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法整复
手法整复加手术治疗腰椎严重骨折脱位1例报告
手法整复加手术治疗腰椎严重骨折脱位1例报告手法复位是传统中医骨科特色的治疗骨关节损伤的方法之一,腰椎骨折方面主要针对稳定性骨折。
腰椎严重骨折脱位为重度不稳定性骨折,需要行手术治疗,但若患者术野皮肤伴有大面积污损,不适宜早期手术治疗,则有必要先行手法整复,我院收治一例腰椎严重骨折脱位、同时伴有腰部大面积损伤、重度污染的患者,给予先行手法整复,待腰部伤口情况允许后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患者男,28岁,因被煤矿土石砸伤腰部肿痛、活动受限24小时由急诊收住院。
患者24小时前被煤矿土石砸伤腰部,当即肿痛,活动受限,腰部皮裂出血,急送当地医院,简单处理,转来我院。
查体:患者一般情况较差,面色苍白,血压不稳定,腹痛腹胀,腰部见20×15cm皮肤挫裂伤,局部损伤位置较深,达肌层,重度污染。
腰部外观畸形,腰段脊柱以L4为中心呈后凸畸形,压痛,双小腿诸肌肌力零级,双小腿、足部及鞍区皮肤感觉消失。
X线片示L4爆裂性骨折,椎体向后全脱位,向左侧方脱位约1/3椎体(图1)。
入院诊断:L4爆裂骨折脱位并截瘫,腰部软组织挫伤。
患者入院后即行手法整复复位。
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两助手分别把持腋窝部,另两助手分别握住患者双踝,牵拉双下肢以对抗,牵引至一定程度,助手逐渐将双下肢牵引提起离开床面,使脊柱过伸,经充分的牵引和过伸约5min,肌肉松弛,操作者立于患者右侧,戴无菌手套,左手掌向尾侧腹侧按压骶骨,右手掌将近端腰椎向头侧推按,两端助手同时向两侧背伸牵拉,操作者双手同时用力,可听及“喀嚓”声响,有显著复位感,触及腰椎脱位处棘突无明显台阶,腰部后突畸形减轻.床边X线片复查,见腰椎后方脱位大部分复位,侧方脱位减轻(图2)。
给腰部行清创缝合处理,操作结束后,患者取仰卧位,严格卧床,不得扭转身躯,骨盆牵引制动,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一周后,腰部伤口清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图3),术后加强下肢主被动功能锻炼。
该患者经手法整复处理后,双下肢神经症状较操作前有好转,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能够扶拐下地活动。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乐至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一、作业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75%酒精、优碘、生理食盐水、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药紫云膏、金创膏等。
五、作业方法(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x- ray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
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内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内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
(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5-60分钟。
中医骨伤科整复推拿治疗作业规范
附件一中醫骨傷科整復推拿治療作業規範一、作業目的:藉傷科正骨手法整復骨折或關節錯位,推拿理筋手法施術於穴位產生平衡陰陽,補虛瀉實,調理氣血及緩解疼痛的目的。
二、適應症:(一)骨折。
(二)脫臼。
(三)筋傷。
(四)骨病。
(五)傷科雜症。
(六)神經系統疾患:腦中風後遺症、肋間神經痛、頸臂神經症候群、坐骨性神經痛。
(七)肌肉、骨關節疾病:網球肘、冷凍肩(五十肩)、下背痛、骨關節炎、肌肉痠痛。
三、禁忌:過飽、過餓、特別疲勞、酒醉等不宜過重手法,懷孕者應告知醫師。
四、用物準備:診療床或坐椅、無菌口腔棉枝、75%酒精、優碘、生理食鹽水、換藥車、紗布、副木、棉捲、骨折換藥醫材、治療巾、紅外燈、常備外用藥紫雲膏、金創膏等。
五、作業方法:(一)經望、聞、問、切確診病人,向病人說明治療目的及步驟,並取得病人同意。
(二)懷疑骨折者,可照x- ray確定診斷,再行復位。
(三)拉上圍簾,協助病人選擇合宜體位。
在患處或治療相關部位進行開功舒緩手法。
(四)進行中醫骨傷科手法整復與推拿。
(五)進行緩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藥包紮則在患處敷貼外用藥。
(七)初診病人及遇異常特殊狀況,應有護理紀錄。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會、拔伸牽引、旋轉屈伸、提按端擠、搖擺碰觸、夾擠分骨、折頂迴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會、拔伸牽引、屈伸收展旋轉回繞、端提捺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絡、活絡關節。
(十一)夾縛固定:夾板、石膏繃帶、膠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傷內治法:損傷三期辨治,按損傷部位辯證施治。
(十三)骨病內治法:消、托、補。
(十四)傷科雜症內治法:發汗解表、養陰清熱、固澀收斂、鎮納安神、健脾利濕。
(十五)外治法:敷貼類、搽擦藥、熏洗濕敷類、熱熨類。
(十六)練功療法。
六、護理指導:(一)教導病人放鬆心情,坐或臥應採舒適、能持久之姿勢。
(二)告知與施術者合作,勿隨意移動體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傷。
(三)施術時間依病情醫囑而定,一般為需5-60分鐘。
(word完整版)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宣传资料
(word完整版)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宣传资料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有小夹板固定,手法整复,外固定架固定,石膏外固定,艾灸法,拔罐法,刮痧法,敷药法等特色治疗方法。
小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是骨折外固定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应用时只固定骨折部位而不包括上下两个关节,上下两个关节不会僵硬,解决了“静”与“动”,“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又能使骨折两端关节适当的活动。
手法整复:手法整复是针对闭合骨折或脱位,通过医师的手法复位,恢复骨的连续性或关节的复位,辅以石膏或小夹板固定,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法整复包括拔伸、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分骨、折顶、回旋、蹬顶、杠杆等十二种手法。
外固定架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是将骨折远近两端用骨针或钉穿过,在皮肤外将穿过骨折两端的骨针固定在外固定架上,从而达到使骨折对位和固定的目的。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骨不连、肢体延长术、多段骨折、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关节融合术等。
石膏外固定:石膏外固定是将石膏绷带卷平放于30-40度的温水桶内,待气泡出净后取出,医者以双手握住绷带的两端,挤去多余水分,平铺后放置棉纸作为衬垫,包在需要固定的肢体,待石膏干后达到固定的目的.适用于骨折和关节操作的固定、骨与关节结核、化脓性炎症等疾病.艾灸法:艾灸法是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胃痛呕吐、腹痛等.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软组织损伤等。
刮痧法:刮痧法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手法整复与治疗
屈 尚好 ,血运 尚正常 ,双侧 肩 、肘关节活动正常 ,其他骨骼未 发 现异 常 。给予 双侧 腕前 臂 正倒位 X线摄 片 ,结果 显示 :
“ 左侧 桡骨远端骨折 ,远端 向背倾斜 ,向掌成角 ,尺骨茎突骨 折分离 ;右桡骨远端骨折 ,折线呈 ‘ ’形穿透膀关节面 ,关 T 节 凹 凸约 3 m,并 向掌 成 角 ,背侧 嵌 插 ,尺 骨茎 突 晃腕关节 ,消除 残余 错 位 ,恢复 有 关关 节 面的 生理 角度 。在 助 手保持 牵 引 下 ,着重 使用 两手掌 太鱼际肌从 掌背倒各跨 骨折线位置傲 对 向按压 { 背侧 力点偏重于远 端 ,掌倡 偏 重于近端 ) I ,接着一手
握住 已整复完毕 的骨 折部位 ,一手牵拉指掌傲 上下左右摇 晃
折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0例 中,男 10例 ,女 9 0 l 0例 ;年龄 I —4 0岁 1 3 8 2
肉有情 、温通 血脉 的龟板 、阿肢 、鹿角胶 、桂枝 、五加皮 、补
骨脂 。同时用 药液行局 部熏洗 ,并逐 渐加大腕关 节的活动幅
度。 3 治 疗结 果
板的各 1 2 / ,桡 侧板下端 止 于闭咽窝 ,尺倒板下 端止于 腕豆
骨。然后按需求 放置压垫和小 夹板 ,扎缚 后屈肘 旋后位 约 l 5 度悬吊胸前。术后第 3天复诊 ,观察肢端肿胀及血运情况 ,及 时调整松紧度 ,并指导其做伸指 握拳 动作 在不影响折端稳定 的前提下 { 折愈合 ,折端无 明显压痛) 骨 尽早拆豫外 固定或第 3 周起免 去超腕 关节 固定 。多 数患者可 在 3 0天 内拆豫 夹板 固 关t词 :桡 骨骨折 ;正骨 手法;中药疗法 中围分类号 :R 7 . 1 文献标识码 :B 24 1 文章编号 :0 5 7 1 (0 2 0 0 5 2 6. 4 52 0 )2— 05—0 2
骨伤整复的基本内容
骨伤整复的基本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骨伤整复是一种治疗骨折和其他骨伤的方法,通过重置骨头和关节,使之恢复原来的位置和功能。
骨伤整复是外科医生和整复科医生的专业领域,在处理各种骨折和关节脱位时起着重要作用。
在遭受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骨骼不正常移位时,骨伤整复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
骨伤整复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为如果骨折或关节脱位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如错位愈合、功能障碍、畸形和长期疼痛等。
在面对骨伤时,及时就医并进行整复是至关重要的。
骨伤整复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折和关节脱位的初步评估:在患者到达医院时,医生会首先进行初步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疼痛程度、伤情范围和可能导致伤害的原因。
医生还会进行身体检查,观察患者的受伤部位,确定是否存在骨折或关节脱位。
2. 影像检查:为了确定骨折或关节脱位的具体情况,医生会进行X光、MRI或CT等影像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骨骼的移位程度和方向,为下一步的整复提供重要信息。
3. 麻醉和疼痛控制:在进行骨伤整复之前,医生通常会给患者注射麻醉药物以减轻疼痛。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在整复过程中不会感到过度痛苦。
4. 骨伤整复的操作过程:在确定了骨折或关节脱位的具体情况之后,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整复措施。
整复过程需要医生在手术台上进行,通过手法和工具将骨头和关节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整复过程需要细致、耐心和技术精湛,以确保患者受伤部位的稳定和恢复。
5. 术后护理和康复:在骨伤整复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接受特殊的护理和康复训练。
医生会为患者制定专门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和饮食指导等,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骨伤整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和稳定性。
在面对骨折和关节脱位等骨伤时,及时就医并接受整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医生的专业操作和患者的积极配合,骨伤整复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第二篇示例:骨伤整复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或保守治疗恢复骨骼及其附属组织功能的方法。
手法整复肱骨远端C型骨折
・
6 8・ 7
20 0 7年 l O月 第 2 0卷 第 l O期
C iaJO to hn r p& TamaO t20 Vo . 0. . 0 h r u . c.07 1 2 No 1
.
・
手 法 介 绍
・
手 法 整 复肱 骨远 端 C型 骨折
摔伤 。按 照 A / SF分型标 准 : 1型 3例 , 2型 1 OA I c C 3例 , 3 c
功能评定标准 …评定 : 2 优 1例 , 良好 4例 。
4 讨 论
型 9例 。合并尺桡双骨折 1 , 例 肋骨 骨折 1 , 例 肱骨大结节撕 脱性骨折 1 ; 并内科疾 病 4例 ; 例 合 合并尺神经损伤 2例。受
自行矫 正。儿 童对 成角畸形 的 自发矫形 能力 较强 , 中医在 整
复骨折治疗中 , 收到 了愈合快 、 功能恢 复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1 P rlsTR, o a , llg e , ta.Op n rd cin a d i tra eee k v KJ Ga a h rM e l 1 e e u t n ne l o n i t ft s lh me :u ci a o  ̄o n t lel. a — f aino edi a u m s fn t n u mei eed ry JTru x o h t ol h
伤至手法 整复时间 0~8d 平均 4d , 。
2 治 疗 方 法
青少年肱 骨远端骨折是不稳定骨折 , 整复 困难 , 有时伴 有
伤肢肿胀 , 管形石膏和 石膏托都 不能够 有效 固定骨折 面。如
果是伤肢 肿胀 消失 , 石膏更起不 了固定作用 , 骨折面大部分 其
骨伤科专科技术操作规范
骨伤科各种医疗技术操作规范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一、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75%酒精、优碘、生理食盐水、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药紫云膏、金创膏等。
五、方法(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x- ray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
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内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内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
(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5-60分钟。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乐至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一、作业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75%酒精、优碘、生理食盐水、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药紫云膏、金创膏等。
五、作业方法(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x- ray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
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
(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5-60分钟。
C0lles骨折的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
及5 例接受再次手法整复治疗者, 并得到 5 个月~3 0 个月随访, 平均 1 2个月。参照 Di e n s t 评定标准日 结合 x线片情况: 9 6 例 中优 7 3 例,
良1 6 例, 可5 例, 差2 例, 优 良率为 9 2 . 7 1 %。结 论: 绝 大 多数 c 0 u e s 骨折 通过通 过熟 练的 闭合 整 复手法 , 多数 可使 骨折得 到 良好的 复位, 恢
1 . 1一 般 资 料 : 回顾 性 分析 2 0 0 8 年7 月 ~2 0 1 3年 1 0 月 我 科 收治 维愈 合 后再 予 整 复 , 疗效差 , 外观 畸 形且 腕 关节 活 动仍 受 限 。 的 1 0 4例桡 骨远 端 骨折 患 者 的 临床 病 历 资料 ,其 中男 3 O例 , 女 3 讨 论 7 4例 , 年龄从 1 9 —8 4岁 , 平均 6 9 . 2岁。间接暴力 9 2例 , 直接暴 3 . 1老 年性 桡骨 远 端生 理 特性 及 骨折 特 点 桡骨 远 端 逐渐 变 宽且 力l 2 例, 其 中开 放性 损 伤 8 例, 但 皮肤 及 软 组 织 损 伤较 轻 , 污 染 轻 。按 照 A O桡 骨远 端 骨 折 复位 标 准 , 即关 节 面 不 平 整 < 2 m l n , 桡骨 短 缩 < 5 m m, 残余 背 伸 < 1 0 。 。1 4 例 中手 法 整复 成 功 9 0 1 例 ( 占8 7 . 5 %) , 5例 接受 再 次手 法 整复 亦 取得 比较 满意 的 效果 。 略呈 四方形 , 其 松 质骨 外 面仅 裹 以极 薄 的骨 密 质 , 腕 关节 周 围 没 有肌 肉覆盖 , 关节囊薄 , 关节稳定性 为其周围韧带 所加强 , 且掌 侧韧 带较 背 侧 韧带 坚 韧 。 老 年 患者 因骨 质 疏松 严 重 , 骨折 时 使疏 松 的骨 质 发 生 压缩 性 骨 折 嗍 , 骨折 粉 碎 程 度 较 高 , 远 端 常 成爆 裂
中医骨伤科骨折复位手法
中医骨伤科骨折复位手法(一)施行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要求医生在实施手法治疗之前充分了解病情,明确诊断;注意患者局部与整体关系,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同时注意掌握复位标准。
当发生骨折后,实施正骨手法须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
一般而言,骨折复位的最佳状态是解剖对位。
在临床上,若某些骨折的复位不能达到解剖对位,也应根据病人年龄、职业及骨折部位的不同,达到功能对位。
所谓功能对位,即骨折在整复后无重叠移位,旋转、成角畸形得到纠正,肢体的力线正常,长度相等,骨折愈合后肢体的功能可能恢复到满意程度,不影响病人在工作或生活上的要求。
骨折后4~6小时之内,局部瘀血尚未凝结,是实施手法复位的良好良好时机。
受伤后7~10天内均可手法复位,但时间越久复位困难越大。
同时,依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止痛或麻醉措施,作好整复前的人员与器材准备,参加整复人员要集中精力,切忌使用暴力,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
(二)(二)正骨八法操作应用1.手摸心会骨折整复前,医者用手触摸骨折部位,要求手法先轻后重,由浅入深,从远到近,两头相对,确实了解骨折端在肢体内移位的具体方位,结合X线所片所显示的骨折端移位情况,在头脑在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形象,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拔伸牵引主要引用是克服肌肉拮抗力,矫正患肢的短缩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
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沿肢体的纵轴,由远近骨折段作对抗牵引。
然后,再按整复的步骤改变肢体的方向,持续牵引。
所施牵引力量的大小须以患者肌肉强度为依据,要轻重适宜,持续稳妥。
一般而言,青壮年男性患者,肌肉发达,拔伸牵引力应较大;相反,老幼及女性患者,所需牵引力不宜太大。
对肌群丰厚的患肢,如股骨干骨折应结合骨牵引;但肱骨干骨折,虽肌肉发达,若用力过大,常使断端分离,以致造成不愈合。
3.旋转屈伸主要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及成角畸形,尤其适用于靠近关节部位的骨折。
这种手法弥补了单纯拔牵引的不足。
手法整复尺桡骨骨干双骨折的治疗体会
本组 6 4例 , 男5 4例 , 女1 0例 ; 年龄 2— 2 0岁 , 平均 1 1 岁;
均 为伤后 1 h一 1 d内就诊 。开放性 2例 , 闭合性 6 2例 ; 左 侧
Ke y wo r ds Ul n a; Ra di u s; F r a c t ur es ; Or t h o p e di c ma n i p ul a t i o n
Z h o n g g u o G u s h a n g / C h i n a J O t r h o p& T r a u ma , 2 0 0 7, 2 0 ( 7 ) : 4 9 8 - 4 9 9 w w w . z g g s z z . C O m
T r a u m a t o l o g y ,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e d i c a l H o s p h a l o fY o n g x i u C o u n t y , Y o n g x i u 3 3 0 3 0 0 , J i a n g x i , C h i n a
板的松紧度 , 本 文 3例并发 肘 内翻畸形 , 均 为家 属 未引起 重 视, 未及时复诊产生 的后 果 , 需引 以为戒 。
参 考 文 献
1 王亦璁. 骨 与关节损伤. 第 3版.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1 . 5 7 5 —
5 8 5.
2 杨毓华 , 王友 和. 中西医临床 骨伤科学. 北京 : 中国 中医药出版 社 ,
成功 , 小夹板 固定后 , 特别是肿胀消退后 , 应立 即复诊 , 调整 夹
4 闵大联 , 毛继 良, 李伟荣. 中西医结 合治疗 小儿肱骨髁 上骨折. 中 国 骨伤 , 2 0 0 1 , 1 4 ( 7 ): 4 2 9 . ( 收稿 日期 : 2 0 0 6—0 7— 0 7 本文编辑 : 王宏)
骨折手法复位最佳时间
骨折手法复位最佳时间骨折患者需要手法复位治疗,那么什么时候是骨折手法复位的最佳时间呢?答案当然是越早越好,这是因为刚骨折时,骨折部位没有变得更加臃肿,比较好实施手法复位。
除此之外,下面就来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手法复位的相关要求、复位前的准备以及复位的标准的具体内容。
★ 1.手法复位的要求正骨手法是治疗骨折的基本手法,在骨伤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多数的骨折通过正骨手法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手阖要求稳、准、轻巧。
★ 2.手复位前的准备★(1)★术者和助手准备:术者和助手需对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做全面的了解;结合病史、受伤机理、临床检查结果及x 线照片等进行诊断。
明确诊断出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类型。
分析制订手法复位的方法、步骤、职责、固定器材。
争取一次完成手法复位。
★(2)麻醉:手法复位采用麻醉止痛,使肌肉松弛,便于复位,避免疼痛引起休克。
一般可采用局部血肿内麻醉,复位时间较长也可采用神经阻滞麻醉。
对于简单骨折,手法熟练、有把握在短时间获得满意复位的,可不用麻醉。
★ 3.手法复位的时间手法复位的时间,原则上越早越好。
一般认为伤后2 h以内局部瘀肿较轻,肌肉尚未痉挛,复位较容易,最适宜复位。
儿童伤后5天以内可以获得满意效果,成人7--10天仍可考虑手法复位。
对伤肢肿胀严重者可先作临时固定或皮肤牵引抬高患肢,等肿胀减轻后尽早整复。
儿童骨折愈合快更应早期复位。
但肿胀严重的肱骨髁上骨折和胫骨上端骨折应尽早复位,尽早解除对血管的压迫,减少出血,对开放性骨折应在清创时复位骨折。
★ 4.手法复位的标准★(1)解剖复位:骨折移位完全纠正,恢复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是最理想的复位。
易于早期锻炼,愈合快,愈合后符合生理要求,功能恢复好。
★(2)功能复位:骨折复位时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
骨伤科骨折复位手法
·健康科学·159恢复至肢体的正常长度。
开始牵引后,患者的肢体应该始终保持原位,医师会进行骨折远近端的对抗牵引操作。
之后按照早期复位的方法变换患者的肢体方向,并持续进行牵引操作。
牵引所使用的力量需要参照患者的肌肉强度,既不会让患者感受到强烈拉伸感,也能够起到牵引效果。
对于青壮年患者来说,由于自身的肌肉较为发达,因此在牵引过程中使用的力量较大;对于儿童或老年患者来说,牵引力度应适当减小。
此外,如果患者肢体的肌群丰厚,那么在治疗股骨干端会合在一起。
如果患者的骨折部位在股骨髁上,属于伸直型骨折,就需要在胫骨结节处进行穿针操作,然后进行膝关节牵引;如果患者的骨折部位在股骨髁上,但属于屈曲型骨折,那么就应该在股骨髁处进行穿针操作,并对膝关节进行半体位拉伸,使骨折 复位。
四、提按端挤提按端挤是为了纠正侧方移位状态。
具体来讲,侧方移位包括前后侧移位和内外侧160作者单位德昌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 德昌 615500先将手掌和手指分别放在骨折断端的前后位置和左右位置,然后用力挤压骨折部位使骨折复位。
对于前后侧移位骨折,医师应采用提按手法,先用两只手的拇指按压在骨折的一端,然后用其他手指按在另一端背面,通过反向发力使骨折两端最终能够对合在一起。
对于内外侧移位骨折,医师应采用端挤手法,也就是两只手分别握住骨折的远近两端,然后四指发力,指向医师所在位置,将这种发力方式称为“端”;用拇指进行反向发力,将这种方式称为“挤”。
在实施该手法时,要用合理的发力方式,不仅力道要适中,而且方向不能产生偏差。
五、摇摆触碰该手法可治疗横断型和锯齿型骨折。
为了使骨折端能够紧密接触在一起,提升整体稳定性,可以在双手固定的情况下对骨折远段进行摇摆和牵拉操作,直至骨摩擦音消失。
如果干骺端发生横形骨折,则需要采用触碰手法,在完成固定后,还可以通过叩击骨折远端的方式使断端紧密嵌插在其中,进一步增强稳定性。
六、夹挤分骨该手法可以矫正骨并列位置的侧方移位。
正骨十四法
----摇摆旋转---一助手固定骨折端 近端肢体,术者或另一 助手在擒拿骨折远端的 同时,把骨折端进行连 续性摇摆、转动。此法 用于松解软组织挛缩、 粘连、纠正残余移位, 或为陈旧性骨折畸形愈 合折断骨痂,为重新复 位作准备。
----顶压折断---利用杠杆的原理, 在骨折成角的顶部,或 两骨折重叠的侧面垫以 三角木为支点,术者在 施行摇摆转动的过程中, 同时运用稳重的韧力顶 压远折端。此法用于陈 旧性骨折畸形愈合,时 间较长,骨痂较多,需 要重新折断治疗的折骨 手法。
正骨十四法
元日成
全国中医骨伤科治疗中心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科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战 胜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我、 改造自我的过程。在劳动、生活 中、在纷乱战争,创伤骨折是不 可避免的。为了繁衍发展,随着 文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祖先就总 结了一整套有效的治疗方法。
“正骨十四法”概述
佛山中医院的“正骨十四法”是陈渭良院 长继承已故岭南骨伤名家李广海的疗伤技法精 华,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并加以发展、创新 而形成的一套系统完整的正骨诊疗方法。经过 五十二年的临床实践,疗伤数百万例,收到了 良好的疗效。
----屈伸展收---把骨折部位邻近的 关节进行屈曲、伸直或 作内收外展,通过调整 肌力以助骨折复位,或 有利于骨折的稳定,用 于关节内骨折的复位。
----扣挤分骨---当两根骨并列的部 位发生骨折,造成骨间 膜或骨间肌收缩,致使 两根骨折端靠拢,术者 用拇指、食指、中指和 无名指。在骨折的掌背 侧两骨之间,用力扣挤 分骨,使骨折端分开, 纠正骨折端成角、移位。
“正骨十四法”
摸触辨认 提按升降 扣挤分骨 接合碰撞 顶压折断 擒拿扶正 内外推端 抱迫靠拢 旋翻回绕 对抗旋转 伸牵引拔 屈伸展收 扩折反拔 摇摆旋转
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发布时间:2023-01-05T07:27:46.289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12期作者:邱吉喆[导读] 目的:对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和分析。
邱吉喆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中医院骨伤科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 350500【摘要】目的:对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36例跟骨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实验组(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每组18例。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跟骨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跟骨恢复各项评价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足功能评分(85.12±7.24)分高于参照组的(80.85±6.16)分,而疼痛评分(1.18±0.31)分、跟骨宽度(28.15±1.34)mm,均低于参照组的(3.02±1.25)分、(32.45±3.26)mm,组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跟骨宽度与高度,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足踝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法整复;石膏及夹板外固定;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跟骨骨折指因各种因素导致跟骨的完整性、连续性破坏[1]。
引起跟骨骨折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便是高处坠落伤,其次为车祸、碾压伤等[2]。
跟骨是足跟上形态不规则的骨头,一旦发生骨折,往往伴有严重的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以出现足跟畸形,降低患者活动能力。
跟骨骨折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对于移位比较轻或没有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头半脱位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桡骨头未发育好,桡骨颈部的环
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
桡侧 副韧 带
桡骨环 状韧带
鹰嘴 桡骨环 状韧带
冠突 尺骨
桡骨 粗隆
尺骨 冠突
桡骨环状韧带
诊断
外伤史:幼儿上肢牵拉史 症状:肘部疼痛,不能上举上肢 体征:肘关节呈半屈曲、前臂呈旋前位、不敢
后旋 肘关节外侧压痛、肘关节无肿胀、无畸形 X 线片也正常
分
•)背侧缘(反Barton骨折
型
)• 粉碎型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 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骨折骨块折受块腕受骨腕骨 碰击碰向击背向侧掌移侧移 位位
桡骨远端骨折
特殊体征
“餐叉样” 畸形
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 远端 侧方 移位
“枪上刺刀样”畸形
异
正
常
常
外
外
观
观
桡骨远端骨折
屈曲型(Smith骨折)
牙齿侧方,随即抽出手指,以免被无意咬 伤。 2、如果由于局部肌肉痉挛,复位数次不能 成功,可局部用2%利多卡因2~3ml封闭,或 按摩局部后,再行复位。
口内复位法
脱位机制和分类
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 前脱位又分为
喙突下脱位 (多见)
盂下脱位 锁骨下脱位
诊断
有外伤病史 临床表现
患处疼痛、肿胀 方肩畸形 肩胛盂处有空虚感 Dugas征阳性
4、端提捺正
下颌关节脱位,两手四指上提下颌关节。
5.足蹬膝顶法
顾名思义,用足蹬,用膝顶,力量 较大,主要用于肩、膝或肘等大关节脱 位的整复。
5.足蹬膝顶法
5.足蹬膝顶法
膝顶法:也是一人操作,以肘关节脱位为例,患者
坐位,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握患肢上臂,一手握腕部 ,膝关节屈曲,足蹬在患者坐的椅子上,将膝放在患 肘前,顶压肱骨下端,握腕之手顺前臂方向用力牵引 并屈曲,即可复位。
骨折及脱位的 手法整复
适应证
1、大部分的新鲜骨折,尤其四肢骨折可行手法整复 2、 各部位关节脱位可手法复位
禁忌证
1、急性传染病、高热、脓肿、骨髓炎、骨 关节结核、恶性肿瘤、血友病等。 2、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压迫症状, 不稳定型脊柱骨折或有脊柱重度滑脱。 3、施行手法后,疼痛加重或出现异常反应。要立即 停止手法治疗,查明原因。
脱位复位手法
(一)手法注意事项
1、全面掌握病情,认真检查,明确诊断。 2、整复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3、做好患者思想工作。
(一)手法注意事项
4、选择有效的复位方法。 5、手法要熟悉、灵活,动作要轻巧。 6、脱位伴有骨折者,先整复脱位,后整复骨折。
(二)手法注意事项
1、手摸心会
通过手法触摸伤部,可进一步辨明 关节脱位的程度和方向
禁忌证
4、妊娠3个月左右妇女患急、慢性腰痛。手法治疗 可能引起流产或胎动不安。 5、手法区域有严重皮肤病或化脓性感染,手法可 引起病情加重或炎症扩散。 6、精神病患者或对手法治疗不配合者,治之无功。 7、其他,如生命体征不稳定,一般健康状况不良或患 有严重内科疾病等。严重的开放性骨折、脱位应首选 手术治疗。
手法的注意事项
1、手法前全面掌握病情 2、手法前的准备工作
要充分准备好所需要的一切器材 是否麻醉,以及采取何种麻醉止痛的方法 调整合适实施手法的患者体位,并保持在一定舒适的位置 确定手法, 与助手思想统一,密切合作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将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与患者说明
手法的注意事项
3、手法操作时的要求
正骨八法 — 摇摆触碰
触碰法(即叩击法):用于须使骨折部紧密嵌
插者,横型骨折发生在干骺端时,骨折整复夹板固 定后,可用一手固定骨折部的夹板,另 一手轻轻叩击骨折的远端,使骨折断端 紧密嵌擦,复位更加稳定。
正骨八法 — 夹挤分骨
正骨八法 — 夹挤分骨
要领:两手拇指挤食、中、无名
指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对相夹挤 两骨间隙。
血管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及后遗症
缺血性肌挛缩
正中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及后遗症
肘内翻畸形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
手法复位及固定:
无移位骨折或不完全性骨折,仅用小 夹板固定即可,无需整复。有移位的骨 折必须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及 早整复。
复位后给予夹板固定并用三角巾悬 于胸前。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
后脱位的体征:粘膝征阳性。 粘膝征是鉴别诊断髋关节前、后脱位的检查方法。 X线检查:股骨头向髋臼后方脱出。
前脱位的体征:粘膝征阴性。 X线检查:股骨头向髋臼前方脱出。
中心性脱位的体征: 患肢短缩,大转子内移。 X线检查:股骨头向髋臼中心嵌入并髋臼骨折。
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前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 可选用全麻、腰麻、硬膜外麻醉等。患者 仰卧于木板上,木板平放在地上,只要患 者全身情况许可,可立即进行手法复位。
3、屈伸回旋
关节脱位后骨端被撕裂的关节囊、韧 带或肌腱组织卡住或锁住,如单纯施以拔 伸牵引,则越是牵引脱位越是不易 纠正,应采用此法。
3、屈伸回旋
4、端提捺正
本手法主要用于纠正骨端的侧方移位。本手 法是联合手法,可以综合使用,也可以单独 使用。
4、端提捺正
肩关节脱位,用手端托肱骨头使其复位。
桡骨远端骨折
腕 部 掌 屈 尺 偏
手法整复要点(3) 纠正向背移位
脱位整复
手法前准备
手法前准备:嘱 患者坐靠背椅, 头倚墙,或助手 双手固定患者头 部。
口内复位法
术者站在患者前面,可先用中指揉捻颊车部数遍, 以缓解咀嚼肌的紧张。然后术者用数层纱布裹住双 拇指,防止复位时被患者咬伤,同时嘱患者不要紧 张,尽量放松面部肌肉,将口张大。
X 线 照 片
骨折线
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
伸直型(Colles骨折
)
X
线
照
骨
折
片
远
端
向
背
侧
移
位
骨折线
桡骨远端骨折
粉碎型骨折
X 线 照 片
骨折线经关节面
桡骨远端骨折
重叠移位
纠 正 重 叠 移 位
手法整复要点(1) 拨伸对抗牵引
桡骨远端骨折
捺 正 推 挤
手法整复要点(2) 纠正骨折块向桡侧移位
治疗
手法复位
一手握伤肘,以拇指按压桡 骨头部;同时用另一手握 伤肢腕部,并向下适当用 力牵拉,使前臂旋后同时 屈曲肘关节,常可听到轻 微的入臼声,使其手触及 伤侧肩部,复位成功。
桡骨头半脱位的复位方法 (1)拇指直接按在桡骨小头处(2)将前臂作旋后、旋前活动
诊断要点
髋部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弹性固定,支持 体重功能丧失,皮下瘀斑。
正骨八法 — 提按端挤
要领:操作时手指用力要适当,方向要正
确,部位要对准,着力点要稳固。术者手指与 患者皮肤要紧密接触,通过皮下组织直接用力 于骨折端,切忌在皮肤上来回摩檫, 以免损伤皮肤。
正骨八法 — 摇摆触碰
摇摆法:术者用两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维持牵
引下轻轻地左右摇摆或前后方向摆动骨折的远端,待 骨折断端的骨擦音逐渐变小或消失,则骨折断端已经 紧密吻合。
1、手摸心会
手摸心会可以辩明是否脱位,是半脱位 还是全脱位,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是新 鲜脱位还是陈旧性脱位等,术者作到心中 有数,施法时才能有的放矢。
2、拔伸牵引
关节脱位后,由于周围肌肉痉挛,脱位 的骨端被弹性固定在关节外的某个位置 上,如不施以牵引则脱位难以纠正。
2、拔伸牵引
在整复时一般先顺伤肢畸形方向牵引,然后逆 伤力方向牵引复位。在牵引过程中,可同时施 行屈曲、伸直、 内收、外展及 旋转等手法。
旋转。屈伸时一手固定关节近段,另一手握住远 段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 。
正骨八法 — 提按端挤
前后侧移位用提按手法 操作方法:医者两手拇指按突出的一端向下,
两手四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向上。
正骨八法 — 提按端挤
内外侧(即左右侧)移位用端挤手法。 操作方法:医者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
住骨折远端,用四指向医者方向用力谓之端,用 拇指反相用力谓之挤,将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内 挤迫。
(1)后脱位的复位方法
回旋法:助手用双手按压双侧髂前上棘以固 定骨盆;术者立于伤侧:①一手握住伤肢踝 部,另一手以肘窝提托其腘窝部,在向上提 拉的同时,将大腿内收、内旋、髋关节屈曲, 使大腿尽量贴近腹壁。②然后将伤肢外展、 外旋、伸直,在此过程中其骱有响声者,复 位即告成功。因此法的屈曲、外展、外旋、 伸直是一连续动作,形状恰似一个“?”(左 侧)或反问号(右侧),故又称划问号复位 法。
正骨八法 — 折顶回旋
折顶法要领:用力大
小,以原来重叠移位的多少 而定,用力的方向可正可斜 。单纯前后移位者,正位折 顶;同时有侧方移位者,斜 向折顶。
正骨八法 — 折顶回旋
利用回旋手法解除软组织嵌入时,应避免粗暴手 法,因其可能引起神经或血管的损伤。
正骨八法 — 推拿按摩
顺肌肉、肌腱的走行方向由上而下顺 骨捋筋,操作时手法要轻柔,达到散 瘀舒筋的目的。
思想集中,操作熟练,随症施治;尽量减轻 患者的痛苦;所施手法要达到施术的目的
手法的注意事项
4、手法治疗后的要求
手法后需要固定者,及时夹敷固定。 对骨折、脱位患者,施术后需行X线拍片复查。 手法后的效果及其他病情,应及时记录和图示。
正骨八法
(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
1、充分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2、密切注意全身情况的变化 3、掌握复位标准。
术者将双手拇指伸入患者口腔内,按于双侧下臼齿 上,其余四指在外托住下颌。两手拇指先往下按, 待下颌骨移动时再往里推,余四指同时协调地将下 颌骨向上端送,听到滑入关节的响声,说明复位已 经成功,此时将拇指速向两旁滑开,随即从口腔内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