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模拟演练(三)教程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真模拟演练(三)
全真模拟演练(三)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华生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对刺激的反应,其公式表示为【】
A. S-V B。N-Z C.S-R D. O-P
2.个体社会化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彻底的是【】
A.机械论者 B.机体论者
C.遗传决定论者 D.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3,格塞尔认为,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训练
4.格塞尔认为,儿童发展变化中一个便于观察和把握的人为的、形式的指标是【】
A.学习能力 B.记忆力 C.体力 D。年龄
5.如果父母容许婴儿自己决定吃和睡的时间,婴儿会减少喂乳次数和增加白天觉醒的时间。这体现了儿童发展原则中的【】
A.相互交织原则 B。机能不对称原则
C.个体成熟原则 D.自我调节原则
6.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
A.递增 B.适量 C.越少 D.越多
7.斯金纳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了【】
A。成功教学法 B。程序教学法
C.强化教学法 D.累计教学法
8.弗洛伊德认为,梦是【】
A.性欲的表现 B.愿望的达成
C.本能的冲动 D.要求的反映
9.生命具有趋向死亡的本能,叫做【】
A。性本能 B.营养本能 C.生本能 D.死本能
10.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实行的原则是【】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
11.“此地无银三百两”,用弗洛伊德防御机制解释属于【】
A.投射 B。压抑 C.反向作用 D.退化
12.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
A.保持距离 B.不交往 C,不理睬 D.不加入活动13。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
A。捉摸不定 B.自我中心 C.极端跳跃 D.认知断续
14.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
A.适应 B.运算 C.平衡 D。认知结构
15-人的心理的发展所受的制约因素是【】
A.生理发展水平 B.所受教育水平
C.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规律 D。遗传
16.维果茨基认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是由于使用了【】
A.心理工具 B。物质工具 C.语言 D.逻辑思维
17.老师问:“除了家里的门,还有些什么门?”同学们纷纷说:“人家的门”“铁门”“天安门”“玻璃门”“冰箱门”“脑门”等。这种思维属于【】
A.假概念 B.复合型复合 C.链状型复合 D.弥漫型复合
18.不断从刺激中分离分化出有效信息的过程被称为【】
A.感受过程 B.知觉过程 C。反应过程 D,认知过程
19.吉布森运用的abstraction,在思维心理学中指的思维过程是【】
A.抽象 B.过滤 C。注意 D.专注
20.山羊在出生5分钟内就必须与母山羊建立联系,否则,再回到母山羊身边就要受到攻击。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物种具有【】
A.敏感期 B.关键期 C,生存本能 D.社会智力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80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心理的实质
22.发展方向的原则
23。高级心理机能
24.利他行为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25.根据格塞尔的观点,儿童的个别差异主要是量的差异而非质的差异。【】
26.霍妮认为,有些人在生活中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否认并嘲弄道德标准,这些人其实采用了一种拒绝承认冲突的心理防御机制。【】
27.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过程对思维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特殊意义。【】:
28.习性学认为,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是相互平行的、不可替代的儿童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心理价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9.简述格塞尔成熟势力说的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的关系中应注意什么。
30.简述弗洛伊德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31.简述霍妮基本焦虑理论中防御策略的种类。
32.筒述维果茨基理论中高级心理机能的特性。
33.简述鲍尔毕理论中婴幼儿的行为系统。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4.论述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
35.论述皮亚杰理论中影响发展的因素,并简单谈谈因素之间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一位大学教授退休了,在一个小山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批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教授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教授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每天早上在他住所外吵闹有奖励,谁的声音越大,磚碍到的报酬就越多。果然,一连几天,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就这样,孩子们已经习惯于吵吵闹闹也能获取奖励的时候,教授却开始逐渐减少所给予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教授一分钱也不给了。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他们想“不给钱谁还叫给你听”,再不到教授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教授终于得到了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