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职工安居梦实现地企和谐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职工安居梦实现地企和谐发展

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

摘要: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矿区职工居住环境,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神华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2007年开展的沉陷区、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累计投入资金9.52亿,总搬迁户数31343户,到目前为止已有17340户从棚户区搬进了新居。这项工程切实改善了职工的生活环境,圆了职工的安居梦,提高了职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了企业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构筑了企业与职工、企业与地方的和谐共建,共同发展。

关键词:沉陷区棚户区搬迁改造民生

背景

乌海市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布局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最初,工矿企业职工在支援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在简陋的工棚中落脚栖身。然而没想到,这一落脚就是半个世纪。脏乱的棚户区,成为矿区生活的最大问题。由于先有矿后建城,城市规划先天不足,很多基础设施不到位,更为严重的是,多年的煤炭开采,造成地下大面积的采空和沉陷,居民住宅不同程度地出现裂缝、变形。

乌海市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是乌海市委市政府与神华集团公司达成共识,以国家治理煤炭企业采煤沉陷区为契机,于2006年提出并在当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2007年项目开始实施,旨在彻底改善治理矿区生活环境,是内蒙古自治区目前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乌海能源公司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

1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由原神华集团乌达矿业公司、海勃湾矿业公司、乌海煤焦化公司、蒙西煤化公司于2008年10月26日重组整合而成,隶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能源公司是一个集煤炭生产、洗选、焦化、煤化工及矸石发电为一体的多业并举、循环发展的综合性能源企业。公司本着产业关联度强、生产集约度高的原则,以创建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五型企业”,打造神华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为目标,以“安全、稳定、发展”为主要任务,走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至“十二五”末,形成煤—电—化工和煤—焦—化工的产业链,打造产能稳定、绿色环保、具有较强竞争力、特色鲜明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

改造工程是乌海市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海能源公司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和煤矿棚户区职工搬迁改造工程共涉及职工31343户,共计94029人(包括沉陷区4307户,实际沉陷区搬迁2183户,剩余2124户全部纳入棚户区搬迁范围)。神华集团公司预计投入资金共计11.32亿元,现已投入资金9.5257亿元,占总投资的84.15%。

责任行动

为解决好沉陷区、棚户区职工的实际问题,结合企业积极发展的现状,从2003年起,神华集团和原乌达、海勃湾矿业公司积极与国家发改委争取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优惠政策,并多次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协调,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于2006年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关于对项目立项的认可批复,并于2007年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改善未列入沉陷区综合治理范围内矿区职工的居住环境,在神华集团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原乌达、海勃湾矿业公司积极协商推动另一项惠民工程-----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力争全面改善矿区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1.总体规划,三方统筹推进

2007年7月,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矿区人口逐步向城区集中,改善棚户区居民生活条件,神华集团公司和乌海市政府签订了《煤矿棚户区居民搬迁改造框架协协议》,共同实施神华乌海能源公司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和煤矿棚户区居民搬迁改造工程。

该项目由国家、自治区、神华集团、乌海市政府、棚户区职工共同出资来完成。神华职工在搬迁中可享受补贴45500元/户。其中乌海市政府对每个搬迁职工补贴19500元,神华集团公司对每个搬迁职工补贴26000元。按照神华集团和乌海市政府对两大矿业公司棚户区居民补贴专题会议精神,2007-2008年隶属神华集团公司职工按65平米标准,补贴400元/平米,涉及搬迁职工5265户,补贴资金1.37亿元;由于市场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用涨价等因素,按照神华集团公司和乌海市政府在京会议精神,2009—2011年每平米上调70元,按470元/平米补贴,涉及搬迁职工10748户,补贴资金3.28亿元;2012年5月乌海市政府和乌海能源公司请示神华集团公司,每平米又上调了200元,按670元/平米补贴,涉及搬迁职工15330户,补贴资金6.67亿元。

为切实加强对该项目的组织领导,神华集团公司、乌海市、乌海能源公司共同组成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确定搬迁改造的范围,督促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研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三方共同做好该项目搬迁改造的宣传工作,确保搬迁改造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2.综合考虑,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作为资源枯竭型工矿城市,乌海矿区绝大部分区域已成为采空区,基础设施差,环境恶劣,既无产业支撑,也不适宜居民居住和就地改造。从职工切身利益和城市未来长远发展出发,乌海能源公司搬迁安置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2.1异地搬迁到城区或中心城区,异地安置区集中选在乌海市三个区(海勃湾区、海南区和乌达区)建成区范围内,规划选址在相对交通便利、有一定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的地块。拿到补贴后也可以到市场上自由购买商品房,但买新房必须拆掉棚户区的旧房。

2.2就地改造,主要是在公乌素镇,因为这里的居民80%无力搬迁。此外,公乌素镇房屋成新度较高,且居民在此生活就业方便,生活成本也低,故土难离,针对这一特点,乌海能源公司拿出补贴来为此地区修路、外墙维修及水电路改造,从而使就地改造的居民环境更加舒适。

2.3改造提升,选择房龄短、条件较好的工矿棚户区进行改造,由市区两级政府负责进行街道改造和小区绿化、美化、亮化,对现有房屋进行立面、供水、排水、供热等设施改造,提升居住环境。

3.多措并举,落实完善各项政策

在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采取“政企合作、两级(市棚户区领导小组负责政策制定、筹集资金等,三区政府负责建设、分配等)管理”的操作模式。不仅如此,乌海市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先后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建立了多渠道搬迁安置体系,体现了人性化搬迁。

3.1“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对于申请搬迁的居民,通过初审、复审、公示后发放准购证,按准购证和购房交款分配摇号,确保全过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办理,务必实现搬迁改造工作全过程的平稳顺利进行。

3.2给予搬迁居民多种选择

3.2.1按照属地安置原则,居民可对应自己现有的户型选择安置区65平米以下、65-70平米、70-80平米和80-90平米4种户型,超过65平米的部分执行各区市场参考价。

3.2.2允许有条件的乌达区、海南区搬迁居民向海勃湾区棚户区住宅集中,实行差别房价。

3.2.3对自愿到市场上购买商品房的搬迁居民,在交回原有住房后,每户仍可领取政府和企业的补贴资金45500元,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房。

3.3为困难群体提供多种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