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最终版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5cd1b4284ac850ad0242b4.png)
一、交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说明交流激励的金属箔式应变电桥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说明交流电的四臂应变电桥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在相敏检波器中整形电路的作用下将输入的正弦波正转换成方波。
交流电桥比直流电桥有更高的灵敏度。
当阻容网络rc 不变时,相移将随输入信号的频率而变化,增大相角可以进一步提高灵敏度。
三、实验要求:1.电桥接入5khz交流。
2.组桥应注意接成差动式,即相邻电阻的受力方向相反。
四、实验装置:1.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csy型 10台2.通用示波器 cos5020b 10台3.七喜电脑 8台4.消耗材料霍尔片(专用) 1个插接线(专用) 10个基层电池(9v) 10个五、实验步骤:1.按图3接线,组成全桥,音频和差放幅度旋钮适当,以毫伏表在50mv档时用手提压梁时毫伏表指针满档为宜。
图3 接线图2.在悬臂梁顶端磁钢上放好称重平台,在梁处于水平状态时调整电桥的调平衡电位器wd 和wa,使系统输出为零。
3.在称重平台上逐步加上砝码进行标定,并将结果填入表3。
表3 实验数据4.取走砝码,在平台上加一未知重量的重物,记下电压表读数。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在称重平台上每加—个砝码w,记下—个输出v值,对电子称进行标定。
用方格纸画出w――v曲线,根据标定曲线计算出未知-重量重物的重量。
回归方程为v=0.044w-0.06,当v=1.16时,w=27.73g.二、霍尔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
二、实验内容:给霍尔传感器通以直流电源,经差动放大器放大,当测微头随振动台上、下移动时,就有霍尔电势输出,从而可以测出霍尔传感器在直流激励下的输出特性。
三、实验原理:由两个半圆形永久磁钢组成梯度磁场,位于梯度磁场中的霍尔元件(霍尔片)通过底座连接在振动台上。
当霍尔片通以恒定电流时,将输出霍尔电势。
改变振动台的位置,霍尔片就在梯度磁场中上下移动,霍尔电势v值大小与其在磁场中的位移量x有关。
现代分析测试实验报告
![现代分析测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72e2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7.png)
实验名称:现代分析测试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现代分析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流程。
3. 通过实验数据,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实验原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主要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本实验以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为例,通过测定样品在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 = εlc),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移液器、容量瓶、烧杯、洗瓶、玻璃棒等。
2. 试剂:待测样品溶液、标准溶液、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等。
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标准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2. 准备样品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
3. 测定标准溶液吸光度:将标准溶液置于比色皿中,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以蒸馏水为参比,分别测定200-800nm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
4. 测定样品溶液吸光度:将样品溶液置于比色皿中,以蒸馏水为参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
5. 数据处理:根据朗伯-比尔定律,以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将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
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以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²为0.999,表明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2. 样品溶液浓度:将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得到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为X mg/L。
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 实验过程中,注意仪器的校准和清洗,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3. 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表明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样品定量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广工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模板
![广工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1ac98cd5901020206409c5a.png)
实验题目:《机械转子底座的振动丈量和剖析》实验报告姓名 + 学号:冯云凌(2111601211 )、实验时间:2016 年10 月24 日实验班级:专硕二班实验教师:邹大鹏副教授成绩评定:_____ __教师署名:_____ __机电学院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报告一、预习报告:(进入实验室以前达成)1.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1.掌握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色和应用。
2.掌握振动的丈量和数据剖析。
实验要求:先利用光电式转速传感器丈量出电机的转速;而后利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丈量机械转子底座在该电机转速下的振动速度;对丈量出的振动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剖析;找出振动信号的主频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2.初定设计方案 :先利用光电式转速传感器丈量出电机的转速;而后利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丈量机械转子底座在该电机转速下的振动速度;利用获取的数据,使用MATLAB对丈量出的振动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剖析;找出振动信号的主频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3.实验室供给的仪器设施、元器件和资料本次实验的主要仪器设施有:机械转子系统,光电式转速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USB 数据收集卡,计算机等。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简介:OD9200 系列振动速度传感器,可用于对轴承座、机壳或构造有关于自由空间的绝对振动丈量。
其输出电压与振动速度成正比,故又称速度式振动传感器。
其输出能够是速度值的大小,也能够是把速胸怀经过积分变换成位移量信号输出。
这类丈量可对旋转或往复式机构的综合工况进行评论。
OD9200 系列速度振动传感器属于惯性式传感器。
是利用磁电感觉原理把振动信号变换成电信号。
它主要由磁路系统、惯性质量、弹簧阻尼等部分构成。
在传感器壳体中刚性地固定有磁铁,惯性质量(线圈组件)用弹簧元件悬挂于壳体上。
工作时,将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上,在机器振动时,在传感器工作频次范围内,线圈与磁铁相对运动、切割磁力线,在线圈内产生感觉电压,该电压值正比于振动速度值。
(完整版)软件测试技术试验报告--JUnit的基本应用
![(完整版)软件测试技术试验报告--JUnit的基本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53d1ff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3.png)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序号:3实验项目名称:单元测试工具JUnit的基本应用学号实验地址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班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掌握在 Eclipse 环境下 JUnit 单元测试工具的安装和使用方法;针对一个实质问题,在 JUnit 环境下设计并履行测试用例。
二、实验要求开发环境: Eclipse v3.7 及以上版本; JUnit v4.10 及以上版本;文本编写软件。
硬件要求: CPU PIV 以上, 256M 内存, 1G 硬盘空间。
系统要求: Windows98/Me/XP/NT/2000 , IE 5 以上。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下载并安装 JDK2.下载并安装 Eclipse3.下载并安装 JUnit4.通读自动售货机程序,并在 Eclipse 环境下运转该程序5.在 JUnit 环境下履行以下表格中的测试用例,并填写完成该表格。
编输入值输入值状态预期输出实质情号Type money况001Beer5C各资Input Information源剩Type: Beer; Money: 5 Cents; Change: 0余Current StateBeer: 5Orange Juice: 65 Cents: 71 Dollar: 6002OrangeJuice5C各资Input Information源剩Type: OrangeJuice; Money: 5 Cents; Change: 0余Current StateBeer: 6Orange Juice: 55 Cents: 71 Dollar: 6003 Beer1D没有Failure Information啤酒Beer Shortage5.提交测试用例程序和该程序运转结果最后画面。
6.总结本次试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办理编输入值输入值状态号Type money001Beer5C各资源剩余002OrangeJuice 5C各资源剩余003 Beer1D没有啤酒预期输出Input InformationType: Beer; Money: 5 Cents; Change: 0Current StateBeer: 5Orange Juice: 65 Cents: 71 Dollar: 6Input InformationType: OrangeJuice; Money: 5 Cents; Change: 0Current StateBeer: 6Orange Juice: 55 Cents: 71 Dollar: 6Failure InformationBeer Shortage实质情况与预期值一致与预期值一致与预期值有偏差实验环境变量配置。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fe441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9.png)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信号分析虚拟实验⼀、实验⽬的1、理解周期信号可以分解成简谐信号,反之简谐信号也可以合成周期性信号;2、加深理解⼏种典型周期信号频谱特点;3、通过对⼏种典型的⾮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加深了解⾮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
⼆、实验原理信号按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不同可分为确定性信号与⾮确定性信号。
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周期信号。
本实验是针对确定性周期信号和⾮周期信号进⾏的。
周期信号可⽤傅⾥叶级数的形式展开,例如f(t)为周期函数⽽⾮周期信号可⽤傅⾥叶变换三、实验结果1、周期信号合成矩形波的合成⽅波叠加叠加20次幅值=8 占空⽐=50% 初始频率为2; 三⾓波的合成2、周期信号分解矩形波的分解三⾓波分解1.单边函数3.冲击函数5、采样函数6、⾼斯噪⾳7、周期函数4、⼀阶响应闸门函数5、⼆阶响应采样函数四、⼩结通过本次试验的操作以及⽼师的指导,我对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信号的合成与分解有了⼀定的实际了解。
掌握了⼏种典型周期信号频谱特点和⼏种典型的⾮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加深了对⾮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的理解。
实验⼆传感器性能标定实验1、⾦属箔式应变⽚――单臂电桥性能实验⼀、实验⽬的:了解⾦属箔式应变⽚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作原理和性能。
⼆、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作⽤下发⽣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属箔式应变⽚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状态变化、电桥的作⽤完成电阻到电压的⽐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状态。
,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 o1= EKε/4。
三、需⽤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电⼦秤、砝码、数显表、±15V电源、±4V电源、万⽤表(⾃备)。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1e8d3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6.png)
实验一黑盒测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1、能熟练应用功能性测试技术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2、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设计;
实验原理:
测试“日期推算”程序
该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日期,输出该日期后两天的日期,例如输入2014年1月1日,则输出2014年1月3日。
现在假设“日期推算”程序已经被开发出来了,请对该程序进行功能测试,要求用尽可能少的测试用例检测出尽可能多的软件缺陷。
二、实验环境
一台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vc++6.0
三、实验内容
为了方便,我们不考虑闰年的问题,默认为2月都是28天,假设限定输入数据均为整数,日期中年份的有效值范围为1000~9999。
四、实验步骤
1.选定测试方法
2.等价类划分
划分等价类的方法有:
按区间划分、按数值划分、按数值集合划分、按限制条件划分、按限制规则划分等。
确定了等价类后,可建立等价类表。
3.执行测试用例
请根据“日期推算”程序功能要求,自行开发该程序。
4.测试执行结果,并统计,填入表中。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完整)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3ef723d271fe910ef12df8f5.png)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教研室二O一一年五月实验一 测量电桥静态特性测试报告 同组人: 时间:一、实验目的1. 熟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熟悉测量电桥的三种接法,验证公式04n y e e δε=3. 分析应变片组桥与梁受力变形的关系,加深对等强度梁概念的理解4. 验证温度对测量的影响并了解消除方法 二、实验设备静态电阻应变仪、等强度梁、砝码、应变片 三、实验原理等强度梁受外力变形时,贴在其上的应变片的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应变片连接在应变仪测量桥的桥臂上,则应变片电阻的变化就转换为测量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应变仪采用“零位法”进行测量。
它采用双桥电路,一个是测量桥,另一个为读数桥。
当测量桥有电压输出时,调整读数桥的刻度盘,使仪表指针为零。
则此时读数桥读数与桥臂系数之比即为试件的实验应变值。
四、实验数据整理在等强度梁上逐级加载、卸载,并把三种电桥接法的测量结果填入表1。
表1 三种电桥接法的测量结果处理注:理论应变2=E bh ε理,其中10b=;h=6mm ;E=2×1011N/m 2 五、问答题1、 试分析实验中同一载荷下,半桥接法相对于单臂和全桥接法的仪器输出有什么不同?半桥接法时,仪器输出是单臂接法仪器输出的2倍,是全桥接法仪器输出的1/2,单臂接法时01R U =U 4R ∆±,半桥时01R U =U 2R ∆±,全桥时0RU =U R∆±。
同时,由上图数据可以看出,每对应一个负荷时,半桥接法时的仪器输出是单臂时的2倍,全桥的1/2。
2、 单臂测量时若试件温度升高,仪器输出(指针)如何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
仪器输出将变大。
当试件受力且试件温度升高时,输出电压F T0R R 1U =+4R R ∆∆⎛⎫⎪⎝⎭,R 为试件电阻,而本实验输出的是应变片的应变ε,F T 1R R 1=+S R R ε∆∆⎛⎫⎪⎝⎭,若试件温度升高时,则没有温度影响T R R ∆,F2R =SRε∆,显然,温度升高的变化1ε大于温度没有升高时的变化2ε,故试件温度升高时,仪器输出将变大。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42116fee06eff9aef807d9.png)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实验一 电阻式传感器的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方法。
2、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单臂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所用单元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调零电桥、差动放大器板、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1、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其关系为:ΔR/ R =K ε,ΔR 为电阻丝变化值,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为电阻丝长度的相对变化量ΔL/ L 。
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流或电压输出。
2、电阻应变式传感如图1-1所示。
传感器的主要部分是下、下两个悬臂梁,四个电阻应变片贴在梁的根部,可组成单臂、半桥与全桥电路,最大测量范围为±3mm 。
1342+5VR RR5R1─外壳 2─电阻应变片 3─测杆 4─等截面悬臂梁 5─面板接线图图1-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3、电阻应变式传感的单臂电桥电路如图1-2所示,图中R 1、R 2、R 3为固定,R 为电阻应变片,输出电压U O =EK ε,E 为电桥转换系数。
+5V R 2rR 1R R 1R 2R 4RP 2OP07R 3R 4RP 1R 5+15V-15V 调零电桥电 阻传感器差动放大器4321876RPR 3VA DB CE 图1-2 电阻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电路图四、实验步骤1、固定好位移台架,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置于位移台架上,调节测微器使其指示15mm 左右。
将测微器装入位移台架上部的开口处,旋转测微器测杆使其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杆适度旋紧,然后调节两个滚花螺母使电阻式应变传感器上的两个悬梁处于水平状态,两个滚花螺母固定在开口处上下两侧。
2、将放大器放大倍数电位器RP 1旋钮(实验台为增益旋钮)逆时针旋到终端位置。
3、用导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连接,再将其输出端接到数字电压表的输入端;按下面板上电压量程转换开关的20V 档按键(实验台为将电压量程拨到20V 档);接通电源开关,旋动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P 2旋钮,使电压表指示向零趋近,然后换到2V 量程,旋动调零电位器RP 2旋钮使电压表指示为零;此后调零电位器RP 2旋钮不再调节,根据实验适当调节增益电位器RP 1。
测试技术试验报告
![测试技术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2019dfd15abe23482f4dad.png)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直流电桥的电源的原理和工作情况。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
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
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 1、R 2、R 3、R 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ΔR 1/ R 1、ΔR 2/ R 2、ΔR 3/ R 3、ΔR 4/ R 4,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RRR ∆= ;当两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则有∑R R R ∆=2;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两个差对工作,且R 1=R 2=R 3=R 4=R , ∑RRR ∆=4。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平行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F/V 表、主、副电源。
四、旋钮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 档,F/V 表打到2V 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五、实验步骤: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
上下两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两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
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 表的输入插口V 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V 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3、根据图1接线。
R 1、R 2、R 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R x = R 4为应变片。
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 档,F/V 表置20V 档,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 1,使F/V 表显示为零,然后将F/V 表置2V 档,再调电桥W 1(慢慢地调),使F/V 表显示为零。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97e93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a.png)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直流电桥实验班级学号姓名实验⽬的⾦属箔式应变⽚的应变效应,单臂、半桥、全桥测量电路⼯作原理、性能。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分别计算单臂、半桥、全桥系统灵敏度S=ΔU/ΔW(ΔU输出电压变化量,ΔW重量变化量),并与LabVIEW所得结果作对⽐(要求三个截图)。
实验数据记录表重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200电压/mV单臂0.0354 0.0631 0.0892 0.122 0.148 0.179 0.207 0.239 0.266 0.296半桥0.0987 0.112 0.178 0.223 0.284 0.341 0.395 0.518 0.509 0.564全桥0.117 0.223 0.332 0.443 0.557 0.672 0.721 0.894 1.021 1.121单桥电桥灵敏度:S=?u/?w=0.00145521半桥电桥灵敏度:S=?u/?w=0.00559895全桥电桥灵敏度:S=?u/?w=0.00278304单臂; 全桥半桥实验⼆典型传感器技术指标标定及测量班级学号姓名实验⽬的1、深⼊理解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作原理、基本结构、性能及应⽤。
2、掌握测典型位移传感器标定⽅法和最⼩⼆乘法误差数据处理⽅法及获得⽅法。
3、掌握利⽤典型位移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及霍尔传感器)测量厚度的⽅法。
实验报告1、根据软件做出拟合曲线(要求截图,标定、测量模式各⼆张,共四张)。
2、最⼩⼆乘法和端点连线法确定的⾮线性度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情况下⼀致?最⼩⼆乘法确定的⾮线性度是每两点连线所确定⾮线性度的平均度。
因此要⼤于端点连线法确定的⾮线性度,线性情况不⼀致。
3、相对测量和绝对测量相⽐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相对测量⼯作效率⾼,数据较稳定,但精度较低。
绝对测量反之。
4、⽐较测试系统灵敏度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简要讨论差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
可能是寄⽣电容的存在,接⼊电容时产⽣的电压波动及仪器本⾝的系统误差。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最终版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3774e7e009581b6bd9eb7b.png)
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成绩2014年6月实验一 直流电桥实验一 实验目的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半桥、全桥测量电路工作原理、性能。
二 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试验台(数显电压表、正负15V 直流电源、正负4V 电源)。
三 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关系式:ε⋅=∆k RR(1-1) 式中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l∆=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
如图1-1所示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弹性体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1)单臂电桥:如图1-2所示R R R R ===765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RR RR E U ∆⋅+∆⋅=21140 (1-2) E 为电桥电源电压;式(1-2)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10021⋅∆⋅-=RRL 。
(2)半桥: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做为邻边,如图1-3。
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只应变片的阻值想同、应变数也相同时,半桥的输出电压为RRE k E U ∆⋅=⋅⋅=220ε (1-3) 式中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l∆=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E 为电桥电源电压。
式(1-3)表明,半桥输出与应变片阻值变化率呈线性关系。
(3)全桥: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如图1-4,当应变片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RRE U ∆⋅=0 (1-4) 式中E 为电桥电源电压;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式(1-4)表明,全桥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得到进一步改善。
(4)比较:根据式(1-2)、(1-3)、(1-4)电桥的输出可以看出,在受力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单臂电桥电路的输出只有全桥电路输出的1/4,而且输出与应变片阻值变化率存在线性误差;半桥电路的输出为全桥电路输出的1/2。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完整)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a955079ba1c7aa00b52acb7a.png)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教研室二O一一年五月实验一 测量电桥静态特性测试报告 同组人: 时间:一、实验目的1. 熟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熟悉测量电桥的三种接法,验证公式04n y e e δε=3. 分析应变片组桥与梁受力变形的关系,加深对等强度梁概念的理解4. 验证温度对测量的影响并了解消除方法 二、实验设备静态电阻应变仪、等强度梁、砝码、应变片 三、实验原理等强度梁受外力变形时,贴在其上的应变片的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应变片连接在应变仪测量桥的桥臂上,则应变片电阻的变化就转换为测量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应变仪采用“零位法”进行测量。
它采用双桥电路,一个是测量桥,另一个为读数桥。
当测量桥有电压输出时,调整读数桥的刻度盘,使仪表指针为零。
则此时读数桥读数与桥臂系数之比即为试件的实验应变值。
四、实验数据整理在等强度梁上逐级加载、卸载,并把三种电桥接法的测量结果填入表1。
表1 三种电桥接法的测量结果处理注:理论应变2=E bh ε理,其中10b=;h=6mm ;E=2×1011N/m 2 五、问答题1、 试分析实验中同一载荷下,半桥接法相对于单臂和全桥接法的仪器输出有什么不同半桥接法时,仪器输出是单臂接法仪器输出的2倍,是全桥接法仪器输出的1/2,单臂接法时01R U =U 4R ∆±,半桥时01R U =U 2R ∆±,全桥时0R U =U R∆±。
同时,由上图数据可以看出,每对应一个负荷时,半桥接法时的仪器输出是单臂时的2倍,全桥的1/2。
2、 单臂测量时若试件温度升高,仪器输出(指针)如何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
仪器输出将变大。
当试件受力且试件温度升高时,输出电压F T 0R R 1U =+4R R ∆∆⎛⎫⎪⎝⎭,R 为试件电阻,而本实验输出的是应变片的应变ε,F T1R R 1=+S R Rε∆∆⎛⎫⎪⎝⎭,若试件温度升高时,则没有温度影响T R R ∆,F2R =SRε∆,显然,温度升高的变化1ε大于温度没有升高时的变化2ε,故试件温度升高时,仪器输出将变大。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b471fa65ce05087732131f.png)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测试技术实验报告班级:机械工程学院14级机械电子工程1班姓名:屈昭磊学号1400412002实验一 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控制实验(AD590)一、实验目的1、熟悉半导体型温度传感器AD590的基本性能。
2、应用AD590实现对温度的检测和简单控制。
二、实验所用单元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转换电路板、温度控制电路板、玻璃管水银温度计、直流稳压电源、低压交流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1、温度传感器电路如图26-1所示。
AD590能把温度信号转变为与绝对温度值成正比的电流信号I 0,比例因子为1μA/K 。
通过运算放大器实现电流运算102I I I -=,在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得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电压U O 。
通过调节电位器RP 1和RP 2,可以使U O 在被测温度范围内具有合适数值。
例如被测温度范围为0~100℃,则可在0℃时,调节RP 1使U O 为0V ;在100℃时,调节RP 2使U O 为5V ,这样被测温度每变化1℃对应U O 变化50mV 。
图26-1 温度传感器实验原理图在本实验中,由于0℃和100℃这两个温度不便得到,因此温度/电压的标定采用理论值推算的方法。
在0℃下AD590的电流理论值为273.2μA ,要使输出电压U O 为0V ,则I 0与I 1相等:A 2.273RP R V5I I 1101μ=+==,那么Ω=μ=+K 31.18A2.273V 5RP R 11100℃下AD590的电流理论值为373.2μA ,此时要使U O 为5V ,则:A 100I I RP R U I 1022O 2μ=-=+=,那么Ω=μ=+K 50A100V5RP R 222、如果将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连接到加热及温度控制电路中(图26-2)的电压比较器,通过继电器控制保温盒电热元件的通电或断电,这样根据电压比较器调温端的基准电压大小,就能使保温盒内的温度保持在某一数值范围内。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eb4c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f.png)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学习使用测试工具和技术进行软件测试;3.掌握测试技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Eclipse IDE;3. 测试工具:JUnit。
三、实验内容1. 编写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实现对一组整数进行排序;2. 使用JUnit工具进行测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3.测试包括边界值测试、等价类测试和路径覆盖测试。
四、实验步骤1. 创建一个Java项目,并添加JUnit库;2.编写排序程序的代码,并确保程序能够正常运行;3. 编写JUnit测试用例,包括边界值测试、等价类测试和路径覆盖测试;4. 运行JUnit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5.修改程序代码,修复测试中发现的问题;6.重复步骤3-5,直到所有测试用例通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边界值测试:将测试数据设置为最小值、最大值、边界值和非法值,验证程序是否能够正确处理这些情况;2.等价类测试:根据输入的特性,将测试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3.路径覆盖测试:通过分析程序的代码,选择测试用例覆盖所有可能的执行路径,以验证程序的逻辑是否正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学习了使用JUnit工具进行测试。
在实验中,我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对排序程序进行了测试,并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修改代码修复了这些问题。
通过测试技术的应用,我确保了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测试技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早期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开发成本和风险。
通过不断的测试和修复,我们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以后的实验和项目中,我将继续运用测试技术,为软件开发提供更好的保障。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b6ad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2.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测试用例的设计与编写技巧。
3. 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和质量。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测试用例设计2. 测试用例编写3. 测试执行4. 测试结果分析三、实验步骤1. 测试用例设计(1)了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明确测试目标。
(2)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分析功能模块,确定测试范围。
(3)针对每个功能模块,设计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预期结果、测试步骤等。
2. 测试用例编写(1)按照测试用例设计,编写测试用例文档。
(2)使用测试用例模板,规范测试用例格式。
(3)对测试用例进行审核,确保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测试执行(1)根据测试用例文档,在测试环境中执行测试。
(2)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包括错误类型、发生时间、重现步骤等。
(3)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预期。
4. 测试结果分析(1)根据测试结果,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估。
(2)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原因。
(3)提出改进建议,为软件开发提供参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试用例设计本次实验共设计了10个测试用例,涵盖了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
测试用例覆盖率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测试需求。
2. 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文档格式规范,测试用例完整,无遗漏。
测试用例的编写质量较高。
3. 测试执行测试执行过程中,共发现5个缺陷。
其中,功能性缺陷3个,界面缺陷1个,性能缺陷1个。
4. 测试结果分析(1)功能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软件功能不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针对此类缺陷,需要与开发人员沟通,确认问题原因,并进行修复。
(2)界面缺陷:主要表现为软件界面布局不合理、元素错位等。
针对此类缺陷,需要调整界面布局,优化用户交互。
(3)性能缺陷:主要表现为软件运行速度慢、资源占用高。
针对此类缺陷,需要优化算法,提高代码效率。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了软件测试效率和质量。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6a66d3e518964bce847c23.png)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及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
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 EKε/4。
三、实验器材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图2-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如图2-1,将托盘安装到应变传感器的托盘支点上,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传感器)已安装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传感器左下角应变片为R1,右下角为R2,右上角为R3,左上角为R4。
当传感器托盘支点受压时,R1、R3 阻值增加,R2、R4 阻值减小。
如图2-2,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R1、R2、R3、R4为应变片。
没有文字标记的5 个电阻是空的,其中4 个组成电桥模型是为实验者组成电桥方便而设的。
传感器中4片应变片和加热电阻已连接在实验模板左上方的R1、R2、R3、R4 和加热器上。
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常态时应变片阻值为350Ω,加热丝电阻值为50Ω左右。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2-3 工作原理图、图2-2 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图2-2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2、放大器输出调零: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再用导线将两输入端短接(Vi=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 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 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测试技术基础_实验报告(3篇)
![测试技术基础_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86e4b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f.png)
第1篇一、实验名称测试技术基础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
2. 掌握常用测试仪器的操作方法。
3. 学会测试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实验原理测试技术是研究测试方法、测试仪器、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的一门学科。
测试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并掌握常用测试仪器的操作方法。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信号分析仪4. 数据采集器5. 矢量网络分析仪6. 万用表7. 线路板8.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信号发生器实验(1)熟悉信号发生器的操作面板和功能。
(2)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信号,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3)调节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2. 示波器实验(1)熟悉示波器的操作面板和功能。
(2)观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信号,分析波形的特点。
(3)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
3. 信号分析仪实验(1)熟悉信号分析仪的操作面板和功能。
(2)分析信号的频谱,观察信号的频谱特性。
(3)测量信号的带宽、信噪比等参数。
4. 数据采集器实验(1)熟悉数据采集器的操作面板和功能。
(2)采集模拟信号,观察数据采集器的波形显示。
(3)分析采集到的数据,计算相关参数。
5. 矢量网络分析仪实验(1)熟悉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操作面板和功能。
(2)测量电路的S参数,分析电路的特性。
(3)优化电路参数,提高电路性能。
6. 万用表实验(1)熟悉万用表的操作面板和功能。
(2)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
(3)分析元件的特性,评估元件的质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信号发生器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不同类型和参数的信号,满足测试需求。
2. 示波器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示波器能够准确显示信号波形,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含实验数据)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含实验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ef0e8e27915f804d2b16c1d9.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1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工艺一、实验目的通过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实验,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和检查方法及应变片在测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阻应变片实质是一种传感器,它是被测试件粘贴应变片后在外载的作用下,其电阻丝栅发生变形阻值发生变化,通过阻桥与静动态应变仪相连接可测出应变大小,从而可计算出应力大小和变化的趋势,为分析受力试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QJ-24型电桥、万用表、兆欧表、电烙铁、焊锡、镊子、502胶、丙酮或酒精、连接导线、防潮材料、棉花、砂纸、应变片、连接片。
四、实验步骤1、确定贴片位置本实验是在一梁片上粘贴四块电阻应变片,如图所示:2、选片1)种类及规格选择应变片有高温和常温之分,规格有3x5,2x4,基底有胶基箔式和纸基箔式。
常用是3*5胶基箔式。
2)阻值选择:阻值有120欧,240欧,359欧,500欧等,常用的为120欧。
3)电阻应变片的检查a.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电阻应变是否断丝,表面是否损坏等。
b.阻值检查:用电桥测量各片的阻值为配组组桥准备。
4)配组电桥平衡条件:R1*R3 = R2*R4电桥的邻臂阻值小于0.2欧。
一组误差小于0.2% 。
在测试中尽量选择相同阻值应变片组桥。
3.试件表面处理1) 打磨,先粗打磨,后精细打磨a. 机械打磨,如砂轮机b. 手工打磨,如砂纸打磨面积应大于应变片面积2倍,表面质量为Ra =3.2um 。
应成45度交叉打磨。
因为这样便于胶水的沉积。
2)清洁表面用棉花粘积丙酮先除去油污,后用酒精清洗,直到表面干净为止。
3)粘贴。
涂上502胶后在电阻应变片上覆盖一薄塑料模并加压,注意电阻应变片的正反面。
反面涂胶,而正面不涂胶。
应变片贴好后接着贴连接片。
4)组桥:根据要求可组半桥或全桥。
5)检查。
用万用表量是否断路或开路,用兆欧表量应变片与被测试件的绝缘电阻,静态测试中应大于100M欧,动态测试中应大于50M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成绩2014年6月实验一 直流电桥实验一 实验目的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半桥、全桥测量电路工作原理、性能。
二 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试验台(数显电压表、正负15V 直流电源、正负4V 电源)。
三 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关系式:ε⋅=∆k RR(1-1) 式中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l∆=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
如图1-1所示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弹性体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1)单臂电桥:如图1-2所示R R R R ===765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RR RR E U ∆⋅+∆⋅=21140 (1-2) E 为电桥电源电压;式(1-2)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10021⋅∆⋅-=RRL 。
(2)半桥: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做为邻边,如图1-3。
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只应变片的阻值想同、应变数也相同时,半桥的输出电压为RRE k E U ∆⋅=⋅⋅=220ε (1-3) 式中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l∆=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E 为电桥电源电压。
式(1-3)表明,半桥输出与应变片阻值变化率呈线性关系。
(3)全桥: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如图1-4,当应变片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RRE U ∆⋅=0 (1-4) 式中E 为电桥电源电压;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式(1-4)表明,全桥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得到进一步改善。
(4)比较:根据式(1-2)、(1-3)、(1-4)电桥的输出可以看出,在受力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单臂电桥电路的输出只有全桥电路输出的1/4,而且输出与应变片阻值变化率存在线性误差;半桥电路的输出为全桥电路输出的1/2。
半桥电路和全桥电路输出与应变片阻值变化率成线性。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上方的R 1、R 2、R 3、R 4上。
R 1、R 3为梁上部电阻,R 2、R 4为梁下部电阻,当悬臂梁一端加重物时,R 1、R 3受拉力,R 2、R 4受压力。
2.差动放大器调零。
从主控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 短接并与地短接,输出端Uo 2借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
将电位器Rw3调到增益最大位臵(顺时针转到底),调节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0V 。
关闭主控台电源。
(Rw3、Rw4的位臵确定后不能改动)拔掉差动放大器输入端的短接线。
3.按图1-2连线,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1)接入电桥与R5、R6、R7构成一个单臂直流电桥。
加托盘。
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臵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中单臂一列。
5.保持差动放大电路不变,仿照步骤3,分别按图1-4,1-6将应变电阻连接成半桥和全桥电路,做半桥和全桥性能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五 实验数据及处理、分析1.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分别计算单臂、半桥、全桥系统灵敏度W U S ∆∆=(U ∆为输出电压变化量,W ∆为重量变化量)。
实验数据记录表(1)单臂:S=0.0015(2)半桥:S=0.0028(3)全桥:S=0.0056实验二交流全桥称重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交流全桥电路的原理,了解信号调理和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理解移相器、相敏检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的原理。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交流电桥、信号调制与解调、滤波和放大概念的理解。
2、能够通过改变交流全桥的激励频率以提高和改善测试系统的抗干扰性和灵敏度,掌握测试信号的基本流程,熟练使用基本的信号测试工具。
二实验仪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实验模块,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15V 电源,音频信号源,NI6251 采集卡、装有labview 和NI 采集卡驱动的计算机。
三实验原理交流电桥工作时增大相角差可以提高灵敏度,传感器最好是纯电阻性或纯电抗性的。
交流电桥只有在满足输出电压的实部和虚部均为零的条件下才会平衡。
在一般情况下,交流电桥的供桥电源必须具有良好的电压波形和频率稳定度。
实验室一般采用5~10KHz 音频交流电源作为交流电桥电源。
这样,电桥输出将为调制波,外界工频干扰不易从线路中引入,并且后接交流放大电路简单而无零飘。
采用交流电桥时,必须注意到影响测量误差的一些因素,例如,电桥中元件之间的互感影响、无感电阻的残余电抗、临近交流电路对电桥的感应作用、泄露电阻以及元件之间、元件与地之间的分布电容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连接NI 数据采集卡和转接板,将数据采集卡与电脑用数据线连接,开启实验台电源和数据采集卡开关,运行”measurement&automation”察看输入通道在转接板上的对应位臵(AI0~68,AI1~33,GND~67)2、将音频信号源1 0 Us (左边信号源)输入AI0,调节信号源频率和幅度旋钮,使得信号源输出1kHz,Vp-p=6V 正弦信号3、按图正确接线,图中的示波器我们用数采卡取代,将相敏检波器的输出接入采集卡AI0通道,低通滤波器的输出接AI1通道。
4、调节Rw3 到最大,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短路,调节Rw4 使Uo2 输出为零(用主控箱上的数显表检测)。
5、调节电桥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w1,使系统输出基本为零,并用Rw2调零。
6、打开NI 数采卡开关,运行Labview 程序“示波器”,并观察波形。
7、用手轻压应变梁到最低,调节“移相”旋钮使检敏检波器 Uo 端波形成为首 尾相接的全波整流波形如图所示。
然后放手,悬臂梁恢复至水平位臵,再调 节电桥中Rw1 和Rw2 电位器,使系统输出电压为零,此时桥路的灵敏度最高。
调节交流全桥灵敏度8、装上砝码盘,分别以每次20g 增加砝码的重量,分别测出交流全桥输出值, 如图所示,然后从200g 每次递减20g 砝码测量交流全桥输出值,填入表中。
将音频信号源Us 频率调到2K 赫兹,重复步骤8。
10、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台电源,整理好实验设备。
五 实验数据及处理、分析用交流全桥实验装臵测试砝码重量,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计算出交流全桥的灵敏度(V M k ∆∆=)和线性误差。
分析信号源频率和幅度以及移向器对交流全桥灵敏度的影响。
试验数据记录表 音频信号源kHz f 1= 音频信号源kHz f 2=实验四 典型传感器技术指标标定及测量一、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性能及应用。
(2) 掌握测量典型位移传感器标定方法和最小二乘法误差数据处理方法及获得方法。
(3) 掌握利用典型位移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厚度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原理:实验过程中,同学可以从电容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电涡流传感器中自由选择一种传感器进行标定和检测,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把这三种传感器都进行试验,更好的理解典型传感器的标定以及其在测厚(距)方面应用的区别。
下面分别讲述这三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经电路处理再变换成电压量输出的一种测量装臵,通过检测输出电压的变化来获得被测量的信息。
电容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动态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位移、液位、振动等测量之中。
在一般工作状态下,电容传感器极板间的位移变化和输出电压近似成线性关系,b kx y +=,k 为灵敏度。
每种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不同,在测量之前都需要进行标定,灵敏度标定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测量精度。
三、实验要求:(1).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波形变化确定传感器的线性工作范围;(2).用给定的虚拟仪器软件完成传感器的标定,求出灵敏度及最小二乘拟合非线性度和端点连线非线性度;(3).熟练使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 进行编程,用给定的标定模板编写数据处理程序,并用编写的程序进行标定;用给定的相对测量程序模板编写相对测量程序,并用自己编写的程序重新完成工件厚度的相对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分析工件误差。
四、实验装臵: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光纤传感器实验模块、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容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数显表、±15V 电源、±4V电源、NI采集卡、PC机、Labview等虚拟仪器软件)。
五、实验步骤:电容传感器的标定搭建电容传感器标定系统。
按照图4-1将电容传感器安装在电容传感器试验模板上,输出信号通过采集卡接入计算机。
输出信号同时接数显表.图4-1 电容传感器的安装确定传感器的线性工作范围。
调整螺旋测微器,改变传感器测头位臵,在数显表上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确定传感器的线性工作范围。
a、使用给定软件标定利用给定软件对电容传感器进行标定。
把传感器位臵调整在最佳线性工作范围的一个端点处,把此位臵设定为初始位移值。
转动工作台上的测微头,使传感器的测头调动的步长设为一固定量值(一般为1mm),并记录此时传感器输出电压。
按照同样的方法,测得整个范围内标定点的数据。
采用最小二乘法和端点连线求出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并对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
b、传感器技术指标标定及检测系统的使用在标定完成后可使用软件的测量功能任选以物品进行厚度测量。
图4-2 传感器技术指标标定及检测系统的前台界面图4-3 传感器技术指标标定及检测系统的后台界面图4-4 最小二乘法标定(模拟数据)检测软件用Labview开发,用来标定典型传感器的技术指标,包括:线性度、灵敏度、均方差等。
(见图4-4)。
同时该软件还具有测量功能,可以根据标定产生的数据拟和所产生的参数测量位移量。
软件前台界面分为:显示区、设臵区、标定数据区、测量数据区等区域,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需要设臵不同的参数或从相应的区域得到关心的数据。
六、实验报告:1、根据软件做出拟合曲线(要求截图)。
2、最小二乘法和端点连线法确定的非线性度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情况下一致?3、最小二乘法确定的非线性度是每两点之间的连线确定的非线性度的平均值,在只采集两点的情况下一致。
相对测量和绝对测量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相对测量数据比较稳定,但系统误差大,绝对测量正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