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专业技术报告范文
机械专业技术报告范文一、引言机械专业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制造工艺和技术、机械设计和动力等方面。
本技术报告将以某大学机械专业实验室的设备介绍和应用为主题,对机械专业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实验设备概述1. 试验台某大学机械专业实验室的试验台是通过组装各种模块而成的。
试验台设有电机、齿轮传动、轴承等核心部件,旨在模拟实际机械工作状态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2. 力传感器实验室中的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试验台上的力参数。
它能够准确地测量试验台上发生的力,如张力、压力等,并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进行后续分析和处理。
3.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它能够实时采集并记录试验台上各种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分析。
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对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实验方法和结果1. 实验方法通过调节试验台上的参数,如转速、负载等,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以验证和分析机械系统的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并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 转速对机械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转速的增加,试验台上的力也呈上升趋势,但超过一定转速后,力参数不再明显增加,甚至出现一定幅度的减小。
(2) 负载对机械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下,增加试验台上的负载会导致力参数增大,但当负载超过一定范围后,力参数的增加速度逐渐变缓。
四、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转速对机械系统的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
适当提高转速可以增加力的大小,并改善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但过高的转速可能会导致机械系统产生过大的力和振动,从而损坏设备。
2. 负载对机械系统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适当增加负载可以使机械系统的力参数增加,但过大的负载可能会导致机械系统运行不稳定和载荷超负荷,影响设备的寿命。
农机技术检验实验报告
农机技术检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农机技术检验实验目的:1.了解农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农机技术的操作和维护方法;3.学习如何进行农机技术检验。
实验原理:农机技术检验是指对农机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检查、验证和评估,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高效地运行。
农机技术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外观检查:包括农机的整体外观、结构零件的完整性和加工精度等方面。
2.功能检查:包括农机的各个功能部件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故障或损坏等。
3.性能检验:通过测试农机的工作效率、能耗、环保性等方面来评估其性能。
4.安全检验:评估农机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实验步骤:1.选择一台农机作为检验对象,并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了解其基本原理和结构。
2.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农机的整体外观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损坏或变形的情况,并对关键部位进行特别注意。
3.然后进行功能检查,分别测试农机的各个功能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液压系统等。
4.进行性能检验,测试农机的工作效率和能耗,使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和设备进行测量和记录。
5.最后进行安全检验,评估农机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根据对农机的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农机的外观完好无损,结构零件加工精度较高,没有明显的缺陷和变形。
2.农机的功能部件正常工作,发动机启动快速,并且传动装置、液压系统等都能够正常运行。
3.农机的工作效率较高,能耗较低,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4.农机的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但仍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并加以改进。
实验结论:通过对农机的技术检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该农机的结构和性能较好,可以满足农田作业的需求。
2.农机的外观完好无损,结构零件加工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3.农机的功能部件正常工作,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4.农机的工作效率高,能耗低,能够提高农田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5.农机的安全性能达到要求,但仍需注意细节问题并加以改进。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 实验台。
2. 螺杆。
3. 螺母。
4. 力传感器。
5. 数据采集系统。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主要通过螺杆的力学原理,探究力的传递和变换规律。
当给螺杆施加一个力F1,螺杆将产生一个力F2,通过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获得F1和F2的数值,从而计算出螺杆的力传递和变换规律。
四、实验步骤。
1. 将螺杆和螺母安装在实验台上,保证螺杆和螺母之间的配合间隙适当。
2. 连接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确保连接正确并稳固。
3. 施加一个力F1到螺杆上,记录下力传感器显示的数值。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螺杆产生的力F2,并进行比较分析。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采集系统获得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螺杆产生的力F2与施加的力F1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螺杆的力传递和变换规律,从而加深对力学原理的理解。
六、实验结果与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了螺杆的力传递和变换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在螺杆和螺母的配合下,施加在螺杆上的力F1能够产生一个力F2,且F2与F1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一结论对于机械传动和力学原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七、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本次实验也让我对机械基础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参考文献。
1. 《机械基础》,XXX,XXX出版社,20XX年。
2. 《力学原理》,XXX,XXX出版社,20XX年。
以上就是本次机械基础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谢大家的阅读!。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范本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范本引言机械设计实验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设计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机械设计实验报告的范本,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报告的写作要求和格式。
实验目的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可以简要描述本实验的技术背景和应用场景,以便读者对本实验的背景进行了解。
实验原理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本次实验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如果有需要,可以配以图表或公式,以更好地说明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和材料在这一部分,需要列出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和材料清单。
可以包括实验仪器、工具、试验器件和材料等。
对于每一种装置或材料,需要给出其名称、型号、规格和使用方法的简要介绍。
实验步骤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分别列出每个步骤并给出详细的说明。
如果某个步骤较为复杂或涉及多个子步骤,可以使用编号或子标题进行分组和说明。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在这一部分,需要展示和分析本次实验的结果和数据。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图像等方式,清晰地展示实验数据和结果。
对于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可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或图表解读的方式。
问题与讨论在这一部分,可以列出本次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答或讨论。
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进行理论分析或比较。
总结与结论在这一部分,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简要回顾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装置与材料、步骤、结果和讨论等关键内容,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参考文献在这一部分,需要列出本次实验报告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可以按照国际通用的参考文献格式,对参考文献进行列举。
确保引用的文献准确,规范,并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排版。
致谢在这一部分,可以感谢和致谢对本次实验有所帮助和支持的个人、团体或机构。
可以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室技术人员、同学或其他相关人员的帮助和支持。
附录在这一部分,可以列出本次实验报告中所使用到的附加信息,如原始数据、实验记录、实验代码等。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 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 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自动步行车 学生创新实验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华科机械综合测试实验球杆实验报告
球杆控制定位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小组成员:周开城u200910555 机械0902班张伟u200910571 机械0902班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实际物理模型的建模方法。
(2)掌握在Matlab 中利用Simulink 等工具对系统进行模型分析的方法。
(3)掌握PID 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4)学习PID参数的调节方法。
二实验系统及实验原理(一)球杆系统的特点球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理论上而言,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非线性系统,其执行机构还具有很多非线性特性,包括:♦死区♦直流马达和带轮的传动非线性。
♦位置测量的不连续性。
♦导轨表面不是严格的光滑表面,产生非线性阻力。
这些非线性因素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测量和建模造成很大的影响,并对系统的控制性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怎样去设计一个鲁棒的控制系统,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固高科技提供的球杆系统既可以用于研究控制系统运行的非线性动力学,也可以用于研究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观测器等,是一个较为通用的实验设备。
因为系统机械结构的特点,球杆系统具有一个最重要的特性——不稳定性,对于传统的实验方法,存在一些实验的难处,不稳定的系统容易对实验人员产生危险或是不可预料的伤害,球杆系统相对而言,机械比较简单,结构比较紧凑,安全性也比较高,是一个可以避免这些危险和伤害的实验设备。
采用智能伺服驱动模块和直观的Windows程序界面,是控制系统实验的一个理想的实验设备。
(二)球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计算机、IPM100伺服驱动器、球杆本体和光电码盘、线性传感器、伺服电机和球杆装置等部分,组成一个闭环系统。
光电码盘将杠杆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角速度通过RS232接口与计算机通信。
在控制系统中,输入钢球的控制位置和控制参数,通过控制决策计算输出电机转动方向、转动速度、加速度等,并由智能伺服驱动器产生相应的控制量,发出模拟信号使电机转动,带动杠杆臂运动从而控制球的位置。
本系统为一个单输入(电机转角θ)、单输出(钢球位置x)系统。
机械制图实验报告1
实验项目:测绘组合体及机件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机械制图的地位和任务,加深巩固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
2.通过练习和实践完成绘图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实训中抽查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3.通过对组合体及机件的测绘掌握测绘零件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来提高绘图技能,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
4.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对作图步骤及作图结果有一个比
较清晰的空间形象。
二、制图工具
绘图板、丁字尺、绘图纸、草稿纸、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游标卡尺(100mm)、钢尺、组合体模型及机件的表达方式模型等。
三、实验内容
1. 选择合适的模型,对其进行形体分析,了解各个部分的形体特点及组合形式,
确定合适的图幅及比例;
2. 在草稿纸上逐步画出模型的三视图,利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对其尺寸进行
测量,并在三视图上进行标注;
3. 根据草稿纸上的内容,把草图滕画在绘图纸上,并进行检查。
4. 整理实验报告,并对本次制图过程进行总结。
四、实验要求
1. 在制图前复习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实验室开放时间到实验室,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提高制图的效率;
2. 制图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表的使用方法,爱护实验设备,不经允许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模型及其它物品;
3. 模型使用后须将其放回原处,把现场清理干净,经老师检查并评定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实验守则1.学生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提供预习报告或经教师提问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实验。
迟到15分钟以上者,取消本次实验,成绩为零。
2.服从教师指导,按照实验步骤、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如实记录数据,不得伪造和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需经教师审核,不合格者必须重做。
3.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
使用前详细检查,使用后整理就位,发现丢失或损坏立即报告。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不准将任何物品带出室外。
4.进入实验室必须自觉保持室内安静、环境整洁,严禁吸烟、进食。
必须注意安全,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若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气源,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并保持现场,不得自行处置。
待指导教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
5.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打扫好卫生。
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和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
6.实验后应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整理、计算,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凡不合要求者视具体情况补做实验或补写实验报告。
7.凡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他仪器设备而导致损坏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和认识程度按章予以处理。
8.在实验中对破坏实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不听指导的学生,实验教学人员有权停止其本次实验,本次实验成绩为零。
由学生提出或教师组织的课外实验,须事先向有关实验室提出申请,经系领导批准同意后,在实验室安排的时间内进行。
补做实验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系领导批准后,在实验室安排的时间内进行。
前言机械原理实验是机械原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实际观念、科研创新能力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机械原理实验的任务和目的是:1.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机械原理实验常用的仪器和装置;2.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机械原理实验常用的仪器、工具和量具;3.使学生能掌握机械原理实验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能掌握常用测试技术、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对机械原理实验结果的综合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表达能力;4.使学生初步具有理解、改进机械原理实验方案的基本能力;5.使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并作深入思考和分析的习惯;6.使学生逐步具有不怕困难、勤于动手的良好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谨思考的科学态度,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机械设计实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
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设
计要点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一个小型机械装置的设计和制作,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首先,学生需要对实验的背景和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
其次,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机械装置的设计和绘制。
然后,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装置的制作和组装。
最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
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设计和制作小型机械装置,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总结,机械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对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机械设计能力,为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实验报告答案到此结束。
DMA实验报告
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的测量原理及仪器结构;2.了解影响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实验结果的因素,正确选择实验条件;3.通过聚合物PP 动态模量和力学损耗与温度关系曲线的测定,了解线性非结晶聚合物不同的力学状态;4.学会使用DMA来测试聚合物的Tg,并会分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在外力作用下,对样品的应变和应力关系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即为动态力学分析。
动态力学分析能得到聚合物的动态模量(E′)、损耗模量(E″)和力学损耗(tanδ)。
这些物理量是决定聚合物使用特性的重要参数。
同时,动态力学分析对聚合物分子运动状态的反应也十分灵敏,考察模量和力学损耗随温度、频率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的特性可得到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许多信息,如阻尼特性、相结构及相转变、分子松弛过程、聚合反应动力学等。
高聚物是黏弹性材料之一,具有黏性和弹性固体的特性。
它一方面像弹性材料具有贮存械能的特性,这种特性不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像非流体静应力状态下的黏液,会损耗能量而不能贮存能量。
当高分子材料形变时,一部分能量变成位能,一部分能量变成热而损耗。
能量的损耗可由力学阻尼或内摩擦生成的热得到证明。
材料的内耗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是性能的标志,而且也是确定它在工业上的应用和使用环境的条件。
如果一个外应力作用于一个弹性体,产生的应变正比于应力,根据虎克定律,比例常数就是该固体的弹性模量。
形变时产生的能量由物体贮存起来,除去外力物体恢复原状,贮存的能量又释放出来。
如果所用应力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力,产生的应变与应力同位相,过程也没有能量损耗。
假如外应力作用于完全黏性的液体,液体产生永久形变,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正比于液体的黏度,应变落后于应力900,所示。
聚合物对外力的响应是弹性和黏性两者兼有,这种黏弹性是由于外应力与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而分子链又倾向于排列成最低能量的构象。
在周期性应力作用的情况下,这些分子重排跟不上应力变化,造成了应变落后于应力,而且使一部分能量损耗。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自动步行车学生创新实验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实验11 实验报告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LAf
Lef
xg
Lfg
xd
yd
说明上述机构设计计算过程
计算机构自由度,作机构结构分析
任务五实现已知运动轨迹(全回转副、直线运动)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11.5对实测曲线及理论仿真曲线进行对比分析
(打印的机构测试运动线图和仿真分析运动线图粘贴在此页)
11.6思考题讨论
实验11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年月日
实验项目名称
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
及运动参数测试与分析
指导教师
成绩
11.1实验目的
11.2实验方案设计与论证
11.3使用仪器
11.4实验步骤
任务一牛头刨床机构
已知参数
计算参数
K
H
LAB
LDE
极位夹角θ
导杆长度LCD
中心பைடு நூலகம்LAC
导路距离y
max
说明上述机构设计计算过程
计算机构自由度,做机构结构分析
任务二插床机构
已知参数
计算参数
K
H
LAC
LDE
θ
LAB
LDE
e
说明上述机构设计计算过程
计算机构自由度,作机构结构分析
任务三冲压床机构
已知参数
LAB
LBC
LCD
LED
LEF
XF
XD
YD
()
计算参数
LAD
说明上述机构设计计算过程
计算机构自由度,作机构结构分析
任务四锻压机机构
已知参数
LAB
LBC
Lcd
LDE
DMA实验报告
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的测量原理及仪器结构;2.了解影响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实验结果的因素,正确选择实验条件;3.通过聚合物PP 动态模量和力学损耗与温度关系曲线的测定,了解线性非结晶聚合物不同的力学状态;4.学会使用DMA来测试聚合物的Tg,并会分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在外力作用下,对样品的应变和应力关系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即为动态力学分析。
动态力学分析能得到聚合物的动态模量(E′)、损耗模量(E″)和力学损耗(tanδ)。
这些物理量是决定聚合物使用特性的重要参数。
同时,动态力学分析对聚合物分子运动状态的反应也十分灵敏,考察模量和力学损耗随温度、频率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的特性可得到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许多信息,如阻尼特性、相结构及相转变、分子松弛过程、聚合反应动力学等。
高聚物是黏弹性材料之一,具有黏性和弹性固体的特性。
它一方面像弹性材料具有贮存械能的特性,这种特性不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像非流体静应力状态下的黏液,会损耗能量而不能贮存能量。
当高分子材料形变时,一部分能量变成位能,一部分能量变成热而损耗。
能量的损耗可由力学阻尼或内摩擦生成的热得到证明。
材料的内耗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是性能的标志,而且也是确定它在工业上的应用和使用环境的条件。
如果一个外应力作用于一个弹性体,产生的应变正比于应力,根据虎克定律,比例常数就是该固体的弹性模量。
形变时产生的能量由物体贮存起来,除去外力物体恢复原状,贮存的能量又释放出来。
如果所用应力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力,产生的应变与应力同位相,过程也没有能量损耗。
假如外应力作用于完全黏性的液体,液体产生永久形变,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正比于液体的黏度,应变落后于应力900,所示。
聚合物对外力的响应是弹性和黏性两者兼有,这种黏弹性是由于外应力与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而分子链又倾向于排列成最低能量的构象。
在周期性应力作用的情况下,这些分子重排跟不上应力变化,造成了应变落后于应力,而且使一部分能量损耗。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班级0711机械姓名李鹏飞学号07316108日期09.12.22 指导老师张良斌成绩_______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参数曲线,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3. 通过实验认识智能化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与实验设备本实验在“JCY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上进行。
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1所示。
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电器控制柜8-台座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2-1所示。
三、实验步骤参考图2-5所示实验步骤,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实验操作。
(1(2)确定实验类型与实验内容;选择实验A(典型机械传动装置性能测试实验) 时, 可从V 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套筒滚子链传动、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中,选择1-2种进行传动性能测试实验;选择实验B (组合传动系统布置优化实验)时, 则要确定选用的典型机械传动装置及其组合布置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实验。
(3)布置、安装被测机械传动装置。
注意选用合适的调整垫块,确保传动轴之间的同轴线要求;在搭接好实验装置后,用手驱动电机轴、如果装置运转自如、即可接通电源、开启电源进入实验操作。
否则、重调各连接轴的中心高、同轴度,以免损坏转矩转速传感器。
船舶机械。实验报告
船舶机械。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船舶机械实验一、实验目标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船舶机械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掌握船舶机械的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船舶机械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与经济性。
本实验主要涉及船舶主机、船舶辅机及船舶泵等关键机械部件。
通过实验,理解船舶机械的工作原理,探究其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
三、实验步骤1. 实验设备准备:准备船舶主机、船舶辅机、船舶泵等实验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并符合实验要求。
2. 实验操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船舶机械的启动、运行及停车等操作,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3. 故障模拟:人为设置船舶机械故障,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究船舶机械的工作性能及影响因素。
5.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船舶主机实验结果:记录船舶主机的启动、运行及停车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主机转速、主机功率、燃油消耗率等。
分析数据,得出主机性能参数与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
2. 船舶辅机实验结果:对船舶辅机进行操作,记录辅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分析数据,探究辅机性能与工作参数的关系。
3. 船舶泵实验结果:对船舶泵进行性能测试,记录泵的流量、扬程、效率等数据。
分析数据,得出泵的性能参数与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
4. 故障诊断与排除:模拟船舶机械故障,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操作。
观察并记录故障现象、诊断方法及排除过程。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常见船舶机械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技能。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实验结果,总结船舶机械的工作特性、性能影响因素及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针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通过本次实验,深化了对船舶机械的理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继续关注船舶机械的新技术发展,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维修保养水平,确保船舶机械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最新机械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用)
最新机械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用)实验目的:1. 熟悉机械实验设备的操作流程。
2. 掌握基本的机械测量和分析技巧。
3. 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实验设备:1. 机械测试台。
2. 转速计。
3. 力矩计。
4. 测量尺和卡尺。
5. 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检查所有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机械测试台稳定且无杂物干扰。
2. 设备调试:根据实验要求调整机械测试台的参数,包括速度、力矩等,并进行初步测试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数据采集:开启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机械运动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转速、力矩、位移等。
4. 实验操作:进行机械运动,观察并记录机械系统的响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5.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使用图表和公式来展示机械运动的特性和效率。
6. 结果讨论: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讨论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能存在的改进空间。
7. 实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和学习到的知识,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1. 转速与力矩的关系曲线显示了机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稳定性。
2. 位移测量结果表明机械系统的精确度和重复性。
3. 通过对异常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机械系统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展示了机械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通过对数据的详细分析,我们对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为未来的改进提供了方向。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机械测量和分析的基本技能,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模板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模板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机械基础原理的理解,学习基本的机械加工操作和安全操作规范。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 实验设备:铣床、车床、钻床、磨床等- 实验材料:金属工件、刀具、夹具等三、实验原理机械加工是利用机床对工件进行切削、钻孔、磨削等加工过程的一种方法。
根据加工过程中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加工效果。
四、实验内容1. 利用铣床进行平面铣削操作,实现工件的平面加工。
2. 利用车床进行圆柱加工,研究不同刀具和切削参数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3. 利用钻床进行钻孔加工,并测量孔径和孔位精度。
4. 利用磨床进行工件的精密加工,研究不同砂轮粒度对加工效果的影响。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检查机床状态,熟悉操作规程,选择适当的加工刀具和参数。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加工操作,注意安全操作规范,避免事故发生。
3. 实验测量:在加工完成后,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加工尺寸进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通过实验操作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平面铣削操作中,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选择会影响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2. 圆柱加工中,合理选择刀具和切削参数可以得到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
3. 钻孔加工中,刀具的几何形状和切削液的选择会影响孔径和孔位精度。
4. 磨削加工中,砂轮粒度越小,加工表面质量越好,但加工时间也会增加。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加深了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机械加工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安全意识。
八、实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操作不熟练、测量误差较大等。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增加实验次数,提高操作熟练度;同时加强对测量工具的使用和保养,减小测量误差。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测控技术与仪器教研室2003年9月实验一:应变片的粘贴一、实验目的:1.熟悉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2.掌握应变片的粘贴工艺 3.加深对传感器结构的认识二、实验仪器:锯条、导线、电阻应变片、丙酮、药棉、502胶水、铁砂布、绝缘胶布、电烙铁、万用表等。
三、实验原理:1.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当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方式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设有一根长度为l 、截面积为S 、电阻率为ρ的金属丝,在未受力时,原始电阻为: lR Sρ= (1-1) 当金属电阻丝受到轴向拉力F 作用时,将伸长l ∆,横截面积相应减小S ∆,电阻率因晶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ρ∆,故引起电阻值的变化R ∆。
对式(1-1)全微分,并用相对变化量来表示,则有:R l S R l S ρρ∆∆∆∆=-+ (1-2) 式中的l l∆为电阻丝的轴向应变,用ε表示,常用单位με(61110/mm mm με-=⨯)。
若径向应变为rr∆,电阻丝的纵向伸长和横向收缩的关系用泊松比μ表示为:()r l r l μ∆∆=-,因为2S rS r∆∆=,则(1-2)式可以写成:0(12)(12)R l l l l k R l l l lρρμμρρ∆∆∆∆∆∆∆=++=++÷= (1-3) 式(1-3)为“应变效应”的表达式。
0k 称金属电阻的灵敏系数,从式(1-3)可见,0k 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12)μ+,它是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另一个是ρρε∆,是材料的电阻率ρ随应变引起的(称“压阻效应”)。
对于金属材料而言,以前者为主,则012k μ≈+,对半导体,0k 值主要是由电阻率相对变化所决定。
实验也表明,在金属电阻丝拉伸比例极限内,电阻相对变化欲轴向应变成正比。
通常金属丝的灵敏系数02k =左右。
2.应变片的测量原理用应变片测量受力应变时,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对象表面上。
在外力作用下,被测对象表明产生微小机械变形时,应变片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
旋转机械转速,角速度及转轴横向位移测量实验报告
旋转机械转速,角速度及转轴横向位移测量实验报告(文章一):振动位移转速在旋转机械中的测量振动位移转速在旋转机械中的测量(一)、振动位移的测量原理(1)、传感器原理机器的振动、位移总是伴随着机器的运转,即使是机器在最佳的运动状态,由于很微小的缺陷,也将产生某些振动。
在工作中我们常用的振动位移监测仪是由电涡流传感器、前置器、延伸电缆、监测仪转换器组成,其构成原理如图所示。
探头线圈接受前置器振荡电路来的高频电流,在其周围产生高频磁场,该磁场穿过靠近它的转轴金属表面,在其中产生一个电涡流,该电涡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和线圈磁场方向相反,改变了原线圈的感抗,该感抗的变化随探头顶部金属表面的间隙变化而变化。
前置器检测电路检测探头线圈的感抗变化。
再经放大电路将感抗变化量变换放大成相应电压变化信号输出。
经监测仪进行信号转换并显示,转换成4~20mA,1~5V的标准信号送入DCS或PLC中,在测量中,前置器放大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用做机械位移的测量,交流电压信号用做振动的测量。
(2)、机械量测量原理由于机械物体振动量的大小可以用振动的基本参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来表述。
对于简谐振动来说,用如下数学表达式来确定各参量之间的关系:X=XmSin(ωt+φ) 式中X——位移,即物体振动时相对于基准位置的位置变化(其最大的位置变化称为振幅,即式中的Xm,单位为μm);t——时间;ω——圆频率;φ——初始相角,根据上图的机械实际变化量,电涡流传感器能够真实地把它反映到输出电压变化上,并根据量值对振动进行指示。
如传感器特性为7.87V/mm,V峰-峰=78.7mv则此时振动值应为10μm,但在实际工作时我们用万用表测量的交流电压是有效值,必须进行换算,就有如下公式:振动值=交流毫伏值x2.828/7.87(此式在处理故障时非常实用)对实际测量产生的振动量,转换前进行计算,确定量值,比对转换器输出。
机械位移主要是指轴的轴向移动量,根据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感抗的变化随探头与顶部金属表面的间隙变化而变化,正是利用这点,我们对轴位移量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姓名中北大学机械工程系2012年5月15实验一:用应变仪测量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技术;2.掌握选择应变片的原则及粘贴质量的检查;3. 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用电阻应变仪测量方法;1.掌握桥路连接和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5. 了解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6.为后续电阻应变测量的实验做好在试件上粘贴应变片、接线、防潮、检查等准备工作。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等强度梁试件;天平秤;砝码;INV1861应变调理器;千分尺(0~25㎜);INV3018C信号采集分析仪;防潮用硅胶;游标卡尺;电烙铁、镊子、砂纸等工具;小台钳、钢尺、划针;502粘结剂(氰基丙烯酸酯粘结剂);丙酮、乙醇、药棉等清洗器材等。
三、实验原理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的表面,当构件发生变形时,应变片随着构件一起变形(ΔL/L),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可测量出应变片中电阻值的变化(ΔR/R),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变或应力值。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是构件单位应变所引起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量,用S来表示。
本实验中用到的是单臂电桥,即四分之一桥,工作中只有一个桥臂电阻随着被测量的变化而变化,设改电阻为R1,产生的电阻变化量为ΔR,原理如下图所示:则输出电压0U 的值为: 014e u u S =ε 式中, 0u 为输出电压,ε为应变值,e u 为供桥电压,0u 和ε可从分析仪中直接读出,e u 在应变仪中读出,S 为实验所求。
四、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1.选片。
目测电阻应变片有无折痕、断丝、霉点、锈点等缺陷,缺陷应变片不能粘贴,必须更换。
2.测片。
用数字万用表或电桥精确测量应变片电阻值的大小。
注意:不要用手或不干净的物品直接接触应变片基底。
测量时应放在干净的书面上,不能使其受力,应保持平直。
记录各个应变片的阻值,要求应变片阻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对于标称电阻为120Ω的应变片,测量时数字万用表必须打到200Ω档位上,所测电阻值为原始电阻。
要求同一电桥中各应变片之间阻值相差均不得大于0.5Ω,否则需要更换。
3.试件表面处理。
实验所用试件为等强度梁,为使粘贴牢固,必须对试件表面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如下:(1)用细砂纸在等强度梁表面需贴片处打磨,打磨方向与贴片轴线位置成45度交叉。
如等强度梁上有以前贴好的应变片,先用小刀铲掉。
应变片为一次性消耗材料,粘贴后再起下来不能再用。
(2)用棉花球蘸丙酮、乙醇擦洗表面的油污和锈斑,直到干净再自行晾干。
(3)然后用划针在贴片处划出十字线,作为贴片坐标,再用棉球擦一下。
(4)打磨好的表面,如暂时不贴片,可涂以凡士林等防止氧化。
4.贴片。
贴片过程如下:(1)在应变片的纸基基底和等强度梁表面需贴片处,各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一手捏住应变片引出线,把应变片轴线对准坐标线贴到等强度梁表面上。
(2)垫上以一层塑料布,用手指在应变片的长度方向滚压,挤出片下汽泡和多余的胶水,直到应变片与被测物紧密粘合为止。
(3)手指保持不动约1分钟后再放开,按住时不要使应变片移动。
注意粘结剂不要用得过多或过少,过多则胶层太厚影响应变片性能,过少则粘结不牢不能准确传递应变。
5.粘贴质量的检查。
过程如下:(1)目测或用放大镜检查应变片是否粘牢,有无气泡、翘起等现象。
(2)用万用表检查电阻值。
正常情况下,阻值与未贴片前的相差无几。
6.焊线。
用电烙铁将应变片的引线焊接到等强度梁上的引线焊点处,注意防止虚焊。
7.应变片保护。
用704硅橡胶覆于应变片上,防止受潮。
8.在悬臂梁上依次填加砝码,使电桥平衡后读取电压值,并记录之。
9.利用公式0euu 4S=ε ,计算电桥灵敏度S 。
10.利用材料力学知识计算电阻应变片的实际灵敏度,验证实验结果,用到的公式为:M=PL,M=W σ , bh2W 6=,E σε= 式中:M -弯矩; L -P 力至应变片中心距离300mm ;σ-弯曲应力;b -等强度梁贴应变片处的宽度45.8mm ;h -等强度梁贴应变片处的厚度4mm ;ε-实际应变值;W -抗弯截面模量;E -弹性模量E=1.62*1011N ·m 2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载荷/g 0 挂钩 50 100 150 200 250 Ubd/V0.02250.070.861.652.463.244.04算出电桥输出端电压变化量的平均值为UBD=2.38V 将有关公式带入应变片灵敏度的计算公式,得出灵敏度六、实验结果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为电阻应变片的实际标称值为2.22,相对误差M=0.018实验二:测量等强度梁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率一、实验目的(1)学会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率的测定方法 (2)识别悬臂梁的二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 (3)了解并学习东方所振动与噪声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1)等强度梁(2)东方所振动与噪声测试仪 (3)加速度传感器 三、实验原理瞬态激励方法给被测系统提供的激励信号是一种瞬态信号,它属于一种宽频带激励,即一次同时给系统提供频带内各个频率成份的能量和使系统产生相应频带内的频率响应。
因此,它是一种快速测试方法。
同时由于测试设备简单,灵活性大,故常在生产现场使用。
目前常用的瞬态激励方法有快速正弦扫描、脉冲锤击和阶跃松弛激励等方法,本实验中采用脉冲锤击产生瞬态信号。
脉冲锤击激励是用脉冲锤对被测系统进行敲击,给系统施加一个脉冲力,使之发生振动。
由于锤击力脉冲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平坦的频谱曲线,所以它是一种宽频带的快速激励方法。
用脉冲锤敲击试件产生的近似于半正弦的脉冲信号有效频率取决于脉冲持续时间τ,τ越小则频率范围越大。
(1)固有频率,可根据分析仪直接读出固有频率的值。
(2)阻尼比的测定本实验根据自由衰减法测定阻尼比:即在结构被激起自由振动时,由于存在阻尼,其振幅呈指数衰减波形,可算出阻尼比,下面具体论述。
由振动力学知,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20n nξωω++=2S ,对应的微分方程为:220d x dxc kx dt dt++=m ,其中2n c ξω=。
因为d ωω=,当ξ很小时,可以认为d n ωω≈。
减幅系数1n d T i i e A ξωη+=A =,而1112........i j j i i i i j i i i jA A A A η+-+++++=⨯⨯⨯=A A A A,则:ln i n d i jT A δξω+=A1=j 。
又因为n d ωω≈,所以2n d d d T T ωωπ==,所以2δπξ=, 可推出阻尼比公式为:δξπ=2 求解过程:(1)根据1A ~7A 7个点的幅值,可求出1716A IN A δ=,根据公式2δξπ=可求出阻尼比ξ。
(2)根据7个点对应的时间1T ~7T ,可用法求出d T,再根据公式=d T ,求出T =N T d T 为有阻尼的信号周期,n T 为无阻尼信号周期。
(3)从时域图中读出有阻尼固有频率ωd ,根据ωω=d 求得无阻尼固有频率n ω=。
四、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实验原理图:(1)按要求,把各实验仪器连接好接入电脑中,然后在悬臂梁孔处小心放好加速度传感器。
(2)打开计算机,启动计算机上的“振动测试及频谱分析”。
(3)设置适当的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以及硬件增益。
加速度传感器(4)点击“采样”后开始敲击。
(5)敲击等强度梁。
使用小榔头敲击时注意在敲击后里、榔头要迅速离开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波形。
(6)数据分析,用东方所分析仪器进行数据分析,使用时域分析可以得到峰值点1A ~7A ,使用频域分析可以直接得到悬臂梁的固有频率f 固。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得到的数据输入Matlab 中进行处理。
计算1A ~7A 和1T ~7T ,然后计算阻尼比ξ,最后计算N T 和ωd 。
从悬臂梁振动信号的频域图上可以直观的看到悬臂梁的一阶固有频率为15.7Hz ,取频谱图上连续的7个峰值:A 1=0.17056;A 2=0.13806;A 3=0.11365;;A 4=0.10632;A 5=0.09167;A 6=0.09045;A 7=0.08069;δξπ=2=0.017026六、实验结果(1)等强度梁的固有频率f 固=15.5Hz 。
(2)阻尼比ξ=0.017。
实验三:振动信号测量与频谱分析一、实验目的1. 在熟练掌握周期信号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频谱仪对信号的各组成谐波进行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2. 通过对振动信号的测量及频谱分析,了解相关频谱特性和滤波的概念,由频谱图上特征频率寻找该机械设备的振源。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1、计算机及MATLAB 软件; 2、等强度梁;3、INV3020D 信号采集分析仪;4、加速度传感器。
三、实验原理使用傅立叶变换,将采集到的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
对于二维信号,二维Fourier 变换定义为: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为: 四、实验内容1、将振动与噪声测试仪与加速度传感器连接,观察信号产生的过程。
2、振动信号的测量与数据采集。
⎰⎰⎰⎰∞∞-∞∞-+∞∞-∞∞-+-==dudv e v u F y x f dxdye y xf v u F vy ux j vy ux j )(2)(2),(),(),(),(ππ逆变换:∑∑∑∑-=-=-=-=-==101)*(2101)*(2),(1),(),(1),(N m N n Nk n N i mj N i N k Nk n N i mj en m F Nk i f ek i f Nn m F ππ逆变换:连接振动测试实验台,记录通道2的数据并存盘,在分析仪上先观察原始时域信号及其傅里业变换。
3、振动信号分析,包括傅立叶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
将数据装载到计算机上,利用MATLAB软件进一步分析振动信号的频率成分,计算各个信号的功率谱、被测机械结构的前三阶特征频率,并计算两个信号之间的相关函数及传递率。
五、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1、将振动与噪声测试仪与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安装连接相应的传感器、、直流电源等,开机、设定参数、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2、观察振动信号产生过程,记录通道2产生的数据并存盘分析。
3、根据一组输入输出数据,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分析。
figure(1);plot(x);%作正弦信号的时域波形title('时域波形');grid;%进行FFT变换并做频谱图fs=500;y=fft(x);%进行fft变换mag=abs(y);%求幅值f=(0:length(y)-1)'*fs/length(y);%进行对应的频率转换figure(2);plot(f,mag);%做频谱图axis([0,100,0,80]);xlabel('频率(Hz)');ylabel('幅值');title('幅频谱图');grid;%求功率谱sq=abs(y);power=sq.^2;figure(3);plot(f,power);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title('功率谱');grid;六、数据处理与分析用matlab软件分析测得的振动信号,得到悬臂梁振动信号的时域、频域及功率谱图,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悬臂梁的一阶固有频率为15.7Hz悬臂梁振动信号时域图值幅悬臂梁振动信号频域图功率谱悬臂梁振动信号功率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