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 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合集下载

家园携手实现共育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家园携手实现共育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270教育版目前,面对新时代幼儿教学,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环境。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同步前进,密切配合,实现家庭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与互补性,才能增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家园共育不仅能充分发挥家园资源的潜能,还能多方开发、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因此,家园共育是提高幼儿心理素质的有效途经。

一、教师注意转变观念,使“合作意识”深入人心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要形成家园共育的气氛,幼儿园和家双方都应转变观念。

对于幼儿来说,对他们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十分的重要。

因此,我们幼儿园要转变主要依靠自己完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变教育的封闭性为开放性,要主动采取一些措施,调动全体家长的积极性,形成一拍即合,积极响应,人人关心幼儿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我们教师要让家长切实把幼儿心理健康重视起来,把自己的责任全方位地承担起来。

由于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工作比较忙,大多数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带,有的爷爷奶奶不注意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配合,使我们的家园合作工作有时比较艰辛。

但是,经过幼儿园、教师做长期的、耐心的、真诚的、及时的家长工作,现在有了很大改观。

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日常交流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教师注意树立互信,促使家园合作愉快、融洽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教师要要求家长支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要靠幼儿园一流的质量,使家长满意,让家长放心。

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发自内心的感激和信任,会迁移到对幼儿园教育支持的行动上来。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以极大的工作热情,极其负责的教育态度,对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对待幼儿,甚至“放弃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奉献出颗颗爱心”,才能引起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移情性理解,增加家长和教师的亲和力,建立起真诚的家园合作关系。

家园共育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对策

家园共育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对策

管理篇誗童心解析家园共育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对策张燕(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幼儿园,甘肃平凉)家园共育概念的提出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园”两方应如何来保证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家园双方应做到紧密联系、互通有无,达成共育。

本文从家园共育所产生的问题及如何应对等方面对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进行简析。

一、家园共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园和家庭这种相互了解、支持、配合的积极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了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家园合作活动,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容,更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能够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对其日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这种联合教育对家长、对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家园合作不仅提高了家长的家庭责任感,也提高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家园共育的提出对教育界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家园共育的问题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非常认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但在现实社会中,幼教工作者的承受能力、幼儿园传统的教育理念、紧张的家园关系等因素都严重影响着家园共育的发展。

当今时代,生活节奏快,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脱离完全家庭教育的起点,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学习有至关重要的启蒙和引导作用。

走路不稳、本该无忧无虑好好享受童年的小孩子就被送进了幼儿园所谓的“小小班”接受教育,缺失家长陪伴,懵懂地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不辨是非,这完全值得我们对能否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出质疑。

面对整班的小朋友,老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否能够肩负起自身的工作职责正确对待引导孩子,是否与家长沟通时注意措辞,避免引起家长反感,这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规范家园合作。

三、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落实策略家园共育过程中最难沟通的问题其实是教师与家长的问题。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家长对孩子起着首要的引导作用,但家长因工作等问题错失家庭教育,将幼儿送往幼儿园依靠老师来进行教导。

家园合作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家园合作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家园合作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幼儿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其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更是深远。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从家园合作的视角下,探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1.1 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之一。

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幼儿园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除了家庭,幼儿园也是孩子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地方。

适当的幼儿园环境和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园合作可以通过加强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1.3 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二者之间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家园合作更是不可或缺的。

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家园合作,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得到更好地实施。

2.2 举办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邀请专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为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普及和指导。

也可以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感受到家园合作的温暖和重要性。

2.3 提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幼儿园可以为家长编写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包括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内容。

这些指导手册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2.4 建立家园心理健康教育协作小组家园合作要想得到更好的实施,就需要建立起家园心理健康教育协作小组。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1. 引言1.1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长和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幼儿期是孩子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情绪稳定和社交能力。

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更能够适应各种情境的变化。

幼儿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其学习成绩和认知发展。

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更容易专注于学习,更能够理解和消化所接受的知识。

幼儿的心理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不良往往会导致各种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其整体的身体健康。

关注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关爱。

1.2 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园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家园合作可以通过双向沟通、共同制定计划和互相支持等方式,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家园合作可以增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情绪变化和心理特点,可以为教师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通过加强家园沟通机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

家园合作可以提供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支持。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惑,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供相关书籍和资料,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有效应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

家园合作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加强家园合作,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字数:305】2. 正文2.1 建立家园沟通机制建立家园沟通机制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作者:王霞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6期(甘肃平凉市幼儿园)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现在的独生子女意志薄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遇到困难与挫折,就退缩、放弃,灰心丧气、悲观失望。

如不及时帮助孩子消除心理障碍,将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健康。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积极参与及配合。

实践证明,教师在家园密切配合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教师首先要树立大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其次是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家长工作形式,主动与家长沟通;再次就是要在老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信任,从而使家园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家庭在幼儿心理教育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照幼儿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发现,在每个班级中总能找到一些性格任性、受不得批评、自信心不足、不会与人交往、喜欢独处、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产生这些心理问题,除了个体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孩子而言,主要不是靠“言教”而是“身教”。

如果孩子能从父母那里获得自信、乐观、坚强、勇敢、宽容、自强等健康的心理品质,那么这些健康的心理品质将成为他们终身用之不竭的力量。

二、幼儿园教育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对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最理想的、最专业的教育机构,对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有着独特的优势。

幼儿园的教育会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学习、游玩和管理中去。

同时,幼儿园教育对于家庭教育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由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道德素养的不同,家庭教育的情况与社会的要求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需要幼儿园加强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1. 引言1.1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基石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基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情感依托和学习支持的来源,家庭的氛围和家长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在家庭中,幼儿学习到生活的基本技能,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社交技能和价值观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基石,家庭的作用不可替代,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 正文2.1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健康成长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健康成长,是提高幼儿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通过家园合作,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情感状态以及成长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健康成长。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并及时发现及解决孩子生长过程中的问题。

学校作为幼儿的第二个家庭,也承担着重要责任。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和情感状态,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在班级活动中,学校可以加强家园互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过程。

加强家园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还可以提升幼儿的情感素养和社交能力。

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茁壮成长。

【未达到2000字】2.2 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使幼儿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关爱。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如何加强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如何加强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如何加强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一、家园沟通机制建立加强家园共育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幼儿园应设立定期的家长会、家长接待日等活动,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同时,教师应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随时沟通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共同商讨教育策略。

二、家长教育培训开展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

因此,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活动,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幼儿心理发展、营养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

三、家园活动联合策划通过联合策划家园活动,可以促进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增强亲子关系。

幼儿园可以组织亲子运动会、家园共读、家园共游等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享受亲子时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四、幼儿情感关怀加强情感关怀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需求。

在家园共育中,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幼儿的情感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回应和引导。

家长则应在家庭中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五、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家园共育中,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幼儿的兴趣点,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家长则可以在家庭中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延续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生活习惯共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家园共育中,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包括饮食、作息、卫生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则应在家庭中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方法,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巩固他们的生活习惯。

七、健康成长环境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一、本文概述1、简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幼儿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成长,更是未来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幼儿心理健康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期是个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方面的发展都与心理健康紧密相连。

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

幼儿心理健康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形成的心理品质和习惯将伴随其一生,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

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更容易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心理健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幼儿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家庭和学校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2、强调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家庭和幼儿园是最主要的两个环境。

因此,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园合作可以促进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两个主要场所,二者之间的合作可以确保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统一,避免因为教育环境的不同而给幼儿带来困扰。

通过家园合作,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制定适合的教育方案,为幼儿提供稳定、和谐的心理成长环境。

家园合作有助于形成积极的教育合力。

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各有优势,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而教师则拥有更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中茁壮成长。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也使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现实。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幼儿园则是孩子启蒙的重要场所,两者的合作对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将就如何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进行探讨。

一、加强家园沟通,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良好的沟通协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而幼儿园也需要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日常表现。

建立起家园之间通畅的沟通渠道,有助于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的沟通和观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如果发现孩子有沮丧、焦虑、暴躁等情绪问题,家长可以及时与幼儿园老师取得联系,然后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而幼儿园老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处理心理问题。

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加强沟通,了解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提供更针对性的帮助。

二、共同倡导积极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家园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共同倡导积极的教育理念,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家长和幼儿园应该一起努力,向孩子传递积极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包容他人、关爱环境。

家长和幼儿园也需要共同合作,建立起相互支持、共同关心孩子成长的氛围。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孩子处理情绪问题,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家长还可以通过参加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加强与幼儿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积极、和谐的成长环境。

而在幼儿园中,教师们也应该积极倡导积极的教育理念,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尊重差异、学会分享、勇于承担责任。

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与关注也日益增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幼儿园则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二课堂。

加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1. 促进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家园合作,可以促进家长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理解,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使家庭教育更加科学、有效。

2. 建立良好的家园沟通机制家园合作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

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家长能够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幼儿园也能够了解家庭的情况和孩子的成长环境,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关怀和教育。

二、构建家园合作的途径1. 定期开展家长会和家庭教育讲座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和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们讲解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育儿能力。

也可以通过家长会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家长们的困惑和问题。

2. 建立家园互动平台建立家园互动平台,使家长与幼儿园之间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可以通过微信、QQ群或者专门的家长APP来进行互动,及时传递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也能够方便家长们反馈问题和意见,促进家园之间的良好互动。

3. 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家园共建活动,邀请家长们参与。

举办亲子手工活动、亲子游园活动、亲子运动会等,让家长们亲自参与到幼儿的成长中,增进家长们对幼儿园的信任和认同。

4. 定期进行家访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家访,了解家庭的情况和孩子的成长环境,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建立起更加密切的联系。

通过家访,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建议。

1. 建立孩子心理健康档案幼儿园可以建立孩子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表现,并向家长及时公示和反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个体的健康成长,更是影响他们未来人生轨迹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家园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已经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陪伴者和教育者,而幼儿园则是幼儿接受系统化教育的场所。

通过家园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

文章将分析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重要性,指出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性。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文章将深入探讨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模式和方法。

文章将提出促进家园合作有效开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家园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些学科的理论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撑。

发展心理学强调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认为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者和家长应关注幼儿的心理需求,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育心理学则关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多种教育方法和策略,如情感教育、认知教育、行为教育等,以指导家长和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

幼儿园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营造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心理健康管理制度:营造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起点,承担着培养孩子们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责任。

为了营造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幼儿园需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幼儿园心理健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并共享我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1. 制定健康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有效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针对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进行跟踪记录,并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建立心理健康管理团队,由专业心理老师、医生等组成,负责幼儿园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沟通和指导。

2. 营造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除了制度建设外,营造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也是关键。

幼儿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施:-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游戏、音乐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和愉悦,从而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 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友情和合作,让他们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注重绿色环境的塑造,营造安全、整洁、舒适的园所环境,让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3. 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双重重要环境,需要共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体现在: - 建立家园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协商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 定期开展家长学校,针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培训,让家长们学会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心理疏导方法。

以上是我对幼儿园心理健康管理制度的一些观点和理解。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心理健康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确保幼儿在良好心理状态下成长的关键一环。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与学校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建立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建立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建立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活动是锻炼幼儿身心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

而小班阶段的幼儿,由于身体的发育尚不成熟,关节协调性较差,难以进行规范性运动活动,因此需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小班幼儿的体育游戏教育。

本教案将从怎样建立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方面进介绍。

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幼儿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幼儿在体育游戏教育中培养积极向上、团队协作等品质,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2.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3.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勇气;4.提高幼儿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了解,对未来长期参与体育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游戏名称:奔跑乐园2.游戏规则:游戏人数:10-20人游戏时间:10-15分钟游戏规则:由老师带领幼儿结队前往奔跑乐园,树立奔跑乐园的大门,幼儿需要跨越大门完成任务。

在不断甩头、甩尾、跳跃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中的乐趣,加强肢体协调性。

注意领袖、后勤等关键角色配合。

3.教学方法:本活动主要侧重于体育游戏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

教学方法如下:1)通过运动游戏来激发孩子积极性。

2)将幼儿分为小团队,注重集体荣誉感。

3)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成功和失败,建立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本次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热身阶段、游戏阶段和总结阶段。

1.热身阶段(1)通过有趣的手势、音乐、瑜伽等活动进行热身。

(2)教练引导和教授幼儿用自己的身体跳跃、甩头、甩尾等动作。

(3)在热身中运用曲艺,表演一些动感的歌舞,引导幼儿放松心情,跳入游戏状态。

2.游戏阶段(1)分小组,适量安排队伍人数。

(2)先进行比赛,那个小组获得胜利则可获一枚小旗。

(3)安排队伍进入奔跑乐园,进行有规律、有趣味、有挑战的运动。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是指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同等重要,二者合作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角色,及其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1.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家园合作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与多元发展,如心理健康、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

2. 增强家长参与感:家长参与预育教育,能使家长掌握专业幼教知识,更好地照料孩子,建立起对幼儿教育的信心与认同。

3. 提高幼儿的学习质量:幼儿园与家园的紧密合作,有助于教育人员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进而合理安排活动和课程,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 解决幼儿行为异常问题:家庭、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增进互信,及时发现幼儿的行为异常并积极解决问题,避免因幼儿行为异常而导致的诸多问题。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存在问题1. 家园不协调:幼儿的教育需要家园之间密切协同。

但是,现实中家庭与学校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往往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

2. 家长参与度不高:家长参与度不高,是家园合作的另一大问题。

家长可能因为工作、家庭的原因,不能及时跟进孩子的学习状况。

3. 不知道如何参与:有些家长因不知如何参与而无法积极参与,甚至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好好的,家长觉得没必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

4. 家园教育理念不一致:有时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方面的理念不一致,使得沟通与合作增加了难度。

因此,在家园合作中更注重互相尊重、理解和合作的根本保障。

幼儿园家园合作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了解家长的焦虑和期望,在家长参与教育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互信和互动,共同协作,协调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实现有关幼儿的综合发展目标的最大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探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探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有效性策略。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家园合作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家园合作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家园合作的实际效果。

在总结了家园合作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强调了有效性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家园合作、教育、有效性、策略、案例分析、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幼儿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整体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其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甚至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长期影响。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儿童最主要的社会化环境,家园合作能够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措施。

通过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的有效性策略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探讨空间。

有必要对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家园合作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有效性策略,通过分析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总结有效的合作策略,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验证和实践。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旨在进一步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通过探讨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将为幼儿园和家长提供更多实用的合作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幼儿健康成长。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1. 引言1.1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成长环境,也是其终身影响最深远的地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

在家庭中,孩子接受着最初的教育,形成最初的性格,建立最初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家庭对于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园共育的理念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承担着培养孩子性格、品德和学习能力的重要责任。

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也是家园共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情况,互相沟通交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教育方针,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家园共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健康、快乐、独立和自信的品质。

家园共育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共同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让家园共育助力幼儿未来发展。

愿每个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2. 正文2.1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成长环境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成长环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孩子最亲近的地方,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家庭中,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来自父母和家人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终生产生影响。

在家庭中,孩子不仅学会了语言、行为规范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中培养了孩子的性格、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

父母的言传身教、行为示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的态度、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影响着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

家庭还是孩子情感成长的温床。

在父母和家人的呵护下,孩子学会了感受和表达情感,建立起了安全感与归属感。

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稳定至关重要。

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自然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的互动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因素,这是幼儿时期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构建家园合作模式,需要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实现共同合作,促进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成长环境中取得全面的、协调的发展。

一、构建家园合作模式的必要性1. 提高幼儿的幸福感和学习积极性构建家园合作模式有助于幼儿建立稳定、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增强幼儿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促进家庭参与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同时,家长与幼儿园合作互动,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体验,丰富和拓展幼儿的学习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倡导正确的家教理念和方式幼儿的家教环境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

家长与幼儿园合作,可倡导正确的家教理念和方法,合理引导幼儿的行为和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幼儿成长为心理健康、积极向上、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

3. 共同协调幼儿两个成长环境1. 建立健全的沟通渠道幼儿家园合作必须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每学期定期安排家长会、家长看望日、亲子活动日等各类活动。

幼儿园应建立家长群,及时发布有关幼儿园的信息,以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最新情况和需要。

2. 安排亲子互动活动亲子互动活动是家庭和幼儿园合作的重要内容,可以让家长和教师充分交流,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和学习情况,培养幼儿与家庭共同参与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幼儿对家庭和幼儿园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3. 建立家长会家长会是幼儿园和家长互动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师资力量、课程安排、教育理念等,及时了解幼儿的身心状况和需求。

同时,幼儿园也可以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家庭和幼儿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幼儿在两个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

4. 制定家庭作业和学习计划家长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学习指导,制定家庭作业和学习计划,监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探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探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探讨摘要:幼儿园可培育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作息规律,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也通常在教师开展的幼儿喜爱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传递,但家庭同样是幼儿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场所之一,因此教师应与幼儿家长构建良好关系,以此提高教育管理成效。

家庭中各类资源相对充足,因此,教师要秉持尊重、平等原则,取得家庭信任,让更多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成长中,侧面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

采用家园共育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管控,能契合幼儿教育理念在幼儿园和家庭内的表现,以此来促进幼儿发展,教育也由此落实了家园合作互动模式,最终实现共赢。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引言现代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塑造幼儿心理健康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人的许多心理疾病都是在这一时期因潜意识矛盾冲突而引起,进而对以后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并且对于幼儿来说,家长的言行就是幼儿的扮演,家庭环境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幼儿园要注重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可割裂家庭而盲目开展,需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园合理,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一、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共育理念在孩子的一生中,无论是陪伴的长短,还是影响的程度,父母都起着首要的作用,所以孩子可以在家庭中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生活技能、生存知识等,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起到深远的作用。

美国学者阐述了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心理社会特征。

这一理论将4-7岁定义为幼儿期,在这一阶段,儿童可以获得主动思维,产生负罪感,这一评价因素构成了他们的心理目标素质。

孩子的每一项活动和行为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指数。

此时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应该以儿童的观念和行为动态为重点。

当然,仅仅依靠幼儿园有限的教师不足以完全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

这时候融入家庭教育,会更好的从根源和发展上防止孩子的不良心理。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一、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家园共育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家园共育可以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家长和教师分别是幼儿的重要伙伴和引导者。

通过家园共育,家长和教师可以更好地配合和协作,共同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其次,家园共育可以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园共育可以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况,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最后,家园共育可以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家长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陪伴者,通过家园共育,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更好地陪伴幼儿成长。

二、家园共育的方法1.加强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家园共育的前提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沟通。

家长和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如电话、短信、微信等,建立联系和互动的渠道,共同商讨幼儿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同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尊重彼此的观点和想法,相互理解和支持。

2.互动合作,共同参与幼儿教育家园共育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互动合作。

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教育资源。

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幼儿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法,为幼儿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3.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

通过家园共育,家庭和幼儿园可以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为幼儿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例如,家庭可以提供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资源,幼儿园可以提供教育、心理、医疗等方面的资源。

三、家园共育的实践案例4.案例一: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某幼儿园开展了一次“亲子运动会”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

”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就幼儿健康教育,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家庭的积极配合显得更为重要。

当今的教育是师幼互动、亲子互动教育,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幼儿园的事,如果幼儿园教育是一套,家庭教育又是一套,这就必然使幼儿园教育力量大打折扣。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活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作为家长,除了要保障小孩有足够的营养,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外,要引导小孩参与社会交往,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多给小孩自由,让小孩在自由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为了使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为幼儿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这种环境中充分发展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应该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权益,把他们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人来看待和教育。

通过学习和研究,老师的观念有了质的转变,特别是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能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生动活泼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同时也能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实际调整教学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

2、促进了教师、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

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心理氛围,老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收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文章,通过幼儿园网站家园直通车或家长园地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还利用来园接待时间和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典型的有心理问题的案例,通过家长学习、家教经验交流、资料宣传等,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这种整体性决定着心理教育必须通过幼儿生活的各方面协调培养。

1、渗透于各科教学中各科教学都有其各自的教学特点和严格的培养目标。

要求教师在制订各活动目标时,要仔细分析教材,领会其内涵,不光要有知识技能,习惯养成方面的目标,还要努力挖掘其心理培养目标。

例如混龄区域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来说,同伴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学会怎样与其他幼儿相处,是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体现。

2-5岁的幼儿渴望与他人交往,但往往会因为自我中心的年龄特征,使他们不太考虑到他人的感觉或观点。

在区域活动中,开放的环境增多了幼儿与同伴交往、互动的机会。

11月份大班幼儿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力》主题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尝试了拉力、压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还制作了有趣的称、稻草人,集体活动结束后,我们把它放入活动区内,让那些有兴趣的幼儿再次操作,哥哥姐姐在制作稻草人时,也招来了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他们在旁边看了后,也想自己动手制作,他们
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巩固掌握知识,在这样的活动中大班幼儿享受到当哥哥姐姐的乐趣与责任,小班的幼儿感受到做弟弟妹妹多获得的照顾和帮助,在游戏中还能惊奇的发现年长的幼儿由于荣誉感、竞争意识的作用,他们表现出了较高水平的自觉性和意志行为,而且逐渐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认识,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这种行为还简接影响着小年龄的幼儿,为他们提供了可望又可及的模仿榜样。

2 、渗透于日常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

因而结合日常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又一重要措施。

在生活管理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在自由活动中,倡导幼儿之间的交往,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3、渗透于家庭生活中家庭是人生活及培养人的最初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也不例外。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题研究的动向,内容和成效;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近阶段的研究目标;通过“家园联系册”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通过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间隙,与家长作简短交流、沟通思想、统一方法。

通过上述活动,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持续和延伸。

三、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幼儿,建立个案分析与追踪观察。

在与扬佳凯妈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说:“我的孩子在班级中个儿最小,又不爱交际,有时很自卑,我就担心他会被同伴欺负。

”幼儿这位家长在心理有了一定的顾虑,所以每次回家第一个任务就是问孩子:“今天小朋友欺负你了吗?”如果孩子说被小朋友打了,第二天早上扬佳凯妈妈就会去找那个打人的孩子,有时还要训斥几句,这样一来,闹得家长与家长之间产生争吵现象。

老师了解情况后,就主动找扬佳凯妈妈,让她知道孩子性格孤僻、忧虑跟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当今教育,作为家长要从自身做起,首要的任务是家长自己也要保持一种愉悦的心境,因为成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长在处理问题时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多运用鼓励的语言,大人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争吵。

其次要对幼儿进行一些必要的挫折教育。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困难,碰到挫折,我们要抓住这些机会,正确引导孩子如何解决、去面对,而不是家长一备地责备孩子。

对孩子自己能解决地事情应让孩子鼓励勇气自己来做,对孩子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要跟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勇敢地去面对,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

通过多次交流,扬佳凯妈妈也消除了顾虑,她还经常问老师幼教杂志,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也会跟老师一起探讨,现在的她也掌握了一些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