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纵裂池、四叠体池、终板池、小脑延髓池、鞍上池、脑桥小脑角池、小脑溪环池等脑池和脑室断层解剖
大脑纵裂池
学习要点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回顾总结 复习参考
脑池断 层解剖
大脑纵裂池
大脑纵裂池位于两侧 大脑半球之间的大脑 纵裂内,被大脑镰分 隔为左、右两部。池 的底部绕于胼胝体周 围,称胼胝体周池, 向前下连于终板池, 向后下续于大脑大静 脉池。大脑纵裂池在 胼胝体以上层面所见 为大脑纵裂池全长, 在胼胝体及其以下层 面所见为前、后两段, 分别位于胼胝体横断 层面的前方和后方。
学习要点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回顾总结 复习参考
脑池断 层解剖
小脑延髓池
小脑延髓池(17)又名 枕大池,是最大的脑池。 位于颅后窝,在矢状位 上显示明显。其上界为 小脑半球后部的下面, 前界为延髓背侧面,后 界为枕鳞下部的前方, 被矢状位的小脑镰分为 左、右两部。该池向前 通第四脑室,向下通脊 髓的蛛网膜下隙。池内 有小脑下后动脉通过。 在CT图像上,该池为位 于小脑扁桃体与枕内隆 凸之间的三角形低密度 影,池的两侧为小脑半 球的后下部。
学习要点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回顾总结 复习参考
脑池断 层解剖
大脑外侧窝池
大脑外侧窝池位于大 脑外侧沟内,周围是 额叶、顶叶、颞叶和 岛叶。此池在横断面 上的典型表现是横置 的“Y”字形,主干伸 入到岛叶表面即分为 前、后两支,前支短 ,后支长。大脑外侧 窝池内有大脑中动脉 及其分支和大脑中浅 静脉通过。该池在青 年人不明显,但在老 年人常较清晰,脑萎 缩者则明显增宽。
学习要点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回顾总结 复习参考
脑池断 层解剖
大脑外侧窝池
大脑外侧窝池位于大 脑外侧沟内,周围是 额叶、顶叶、颞叶和 岛叶。此池在横断面 上的典型表现是横置 的“Y”字形,主干伸 入到岛叶表面即分为 前、后两支,前支短 ,后支长。大脑外侧 窝池内有大脑中动脉 及其分支和大脑中浅 静脉通过。该池在青 年人不明显,但在老 年人常较清晰,脑萎 缩者则明显增宽。
头部断层解剖学
*内囊: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和 豆状核之间聚集成宽阔致密的白质带,称 为内囊。分为前肢、后肢、膝部三部分, 各部分之间都有重要的投射纤维。内囊后 肢梗死或出血会出现三偏。
大脑髓质——胼胝体
大脑髓质:联络纤维、连合纤维、投射 纤维。
连合纤维: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的底部, 连接两侧大脑半球,
岛叶 藏在 外侧 沟的 深部 。
中央沟 顶枕沟 外侧裂 颞上沟 颞下沟
大脑的分叶-外侧面
额上沟 额下沟
大脑半球内侧面
大脑半球底面
嗅球 外侧裂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基底核(nuclei basales)
是大脑半球髓质内四 个灰质团的总称。
*包括尾状核、豆状
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豆状核与尾状核头 部相连,连接处有神 经纤维形成灰白相间 的条纹,因此尾状核 与豆状核合称纹状体 (corpus striatum)。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的走行
自颈内动脉发出后,向前内走行, 进入大脑纵裂,绕胼胝体向后走 行,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半 球内侧面及额叶底面的一部分.
大脑前动脉的分段、分支 分段:A1(水平段)— —交通前段(近侧段)
A2(上行段) A3(膝段) A4(胼周段) A5(终段)
二、蛛网膜下隙与脑池
蛛网膜下隙:位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 其内充满脑脊液,向下与脊髓的蛛网膜 下隙相通。
脑池:蛛网膜下隙在脑沟、脑裂等处扩 大,形成蛛网膜下池。
*列举脑池:
成对脑池:大脑外侧窝池、环池、脑桥小脑脚池
背侧: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小脑上
不成对脑池
池、小脑核、间脑 和脑室脉络组织的静脉 先后在胼胝体下方汇合 成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 ),向后注入直窦。
头部的断层影像解剖实验
区)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开颅取脑 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熟悉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 室、脑池的位置及形态。 熟悉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
(二)横断层解剖
两种表现 : 胼胝体以上各断层~全长大脑镰;
胼胝体及以下各断层~前、后段大脑镰
前段 纵行于左、右大脑半球额叶之间;
后段 居左、右大脑半球后部之间。
(三)冠状断层解剖 显示大脑镰的理想断层 胼胝体出现以前断层:清楚显示其上、下附着处; 胼胝体出现的断层:大脑镰下缘与胼胝体的关系一目了然; 胼胝体出现以后断层: a 大脑镰上、下缘所包含的上、下矢状窦; b 大脑镰与直窦的关系; c 大脑镰与小脑幕的关系.
* 大脑中上部横断面、最深的一条沟,(87%)不中断; * 自脑片外缘中份处向后内延伸,有沟伴行; * 随脑片层面降低而逐渐前移; * 沟以前为额叶、以后为顶叶,两旁分别为中央前、后回; * 中央前回宽而厚、中央后回窄而薄。
48
2、经半卵圆中心断面
大脑镰
半卵圆中心
半卵圆中心—
中线两侧广泛的髓质区,为 左右大脑半球髓质形成。 MRI- 高信号; C T-低信号
2.形态结构:呈拱形,前缘游离称幕切迹,其与鞍背围成小 脑幕裂孔,中脑恰经此孔,此处易发生海马沟 回疝。
(二)矢、冠状断层解剖
近正中矢状断层:小脑幕前缘游离为小脑幕切迹;后端附着于窦汇。 离中线较远矢状断层:小脑幕前缘附着颞骨岩部;后端附着于横窦。 冠状断层:两侧小脑幕其内侧续连大脑镰;两侧连于横窦。
21
马蹄铁形 中央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顶叶 前角:深入额叶
头颅解剖影像
头颅CT阅片共10层1.蝶窦层:以鼻腔后蝶窦为标志。
横断平面有脑桥、第四脑室、小脑、基底动脉、大脑颞叶、桥池2.蝶鞍层:以鼻腔后蝶窦后蝶鞍为标志。
横断面有垂体、桥池、环池、基底动脉、中脑、大脑颞叶、小脑、小脑上池、大脑枕叶、3.鞍上池层:以眼球后,蝶鞍上空部区域中脑平面为标志。
横断面有大脑额叶、交叉池、脚间池、中脑、四叠体池、小脑、小脑上池、小脑天幕、大脑枕叶、大脑镰4.第三脑室下部层:以眼球、大静脉池和狭长第三脑室为标志,横断面从内侧向外侧从前向后依次是尾状核,侧脑室三角区两侧的是丘脑,尾状核和丘脑外侧是内囊,内囊外是豆状核和壳,再外侧是外囊,再外侧是屏状核,屏状核外侧是最外囊,最外囊外侧是岛叶,岛叶外侧是外侧裂池。
再外侧是大脑颞叶,前侧是大脑额叶。
(第三脑室下部层观察内囊、外囊、侧裂池、豆状核、屏状核最清楚)5.第三脑室上部层:以见侧脑室前角但未见体部全貌为标志,横断面从内向外依次是并祗体、透明中隔、透明隔腔、丘脑、松果体、尾状核头6.侧脑室体部(全貌)层:以侧室前角、中间、下角、后脚全貌、透明中隔(全貌)为标志,横断面从内向外依次是并祗体、透明中隔(全貌)、透明隔腔全貌,尾状核头、大脑颞叶、大脑额叶、大脑枕叶7.侧脑室顶部层:以侧脑室中间顶部(不见前脚、后角)为标志横断面有大脑额叶、颞叶、并祗体顶部、外侧裂池、大脑镰、上矢状窦、下矢状窦8.半卵圆区:以大脑顶部纯脑组织但还未岛最顶部脑回为标志。
横断面有顶叶、半卵圆区、外侧裂池、大脑镰、脑白质、脑灰质、上矢状窦9.顶层:以大脑镰深部模糊为标志横断面有模糊的大脑镰、外侧裂池、脑白质、脑灰质、上矢状窦10.顶上层:以大脑镰浅部清楚为标志横断面有顶叶、脑回、脑白质、脑灰质、上矢状窦相关名词解释:1.第四脑室:为脑内部的腔隙,位于小脑与延髓和脑桥之间。
2.第三脑室:位于间脑中央,为两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矢状窄隙,它的前方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后方与第四脑室相通。
脑池
脑池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subarachnoid cistelms,亦称脑池cerebral cisterns。
重要的脑池有:1.成对脑池有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大脑脚池、环池、脑桥小脑角池。
2.不成对脑池(1)背侧有胼胝体周缘池、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小脑上池、小脑延髓池、小脑溪。
(2)腹侧有终板池、交叉池、脚间池、桥池、延池。
一、大脑纵裂池大脑纵裂池cistern of 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大脑纵裂内,被大脑镰分隔为左右两部。
此池向前下延为终板池,底部绕于胼胝体周围形成胼胝体周池,池内有大脑前动脉,向后下延续为大脑大静脉池,池内有大脑大静脉。
二、大脑外侧窝池大脑外侧窝池(外侧裂池)cistern of lateral fossa of cerebrum 位于大脑外侧沟处的额叶、顶叶、颞叶与岛叶之间的蛛网膜下池,内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大脑中浅静脉及其属支。
三、间位帆池间位帆池(中间帆腔或帆间池)intervelamentous cistern亦称第三脑室脉络组织池或第三脑室上池。
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穹窿体和穹窿连合的下方。
呈一尖向前的三角区域,两侧界为穹窿的内侧缘,后界为胼胝体压部。
此池向后、向下经胼胝体压部下方通大脑大静脉池,池内含有大脑内静脉及其属支。
四、大脑大静脉池大脑大静脉池cistern of great cerebral vein位于胼胝体压部后下方,松果体、四叠体池的上方。
成人此池内前部可见钙化的松果体,后部可见增强的大脑大静脉。
松果体是此池的标志。
五、四叠体池四叠体池quadrigeminal cistern位于中脑背侧面四叠体与小脑上蚓部前缘之间的蛛网膜下池。
此池向外侧连于环池翼部,继而向前外通环池本部。
六、小脑上池小脑上池supracerebellar cistern位于小脑幕下方与小脑上面之间的蛛网膜下池。
头颅CT影像解剖ppt
四脑室
2cm
鞍上池 环池
3cm
三脑室 四叠体池
4cm
侧脑室前角
外侧裂池 三脑室 大脑大静脉池 小脑上池
侧脑室三 角区及后 角
5cm
基底节区:尾状核、 豆状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cm
豆状核:苍白球(内)、 壳核(外)
基底节区结构
基底节(Basal ganglia) (又称基底神经节)是指 从胚胎端脑神经节小丘发 育而来的神经核团,是大 脑的中心灰质核团,包括 杏仁核、纹状体和屏状核。 纹状体又分为:尾状核和 豆状核,豆状核又可分为: 壳核和苍白球。壳核和尾 状核合称为新纹状体,苍 白球为旧纹状体。壳核是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
基底节区
杏仁核
纹状体
屏状核
尾状核 豆状核
壳核
苍白球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侧脑室体部
6cm
断层解剖学题库——名词解释问答题
第一章头部眦耳线Reid基线上眶耳线连合间线AC-PC线Broca区髓突半卵圆中心扣带沟缘支禽距毯距状隐回蝶骨翼突颧弓翼腭间隙(翼腭窝) 翼下颌间隙咬肌间隙。
咽外侧间隙咽后间隙咬肌间隙颞下间隙椎前间隙颊咽筋膜椎前间隙翼肌间隙下颌下间隙舌下间隙帆间池小脑延髓池伏隔核脑池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大脑脚池环池胼胝体周池脑桥小脑角池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小脑上池小脑延髓池小脑溪终板池交叉池脚间池桥池延池鞍上池大脑大静脉内侧豆纹动脉外侧豆纹动脉脉络丛前动脉脑底静脉环丘纹静脉Meckel腔鞍膈第二章颈部梨状隐窝舌会厌襞杓状会厌襞会厌前间隙声门旁间隙颈动脉鞘颌下间隙喉中间腔第三章胸部肺门肺根主动脉肺动脉窗奇静脉弓奇静脉食管隐窝肋膈隐窝肺动脉窦主动脉窦心包上隐窝气管前间隙食管后间隙主动脉下隐窝心包横窦心包斜窦左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窦隆嵴下淋巴结左下气管旁淋巴结第四章腹部肝门第二肝门网膜孔胃脾隐窝脾肾隐窝网膜囊前庭肝肾隐窝网膜囊上隐窝网膜囊下隐窝肝裸区胃裸区胃膈韧带胃胰韧带胃脾韧带肝蒂左肾上腺三角右肾上腺三角脾周间隙门腔间隙肋膈隐窝肠系膜根左肠系膜窦右肠系膜窦肝胰壶腹腹膜后间隙左膈下腹膜外间隙右膈下腹膜外间隙脾裸区肝尾状叶肾筋膜背裂Glisson系统正中裂Couinaud 肝段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肾旁后间隙第五章男性盆部和会阴坐骨肛门窝耻骨后间隙尿生殖膈膀胱精囊角第六章女性盆部和会阴直肠子宫陷凹卵巢悬韧带膀胱子宫陷凹盆膈闭孔内肌第七章脊柱区椎间盘椎静脉系腰神经通道神经根管侧隐窝盘黄间隙第八章上肢腱袖腋腔肘窝腕横韧带腕管第九章下肢翼状襞髌上囊股骨头韧带血管腔隙股管闭膜管腘窝踝管第一章头部1.在头部连续横断面上如何准确地辨别中央沟。
2. 何谓半卵圆中心?简述其纤维组成、CT与MRI表现和临床意义。
3. 在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中,自上而下大脑镰的形态改变。
4.沿Raid基线自上而下的断层中,小脑幕的形态改变及意义。
5.试述小脑扁桃体与枕骨大孔的位置变异。
蛛网膜下腔出血
如果SAH是由烟雾病引起,可考虑日后行颞肌 贴敷、血管搭桥等外科治疗。
谢谢!
背侧: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 四叠体池、小脑上池、小脑延髓池
、小脑溪 腹侧:终板池、交叉池、脚间池、
桥池、桥池、延池
软脑膜:为一层紧包脑表面的的薄膜,并
随脑的外形深入脑沟
与脑室的关系
脑室为脑内部的腔隙,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 第四脑室,每个脑室内均有脉络丛,脑室中的脉 络丛产生脑脊液
脑脊液在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之间循环:
继发性SAH
脑出血 脑梗塞 静脉窦血栓形成 其他
好发部位:
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分叉处, 85%位于其前部,即:后交通动脉与颈内 动脉连接处,前交通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分 叉处最为常见。
发病机理
先天性动脉内外弹力层和肌层缺陷 血流冲 击 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血管壁先天发育不良
② 腰穿适当放CSF,10-20ml/次(缓慢。 可缓解头痛。但需留意诱发脑疝、颅内感 染、再出血的危险性。 )。
去除病因,防止复发: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根除动 脉瘤,避免再次出血。对时机尚有争议,多认为早 期手术好。
①动脉瘤:瘤颈夹闭术、孤立术、瘤壁加固术、瘤内填塞术 等。
动脉瘤破裂性SAH的病人有20%会在第一次出血后2周内 发生再出血,一年内的残死率高达60~80%,因此,我们 形容动脉瘤是脑内的“不定时炸弹”,尽快清除这枚不定 时炸弹可以有效防止它的“再爆炸”。动脉瘤的手术方式 有两种,一是开颅夹闭术,一是介入栓塞术,具体采取何
继发性SAH:有原发病的体征及局灶性体 征(发病时)。
精神症状突出:与脑器质性精神病鉴别 (起病形式、诱因、CSF)。
治疗:
治疗原则: 制止性期: 制止继续出血:
脑沟、裂、池
1、硬脑膜
• 大脑镰
• 小脑幕 • 小脑镰
• 其他: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
海绵窦、鞍膈、三叉神经半月节腔(Meckel腔)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Superior sagital sinus
直窦
大脑镰 falx cerebria 小脑幕 tentorium cerebelli
横窦
小脑镰 falx cerebelli
大脑外侧裂前支 anterior ramus of lateral sulcus 大脑外侧裂升支 (sylvius)
大脑外侧裂后支
额叶 frontal lobe
顶叶 parietal lobe
枕叶 occipital lobe
颞叶 temporal lobe
(二)脑膜
• 脑表面的三层被膜
位置 名称 外 中 内 走行 构成 致密结缔组织 排列疏松成网 的纤维 纤细的网状纤 维和弹性纤维 血管 构成静 脉窦 无血管 富血管
蛛网膜下腔
subarachnoid space12345
6
硬脑膜 蛛网膜
蛛网膜颗粒
视交叉池
chiasmatic cistern
脚间池
interpedunancular cistern
四叠体池 quadrigeminal cistern
桥池
prepontine cistern
小脑延髓池(枕大池) Posterior 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cisterna magna)
脑沟、裂、池
2013-1-29 吴静云
(一)脑沟、脑裂
• 脑沟、脑裂:大脑半球的表面有许多方向 各异,形状不同的深部凹陷 • 脑回:沟与沟之间的部分叫脑回 • 脑叶:大脑半球被几个深沟划分为几个大 的区域,称为脑叶
06-脑池断层解剖
鞍上池(桥池、脚间池、交叉池)、
桥池:位于脑桥腹侧与斜坡之间,向两侧通脑桥 小脑脚池。池内有基底A通过。
环池:围绕中脑两侧大脑脚的外侧面,向 前通脚间池,向后通四叠体池。
S - suprasellar cistern Po - pons P - cerebral peduncles (midbrain) M - medulla C - quadrigeminal plate (superior and inferior colliculi) V - fourth ventricle Q - quadrigeminal cistern
鞍上池
鞍上池系影像学的术语,位于蝶鞍的上方, 是轴位横断扫描时交叉池、脚间池或桥池的 的共同显影。鞍上池可显示为六角形、五角 形和四角形等。六角形鞍上池包括交叉池和 脚间池,六个角分别是:一个前角,伸入两 侧大脑额叶之间,与大脑纵裂池相连;一对 前外侧角,伸入额叶与颞叶之间,与大脑外 侧窝池相连;一对后外侧角,伸入大脑与中 脑之间,与环池相连;一个后角,为脚间池。 池内主要有视交叉或视束、漏斗或垂体柄、 乳头体、颈内动脉、动眼神经和大脑后动脉。 五角形鞍上池包括交叉池和桥池,与六角形 脑池相比,缺少后角,因后方为脑桥的基底 部,其五个角同六角形鞍上池。五角鞍上池 内主要有视交叉垂体柄、颈内动脉、基底动 脉末端和鞍背。四角形鞍上池因环池不显影 而缺少后两个外侧角。四角鞍上池的毗邻: 前为额叶的直回,后为脚间窝,两侧为海马 旁回的钩,池内主要有视束、视交叉、漏斗 和乳头体。
脑池断层解剖与影像
四川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王 凡 教授
在大脑半球背面的蛛网膜下隙相当狭窄,而在大脑底面或巨大的 脑沟附近,蛛网膜下隙往往较宽,这些宽阔区称为脑池。
10个池
脑室脑池的断层解剖.ppt
故幕上、下病变可经这些脑池延伸,如 小脑幕切迹疝导致池变窄或消失。
小脑上池
• 位置:小脑幕与小脑上面之间,较宽扁 • 通连:向前为四叠体池
终板池
• 位置:终板前方、胼胝体嘴下方 多与四叠体池或大脑大静脉池同层
(在CT图像上,因终板较薄不显影,常看 到终板池与第三脑室下部相通的假象)
终板池
环池
连接于四叠体池与脚间池之间,内有 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静脉、滑 车神经
四叠体池、环池和脚间池勾画出中脑 轮廓
环池
环池
鞍上池
• 位置与组成:蝶鞍上方,是交叉池、脚 间池或桥池在轴位扫面时的共同显影 交叉池-视交叉周围,外界颈内动脉,前
方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 脚间池-视交叉后,脚间窝前,有动眼N、
脑池断层解剖
大脑纵裂池
• 位置:大脑纵裂内,大脑镰两侧,底部 围绕胼胝体周围
• 通连:向前下-终板池 向后下-大脑大静脉池
大脑外侧窝池
• 位置:大脑外侧窝内 • 形态:横置的“Y”形 • 内容:池内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中浅静
脉 • 意义:青年人不明显,老年人有不同程
度脑萎缩,故明显增宽
大脑外侧窝池
帆间池
• 位置:第三脑室顶上方、穹隆体及穹隆 连合下方,两侧为穹隆内侧缘,后界为 胼胝体压部
• 通连:向后经胼胝体压部下方通大脑大 静脉池
• 意义:正常情况不全显影,只有其扩大 是才显影
帆间池与第三脑室顶部的区别
• 帆间池层面较高,第三脑室顶部层面较 低
• 帆间池后界为胼胝体压部,第三脑室顶 部的后界为松果体
• 帆间池为尖向前的三角区,第三脑室在 矢状位为狭长裂隙
帆间池与第三脑室
大脑大静脉池
• 位置:第三脑室后方,胼胝体压部后下 方,与帆间池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