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应急管理知识与急救常识
2024年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2024年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在面临公共场所突发事件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这时候,我们应该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
在这个时候,争分夺秒,每一秒都很重要。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迅速躲避危险的地方,尽量保持冷静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此外,也要尽量避免恐慌蔓延,保持团结互助的精神。
在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逃生。
如果发现烟雾过大,应该趴在地上匍匐前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毒气体的危险。
如果被困在火灾现场,应该迅速找到窗户,向外面敲打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寻求帮助。
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应该尽量保持冷静,迅速找到避难所躲避危险,避免待在高楼建筑物或挂有大型物体的地方。
同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和脖子,以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在地震停止后,应尽快逃离危险区域,避免过于接近裂缝或悬崖。
在公共交通工具发生事故时,应尽快采取逃生措施,先保护好自己再去帮助他人。
如果乘坐的交通工具出现故障,应迅速按照安全指示进行疏散,不要慌乱不知所措。
在逃生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队形,互相支持,避免出现混乱局面。
总之,在面对公共场所突发事件时,自救互救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保持冷静,高效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这些自救互救的常识,时刻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安全。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平安度过每一次突发事件的考验。
第 1 页共 1 页。
关于公众场合的急救常识
关于公众场合的急救常识
1. 心肺复苏(CPR):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对于应对紧急情况非常重要。
包括判断患者是否失去意识、呼叫急救服务、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操作。
接受心肺复苏培训并保持冷静是关键。
2.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许多公共场所配备了 AED 设备,用于治疗心脏骤停。
学习如何使用 AED 可以增加救活的机会。
AED 会提供语音指导,帮助操作。
3. 基本止血和包扎:了解如何控制出血对于外伤情况至关重要。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迫伤口可以帮助止血。
对于较小的伤口,可以使用创可贴进行包扎。
4. 烧伤和烫伤处理:对于小面积的烧伤和烫伤,可以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减少伤害。
避免使用冰块或油脂涂抹,以免加重伤害。
5. 异物梗阻处理: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帮助处理呼吸道异物梗阻。
对于成人和儿童,可以使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操作。
6. 中毒和药物过量:在遇到中毒或药物过量的情况时,立即呼叫急救服务并提供相关信息。
尽量保留中毒物质或药物的包装,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一些公众场合的急救常识,但请记住,在紧急情况下,尽快呼叫专业急救人员并遵循他们的指导是最重要的。
此外,参加急救培训课程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全面的急救知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在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常让人措手不及。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自救互救的常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键的知识和技巧,希望能够有助于大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1. 灭火器的使用:在发生火灾时,灭火器往往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当你见到明火时,应立即找到最近的灭火器,并按下刹车,从距离火源10米的地方开始灭火。
将灭火器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并进行左右扫射,直到火势被扑灭。
此外,在火灾期间,要尽量保持低姿势,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2. 躲避烟雾:火灾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烟雾中的毒性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火灾中保护好呼吸道非常重要。
当你被困在浓烟之中时,应尽量靠近地面,因为烟雾的密度越往下越小。
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阻挡烟雾的进入,然后尽快找到安全出口。
3. 消防疏散通道的使用:在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疏散通道是最安全的逃生通道。
通常,疏散通道会被标志为“应急出口”或者用绿色的“EXIT”字样标示。
在疏散过程中,不要使用电梯,因为电梯会停电或失去控制,增加逃生的风险。
另外,不要逆行或携带大型物品,以免阻碍他人的逃生。
4. 快速发出求救信号:当你陷入危险时,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可以提高被救援的几率。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手电筒等工具来进行求救。
用手机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19)并向对方描述你所处的位置和状况。
使用手电筒时,要将光束直接指向空中,或者使用SOS的国际摩尔斯码发出求救信号。
5. 互相帮助伤者:在突发事件中,许多人可能会受伤或陷入困境。
如果你看到有人受伤,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量寻找医疗设备或人员。
对于一些常见的急救处理,如止血、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如果你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可以尝试进行紧急处理。
但如果感觉无法处理或者对伤者的伤势不确定,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援助或联系急救人员。
6. 合理利用建筑结构:在紧急情况下,建筑结构可以成为我们躲避、保护自己的武器。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范文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范文突发事件是指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突然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预测的灾害或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
在这些情况下,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基本的自救和互救常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供大家参考。
一、火灾火灾是公共场所最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需要紧急疏散和自救。
1. 安全出口:首先,大家要熟悉所在场所的安全出口,并保持清醒和冷静。
如发现有安全出口被堵塞,要立即向周围人员呼喊寻求帮助。
2. 身体包裹:如发现自己的衣物着火,不能奔跑时,应迅速躺倒在地,用身体滚动以熄灭火焰。
如果周围有湿毛巾或衣物,可用其包裹住嘴巴以防烟雾吸入。
3. 层层逼近:当需要通过楼梯逃离火灾现场时,应选择楼梯的靠内一侧,层层逼近安全出口。
如有烟雾,可以蹲下或躺下逼近,因为烟雾上升,低处的烟雾浓度较低。
4. 避免使用电梯:在火灾中,绝对不要使用电梯,因为电梯会因火灾而停止运行或导致更多的人员被困。
应优先选择安全出口进行逃生。
二、地震地震是另一种可能在公共场所发生的突发事件。
地震发生时,人们需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1. 避开玻璃、大型家具和悬挂物:当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远离玻璃窗、大型家具和悬挂物,以防止被其砸伤。
可以躲到桌子下或墙角等相对安全的地方。
2. 避免使用电梯:与火灾一样,在地震中也应避免使用电梯。
电梯可能会停止运行或成为崩塌后的陷阱。
3. 远离建筑物:如地震发生时,可以迅速逃离建筑物并远离可能发生的倒塌区域,寻找开阔的场地。
4. 躲避扩大的灾害:在地震后可能发生余震,人们要尽量躲避可能发生的扩大的灾害。
寻找开阔、平坦的地方,远离可能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区域。
三、恐怖袭击恐怖袭击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突发事件,对公共场所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在遇到恐怖袭击时,人们需要保持冷静和机智。
1. 迅速避难:如发生恐怖袭击,应立即尽量迅速地跑向到离威胁最远、最安全的地方。
公众应急逃生自救的安全教育
公众应急逃生自救的安全教育近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和恶性事件,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这样的情况,公众应急逃生自救的安全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火灾逃生、地震逃生和自然灾害的预防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首先,火灾逃生是公众应急逃生自救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常常处于恐慌状态下,很容易丧失理智。
因此,正确的应对与逃生策略非常关键。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应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定期检查家中的火灾隐患并加强火灾防范措施。
其次,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关好门窗以阻止烟气进入,保护呼吸道。
然后,迅速报警,拨打火警电话,同时采取最近的逃生通道,避免乘坐电梯。
在逃生途中,应尽量保持冷静,小心走动,避免因惊慌忘记自救措施。
最后,找到安全出口后,尽快撤离火灾区域并到达指定地点集合,等待救援。
其次,地震逃生也是公众应急逃生自救的重点内容之一。
地震是一种瞬间发生的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公众应该提前了解地震的预警和应对知识。
首先,要确保住所的结构安全,做好抗震准备,例如进行房屋加固、安装防护措施等。
同时,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找到安全位置,例如卧倒在床下、课桌下或者躲在坚固的门窗边等。
尽量远离窗户、广告牌、大型家具等可能引发危险的物体。
避免使用电梯,找到最近的楼梯通道离开危险区域。
在地震结束后,应注意避免触碰电线、断裂的煤气管道等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因素。
此外,公众应急逃生自救的安全教育不仅包括火灾和地震,还应着重强调自然灾害的预防。
自然灾害如洪水、台风、暴雨等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公众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定期关注天气预报和政府发布的警告信息。
在洪水和暴雨天气时,避免涉水,保持室内安全,尽量不外出。
在台风来临时,及早做好防护措施,加固房屋、准备相关物品等。
此外,公众还应参与社区组织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应对能力。
急救常识以及急救技能普及宣传材料
急救常识以及急救技能普及宣传材料一、急救常识急救常识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的紧急处理措施,以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并尽可能减少伤者的痛苦和损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常识:1. 呼叫急救电话: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第一步是拨打急救电话。
在大部分国家,急救电话号码为911。
告知接线员发生的紧急情况和所在位置,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尽快到达。
2. 判断意识状态:在急救过程中,首先需要判断伤者的意识状态。
可以通过轻拍伤者的脸颊或喊叫来观察其反应。
如果伤者没有反应,可能处于昏迷状态,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停止出血:在遇到出血情况时,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直接压在出血部位上,并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停止或急救人员到达。
4.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如果伤者停止了呼吸或心跳,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首先进行人工呼吸,将伤者的头部后仰,捏住其鼻子,用自己的嘴对准伤者的嘴巴进行呼吸。
然后进行心肺复苏,按照正确的节奏和力度进行胸外按压。
5. 处理骨折和扭伤:在遇到骨折或扭伤时,应该尽量保持伤者的安静,并用绷带或其他支撑物固定伤处。
如果伤者有明显的骨折或关节错位,应该避免移动伤处,以免加重伤情。
二、急救技能普及宣传材料为了提高公众对急救技能的认识和应急能力,我们制作了以下急救技能普及宣传材料,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1. 急救技能手册:我们编写了一本详细的急救技能手册,包含了常见急救场景的处理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关图片和插图。
这本手册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准确的指导。
2. 急救培训课程:我们定期组织急救培训课程,邀请专业的急救教练为参与者进行实操演练和理论讲解。
通过这些课程,参与者可以学习到正确的急救技能,并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应对紧急情况。
3. 急救演示视频:我们制作了一系列急救演示视频,展示了不同急救场景下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这些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细的解说,向观众传递了急救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急救技能。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与急救常识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1.普及应急知识有何意义?应对突发公共事•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ﻫ件的行为主体是什么?掌握应急知识是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应急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人类在与自然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应急知识和经验,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公众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广大公众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依靠群众。
要引导群众掌握应急知识,学会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灾害损失。
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件时,怎么办?ﻫ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件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
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
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拨打110报警。
拨打110报警时,要讲清楚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
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
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
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3.发现火情,怎么办?ﻫ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
拨打119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
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
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同时应派人在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
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灭火。
2023年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2023年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能够在公共场所的突发事件中有效自救互救,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安全,对于应急自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3000字关于2023年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的详细介绍。
一、火灾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常识火灾是公共场所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以下是火灾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常识:1.保持冷静: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及时判断火势的大小和蔓延情况,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2.及时报警:火灾发生后,要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部门前来灭火。
3.迅速逃生:在火灾发生时,要迅速撤离现场,注意不要跑到烟雾密布的地方或者逆着火势逃生,选择最近的安全出口进行逃生。
4.避免蔓延:如果火势不大,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墙壁的一侧下楼,遇到浓烟时要蹲下爬行,尽量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5.互相帮助:在逃生过程中,要互相帮助,保持队形,不要分散。
可以寻找共同的避难点,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6.警惕扩散:如果身上着火,要立即躺倒滚动以扑灭火苗,并尽快寻求救助。
二、地震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是突发事件中常见的一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以下是地震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常识:1.保持冷静: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迅速判断震级大小和余震情况,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2.寻找避震地点:地震发生时,要迅速躲到桌下、床底或者墙角等相对坚固的地方,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被物体砸伤。
3.迅速逃生:在地震停止后,要迅速撤离危险地点,选择安全的区域进行逃生。
4.互相帮助:地震后,要互相帮助,保持团结协作,特别是对于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要特别关照。
5.警惕余震:地震后可能会发生余震,要随时注意周围情况,如果感觉到明显地震波动,要及时寻找避震位置。
6.避免危险区域:在地震后,要避免进入危险区域,如高楼、电线杆、大树下等,以免发生追加伤害。
公共场所的急救知识和技巧
公共场所的急救知识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不时会遇到突发的意外事件,特别是在公共场所,这种情况更加常见。
因此,对于公共场所的急救知识和技巧的了解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急救知识和技巧,以帮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
一、心肺复苏术(CPR)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救情况,而心肺复苏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必不可少的急救方法。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CPR技巧:1. 确保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可能的危险因素。
2. 检查意识和呼吸:轻轻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喊,观察他们是否有反应。
如果没有反应,快速检查呼吸是否正常。
3. 唤醒急救人员:拨打紧急电话或寻求他人帮助,确保专业急救人员尽快到达现场。
4. 开始心肺复苏术:找到合适的位置,将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上方,用适当的节奏按压胸骨,同时给予适量的人工呼吸。
继续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二、止血技巧公共场所的意外事故可能会导致出血,正确的止血技巧可以帮助控制出血并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止血技巧:1. 打结止血:使用物品如绷带、布条或手帕等,将其紧密打结在出血部位之上,并确保压力均匀分布。
2. 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等物品直接压迫伤口。
如果伤口较大,可以使用手掌或手掌根部等更广泛的部位进行持续压迫。
3. 提升肢体:如果止血效果不明显,可以尝试抬高出血部位的肢体,这有助于减少血液的流动。
4. 不要移除血块:在处理伤口时,不要试图移除血块。
血块可以帮助控制出血并保护伤口免受感染。
三、窒息急救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尤其是在吃饭或咀嚼食物时。
了解正确的窒息急救方法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以下是一些窒息急救的关键步骤:1. 发现窒息:观察患者是否能够发声或咳嗽。
如果他们无法发出声音,无法进行正常呼吸,可能正在窒息。
2. 胸部冲击:使用手掌根部将手放在患者胸骨下方,用力快速向内向上推,以期清除患者气道上的堵塞物。
公众应急知识
公众应急知识公众应急知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应该掌握的应急处理方法和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公众在突发事件中保护自己,减少损失,同时也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参与到应急救援工作中。
一、自然灾害应急知识1.地震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当地震发生时,公众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2)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墙角处,保护头部和颈部;(3)尽量避免站在窗户、门口等易受到破坏的地方;(4)如果在户外,应尽量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高大物体,躲到空旷处。
2.台风台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当台风来临时,公众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关好门窗,确保房屋密闭;(2)将易受风害的物品固定好,避免被风吹走;(3)不要在室外停留,尽量躲到室内;(4)避免接触电线、电器等易受损的物品。
二、公共卫生应急知识1.传染病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公众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避免接触病原体,如避免与病人接触、避免前往疫区等;(2)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3)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公众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不食用疑似有问题的食品;(2)保持饮食卫生,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3)及时就医,如出现食物中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社会安全应急知识1.火灾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安全问题,当发生火灾时,公众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2)尽快逃离火场,避免使用电梯;(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浓烟;(4)如无法逃离,应在门窗上贴上湿毛巾,等待救援。
2.恐怖袭击恐怖袭击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安全问题,当发生恐怖袭击时,公众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2)尽快逃离现场,避免靠近爆炸物;(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浓烟;(4)如无法逃离,应尽可能找到掩体躲避,保护自己。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范本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范本1.了解逃生路线:在进入任何公共场所之前,了解该场所的逃生路线图,特别是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逃生通道和出口位置。
熟悉逃生路线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应急脱险。
2.保持冷静: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积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冷静的头脑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3.判断危险程度: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要判断危险的程度。
如果情况严重,应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或者呼救。
如果情况较轻,可以继续观察局势并等待专业救援。
4.寻找安全位置: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积极寻找安全的位置躲避危险。
例如,地震时躲到桌子下,火灾时靠近防火门等。
寻找安全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
5.防范烟雾:在火灾等突发事件中,烟雾常常是危害最大的因素之一。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过多的有害气体。
6.避免拥挤:在突发事件中,人们常常会出现拥挤的情况,这时容易发生踩踏等事故。
尽量避免拥挤的人群,保持适当的距离,并寻找安全的出口。
7.帮助有需要的人:在突发事件中,如果你身体状况良好,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
例如,搀扶老人、儿童或者残疾人员,协助他们安全撤离。
8.用正确方式打电话:在突发事件中,及时与外界联系十分重要。
拨打紧急求助电话时,要保持冷静,清楚地告知自己的位置和事件的紧急程度,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
9.遵守指挥: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积极遵守现场指挥人员的指示。
他们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的救援方案通常最为合理有效,遵守指挥可以使整个救援工作更加有序。
10.保持耐心:在突发事件中,救援工作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现场。
保持耐心等待,尽量不要自行冒险行动,以免加重伤害。
11.及时报警:当你发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向警方或相关救援机构报告情况,以便他们能够迅速作出应急处置。
12.密切关注媒体报道:在突发事件中,密切关注媒体的报道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情况和可行的自救互救措施,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公众急救知识点总结
公众急救知识点总结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发生时,通过紧急的医疗处理措施迅速救助受伤者,并尽量减轻病情和伤势的治疗过程。
急救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还可以减少事故后遗症,对于保护公共安全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以下是一些公众急救知识点的总结:一、意外伤害急救知识1. 创伤性出血急救知识大量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需要迅速救治。
在发生大量出血时,要先用干净的纱布或衣服垫住伤口,并且使用压迫止血的方法来控制出血。
当压迫不住时,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紧急处理。
2. 骨折急救知识如果受伤者出现骨折症状,应该尽快将受伤部位固定住,并使用软垫或绷带将受伤部位包扎好。
同时,将受伤部位抬高,减轻疼痛和肿胀。
3. 烧伤急救知识如果受伤者出现烧伤症状,首先要迅速将受伤部位放在冷水中浸泡,以缓解受伤部位的疼痛。
然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包扎住受伤部位,同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外部空气。
4. 中暑急救知识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当受伤者出现中暑症状时,要迅速将受伤者移到阴凉处,并给他喝清水。
同时,可以使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受伤者的额头或颈部,以降低体温。
5. 溺水急救知识溺水是一种危急情况,当发生溺水事故时,要迅速将受困者救出水面,并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受困者重新呼吸或者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二、突发疾病急救知识1. 心脏病急救知识心脏病是一种危急情况,当发生心脏病症状时,要立即给患者服用速效硝酸甘油片,并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前进行急救心肺复苏术。
2. 中风急救知识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当受伤者出现中风症状时,要迅速将受伤者平躺在床上,并确保呼吸通畅。
同时,要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3. 糖尿病急救知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突发疾病,当发生糖尿病急症时,要迅速让患者服用糖尿病急救包中的葡萄糖片或者果糖片,并保持患者清醒状态。
4. 癫痫急救知识癫痫发作是一种突发疾病急救情况,当发生癫痫发作时,要迅速让受伤者平躺在地上,并且将周围的物品移开,以免受伤者受到伤害。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一、火灾火灾是公共场所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如果火灾发生,在没有及时扑灭的情况下,人们应该迅速采取自救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识和技巧:1.保持冷静:火灾发生时,人们往往会产生恐慌,这不利于自救。
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一点。
2.呼吸低处的空气:火灾时,烟雾会迅速弥漫,使空气浓度降低。
因此,应尽量趴在地上呼吸低处的空气。
3.用湿毛巾或衣物遮住口鼻:火灾时烟雾和有毒气体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用湿毛巾或衣物遮住口鼻可以减少吸入。
4.尽量找寻安全出口:在火灾发生时,应尽量找寻安全的出口,避免窗户、楼梯等危险处。
5.不乘坐电梯:火灾时电力供应可能中断,电梯会停止运行。
坚决要避免乘坐电梯。
6.用湿毛巾封住门缝:如果被困在烟雾中,可以用湿毛巾封住门缝,以防止烟雾进入。
7.在窗户上挂起白色床单或衣物:被困在较高楼层时,可以在窗户上挂起白色床单或衣物,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二、地震地震是另一种常见的公共场所突发事件。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需要掌握以下自救互救常识:1.留在原地:地震发生时,不要惊慌大声尖叫,必须冷静保持头脑清醒,尽量不要移动,保持原地。
2.寻找安全遮蔽物: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尽快找到安全的遮蔽物,例如桌子、柜子等,躲避下来,保护头部和颈部。
3.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地震发生后,如果有可能,应尽快离开危险区域,避免被倒塌的建筑物压到。
4.不乘坐电梯:地震发生时,电梯会停止运行,如果被困在电梯中,可能面临很大的危险。
因此,坚决不要乘坐电梯。
5.避免使用明火:地震发生时,燃气管道可能会破裂,导致燃气泄漏,使用明火可能会引发火灾。
因此,地震发生后,应停止使用明火。
6.保持通讯畅通:地震可能导致通讯设施的中断,因此,在地震前应确保手机的电量充足,以便与家人和救援人员保持联系。
三、恐怖袭击恐怖袭击是一种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发生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
在恐怖袭击发生时,人们需要掌握以下自救互救常识:1.保持冷静:在恐怖袭击发生时,人们往往会产生恐慌。
公众急救知识普及
公众急救知识普及非常重要,因为意外伤害和突发性疾病时有发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
1. 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助措施,用于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和呼吸。
在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场之前,进行心肺复苏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2. 止血:掌握止血技能可以避免因失血过多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使用干净的布料、绷带或止血带等物品,对受伤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对于严重出血,可以采取加压包扎或止血带等方法止血。
3. 骨折固定:骨折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正确的固定方式可以避免伤处恶化。
使用干净的布料、夹板、木板等物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二次损伤。
4. 烧伤处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减轻疼痛和预防感染。
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避免使用牙膏、酱油等物品涂抹伤口,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5. 溺水急救:溺水是常见的意外事故,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立即清除口鼻中的异物,进行心肺复苏术,并观察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
除了以上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了解如何应对动物咬伤、中毒、中暑等紧急情况。
普及公众急救知识需要政府、学校、企
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三篇)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1、“110”报警电话在公共场所发现杀人、抢劫、盗窃、放火、斗殴等刑事、治安案(事)件时,应立即报警。
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
要保护好现场,以便民警赶到现场提取痕迹、物证。
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拨打“122”电话报警时,要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
在交通民警到来前,要保护好现场。
遇到肇事车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码、车型、颜色及特征,及时向当地机关举报。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电话,不要随意移动伤员。
如因车辆变型,人员被困车内,应立即拨打110电话求助。
因抢救伤员需要变动现场位置的,应当做好标记。
3、“119”火灾报警电话报警时,要讲清楚失火处的地址或地理位置及周围明显标志。
报警时,应讲清起火部位、面积大小、燃烧物质,有无人员被困等情况。
同时,要派人到路口迎候、引导消防车到达现场。
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设法利用就便器材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4、4、“120”医疗急救求助电话拨通电话后,应说清楚病人所在地址、年龄、性别和病情。
如不知道确切地址,应说明大致方位,如在哪条大街、哪幢标志性建筑物附近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
如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如触电、爆炸、塌方、溺水、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等,报告受害人受伤的身体部位等有关情况。
尽可能说明您的特殊需要,并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准备接车。
(二)事故灾难1、火灾事故(1)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发生火灾后,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应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
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手帕、衣物等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弯腰或匍匐前进,不要大声呼喊,以免吸入有毒气体。
利用自制绳索、牢固的落水管、避雷网等可利用的条件逃生。
当无法逃生时,应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逃生时应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范文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频繁出入各种公共场所,如商场、地铁、公园等。
然而,公共场所并非安全无忧之地,突发事件时常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下面将介绍一些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常识。
一、火灾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在公共场所的火灾突发时,人们要保持冷静,迅速逃离现场。
具体的自救互救常识包括以下几点:1.保持冷静:火灾时人们容易产生恐慌情绪,但这样反而会加重事态的恶化。
所以,人们首先要保持冷静,清醒地判断周围环境和火势,做出正确的自救决策。
2.寻找安全通道:火灾中烟雾迅速扩散,会使人们呼吸困难。
因此,在火灾发生后,人们应立即寻找安全通道,尽量避开烟雾和火源。
如果无法逃离火势,要尽量选择封闭的地方,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减少毒烟吸入。
3.避免使用电梯:火灾发生后,一般电梯会被停电,甚至陷入火困。
因此,人们在火灾中切勿使用电梯逃生,要选择楼梯通道快速撤离。
4.互相帮助:在逃生过程中,大家要互相帮助,特别是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要共同照顾,确保大家的安全。
5.向消防员求助:如果无法逃生,人们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或者向窗户上方亮起的消防标志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二、地震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它具有瞬间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要迅速采取正确的自救互救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
以下是地震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1. 就地避震: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应立即就地躲避在坚固的桌子、床下或者墙角处,尽量避免站立在窗户、玻璃门、电器旁边等有可能会倒塌或者破碎的地方。
2. 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当地震较大时,人们要迅速逃离危险的区域,尽量避免住在高楼层。
逃生时要迅速平稳地下楼,尽量避开电梯,选择楼梯通道。
途中注意避开坠物、明火等,确保个人的安全。
3. 集中在安全地带:当楼梯和通道堵塞时,人们要及时找到安全用品,如积水池、照明设备、水源等,尽量找到有生命体征的其他人,一起集中在一个较为安全的地带等待救援。
公众应急常识
公众防灾应急手册公众防灾应急手册一、常用紧急报警求助电话常识1、常用紧急报警电话全国统一的紧急报警电话:公安110,火警119;医疗救护120,可在任何地域免费直接拨打(投币、磁卡电话则不用投币、插磁卡),各报警服务台统一受理广大群众的危急求助报警、举报投诉和查询。
2、拨打110报警电话①拨通110电话后,经确认,立即说清发案、灾害事故或求助的确切地址。
②简要说明情况,如报求助,说清事由;如报灾害事故,说清灾害事故性质、范围和破坏程度等情况。
③应急保证电话的畅通,以便与公安机关保持联系。
④如歹徒正在行凶,报警时应注意隐蔽,保证自己安全。
3、拨打119报警电话发现火灾及时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消防义务。
①拨通119电话后,经确认,立即准确报出失火的地址、门牌号;说不清楚时,应说明周围明显建筑物或道路标志。
②简要说明引起火灾的原因及范围,以便消防人员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③清楚回答接警员的询问。
④电话挂断后,应在路口迎接引导消防车。
4、拨打120急救电话120电话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寻求医疗急救的专用电话。
①拨通120电话后,经确认,应立即说清楚需求助者的住址或地点、年龄、性别和病情,以便于救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争取抢救时间。
②求救者应随时保持与救护车的联系。
③电话挂断后,立即在路口迎接引导救护车。
二、应急管理常识1、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
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
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公共场所突发事件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发生的非正常事件,如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
这些事件常常会造成伤亡和混乱,因此了解一些自救与互救的常识非常重要。
以下是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自救常识:1.保持冷静: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冷静的头脑可以帮助你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2.寻找避难地点:在火灾或地震等容易造成危险的事件中,寻找安全的避难地点是关键。
如果是火灾,应迅速逃离火源,并选择靠近楼梯或紧急出口的位置。
如果是地震,应选择宽敞的地方,避开玻璃、柱子等易于倒塌的物体。
3.避免烟雾:在火灾中,烟雾是最大的威胁之一。
低身穿过烟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筛选掉空气中的有害烟雾。
4.运用逃生工具:在高层建筑中遇到火灾,通常需要通过紧急逃生通道或安全绳索逃生。
应熟悉逃生通道的位置,并尽量避免使用电梯等容易坏损的设备。
5.不跳楼逃生:在火灾或地震等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跳楼逃生。
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丧命。
除非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其他安全的逃生方式。
二、互救常识:1.相互支援:在突发事件中,互相支持与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遇到无法自救的人员,应积极寻找并提供帮助。
2.遵循指挥:突发事件通常会有相应的救援指挥中心,他们会提供相应的指导与救援措施。
在互救过程中,应听从指挥的安排,不盲目行动,以免增加混乱与伤亡。
3.优先救助弱者:在突发事件中,应给予孩子、老人、孕妇等弱者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在逃生时,应尽量保证他们的安全和逃生。
4.合理利用资源:突发事件常常会导致资源有限,因此在互救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
尽量避免浪费,以使更多的人受益。
三、其他常识:1.了解应急电话:在突发事件中,拨打紧急电话能够及时获得救援。
所以,了解当地的紧急电话是非常重要的,如报警电话、救护车电话等。
2.学习急救技能: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能够帮助你在突发事件中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救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1.普及应急知识有何意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是什么?掌握应急知识是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应急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人类在与自然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应急知识和经验,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公众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广大公众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依靠群众。
要引导群众掌握应急知识,学会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灾害损失。
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件时,怎么办?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件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
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
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拨打110报警。
拨打110报警时,要讲清楚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
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
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
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3.发现火情,怎么办?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
拨打119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
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
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同时应派人在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
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灭火。
手提式泡沫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及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喷嘴对准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伏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使用时,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撕掉铅封,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
4.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怎么办?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可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
双方认为可以自行解决的事故,应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协商处理;其他事故,需变动现场的,必须标明事故现场位置,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交通警察处理。
遇到交通事故逃逸车辆,应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如未看清楚肇事车辆车牌号,应记下肇事车辆车型、颜色等主要特征。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同时不要破坏现场和随意移动伤员。
拨打122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
找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在交通警察到达现场前,应注意保护现场。
5.需要医疗急救服务时,怎么办?发现人员伤病需要急救服务时,可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
拨打120报警时,应说清楚病人所在方位、年龄、性别和病情。
如不知道确切的地址,应说明大致方位,如在哪条大街、哪个方向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典型的发病表现,如胸痛、意识不清、呕血、呕吐不止、呼吸困难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
如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如触电、爆炸、塌方、溺水、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等,并报告受害人受伤的部位和情况。
尽可能说明您的特殊需要,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准备接车。
“110、119、122、120”免收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均可直接拨打。
“119”还应参加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各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救援,水灾、风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空难及重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建筑物倒塌事故的抢险救援,恐怖袭击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救援,单位和群众遇险求助时的救援救助等。
因此,一旦发现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均可拨打119救援救助。
6.发现有人触电或严重电击时,怎么办?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电源开关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拨电线,切勿用手触及带电者,切勿用潮湿的物件搬动触电者。
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摸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并及时拨打120电话呼叫救护车送医院,途中绝对不能停止施救。
电力部门事故应急抢修电话号码为95598(全国统一)。
禁止在电线杆拉线上拴家畜、系绳子、晾衣物等。
切勿用湿手拔、插电源插头,不要用湿布擦拭带电的灯头、开关、插座等。
7.搭乘电梯,电梯出现故障(如乘客被困、电梯坠落)时,怎么办?电梯速度不正常时,应两腿微微弯曲,上身向前倾斜,以应对可能受到的冲击。
电梯突然停运时,不要轻易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开动。
被困电梯内时,应保持镇静,立即用电梯内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有关人员联系,等待外部救援。
如果报警无效,可以大声呼叫或间歇性地拍打电梯门。
如电梯运行途中发生火灾,应使电梯在就近楼层停靠,并迅速从楼梯逃生。
8.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泄漏时,怎么办?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泄漏,可导致人中毒,甚至引发火灾或爆炸。
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或着火,应迅速关闭气瓶瓶阀,然后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话、室内电器开关。
如气瓶泄漏无法制止,应立即将气瓶移至室外通风良好且无明火的安全地方,离开泄漏房间及时拨打供气单位维修电话或110、119报警。
使用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制造的合格炉灶及附件。
用信誉好、服务好的瓶装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提供的气瓶和气体。
瓶气使用过程中绝对不能离人。
9.饮用水污染时,怎么办?发现饮用水被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情况,并告知居委会、物业部门和周围邻居停止使用。
用干净容器留取3至5升水作为样本,提供给卫生防疫部门。
不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应密切关注其身体有无不适,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接到政府管理部门有关水污染问题被解决的正式通知后,才能恢复使用饮用水。
不要自行改装自来水管道。
饮水机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10.如遇家庭火灾怎么办?家庭火灾一般是由于人们疏忽大意造成的,常常事发突然,令人防不胜防,后果严重。
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盖上锅盖灭火,也可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灭火。
切忌用水浇,以防燃着的油溅出来,引燃厨房中的其他可燃物。
电器起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服将火压灭。
电视机起火,灭火时要特别注意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家庭火灾严重,人员在逃生时不要留恋室内财物,如已脱离室内火场,千万不要为财物而返回室内。
逃生时要尽量放低身体,最好是沿墙角蹲式前进,并用湿毛巾或湿手帕等捂住口鼻,背向烟火方向迅速离开并及时报警。
11.如高楼失火怎么办?高层建筑楼道狭窄、楼层高,发生火灾不容易逃生、救援困难,且常因人员拥挤阻塞通道,造成互相践踏的惨剧。
一旦发现高楼失火,要及时报警,及时扑救,可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扑灭初起火源。
离开高楼房间后一定要随手紧关房门,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逃生时不要盲目跳楼。
楼层不高的,可用绳子或床单、窗帘等撕成条状,连结起来,紧栓在门窗栏上,顺势滑下。
或者利用竹竿、室外的落水管等逃生。
还可利用阳台或晒台,用木板、竹竿等搭在邻居家的阳台、晒台上,爬过去逃生。
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靠近窗户和阳台呼救,同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侵入,等待救援。
由于高楼失火,火场能见度非常低,被因人员要保持镇静、不盲目行动是安全逃生的重要前提。
因供电系统随时会断电,千万不要乘坐电梯逃生。
等待救援时应尽量在阳台、窗口等容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
靠墙躲避,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救援时,大都是沿墙壁摸索行进的。
不要轻易跳楼,要在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或楼层不高的情况下,或者如不跳楼就会死亡的情况下,才能采取此方式。
12.燃气中毒或泄漏着火时,怎么办?在密闭的居室里使用煤炉取暖、做饭,使用燃气热水器长时间洗澡而又通风不畅时,容易发生燃气中毒事故。
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但动作应轻缓,避免金属猛烈碰撞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燃气泄漏时,千万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设备,不要打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排风,不要在充满燃气的房间内拨打电话,以免产生火花,引发爆炸。
不要在室内停留,以防窒息、中毒。
液化气罐着火时,应迅速用浸湿的毛巾、被褥、衣物扑压,并立即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发现人员燃气中毒,要立即使病人脱离中毒环境,开窗通风并注意为病人保暖。
病人需安静休息,尽量减少心、肺负担和耗氧量。
要让有自主呼吸能力的病人充分吸入氧气。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并拨打120电话呼救。
13.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IV级(一般)、III级(较大)、II级(重大)、I级(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4.什么是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
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
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15.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