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牧场之国 第二课时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教案(内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教案(内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牧场之国》这篇课文的大意。
2.能够朗读《牧场之国》这篇课文,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
3.能够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4.能够表述自己对《牧场之国》的理解与感受。
5.能够模仿课文中描述牧场生活的情景,进行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2.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意识,尊重与珍惜生命。
3.培养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发展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牧场之国》这篇课文进行理解和朗读。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3.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隐喻。
2.引导学生学会用顺口溜的方式记住重点内容。
3.促使学生自主参与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堂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牧场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农田和牧场的兴趣。
2.新课呈现(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牧场之国》,让学生跟读,重点把握语音语调。
3.文本解析(20分钟)–导读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小组讨论(10分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
5.合作表演(10分钟)–小组成员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片段,培养学生表达和合作能力。
第二课时1.复习与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本节课学习重点。
2.课文学习(15分钟)–教师讲解难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入。
3.课文讲解(20分钟)–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逐句讲解,解析语言和情感表达。
4.情感体验(10分钟)–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引导表达情感。
5.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思想,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讨论,提高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二课
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2.归纳故事中的事物,描述景物描写;
3.学习内心独白。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主题;
2.描写牧场的景物;
3.学会内心独白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主题;
2.内心独白的表达。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材《牧场之国》、教案、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牧场的景色,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学习内容讲解
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主题;
2.分段讲解故事中的重要环节,帮助学生理解。
3. 活动设计
1.分组讨论:请学生小组讨论牧场景色的描写,找出关键词;
2.朗读练习:学生自愿朗读故事中的部分内容,感受内心独白的情感。
4. 拓展延伸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对牧场景色的理解;引导学生想象并写下自己内心独白的情感。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当堂课的重点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写下对牧场景色的描述和自己的内心独白。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内心独白,增强了学生对故事情感的体会,提高了写作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朿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案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19《牧场之国》
课时
共(二)课时
第(2)课时
一次备课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感悟课文中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一番情趣的地方,积累描写牛、马、羊的拟人句。
教学重点
2.课文中除了写成群的牲畜,丰美的水草,还写了什么?(咱们把挤奶的人叫作牧民,拿笔画出描写牧民的句子。(指名学生读)
3.你还从哪个句子看出人们对牲畜的关爱?(指名学生说)
4.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牧场完全安静下来是怎样的?(指名学生说)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品味积累,以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传神,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
小结
拓展
(5 )
分
1.引导学生介绍荷兰的其他特点。
除了牧场之外,你还了解荷兰其他的特点吗?
2.荷兰还被称为“花之国”,请来介绍一下。
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运用资料的综合学习能力。
板
书
设
计
总述—水之国 花之国 牧场之
绿色低地 黑白花牛读课文。
新
知
探
究
(25 )
分
一、理解感悟,体会表达
1.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碧绿草原牛成群,骏马飞驰任自由,羊闲猪乐鸡安闲,牧场宁静又和谐。)
2.这就是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牧场之国的真正特点所在。有人为牧场之国写下一首小诗,请欣赏。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9《牧场之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9《牧场之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场之国》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荷兰美丽的牧场风光。
课文通过描绘牧场上的动物们和谐共处、悠闲自在的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牧场生活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牧场生活的喜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提取课文信息,理解课文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荷兰牧场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牧场生活的喜爱。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牧场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4.情感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牧场生活的美好。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课文节奏和情感。
2.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展示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直观感受。
3.课文PPT: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教师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19《牧场之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19《牧场之国》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牧场之国》中的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抓住主题,并进行简单的表达。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牧场之国》的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牧场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熟悉课文内容,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带上语文教材和笔记本,准备好听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通过提问复习巩固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牧场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学习新课1.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生词和词组的意义。
2.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3.细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探讨关键问题。
3. 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牧场之国》中牧场的景象,每组选择一段进行朗读和表演。
2.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理想的牧场,可以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展现。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
•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写一段描述自己理想的牧场。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牧场之国》这一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牧场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牧场之国》这一篇文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案
①构段方式:整体→部分
课文先整体写了牛群吃草“非常专注”的共同特点,再写了“像贵妇人”的牛犊、“好似牛群的家长”的老牛等一些牛的特殊表现。
②思考:结合牧场的环境,想一想牛群吃草为什么能“非常专注”?(因为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同伴的争食,唯有四周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宁静而舒适。)
③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展开想象,体会通过奶牛群体和个体的表现,勾勒出一幅充满闲适气息的画面,体现出荷兰牧场宁静、舒适的特点。
【展示交流】
1.摘抄作者笔下描写牛、马、羊等动物别有一番情趣的句子。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含有生字的句子。
【达标检测】
1.积累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词语,如骏马、铃铛等。
2.选择动词、形容词,写写人物的动作:远眺、遮掩、阻挡、端庄等。
附:板书设计
19.牧场之国
真正
牧场→荷兰
宁静、安详、悠闲、和谐
【课读课文
②交流宁静、自由、悠闲的特点
二、概括“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反复出现的作用
1.结构作用。在段尾,起到对自然段内容进行总结的作用;在段首,起到总起的作用;结尾独立成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一咏三叹表达了对荷兰牧场宁静、安详、悠闲、和谐的赞美。
2.情感作用。两次出现在短尾,一次出现在文末,都是作者看到眼前景象后油然而生的赞叹;一次出现在段首,引出要写景象,也是赞美之情的延续。反复出现这句话,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出对荷兰牧场上安宁、美好、和谐的生活的赞美,还能加深读者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1.问题:“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出现了几次,分别在文章什么地方,各有什么作用?
2.学法引导:品读语句→梳理特点→感情朗读
二、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真正的荷兰”的特点,体会其反复出现的作用。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牧场之国》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牧场之国》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场之国》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的内容。
本课描绘了荷兰美丽的牧场风光,展现了那里宁静、和平、幸福的氛围。
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牧场上的动物们,尤其是小猪、小羊、小牛等动物的生活情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本课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描绘细腻、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此外,学生对于描绘自然风光和动物生活的文章,通常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描绘的牧场风光和动物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3.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准备课文原文,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4.准备写作练习题目,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运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
让学生谈谈对图片和视频的观看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牧场之国(第二课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牧场之美的描绘,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牧场之国》的深入理解和分析,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牧场之国》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牧场之美的描绘。
难点: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简单回顾牧场之国的美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把牧场称为“牧场之国”?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课文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朗读与欣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和描绘。
2.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牧场之国美景描绘作者写作技巧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牧场之国的美景画。
2. 让学生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并录制下来,下节课分享。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教案(内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教案(内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爱护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2.能正确理解生僻词汇“火苗”、“燃烧”等;3.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2.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关爱动植物;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明白团结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解析课文中的生僻词汇;3.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理解“爱护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及句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播放有关牧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牧场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解析生僻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组讨论,探讨“和谐共生”在生活中的体现。
3. 拓展•室外游学,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第二课时1. 复习•学生回顾前一课时内容,复习课文重点。
2. 深入学习•学生通过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含义;•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共同设计绘本或小故事,表达“爱护自然”的主题。
3.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强化“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四、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撰写读后感,记录对“和谐共生”主题的理解与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爱护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阅读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生动教学方式与课文内容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牧场之国》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牧场之国》教案(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19牧场之国》这篇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美丽的景色,展现了荷兰牧场的宁静和和谐。
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课文中的描绘和表达方式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榜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性的语言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词和短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描绘性的语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景色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会保护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描绘性语言的理解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互动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生词和短语卡片。
3.课文插图或图片。
4.分组学习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荷兰牧场的了解。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跟随录音或视频朗读课文。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让学生跟读。
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操练(15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认读和朗读练习。
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进行,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和交流,共同完成练习。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插图或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描述。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19课《牧场之国》(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作者笔下别有一番情趣的描写动物的关键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2.通过语言实践,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丰富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理解。
教学重点:抓住作者笔下别有一番情趣的描写动物的关键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实践,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丰富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内涵。
教学准备:1.学生自学批注:(1)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段落的语气和节奏。
(2)课后第三题例句的“情趣”。
2.教学PPT:重点准备牛犊和贵妇人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衔接第一课时课后练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5分钟)(一)引读段落,导入新课。
1分钟同学们好,上一节课我们走近了荷兰,知道了它是(PPT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引读)——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二)反馈交流,进入学习。
3分钟1.在牧场之国,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PPT出示第二自然段):(1)抽生读(后进生和优生),提示学生认真聆听比较。
(2)学生评价,强化静态描写朗读语气和节奏。
(3)后进生再读。
(4)全班齐读。
2.在作者眼中,牧场之国的牛、马、羊,甚至鸡、狗、猪都与众不同,别有一番情调和趣味。
比如(PPT出示句子,齐读)——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
1分钟二、体会关键语句表达效果,在语言实践中丰富反复出现语句的内涵。
(30分钟)(一)体会关键语句表达效果。
(19分钟)1.板书“牛犊”和“贵妇”人,学生交流课前批注,教师点评归纳学生的认识和发现,引导学生继续发现。
(2分钟)2.了解牛犊和贵妇人各自特点。
(5分钟)(1)认识牛犊特点。
①牛犊就是刚出生不久的小牛,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说牛犊的特点吗?(指名2个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关键信息,如弱小、胆小)②(PPT点击)看看图片里的这些牛犊,它们还有什么特点?(继续板书补充关键词,如好奇)③小结:这就是牛犊的特点(齐读)。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课型:精读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教材分析:《牧场之国》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
课文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贯穿全篇,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荷兰风光的喜爱与赞叹。
3.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在几年的学习和阅读中已经初步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正确认知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与同学交流讨论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描绘的是荷兰的美丽风光,这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
学习课文,还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才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学习目标:1.通过自由读、默读、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读文,圈画出描写牛、马、羊等动物和表现荷兰牧场宁静的词句,说出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的特点。
2.通过品词析句、查阅资料、全班交流,说出作者描写荷兰牧场宁静之美时运用的表达手法:以动衬静、一咏三叹,讨论交流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通过自由读、默读、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读文,圈画出描写牛、马、羊等动物和表现荷兰牧场宁静的词句,说出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的特点。
学习难点:通过品词析句、查阅资料、全班交流,说出作者描写荷兰牧场宁静之美时运用的表达手法:以动衬静、一咏三叹,讨论交流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通过自由读、默读、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读文,圈画出描写牛、马、羊等动物和表现荷兰牧场宁静的词句,说出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的特点。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 牧场之国》 牧场之国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牧场之国》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牧场之国》的大意和主题–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意境2.能力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牧场之国》的情节–能够进行情感交流并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思考和感受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题•难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课文故事,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情感交流三、教学准备1.课文《牧场之国》教材2.课堂板书:本课重点词汇、主要情节梳理3.学生准备的课文复习纸、笔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引入《牧场之国》的主题,让学生短时间内想象自己在一个牧场上,感受到片刻的安宁与美好。
第二步: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引导学生构建情节脉络。
第三步:讨论1.学生小组间讨论《牧场之国》的情节和主题,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步:思考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友谊和互助吗?学生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第五步:总结1.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总结《牧场之国》所传递的主题和情感,强调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
五、课堂作业完成《牧场之国》相关的习题,在作业本上写下对友谊和互助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1.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向,让学生在思考和情感交流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2.重点突出课文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受友谊和互助的真谛。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学生在理解《牧场之国》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体会到友谊和互助的温暖和力量,培养其爱心和责任感,促进全面发展。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牧场之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想象牧场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学会通过描绘细节来表现主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牧场之国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 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继续学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这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的美丽景色和那里生活的动物们,表达了作者对牧场之国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学会通过描绘细节来表现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生字词卡片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拼写,并能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含义。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分析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对牧场之国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想象描绘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出牧场的美丽景色。
6. 课后练习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描绘自己喜欢的景色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牧场之国美丽景色动物们喜爱、赞美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描绘自己喜欢的景色的文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想象牧场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牧场之国》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第19课,本课描绘了荷兰牧场美丽的景色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生动,富有诗意。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描绘自然景色的文章有一定的感悟。
但部分学生对荷兰的风车、奶牛等文化背景知识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此外,学生对描绘景色的词语和句式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牧场之国的美丽景色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牧场之国的美丽景色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2.教学难点:对描绘景色的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牧场之国的美丽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荷兰牧场的图片、音频等多媒体素材。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句式。
3.参考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于课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荷兰牧场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牧场之国的美丽。
同时,播放荷兰的风车声音,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followed by a brief explanation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荷兰的风车和奶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9《牧场之国》第2课时 教案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反馈:我从哪个句子中看出()多,读读句子。
五、体会荷兰牧场的夜景
1.好一个悠闲自在的快乐王国,动物们就象生活在天堂里好惬意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动物生活的自由王国。这么美妙的环境是谁为它们提供的?
2.也是荷兰独特的地貌形成的,的确荷兰人环保意识很强,他们非常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所以才给动物们创设了这么好的生活场所,是人与自然环境与动物的和谐统一,(板书:和谐)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同学们我们也要向他们一样保护环境,爱护自己的家园。
答:在作者的眼中,真正的荷兰是奶牛的天堂,骏马的世界,猪、羊、鸡各种小动物的乐园,也是一个宁静的世界。
作者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既是为了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荷兰作为牧场之国,不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而且也表达了作者对荷兰强烈的热爱。
2.“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课文四次强调这一点,作者所介绍的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处,细细地读,看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教学
内容
19.牧场之国
第(2)课时
备课
日期
月日
课型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了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感悟课文中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番情趣的地方,积累描写牛、马、羊的拟人句。
教学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19课牧场之国 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任务一:导入课题,初知荷兰师引导: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有的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的景色美丽风景如画,有的风情独特让人难忘,有的历史悠久引人入胜。
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出国门,去了解一个可爱的国家。
(板书课题:牧场之国,学生齐读课题。
)1.同学们知道“牧场之国”是指哪个国家吗?(荷兰)2.谁来说说你对荷兰这个国家的了解。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荷兰,本称尼德兰王国,因其荷兰省最为出名,故尼德兰多被世界称为荷兰。
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
在17世纪,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
3.荷兰为什么被称作“牧场之国”?(学生交流,教师补充)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奶牛。
奶牛养殖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是真正的牧场之国。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牧场之国”,去领略那里独特的风光吧。
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引导: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依次描写了荷兰牧场的哪几幅画面?预设:第2自然段描写了牛群在牧场吃草的画面;第3自然段描写了骏马自由驰骋的画面;第4自然段描写了羊、猪、鸡等牲畜在牧场上生活的画面;第5自然段描写了傍晚人们运送牛奶以及夜晚牲畜沉睡,牧场静谧的画面。
2.追问:这几幅画面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预设: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给我们描写了荷兰牧场上的五幅画面,前三幅是白天的画面,后两幅是傍晚到入夜的画面。
3.试着用文中的词句来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白天,牛犊_________,老牛_________,骏马_________,绵羊_________。
(仪表端庄、无比威严、膘肥体壮、悠然自得)②傍晚,人们给_________的奶牛_________,这里一片________,挤奶的人更是_______。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 牧场之国 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牧场之国的特点,领略荷兰独特的风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写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情感之美。
2.学习课文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学生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仪态端庄远眺骏马遮掩阻挡飞驰辽阔赞许板凳吆喝铃铛恢复沉睡牲畜灯塔小结:同学们对本课的重点词语掌握得都不错,但在书写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仪态”的“仪”不要写成“会议”的“议”,“骏马”的“骏”不要写成“英俊”的“俊”,“舒缓”的“缓”不要写成“温暖”的“暖”。
要牢记各字的字形,理解其含义,这样才不会出现书写错误。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为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作铺垫。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牧场之国——荷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所学完成填空。
(教师课件出示题目内容)课文第1自然段先讲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第二部分从牛、马、羊及牧场的夜晚等方面具体展现荷兰牧场的美。
最后一句话单独成段,直抒对荷兰牧场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展现了荷兰的独特风情,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色彩美、粗犷美、悠然美和夜晚的宁静美,让我们领略到荷兰牧场静美安闲的田园风光,体会到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由、宁静、安详生活的向往。
4.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荷兰是牧场之国,那里碧草绵延,牛马成群,风光无限。
这风光之美具体体现在哪儿呢?认真品读课文,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引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品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课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预设:这句话运用了“是……也是……”这样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但句子的重点明显在后者,意在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宁静和平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牧场和牲畜的喜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荷兰的风车、奶酪和木鞋等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荷兰牧场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2. 文化拓展:介绍荷兰的风车、奶酪和木鞋等特色文化,让学生了解荷兰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体会作者对牧场和牲畜的喜爱之情,了解荷兰的风车、奶酪和木鞋等特色文化。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回顾荷兰牧场的特点。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荷兰牧场的哪些特点?大家能描述一下荷兰牧场的美丽景色吗?二、课文讲解(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宁静和平和。
3.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文化拓展(10分钟)1. 教师讲解荷兰的风车、奶酪和木鞋等特色文化。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荷兰文化知识。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绘制一幅荷兰牧场的画,并写一段描述牧场景色的文字。
板书设计:荷兰牧场之美美丽景色宁静氛围牲畜悠闲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荷兰牧场的画,要求画面美观、生动。
2. 写一段描述牧场景色的文字,要求语言优美、通顺。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了荷兰牧场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在文化拓展环节,学生对荷兰的风车、奶酪和木鞋等特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牧场之国的特点,领略荷兰独特的风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写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情感之美。
2.学习课文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学生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仪态端庄远眺骏马遮掩阻挡飞驰辽阔赞许板凳吆喝铃铛恢复沉睡牲畜灯塔小结:同学们对本课的重点词语掌握得都不错,但在书写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仪态”的“仪”不要写成“会议”的“议”,“骏马”的“骏”不要写成“英俊”的“俊”,“舒缓”的“缓”不要写成“温暖”的“暖”。
要牢记各字的字形,理解其含义,这样才不会出现书写错误。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为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作铺垫。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牧场之国——荷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所学完成填空。
(教师课件出示题目内容)课文第1自然段先讲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第二部分从牛、马、羊及牧场的夜晚等方面具体展现荷兰牧场的美。
最后一句话单独成段,直抒对荷兰牧场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展现了荷兰的独特风情,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色彩美、粗犷美、悠然美和夜晚的宁静美,让我们领略到荷兰牧场静美安闲的田园风光,体会到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由、宁静、安详生活的向往。
4.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荷兰是牧场之国,那里碧草绵延,牛马成群,风光无限。
这风光之美具体体现在哪儿呢?认真品读课文,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引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品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课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预设:这句话运用了“是……也是……”这样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但句子的重点明显在后者,意在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
据此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起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的作用,下文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2.学习第2~5自然段,品味荷兰牧场之美。
过渡:好了,我们开始牧场之国的旅程吧!这么美的牧场之国,给我们呈现了几幅各不相同的风景美图;这么美的风景,需要我们静静地欣赏。
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默读第2~5自然段,看看在你们的脑海中出现了哪几幅图画。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奶牛的天堂(1)引导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指名说出段落内容。
明确:这段话描写了牧场上各种牛悠闲生活的场景。
作者抓住了牛的颜色与草原的绿色相映衬的色彩美,描绘出了一幅和谐静美的画面。
(2)教师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各种牛在牧场上生活的情景。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这句话是怎么描写牛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明确:这句话以绿色的草地衬托牛,同时抓住牛的色彩和行为,突出了牛的多、色彩的丰富。
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牛群安闲吃草的画面。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牛?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这几句话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第一句话写牛群“思考”,使之具有了人的思想情感,表现出生活的轻松自在。
“专注”指专心注意,这一词语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草原上是何等安静祥和,牛没有受到外界的一点儿干扰。
第二、三句话把牛犊说成是“贵妇人”,把老牛说成是“家长”,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牛犊、老牛的情态,充满生活的情趣,让人顿生喜爱之情。
拓展:牧场里还有很多牛,它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用几句话描写其他的牛,写完后全班交流。
有的(),仿佛();有的(),好似()。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这句话是作者对草原、对花牛相融的美好情景及其明丽色彩的赞叹,也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同时这句话在结构上起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3)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该段,体会语段运用的点面结合的手法。
思考:这段话在描写牛时,既有面的勾勒,也有点的细描。
请结合语段内容具体说说。
预设:点面结合属于写作手法中的一种,也是较常见的一种。
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明确:这段话中的第一句话是面(整体)的描写。
第2~5句是点(个别)的描写,具体写出了奶牛的情态。
盖毛毡的牛:防潮,爱护;吃草的牛:专注;站立不动的牛:思考;牛犊: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似家长,无比尊严。
倒数第二句是对前面具体描写牛群活动的场面的总括,句中“全是”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着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
(4)教师出示牛儿吃草的图片,引导学生再次朗读第2自然段。
小结:好一幅牛儿吃草图啊!如此美丽的画卷,让我们再次用朗读把它定格在脑海中,请齐读第2自然段。
(板书:碧绿草原牛成群)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骏马的王国过渡:荷兰的牧场不仅是奶牛的天堂,还是骏马的王国。
在辽阔的草原上,马儿们自由飞驰,多么快活。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3自然段,欣赏成群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沸腾的粗犷之美。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欢快的调子和赞赏的感情。
(2)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句话在这一自然段中有什么作用?②“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如何理解“镶嵌”一词?③作者把骏马称为“主人和公爵”,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意味?④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学生分组交流问题,并汇报展示。
①“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句话在这一自然段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是一个总起句,总领该段的内容。
②“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如何理解“镶嵌”一词?明确:“镶嵌”这个词生动地描绘出荷兰的低地和运河相互交错的美景,说明了荷兰的运河之多、分布面积之广。
③作者把骏马称为“主人和公爵”,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意味?明确:在辽阔的草原上,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上最尊贵的主人。
作者面对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们在草原上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英姿,用“主人和公爵”这一亲切的称谓,感叹骏马恋草场、草场爱骏马的和谐之美。
④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万马奔腾的壮观画面,听到了骏马扬蹄的隆隆轰响,气势多么磅礴壮观!(4)引导学生再次朗读本段,再次体会荷兰的美。
小结:这里是骏马的王国,在这辽阔无垠的原野上,它们拥有绝对的自由,可以尽情地驰骋——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让我们以奔放的热情再次齐读本段。
(板书:骏马自由任飞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家畜、家禽的乐园过渡:牧场是奶牛的天堂、骏马的王国,更是家畜、家禽的乐园!在这个属于它们的王国里,它们生活得多么快乐!(1)教师出示朗读指导,明确朗读的语气、语调。
朗读指导:描写家畜、家禽安闲生活的语段,要用平和的语调读,语气悠然,读出轻松、安适的感觉。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同时概括这一自然段的大意。
明确: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各种家畜、家禽在绿色的草原上悠然自得地生活的情景。
(3)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了哪几种家畜、家禽?它们都在干什么?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明确:白色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猪群:呼噜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牧场。
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了家畜、家禽们生活的悠闲自在。
(4)学生扮演段中的绵羊、小猪、小鸡,想象它们之间的对话并演一演。
示例:师:在荷兰的牧场上生活真自在啊!想象一下,面对那美丽的草原,绵羊、小猪、小鸡等会说些什么呢?生1:小猪会赞许地说:这儿真是太美了!我在这儿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生2:绵羊会骄傲地说:再也找不到像我们这儿这么美的地方了。
生3:小鸡会开心地说:我真享受这儿自在、舒适的生活啊!师:听了同学们说的话,我也忍不住想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去感受小动物们的悠闲自在。
(教师引读,读动物名称,学生跟读后面的内容。
)(师生配合读)师:这里真是家畜、家禽的乐园,它们在这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过着悠闲、快乐的生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板书:羊悠猪乐鸡安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宁静的家园过渡:白天的荷兰,是奶牛的天堂,是骏马的王国,是家畜、家禽的乐园,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不愧为——(学生答:牧场之国)。
那么,当夜幕降临,牧场之国——荷兰,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1)教师范读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仔细听,把握段落要点。
(2)指名概括这一自然段描写的牧场夜晚的景象。
预设:这一自然段内容较多,梳理其内容时要抓住具体的事物,找出能表现它们特点的关键词语,并据此归纳概括。
明确:这一自然段所描写的牧场夜晚的景象有:挤奶人:不叫喊吆喝,默默无言。
牲畜:奶牛——严肃沉默;牛脖子上的铃铛没有响声;狗不叫;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忘记踢马房的挡板;牲畜沉睡。
车: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寂静;满载牛奶开往城市。
船:满载奶桶舒缓平稳地行驶。
晚霞:铺在西天——渐渐消失。
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3)这些描写表现出牧场夜晚怎样的特点?明确:寂静、祥和、神秘、含蓄。
(4)引导学生品析这段话中的重点语句。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夜晚的荷兰应该是很静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远处的汽笛声呢?这是为什么呢?这不是吵吗?明确:作者描写远处的汽笛声,是以此来反衬荷兰牧场的寂静、祥和,这叫以声写(衬)静。
拓展:教师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体会以声衬静的写法。
示例:师:我们平时也常用声响来写静,如写教室安静了,可以用教室外小鸟的鸣唱来衬托。
这就像南朝梁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用声响衬托出了一种静的境界。
老师收集了几个类似的句子,请看:(课件出示)◇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以声衬静的诗词名句呢?谁来说一说?生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生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生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生4: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