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一章 PPT
合集下载
劳动法全册课件(2024)
2024/1/30
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包括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 动者死亡等情形。终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支付经济 补偿金等相关费用。
11
特殊类型劳动合同规定
2024/1/30
集体合同
是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关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的 协议。集体合同对全体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 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2024/1/30
25
女职工特殊保护政策解读
福利待遇调整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 经营状况变化,福利待遇 可适时调整。
20
社会保险缴纳及待遇享受条件
社会保险种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2024/1/30
社会保险缴纳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保 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待遇享受条件
劳动者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享受 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2024/1/30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 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24
职业病防治与伤亡事故处理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对可 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 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劳务派遣合同
劳动法 PPT课件
劳动法
一、劳动法 二、劳动合同 三、经典案例解析
1
《劳动法》的体例设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全文13章,107条法规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促进就业 •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第五章 工资
2
•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 第八章 职业培训 •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 第十章 劳动争议 •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 第十三章 附则
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
比如:一个生产洗衣粉的厂家,每个月需要以货 币支付工人工资,而不能在劳动者工作一个月后, 用自己厂家生产的一箱洗衣粉作为劳动报酬,这 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7
劳动报酬
•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 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 和工资水平。(ex:超市工资)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 约束力。 • 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 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 民法院确认。
26
劳动合同的解除
• 第三十一条 •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
通知用人单位。 •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
•我们平常所说的周六、周日,不是法定假日,只是 休息日。
12
6、带薪年假
•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3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 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 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一、劳动法 二、劳动合同 三、经典案例解析
1
《劳动法》的体例设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全文13章,107条法规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促进就业 •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第五章 工资
2
•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 第八章 职业培训 •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 第十章 劳动争议 •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 第十三章 附则
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
比如:一个生产洗衣粉的厂家,每个月需要以货 币支付工人工资,而不能在劳动者工作一个月后, 用自己厂家生产的一箱洗衣粉作为劳动报酬,这 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7
劳动报酬
•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 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 和工资水平。(ex:超市工资)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 约束力。 • 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 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 民法院确认。
26
劳动合同的解除
• 第三十一条 •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
通知用人单位。 •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
•我们平常所说的周六、周日,不是法定假日,只是 休息日。
12
6、带薪年假
•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3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 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 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劳动法PPT优质课件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4.3.424.3.401:46:5601:46:56March 4, 2024
•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4年3月4日星期一上午1时46分56秒01:46:5624.3.4
– 必须是由企业或企业代表和职工直接 订立,不得由人代替
– 坚持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 – 合同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1.2 劳动合同的内容
• 法定内容(必备内容)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劳动报酬 ➢劳动纪律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4.3.424.3.4Monday, March 04, 2024
1.3.1 订立合同两个误区
• 劳动关系存在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 原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愿意应当订立
新的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部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 规定的赔偿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 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 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 造成损失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01:46:5601:46:5601:463/4/2024 1:46:56 AM
•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4.3.401:46:5601:46Mar-244-Mar-24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原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12号)
l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主体资格
l 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 位的管理,从事安排的有酬劳动;
l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延伸思考: l 出租车公司与司机之间的关系? l 小时工与家政公司和雇主之间的关系? l 大学生兼职、大学生实习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
l 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法主体间已经 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由于一定的客观情况的 出现而引起法律关系中某些要素的变化。
l 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劳动法主体间的劳 动法律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亦即劳动权利和 劳动义务的消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二、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 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它社会关系 (1)劳动者管理方面的关系 (2)劳动力配置服务方面的关系 (3)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4)工会与职工、用工单位发生的社会关系 (5)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社会关系 (6)劳动监察方面的社会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关系从广义上说是指劳动主体在实现集 体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是从狭义上看:是指劳 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 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2.劳动关系的特征: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ppt全文学习解读
解除规定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和用 人单位单方解除三种情形。具体解除条件和程序依据法律 规定执行。
终止规定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在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依 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等相关待遇。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与工资
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保护措施
经期保护
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 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 的劳动。
产期保护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 护特别规定》对此做了进一步明确。
孕期保护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 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 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 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时效性要求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 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
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法律责任追究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等。
签订流程与注意事项
签订流程
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 合同条款进行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 书面劳动合同。
注意事项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合同期限的选择、 试用期条款的约定、服务期条款的设定以及违约 责任的明确等。
变更、解除和终止规定
变更规定 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 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终止规定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在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依 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等相关待遇。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与工资
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保护措施
经期保护
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 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 的劳动。
产期保护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 护特别规定》对此做了进一步明确。
孕期保护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 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 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 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时效性要求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 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
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法律责任追究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等。
签订流程与注意事项
签订流程
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 合同条款进行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 书面劳动合同。
注意事项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合同期限的选择、 试用期条款的约定、服务期条款的设定以及违约 责任的明确等。
变更、解除和终止规定
变更规定 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 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劳动法培训课件.ppt
•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德。
第四条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改造劳动义务。
第五条 国家发展劳动事业
•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 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 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 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 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 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 规定。
第十五条 使用童工的禁止
•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
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 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 权利。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章 促进就业
• 第十条国家促进就业政策 •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
件,扩大机会。 • 国家鼓励企业、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 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 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 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第十一条地方政府促进就业措施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 种类型的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 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 的工作的;
•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 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 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 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劳动合同的期限
•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 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 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 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四条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改造劳动义务。
第五条 国家发展劳动事业
•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 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 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 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 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 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 规定。
第十五条 使用童工的禁止
•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
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 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 权利。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章 促进就业
• 第十条国家促进就业政策 •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
件,扩大机会。 • 国家鼓励企业、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 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 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 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第十一条地方政府促进就业措施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 种类型的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 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 的工作的;
•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 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 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 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劳动合同的期限
•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 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 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 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法PPT课件
《劳动法》第33条第2款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 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1. 五、集体合同争议的解决
-
6
第三章 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的概述 1、劳动合同概念: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和有人
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参见《劳动法》 第16条)
2、劳动合同的分类 (1)、按劳动合同期限划分 :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和无固定期限的劳 动合 (2)、按就业方式划分 :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和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 同。 3、劳动合同的签订原则: 合法原则、公平原则 、平等自愿原则 、 协商一致原则、诚实守信原 则 4、劳动合同的生效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 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
8
第三章 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按照劳动合
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享有各自的权利。
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指的是在劳动合同
履行期间,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改变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
系的 法律规范总称。
1. 调整对象
1.劳动关系(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之间的社会关系)
2.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附随劳动关系)
包括:劳动行政关系、劳动服务关系、劳动团体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关系
1. 劳动法律关系
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
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
具有权务内容的关系。-Biblioteka 3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
6
第三章 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的概述 1、劳动合同概念: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和有人
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参见《劳动法》 第16条)
2、劳动合同的分类 (1)、按劳动合同期限划分 :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和无固定期限的劳 动合 (2)、按就业方式划分 :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和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 同。 3、劳动合同的签订原则: 合法原则、公平原则 、平等自愿原则 、 协商一致原则、诚实守信原 则 4、劳动合同的生效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 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
8
第三章 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按照劳动合
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享有各自的权利。
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指的是在劳动合同
履行期间,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改变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
系的 法律规范总称。
1. 调整对象
1.劳动关系(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之间的社会关系)
2.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附随劳动关系)
包括:劳动行政关系、劳动服务关系、劳动团体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关系
1. 劳动法律关系
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
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
具有权务内容的关系。-Biblioteka 3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
第一,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 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 会劳动。
第二,用人单位应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 动的数量和质量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第三,劳动者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和种族, 等量劳动(包括数量、质量与贡献)应当取得等 量报酬。
在我国分配制度中,要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 则,应当注意做到:①要体现奖勤罚懒、奖优 罚劣;②要体现多劳多得、鼓励多作贡献;③ 要体现效益分配优先兼顾公平;④要体现脑力 劳动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间的 差别。
第三,它必须在指导劳动立法和约束劳动执法中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认依据: 首先是宪法;
其次,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还应以我国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对劳 动法的基本要求为依据;
最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还应以对劳动者倾 斜保护理论为依据。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封建主
② 农民
人身 依附
雇主
④
雇工
契约 关系 私法
① 奴隶主
奴隶
② 封建主
人身 所有 农民
④ 雇主
人身
契约
依附 雇工
关系
③ 劳工法规:规定工时下限 工资上限 强化剥削
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学徒健康 与道德法》,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劳动 法的起源。此后,以英国为首,新兴 的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大量颁布以保护 劳工利益为宗旨的调整工厂劳动关系 的法律。
3.通过实行按劳分配和其他激励制度,充分调 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4.通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并要求用人单位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第二,用人单位应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 动的数量和质量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第三,劳动者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和种族, 等量劳动(包括数量、质量与贡献)应当取得等 量报酬。
在我国分配制度中,要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 则,应当注意做到:①要体现奖勤罚懒、奖优 罚劣;②要体现多劳多得、鼓励多作贡献;③ 要体现效益分配优先兼顾公平;④要体现脑力 劳动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间的 差别。
第三,它必须在指导劳动立法和约束劳动执法中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认依据: 首先是宪法;
其次,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还应以我国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对劳 动法的基本要求为依据;
最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还应以对劳动者倾 斜保护理论为依据。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封建主
② 农民
人身 依附
雇主
④
雇工
契约 关系 私法
① 奴隶主
奴隶
② 封建主
人身 所有 农民
④ 雇主
人身
契约
依附 雇工
关系
③ 劳工法规:规定工时下限 工资上限 强化剥削
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学徒健康 与道德法》,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劳动 法的起源。此后,以英国为首,新兴 的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大量颁布以保护 劳工利益为宗旨的调整工厂劳动关系 的法律。
3.通过实行按劳分配和其他激励制度,充分调 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4.通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并要求用人单位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人民大2024劳动法(第二版) 教学课件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三节 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四、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经济法诞生于19世纪末,以反垄断法的出现为标志,是一个产生较晚的法律部门。劳动法 诞生于19世纪初的“工厂立法”。与民法、刑法等历史悠久的法律部门相比,劳动法诞生、成 长的历史也比较晚,若与经济法相比,劳动法的诞生则早了将近一个世纪。劳动法的产生源于职 业劳动关系的普遍化;经济法的出现则源于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常态化。劳动法与经济 法的关系,就联系(相同点)而言,都是具有现代性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在功能和机理上都具有弥补 民商立法对新型社会关系调整功能不足的特点。就区别而言,经济法调整的是政府与市场主体 之间围绕生产和经营所产生的规制与调控关系,这是一种外部关系,其调整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 秩序化,实现经济生活在自由和秩序协调基础上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作为劳动法主要调整对象 的职业劳动关系,是一种单位内部关系,是组织体与其成员之间的劳动给付关系,调整的目标是实 现劳动与资本的结合(联姻)、协调、共进和劳动者利益之维护。
总则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劳动法的体系 第五节 劳动法与劳动伦理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分类
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 和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法律部门。 (一)国外关于劳动法概念的见解 通过考察国外关于劳动法的各种认识和见解,可得出以下结论: (1)劳动法诞生于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时期并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其规制对象。 (2)劳动法起源于工厂法,脱胎于市民法(民法)并超越和发展了市民法。 (3)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为使命,以确保劳动者生存利益不受侵犯为理念。 (二)我国学界对劳动法概念的认识 (1)所谓劳动,是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针对特定对象所从事的肉体或精神的活动 。 (2)劳动法的定义中涵盖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但对于反映劳动法部门法精神(部门 法品格)的法理念并未加以明示 (3)“法律规范的总和”这种属概念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可以包含诸如民法、行政法, 甚至是刑法之中的有关劳动问题的立法规范。
劳动法第三版
❖ 五、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人大制定)
❖ 六、地方政府劳动规章(地方政府制定)
❖ 七、我国政府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组织通过 的劳动公约和建议书
❖ 八、工会制定的经政府部门认可或工会与国 务院有关部委联合公布的有关劳动问题的规 范性文件
第四节 劳动法的内容
❖ 1. 劳动就业制度的规定 ❖ 2. 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 ❖ 3. 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 ❖ 4.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 ❖ 5. 工资方面的法规 ❖ 6. 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各项规程 ❖ 7.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 ❖ 8. 职业培训的法规 ❖ 9. 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
❖ 10.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11. 有关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 12.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一、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1、有独特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以及与劳 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社会关系 2、劳动法特点: (1)公法、私法兼容; (2)劳动保护法和劳动管理法的统一; (3)劳动关系协调法与劳动标准法的结合; (4)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配套。
❖ 中国法学界对劳动法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劳 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 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理解点:
1.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是法 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部门。
2. 劳动法与工厂立法有密切关系,是由 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3. 劳动法不仅调整劳动关系而且还要调 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的特征
1—5(教材P15) 6、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结合; 7、平等性质和隶属性质兼有。
❖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某些关系
1. 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 2. 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3. 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的关系 4. 工会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
❖ 六、地方政府劳动规章(地方政府制定)
❖ 七、我国政府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组织通过 的劳动公约和建议书
❖ 八、工会制定的经政府部门认可或工会与国 务院有关部委联合公布的有关劳动问题的规 范性文件
第四节 劳动法的内容
❖ 1. 劳动就业制度的规定 ❖ 2. 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 ❖ 3. 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 ❖ 4.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 ❖ 5. 工资方面的法规 ❖ 6. 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各项规程 ❖ 7.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 ❖ 8. 职业培训的法规 ❖ 9. 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
❖ 10.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11. 有关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 12.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一、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1、有独特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以及与劳 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社会关系 2、劳动法特点: (1)公法、私法兼容; (2)劳动保护法和劳动管理法的统一; (3)劳动关系协调法与劳动标准法的结合; (4)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配套。
❖ 中国法学界对劳动法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劳 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 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理解点:
1.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是法 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部门。
2. 劳动法与工厂立法有密切关系,是由 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3. 劳动法不仅调整劳动关系而且还要调 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的特征
1—5(教材P15) 6、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结合; 7、平等性质和隶属性质兼有。
❖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某些关系
1. 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 2. 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3. 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的关系 4. 工会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
第一章 劳动法基本理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二版)PPT课件)
• 遵守工会章程,执行工会决议,参加工 1 会活动,按月交纳会费
•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公德和职业 2 道德,遵守劳动纪律
• 积极参加民主管理,努力完成生产和工 3 作任务 4 • 其他:学习法律和工会知识等
三、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一)用人单位在个别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用人 单位 在个 别劳 动法 律关 系中 的权
劳动
5
得特殊培训
者在
个别
• 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平等享受保险福利、
劳动
6
获得社保待遇给付、获得利用公共福利
法律
设施
关系
中的 权利
•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依法自主选择争
7
议处理方式、请求依法受理争议、控告
不法行为
1 • 履行劳动合同、完成劳动任务
劳动 2 • 服从指示命令
者在 个别
3 •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含 义
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特殊保护或者倾斜性保护
理论 基础
是劳动法的本质要求;由劳动关系从属性决定 ;劳动者权利的人权性质
具体 建立劳动者权利的内容体系;形成特殊保护的 体现 实体规范体系;设置特殊保护的程序规范体系
引申:为何劳动者相对是个“弱者”?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劳动协调原则 含义 既是目标状态,也是调整方法
• 会计、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
• 基金会
引申: 1.自然人用工的 法律调整? 2.“高管”的界 定与法律调整
地域上的 适用范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由劳动法调整的用工 主体与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
(一)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产生的社会关系。——注意区分不同表述之间的使
用差别
特 点
与 劳 务 关 系 的 区 别
归结:防止用人单位滥用劳务关系规避依法应当 承担的劳动者职业风险责任
(一)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之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 他社会关系
主 要 情 形
三、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一、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特点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来自 二、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劳动者:作为主体资格的劳动者与 作为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
区 分 意 义
作为主体资格的劳动者: 需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评 价 要 素
作为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 含义
三、国际劳动立法
(一)概念
又称国际劳动标准或国际劳工标准,指国际劳工组织制 定的与劳动者权益有关的最低标准 (二)表现形式
(三)产生背景
(四)国际劳动组织
《费城 宣言》
:
1.劳动者不是 商品 2.言论自由和 结社自由是不 断进步的必要 条件 3.反对贫困
(五)国际劳工公约的类型
八大核心公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
(一)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三 个 视 角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劳动自由原则
含 义
理论 基础
具体 体现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劳动者权益保护原则
含 义
理论 基础
具体 体现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劳动协调原则
含义
理论 基础
具体 体现
五、劳动法的体系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本章教学重难点:劳动法的特征、基本原则及其关系、劳动 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之间的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原理 、主体及权利内容。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一、劳动法的概念和特点
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 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之一:劳动关系 概念: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社会化劳动过程
(四)《劳动法》颁布和实施以来的劳动立法
劳动合同方面:《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 集体劳动关系法方面:《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工会法》的再次修改等 劳动基准方面:《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 产法》《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等 劳动就业方面: 《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于就业管理规定》等 劳动争议处理方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社会保险方面:《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及修改、《社 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尘社会保险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 》等 相关司法解释:最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一、二、三、四)
特点
特别 提示
(二)用人单位
(三)其他主体
工会 雇主组织
就业服务 职业培训 劳动保护 社会保险 其他服务
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劳动者在个别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 者在 个别 劳动 法律 关系 中的 权利
劳动 者在 个别 劳动 法律 关系 中的 权利
劳动 者在 个别 劳动 法律 关系 中的 义务
1978年《宪法》恢复规定保障劳动权。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界90年代的劳动立法
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保障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 教育权。 劳动就业方面:《职业介绍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 》《关于招工考核择优录取的暂行规定》等 劳动合同方面:《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等 职业培训方面:《关于就业训练若干问题的暂行办法》等 工时制度方面: 1982年《宪法》规定保障休息权 工资制度方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关于国家机 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等 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矿山安全法》《尘肺病防治条例》等 特殊群体保护方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 社会保险方面:《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等 集体劳动法方面:《工会法》的修改 劳动争议处置方面:《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六)国际劳动公约的主要内容
(七)我国与国际劳动立法
1971年:新中国恢复了在ILO的合法席位
1983年:新中国正式恢复了在ILO的活动
截止目前,我国已经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达到26项, 其中含核心公约4项:第100号《男女同工同酬公约》 、第111号《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38号 《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第182号《禁止和立即 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
第一章 劳动法基本理论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本章是劳动法的基本原理部分,对 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体系内容、法 律关系以及历史演变进行介绍和讨论,是劳动法的总论部分, 是学习劳动法具体制度的前提。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劳动的特点、调整对 象、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及其关系、劳动法的体系内容、劳 动法律关系的原理、主体和内容,我国劳动立法、外国劳动 立法和国际劳动立法的关键性内容。
用人 单位 在个 别劳 动法 律关 系中 的权
利
用人 单位 在个 别劳 动法 律关 系中 的义
务
(二)“资方”在集体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资 方” 在集 体劳 动法 律关 系中 的权 利
“资 方” 在集 体劳 动法 律关 系中 的义
务
第三节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外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 背景
产生 标志
1802年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发展 历程
引申思考: 1.信息社会对劳动法调整生产的影响? 2.非正规就业对劳动法调整的影响? 3.“去管制化”思潮对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影响? 4.如何处理劳动关系的安定性与灵活性?
二、我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劳动立法 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保障劳动权。 《工会法》《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 》等 (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劳动立法
(二)“劳方”在集体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工会 代表 劳动 者相 对于 资方 的权 利
集
体
劳
“劳
动
动三
权
权”
的
基
本
内
容
会员 相对 于工 会的 权利
工会 代表 劳动 者相 对于 资方 的义
务
会员 相对 于工 会的 义务
三、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一)用人单位在个别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用差别
特 点
与 劳 务 关 系 的 区 别
归结:防止用人单位滥用劳务关系规避依法应当 承担的劳动者职业风险责任
(一)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之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 他社会关系
主 要 情 形
三、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一、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特点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来自 二、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劳动者:作为主体资格的劳动者与 作为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
区 分 意 义
作为主体资格的劳动者: 需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评 价 要 素
作为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 含义
三、国际劳动立法
(一)概念
又称国际劳动标准或国际劳工标准,指国际劳工组织制 定的与劳动者权益有关的最低标准 (二)表现形式
(三)产生背景
(四)国际劳动组织
《费城 宣言》
:
1.劳动者不是 商品 2.言论自由和 结社自由是不 断进步的必要 条件 3.反对贫困
(五)国际劳工公约的类型
八大核心公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
(一)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三 个 视 角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劳动自由原则
含 义
理论 基础
具体 体现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劳动者权益保护原则
含 义
理论 基础
具体 体现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劳动协调原则
含义
理论 基础
具体 体现
五、劳动法的体系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本章教学重难点:劳动法的特征、基本原则及其关系、劳动 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之间的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原理 、主体及权利内容。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一、劳动法的概念和特点
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 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之一:劳动关系 概念: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社会化劳动过程
(四)《劳动法》颁布和实施以来的劳动立法
劳动合同方面:《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 集体劳动关系法方面:《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工会法》的再次修改等 劳动基准方面:《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 产法》《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等 劳动就业方面: 《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于就业管理规定》等 劳动争议处理方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社会保险方面:《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及修改、《社 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尘社会保险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 》等 相关司法解释:最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一、二、三、四)
特点
特别 提示
(二)用人单位
(三)其他主体
工会 雇主组织
就业服务 职业培训 劳动保护 社会保险 其他服务
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劳动者在个别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 者在 个别 劳动 法律 关系 中的 权利
劳动 者在 个别 劳动 法律 关系 中的 权利
劳动 者在 个别 劳动 法律 关系 中的 义务
1978年《宪法》恢复规定保障劳动权。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界90年代的劳动立法
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保障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 教育权。 劳动就业方面:《职业介绍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 》《关于招工考核择优录取的暂行规定》等 劳动合同方面:《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等 职业培训方面:《关于就业训练若干问题的暂行办法》等 工时制度方面: 1982年《宪法》规定保障休息权 工资制度方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关于国家机 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等 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矿山安全法》《尘肺病防治条例》等 特殊群体保护方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 社会保险方面:《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等 集体劳动法方面:《工会法》的修改 劳动争议处置方面:《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六)国际劳动公约的主要内容
(七)我国与国际劳动立法
1971年:新中国恢复了在ILO的合法席位
1983年:新中国正式恢复了在ILO的活动
截止目前,我国已经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达到26项, 其中含核心公约4项:第100号《男女同工同酬公约》 、第111号《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38号 《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第182号《禁止和立即 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
第一章 劳动法基本理论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本章是劳动法的基本原理部分,对 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体系内容、法 律关系以及历史演变进行介绍和讨论,是劳动法的总论部分, 是学习劳动法具体制度的前提。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劳动的特点、调整对 象、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及其关系、劳动法的体系内容、劳 动法律关系的原理、主体和内容,我国劳动立法、外国劳动 立法和国际劳动立法的关键性内容。
用人 单位 在个 别劳 动法 律关 系中 的权
利
用人 单位 在个 别劳 动法 律关 系中 的义
务
(二)“资方”在集体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资 方” 在集 体劳 动法 律关 系中 的权 利
“资 方” 在集 体劳 动法 律关 系中 的义
务
第三节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外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 背景
产生 标志
1802年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发展 历程
引申思考: 1.信息社会对劳动法调整生产的影响? 2.非正规就业对劳动法调整的影响? 3.“去管制化”思潮对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影响? 4.如何处理劳动关系的安定性与灵活性?
二、我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劳动立法 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保障劳动权。 《工会法》《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 》等 (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劳动立法
(二)“劳方”在集体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工会 代表 劳动 者相 对于 资方 的权 利
集
体
劳
“劳
动
动三
权
权”
的
基
本
内
容
会员 相对 于工 会的 权利
工会 代表 劳动 者相 对于 资方 的义
务
会员 相对 于工 会的 义务
三、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一)用人单位在个别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