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和古诗词阅读与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和古诗词阅读与练习
9.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3分)答:
1.(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2.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1处)(2分)
(1)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故.不为苟得也()(2)故患有所不辟.也()(3)蹴.尔而与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简答。

(8分)
(l)“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的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而“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分)
(2)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的人,批判的是的人。

(各用四个字概括)(2分)
(3)文中孟子关于“义”的论说,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但什么是“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往往赋予不同的内涵。

下面两位人物表现的是怎样的义”?请分别在横线上填写“义”的不同内涵。

(2分)
①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从容就义,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佳话。

②吴菊萍,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面对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义无反顾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文天祥表现出的是的“忠义“;吴菊萍表现出的是的“道义”。

1. (1)舍鱼/ 而取熊掌者也(2)所识穷乏者 / 得我与
2.(1)因此(2)通“避”,躲避(3)用脚踢(4)由此看来,这样看来
3.(可是有的人)见了高位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

这样,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4.(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2)舍生取义(保持本心)见利忘义(丧失本心)
(3)(1)忠君爱国(或:宁死不屈;富贵不能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献身)
(2)舍己为人(或:见义勇为;为了人民利益不顾自已安危)
1.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
C.乞人不屑
..(自己的修养)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
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得之.则生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身而.取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二者.不可得兼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名句。

鱼,我所欲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4.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本文旨在说明什么道理?
6.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1.D 2.C 3.①鱼是我所喜欢的②不单单是贤明的人存在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是贤明的人不丧失它罢了 4.正反对比举例论证 5.舍生取义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鱼我所欲也《孟子》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也。

(苟得:____ ___________)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 _________)(辟:_______ _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 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 _____)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

(本心:___________ 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简答题(5分)
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①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③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③“乡”通“向”,从前。

④停止,放弃。

⑤天性,天良。

(2)①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③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④(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3)①道理举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②答案示例: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者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2)贤者能勿丧耳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3分)
4.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

(不超过20字)(4分)
1.(1)通"避",躲避。

(2)丢掉
2.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具有的话,我就牺牲生命选取大义。

3.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4(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肯吃美国的救济粮)
9《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巳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
C.呼尔而与.之与:
D.万钟于我何加.焉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由是则生而.不用也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蹴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C.所恶有甚于.死者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4.请说说画线句子中的“是心”具体指什么?
1.①祸患,灾难②这,这样③给④增加,益处
2.A( A 转接 B 代乞人;结构助词,的 C 比;在 D 为了;是)
3.(我)所喜欢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意思对即可。


4.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或直接摘录原文“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解释下列名中加点的词。

⑴死,亦我所恶.
⑵故患.有所不辟也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子墨子闻之,起于.齐
C.贫者语于.富者 D.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3 “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举出人位因“舍生取义”而你崇敬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
你的名言。

4结合实例谈谈你对“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理解。

1.(1)痛恨,厌恶(2)祸患,灾难
2. D
3. 例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略(例子不限,只要能证明“贤者能勿丧耳”即可)
9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先帝不以臣卑鄙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人不知而不愠
C、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D、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受任于败军之际
2、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2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翻译句子。

(2分)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陋室铭》、《鱼我所欲也》两文分别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这种情趣和态度的?(4分)
答:
1、B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失掉了人的天性。

(2分,每半句1分。

)
4、示例:刘禹锡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却是不可取的。

(围绕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表明观点的1分,能作分析1分)
示例:孟子表明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气节,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围绕舍生取义表明观点的1分,能作分析1分)
9鱼我所欲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2)乡为身死而不受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补出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

(2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2分)
1、(1)益处、好处(2)通“向”,从前(3)侍奉(4)停止、放弃
2、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义;万钟或施舍
4、“贫贱不能移”或第二句。

9鱼我所欲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

(3分)
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
1①祸患灾难;②同“避”,躲避
2.(4分)①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傲苟且偷生的事。

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3.(人物1分,言或行2分,共3分)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4.(3分)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9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是亦不可以已.乎③然则
..何时而乐耶④微.斯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甲乙两段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请简述一例。

1(1)益处 (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3)(既然)这样,那么 (4)(如果)没有2.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3.(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对比4.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各占1分。

9鱼我所欲也孟子
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阅读理解:
⒈本文主题:论述人应当怎样对待"所欲"——舍生取义。

⒉本文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⒊本文结构:①、正面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②、反面论述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

⒋一段分层:①、从比喻入手入手引出中心论点。

②、进一步以生虽为所欲,但不为苟得,死虽为所恶但患有所不辟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③、以"如"字发端,反面提出假设继续论证自己的论点。

④以"行人"、"乞人"为例进一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⒌以"鱼"与"熊掌"比喻"生"与"义"是比喻论证。

⒍"不为苟得"的原因:所欲有甚于生者。

⒎"有所不辟"的原因:所恶有甚于死者。

⒏"有甚于生者"与"有甚于死者"分别指的是什么?义与不义。

⒐如果"所欲"没有超过"生"会怎样?凡可以求生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⒑凡"所恶"没有超过"死"会怎样?凡可以避患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⒒"凡可以求生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避患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所欲的""所恶的"是"有甚于生者义"和"有甚于死者不义"。

⒓"是心"指的是什么?"所欲"的"义"与"所不欲"的"不义"。

⒔孟子认为在舍生取义这一点上人们的态度怎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⒕第四段的结构作用?承上启下。

承接人皆有是心。

导出失其本心。

⒖第二段分两层:①、"万钟"与"一箪食,一豆羹"相照应说明什么:不辨礼仪接受万钟没有好处,只有不是。

得到华美的住宅,妻妾的侍奉以及所认识的穷人的感激,以"义"换取这些东西就是见利忘义。

②、继续与前文的舍生取义相照应,用排比句,以"向"与"今"比较指出不能为了华美的住宅,妻妾的侍奉,穷人的感激的目的而忘义,明确提出了不这样做就是丧失了本心。

⒗第一段是正面论证,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第二段是反面论证,论述了见利忘义是丧失本心。

⒘一、二段论证的目的说明义比生命重要人应保持本心。

⒙保持本心和丧失本心指:舍生取义和见利忘义。

⒚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①、比喻论证例如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的作用是论证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的事例比喻守义不辱。

②、对比论证:例如: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向合今对比。

③、举例论证:例如:一箪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论证以嗟来之食为羞。

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从反面论证丧失其心。

⒛对孟子的把"道义看成人心所固有的"的观点怎样评价?这是唯心主义先验论,这是不可取的,但他认为为了道义而舍生是有道理的。

21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2《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9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30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3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32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对举向与今天比较等
33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34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5应用:(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

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者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

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6)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9鱼我所欲也
1. 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可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开头运用什么修辞和什么手法来引出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中“是心”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中“所欲”“所恶”各指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作者认为这种做法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段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赞什么样的人?斥责什么样的人?告诫人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取义
2. 比喻类比
3.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 追求正义、弃恶扬善、甚至可以放弃生命
5.正义的事业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6.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但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7.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8.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9.赞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10. 比喻论证: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能掌,比喻“生与义不可得兼”时“舍生而取义”
举例论证:乞人不受“蹴尔”之食,路人不受“呼之”之食论证舍生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性。

对比论证:鱼和熊掌、生和死、“向”和“今”对比,突出舍什么、取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