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夏季养生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之夏季养生篇
我国古时历法中根据地球环绕太阳运动的空间位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即二十四节气。
其中《二十四节气歌》中提到:
……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
我国祖先根据节气指导农事,而我们在保养身体,注重健康的同时应顺应季节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理,得养生之道以“颐养天年”。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
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
夏季养生可从食物重在精神调摄,情绪保持安稳,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立夏”。
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夏季始至,调阳养心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
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小满:每年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夏熟饱满,养阴护心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
腹泻等病症。
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
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另外,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
芒种:6月6日前后,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作物成熟,疏肝补肾
中医养生专家提示我们,芒种节气的最佳时令饮食是:桑椹。
又名桑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补品。
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桑椹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营养物质。
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决定了桑椹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
炎热夏日,阴阳调和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俗话说“夏至—阴生”,也就是说,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
在此时节,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
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
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
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热在三伏,护胃养气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
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
“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的说法。
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
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大署: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暑气逼人,补脾健胃
大暑期间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
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
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
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
如果你是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那么吃南瓜就最好不过。
南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而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含量很低,多吃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
另外,南瓜还能排毒养颜,爱美的女士当然不能错过。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
但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不要在晚上吃。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
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相对于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
鸡、鸭、鸽子等家禽都是大暑进补的上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