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2005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乡县

2005年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项目

实施方案

第一章综合说明

武乡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0毫米,70%以上集中在7-9月份;境内水资源贫乏,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由于缺乏建设大中型工程的条件,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

全县共有14个乡(镇),393个行政村,18.9万农业人口,目前,农业基础条件很差,干旱山区的耕地普遍缺乏灌溉条件,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状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要求极不相称,农民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强烈。但全县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00元,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特别是上司乡张庄等5个行政村,2000多人口的基本口粮田都无补灌条件,在一般年景勉强能做到粮食自给,遇到干旱年份,产量极低,基本口粮都难以满足,不断的广种薄收,不但收入增长缓慢,而且加剧了水土流失。

我县自古以来就有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的习惯,前些年主要用于农村人畜饮水,但由于单方容积的造价较高,已建工程大都标准较低,绝大部分农民没有经济能力兴建新的工程。近年来,也有部分群众兴建了一些小规模的微型集雨工程用于补充灌溉,在

播种、保苗和抗“卡脖子”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单产是旱地的2-3倍。同时,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补充灌溉也是干旱地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没有灌溉,盲目实施调整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加快雨水集蓄工程建设,是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2005年,我县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被列入小型水利工程专项资金工程计划,根据长水计字(2005)205号文件通知精神,我们经实地勘测、规划,提出了2005年武乡县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一、工程范围及工程内容

该工程项目位于我县上司乡,涉及该乡窑头、马汉角、郑峪、3个行政村,主要建设内容是建设集雨水窖60个,总容积3000立方米。同时进行集流面建设及配套提水设备,这些工程都经过科学规划和设计,水源有保障,技术成熟,施工比较容易,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二、工程效益

工程建成后,可解决60亩基本口粮田的补充灌溉,有效地改善当地农民生活和生产条件,同时,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工程概算

工程概算总投资5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财政补助24万元,各级配套及自筹26万元。项目建设一年内完成。

四、工程实施措施

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由县水

利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在县水利局设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材料和设备的统一采购,直接补助给村和农户;在工程建设当中,实行技术质量终身责任制,并加强监督检查,确实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工程规划

一、项目概要

武乡县雨水集蓄工程建设,涉及上司的窑头、马汗角、郑峪、3个行政村。包括集雨水窖60个,用于解决60亩基本口粮田的补充灌溉,可有效改善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保护农村环境。

项目安排由村民提出申请、村委会同意,经乡水利站按规划筛选,优先选择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生产的村,并将建设内容在村内公示。列入计划的工程项目村,县水利局和乡水利站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正筹建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二、工程规划实施地点、范围及建设内容

2005年武乡县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项目实施地点位于上司乡窑头村至冀家垴村公路两侧旱垣地和水平梯田进行实施。

项目区共涉及3个行政村,总人口为1394人,规划面积60亩,其中:窑头418人,规划面积20亩,郑峪712人,规划面

积20亩,马汉角264人,规划面积20亩。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新建水窖60眼,总容积0.3万m3。

2、新建径流场0.5万m2。

3、配套移动喷灌机组2套。

4、配套小型手动提水泵5套。

工程量合计:总工程量0.494万m3,其中:土方0.39万m3,砼0.072万m3,砌砖0.032万m3,共需技工0.07万工日,普工0.03万工日,主要消耗材料:水泥240吨,砂550m3,碎石350m3,砖160千块。

第三章典型工程设计

一、主要设计依据

1、山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山西省水利厅晋计农经发(2003)396号“关于编制上报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其附件”。

2、设计规范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

《雨水集蓄工程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农田水利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二、设计标准

灌溉供水保证率取P=75%,灌溉水利用系数取a=0.8。

三、水窖工程设计

1、窖址选择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窖址的集流、灌溉和建窖土质三方面条件,即选择降雨后能形成地表径流且有一定积水面积;水窖应选择在灌溉农田中间,引水、取水都比较方便的位臵;同时窖址应选择在土质条件较好的地方。

2、窖形选择

依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中现有的各种窖形,根据本项目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按照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采用混凝土水泥砂浆薄壁窖。根据农田灌溉的一般需求,确定水窖容积为50m3。

3、窖体的构造与施工

水泥砂浆薄壁窖是由传统的人饮窖经多次改进、筛选成型。

(1)窖体组成。窖体结构主要包括窖体、窖口和窖盖三部分。窖体是主体部位,也是蓄水的位臵所在,形似水缸;窖口经窖脖(窖筒)向下渐成圆弧形扩展到中部直径(缸口)后与窖体部分吻接,呈倒坡结构,窖口和窖盖是起稳定上部结构的作用,防止来水冲刷。

(2)防渗处理。分窖壁防渗和窖底防渗两部分。窖壁防渗层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厚度3-5cm。

窖底以反坡形受力为最好,即窖底呈圆弧形,中间低0.2-0.3米。窖底防渗采用3:7防渗,厚度约30厘米。

(3)主要技术指标。窖深6m,中间直径4m,井口直径1m。窖口以下50-80cm处,呈圆形向下扩展至水窖中径部位,窖台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