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修随想-----------聪明人
茶修随想----------文化与文化人
茶修随想-----------文化与文化人如果说明星的发展跟曾经的商业一样,属于国家政策调控,那接下来调控对象肯定就属于文化人。
中国人之所以在中国过得不开心,是因为有钱了有权了以后缺少知音。
整天面对俗人,俗世,俗物,人就感到压抑。
天天看明星,也是仅仅停留在表层。
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家庭也好,能留住人心的,往往是老弱病残的包容。
老弱病残因为生活艰辛,往往能理解身边人,包括丑人。
如今的社会是审美型社会,商超系统取代了母亲们的功能,普通民众感到生活得方便安心,但承载者往往感到生存压抑而苦闷,因为高处不胜寒,顶层没有老人叮咛,没有老外婆式的给后人们悄悄塞点心。
西方的社会有教堂,有教父,是通过时间养成的,社会经验其实比较丰富。
中国的社会其实是需要文化人承担教父般责任的,因为文化能穿透善恶,能从平地上构建不可能。
虽然文化人不管世事,但文化人能给人启迪,能化解人群深层的精神烦闷,因为文化创造都是需要结合心灵的,很多文化人的生命就像树榴一样,疙疙瘩瘩,满是艰辛。
一个地区的文化人数量其实决定了地区房价稳定与高层活动水平,因为顶层的精英们需要有精神追求,需要有人为他们的努力打钢印,明星与商人是做不到的,因为精神涵盖不了精英们的边际苦痛,商人们像鳄鱼一样让小商户寒心。
文化是需要养成与推动的,当明星的产业竞争到白热化,文化产业其实就到了黄金年龄。
文化最终要体现在人身上,没有文化人的文化是落不了地的,文化人需要有哲学基础,需要理解国家与人民的现存构成,需要传播正能量,或者传递温情。
文化不是舞台剧,文化有时候是无声的,就像做人一样,很多文化人其实都是不善于沟通的,因为群体的问题太多,文化人只能经营好适合自己的环境。
共产主义社会其实一直没有理清政治到底是给群众做儿子还是给群众做父亲的身份,文化人就一直很尴尬,一般都成为了愤青。
文化人要成为一种社会支撑,主流社会是需要为文化人搭台与为文化人正名的,不管是做儿子还是做父母亲,都是需要为文化人的存在开辟路径的。
茶修随想-----------老年的旅程
茶修随想-------------老年的旅程老年社会可能从老子往后就没人深入过真正的人生觉悟,因为前人总结了经验,后人们便习以为常接受,而没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创新。
从来没有在中国的典籍中发现关于老年剖析整个人生的教程,不是仿照前人,就是并不真诚,或者连某些圣人都是老了以后不谈自己,只说别人。
人在一生中要犯很多错,也要建很多功,功过相抵,人生就耗尽。
关于生命的离去,也没人站在年轻人的立场上去帮助年轻人调整心情,都是老气横秋的教训年轻人要遵从古训。
可能即使是圣人,也无法在年轻时感知如何面对老去的环境。
人老了以后气力不如年轻时激动,老人们除了料理自己的肉身,对物质都不太感兴趣。
每一分力气,都来自于运动劳动与食品的多元化供应。
老人们并不怕死,到了一定的年纪,活着就比死难受,就像年轻人每天都面对不堪重负的劳动一样,老人们一睁开眼睛就要面对沉重的身体活动,就像启动重大工程一样,从早到晚都是同一个流程,时间长了以后,闭上眼睛才叫安逸,所以一些大觉悟者就能自己选择时间圆寂,是因为气息的调动完全是由自己掌控,只要哪天不乐意开工,就自然退出了红尘,一如电脑永远不再开机。
年轻人害怕死亡,是因为体会不到身体的沉重,没有深度觉知生命的养成。
而中年人害怕死亡,是因为中年也还是有各种胃口与兴趣支撑着气力,不比老年胃口小了,行动不便了,活着就是一种费劲了。
年轻人年轻时锻炼身体,训练耐力,老了都会有用,越是耐力好精气足越是健康长寿耳清目明。
因为年轻时的劳动习惯会让老年保有身体的惯性。
少年练力,中年练气,就是要为老年做准备,因为呼吸与力气都是支撑老年控制自己的秘密武器。
而肥胖与惊恐,多心与臃肿,就到不了真正的老年,会在中年的时候就开始生病。
道家的练气并不没有道理,练气不是要长生不老,而是跟佛家的养生一样,是为了得善终。
老年最好的状态就是无牵无挂,只做自己。
而老年需要跨越孤独,跨越独立,跨越活着的道理,跨越绯闻,跨越人性,跨越无用。
茶修随想------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要什么
茶修随想-------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要什么成功学在中国遍地开花,洗脑的流程一个个比一个先进,有撕纸算日子的,有咆哮着问我是谁的,有发誓要成功的,有跑步健身搞得像军训的。
成功学让人们盯着目标不放松,为实现财务自由往前冲,许多人真的就是六亲不认,只是要成为成功的人。
成功学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盲目追逐成功过后会留下一地的病人,人们既不能达成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也不能停下来做一个普通人,甚至如何面对父母跟孩子都成了奢侈的流动。
要成功,要出名,要尊重,要当领头人,成功学的人群到了中年都很难熬,因为理想跟现实相差太大,曾经金碧辉煌的公司一旦遇到行政调整有可能荡然无存。
成功学教人们成功,让人发疯,但少有人真正教授人们如何营造成功的生存环境。
连自己的生命周期到底意味着什么都不清楚,对于医疗养生并不全然自信,只是为了卖产品而强撑精神,装成什么都懂,缺失了做人应有的敬畏心,结局往往让人伤心。
每个人在一开始最好知道自己生命中要什么,然后再去谈论成功,比较符合现实环境。
一生中要吃些什么,要穿些什么,要用些什么,要坚持些什么,要敬畏些什么,应该要有家训。
家庭的教育在时代的狂奔与老人的被做空的时代中断层,有家长没家教导致中国70后80后掉进成功学的陷阱,难以抽身。
连身体的基本构成都不清楚,连酸碱的基本常识都不具备,一个个中青年只是要成功。
有的成功学从心理学上打开中国人的心门,让人突然偶遇自己的情绪与激动,被蒙蔽长大的人往往就百分之百的要掉进深坑。
成功学对整个社会的镂空是比较严重的,很多人表面安心工作实际上并不满足于所得的收成。
一开始分配得太猛,成功得太狠,教训缺失得太严重,没有人为群体的身心灵打开接纳自己的门,是各种病症来临的原因。
安心的人才是社会稳定的象征,安心的人一定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并能清晰地为整个生命周期规划分寸。
社会教育与媒体应该要为所有人打开真诚的天窗,用行动告知所有人求生必须要坚持清醒。
茶修随想-----纯净社会对于人类来说有多重要?
茶修随想------------纯净社会对于人类来说有多重要?中国的当下如果不改革不要说发展,连延续都要出问题,我就在很多场合被各种学院派的老师当成学茶的学生而被教训不要玩手机,那种冷嘲热讽给我的生命说实在的真的留下了不少阴影,似乎每个老师都是圣母。
而为何会走上探索生命的道路,源于身边上了学的亲人一个个比一个更蠢。
人们似乎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关心自己,而都是把眼光盯着别人,只要他人有一点点漏洞,就义愤填庸,似乎世界都是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消沉。
所以中国的文化没法发展,年轻人都被误导跟压抑,老师们天天唱歌跳舞打牌确有国家承认的教学资质,淳朴天真的人们求上进就要被推进阴暗角落永不超生。
教育都不纯净,作为没有宗教信仰的群体来说,人们是要感到绝望的。
因为教育是通向纯净的唯一道路,而老师们不是臃肿就是身体变态,孩子们交托给老师们其实不如回家学手艺务农还能保住天真。
西方人当众演讲一方面来源于个人的训练,还有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的纯净,因为他人倾听怀抱着善意与好奇,而不会像中国的社会一样,人人都是小肚鸡肠恨不得搜罗一堆演讲者不配做人的道理。
西方人演讲完意味着进入下一个生命境界,因为每个人都是靠体验而成熟,并不是一场演说就决定高不高级。
下一秒才是开始,是西方社会的逻辑,这一次不好,还有下一次的希冀。
在中国的社会是没有这种氛围的,围观者可以用口水淹死新人,而观看的人绝大多数的觉悟停留在农耕。
从前厚黑学,密宗,心术,可以帮助地主家庭和管道路的家庭获得永恒的使命与身份,因为交通不畅,守成是最大的成功。
当代估计很多老师就是厚黑学,密宗,心术学的传人,祖辈的教训让他们防着所有人。
其实也坑了新人,因为阴影的存在让整个社会变得不能前行。
中国其实应该对教师队伍来一次彻底的清理,老师们都必须接近西方教父的纯净,因为百分之九十的老师是工人,而不是哲人,职业是教书,而不是当圣人。
纯净社会来自于对自己的彻底清理,要从农耕文明的臃肿转化到城市先进的光明。
茶修随想----------精算与道德
茶修随想------------------精算与道德西方的精算其实不止算产品,他们早就进入到算人性。
当中国人傻乎乎的要呼吁传统回归,西方人的如意算盘已经在做新的开启,因为中国的臃肿太严重,一旦将道德提上日程,意味着中国永远不能建成迪拜那样的新城。
要将一个农民家庭转换成科技家庭,至少要数十年的努力,因为从精神到身体,全部需要跨越,听话照做并没有用,那会使国家毫无创造力。
其实西方的法制永远是框住没有理想的人,让那些人在一个虚拟时空里自生自灭,自我放弃生命,所以心理学与医疗永远也解决不了底层的毛病,因为那跟体制有关,跟信仰有关,没有底层可以穿越信仰去引领民众的精神。
当中国人自以为自己有道德时候,学生们没想过自己自以为稳重的口吻是因为依靠了家庭,父母们没有想过资本来源于不公平,是国家在承担不公平的责任。
农民没想过不学习也是一种放纵,是城市在抵挡竞争。
工人们没有想过机器随时可以代劳手工,如果不掌握源头的创造,所有的工种都没有尊严支撑,同样是国家在负担人的尊重。
发展中国家在媒体的引领与西方的软文推送中,每个人都在要尊重,要资本,要光环,要生存环境,大多数人没想过要这些东西就是妄念,就需要付出生命价值,而一般的工种对于社会来说根本就没价值。
人们常常感叹宠物狗要得少,给予得多。
其实并不是那样,宠物狗要吃要喝,人类给他们提供,那供人娱乐为人看门就是必要的活动。
求生之厚,城里人往往忽视。
其实四大名著加起来,也不如老舍的《茶馆》直白通透。
活着就是要钻营,因为我们生存的时代已经脱离了纯农耕。
在城市无所谓身份,有的只有活动。
没有活动的人就不能在城里长久经营,理解不了商业运作核心的人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商人。
在西方人的人性精算中,从学校的门,路径,环境,人性,渠道,都已经算得密不透风,中国人怎么走,都是错的。
就像长沙碧桂园的学校一样,如果站在风水的角度去看整个学校的经营,就是给家长档灾的造型,意味着只要学校在一天,非主流的暴发户就安稳一天,学校一跨,意味着整个小区就是社会的灾民。
茶修随想------------底气与转化
茶修随想—--------底气与转化承担责任的人意味着有底气,因为承担会让人全神贯注,发自内心会让人音声低沉。
发自内心的承担责任,时间长了肯定就会成为大人,因为包容,宽容,懂得做人分寸,理解群体的矛盾。
所谓以貌取人,就是要从人的面相上去识别人有没有承担责任。
宗教参与社会竞争,其实在某个层面是让小人走捷径。
通过念经,持咒,对着狰狞的图案唱诵,时间长了人就会训练出跟承担了责任的人一样的面相,声音。
沟通跟朗诵,唱歌跟起哄,都是需要人去体验穿越的,微表情会在人的身体声音中留下痕迹。
而一般糊涂的大人往往喜欢以貌取人,以为看上去清秀,声音洪亮,微表情像是经历过矛盾的就是好员工,实际上很多人是躲在家里念经养成的稳重,跟群体的互动没一毛钱关系。
而一旦走捷径的小人们通过念经持咒获得了大人的面相与声音,也就意味着那样的人一旦承担责任单位就会跨,因为上下链接会断层,理想跟现实会有人为的漏洞。
下面的害怕念经的人的声音,面相,不敢造次穿越,高层的认为只有形象到位了,才能显示职位的作用。
就像当代主流家庭的后代很多被一些搞性修炼搞阴谋诡计的人利用一样,明面上的岗位也是被阴影笼罩,国企也好,私企也好,一些重要岗位面相好看的,基本上都有参与底气训练营。
而长得好看像那么回事,实际上动手就会出问题,因为人是活的,菩萨是不动的。
修自己可以对着画像,菩萨,对着社会经济活动就不能对着静物,而是需要对着动物。
所以当代的国企与私企都存在转化不到位的问题,各种单位里也是鱼龙混杂,长得好看的往往就是不干事的,看上去说话多的其实是在家念金刚经的。
还有一些修观音的,修弥勒的,就是要在人群中获取独特的面相痕迹。
一些念观音经的也是看上去大慈大悲,实际上也是跟群体每一毛钱关系,都是呆在家里练秘籍,也是同样的会在转化上出问题。
所以中国的管理层如今慢慢的内肿,所有的干部基本上都存在内脏变形的毛病,就是关键岗位被一些表面功夫蒙蔽,导致政令上传下达出了问题。
底气一定是干出来的,不是牌桌上酒桌上游戏出来,也不是佛堂里教堂里念经年出来的。
茶修随想------除了吃饭,人生真的没什么好计较
茶修随想-----------除了吃饭,人生真的没什么好计较
儒也好,道也好,佛也好,上帝也好,诸神也好,都不能让人不吃饭。
让人不吃饭还能活下去,就是真正的神奇,而学了一圈还是要吃饭,那就是变相的创造商机。
学问也可以用来做生意,因为做生意的本身也只是为了好好吃饭。
如果天天有饭吃,有清净的地方吃饭,谁还愿意出门做生意?
拜佛也好,感谢主也好,在吃饭之前跟吃饭之后,绝对是两个世界。
很多人把功劳归功于神,其实真正有功劳的是人。
不承认人的功劳,而承认神的功劳,就只能默默付出,不能评判整个人类世界。
因为是人类创造的公理,避免了群体的博弈,自相残杀,避免了恶性攻击。
古人仰仗神是因为要为发展找一个公理,从前不像如今有数据托底。
消灭谁,都是神说了算,一如很多人到了当代还是拿菩萨来攻击个体。
整体的人性评估,在共产主义社会其实需要普及。
不是哪家的菩萨大,哪家就更有理。
人的修养,永无止境,不到断气的那天,就不知道会走到哪里。
吃饭,永远是先进的情绪。
烦闷枯燥仇恨情爱冲动,在吃饭这个问题上,都可以放下。
只要还能吃饭,还要吃饭,还有饭吃,人生,就真的没什么好计较。
大树妈妈茶修
2016年5月17日。
茶修随想------------平实的智慧
茶修随想------------平实的智慧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中国人的养生哲学。
为什么要这样?并不是彰显人们有文化有道德,而是一种善终的保证。
报应,因果,似乎是佛教用语,但其实都是生命的知识构成。
人类因为经历了太多的战争,而伤痕累累,身心疲惫,时代就是要在教训中总结经验,将人类拉进和睦相处的大环境。
而人如果觉悟不了人的生命本身,谈宇宙与道德都是毫无意义,就像儒家的执着害苦了读书人一样,弱小一旦被忽视,产生的暴力冲动是不可想象的。
而老弱病残是群体的构成,妇女与儿童都是社会的支撑,人类最终要追寻符合自然规律的道路来生存,而不能自以为是的偏执认定爱恨就独断专行。
佛教的思想比道教儒教基督教都伟大,因为涵盖了子子孙孙,虽然很多知识点需要调整,但整体的觉悟是很高的,是一种看破人类世界的智慧留存。
如果佛教能打破寺庙的隔离,真正从悲悯的觉悟融入生活,人类就可以接近大同了。
共产主义社会如今有点类似佛教,但比佛教先进,因为融入了生活,真正做到了没有分别心。
平实,是佛教的核心,因为人在看,人在做,没有秘密,身体不会骗人,孩子不会骗人。
如果孩子出问题,那一定是大人不够平实,社会不够平实,不够真诚。
如果孩子长不大,那也是人群不够平实,人人都喜欢假大空。
大树妈妈茶修
2016年9月22日。
茶修随想-----成功的三温暖
茶修随想----------成功的三温暖
最近我在思考新商业的发展为何如此缓慢?举国经济为何一片萧条。
可能这个课题有点大,但不思考似乎又不能成功。
从前的成功人士,我见过很多,跟政治走得很近,近到能让领导一凑近商人,就能有温馨,温暖,温情。
因为第一批商人多有道德阴影,不是穷怕了,就是家里饿死了人,或者,急于改变不被尊重的身份。
对于机会的把握,每一个有意识发财成功的人都卯足了劲,紧盯着官人,生怕不被看重。
那个年代里的官,比如今的官,不可同日而语,简直就是像神一样,走到哪里都被尊重。
如今的很多高层,见识过那种热情,很多人以为自己当了同样岗位的官,就能效仿前人,上任之前复习了无数次,要如何冷静的面对商人们的三温暖。
结果是,不止没有三温暖,到处都是大屎盆。
懵懂者会当凌绝顶的后果,是被玩坏了经济的高人们举过头顶,迎接人群中吐吐沫星,臭鸡蛋,拍胸脯顿足要找高层理论的汹涌。
有一些单纯的,还在等,等新人们卑躬屈膝为了点钱财跪倒在客厅。
所以很多项目都上不去。
因为新人们的商业计划里,没有所谓的幕后阴影。
能上就上,不能上就去讨饭,反正共产主义社会饿不死人。
第一批因为匍匐获利的商人,已经成功跻身政治大本营,虎视眈眈,盯着后人,要他们再低声下气,也已经不可能。
官,被架空。
新商业,因为从资本到经验,都不够稳重,更加不愿意三温暖干部让他们如何开心。
逆差,便于时局中产生。
当官的左等右等,还是只等来几个愿意出丑的老人。
新人们左盼右盼,还是不见公平。
成功的三温暖,如今,大家都在掂量轻重。
大树妈妈茶修
2016年4月26日。
茶修随想---------脑细胞的丰富与营养的平衡
茶修随想-----------脑细胞的丰富与营养的平衡感恩教育其实掩盖了很多问题,比如伦理问题,个体价值问题,分配问题,法律问题。
尤其是没有群体公信监督的感恩,那简直就是让人置身法外之地。
西方的感恩,在中国的人群中传播,并不感恩中国人,而只是享受中国人创造的时空,不感恩于中国人而要教训中国人,还要在中国搞管理,没法让人理解与认同,价值观差距过大。
城市的构建压力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得奔跑,因为西方的强盗思维抢走了我们几千年累积的瑰宝。
如果说青年以享受强盗家里的美好而炫耀,并不是体察自己家里家底不怎么好,这种青年人,最好不要呆在中国,因为国家养不起这种恬不知耻。
中国人讲究克己复礼,讲究遵循因果,凡事留有余地。
如果根基好,福德深,就不会被狂躁的群体干扰,而让自己置身毒跑道。
要知道西方出一个政治领袖,需要多少牛羊供养其养成熟脑细胞?控制,索取,贪婪,口无遮拦,是西方一贯的模式,而且只要看到人家弱就赶上去批判。
西方的感恩,微表情,常算计可怜人,不算自己。
从人的脑细胞养成与坐吃山空还能如沐春风的表情去看,一个个口无遮拦的政客,有时候那种微表情背后的解读表现出其人梦想鲸吞了整个发展中国家。
而有些中层在中国的土地上吃着中国人饭菜,用中国人的民脂民膏养活身心,还要鼓励中国人出国散心,像郎永淳先生这样的个案,似乎已经成为了精英们的共识。
而为何会沦落至此,与高层的沦陷绝对也脱离不了关系。
随着中国经营的时间越来越长,老人们越老越需要营养平衡身心,越来越需要安定的环境。
要知道想得越多的人,越需要精致的营养供应。
年轻人有时候不是不愿意留在自己的国家,而是国家的发展已经跟不上人们老去的步伐。
脑细胞的营养战争,决定着中国能不能留住精英。
很多人因为缺乏营养而患了癌症,国家并没有深入了解城市人均生活水平,精英们很难抗拒国外数据递过来的分红。
一边是老套,一边是阴森,作何选择,取决于个体的良心。
如何用营养的均衡保住我们的大脑,成为了时代精英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面对。
茶修随想--------------儒释道与当代生活养成
茶修随想-------------儒释道与当代生活养成当代人的生活必须要吸取人类社会的精华,糟粕都必须进行抛弃,因为每个人面对的讯息太宽,如果没有精准的生命依靠,人们就将被精神绞杀,不但不能生活得更好,只会死于自己的矛盾。
中国人就是活生生被精神绑住了手脚,西方人用逻辑思维将政府绑在铁柱子上,将年轻人带到悬崖边,将中老年隔离在老套中。
如果不从现实中剥离出适合中国人生存的理念,不给中国人松绑,中国人就只能被西方的逻辑思维玩弄,从民主到宪法,从均衡到人生,他们全部都给你搞成混沌。
从大学教材到精英子孙,从老师的傻孩子到政治的接班人,都是被西方人洗脑吸引一番后,再让他们回归群体中祸乱群众,就像在老鼠的肛门中塞进黄豆,如今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年轻人跟从前不同,如今的教育已经全部都是恶意输送,不再是技术先进的推动。
被塞了黄豆的老鼠回到族群中,因为忍受不了膨胀的痛苦,只能把同伴全咬死,而后筋疲力尽感到生命有了证明。
当全中国精英们的孩子全部都以在某某西方大学而骄傲的时候,中国的大学瞬间就成了垃圾桶。
尤其是所谓中国一流大学的演讲稿全部服务外国人,中国的底层真的是没有力量与失去抗衡的。
西方的教育因为受逻辑思维的引领,他们给各种资质平平的人们安上神童的名分,神童便只能在西方的模式中感受到存在与兴奋,在发展中国家因为道路不清晰,教育被做空,商业不精准,国家负担重,而不能像西方一样简单单纯,所以神童们一旦回国遇到挫折,都是把责任推到国家与政府或者群众身上,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只是被西方人用教育进行了玩弄。
卖国求荣的事情很多是因为所谓精英们的义愤填庸,满腔正义,血泪飞奔。
其实作为人来说,服从于非自己国家的宗教,理解不了自己国家的厚重,挖掘不出自己国家的先进,而只是在一种虚拟氛围中要寻找活着的证明,这些人已经是被宗教与教育荼毒成了脑残的可怜人。
尤其是西方人宣传蜘蛛精神,指导年轻人做空家庭,吃掉母亲,才能成为超人。
所以可想而知送孩子出国受教育对于农耕文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茶修随想-------无处自在 放心读书
茶修随想--------无处自在放心读书
其实仔细想想,人类社会是由谁在操控的?无外乎文化人。
宗教,科技,数据,审美,无一不是由人创造。
连神的来龙去脉,主义的从上至下,商业的从高到低,人群的从老到幼,都是由文化人排兵布阵经营出来的。
故事都是人创造的,神话也是。
生意都是人创造的,商品也是。
政治都是靠人经营的,主义也是。
一切,都是以人为本。
古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寂静,深渊,从来都是文化铺垫,经营,回旋出来的。
商业,地产,车马,流动,分配,无一不是仰仗文化手段。
没有文化人,何来文化?
没有文化,何来人境?
人都是熙熙攘攘,为名利奔波,所谓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
而主导名利的,又无一不是文化人。
文化人之赋,比,兴,之后才能位高权重,大隐于朝,因为摆得平民生,创造得了先进。
如今的世界,真的已无自在,人人都可放心读书。
唯有读书,方能不败给自己的无知。
很多人七老八十,位高权重,还在赋。
有的资产上亿员工数万,不知兴。
有的毫无修养,更别提道德,偏偏还要去比。
放心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是空谈。
只是此读书,非学校里的彼读书。
大树妈妈茶修
2016年5月9日。
茶修随想--------深度教养
茶修随想----------深度教养
深度教养,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可以让人游走于社会不被甩出时局,不被心怀叵测者利用,不患得患失盲目追求成功的心理学。
心理学有时候不是教育能教得出来的,需要结合大量的人事让人去体悟,感悟,顿悟。
中国的主流接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说不积极,那是假的,要说有能力,也是假的。
很多人在思维上已经严重脱离实际,在父辈母辈的不那么接近事实真相的教育下,或者,是因为不平不公而想有新崛起的教育下,新人们被带到了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中间仰仗商人的尴尬境地。
很多老人们都一一栽倒在阴谋家的怀里,何况年轻人有各种贪欲。
被商人们玩弄于股掌,成为了新时代政治新星们无可回避的严重问题。
老人们一旦退后,各种疯狂,就会在中国的地区上演博弈。
因为没有稳定的心理,没有正确的理解政治存在的意义,没有意识到人生其实没有所谓的成功,只能仰仗公理。
深度教养,对于奔波于权力场上的年轻人来说,一会高,一会低,一会看到父辈母辈痛哭流涕,一会自己被训斥得不知所以。
盲目,成为了新人们的不得已。
深度恐慌,似乎也不能解释体制内的无力。
老一辈能理解权利为何会产生差距,新人们却是理解不了的一肚子脾气。
老人们能服从军事管理,知道国家的主权建立仰仗于牺牲的兄弟。
年轻人却不能。
因为他们的世界里,从一开始,就是山花烂漫,景色怡然。
走捷径,要成功,成为了年轻人跳入陷阱的最佳快门。
而一切的产生,皆来自于教育的粗暴。
大树妈妈茶修
2016年5月12日。
茶修随想-----人们在没有喝茶以前,一切理解都是幼稚的
茶修随想---------人们在没喝茶以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幼稚的
人类在没喝茶以前,所有的见解都是幼稚的,比如有人说喝茶跟身体无关之类的蠢话。
幼稚的人总是会干些傻事,喝茶的人们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不喝茶的人聊天,总是会少些乐趣与深邃,不如不聊。
喝茶的人有些懒散,因为有很多心事,要边喝茶边消化。
人的一生从开始到结束,如果没有茶,就像没有长大过一样,永远也理解不了成年人的世界。
而人类一旦开始喝茶,整个世界会变得理智而安静。
大树妈妈茶修
2016年6月16日。
茶修随想--------成熟的代价
茶修随想--------成熟的代价每个人在通往成熟的路上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婚姻,爱情,性,知识,经验,家人,朋友,离分,教育,养育,同情,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西方人说青春无悔,中国人说青春万岁,那只是一种道德的共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得自己一件件事去经历。
人类在去往成熟的路上有时候存在着未知的风险,遇见未知的自己有点浪漫主义,实际上每一个经验都是从风险中获得,行动意味着将有收获,付出意味着耕种。
世界上绝对没有一模一样的人生,顶多经历在某个区间相同。
所以每个人的成熟程度也是不同的,越成熟的人经历越多,冒的风险也越多。
资本社会其实是一个成熟的人构建的社会,跟年轻人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所有的不成熟都是资本的获利途径,所有的幼稚都是资本家挖陷阱的必经之地。
中国人在呼唤青春万岁的时候,也应该清醒的面对现实,不能沉浸在自以为是理所当然里。
是要让所有人一辈子不成熟,还是在一开始就要鼓励人们去冒险?中国的父母有时候单纯幼稚到了极点,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天使,永远天真,很少有父母真正看清了整个社会,看清了人的兽性,看清了全球化的资本面孔。
西方的父母允许孩子们不成熟,是要让他们自己去经历,慢慢养成成熟的人性,中国的父母是一开始就把孩子当大人,甚至当圣人,不允许孩子们犯一点点错误,似乎人生来就是全能。
所以中国人的一生往往是只有一面的,那就是阳光灿烂,文质彬彬,其实很多人到了老年,内心依然是个儿童。
因为从家庭开始,从教育开始,大人们就不愿意承担让人成熟的社会责任。
就像农民们种西瓜不是播种施肥除虫,而是直接把西瓜丢在土地上然后再抱回家,似乎当了一回农民。
看上去一直很平衡,没有损失,也没有亏本,也没有风险,也没有库存,实际上从一开始到最后都不可能有发展的可能性。
大树妈妈茶修2016年12月26日。
茶修随想-----------茶人与商人
茶修随想-----------茶人与商人
中国如果没有茶人,就不会有商业。
资本左右行政,其实行政并没有作用。
印度的社会就是被资本左右行政,而行政人员都只能当狗熊。
中国的社会形态跟西方不同,中国如果是要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也必须确定人的主观独立功能,而不能仰仗西方的资本搞商业运营。
资本主义必须附带人性本恶的宗教,必须要附带国际警察支撑,不然没法向团队说明为何要突如其来不闻不问。
中国有一二十年仰仗资本的时空,换来了山头主义与教育的被做空,换来了主流后人不是只能出国就是只能变废人的悲催环境。
茶人是中国社会的核心支撑,是商业环境的坚定支撑,却没有人去觉知茶产业的厚重。
中国的商学院也好,茶产业也好,都有待调整。
定位不精准跟文化的不确定有关。
跟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区分没有确定有关,跟我在故我思还是我思故我在的区分没有清晰有关。
人们并不是因为资本而生存,人类是因为感动与相信,坚持创造新环境保证自己能善终而打拼。
大树妈妈茶修
2016年8月2日。
茶修随想--------茶修是为了修养人类的大脑
茶修随想-------茶修是为了修养人类的大脑
茶修并不是什么情怀,茶修是为了修养人类的大脑。
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代,大脑极其需要空间补充调剂稳定性。
影视,资讯,身份,癌症,先进,调试,对错,都是需要人用大脑去承担。
人类的大脑在世界链接扁平的过程中,很多人因为缺乏修养的方式和环境成为了神经病。
茶修,不是什么人文情怀,而是一种来自于人类身心灵深度的刚性需求。
是人类对于未知探索与获得的过程中,最好的补给站。
冷静,深沉,呼吸平稳,才能养成健康的大脑。
年龄递增,需要稳定的环境来包容大脑的神经元多样性。
在从一而终的环境里,人类才有可能获得大脑细胞的几十年生命经营后的最终完型。
大树妈妈茶修
2016年5月20日。
茶修随想-----免于恐惧
茶修随想-----免于恐惧文化到底有什么用?贫富到底如何算均衡?农民如何才能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修养到底跟什么联通?我觉得这些问题值得儒释道三家坐下来探讨,不能各行其道以后,结果还是感到农民最可靠。
我自己的人生经历稍微总结,发现修养跟财富其实没有一点关系,儿时的生活环境,跟原始社会,没有任何区分。
几根木棍支起来的茅坑,出门捡狗屎种菜的勤奋,冬天挖树兜取暖的劳动,夏日里常食馊饭的毫无疑问,无有男女观念的懵懂,三岁开始做饭洗碗,四五岁下田耕种的折腾,读书等于混日子的沉重,参加工作只要有时间就睡觉的不管不问。
到了二三十岁,干了许多工种,都没有发现自己活着的真正缘分。
发现自己是个独立个体的这几年,有时候躺在床上发现自己身材臃肿,吃吃喝喝长得已经比老虎更吓人,小小的心脏要供养各种系统,伸个脚抬个手都是需要觉知支撑,很多夜晚,想着想着就开始感到生之沉重。
在无知中成长,成熟,成家,成人,成功,果真很吓人。
所幸文化的普及到了当代,还是比较天真,没有古时候的五花大绑,让人无法挪动精神。
从亲情,爱情,友情,群情里完全走过,又完全抽身,从真诚的经营,到虚伪的腾空,如今还是感到必须有文化支撑。
军营里的文化能保证人的呼吸系统单纯,只要坚持相信,奉献,人们可以一直保有青春。
但人如果没有群体的人文修养,没有关于家庭,人伦,责任的区分,单纯的理解有时候会在中老年时来一个彻底的分崩。
单纯支撑不了复杂的社群关系,人心便开始感到惊恐。
一如当代很多军旅团队出来的人,在参加工作后,会生上各种各样的病。
因为修养没有对接好,环境没有让气场从一而终,过度的集中,面对过度的散漫,结果就是如今的举国病痛。
学生们的思维,到如今看来,已经接近神经病,没有一所学校的校训,能支撑学生们合理塑造健康的人格,朴素的家庭。
当代的教育,造成了校园大面积的精神中立,精神极端,精神亢奋。
文化,在功用上,没有为学生们拉开免于恐惧的口袋阵。
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成功得过于偶然,没有群体支撑,与政治团队一起,将面临无以为继的惶恐,文化,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包容虚伪,只能走走停停,每过几年,就得换一个面侧重。
茶修随想--------领袖气质来自绝对的全然与热爱
茶修随想--------领袖气质来自绝对的全然与热爱超体精神有一个好处,就是精神永远走在前面,人们如何努力也到达不了超人的理想,所以超体精神就很容易让人全神贯注全力以赴行动。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物理组成,每一种器官只要停下来懒惰就意味着身体会臃肿,唯有通过精神的全神贯注集中,身体的全力以赴,才能使人获得全然的畅通。
迷信,神圣,超人,大面积传播的真正原因也是因为人类本身的刚需,人们需要一种超越物理机能的精神引领使人类的身心灵在行动中合一,忘我,达到美好的生命轻盈仙境。
超体精神就像一个庞大的吸引力黑洞,将人体的杂念,歪念,邪念,都吸得一干二净,宗教迷信在超体精神面前都只能保命,不能使人获得狂热的激动。
激动而全然的体验会使人进入极乐境界,因为神经全部打开,毛孔也全部打开,人类就可以通过食品的享用而进化得超越普通。
现实中所有物资与资本其实都不能使人超越,东西越多人就越渺小,被物资捆绑也就意味着个体缺乏自信。
人在一生中都需要经营超体精神,只有不断的超越自己的体能,才能获得群体的追捧与信任。
每一个具备领袖气质的人,在生命的旅途中,首先就是要去寻找自己真正热爱与信任的事物与精神,然后结合自己的生命优势去践行,去穿越,去为生命的延续完型。
在没有超体精神支撑的阶段,人们很容易分神,分神一旦觉悟到身体的细微存在,人们就会在中途不能全然的行动,所以超体精神在教育启蒙的时候,对身体的物理养成需要做精确而理性的铺垫,要为超人们的饮食起居塑造良好的背景,贫与富都可以活得很健康,就是超人们勇于尝试不同的后勤保证。
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个人都得脚踏实地的经营自己的热爱与热情,唯有经营,不害怕犯错,不回避分心,最终人们还是能从经验中回归到超越普通的神位上享受众人的追捧。
超人们会随着爱情,婚姻,孩子,教育,分离的来临而分心,但最终这一切都会过去,只要在最初的时候确定自己真的热爱,单纯还是会再次光临。
大树妈妈茶修2016年12月3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修随想-----------聪明人
老人的世界其实没有聪明人,只有臣服于无能的人。
聪明人就像懒人一样,其实不属于人类社会的顶层,因为顶层的结构由老人组成。
当时代越发展,群居文明越先进,对人的要求其实越高,老人们绝对都是身怀绝技,做了很多好事才能在中青年当中穿行。
与其说人类社会是依靠制度发展起来的,不如说是人性把人们逼成功的。
老子500岁时要出城被守卫逼着写了道德经,说明老人们也并不是真自在的,还是要顾虑人性的。
出了城,是死是活,就没人关心了,因为不再妨碍他人。
聪明人所谓的聪明,只是自欺欺人,因为人类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强,每一分聪明都意味着伤了别人的心,因为聪明的背后对应着愚蠢。
没有谁想做愚蠢的人,所以人们也并不会尊重聪明人。
中国的社会讲中庸,就是再成功,也得隐忍做人,不能居功。
聪明人是跟懒人一样,很早就要被淘汰出人群的人。
因为人越聪明,群体就感到越害怕,害怕聪明人来算计自己。
就像如今的美国人一样,说实在的,所有人都感到他们是可怕的。
大树妈妈茶修
2016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