶狠狡诈,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带兵冲入宫廷,杀死了贾后,自封为相国。
司马伦为了笼络朝臣,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大封文武百官。
等到一切就绪后,又废掉晋惠帝,自称皇帝。
当时规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装饰的帽子,由于司马伦大肆封官晋爵,所以一时貂尾都不够用,所以只好用狗尾来代替,人们就据此编了两句民谣:“貂不足,狗尾续。
”用来讽刺朝廷。
100字左右儿童成语故事3、食言而肥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
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
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重,便故意问他:“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公听见了,说:“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100字左右儿童成语故事4、请君入瓮武则天掌权期间,有人控告文昌右丞周兴和丘神绩串通谋反,武则天命令来酷吏俊臣审查此案。
来俊臣正在和周兴办理案子一起吃饭,他问周兴说:“囚犯多不肯招认,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周兴说:“这太容易了 ! 抬个大瓮来,用炭火在四面烤,再叫犯人进到里面,还有什么能不招认 ! ”来俊臣派人找来一口大瓮,按照周兴出的主意用火围着烤,然后站起来对他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让我审查你,请老兄自己进到瓮里吧! ”周兴十分惊恐,叩头认罪。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和道理【3篇】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和道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74fa0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f.png)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和道理【精选3篇】成语寓言故事100字和道理【精选3篇】一齐庄公的时候,有个勇士名叫宾卑聚。
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壮士,身材魁梧,头戴白色绢帽,外穿刺眼的红色麻布盛装,内穿棉布做的衣服;帽上坠着,脚穿一双崭新的白色缎鞋,身上挂着一个黑色的剑囊。
这个威猛的大汉走到宾卑聚面前,大声地呵斥他,还朝他脸上吐唾沫。
宾卑聚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凶狠汉子惊醒了,他发觉原来是个梦。
尽管这样,他依旧因此而一夜没睡,心中特别生气。
其次天大一亮,宾卑聚就把他的伴侣们都请来,向他们叙述了前一天晚上做的梦。
然后他对伴侣们说:"我自幼崇尚英勇,60年来从没受过任何欺凌污辱。
可是昨天夜里,我在梦中受到如此的污辱,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我肯定要找到哪个敢于在梦中骂我,并向我吐唾沫的人。
假如在三天之内找到他,我就要报这个仇;假如三天之内找不到他,我就没脸面活在世上了。
'于是,每天一早,宾卑聚就带着他的伴侣们一起站在行人过往频繁的交通要道上,查找着跟梦中装扮、长像一样的人。
可是,三天过去了,他们始终没有看到一个如梦中一般装扮的壮士。
宾卑聚气馁地回到家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拔出剑自刎了。
这则寓言告知我们,仅凭梦中的一点不快便耿耿于怀,甚至含恨自尽、自暴自弃的做法是非常愚昧的。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和道理【精选3篇】二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赵国做人质时,与同在赵国、尚未做秦王的嬴政相处良好。
后来,嬴政回国做了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国做人质。
嬴政不但没有顾念旧情,对他特别冷淡,还刁难他。
太子丹找机会逃回了燕国,并与秦王结下了冤仇。
他总想找秦王报仇,但苦于燕国弱小,无机会下手。
太子丹报仇心切,便找太傅鞠武请教抗秦的方法。
太傅鞠武认为秦国特别强盛,假如想要报仇,只有从长计议,将来联合齐、楚和匈奴,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或许可以取胜。
太子丹焦急地说:"这要等到哪年哪月呢?现在秦国正在征伐齐、楚等国,立刻就会攻击我们燕国的。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bf16e5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d.png)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成语故事。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它们既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生动的故事背景。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古老成语的魅力吧!1. 画蛇添足。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画家,他画蛇非常有名。
有一天,他到了越国,越国人见他画蛇,觉得不够真实,就劝他在画蛇的脚上加上脚。
画家听了他们的话,就在画蛇的脚上加上了脚。
后来,楚国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说他“画蛇添足”,意思是做多余的事情。
2. 杯弓蛇影。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人,他喜欢射箭,每天都练习射箭。
有一天,他喝酒后,看见自己的杯子和弓,就觉得杯子是蛇的影子,就用弓射向杯子。
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来形容没有根据的猜疑。
3. 掩耳盗铃。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成语故事。
相传有个人偷了一口钟,他担心别人听到钟的声音,就用手掩住自己的耳朵。
后来,有人问他,“你不是偷了钟吗?”他回答说,“我没听见钟声。
”人们就用“掩耳盗铃”来形容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
4. 杞人忧天。
春秋时期,杞国有个人,他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为此忧心忡忡。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担心,他说,“我怕天会塌下来。
”人们就用“杞人忧天”来形容无端的忧虑。
5. 画龙点睛。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成语故事。
相传有个画家画了一条龙,但觉得一直缺少点什么。
有一天,他在龙的眼睛处点了一下,龙就活了过来。
后来,人们就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在关键处加上点缀,使事物更完美。
6. 杀鸡取卵。
相传有个人养了一只能下金蛋的鸡,他每天都杀鸡取卵,想一次得到更多的金蛋。
后来,他的鸡被杀了,他就再也没有得到金蛋。
人们就用“杀鸡取卵”来形容贪得无厌,结果把自己的利益毁掉了。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且记住这些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成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年级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左右
![二年级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82e775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6.png)
二年级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左右
1.《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2.《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3.《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4.《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5.《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100字左右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56350b3eb0717fd5370cdc6f.png)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100字左右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1:使酒骂座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
灌夫给他们敬酒,田蚡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灌夫大骂他们,田蚡抓了灌夫全家。
王太后出面要挟杀了灌夫,窦婴也被流言蜚语所杀。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2:相待如宾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3:三徙成国相传尧舜禹时期,舜在没有成为首领前,一心为公,受到百姓的爱戴。
他第一次搬迁时,跟随他走的人有一个邑,第二次搬迁时,跟随他走的人有一个都城那么多,到第三次搬迁时,足有一个国家那么多。
后来他被尧推举为继承人。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4:祁奚之举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5:鲁阳回日传说周武王率领诸侯讨伐殷纣王,旌旗飘扬,杀声四起,战斗非常激烈,周武王的部下鲁阳公愈战愈勇,敌人望风披靡,眼看天色已晚,鲁阳公举起长戈向日挥舞,吼声如雷,太阳又倒退三个星座,恢复了光明,终于全歼了敌军。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6:负薪挂角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朱买臣负薪读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
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李密牛角挂书)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7:杞人忧天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07e0aa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8.png)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成语故事。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它们既能丰富语言表达,又能传承中华文化。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
1. 画龙点睛。
相传,古代有一位画家,他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龙,但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于是,他在画龙的眼睛处点上了一点颜色,顿时龙眼放光,栩栩如生。
这就是成语“画龙点睛”的由来,意为在作品的关键处加上点睛之笔,使之更加完美。
2. 杯弓蛇影。
故事发生在一个狭窄的小路上。
有一天,一个人手持弓箭,走在小路上,突然看到一条蛇。
他吓得连忙放箭,结果发现原来只是一根弯曲的树枝。
从此,他总是在小路上看到杯弓蛇影,心神不宁。
这就是成语“杯弓蛇影”的由来,意为因过度恐惧而产生的错觉。
3. 杞人忧天。
古时候,杞国有一位杞人,他整天忧心忡忡地担心天会塌下来。
有人问他为何如此忧虑,他说,“我怕天会塌下来压死我。
”人们听后都笑话他愚蠢。
这就是成语“杞人忧天”的由来,意为无端忧虑,杞人忧天。
4. 掩耳盗铃。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
有一个小偷偷了一口铃,他怕铃声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掩上耳朵。
结果,铃声响起时,他以为别人听不见了,却被抓个正着。
这就是成语“掩耳盗铃”的由来,意为自己欺骗自己,不自量力。
5. 画蛇添足。
相传,有一个人画了一幅蛇,觉得蛇的尾巴不够完美,于是在蛇身上再加了一只脚。
结果,这只脚成了画蛇添足,使得整幅画作变得荒谬可笑。
这就是成语“画蛇添足”的由来,意为做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6. 杀鸡取卵。
有一个农夫每天都杀鸡取卵,结果导致家里的鸡越来越少,最终没有了鸡蛋可取。
这就是成语“杀鸡取卵”的由来,意为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毁掉长远的利益。
7. 守株待兔。
有一个农夫每天都守在一棵树旁边,等待着兔子撞树而死。
结果,他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兔子,只是白白浪费了时间。
这就是成语“守株待兔”的由来,意为不切实际地等待奇迹发生。
以上就是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够理解成语的意义,还能够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
成语故事100字(精选12篇)
![成语故事100字(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3a0b2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c.png)
成语故事100字(精选12篇)成语故事100字(精选12篇) 成语是中华⽂化中⼀颗璀璨的明珠。
以下是⼩编为⼤家带来的成语故事100字(精选12篇),欢迎⼤家阅读。
成语故事篇1 杯⼸蛇影 有⼀天,乐⼴请他的朋友在家⾥⼤厅中喝酒。
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的酒杯⾥,有⼀条⼩蛇的影⼦在晃动,他⼼⾥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
喝了之后,⼼⾥到底不⾃在,放⼼不下。
回到家中就⽣起病来。
隔了⼏天,乐⼴听到那个朋友⽣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
乐⼴⼼⾥想:“酒杯⾥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去察看。
原来,在⼤厅墙上,挂有⼀把漆了彩⾊的⼸。
那把⼸的影⼦,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乐⼴就跑到那个朋友那⾥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
这⼈明⽩了原因以后,病就⽴刻好了。
成语故事篇2 拔苗助长 战国时候,宋国有个农民种了⼀块地。
栽下⽲苗后,他希望它很快长⾼。
结出果实。
他每天都到地⾥去看,但⽲苗长得很慢,他⼼⾥⾮常着急。
怎样才能让⽲苗尽快长⾼呢? 天⽓很好,艳阳⾼照,他到地⾥去把⽲苗⼀⼀拔⾼。
回家后,他很得意地对家⾥⼈说:“累死我了,我帮助⽲苗长⾼了。
”他的⼉⼦到地⾥⼀看,⽲苗全枯死了。
成语故事篇3 智⼦疑邻 宋国有⼀个富⼈,天下⼤⾬,他家的墙坏了。
富⼈的⼉⼦说:“要是不修筑,⼀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公公也这样说。
晚上富⼈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那个富⼈认为⾃⼰的⼉⼦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成语故事篇4 画饼充饥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叫卢毓。
他⼗岁就成了孤⼉,两个哥哥⼜先后去世。
在兵荒马乱中,他⾟勤努⼒养活著寡嫂和侄⼉,⽇⼦过得很艰难。
他的为⼈和学问受到了⼈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
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般是凭⼈推荐,⽽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物,这些名⼈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精选10篇)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c121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f.png)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精选10篇)1.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一守株待兔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
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
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
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注释]株:树桩子。
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2.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二如鱼得水东汉末年,刘备请到诸葛亮做军师后,经常得到诸葛亮的指点,对天下形势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十分亲密。
开始时,关羽和张飞很不服气。
刘备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你们应该理解。
”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3.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三出类拔萃孟子是春秋末期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说:“麒麟和一般走兽是同类,凤凰和普通飞禽是同类,圣人和百姓也是同类;而孔子作为圣人,远远超越同类人中的佼佼者,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了。
”[注释]出:超出。
类:同类。
萃;聚集。
比喻人的品德和才能超出一般人。
4.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四大器晚成三国时,有个叫崔林的人,年轻时既没成就又无名望,被亲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堂兄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就,崔林以后一定能成大器的。
”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做了大官。
[注释]器:指才能。
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5.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五门可罗雀西汉时,翟公曾经做过廷尉,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权势的官职,所以当时家里宾客很多。
后来,他被免了职,立刻门庭冷落,很少有人出入,倒是门口鸟雀成群,简直可以用网捕捉了。
翟公叹息之余,在门上写下了: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注释]罗雀:用网捕鸟。
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6.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六鹏程万里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
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
成语故事100到150字_短篇经典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100到150字_短篇经典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99782c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c.png)
成语故事100到150字_短篇经典成语故事故事有很多都是比较短小的篇幅,当中有一些是100到150字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100到150字,希望能帮到大家!成语故事100到150字:狼心狗肺一只狼被猎人打伤了双腿。
他一瘸一拐地向前跑着,猎狗在后面紧追不舍。
最后,这只狼躲进了一个山洞里,猎狗也紧跟着追了进来。
“嘿,朋友,”这只狼气喘吁吁地说,“是什么原因让你追我追得这么起劲?猎人究竟会给你什么好处?”“啊!”狗说,“如果捉住你,猎人就会赏我一块肉。
”狼于是说:“朋友,你看我们长的这样相似,何必为了一块肉自相残杀呢?你知道,我一向是个好猎手。
如果你放了我,我给你两只兔子。
”猎狗想了一下,就答应了。
于是他钻出山洞,向另一个方向跑去。
猎人还以为狼掉转了头呢,也跟着猎狗走远了。
过了一段,狼的腿伤好了。
猎狗碰到他,就向他讨要他曾许诺过的东西。
狼说:“朋友,我没有忘记我的许诺。
瞧,我就是特意来请你分享那两只兔子的,跟着我来吧。
”狼把狗带到一个山洞前,他对狗说:“兔子就在山洞里呢,你进去取吧。
”狗钻进山洞里,里面却有只大狮子,狮子一口就把狗吞进了肚子里。
狗临死前哀叹说:“唉,都怪我。
我欺骗了猎人,狼又欺骗了我,我们真是狼心狗肺啊。
”成语故事100到150字:铁杵磨针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经典的成语小故事100字(3篇)
![经典的成语小故事100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1e0f6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b.png)
经典的成语小故事100字(3篇)于是,武帝便派江充去调查这件事。
江充心狠手辣,借机诬陷平时和自己作对的人,把他们一个个全杀了,前后竟杀了几万人。
当时,太子刘据和江充也是对头。
于是,江充向在甘泉宫养病的汉武帝诬告太子宫中也埋有大量的木头人,想置太子于死地。
太子忍无可忍,发兵把江充杀了。
江充的同党急忙去向汉武帝禀告,并欺骗武帝说太子起兵造反。
武帝信以为真,便派丞相刘屈嫠带兵去捉拿太子。
太子被逼率军抵抗,双方激战了好几天,刘据兵败逃走,后来在湖县被杀。
刘据在发兵抵抗丞相的部队时,用的是“皇上病重、奸臣作乱”、特来肃清权奸的名义,他曾亲自到当时负责守卫京城的北军使者护军任安的营寨中,授给他兵符,要他发兵支持自己。
任安拜受了兵符,却不发兵,闭寨不出。
这是因为他吃不准交战双方谁是谁非。
后来,汉武帝带病回京,他知道了这个情况后,起先认为任安只是假装接受了兵符,并没有依附太子,就没追究他。
任安军队里有一个管理钱粮的小官,他以前曾受过任安的鞭打。
怀恨在心,向武帝告发任安,说任安曾答应太子出兵,听从太子的命令,因此任安是太子的支持者。
武帝看了这封告发信,说:“任安是个资格很老的大臣了!他老奸巨滑,眼见战事发生,却脚踏两只船,坐观成败,准备哪一方打赢,就投靠那一方,如此怀有二心的人,留他不得!”于是,武帝下令逮捕了任安,把他杀了。
东晋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五个强盛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的国主各有一番经历,都不是轻轻松松就开创了基业。
其中经历最为奇特的,当数后赵国主石勒。
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
他身体强壮,胆子很大,从小就对骑马射箭感兴趣。
他属于少数民族,在二十多岁时就被晋朝官吏掠卖到山东当了奴隶。
后来,他与汲桑等人起来造反,聚集了一伙人。
汲桑死后,石勒带领手下人投奔了匈奴人刘渊。
刘渊认为石勒才能出众,就封他为将军。
石勒重用汉族官僚张宾,请他为自己出谋划策,结果终于形成割据一方的力量。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8c3f36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e.png)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成语故事。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成语故事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将成语的含义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在愉快阅读中领略成语的魅力。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精彩的成语故事。
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画家被人请去画一幅大门的图案。
画家画了一条蛇,门主人看到后觉得不够,就让画家再在蛇身上加上腿。
画家犹豫了一下,还是按照主人的要求画上了蛇的腿。
结果,画好之后,大家都觉得这条蛇显得很奇怪,画家也为自己的追加工作感到后悔。
2. 杯弓蛇影。
有个人在夜晚喝酒,突然看到桌子上的酒杯和弓箭,就开始吓唬自己,以为有蛇在那里。
其实,那只是因为桌子上的酒杯和弓箭投射出的影子,但是他却一直害怕,直到天亮才发现自己多虑了。
3. 掩耳盗铃。
有个人偷东西时,把耳朵捂住,以为这样就不会被发现。
结果,主人来了,他还是被抓住了。
后来有人告诉他,这就好比掩耳盗铃,自己心虚,总觉得有人在敲铃,其实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4.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个人整天忧心忡忡,说天要塌下来了。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听到了天要塌下来的声音。
”其实,这只是他自己的恐惧在作祟,他杞人忧天,无端担忧。
5. 对牛弹琴。
有个人对着牛弹琴,以为牛能欣赏音乐。
其实,牛并不懂音乐,所以对他的琴声毫无反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不懂的人或事物,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不要做无用功。
6. 守株待兔。
有个农夫在田里守株待兔,结果真的有只兔子撞到了树根上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努力去争取自己的幸福。
7. 纸上谈兵。
有个人只是在纸上谈兵,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所有的战争知识。
但是当他真正参加战斗时,却发现自己的书本知识并不能帮助他应对实际情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有用。
8.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自以为是整个世界的一切,以为自己所见即所得。
直到有一天,它跳出了井口,才发现原来世界是如此的广阔。
成语典故简短100个30字
![成语典故简短100个3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d26f1c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7.png)
成语典故简短100个1、雪中送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着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2、画饼充饥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
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3、囫圈吞枣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
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力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圆图吞枣。
4、尔虞我诈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包围了弱小的宋国都城,宋国大帅华元誓死守城不降,楚军存粮不多,车夫申叔向楚庄王献计,要士兵盖房种地,装做长住的样子。
华元急了,偷偷潜入楚军统帅子反的营帐,说城里缺粮人们易子而食。
于是两军讲和。
5、草船借箭三国时期,曹揉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6、嫦嫌奔月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
他的妻子端金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
7、恃才傲物南朝时期,齐武帝的侄子萧子显从小聪慧过人,文思敏捷。
在任梁国国子博士时,把梁武帝写的《经义》作太学的教材授课。
他写成《后汉书》100卷,《齐史》60卷。
他深得梁武帝的信任。
梁武帝认为他诗才傲物,在他死后赐他盗号“骄"。
8、舍生取义春秋未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
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裹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da92044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5.png)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刻舟求剑》这个成语讲的是有个人乘船时剑掉进水里,他就在船舷上刻个记号。
嘿,这人想等船靠岸了,按照记号去找剑呢。
这多傻呀,船一直在动,剑又不会跟着船走。
这成语意思就是办事刻板,不懂变通。
造句:你像那个刻舟求剑的人似的,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按照老方法做事,能行得通吗?《掩耳盗铃》说有个人想偷铃铛,怕铃铛响被人听见。
他就捂住自己耳朵,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
这可太可笑了。
这个成语就是形容自欺欺人的人。
造句:你以为你做错事不承认就没事了?这不是掩耳盗铃嘛,大家心里都明白着呢!《守株待兔》有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之后他就天天守在树桩旁,等着兔子再来撞死。
这农夫也太懒了,哪能总那么好运呢。
这个成语表示想不劳而获。
造句:你天天在这守株待兔,啥也不干,就盼着好运降临,这可能吗?哼!《亡羊补牢》一个人养的羊丢了,他开始没管,后来发现羊丢得更多了,才去修补羊圈。
虽然开始有点傻,不过能及时补救还算不错。
这成语是说出了问题后想办法补救。
造句:哎呀,你之前犯了错,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可别再拖着了。
《叶公好龙》叶公特别喜欢龙,家里到处画着龙刻着龙。
结果真龙一来,他吓得要死。
这人啊,只是表面喜欢,并不是真喜欢。
这成语就是指口头上喜欢,实际上并不喜欢。
造句:你说你喜欢运动,一到真要运动的时候就躲,你这不是叶公好龙嘛?《画蛇添足》几个人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
有个人先画好了,他非得给蛇添上脚。
结果蛇不是蛇了,也输了比赛。
这成语就是说做了多余的事。
造句:你写文章本来已经很好了,非要加那些多余的话,这不是画蛇添足吗?《杯弓蛇影》有人到朋友家喝酒,看到杯子里有蛇影,吓得病了。
后来才知道是墙上弓的影子。
这成语形容疑神疑鬼的人。
造句:你别杯弓蛇影的了,那声音就是风声,哪有什么怪物啊。
《自相矛盾》一个人卖矛又卖盾,说自己的矛能刺穿所有盾,盾能挡住所有矛。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嘛。
这个成语就是说言行相互抵触。
成语小故事100字左右
![成语小故事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ae25e1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d.png)
成语小故事100字左右
成语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名叫张三的年轻人,他是个勤奋好学的人,但是性格有些急躁。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正蹲在地上细心地画着一只蜻蜓。
张三觉得老者太浪费时间了,便上前劝说老者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些无用的事情上。
老者微笑着对张三说,“年轻人,你知道‘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吗?这意味着做多余的事情,多此一举。
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看似多余的事情,才能更加完善自己的人生。
就像我在画蜻蜓一样,虽然蜻蜓已经很完美了,但我要画得更加完美,这样才能提醒自己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尽善尽美。
”。
张三听了老者的话,心中豁然开朗。
他意识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总是急于求成,往往忽略了细节。
于是,他开始改变自己的性格,学会耐心和细心,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
他的学习和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出色。
后来,张三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他的每一个设计都精益求精,每一个工程都完美无缺。
人们常常用他来做榜样,说他“画蛇添足”,但却是因为他的精益求精,他的完美追求。
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画蛇添足”,做一些看似多余的事情,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不要只看表面,而是要注重内在的提升,尽善尽美,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57fc25a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73.png)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成语故事100字左右大公无私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
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
解狐到任后。
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
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
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
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
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成语故事100字左右一发千钧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州结识了一个老和尚,这位和尚聪明达理,和韩愈很谈得来,而韩愈在潮州又很少朋友,所以和这位和尚往来比较密切,因而外间的人都传说韩愈也相信佛教了。
他的朋友孟郊(几道),当时做着尚书,是最信奉佛教的。
也为了得罪宪宗皇帝被贬谪到吉州去。
到了吉州后,他也听到人们的传说,说韩愈已经信起佛来,他有点疑惑,因为他知道韩愈是反对信仰最力的人,为此,他特地写了一封信去问韩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字三字成语故事3则
一字师
【注音】yī zì shī
【成语故事】元朝时期,萨天锡送濬天渊入朝,有“地湿厌闻天
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之句,很多人都夸好,只有山东一个老叟认
为应将“闻”改为“看”,萨天锡问为什么要这样改,老叟说:“唐
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
”萨天锡俯首拜他为“一字师”。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
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
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解释】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
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
字的老师。
【用法】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相近词】一字之师
【示例】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应声虫
【注音】yìng shēng chóng
【成语故事】传说洛阳有一个士人得了应声病,刚一说话喉咙中
应声,就去问名医张父仲,张父仲觉得奇怪,日夜思考终于想出一个
医治办法。
立即取《本草纲目》让他读,他还是不停应声,当看到他
害怕的地方就不应了。
于是张父仲立即配药医治,果然治好。
【出处】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
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唐·刘束《隋唐嘉话》
【解释】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没主见的人
【其它使用】
◎ 蒋政权大怒,"三查"王芸生,说王是"新华社的应声虫","为
匪张目"等等。
眼中钉
【拼音】yǎn zhōng dīng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滥用职权,欺压民众,经常搜
刮民脂民膏。
他率军去攻打当时人们认为是眼中之钉的契丹,下令宋
州百姓每人交1000钱的“拔钉费”,违者处死。
【出处】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
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
‘眼中拔钉,岂不乐哉?’《新五代史·赵在礼传》
【解释】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用法】作宾语;指最痛恨的人
【相近词】眼中刺
【示例】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替他拔去眼中钉,肉中刺,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
苦肉计
【拼音】kǔ ròu jì
【成语故事】隋朝时期,杨坚谋位成功,封杨广为晋王。
杨广心
中不服,一心想当太子,就找安州总管宇文述商议。
宇文述知道独孤
皇后妒心重,就给杨广出主意,让他回宫用苦肉计博得皇后的同情。
这个计很灵,皇后鼓动皇上,废太子而另立杨广。
【典故】亏杀那苦肉计黄盖添粮草。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
【释义】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欺骗对方
【成语例句】
◎ 这是敌人玩的苦肉计,只不过这苦肉计的代价是四个小海盗的四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