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年级科学上册 3.7 地形和地形图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课件1(新版)浙教版PPT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37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37张PPT)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第四节地壳改动和火山地震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地壳是改动的,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2、知道火山和地震时地壳运动的表现、掌握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散布规律3、关注如何防震抗灾,提升抵抗各样自然灾祸的能力【要点难点】1、知道火山和地震时地壳运动的表现2、掌握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散布规律【课前预习】一、地壳改动的证明地壳改动是时辰存在的,不过有些激烈,有些难以感知。

1、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起落变化状况说了然什么?○1 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降落??????米。

○2 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涨??????米。

○3 十八世纪到1955年,地壳降落??????米。

2、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原由?3、地壳改动有水平运动和起落运动。

地壳运动惹起地壳变形移位,水平岩层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或发生曲折,或引起断裂,这是地球上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的最重要原由。

地壳的起落是致使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原由。

4、议论:(1)惹起上述地壳改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哪处?( 2)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地壳是在不停运动?5、证明地壳改动的凭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二、火山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也是地壳激烈运动的表现形式。

(1) 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2) 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哪处,它们是如何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为什么?(3)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好处有哪些?(4)依图 3-36 说出全世界的火山散布状况 ?(5)火山能够分为哪几类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天量课件、教课设计、试卷、教案免费下载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3、地震是地壳岩石在的作用下,发生或而惹起的震动现象。

4、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好多海洋古代生物化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课件


你知道下面是什么地形吗?

线









同学们想登鸡冠山走哪一条路好呢?

陡坡

线



山脊

识பைடு நூலகம்

山谷


缓坡

你知道O点的海拔高度吗?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识 别 和 应 用
我们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第7节地形和地形
图课件
2020/9/22
杭州地区的地形(一)
鞍部
山谷
峭壁
山脊(陡坡

山顶
山脊(
缓坡)
2020/9/22
动手做一做等高线: 1.将模拟山峰置
于水槽中;
2.用红粉笔 画好等高线
动手做一做等高线:
3.用刀沿等
高线切开
4.用笔沿下 沿画线
我的作品一 我的作品二
等高线的投影原理
▲你能利用细铁丝,做这个实验? ▲从模型上方看一看! ▲归纳各种等高线地形的特点?
2020/9/22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洼地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降低 (盆地)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1)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1)

2、陆地的地形: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新知讲解
3、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1)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也称为绝对高度,简称为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海拔的起点是某海平面。
甲地的海拔: 1500米

乙地的海拔: 500米

新知讲解
(2)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海拔)之差。即地面某点到
裂是引起 海陆 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 山脉 ,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 裂谷 和 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新知导入
地球的陆地表面有的雄伟高大、错落有致;有的广阔平坦、 起伏和缓;还有的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形态各异。
新知讲解
一、地形的类型
1、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成的各种形态。
A.北方
B.西北方
C.南方
(2)对图中山体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B)
地为鞍部地为陡崖
地位于山脊地位于山谷
B) D.东南方
课堂总结
1、地形的类型: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
2、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的起伏,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 势起伏的状况。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 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山地的不同部位,等 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
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相对高度
海拔
新知讲解
(3)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比较:
活动:
读图: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四周高,中间低平
地势低平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而平坦,但周围陡峭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精品教学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精品教学课件

对地形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形成高山、盆地、深谷、高原等
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谢谢观看!
未定
国 界 省、自治区 直辖市界
:1 48 000 000
东南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南1:9海6 诸000岛
000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分布在大河两岸
东华长北江平中原下游平原
濒临海洋的地区
地球表面(岩石圈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
四周高,中间低平
西伯利亚盆地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下列四幅基本地形类型图中,表示山地地形的是( C )
A
B
C
D



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
各点的高度都是500m
同同闭图线合等等距高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 形比较平缓,是缓坡。 密集的地方比较陡峭, 是陡坡。
降水丰富的东部湿润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沿海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波浪作用
南海诸岛
1:96 000 000
1.知道外力作用有哪些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各地区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
例2、下列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7地形和地形图(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精品课堂(浙教版)

3.7地形和地形图(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精品课堂(浙教版)

D.上海崇明岛不断地“长大”
【答案】B
【例2】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答案】D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例3】小畅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则他选择的最佳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例4】关于图中① 、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表示的实地面积比②大 B.①图中虚线位置表示的地形是山谷 C.①图中甲地在乙地的正东方 D.②图中丙处坡度比丁处坡度陡 【答案】D
【例7】飞云江是温州市的第二大河,江水携带的泥沙在飞云江下游沉积形成温州最大的瑞安平原, 形成该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 ) A.风力 B.生物 C.流水 D.冰川 【答案】C 【例8】大陈岛是一座美丽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岛屿。岛上有雄伟的甲午岩,有些岩石上明显有远古火 山遗留的熔岩流和火山弹痕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陈岛的形成可能与远古火山爆发有关 B.这种地质特征也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C.海风对大陈岛的地貌变化没有影响 D.甲午岩的形成与海水的冲刷作用有关 【答案】C
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1.等高线和等高距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2.等高线地形图
(1)含义:用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2)实质: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等高线的投影原理
一.地形的类型
(3)冰川和风力的作用 冰川作用 沙漠 (4)生物影响环境 三峡大坝(世界第一水利工程) 安丰塘(世界第一人工塘)
02
典例精析
精选近年各地中考、一模 以及名校练习等好题进行分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课件3.7--地形和地形图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课件3.7--地形和地形图
外力——使地表趋于平坦(削低高山、填平深谷),具有缓慢性和持久性。

小结青:藏地高表原的不形断态的在抬不升断和的流变水化的,冲既刷受地球 内力的影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流水
流水
流水
风力
冰川
小结: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 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在不同的地区,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是不同的。
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有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石灰岩分布区常常有喀斯特(岩溶)地形;
——地形的变化 小结: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变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A B
C D
C处附近,因为 该处是峡谷,在 此处筑坝可以省 工,而且集水效 果最好。
地表形态,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吗?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A、_________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在地图上人们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起伏。
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石灰岩分布区常常有喀斯特(岩溶)地形;
在不同的地区,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是不同的。
波浪
生物
狮身人面像坐西向东,其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1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
●喜马拉雅山过去曾经是一片海洋。
●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
小结: 地球上的陆地、海洋、高山、平原 并不是永久不变的。
那么,地形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思考讨论
●喜马拉雅山过去曾地经是形一片海的洋。 变化只受地球内力作用的影响吗?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精品PPT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精品PPT

C点容易,因为坡度较缓。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识 别 和 应 用
山顶
陡坡
B
山脊 山谷
D
缓坡
同 学 们 想 登 鸡 冠 山 走 哪 一 条 路 好 呢 ?
0 200
等高线 向海拔 较高处 凸出 山 谷 C 鞍部 D 峭壁
单位:米
等高线 呈封闭 状,内 高外低
400 600
等高线 向海拔 较低处 凸出 B 山顶 山脊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 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 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地形的改变
内 力 外 力
主导
火山
地壳 运动
塑造师
流水 泥沙 生物 侵蚀 堆积 因素 风力 冰川 海浪
地震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将高 山削低、低谷填平,使 使地球表面起伏加大。 表面趋于平坦。使地球 表面处于平坦。
A653
672
两条等 高线凸 面相对 应部位
等高线 重叠处
11:29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鞍部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内高外低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时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峭壁
山脊 山谷
11:30
为什么山区公路多沿等高 线修筑?
山区地势陡峭,往 往造成公路的陡度 比较大,行车不安 全。而沿等高线修 筑可以使地形相对 平坦,减小公路坡 度。
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 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 角峰和冰斗谷
地形的改变
内 力
火山

最新秋浙教版科学七上3.7《地形与地形图》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秋浙教版科学七上3.7《地形与地形图》教学讲义ppt课件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酮内酯类、两性霉素B等。 • 其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
关系不密切。可以通过提高Cmax来提高临床疗效, Cmax不能超过最低毒性剂量,对于治疗窗比较窄的 基糖苷类药物尤应注意。 • 用于评价浓度性药物杀菌作用的参数主要有: AUC0-24/MIC(AUIC)
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抑制转肽酶的交联作用和 阻碍细菌壁的合成,来杀灭细菌。
二:分 类
1:青霉素(penicillin)
● 自然青霉素类(natural penicillins) ● 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类 ● 氨基苄青霉素类(aminopenicillins) ● 羧基苄青霉素类(carboxypenicillins) ● 脲基青霉素类(ureidopenicillins) ● 咪基青酶烷酸类(amidinopenicillins)
• 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可以获得较 多次给药更高的Cmax,使Cmax/MIC比值增 大,从而明显提高抗菌活性和临床疗效。
• 但应注意Cmax不得超过最低毒性剂量。
Moore RD. et al. J Infectious Diseases.1987,155(1)93-98
等高线的疏密分别表示什么?
等高线疏的地方是缓坡,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是陡坡
部在 、等 峭高 壁线 、地 山图 脊上 、如 山何 谷认 等识 地山 形顶 ?、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往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个山顶中部平坦区域
峭壁 等高线重叠、相交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2: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37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37张PPT)

班级小组姓名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学习目标】1、知道岩石的三种成因类型,知道岩石的主要外观特征。

2、能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识别几种常见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3、知道岩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区分几种典型的岩石【课前预习】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情景品学】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如脚印等)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

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等等。

由此可知最有可能存在化石的岩石种类是。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页岩(Shale),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合作学习】1、讨论:根据三类岩石的外观特征,指出课本P94-95页图A-I的岩石分别属于哪一类岩石?2、说明课本P94-95页图A与D有何区别,图E与图3-23有何区别?三、课堂反思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1、请将下例岩石进行归类:花岗岩、玄武岩、砂岩、板岩、砾岩、石灰岩、大理岩、页岩、化石 (1)岩浆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2、读下图:(1)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成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它们直接或间接来源于 。

(2)下例转化关系表示岩石直接转化的是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
知识点1 地形的类型重点
1.海拔与相对高度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种差别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来表示。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例如,下图中A地的海拔为500米,B地的海拔为29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例如,上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米 米。
1.内力作用
能量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
特点
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褶皱—隆起→高山或高原
断层—凹陷→盆地或低地
火山、地震
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
2.外力作用
外力的表现形式还有波浪、生物等
特别提醒不同地区,外力的作用是不同的
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
地表崎岖不平
丘陵
较低(一般在200—500米)
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平
巧学妙记
歌诀记忆地形的类型及特征海拔五百上高原,面大外陡内和缓。周高中低盆地看,五百下上分丘山。起伏较大丘陵圆,山峰陡坡山地占。二百以下平原观,地面宽广又平坦。
典例1 我国的五种地形中,下图中未体现出来的是( )
A. 圆锥状的火山锥
B. 沙漠中的风蚀蘑菇
C. 河口的三角洲
D. 迷人的溶洞
A
[解析] 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河口的三角洲是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溶洞是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火山锥是火山喷出物堆积而形成的。其中风力作用、流水作用都属于外力作用。
题型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典例4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七年级科学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1)课件(新版)浙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七年级科学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1)课件(新版)浙教版

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D.天钟山地貌
(4)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
2、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比较: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相对高度 很小 很小小
有高 低 有低
思考:你的家乡主要有哪些地型?
八山半水半分田
这样的地形农特业点、对旅当游地业经济、发矿展产有开什发么影响?
二、地形的变化
地壳运动
1、内力作用
火山 地震
2、外力作用
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冰川作用
波浪作用 生物作用 人为开垦
形成世界最高山脉喜马 拉雅山的力量来自哪里?
使地表隆起或凹陷, 形成高山或盆地
削低高山, 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世界最大的雅鲁藏布 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1 : 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的结果。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内力作用
1、下列地形主要是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长江三峡
B日本的富士山
C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D贵州的织金洞
2、在沙漠地区常见到的蘑菇石是在以下哪种外力
作用下形成的( )
A.人为塑造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3、下列地貌形态属于流水沉积而成的是(

A.流动沙丘
B.富春江边的沙滩
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地图(1)
—地形及地形变化
一、地形的类型
1、五种基本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2、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1)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并且相对高度超过200米。 (2)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课件(共21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课件(共21张PPT)
坚 持 真 理 、 实事求 是的党 ,更是时 刻为人 民服务 ,危急时 刻能挺 身而出 的党。 自 1921年 建 党 至 今 ,我们党 已经走 过了近 84年的 光辉道 路。这 几十年 ,中国共产党从
小 到 大 、 从 弱到强 、从幼 稚 到 成 熟 ,不 断 发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执教:
杭州地区的地形(一)
鞍部
山谷
峭壁
பைடு நூலகம்
山脊(陡坡)
山顶 山脊
(缓坡)
等高线形成的基本过程
动手做一做等高线: 1.将模拟山峰置
于水槽中;
2.用红粉笔 画好等高线
动手做一做等高线:
3.用刀沿等
高线切开
4.用笔沿下 沿画线
我的作品一 我的作品二
等高线的投影原理
▲你能利用细铁丝,做这个实验? ▲从模型上方看一看! ▲归纳各种等高线地形的特点?
各种地形等高线的特点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洼地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降低 (盆地)

你知道下面是什么地形吗?

线


公 司 职 员 入 党申请 书范文 5000字 _1 公 司 职 员 入 党申请 书5000字
入 党 申 请 书 频道《 公司职 员入党 申请书 5000字 》,供大 家阅读 参考。 敬 爱 的 党 组 织:
我 志 愿 加 入 中国共 产党,愿 意为共 产主义 事业奋 斗终身 。我衷 心地热 爱党,她是中国 工 人 阶 级 的 先锋队 ,是中国 各族人 民利益 的忠实 代表,是 中国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心 。 中 国 共 产党以 实现共 产主义 的社会 制度为 最终目 标,以马 克思列 宁主义 、毛泽 东 思 想 、 邓 小平理 论为行 动指南 ,是用先 进理论 武装起 来的党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 的 党 ,是 有 能力领 导全国 人民进 一步走 向繁荣 富强的 党。她 始终代 表中国 先进生 产 力 的 发 展 要求,代 表中国 先进文 化的前 进方向 ,代表中 国最广 大人民 的根本 利益, 并 通 过 制 定 正确的 路线方 针政策 ,为实现 国家和 人民的 根本利 益而不 懈奋斗 。我之 所 以 要 加 入 中国共 产党,是 因为中 国共产 党是有 着光荣 历史的 党,是使亿万中国人在 世 界 面 前 站 起来的 党,是带 领中国 人民摆 脱贫困 落后,实 现社会 主义现 代化的 党,是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课件(29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课件(29张)

较缓
丘陵 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 那么,地形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下图中A、B、C为三幅等高线地形图,D、E、F为实际地形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山或高地),请用短线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 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较低 E、_________
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
比较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
高原
相对 高度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小 200米以上 100米以下
海拔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200-500米
特征
顶面较大,
地势起伏 地势起
小,平坦, 伏小,
但海拔高, 边缘陡峭。
平坦。
坡度较 陡,峰峦
地表起 周围为山 伏较小, 脉、高原
高耸,沟 坡度较 环绕,中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 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 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地形的改变
内力
主导
外力
塑造师
火山
流水 泥沙 生物 侵蚀 堆积 因素
地壳 地震
运动
风力 冰川 海浪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将高
使地球表面起伏加大。 山削低、低谷填平,使 表面趋于平坦。使地球
⑴判断地形部位的名称:
地表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D、_________
我们知道,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峻,有的低洼,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层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作地形。
思考:地形变化的力量从哪里来?
A: 火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课件40张)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课件40张)

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 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 冰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
26
思考与讨论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思考与讨论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使地面起伏大。 2.外力作用:外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38
课后检测
• 7.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的是( )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 8.下列表示盆地的是( )
39
课后检测
• 9.读“世界板块构造散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散布图”,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 解释下列现象。
(1)印度尼西是个著名的“火山国” (2)日本是个著名的地震国 (3)红海面积不断扩张
,如果
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合适在 处。
35
NO.9 课后检测
36
课后检测
• 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解答题2分一问,限时10分钟, 共计26分。
• 1.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根据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岸大陆轮 廓的可拼合性,提出了____________ 学说。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峭壁
6.石灰岩溶洞形成的原因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腐蚀
32
课堂练习
• 7.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
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25
26
• 2、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 三角洲是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是河流入海
时所夹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世界上每年约有 160亿立方米的泥沙被河流搬入海中。这些混在 河水里的泥沙从上游流到下游时,由于河床逐渐 扩大,降差减小,在河流注入大海时,水流分散, 流速骤然减少,再加上潮水不时涌入有阻滞河水 的作用,特别是海水中溶有许多电离性强的氯化 钠(盐),它产生出的大量离子,能使那些悬浮在 水中的泥沙也沉淀下来。于是,泥沙就在这里越 积越多,最后露出水面。这时,河流只得绕过沙 堆从两边流过去。由于沙堆的迎水面直接受到河 流的冲击,不断受到流水的侵蚀,往往形成尖端 状,而北方水面却比较宽大,使沙堆成为一个三 角形,人们就将它们命名为“三角洲”。 27
2、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 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 是( C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33
山蜂
陡坡
山蜂 山蜂
缓坡
山蜂 缓坡
平地
15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鞍部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 海拔增高。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时
峭壁 山脊 山谷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16
等高线 呈封闭 状态, 由外向 内。海 拔增高
等高线 向海拔 较低处 凸出
11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 高度相同的各点连 接成线。 如果俯视观察等高 线,呈什么形状?
闭合曲线
等高线地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 高低起伏的地图。
12
1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等高线较密处 表示陡坡,等高线较疏处表示缓坡,等高 线为很小封闭曲线处为山峰(中间高)或 洼地(中间低)。
14
30
思考:
地球表在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 结果,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 居于主导地位。
31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 深谷,使地表处于平坦。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 谷,高原。
32
1、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D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4
山地
特点: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
我国许多地区均为山地地形,如太行山、 大兴安岭、南岭、五夷山、秦岭等等, 山地地形约占我国面积的33%左右。
5
盆地
特点:周围为山脉,中部相对较低。
我国有著名的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 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盆地约占我国面积的 19%左右。
6
盆地
7
丘陵
特点:有高有低,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地表起伏较小。
等高线 向海拔 较高处 凸出
两条等 高线的 凸出部 分相对 应地区
等高线 重叠处
17
地貌的变化
18
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 而在它的东段有一条深深的刻痕,即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喜马拉雅山
雅鲁藏布大峡谷
19
20
1、如果你的家乡在平原议一议它平坦的地 形是如何形成的。
地势起 伏小, 平坦。
坡度较陡, 峰峦高耸, 沟谷幽深.
周围为山 地表起伏 脉、高原 较小,坡 环绕,中 度较缓. 部相对较
低平。
9
那么不同的地形是如何 绘制在地图上呢?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10
动动手, 动动脑
1:用橡皮泥做 一个山峰
2:在山峰的不 同高度处按一 定的高度差依 次画上等高线
我国有许多地区都是丘陵地带,如江南丘陵,
它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
广西、江苏等一些地区。
8
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相对 高度
海拔
小 很小 大
3000米以 200米以下 500米以


较小
500米以下
顶面较大, 地势起伏 特征 小,平坦, 但海拔高, 边缘陡峭.
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
风蚀城堡和沙漠。
28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
和冰斗谷
29
讨论: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有哪些?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2、在我们家乡,导致地形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 有哪些?请通过野外考察或查阅资料的方式加以 证明。
1
一、地形的类型
你知道地球表面 主要有多少种地
形?
2
一、地形的类型
高原
特点:海拔较高,顶面较大,相对高度(起伏)较小。
在我国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高原地形占我国面积的26%。
3
平原
特点:海拔较低,地面宽广、平坦,相对高度小。
我国有著名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 下游平原。平原地形约占我国面积的12%。
2、如果你的家乡在山区,议一议山上的沟 谷是怎样形成的?
21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流水的搬运作用、泥沙的沉积作用
当流水携带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减低,泥沙大量沉积,在河22 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23
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成许多溶洞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