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原理[1]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建筑设计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建筑设计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建筑设计: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建筑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科技与功能的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物的规划、设计与建造等多个方面。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需要不仅具备艺术感和创造力,更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一、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1. 功能性:建筑物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功能性指建筑物在满足人们生活、办公等实际需要的同时,切实考虑到不同空间的功能性定位。

例如,在设计住宅时,需要考虑房间的布局是否合理、交通流线是否顺畅等。

2. 空间布局:建筑设计需要合理布局内部空间以满足功能需求。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在设计办公大楼时,需考虑到部门间联系、人员流动等,以提高办公效率。

3. 比例与尺度:建筑物的比例与尺度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适当的比例和尺度能够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例如,在设计一座桥梁时,需要考虑到桥梁与周围景观的比例和尺度,以营造一种视觉上的和谐感。

4. 结构安全:建筑设计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结构安全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前提,需要考虑到各种自然力与人为力的作用,确保建筑物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保持稳定。

二、建筑设计的基本技巧1. 创新思维:建筑设计需要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的设计理念能够使建筑物在外形与内部空间布局上与众不同。

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尝试,寻找独特的设计元素和材料,可以提升建筑设计的独特性。

2. 材料选择:建筑物所使用的材料对于设计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材料拥有不同的质感、颜色和形态,正确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增强建筑物的表现力。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3. 光线与通风: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舒适度。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朝向、窗户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

4. 色彩运用:色彩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适当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建筑物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章人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章人与建筑设计
果。
人性化和个性化
考虑人的行为习惯、心 理需求,体现个性化设
计。
环保和可持续性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 术,降低能耗和资源消
耗。
人对室内环境的感知和体验
01
02
03
04
视觉感知
人对室内环境的首要感知方式 ,涉及色彩、照明、空间布局
等。
听觉感知
室内环境中的声音质量,如噪 音控制、音乐背景等。
触觉感知
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材质 等给人带来的触感体验。
生态平衡
建筑设计应注重保护生态 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 消耗和污染,促进生态平 衡。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绿色建筑
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和技 术,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景观设计
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创造 宜人的景观,提高居住和工作环
境的品质。
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
建筑设计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和绿 地空间等,可以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和
可持续性。
建筑设计在塑造城市特色和文化方面具 有重要作用,通过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和 文化内涵的建筑,可以传承城市的历史
和文化。
建筑设计在应对城市环境问题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例如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和可 持续建筑实践,可以降低能耗、减少排
人性化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人性化设计,提供便利、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适应性调整
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应具有一定的灵活 性和可变性,以适应人们的生活方式 和需求的变化。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智能化建筑
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自适 应技术等,实现建筑自动化控 制、智能设备互联等,提高建 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
人本设计
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求和福 祉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建筑设计原理的设计流程
1
前期准备
项目需求调查、设计任务书编制、方案
方案设计
2
研究等。
方案形成和筛选、方案汇报、设计改进
等。
3
深化设计
施工图设计、预算、施工图审查、技术 交底等。
建筑设计原理中的三个基本原则
形式和功能的平衡
环保建筑
环保建筑是指采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 和生态保护技术设计和施工的建筑,既满足人 类的需要,又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建筑设计原理的实例分析
现代公寓
小三居室的现代公寓设计中,空 间运用非常巧妙,配色明快,线 条流畅,物品得当,让整个空间 弥漫着温馨惬意的家庭气息。
奥运场馆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被誉 为奥运会的一个“绿色奇迹”,使 用环保材料和技术,美观实用, 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综合性水 上运动场馆之一。
大教堂
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是世界上 最著名的未完成神学建筑之一, 采用了现代主义和哥特式等多种 风格元素,展现了建筑与艺术的 完美结合。
建筑设计原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设计
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模拟 仿真等手段,大幅提高设计效 率和精度,加速从设计到建造 的转化。
绿色建筑
借助生态设计思想,采用节能 降耗、环保可持续等技术手段, 致力于打造绿色、智能、健康 的建筑环境。
建筑形态和功能的统一、协 调和平衡,是建筑设计中的 核心问题和基本要求。
建筑空间的组织原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1章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1章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我 国 的 古 典 园 林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如果将其平面化,可以 看作是“形和底”的关系。
我们的视野通常是由形形色色的要素、不同形状、 尺寸及色彩的题材组成。为了更好的理解一个景观的 结构,我们通常把要素组织在正、负两个对立的组别
里:我们把图形当成正的要素,称之为 “形”,把图形的背底当成负的要素, 称之为“底”。
一般这些内在因素所引起的矛盾、解决 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究竟选择哪种方 式好,需结合外在因素的具体条件和多种因 素加以综合的思考与推敲,也就是我们经常 讲的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材制宜”, 方能找到较为理想的空间组合方法。
整体建筑空间 建筑的内部空间
建筑的外部环境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3)停车场地 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停车 场。尤其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各种车辆 特别是小汽车的停车场,应结合总体环 境布局,进行合理设计。 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 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 侧,以不影响整体环境空间的完整性和 艺术性为原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这里集中设置 了剧院,歌剧院,音乐厅及有关表 演艺术的图书馆,博物馆,专业学 校等,各建筑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有某些功能的联系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组合问题,常针对建筑 群体之间的组合而言,这里我们可以用到形式 美的原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高层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1)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层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1)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下列哪一种形状的平面体形系数最小,能耗最少。

A.方形B.圆形C.三角形D.梯形2、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层及其以上的建筑为高层住宅。

A.10B.20C.15D.93、《通则》中规定,建筑高度大于()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A. 200B.60C.100D.3004、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高层建筑是()A.台湾101大厦B.迪拜哈利法塔C.美国帝国大厦D.芝加哥蒙托克大厦5、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高层建筑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

()A.有可能造成令人不愉快的环境。

B.存在比多层建筑更多的安全隐患。

C.不利于人们户外活动,容易形成对人类健康不利的室内环境。

D.高层建筑象征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也表现了拥有者的财富、地位和商业信用。

6、高层建筑场地调查包括项目背景、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以及()等方面的内容。

A.能源供应B.地域特征C.项目定位D.开发强度7下列哪一项是比较良好的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尺度。

()A.b/h≤1B.b/h≥2C. 1≤b/h≤2D.b/h≥38、若建筑用地为条形用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地相对进深较大,不利于吸引顾客;B.建筑多沿街布置,且首层多为商业功能;C.用地中高层建筑对城市道路多有退缩;D.条形用地临街面多为短轴方向。

9、平原和丘陵城市用地评价一般将坡度大于()的用地列为不适于作为建筑用地的类别。

A.25% B. 20% C.30% D.50%10、在平坦地区,当建筑间距与高度之比()时,通风效率可视为良好。

A.b>2hB.b=2hC.b=hD.b<h11.高层建筑往往将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空间,如办公室、客房、公寓等重叠在高层主体里,形成高耸兀立的竖向体量,即通常所说的()。

A.裙楼B.塔楼C.主体D.筒楼13、下列选项中,对于直落式裙楼的描述正确的是()A.裙楼建筑面积可大可小,与塔楼联系便捷;B.便于划分功能分区,容易组织各种对外、对内的出入口与交通流线,便于火灾扑救;C.适用于裙楼功能单一、用地限制或造型需要者;D.便于组织复杂功能和大空间。

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

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

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结构工程等相关知识。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

1. 力学: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是力学,力学涉及到物体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问题。

力学的三大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能量守恒定理)对建筑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力学分析,可以计算出建筑结构受到的各种力,确定受力情况,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2.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力学是评估材料强度和刚度的基础。

常见的结构材料有钢、混凝土、木材等,每种材料都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

通过材料力学的分析,可以确定结构材料的受力行为,并合理选取材料以满足设计要求。

3.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

静力学研究结构在静力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动力学研究结构在地震、风荷载等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结构力学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结构工程:结构工程是将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原理应用于实际结构设计中的工程学科。

结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结构形式、荷载情况、材料性能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构造方案,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振动等要求。

在结构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抗震设计、防灾减灾设计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建筑结构设计还涉及到结构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问题。

1. 结构可靠性:建筑结构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使用寿命内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能力。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外力作用下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问题,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2. 结构经济性:结构经济性是指在满足安全可靠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设计原则。

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取,可以降低结构的自重、减少材料使用量,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3. 结构美观性:在建筑设计中,结构不仅需要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美观以及结构的牢固性。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原理和知识点,以确保设计方案的成功实施。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

1. 功能性原理在建筑设计中,功能性是最首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建筑物的设计必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能够提供有效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并确保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过渡自然流畅。

2. 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布局应追求美观、和谐和舒适。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同时注重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以及细节的处理。

3. 结构原理结构原理是建筑设计中关键的一个方面。

建筑物的结构必须足够稳固,能够承受自身和外部因素的荷载,并能够保证使用寿命的安全性。

设计师需了解不同结构体系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合理选择结构类型,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可持续性原理随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筑设计也应该注重可持续性原理。

设计师在选择建筑材料和技术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利用情况。

应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低能耗技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5. 历史意识原理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意识。

通过学习和借鉴历史建筑的经验和智慧,设计师能够创造出更具独特性和文化内涵的建筑物。

历史建筑的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统建筑的风格和元素,从而创造出兼具现代性和传统美的设计方案。

6. 安全原理建筑设计必须注重安全性,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设计师需要考虑防火、防盗、防震等安全措施,并合理规划紧急疏散通道和设备。

7. 经济性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经济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设计师需要在满足功能和美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项目的成本。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优化空间布局和合理施工等措施,设计师能够降低建筑物的造价,并提高投资回报率。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住宅的定义: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伴随人类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户型: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套型: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间;核心户: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一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联合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多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家庭生活行为模式: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住宅室内采光标准每户至少应有一个居室在大寒日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日照以外墙窗台中心点计算;房间直接天然采光标准通常以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窗地比进行控制;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一套住宅的功能空间可归纳为划分为居住、厨卫、交流及其他三大部分;居住空间居住空间可划分为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室卧室:主卧室适宜的面积大小在9~15㎡之间,次卧室适宜面积在5~12㎡之间;卧室空间尺寸应恰当,开间应大于2.4m,开间和进深的比值应小于1/2;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良好景观,尽量选择南向;卧室与卧室间不应穿越;主卧室应提供住户多种床位布置选择,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3000mm;次卧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起居室:起居室适宜的面积在10~25㎡之间,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宜在3000mm 以上;起居室应当相对封闭,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起居室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工作学习室:工作学习室的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餐室:餐室最小面积不宜小于5㎡,其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另外,应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1:1.5以内为宜,避免空间给人带来狭长感;门的设置与家具布置房间门:房间门的尺寸既要考虑人的通行,又要考虑家具搬运;其户门、起居室门和卧室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900mm,厨房门不应小于800mm,卫生间门不应小于700mm;当进卧室的门位于长边墙时,宜靠中段布置,或靠一侧布置,留出500mm以上的墙段,使房间四角都有布置家居的可能;阳台门:阳台门的大小一般仅考虑人员通行尺寸,因无大型家具搬运,其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700mm窗的设置与家具布置通常窗下口窗台高度距地面900mm左右,窗洞高1500mm左右;窗在房间中的位置宜靠房间中部,且最好有一外墙段宽度在900~1400mm,以满足布置家具和床位的可能;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据资料分析,在一般住宅内,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m;卧室、起居室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1/3坡屋顶下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1/2厨卫空间厨房:我国常用厨房面积在3.5~6㎡之间,设备布置方式可分为单排型、双排型、L型和U型;单排布置设备时,厨房净宽不小于1500mm,活动空间宽度大于800mm;双排布置设备时,厨房净宽不小于1800mm,两排设备的净距大于900mm;带餐室厨房:这种厨房类型将就餐空间纳入厨房之内,其面积需扩大至6~8㎡方能满足功能需要;卫生间:卫生间应满足便溺、洗浴、盥洗最基本的三种和洗衣四种功能;不能布置在下层住户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方;卫生间单独设置时,其净空也要符合要求,当门外开时为900mm1200mm,当门内开时为900mm1400mm;交通及其他辅助空间交通联系空间:交通联系空间包括门斗和前室、过道、过厅以及户内楼梯等;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入户处应设置门斗或前室;门斗的设置尺寸其净宽不宜小于1200mm;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其净宽不宜小于1000mm,通往辅助用房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900mm;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750m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900mm;梯级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高度不应大于200m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250mm处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室外空间:阳台:阳台的地面标高宜低于室内标高30~150mm;阳台栏杆的净高度: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0mm;凸阳台因受结构,施工与经济限制,出挑深度一般控制在1000~1800mm范围;露台是指其顶部无覆盖遮挡的露天平台;户内功能分区:公私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合理分室:生理分室、功能分室;三维空间组合型住宅注意三种形式的区分变层高住宅:变层高住宅是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内,而将将家庭成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这种住宅相对比较节省空间体积,但室内有高差,老人、儿童使用欠方便,且结构、构造较复杂;复式住宅:复式住宅是将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往往采用吊楼或阁楼形式;这种住宅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空间体积,但有些空间较狭小、拥挤跃层住宅:跃层住宅是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一些坡顶住宅中,将顶层处理为跃层式,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SAR住宅体系:SAR是STICHTING ARCHITETEN RESEARCH的缩写,即将住宅的设计和建筑分为两个部分——支撑体和可分体或填充体;灵活分隔的方式:帷幔、折叠式隔断、灵活隔断、壁柜式隔断;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低层住宅:低层住宅一般指1~3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可分为一般标准低层住宅,包括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农村、市郊和城市集合性低层住宅例如里院,以及较高标准低层住宅别墅,包括城市型别墅和乡野型别墅;低层住宅特点:1、在居住行为方面,使住户较接近自然,提供了更加亲近自然的自由场所;2、在居住心理方面,较易形成亲切的尺度,使居民对住宅以及居住环境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强;4、建筑的自重较轻;低层住宅的缺点:不利于节约用地;增加了地基、底层的通风和防潮以及屋顶的保温与隔热的处理量,从而影响到住宅建筑的经济性;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以及其他设施的利用效率;低层住宅套型设计包括:按住宅户型的功能要求进行房间的组合;组织平面交通及垂直交通;充分利用空间;协调室内外空间环境;低层住宅的楼梯设计:横向梯的主要优点是能使户内交通路线较为集中,既有利于功能分区,通常也比较节省交通面积,缺点主要是不利于减小面宽和加大进深;较多采用的是设在平面的中部,好处是平面的前后部分使用楼梯较为方便,功能分区较为清晰;缺点是楼梯的起步位置距离入口较远,一般需要穿越起居室;竖向梯总的来说较有利于加大平面的进深,对组织住宅的通风也较有利,但在户内交通路线的处理上,没有横向梯集中;而利用双跑竖向梯做前后错层处理时,楼梯一般设在平面的中部,在加大进深方面效果明显;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低层住宅较多采用坡屋顶,做卧室用途时,在空间的高度上应保证阁楼的一半面积的净高度不小于2.1m,最低处的净高不宜小于1.5m,并尽量使阁楼有直接的自然采光;对于面积较小和不封闭的阁楼,垂直交通联系可采用爬梯的形式,爬梯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其坡度在45°~ 90°之间;阁楼作为储藏用途时,如不需要上人,阁楼净高不宜低于60cm;低层住宅常见的楼梯形式:双跑平行楼梯、三跑楼梯、三角形三跑楼梯、无中柱螺旋楼梯、中柱螺旋楼梯、单跑直楼梯、双跑直楼梯、单跑弧形楼梯、双跑弧形楼梯、弧形转角楼梯、转角楼梯、对称转角楼梯、扇形起步楼梯、对称扇形楼梯、反向扇形楼梯见P51图2-6;住宅院落空间:就住宅院落与建筑的空间关系来说,可分为宅院和庭院;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于一户住宅,在空间位置上围绕在建筑的周围,建筑在内,院子在外;宅院的边界通常用低围墙、通栏、绿篱围合,空间效果较为开放;而庭院则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一般不少于三面围合而形成的室外空间,建筑在外,院落在内,空间效果一般较为封闭;低层住宅的水平组合: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聚合式住宅;另外联排式住宅的主要优点是更节省用地和基础服务设施,但对朝向的要求更高,其居住标准一般也低于独立式住宅和并联式住宅;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多层住宅:我国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4~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7层及7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如果顶层是跃层式住宅套型则建筑可做到7层;多层住宅特点:多层住宅用地较低层住宅节省,造价比高层住宅经济,适合于目前一般生活水平;但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且楼层住户缺乏属于自己的私家庭院,居住环境没有低层住宅优越;单元设计法:为了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同一结构、构造和施工方便,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一般就把这种标准段称为单元,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型多样的组合体,这种方法被称为单元设计法;单元组合体拼接一栋建筑的设计原则:满足建设规模和规划要求、适应基地特点;单元组合常见拼接方式:平直组合不宜组合过多,导致长度过长、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根据要点适当进行论述1、套型恰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住宅标准和市场需求,恰当地安排套型,应具有组合成不同套型比的灵活性,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要;2、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动静分区明确,并能满足各户的日照、朝向、采光、通风、隔声、隔热、防寒等要求;3、交通便捷:尽可能压缩户外公共交通面积,并避免公共交通对户内的干扰;4、经济合理: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充分利用空间;结构与构造方案合理,构件类型少,设备布置要注意管线集中;5、造型美观:能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立面新颖美观,造型丰富多样;6、通用性强:住宅单元常具有通用型,或作为标准设计在一定地区内大面积推广使用;7、环境优美:综合考虑室内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不宜强调其中一点而忽略其他因素,并要针对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抓住各个阶段设计中的主要矛盾加以解决;多层住宅的交通组织: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口,以廊组织各户入口,以梯廊间层结合组织各户入口;多层住宅的楼梯布置:多层住宅常用的楼梯形式是双跑楼梯、单跑楼梯和三跑楼梯;住宅楼梯梯段净宽较低层住宅更宽,不小于1100mm,不超过6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不小于1000mm;因为考虑到方便地搬运家具及大型物品,楼梯平台的宽度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之外,且不得小于1200mm;楼梯坡度比低层住宅平缓而较公共建筑为陡,常用的踏步高宽范围是155~175mm260~280mm;当楼梯间垂直于外墙布置时,休息平台下的净高不应低于2000mm;当其不足以供人通行时,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提高勒脚或降低入口,底层作单跑,底层打通一间房,底层作长短跑,楼梯反向布置;住宅的适应性:住宅实体空间的用途具有多种可能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住户居住;住址的可变性:住宅空间具有一定的可改性,随着时间的推进,住户可以根据自己变化发展的需要去改变住宅的空间;从平面扩大模数网来说,我国住宅都采用3M,即以300mm为级数的系列;我国住宅高度方向的模数采用1M,即100mm的倍数;多数地区按照现行住宅规范采用2.8m层高;第四章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把7~9层的住宅称为中高层住宅有的地方也称为小高层;而把10层以及10层以上并设置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的住宅称为高层住宅;由于这两类住宅层数的增加导致容积率提高,因而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空地率方面效果显着,并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相比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有以下特点:1、在高层住宅中,电梯取代步行楼梯称成为要的垂直交通工具;2、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建筑的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大大增加;3、在给排水、供电、疏散、防火、防烟以及安全上都有新的要求;4、由于高层住宅体量巨大,居住人数大大超过多层住宅而出现的高密度状况,给居民的心理状态、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结构的动态平衡、居民区的空间组织等,都带来了新的问题;5、由于高层住宅一次性投资较大,经常性维修、管理费用多,使其总投资大大高于多层住宅,因而在建造时需要较多考虑经济因素;6、随着结构形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施工方式,同时也影响到设计方法和建筑处理;7、中高层住宅还有其特殊的问题,涉及节地、经济和使用舒适性等方面的综合问题;在住宅设计规范中规定,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至少需要设置两部电梯,且其中一台能容纳担架出入;在高层住宅中虽然设置了电梯,但楼梯并不能因此而省掉,他仍可作为住宅下面几层居民的主要垂直交通;作为居民短距离的层间交通;在跃廊式住宅中,作为必要的局部垂直交通;作为非常情况下如火灾的疏散通道;因此,楼梯的位置和数量也要兼顾安全和方便两个方面;高层住宅的消防和疏散问题数字全部需要记住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消防云梯的高度一般在50m以内,相当于住宅18层,其防火要求是一个等级;超过50m即18层以上的住宅又是一个防火等级;如果超过100m高,即相当于36层以上的,防火要求更高;防火分区与安全疏散防火分区的划分:在我国,高级住宅和19层及其以上的普通住宅属于一类建筑,10~18层的普通住宅属于二类建筑;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一类建筑1000㎡,二类建筑1500㎡;每个防火分区和地下室应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塔式住宅的安全疏散: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即一个疏散出口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其疏散路线较短且较便捷,能基本满足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单元式住宅的安全疏散: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10层其,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可只设一个疏散出口;安全疏散间距:安全疏散间距是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户门距最近的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应不超过40m,位于袋形过道内的户门距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则必须限制在20m以内;安全疏散楼梯的设计:根据我国现行的防火规范,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两部以上的楼梯,以解决居民的疏散问题;在组合式的单元内可只设一部楼梯,为保证双向疏散,还需依靠毗邻单元的楼梯作为疏散通道;因此,楼梯必须通向屋顶,且从第10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作为火灾发生时安全疏散的通道之一;袋形走道末端与楼梯间距离超过规范时,应再增加一部独立的疏散楼梯;所有一类建筑,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以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前室、阳台和凹廊;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向屋顶,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考虑直接天然采光和通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11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的布置:消防电梯是专供消防人员携带消防器械迅速从地面到达高层火灾区的专用电梯,一般载重量800kg以上;按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塔式住宅,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消防电梯应设前室,其面积不应小于4.5㎡;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不应小于6㎡;塔式住宅应充分满足适用经济与消防疏散的要求;住宅设计规范规定:10~11层的塔式住宅可只设一部消防电梯和一座防烟楼梯,;12~18层的塔式住宅则应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和一座防烟楼梯,超过18层的塔式住宅除设两部以上电梯外,还应设置两部防烟楼梯,此时可设为以实体墙分隔的防烟剪刀楼梯;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灭火设备:消防栓宜设在疏散楼梯或走道附近明显易于取用的部位,其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失火现场;消火栓的间距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能超过30m;塔式高层住宅特点:面宽小、进深大、用地省、容积率高,套型变化多,公共管道集中,结构合理;能适应地段小、地形起伏而复杂的基地;在住宅群中,与板式高层住宅相比,较少影响其他住宅的日照、采光、通风和视野;可以与其他类型住宅组合成住宅组团,使街景更为生动;单元组合式中高层住宅的防火和安全疏散:当单元组合式中高层住宅的户门未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其楼梯间应通至平屋顶;点式中高层住宅与塔式高层住宅平面布局相似,按防火规范可以只设一部电梯、一部楼梯,但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0㎡;楼梯应设封闭楼梯间,但如果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以不设;第五章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设计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设计严寒地区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气温的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雨量多集中在夏季;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季大风较多;我国东北部属于严寒地区气候;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冬季较长,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降水相对集中;春秋季短促,气温变化剧烈,且气温的年较差很大,春季少雨雪,多大风和风沙;夏季多雷暴和冰雹,日照比较丰富;我国华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属于寒冷地区气候节能型住宅:节能型住宅是采用综合节能设计和应用综合节能措施,使新建住宅冬季采暖耗煤量指标比我国寒地在20世纪80年代所建住宅总体上降低50%,北京地区已提出节能65%的要求;住宅规划布局1、避免选址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里;2、争取日照,其方法有:基地应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内,为争取日照和利用太阳能提供先决条件;选择最佳建筑朝向;满足日照间距要求,避免周围建筑的严重遮挡;利用住宅楼群的合理布局,争取日照;3、避免季风干扰;4、建立气候防护单元;体型系数:建筑物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不考虑地下部分与其包围体积的比值;住宅建筑节能措施1、控制住宅建筑的体型系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建筑物体型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型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2、扩大南向得热面的面积3、窗户的节能设计(1)尽量减小开窗洞口的面积;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中规定,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25,东向和西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30,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35;(2)提高窗户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3)提高窗户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窗户本身传热量;4、选用高效、节能、经济的外围护体系;5、加强冷桥节点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6、加强住宅楼公共空间的防寒设计;地面的保温措施:建筑直接接触土壤的周边地区,沿外墙周边从外墙内侧2m范围内采取保温措施,具体做法是在地面垫层以下设置一定厚度的松散状或条板状,且具有一定抗压强度,吸湿性小的保温层;对不采暖的地下室或底部架空层的地板的保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地板的底面粘贴一定厚度的如聚苯板一类的保温材料;影响炎热地区住宅室内热环境的外部因素: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夏季季候风;炎热地区住宅朝向选择以南偏东15°到南偏西15°范围为最好,偏角增大则条件变差,南偏东或南偏西的偏角不宜大于45°,偏东比偏西好,北向次于南向,北偏东尚可,北偏西则西晒严重;就东、西朝向的建筑而言,东向优于西向,西向最差,应尽量避免;遮阳方式:1、水平式,适用于南向墙面和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从地区的角度,更适用于夏季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大的南方低纬度地区;2、垂直式,适用于东北、西北向墙面和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3、综合式,适用于南向、东南和西南向墙面以及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4、挡板式,一般只用于东、西向墙面;坡地住宅设计原则1、充分掌握建筑环境的情况,全面了解地质状况崖层走向、崖层厚度、有无滑坡、有无地下水及溶洞等;2、分析地貌特征,确定可资利用的地形,地物;3、综合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建筑形式;建筑与等高线平行时,当坡度很小,如在10%以下时,仅需提高勒脚高度,对整个地形无需改造;当坡度较大,如在10%以上时,应对坡地进行填挖平整,分层筑台;当地形坡度大于25%时,可纵向错层布置;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掉层、吊脚、天桥、凸出楼梯间、连廊、室外梯道;结合环境与景观设计坡地住宅1、建筑组合结合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利用地形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2、建筑体型与坡地环境协调,一般体型不宜过大,且常处理成坡顶或退台式,以于山形相得益彰;。

建筑设计原理练习题1

建筑设计原理练习题1

建筑设计原理练习题1建筑设计原理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单曲⾯的是()。

A、柱状⾯B、圆柱⾯C、锥状⾯D、正螺旋⾯2.已知直线上A点的标⾼为24、B点的标⾼为12,AB的⽔平投影长度为36,AB线段上有⼀点C,线段AC的⽔平投影长度为15,则C点的标⾼为()。

A、5B、9C、15D、193.建筑⼯程图中断开界线可以⽤()来表⽰。

A、粗实线B、波浪线C、中虚线D、双点划线4.当尺⼨标注与图线重合时,可省略标注()。

BA、尺⼨线B、尺⼨界线C、尺⼨起⽌符号D、尺⼨数字5.下列关于剖切符号说法正确的是()。

A、剖切位置线和投射⽅向线均⽤细实线绘制B、投影⽅向线平⾏于剖切位置线C、剖切符号可以与其它图线接触D、断⾯图的剖切符号可省略透射⽅向线6.在墙体布置中,仅起分隔房间作⽤且其⾃⾝重量还由其他构件来承担的墙称为( )。

A.横墙 B.隔墙C.纵墙 D.承重墙7.为防⽌墙体产⽣内部凝结⽔,常设置⼀道隔蒸汽层,其位置( )。

A.在墙⾼温⼀侧 B.在墙低温⼀侧C.在墙体保温层靠⾼温⼀侧 D.与保温层位置⽆关8.建筑构造的研究内容是( )。

A.研究建筑构成和结构计算的学科B.研究建筑构成和有关材料选⽤的学科C.研究建筑构成、组合原理和构造⽅法的学科 D.研究建筑构成和施⼯可能性的学科9.定位轴线是表⽰结构位置的定位线,定位轴线尺⼨应符合模数尺⼨,也就是构件的( )。

A.标志尺⼨ B.构造尺⼨C.实际尺⼨ D.精确尺⼨10.地下室采⽤防潮处理⽅案时,须在( )情况下。

来源:/doc/ccf0d3fbfab069dc5022019a.htmlA.地下⽔位在地下室底板标⾼以上 B.地下⽔位在地下室底板标⾼以下C.设计最⾼地下⽔位在地下室底板标⾼以下 D.设计最⾼地下⽔位在地下室底板标⾼以上11.墙体依结构受⼒情况不同可分为( )。

A.内墙、外墙 B.承重墙、⾮承重墙C.实体墙、空体墙和复合墙D.叠砌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12、建筑物勒脚是墙⾝接近室外地⾯的部分,其作⽤是(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精选全文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1、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图及其艺术处理上的三大高潮:P14图我国明清故宫的总体布局,为了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威慑森严的意图,在室外空间中,创造了严谨对称的建筑空间环境。

从正阳门到太和殿,长达1700m左右,安排了五座门和六个大小形状不同的封闭空间。

其中天安门、午门及太和殿,是故宫建筑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1)这一系列组织室外空间的手法,是利用长的、横的和方的等不同形状的院落,与不同体形的建筑物相配合,构成不同气氛的封闭空间,使人们有节奏地由一个院落进入另一个院落,获得由低到高、步步紧扣的感觉。

从空间构图的序列中,由南至北,前面是矮小的大清门,两侧是廊子,形成一个狭长低矮的空间。

北端是一个横长开阔的院子,北面矗立着高大的天安门,配以汉白玉的华表与金水桥,形成第一个高潮。

(2)继而入内,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是一个较小的方形院子,气氛顿觉收敛,然后又展现一个纵长的大院空间,以体形宏伟,轮廓多变的午门构成第二个高潮。

(3)太和门前的横长院子,因不装点绿化,气氛极为肃穆。

在院子两侧以高低错落、大小不同的建筑群体,衬托北侧白石台上雄伟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

从以上建筑群体布局中,可以看出室外空间的组合,为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环境的重要性。

如上所述,为了有节奏地突出高潮,一般把前边的次要院子处理得较为窄小,建筑也安排得比较低矮,使之与主要建筑物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每一空间中的主题。

北京明清故宫,在创造空间环境气氛这方面,是一个举世闻名而又异常突出的例子。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素: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4、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

★5、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结构、功能布局、美学表达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加合理、美观、实用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整体原则、空间布局原则、结构原则和美学原则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首先,建筑设计的整体原则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整体性和系统性。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堆砌空间的过程,而是需要考虑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建筑内部空间的连贯性、功能布局的合理性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我们需要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使得建筑作品在整体上显得和谐、统一。

其次,空间布局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合理布局建筑内部的空间。

建筑的空间布局应该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使用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一个好的空间布局能够为建筑赋予更多的功能,同时也能够提升建筑的舒适度和实用性。

再次,结构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建筑的结构应该能够承受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力的作用,同时还要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结构形式、材料选用、承载方式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结构能够满足各项要求。

最后,美学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注重建筑的美学表达和审美效果。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外观和内部空间都需要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形式美、色彩美、比例美等方面,使得建筑作品在视觉上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原理涉及到建筑设计的整体性、空间布局、结构和美学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我们需要遵循这些原理,以确保所设计的建筑作品能够在功能、结构和美学上都达到较高的水准。

希望本文所述的建筑设计原理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建筑设计原理1

建筑设计原理1

建筑设计原理1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建筑设计原理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准则。

这些原理涵盖了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结构性能、空间规划、功能布局、材料选用等。

合理应用建筑设计原理可以保证建筑的品质和功能的实现。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键的建筑设计原理。

一、结构与形式的一致性结构与形式的一致性是指建筑的结构形式应该与其功能和形式需求相一致。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结构不仅仅是支撑和保护的功能性要求,更应该体现出一种美感和观赏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其结构形式可以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应该符合建筑的整体风格和设计意图。

二、空间布局与功能需求的匹配建筑的空间布局应该与其功能需求相匹配。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并进行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布局。

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该有良好的联系和衔接,同时考虑到人流、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性。

三、可持续发展原理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

建筑设计应该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选用可再生材料、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等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建筑的寿命和未来可扩展性,以便在未来的更新维护中更加经济和方便。

四、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原则建筑设计应该优先考虑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构的合理设计和材料的选用对于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进行充分的结构计算和力学分析,确保建筑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和自然灾害的冲击。

同时,建筑材料的选用也要考虑其耐久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五、与环境的和谐融合建筑设计应该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不破坏环境的自然美和生态平衡。

建筑的外观设计应该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尊重自然的形式和色彩,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和绿化设计,可以创造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提高建筑的整体品质。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筑结构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性能要求和使用功能,合理选择结构形式、材料和设计参数,经过结构计算和分析,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设计要求,最终确定适合建筑物的结构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过程。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承载原理、稳定原理和刚度原理。

一、承载原理承载原理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原理之一。

建筑结构的任务是将荷载从上部传递到地基,并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

根据承载原理,建筑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合理分配和传递荷载,使结构的内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产生过大的位移和变形。

在承载原理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确:1. 荷载:荷载是指施加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外部力和作用。

包括常规荷载(如自重、活荷载、风荷载等)和非常规荷载(如地震荷载、温度荷载等)。

2. 内力:内力是指结构中构件所承受的各种反力和剪力。

根据力学原理,结构的设计应使各构件的内力处于安全范围内。

3. 构件:构件是指构成整个建筑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梁、柱、墙等。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荷载特点合理选择构件类型和尺寸。

二、稳定原理稳定原理是指建筑结构在承载荷载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原理。

建筑结构稳定性是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结构的几何形态、荷载传递路径和内力分布有关。

根据稳定原理,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抗倾覆稳定要求: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作用下,要保持稳定,避免倾覆。

2. 抗倾压稳定要求:建筑结构中的构件在受到压力时,要保持稳定,避免产生局部屈曲和破坏。

3. 抗剪稳定要求:建筑结构中的构件在受到剪力作用时,要保持整体稳定,避免产生剪切破坏。

三、刚度原理刚度原理是指建筑结构设计中保证结构刚度和变形控制的原则。

建筑结构的刚度与结构的内力分布和构件的弯曲刚度相关,直接影响结构的变形和振动性能。

根据刚度原理,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确定结构的刚度: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合理确定结构的刚度,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满足相应的刚度要求。

建筑设计原理辅导(一)

建筑设计原理辅导(一)

建筑设计原理辅导(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1. 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美国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名言‘形式由功能而来’ 3.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4. 美国纽约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厅空间布置采用形式是串联式5. 赖特的古根汗姆美术馆和贝律铭的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运用几何形构图6. 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7. 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8. 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9. 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

10. 欲使过高的天花板感觉低矮一点,该天花板宜选用明色和暖色。

11. 若想柱子看起来比较粗,其饰面材料应采用浅颜色和暖色。

. 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

13. 医院手术室内装饰宜选用灰绿色。

14. 色相、明度、彩度是色彩的三要素;物体的三元色为红、黄、蓝;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15. 光源与人眼处于0~30°时眩光最强烈。

16. 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的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的关系17. 美的比例,必然正确的体现材料的力学特征18. 人民大会堂顶棚采用层层退晕的划分,加上满天星的灯光效果,主要为了解决顶棚下坠问题。

利用采光与灯光的不同效果,可以调整空间的尺度感。

19. 不同文化形成独特的比例形式20. 西方古典建筑高度与开间的比例,愈高大愈狭长,愈低矮愈宽阔21. ‘稳定’所涉及的要素是上与下之间的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22. 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23. 要使一座建筑显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动,在构图中应采用对比的手法对比的手法有轴线对比、体量对比、方向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24. 要使柱子看起来显得细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25. 巴西国会大厦在体型组合中采用了对比与协调的手法26. 展览建筑应使用穿套式的空间组合形式27. 影剧院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是观众厅、舞台、休息厅、门厅之间的关系28. 博物馆设计一般要解决好三线问题——流线、视线、光线。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001 绪论课件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001 绪论课件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001 绪论
52
昏暗的中心走廊
公用服务层的走廊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001 绪论
53
四、我国集合住宅建筑回顾与现状
• 1、上世纪初,上海、天津租界出现里弄住宅,中西结合的 产物。
里弄式住宅主要特点 1) 生活方便 2)交通安全 3)节约用地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001 绪论
54
• 2、建国初期五十年代,住房紧张,主要解决有无问题,住 宅新村出现(苏联二战后发展的单元模式)
• 1.住宅的概念
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 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的。
住宅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建筑类型 旧石器时期的天然洞穴、构木为巢、冬窟夏庐均是远古人的住宅方式。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001 绪论
11
2.最初的住宅形式:巢居和穴居
巢居难以长期遗存,故很难通过考古发现其遗址,四川出土 的青铜器上,有一个显示悬空窝棚的象形文字。
甲骨文中的“京”字,象架立桩柱
提升居住面的建筑形象,是很明
显的“干阑”象形字。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001 绪论
12
当原始人以人工立桩取代天然树干来架立棚屋时,巢居就演 进为干阑建筑。
这个进程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就已出现,现已发现多处遗址, 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出距今6900多年的干阑构件遗存。 发现了大量的圆桩、方桩、板桩以及梁、柱、地板之类的木构 件。
8
自我实现需要 自尊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001 绪论
9
居住生活的需求
• 有房住 • 住的下 • 住的宽敞 • 住的绿色 • 良好的综合居住环境
居住建筑设计的最根本目标:

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是指将建筑师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技能结合,通过对建筑需求、空间布局、材料选择、结构形式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创造出满足人类生活和工作需求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原理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守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空间布局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探讨建筑设计原理。

一、建筑结构原理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结构原理:1. 功能性原理:建筑结构必须满足建筑物所需的功能要求。

例如,住宅建筑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需求,办公楼要考虑到工作环境的要求等。

2. 经济性原理:建筑结构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合理,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能尽量减少材料和成本的使用。

例如,通过采用一些经济高效的结构形式,如梁柱结构、框架结构等,可以降低建筑费用。

3. 安全性原理:建筑结构必须保证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稳定。

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建筑设计应考虑抗震性能,采用钢结构或加固墙体等。

二、空间布局原理空间布局是指在建筑内部划分各个功能区域的规划与布置。

良好的空间布局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以下是几个空间布局原理的介绍:1. 前后关系原理:建筑内各个功能区域的布局应该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便于人们的流线和使用。

例如,住宅建筑中卧室与卫生间的相对位置要合理安排,方便居住者的使用。

2. 公共私密性原理:建筑内的不同区域应满足不同的私密性要求。

公共区域宜开放,私密区域宜封闭。

例如,办公楼中公共休息区与办公室的相对位置要科学规划。

3. 通风采光原理:建筑内的各个功能区域要考虑到通风和采光条件。

合理的布局可以使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提高人们的舒适度。

三、材料选择原理建筑材料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正确的材料选择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同时也能够满足建筑物的美观和功能需求。

以下是几个材料选择原理的介绍:1. 可靠性原理:建筑材料的选择要有良好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各种外力和环境作用。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1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1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第一节概述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一、家庭成员构成1、户人口规模2、户代际数3、家庭人口结构:单身户、夫妻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及其他户核心户: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主干户:一对夫妻和其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联合户:一对夫妻和其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二、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1、家务型2、修养型3、交际型4、家庭职业型5、文化型四、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1、人与居住环境2、居住环境心理需求2.1 安全感与心理健康2.2 私密性与开放性2.3 自主性与灵活性2.4 意境与趣味2.5 自然回归性第二节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一、居住空间1、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2、房间平面尺寸和家具布置3、门窗设置与家具布置4、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4.1 一般混合结构住宅中,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三、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3、交通及其他辅助空间3.4 其他设施3.4.2 垃圾处理:目前比较倾向于不设垃圾井,而由各户袋装垃圾集中于住宅楼外的垃圾收集点,再转送垃圾站处理。

中高层及高层住宅不设垃圾井道时,每层应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空间。

第三节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三、套型空间的组织1.1 餐室厨房型(DK型)1.1.1 DK型: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1.1.2 D·K型: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

2.1 小方厅型(B·D型):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

小方厅同时兼作就餐和家务空间活动。

3.1 起居型(LBD型):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

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3.1.1 L·BD型:起居与睡眠分离。

3.1.2 L·B·D型: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作为空间实体,不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凝固不 变的东西,“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 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91页)建筑的时间 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的存在是有时间 性的。二是对建筑的使用具有时间性。三是建筑的使用功 能具有时间性。四是对建筑的审美具有时间性。
2.黄土地带源于穴居的建筑发展——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
我国黄河流域有着广阔而丰富的黄土层,为穴居的发 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穴居发展序列(图1.4)由横穴→袋状竖穴(顶口部 以枝干、茎、叶子作临时性遮掩或粗编的活动顶盖)→半 穴居(竖穴上部架设固定顶盖)→原始地面建筑(建筑全 部突出地面,围护结构分化为墙体与屋盖两大部件)→分 室建筑(建筑空间的分隔组织)。这种建筑以西安半坡聚 落遗址为代表,见图1.1。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巢居”发展序列(图1.2)由独木构巢(在一棵树 上构巢)→多木构巢(在相邻的四棵树上构巢)→干阑式 建筑(由桩、柱构成架空基座的“宫”型建筑)。
干阑式建筑直接促成穿斗式木构架的形成,并直接启 示了楼阁的发明。这类建筑以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建筑 遗址(图1.3
1 绪论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1 绪论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1.2.1 世界建筑体系的划分
1. (1) (2)
1 绪论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2.四大体系 (1) (2) (3) (4)欧洲建筑。
1 绪论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3. (1)古代拉丁美洲建筑—— (2)古代中国建筑—— (3)古代西亚建筑—— (4)古代印度建筑—— (5)古代非洲建筑—— (6)古代希腊与罗马建筑——
1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
② 我国传统建筑中反映的封建伦理观念、唯心观念、迷 信思想都从一定的角度说明了社会意识对建筑发展的积极
③ 现代建筑的蓬勃发展映射出许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 问题、住宅问题、犯罪问题、社会老龄化问题、就业问题、 青少年问题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 建筑业的发展。
(6 建筑是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它的产生与发
展依赖于社会的生产力,同时它也是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 形态的物质表征,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社会创造了它的建筑,反过来建筑也影响着社会。
① 民主制度下的建筑与专制制度下的建筑明显不同。如 现代建筑在民主制度下蓬勃发展,而在专制制度下却被压 制,这说明社会制度对建筑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1 绪论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1 绪论
图1.2 巢居发展序列
Back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 为利,无之以为用。”
“建筑是空间”这种提法并不排除类似纪念碑式的建 筑,纪念碑作为空间来说,是与房子相对存在的。
1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
第三,建筑从时空角度分析,是由三维的空间实体与 时间组成的统一体。
(2 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它
们不但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且直接推动建筑的进步。科学 技术不但是形成现实建筑的保障,同时也为建筑开辟新领 域,包括新的建筑类型和形制的产生,为建筑提供新的物
1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
(3 建筑的艺术性多指建筑的形式或建筑造型问题,建筑
虽然是一个使用对象,但它需要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建筑的艺术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和法则。 (4)时空性
从建筑作为客观的物质(空间)存在来说,建筑的时 空特性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它的实体与空间的统一性,
1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
(5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
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地 域也有着不同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气候、地貌、生态、
1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
1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
第四,关于什么是建筑,还有一些其他提法。 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无 疑是把建筑当作一种艺术来看待; 意大利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 合体; 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提出建筑是“住人的机器”; 还有一些建筑史学家提出“建筑是一部石头的史书” (针对西方建筑),当然,针对中国建筑也可以提出“建 筑是一部木头的史书”,这些提法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建
1绪论
建筑设计 原理
目录
1 什么是建筑
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3 建筑构成要素和建筑设计原则 4 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53 建筑设计程序与设计阶段的划分
6 注册建筑师制度
Back
1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
1.1.1 房屋·建筑物·建筑
什么是建筑?这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个很简单的问 题:建筑就是房子。但当我们接触建筑,并把它当作一门 学问来研究的时候,就会怀疑这个貌似确切的答案。房子 是建筑物,但建筑物不仅仅是房子,它还包括不是房子的 一些其他对象。
1 绪论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1.2.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介 1.2.2.1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
1.沼泽地带源于巢居的建筑发展——穿斗结构的主要渊源 在我国长江流域,河流、沼泽密布,地下水位很高,
为了解决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问题,在这些地区出现 了凭借树木构筑窝棚,这就是所谓的“巢居”。
1 绪论
那么什么是建筑呢?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仍然在争论 着,这里将有关建筑是什么的一些相关提法分别总结如下, 当然这并不能说已经涵盖了建筑的全部。
1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
第一,建筑的原始含义是“庇护所”。建筑首先包含 人类生活需要的成分,即功能成分,如我国西安附近的半 坡村原始社会遗址(图1.1)。
第二,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是由有形的实体与无形
1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
图1.1 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原始社会方形住房
1 绪论
Back
1.1 什么是建筑
1.1.2 建筑的基本属性
(1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建立的,所以
它首先是一个实用对象,应该具有与其使用功能相适应的 空间尺度、合理的室内空间布置、必要的家具设施和良好
1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