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尿蛋白不一定是肾病
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的区别你分得清吗
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的区别你分得清吗什么是尿蛋白从原因上来说,尿蛋白产生的原因有:1肾小球选择性通透性破坏,产生尿白蛋白和球蛋白。
2肾小管重吸收障,产生低分子量蛋白,如2微球蛋白。
3滤过大于重吸收,就会溢出,而出现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4组织分泌、破坏而产生组织蛋白。
从上述原因中可以看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包括上述四种原因引起的尿的蛋白质。
然后我们重点来看看,尿微量白蛋白是什么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只是尿蛋白的一种,是专门用来检测肾小球功能的指标。
如24H 尿微量白蛋白增加是表明肾小球早期损害。
比如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
尿微量白蛋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对于疾病的专业名词,出现在生活中的情况很少见,也就造成大家都不认识的局面。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这使得蛋白质渗漏到尿中。
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尿液中的体现。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mmol·Cr或—g·Cr。
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
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的、可靠的诊断指标。
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
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可能会进入尿毒症期。
小孩尿检尿蛋白一个加号,其他都是阴性,是什么意思
小孩尿检尿蛋白一个加号,其他都是阴性,是什么意思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存在过多的白蛋白或其他蛋白质,且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没有或只有微量的蛋白质。
尿蛋白的原因非常多,包括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和炎症等,其中肾脏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
尿蛋白的检测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或定量测定的方法进行。
如果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的结果为一个加号,就表明尿中存在少量蛋白,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具体的病因。
治疗方法:一般而言,如果只是尿蛋白值稍微高一点,需要进行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例如限制膳食中的蛋白质、增加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的摄入、限制高脂、高盐等不健康的食品的摄入等。
如果尿蛋白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选择治疗方法,例如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降低血压,对于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1. 对于肾脏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喝酒等不良饮食习惯。
2. 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到凌晨等周末情况。
3. 要注意身体的保暖,不要让自己感受到寒冷和潮湿。
4. 对于儿童的病情,在确诊之前不要给孩子任何药物,过多的药物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5. 尽量避免沉迷于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尤其是晚上睡觉前,不要将这些设备放在床头,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6. 不要大量饮水,也不要过度排尿,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量饮水和排尿。
7. 在服药期间,必须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并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总之,对于尿蛋白的检测和治疗,我们需要先确定具体的病因,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身体保暖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和病史,以便医生更好地诊断病情,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小孩多动症能治疗好么一、小孩多动症是什么小孩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 H yperactivity D isorder,ADHD),也称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儿童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等。
尿微量总蛋白 测定原理
尿微量总蛋白测定原理尿微量总蛋白(mALB)是指尿液中总蛋白含量较低的一种检测指标,通常用于评估肾脏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尿微量总蛋白的测定原理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定量测量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其他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1.尿微量总蛋白检测的意义尿微量总蛋白是指尿液中总蛋白质含量较低的一种检测指标,正常成年人尿液中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为150mg/24h,如果超过此值则会提示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因此,尿微量总蛋白的检测对于评估肾脏和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2.尿微量总蛋白测定原理尿微量总蛋白的测定原理基于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试剂与尿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通过测定反应后的产物的光学密度或颜色对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免疫测定法和电泳法等。
3.尿微量总蛋白检测方法(1)比色法:比色法是目前常用的尿微量总蛋白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特定试剂与尿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色产物,然后通过测定产物的光学密度来定量分析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2)免疫测定法:免疫测定法是利用特定抗体与尿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利用免疫学技术测定复合物的含量。
这种方法通常能够更准确地测定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目前常用的尿微量总蛋白测定方法之一。
(3)电泳法:电泳法是通过电场作用将尿液中的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带状条带,然后通过比色或免疫方法对分离出的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分析尿液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
4.尿微量总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尿微量总蛋白检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肾脏功能:尿微量总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特别是早期肾病的筛查、诊断和监测。
肾脏是过滤尿液中的代谢废物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尿微量总蛋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肾脏病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缓疾病的进展。
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
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尿蛋白高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对水和电解质有良好的通透性,但分子量大于白蛋白的物质则不能从肾小球滤过,即使有少量白蛋白和低分子蛋白经过肾小球,绝大部分在肾小管回吸取,仅有微量蛋白在尿中排出,应用临床检验方法,不能检出。
当尿蛋白含量超出上述水平,用陈规的临床检验方法检出尿中有蛋白时,就证实肾脏已经出现病变了。
尿蛋白高的原因很多,分为病理性蛋白尿和生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强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
尿蛋白的多少反应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测。
而病理性蛋白尿,一般是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造成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体检单中尿蛋白高的表示方法衡量尿蛋白指标的高低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出现减号-表示呈阴性,是正常情况;出来加号+表示呈阳性,加号越多说明尿蛋白越高。
具体表示如下:尿蛋白<0。
1g、L:-;尿蛋白为0。
1~0。
2g、L:±;尿蛋白为0。
2~1、0g、L:+;尿蛋白为1、0~2、0g、L:++;尿蛋白为2、0~4、0g、L:+++;尿蛋白>4、0g、L:++++。
【g、L表示每升(L)尿液里含有多少克(g)蛋白质。
】尿蛋白高的危害1、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进入肾衰竭后,将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沉积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生成增加,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
2、尿蛋白可损害肾小管间质,正常肾小球滤过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质被接近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在溶酶体内进行分解。
病理状态下,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浆蛋白漏出到肾小管腔内,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重吸收白蛋白导致胞浆内溶酶体活性增高,可致细胞损伤。
尿蛋白四项解读
尿蛋白四项解读
尿蛋白四项是指尿常规检查中的尿总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以及尿白细胞检测。
1. 尿总蛋白:正常情况下,尿中总蛋白的含量通常很低,正常值一般在每升150毫克以下。
如果尿中的总蛋白浓度超过了正常值,可能表明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2. 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是一种更为敏感的蛋白检测方法,可以发现较低浓度的蛋白。
正常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很低,正常值一般在30毫克/克肌酐以下。
如果尿微量白
蛋白超过了正常值,可能提示早期肾脏病变或其他系统疾病。
3.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这个比值是通过比较尿中白蛋白和肌
酐的浓度来评估蛋白丢失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这个比值很低。
如果比值超过30毫克/克,可能表明存在肾脏疾病。
4. 尿白细胞检测:尿白细胞检测用于检测尿中是否存在白细胞,其增多可能表明尿路感染或其他炎症情况。
总之,尿蛋白四项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脏功能,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
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果和检查者的病史进行综合判断和进一步诊治。
微量尿蛋白定义
微量尿蛋白定义
微量尿蛋白是指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超过正常人的微量范围,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尿液蛋白。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肾脏能够过滤掉血液中的蛋白质,使其不出现在尿液中,因此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非常低,一般不超过150毫克/24小时。
微量尿蛋白的定义因不同的检测方法而略有不同,但通常被定义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在20-200毫克/24小时之间。
这个范围内的尿液蛋白质含量虽然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但已经超过了正常人的微量范围,因此被视为微量尿蛋白。
微量尿蛋白通常是肾脏疾病的早期指标之一。
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之一,如果肾脏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蛋白质从血液中泄漏到尿液中,从而出现微量尿蛋白。
常见的肾脏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肾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尿液中微量尿蛋白的含量升高。
检测微量尿蛋白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肾脏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并及早采取治疗措施,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于尿液检测微量尿蛋白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一步进行肾脏功能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在病程超过25年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危害较大,是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殊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及早干预对阻止和延缓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非常重要。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最有效的检测手段,是糖尿病患者肾健康的晴雨表。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24小时白蛋白的排泄量为30~300mg,且用常规方法不能测出尿蛋白,这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其他肾病的早期诊断有价值,但并非特异性指标。
尿蛋白包括所有蛋白(如小分子的溶菌酶、免疫球蛋白;中分子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大分子的脂蛋白、a2微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临床上所说的蛋白尿是指24小时内尿蛋白大于150mg,或定性试验为阳性。
可见于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20mg/L。
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小时标本,但因留取困难,在实际应用上受到限制,所以随机尿测定是目前常用、易行的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一种灵敏、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远远优于常规定性或半定量试验。
相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检查,我们平常所说的检测尿常规是对尿蛋白的定性检查,结果以“+”表示,“+”越多,表示尿里的蛋白越多。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总蛋白超标,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和(或)尿蛋白定量检查超过150mg/24h。
若超过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尿常规中的蛋白(干化学法)和尿微量白蛋白是筛查肾脏疾病时常用的两个检测项目,但许多人对这两个指标不是很了解,经常混淆或者对两个项目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存在疑问。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尿常规中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区别。
尿常规中的蛋白正常情况下,一些蛋白质可以透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进入原尿中,但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只有极少量的蛋白质进入尿液中。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的临床意义课件
尿五项测定的内容 β2微球蛋白(β2-M)
临床意义
尿中β2-m 的含量升高时表明肾小 管再吸收功能降低
α1 -微球蛋白 尿白蛋白
尿中α1 -MG的含量升高时表明肾小
管再吸收功能降低,血中浓度恒定, 能鉴别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肾性和肾后性血尿
早肾小球期病变时小分子蛋白质(
Tf、Alb等)先增高,为选择性白
n THP是管型的主要成分,其聚合物是肾结石基质的重要前身,成 为结石的核心
n 在肾小球肾炎、反流性肾病、多囊肾、肾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 时,血、尿中THP含量减少,可能是由于肾功能恶化时远曲小管 细胞数量减少所致。
n 在蛋白尿酸中毒,脱水少尿,肾小管损伤患者血、尿中、 THP含 量均增加,可能是由于各种因素破坏了原来凝集和去凝集的平衡。
n 各种尿蛋白联合检测能更精确判断肾功能损伤 部位,和肾功能损伤程度。
微量白蛋白尿:20-200μg/min
20-200mg/L 30-300mg/24小时, 3.4-33.9 mg/mmol
常规试条结果: 阴性
大量白蛋白尿: >200μg/min
>200mg/L, >300mg/24小时, > 33.9 mg/mmol
常规试条结果: 阳性
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方法
n 尿试条检测白蛋白 n 受到灵敏度的限制,大于200mg/L才呈
现阳性,而此时肾脏病变已不可逆, 所以对肾病的早期检测意义不大
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方法
n 用放射免疫法测试尿中微量白蛋白 快速、灵敏、特异性好,值得广为 应用,以利患者早期治疗
n 健康人群抽样测定:不限定取样时 间,平均尿白蛋白浓度为5.1mg/L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目的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克会肾衰吗?
尿蛋白定量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尿蛋白定量0.5克是一种轻度蛋白尿,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患者会患上肾衰竭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量是指在24小时内收集的尿液中测量蛋白质的含量。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蛋白定量应该低于150毫克/24小时。
如果尿蛋白定量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意味着可能存在肾脏疾病。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肾衰竭。
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逐渐下降,无法正常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水分,导致体内废物和水分潴留,造成各种症状和并发症。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随着病情的加重,还会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
尿蛋白定量0.5克是否会导致肾衰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尿蛋白定量0.5克并不会导致肾衰竭,但是这也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其他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那么尿蛋白定量0.5克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肾脏功能进一步下降。
那么,尿蛋白定量0.5克应该如何处理呢?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肾脏疾病。
如果没有其他疾病,那么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压、避免过度劳累等方式来控制尿蛋白定量。
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其他疾病,那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尿蛋白定量0.5克并不一定会导致肾衰竭,但是这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如果患者存在其他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那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肾脏,避免过度劳累、过度饮酒、过度摄入盐分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
蛋白尿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分型 1.肾小球性蛋白尿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
若肾小球损害较重,球蛋白及其他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可增加。
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 (1)选择性蛋白尿: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清蛋白为主,可伴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的蛋白如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小相对分子质量β2-M、Fc片段等。
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IgG、IgA、IgM、C3等)。
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小于0.1,尿蛋白定性3+~4+,定量超过3.5g/24h,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
尿蛋白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如IgM、IgG和补体C3、清蛋白、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和下尿路分泌的少量黏液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大于0.5,尿蛋白定性1+~4+,定量0.5~3.0g /24h。
非选择性蛋白尿是一种持续性蛋白尿,有发展为肾衰的危险,常提示预后较差。
常见于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它指肾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因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
尿β2-M、溶菌酶增高,尿液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尿蛋白定性1+~2+,定量1~2g/2 4h.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疾病。
3.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而产生的蛋白尿。
蛋白尿的名词解释
蛋白尿的名词解释蛋白尿,即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低,通常被肾脏过滤和重吸收。
然而,某些疾病或身体异常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使得蛋白质泄漏至尿液中。
蛋白尿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等。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受损。
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用尿蛋白定性试纸或定量测定来检测。
蛋白尿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微量蛋白尿是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轻度增加,通常只能通过尿蛋白定量测定才能检测出来。
轻度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中等增加,通常可以通过尿蛋白定性试纸进行初步筛查。
大量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
蛋白尿的产生通常与肾小球滤过膜的异常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可以选择性地阻止蛋白质进入尿液,但当肾小球滤过膜出现损伤或炎症时,蛋白质就会从血液中泄漏至尿液中。
这可能与炎症、免疫反应、血管紊乱等因素有关。
蛋白尿不仅是肾功能受损的指标,也可能是其他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症状之一。
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有关。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蛋白尿非常重要。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蛋白尿,医生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在糖尿病肾病中,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可以减少蛋白尿的发生和进展。
对于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蛋白尿,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肾脏替代治疗。
此外,个人生活习惯和饮食也可能影响蛋白尿的程度。
减少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调整饮食结构、戒烟限酒等都可能对蛋白尿的管理有一定帮助。
总之,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的现象,通常是肾脏功能受损的表现之一。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治疗蛋白尿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合适的方法,同时也需要注意个人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
对于蛋白尿的患者来说,定期体检和积极治疗非常重要,以维护肾脏健康和整体健康。
“尿蛋白阳性”≠“肾脏病变”
“尿蛋白阳性”≠“肾脏病变”——如何正确看待“尿蛋白”?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250013)主任王建华尿常规是体检必查的一个检验项目,它可以筛检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等泌尿系统的病变,有时可作为器官系统或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的诊断线索。
有些病人因“尿蛋白阳性”而担心自己的肾脏是否有问题,于是带着体检报告来门诊咨询,那么,“尿蛋白”涵义是什么?究竟“蛋白尿”要不要紧呢?正常人每天会排出40~100毫克的尿蛋白,最多可达150毫克,所以一旦尿蛋白超过每天150毫克就算不正常。
尿蛋白的检查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号越多,代表尿中蛋白的“浓度”较高。
尿液检查试纸定性结果常分为:1)阴性(尿蛋白浓度少于10mg/dl);2)微量(10~20mg/dl);3)+(30mg/dl);4)++(100mg/dl);5)+++(300mg/dl);6)++++(表尿蛋白1000mg/dl以上)。
尿蛋白反应呈阳性时,有多种可能性:一、假阳性尿蛋白:当尿液呈碱性(pH>7.5)、尿液浓缩(喝水少或流汗多)、尿中有血、混有精液,阴道分泌物或使用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时,有时会使尿蛋白反应呈阳性,但不一定真有超过正常量的蛋白尿存在。
相反的,若是尿液太稀则会出现伪阴性。
二、暂时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在剧烈运动后、高烧、怀孕、月经期、突然受寒、精神紧张、心衰、血压升高、癫痫发作等情况时,会有暂时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出现,但应激因素消除以后,尿液检查即恢复正常。
另外尿路感染时,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不过一旦感染得到控制,蛋白尿就会随之消失。
三、体位性(站立性)蛋白尿:与病人身体的位置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尿只在站立时出现,通常是暂时性的,常在年轻人身上发现。
一般病人在早上的小便尿蛋白呈阴性,但经过长时间活动、走路、剧烈运动、或前屈、站立后,蛋白尿便会出现,当病人平卧时再化验,尿蛋白就会消失。
这种患者一般小于30岁,尿蛋白每天小于1克,而Ccr(肌酸酐廓清率)正常,只要定期量血压并每年随访即可;若大于30岁,则需定期量血压,每6个月检查。
肾病患者的饮食要根据病情分期来
26康复指南肾病患者的饮食要根据病情分期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宋亚香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肾脏科主治医师 李 艳许多肾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后,就不敢再食用任何含蛋白质的食物。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肾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分期来制定饮食方案。
临床上经常有这样的人,在尿常规检测中发现蛋白尿+,就会十分惶恐,到处寻医问药,生怕自己得了肾病。
其实有些时候,尿蛋白高并不一定是肾病。
那么,到底什么是蛋白尿?蛋白尿与肾病又有什么关系呢?血液中有一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质存在。
正常人的尿中一般不会有蛋白质,因为肾脏中有对血液蛋白的过滤膜,蛋白质是无法通过这层膜的。
若肾脏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极少量,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但是当肾脏出现功能障碍时就会漏出较多的蛋白质,达24小时0.15克以上时就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健康人在下列4种情况下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1)发烧时检查尿常规可能发现微量蛋白。
(2)如果在体检的前一天或当天进行过量运动,也可能在尿中检出微量蛋白。
这是因为运动会使血液循环加速,从而导致肾脏血流量增加,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增加。
(3)若体检前站立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蛋白量的增加。
因为直立体位会使前突的脊柱压迫肾静脉,或因直立过久肾脏下移造成肾静脉扭曲,继而使肾静脉淤血所致。
(4)体检前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或过多饮酒,就会导致肾脏负荷量加重,从而引起蛋白量增加。
这些情况导致的尿蛋白都属于功能性尿蛋白,原因去除后蛋白尿即可迅速消失。
若因为以上原因导致体检结果不正常,可以在稍后几天进行复查。
排除以上情况,或经过复查后尿液中仍然含有微量尿蛋白,就需考虑肾病的可能。
不过,许多慢性肾病患者初起病时认为,即使有蛋白尿,但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根本无需理会。
事实上,慢性肾病尿蛋白的发生不仅仅意味着蛋白的大量流失,而且会加重病变肾小球的损伤。
另外,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会滤出一些小分子的蛋白,但都可以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而长期的尿蛋白则会使肾小管长期超负荷运转,这样就会对肾小管造成损害。
24小时微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
24小时微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小时微量蛋白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在临床上被广泛关注。
它通常是指尿蛋白质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超过了正常人的尿蛋白质排泄量的2倍,但少于150mg/24h。
小时微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这种疾病非常重要。
小时微量蛋白尿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是由于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和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尽管尿蛋白质排泄量较低,但小时微量蛋白尿仍然会对肾脏造成损害,甚至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
因此,早期检测和治疗非常重要。
小时微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目前,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肌酐比值。
其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反映出尿蛋白的总量,但需要收集24小时的尿液,比较麻烦。
尿蛋白/肌酐比值是一种更为方便的方法,只需要收集一次尿液即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尿蛋白/肌酐比值受到肌肉质量的影响,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够准确。
目前,对于小时微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同的机构和研究者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定量方法和标准。
例如,美国肾脏病学会推荐的尿蛋白/肌酐比值的正常范围为0-0.2mg/mg,而欧洲肾脏病学会则将其定为0-0.3mg/mg。
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慢性肾脏病防治指南》中,将小时微量蛋白尿的标准定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为30-300m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为0.03-0.3mg/mg。
尽管定量标准存在差异,但是对于小时微量蛋白尿的诊断和监测来说,准确的定量方法和标准仍然非常重要。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和标准,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小时微量蛋白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定量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目前,不同机构和研究者采用的定量方法和标准存在差异,临床医生应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标准,并进行综合分析。
微量白蛋白尿诊断标准
微量白蛋白尿诊断标准
微量白蛋白尿通常是指尿液中白蛋白浓度微量增加的情况。
这可能是肾脏功能轻微损伤的迹象。
标准诊断微量白蛋白尿的浓度界限可能因不同的医学实践和研究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微量白蛋白尿的诊断标准可能根据尿液中白蛋白的浓度来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医学实践可能使用以下标准:
- 正常范围:尿液中白蛋白的浓度通常被认为在正常范围内是很低的,一般小于30毫克/每克肌酐。
超过此浓度可能被定义为微量白蛋白尿。
- 微量白蛋白尿:在某些标准中,微量白蛋白尿的诊断标准为尿液中白蛋白浓度介于30至300毫克/每克肌酐之间。
这些数值和标准可能因医学实践、国家/地区的临床指南以及特定研究的结果而有所不同。
诊断微量白蛋白尿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病史、其他临床检查结果以及可能的肾脏疾病迹象。
如果您或他人有白蛋白尿方面的疑虑或需进一步了解,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士以获取个性化建议和诊断。
小孩尿检尿蛋白一个加号,其他都是阴性,是什么意思
小孩尿检尿蛋白一个加号,其他都是阴性,是什么意思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存在过多的白蛋白或其他蛋白质,且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没有或只有微量的蛋白质。
尿蛋白的原因非常多,包括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和炎症等,其中肾脏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
尿蛋白的检测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或定量测定的方法进行。
如果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的结果为一个加号,就表明尿中存在少量蛋白,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具体的病因。
治疗方法:一般而言,如果只是尿蛋白值稍微高一点,需要进行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例如限制膳食中的蛋白质、增加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的摄入、限制高脂、高盐等不健康的食品的摄入等。
如果尿蛋白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选择治疗方法,例如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降低血压,对于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1. 对于肾脏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喝酒等不良饮食习惯。
2. 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到凌晨等周末情况。
3. 要注意身体的保暖,不要让自己感受到寒冷和潮湿。
4. 对于儿童的病情,在确诊之前不要给孩子任何药物,过多的药物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5. 尽量避免沉迷于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尤其是晚上睡觉前,不要将这些设备放在床头,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6. 不要大量饮水,也不要过度排尿,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量饮水和排尿。
7. 在服药期间,必须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并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总之,对于尿蛋白的检测和治疗,我们需要先确定具体的病因,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身体保暖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和病史,以便医生更好地诊断病情,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小孩白天光身不穿鞋跟尿床有光吗一、小孩白天光身不穿鞋跟小孩白天光身不穿鞋跟,可能是因为小孩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体感觉不太清晰,或者是对穿鞋跟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认识。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有什么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有什么意义 ?摘要:实际上,很多人把尿蛋白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误认为是同一种检查,实际上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和尿蛋白检查是不同的,而且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有很大的不同。
尿液微量白蛋白白蛋白的检测可以更早地发现肾脏疾病,在早期诊断、疾病观察、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检查手段,对保护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微量蛋白尿吗?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的意义何在?都能检查出那些疾病呢?肾脏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器官损害疾病,其原因有多种。
浮肿、尿频、尿量少、血尿、尿泡沫为常见的肾病症状。
还有可能是全身的疾病,比如腰酸背痛。
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也随肾器官损害而改变。
肾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严重者可引起血尿。
尿微量白蛋白指数是一种高度精确的临床肾脏疾病检测指标。
尿液微量白蛋白检测可评价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能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调节水、电的平衡。
人体肾患病后,会影响许多生理功能,引起并发症。
肾病会降低免疫力,影响新陈代谢。
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清除,严重者可发展为肾衰竭、尿毒症,危及生命。
临床研究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肾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应重视疾病早期诊断的相关指标。
尿常规检查是临床检查中最常见和最常规的检查项目,它能很好地反映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肾疾病患者最关心的是尿蛋白指数,而尿蛋白在体检中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出现尿蛋白阳性,但我们在此提醒大家要正确认识尿蛋白。
仅从外表来看,蛋白尿是“泡沫尿”,但并不代表我们看到的泡沫就是蛋白尿。
尿液中的内分泌物质增加,细菌的出现,或排尿的速度和角度都会引起气泡,所以必须正确地鉴别尿蛋白。
尿中微量蛋白是一种常规或定量难以检测的检测手段。
蛋白质通过尿液不正常的排泄,可发生在肾脏损伤。
尿微量蛋白含量测定有助于判断大器官移植尤其是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并可作为免疫抑制剂肝肾毒性的观察指标。
蛋白尿诊断标准
蛋白尿诊断标准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含有异常高水平的蛋白质。
它是许多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蛋白尿的存在可能是肾脏受损的迹象,因此它通常被看作是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蛋白尿的常见诊断标准:
1. 标准蛋白尿:24小时尿液中含有超过150 mg的蛋白质。
2. 微量蛋白尿:24小时尿液中含有30-150 mg的蛋白质。
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多次测试来确认,因为它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例如剧烈运动、感染或药物。
3. 非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某些非肾脏疾病也可以导致蛋白尿,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和甲状腺疾病。
这些情况通常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和诊断。
4. 蛋白尿的原因:蛋白尿可能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包括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肾血管疾病和肾结石。
确定蛋白尿的原因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总的来说,蛋白尿是肾脏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您怀疑自己或家人有蛋白尿的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烧喝酒可致尿中微量蛋白
年底公司组织体检,小武被告知其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敏感的小武便常识性地判断自己可能患上了肾脏疾病。
邹和群介绍,不一定是患有疾病才可能导致尿中出现微量蛋白,健康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暂时性蛋白尿。比如说发烧时体检,尿液中可能发现微量蛋白,这类人群需要退烧后复查,以确定尿液中的蛋白量是否正常;如果在体检的前一天或当天有过量运动,也可能在尿中检出微量蛋白。这是因为运动会使血液循环加速,从而肾脏血流增加,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增加,体检时就表现为微量蛋白。此外,若体检前站立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蛋白量的增加,这是由于直立体位会使前突的脊柱压迫肾静脉,或因直立过久肾脏下移造成肾静脉扭曲继而肾静脉淤血所致。体检前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或过多饮酒,这会导致肾脏负荷量加重,从而引起蛋白量增加。
微量尿蛋白不一定是肾病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肾内科主任 邹和群
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是否意味着肾脏出现病变?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邹和群教授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偶尔体检尿中含有微量蛋白引起的因素很多,并不一定是肾病引起,体检前有剧烈运动、长久站立,甚至体检前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或过量饮酒都可能在尿中检测中微量蛋白。如果复查后尿蛋白正常,则无需担心。
微量蛋白也可能是严重肾病
邹和群表示,排除以上情况,或以上情况经过复查后尿液中仍然含有微量尿蛋白,就需考虑疾病的可能。但是,这并不表示蛋白尿一定是由肾脏疾病而引起的,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血液病,若某种蛋白质的成分超过肾脏中肾小球滤过的阈值,也会导致蛋白尿的发生。
和小武知道自己尿中有微量蛋白后非常紧张不同的是,有些人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中提示尿中有微量蛋白不以为然,甚至不着急去专科就医,他们认为反正只是“微量”,说明就算是肾病也不严重。对此说法,邹和群并不认同。他介绍,其实尿液中蛋白含量的多少和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多大关系。据最新的慢性病调查结果显示,100个肾脏病人中,只有6个明显症状的病人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同时很多病人虽表现为轻微的尿蛋白,但其实际的肾脏病变已经很严重。因此,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与尿蛋白量多少无直接关系。
邹和群表示,若想明确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的情况是否由于某些疾病引起,或者要进一步判断蛋白尿是否因肾病所致,需到正规医院接受肾脏专科的系统检查,如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沉渣检查等。
尿中有泡沫可能是蛋白尿
民间有看尿液判断自己是否患病的传统,很多老人根据尿液中的泡沫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肾病,认为泡沫是由尿液中的蛋白造成的。邹和群教授解释,这确实是鉴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蛋白的好办法,但是需要掌握一点小常识,如果尿液中的泡沫消失很快,那有可能是人体摄入食物中的化学成分或体内代谢而造成,如果泡沫持续不消失,那尿液中含有蛋白的可能性很大,最好到医院做尿常规检查。
邹和群教授介绍,这四种情况导致的尿蛋白都属于功能性尿蛋白,原因去除后蛋白尿即可迅速消失。针对以上四种情况而导致体检出现微量尿蛋白的情况,建议体检前避免剧烈运动、饮食规律,且体检要在休息、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才能尽可能地获得正常体质下的体检结果。若因为以上原因导致体检结果不正常,可以在稍后几天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