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名词解释:
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简称种。
指由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非常相似,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有共同的祖先,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生物种群组成的群体。
亚种:指种内由于地理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形态特征上有了一定差别的群体。
组织:指一些形态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及其非细胞结构的间质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机能的集体。
器官:有不同类型的组织结合而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结构。
系统:功能上有密切联系的不同器官,相互协同以完成机体某一方面生理机能就成为一个系统。
类器官:指原生动物细胞质分化形成类似多细胞动物器官的特殊细胞器,用来执行各种生理功能。
如鞭毛。
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寄生的宿主。
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间段得宿主。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有许多切面,均可将身体分为镜像对称的两部分。
(腔肠动物水螅)
两辐射对称:通过身体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将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珊瑚纲海葵)
世代交替: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交替出现的现象。
(肠腔动物门水螅纲薮枝螅)
两侧对称:指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镜像对称的两个部分。
(扁形动物门涡虫纲涡虫)
皮肤肌肉囊(皮肌囊):体壁呈囊状,包裹着身体,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故称皮肤肌肉囊。
(扁形动物门涡虫纲涡虫)
原肾管:由焰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的。
(扁形动物门涡虫纲涡虫)
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向前端集中形成“脑”及由“脑”向后分出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在纵走的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
在高等种类,纵神经索减少,以一对腹神经索较发达。
是整个神经系统形成了阶梯的形状,故称梯形神经系统。
(扁形动物门涡虫纲涡虫)
假体腔:原体腔是胚胎期囊胚腔残余部分的保留,不具有体壁体腔膜和脏壁中胚层,相对真体腔而言,这种体腔为假体腔。
(原腔动物门蛔虫)
真体腔:由中胚层断开形成的体腔,由于在结构上,体壁和肠壁都有肌肉层和体腔膜,而不同于假体腔,故称为真体腔。
(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环毛蚓)
卵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依靠卵自身营养进行发育,直至孵化出新个体才与母体分离,与母体没有或只有很少营养联系的一种生殖方式。
如田螺、蚜虫、丝虫等。
(鱼纲)
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
(鸟纲)
同律分节:即除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的形态基本相同。
(如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后孔目环毛蚓)
异律分节: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称异律分节。
(如节肢动物门真节肢动物亚门蛛形纲蜘蛛)
闭管式循环: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密闭的血管内和心脏里流动的循环方式。
(如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沙蚕)
开管式循环:动物体内的血液不完全在心脏与血管内流动,而能流进细胞间隙的循环方式。
(如环节动物门蛭纲医蛭)
直接发育:动物从出生到成年不经历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基本相同,仅成熟与不成熟之分,生活习性,生态需求都基本一致。
(如陆生或淡水生活的环节动物)
间接(变态)发育:动物从出生到成年经历过幼虫期,要进行一次或多次变态发育。
(如昆虫纲、两栖纲)
外套膜:是身体背侧的皮肤褶襞向下延伸包裹着整个内脏团的皮膜。
(如软体动物门瓣鳃纲无齿蚌)
次生性不对称:其不对称体型是在胚胎发育中发生扭转现象形成的,称为次生性不对称。
(如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圆田螺)
蜕皮:周期性地在内分泌激素的控制下,换上柔软而多皱的新皮,将旧皮脱去的过程。
(如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钳蝎)
幼体生殖:指昆虫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卵巢就已经发育成熟,并能进行生殖。
(如昆虫纲瘿蝇)
渐变态: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比较相似,只是性器官未成熟,翅发育不全,而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一样。
(如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蝗虫)
半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均不相同(幼虫水生,成虫陆生),这种幼虫称为稚虫。
(如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蜻蜓目蜻蜓)
雌雄二型现象:是指同种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有显著的差异。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介壳虫)
多型现象:只同一种昆虫在形态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表现为三种或更多种不同于个
体的现象。
(如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蚜虫)
原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时期的口成为成体的口的一类动物。
(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沙蚕)
后口动物:原肠胚时期的原口成为成体的肛门,在胚孔的对侧内外胚层融合最后形成动物口,由此形成的口的动物为后口动物。
(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海参)
逆行变态:海鞘经过变态,失去了脊索和脊神经管等一些重要的结构,形态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成为逆行变态。
(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海鞘)
原生性水生种类:在系统水平上,最多只达到鱼类阶段的动物。
次生性水生种类:在系统水平上,已超越鱼类阶段,由于适应环境又回到水中生活的动物。
单循环:血液的一种循环途径,致血液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不完全循环:由于两栖类的心脏没有分割成两室,心脏中的血液有混合现象,因因此肺循环和体循环还不能完全分开,所以称之为不完全循环。
开放式骨盆:指腰带(髂骨、坐骨和耻骨)的左右坐骨和耻骨不在腹中线处相愈合,而是左右分开,并向侧后方伸展,这样的骨盆称为开放式骨盆。
(鸟纲)
封闭式骨盆:腰带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髂骨与荐骨牢固结合,耻骨和坐骨在腹中线结合,形成封闭式骨盆。
(哺乳纲)
有头类:脊椎动物神经管分化为5部,脑和脊髓,并在前端出现眼,耳,鼻等感觉器官。
从而出现了结构分别的头部。
(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衙门,两栖纲,青蛙)
无头类:脊索动物中脑和脊髓还没有分化出来,无头骨,因而还没有明显的头部的类群即原索动物。
无颌类:指没有颌的脊椎动物,现有的类群只有圆口纲。
无羊膜类:指胚胎发育中不具备羊膜的的脊椎动物。
包括圆口纲,鱼纲,两栖纲。
羊膜纲类:指胚胎发育中具备羊膜的的脊椎动物。
包括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变温动物:指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包括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
恒温动物:指体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包括鸟纲,哺乳纲。
咽式呼吸:先张开鼻孔,下降口底,将空气吸入上腔,然后外鼻孔的瓣膜关闭,口底上升,将空气经喉门压入肺内,因此,两栖类是将空气吞入肺内,通过腹部肌肉收缩和肺囊的弹性,将肺内的空气经鼻孔呼出体外。
胸腹式呼吸:呼吸作用借助于胸廓的扩张和缩小来完成。
(爬行纲)
双重呼吸:不论吸气还是呼气,肺内微气管内总是多氧的,气体进入交换和少氧气体排出。
(鸟纲)
完全双循环:心脏四室,心房,心室完全分隔,动脉血、静脉血完全分开。
(鸟纲)迁徙: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与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迁居。
(鸟纲)
胎生:胎儿借胎盘与母体联系并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排出代谢废物,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全过程(妊娠)而成为胎儿是才产出。
(哺乳纲)
胎盘:受精卵在进入母体子宫后,植入子宫壁中,其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内壁结合形成胎盘。
(哺乳纲)
无蜕膜胎盘: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不紧密,胎儿出生时就像手与手套的关系一样易于脱离,不使子宫壁大出血。
无蜕膜胎盘一般包括散布状胎盘和叶状胎盘。
(哺乳纲)
蜕膜胎盘: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为一体,因而胎儿产生时需将子宫壁内膜一起撕下产出,造成大量流血。
蜕膜胎盘一般包括环状胎盘和盘状胎盘,人的胎盘即为一种盘状胎盘。
(哺乳纲人)
第二章填空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间日疟原虫一生中需经历(中间寄主)和(终末宿主)两个寄主。
3.当环境适宜时,草履虫行无性(横二分裂)生殖,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行有性生殖。
4.棘皮动物有(内)骨骼,它起源于(中)胚层。
5.腔肠动物分为(水螅纲)、(珊瑚纲)、(钵水母纲)三个纲。
6.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7.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是(脊索动物门),他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具有(脊索)、(脊神经管)、(咽鳃裂)。
8.鱼类的基本体形有(流线形)、(纺锤形)、(平角形)、(侧角形)和(棍棒形)四种。
9.四大鱼是指(青鱼)、(草鱼) 、( 鲢鱼) 和(鳙鱼)。
10.四大海产指(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
11.两栖类的脊柱分化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四部分,其中(颈椎)、(荐椎)是两栖类开始适应陆地生活的产物。
12.鸟类的羽毛类型有(正羽)、(绒羽)和(纤羽)三种。
13.典型的陆栖脊索动物的腰带由(髂骨)、(坐骨)、(耻骨)三对骨构成。
14.典型的陆栖脊椎动物的肩带由(肩胛骨)、(锁骨)、(乌喙骨)三对骨构成。
15.动物命名的双名法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属名),第二部分是该物种的(种名),最后加上定名人。
16.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脊索)、(脊神经管)、(咽鳃裂)。
17.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中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担轮幼虫期)。
18.棘皮动物的成虫是(五辐射)对称,其幼虫是(两侧)对称。
19.两界系统是由(瑞典学者林奈)提出的,包括(植物界)和(动物界)两界。
20.四大基本组织分别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
21.原生动物的经营方式可以分为(植物性营养) 、(动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三种。
22.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下一般均可以形成(包囊)。
23.哺乳动物的皮肤腺主要有(皮脂腺)、(汗腺)、(乳腺)、(味腺)。
24.昆虫的口器类型(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
25.原生动物生殖方式多样性:无性生殖(二分裂:横二分裂,纵二分裂)复分裂(裂体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质裂。
有性生殖:两性生殖(配子生殖(同配和异配))单性生殖(孤雌生殖)。
26.变态分为:不完全变态(卵期,幼虫期,成虫期)完全变态(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
27.中胚层的形成方式:端细胞法(原口动物)肠体腔法(后口动物)。
原口动物的形成中胚层的方法为:端细胞法;
后口动物的形成中胚层的方法为:肠体腔法
28.脊椎动物亚门的分类:6个纲(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按上下颌的有无可将脊椎动物亚门分为:无颌类(圆口纲)颌口类(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根据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无羊膜的发生:无羊膜类(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具备羊膜的脊椎动物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羊膜类(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按动物身体提问是否恒定分为:变温动物(指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恒温动物((指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鸟纲,哺乳纲)
29.两栖类脊柱的躯干分化: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
30.野生的穴兔是家兔的祖先。
蒙古野驴和野马分别为驴和马的祖先。
野猪为家猪的祖先。
31.动物进化的主线的十一个门类:多孔,腔肠,扁形,原腔,环节,软体,节肢,棘皮,半索,脊索。
第三章特征及分类
第一节、原生动物门(最原始最简单的动物)
1.单细胞生物,具类器官
2.个体微小,体型结构多元化
3.伪足、鞭毛、纤毛为运动胞器
4.营养方式多样化
5生殖方式多样化
6.具有协调性与应激性
7.能形成包囊
8.生物类群多,栖息地包括水体、土壤、动物体内等
分类:
鞭毛刚—绿眼虫
肉足纲—大变形虫
孢子纲—疟原虫
纤毛纲—草履虫
第二节、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水螅
1.辐射对称机制,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体型
2.两胚层及原始消化腔
3.原始的神经组织—神经网
4.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有世代交替现象
5.呼吸与排泄方面,靠体壁细胞的渗透,无专门的呼吸及排泄器官分类:
水螅纲—水螅
钵水母纲—海蜇、海月水母
珊瑚纲—海葵
第三节、扁形动物门
1.体制为两侧对称
2.为三胚层,出现了中胚层
3.体壁为皮肤肌肉囊
4.不完全的消化系统(由口、咽、肠道组成)
5.为原肾管式排泄系统
6.具有梯形神经系统
7.形成了生殖系统
8.自由生活的种类,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寄生类感觉器官退化分类:
涡虫纲(最原始的扁形动物)—三角真涡虫
吸虫纲—血吸虫、三代虫
绦虫刚—猪肉绦虫
第四节、原腔动物(三个胚层,假体腔)
1.体形大多为两侧对称的长圆筒形
2.体表被以非细胞结构的角质膜
3.体壁和消化道之间具原体腔
4.具有发育完善的消化道
5.具有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6.无循环系统与呼吸器官,自由生活的类群为体表渗透呼吸
7.为雌雄异体
分类:
线虫动物门—人蛔虫
轮虫动物门—轮虫
棘头动物门—棘头虫
线形动物门—铁线虫
补:横切面结构
角质层
体壁表皮层形成纵线(外胚层)
肌肉层(为纵肌)(中胚层)
原体腔:充满体腔液,有生殖器官
肠壁: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内胚层)
第五节、环节动物门
1.其身体具有同律分节现象
2.其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具一广阔空腔即为真体腔(次生体腔)
3.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
4.为闭管式循环系统(除蛭类外)
5.为后肾管排泄系统
6.具有链状神经系统
7.由体腔膜形成生殖系统
8.陆生和淡水生活的环节动物为直接发育,海产类为间接发育(变态发育)分类:
多毛纲—沙蚕(间接发育,有疣足)
寡毛纲—环毛蚓(直接发育,无疣足)
蛭纲—蚂蝗(直接发育,开管式循环)
第六节、软体动物们
1.两侧对称体制(腹足类为次生性左右不对称体制)
2.身体可划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壳、贝壳
3.具有专门的消化腺,消化系统全面
4.最早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其中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用“肺”呼吸
5.同时存在着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极度退化),除头足纲为闭管式循环外,其他类为开管式循环
6.后肾管型排泄系统
7.原始种类为梯形神经系统,较高等的种类具有神经索,头足类具有脑:具有眼、平衡囊等特殊的感觉器官
8.大多雌雄异体、异体受精,大多卵生,少数卵胎生,多数间接发育,少数直接发育
分类:
单板纲—新碟贝
无板纲—龙女簪
多板纲—毛肤石鳖
腹足纲—蜗牛、钉螺
掘足纲—角贝
瓣鳃纲—无齿蚌
头足纲—乌贼
第七节、节肢动物门
1.身体为异律分节和附肢分节
2.具发达坚实的外骨骼,其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底膜3个部分构成,角质膜坚实
3.具有强有力的横纹肌
4.开管式循环系统
5.呼吸器官多样性,水生种类为鳃或书鳃,陆生种类为肺或书肺
6.多样的排泄器官,有3类:
①低等的节肢动物无专门的排泄器官,其中代谢产物积留于皮下随蜕皮而排出
②小部分节肢动物以后肾管同源的腺体状结构作为排泄器官
③大部分种类以马氏管替代
7.独特的消化系统,具有独特类型的口器,具备前肠、中肠、后肠等器官
8.灵敏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器、触觉器、化感器,有更趋集中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为链状,头部有脑的形成
9.大多雌雄异体,水生种类为体外受精,陆生种类为体内受精,间接发育较普遍
10.具有保护色,拟态等重要的生物学现象
分类:
1.原节肢动物亚门
2.真节肢动物亚门
三叶虫纲—三叶虫
肢口纲—中国鲎
蛛形纲—蜘蛛
甲壳纲—日本沼虾
多足纲—马陆、蜈蚣
昆虫纲—东亚飞蝗
第八节、棘皮动物门
1.幼体为两侧对称,成体为五辐射对称
2.体表具棘和皮鳃(内骨骼)
3.体腔发达,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
4.以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壁,为后口动物
5大多雌雄异体
6.神经系统分散,无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
分类:
海星纲—海星
蛇尾纲—日本蛇尾
海胆纲—马粪海胆
海参纲—海参
海百合纲—中华海洋齿
第九节、脊索动物门
1.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
2.腹位心脏、肛后尾、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3.两侧对称、三胚层、真体腔、后口、身体分节(高等脊椎动物也有,表明脊索与无脊索动物的联系)
分类:
尾索动物亚门—海鞘
尾海鞘纲—住囊虫
海鞘纲—菊海鞘
樽海鞘纲—樽海鞘
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
脊椎动物亚门
圆口纲—七鳃鳗
鱼纲—比目鱼
两栖纲—蛙
爬行纲—石龙子
鸟纲—鸽子
哺乳纲—猪
第十节、圆口纲
1.没有上下颌,口为吸附型
2.只有奇鳍,没有偶鳍,是脊椎动物唯一无成对附肢的一类动物
3.脊索终生存在,无脊椎,只有神经弧的雏形
4.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部中线上
5.呼吸器官为鳃囊,鳃孔7对
6.内耳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半规管
分类:
七鳃鳗目
盲鳗目
第十一节、鱼纲
1.具有上下颌
2.具成对附肢
3.脊柱代替了脊索
4.具1对鼻孔,内耳有3个半规管
分类:
软骨鱼类—电鳐
硬骨鱼类—中华鲟
第十二节、两栖纲
1.为变温动物
2.有典型的五趾四肢的水陆两栖的脊柱动物
3.大多为肺呼吸,同时辅以皮肤呼吸,有的水生种类终生具鳃
4.骨骼、神经和感官已基本适应了陆生环境,但生殖离不开水
分类:
无足目—版纳鱼螈
有尾目—东方蝾螈
无尾目—中国林蛙
第十三节、爬行纲
1.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
2.皮肤具角质鳞、干燥和缺乏皮脂腺
3.骨骼比较坚固,骨化程度高
4.脊柱具较大硬度和较大灵活性,脊柱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5.血液循环属不完全双循环,但心室内出现了不完全的分隔
分类:
喙头目—楔齿蜥
蜥蜴目—巨蜥
蛇目—海蛇
龟鳖目—乌龟
鳄目—扬子鳄
第十四节、鸟纲
1.骨骼轻而坚固,大多为气质骨
2.颈部肌肉发达、背部肌肉退化
3.呼吸系统特化,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
4.胃分为腺胃和肌胃(砂囊)两部分
5.排泄系统由肾、输尿管、泄殖腔组成
6产大型羊膜卵、均为体内受精
分类:
古鸟亚纲—始祖鸟
今鸟亚纲
平胸目—美洲驼鸟
企鹅目—王企鹅
突胸目—苍鹰
第十五节、哺乳纲
1.生殖方式胎生,结构基础胎盘
2.皮肤由表皮、真皮及其衍生物构成
3.出现了口腔消化,具食性分为食虫类、食肉类、食草类、杂食类
4.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
5.完全双循环,心脏分为4室
6.排泄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皮肤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排泄器官
7.均为体内受精
8.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分类:
原兽亚纲—鸭嘴兽
后兽亚纲—袋鼠
珍兽亚纲—大猩猩
第四章
简答题:
1.中胚层形成的意义:
⑴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⑵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
①中胚层形成复杂的肌肉层,增强了运动机能,再加上两侧对称的体型,使动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摄取更多的食物。
②消化管壁上也有了肌肉,使消化管蠕动的能力也加强了。
这些无疑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
③由于代谢机能的加强,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增多了,因此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
扁形动物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统。
⑶由于动物运动机能的提高,经常接触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集中成梯形神经系统。
⑷由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
动物可以耐饥饿、抗干旱,为动物由水生进化到路生提供了条件。
2.真假体腔的区别:真体腔(由中胚层裂开形成,体壁和肠壁上都有中胚层和体腔膜,通过排泄系统与外界相连)假体腔(来源于胚胎期的囊胚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无肠壁中胚层,无体腔膜,为封闭系统,无管道与外界相连)
假体腔出现的意义:(1)肠壁与体壁分离,为体内器官系统的运动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2)体腔液能有效地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调节与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3)体腔液作为一种流体骨骼,能保持身体的一定形态与运动。
真体腔出现的意义:(1)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体腔内具有了神经,循环,排泄,生殖等容器系统,结构的复杂化,促进了各种生理机能的完善。
(2)循环系统的完善,促进了物质的运输(3)体腔内还充满了体腔液,体腔液与循环系统共同完成体内运输的机能,也与体节伸缩运动有关。
3.羊膜卵的结构及意义:结构(缠身三种重要的胚膜羊膜,绒毛膜,尿囊膜,还具有卵黄和卵壳等结构,且羊膜内充满羊水)意义:(1)羊膜可产生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2)体内受精不需水作为介质来受精。
(3)胚胎悬浮于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更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减少了震动以防机械损伤。
4.鸟类的进化特征:(1)具有高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2)具有
迅速的飞翔能力能主动的迁徙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3)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更好的协调各种复杂行为(4)具有更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5)心脏完全双循环系统使鸟类身体供氧充分。
5.为什么七鳃鳗的结构特点说明了其是原始的脊椎动物?
答:(1)原始方面:①有不成对的附肢②无主动可咬合的上下颌为无颌类③具有原始的肌节分节排列④有特殊的腮囊,腮孔。
(2)进化方面:①皮肤裸露,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面光滑无鳞片。
②身体的主要支撑方面吴脊椎,脊索终生存在。
③脊神经管已分化成脑脊髓但不发达④出现了头骨,但只为软骨⑤有集中的感觉器官但不完善⑥心脏已分化出现了血细胞,为单循环,无动脉圆锥⑦有集中肾脏和生殖腺,但无生殖导管,体外受精。
6.鱼纲的进步性特征:①具有了上下颌②具成对附肢③脊柱代替了脊索④具一对鼻孔,内耳有三个半规管。
7.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具有3种营养方式。
一是植物性营养,又称光合营养,如绿眼虫等;二是动物性营养,又称吞噬营养,如变形虫、草履虫等;三是渗透性营养,又称腐生营养,如孢子虫、疟原虫等。
8.简述硬骨鱼系(软骨鱼系)的主要特征?
答:硬骨鱼系:①骨骼全部或部分为硬骨②体被硬鳞,骨鳞或无鳞③鳃裂4对,不直接开口于体外,有骨质鳃盖保护,鳃隔退化,一般有鳔④口位于头前端,多数种类肠内无螺旋瓣鳃间隔发达,无鳔④口在腹面,肠内有螺旋瓣⑤多体外受精,多卵生,少数种类变态发育⑥尾多属正尾型,低等种类歪尾型
软骨鱼系:①骨骼全部为软骨②体被楯鳞或无鳞③鳃一般5对,各开口于体外,鳃间隔发达,无鰾④口在腹面,肠内有螺旋瓣⑤体内受精,雄体有鳍脚,卵生或卵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