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汤

合集下载

二仙汤的功效与作用

二仙汤的功效与作用

二仙汤的功效与作用二仙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茯苓和白术组成,以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在中医药领域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仙汤的功效与作用。

一、二仙汤的功效1. 利水消肿:二仙汤中的茯苓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它能够增加尿液排泄,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水肿症状。

茯苓还具有渗湿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湿气,改善湿热引起的水肿。

2. 健脾益气:二仙汤中的白术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脾为后天之本,对于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白术还能够益气补中,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 安神定志:二仙汤中的白术可安神定志,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

它能够舒缓神经系统,改善失眠、健忘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4. 解毒消肿:二仙汤的组成药材可解毒消肿。

茯苓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毒素,减少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

白术具有散结消肿的作用,可以改善淋巴循环,减轻皮下组织的水肿症状。

5. 改善湿疹和皮肤病:二仙汤的茯苓和白术组合可以改善湿疹和其他皮肤病症状。

茯苓有清热利湿、燥湿泻火的作用,可以减少湿热引起的皮肤问题。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作用,可以改善湿疹和皮肤炎症。

6. 改善脾胃虚弱:二仙汤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和腹泻等问题。

茯苓和白术都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食欲,改善胃肠功能紊乱。

7. 缓解痛经:二仙汤可以缓解痛经症状。

茯苓具有利水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经期疼痛。

白术具有益气补中的作用,可以调整内分泌功能,减轻痛经症状。

二、二仙汤的作用1. 茯苓的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健脾利水的作用。

它可以调节体液代谢,排除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茯苓还能够减少湿热引起的皮肤问题和炎症反应。

此外,茯苓也被用来治疗痰湿咳嗽、心悸失眠等症状。

2. 白术的作用:白术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止泻、渗湿止湿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优秀文档】二仙汤

【优秀文档】二仙汤

二仙汤
二仙汤可能我们不太能了解是什么样的仙汤,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就算我们接触到但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可能也不太清楚它的作用是什么。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二仙汤是一类中成药,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二仙汤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来源】《妇产科学》。

梁颂名《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

组成
黄芩(去朽)、白芍药(生用)各等分。

主治
麻疹既出而复没,或出不尽,心慌,哭啼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须臾;或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功用
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绝经前诸证,头目昏眩、胸闷心烦、少寐多梦、烘热汗出、焦虑抑郁、腰酸膝软等),高血压病、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病见有肾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者。

1.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加苏子、丹参、沉香、白薇;治疗男、女更年期综合症伴有高血压、性功能减退、抑郁头痛、潮热等;
2.抑郁症:加用菖蒲、夜交藤;懒言少动、表情呆滞者,重用菖蒲、加郁金,心烦不寐者,重用夜交藤,加用酸枣仁;纳呆畏寒者,去黄柏,加用干姜;情绪极度抑郁、难以入眠者,加合欢皮、茯神;
3.精液异常:合用五子衍宗丸。

二仙汤加减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验案

二仙汤加减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验案

二仙汤加减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验案
摘要:
1.厥阴病上热下寒症的症状和病因
2.二仙汤的组成和功效
3.病例分析:患者症状和治疗过程
4.二仙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和结论
正文:
一、厥阴病上热下寒症的症状和病因
厥阴病上热下寒症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上部身体发热、口渴、心烦等症状,下部身体则出现寒凉、肢冷、腹痛等症状。

这种病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寒邪侵袭、阳气不足、气血不足等。

二、二仙汤的组成和功效
二仙汤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剂,主要由黄芩、黄连、干姜、半夏、人参、甘草等药材组成。

这种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温中散寒、补气益阳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

三、病例分析:患者症状和治疗过程
在此病例中,患者为一名40 岁的女性,主要症状为上部身体发热、口渴、心烦,下部身体寒凉、肢冷、腹痛。

经过中医诊断,确定为厥阴病上热下寒症。

医生采用二仙汤加减治疗,具体方剂为:黄芩15 克,黄连10 克,干姜10 克,半夏15 克,人参10 克,甘草6 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四、二仙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和结论
患者在服用二仙汤加减方剂后,症状逐渐好转。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上部身体的发热、口渴、心烦等症状消失,下部身体的寒凉、肢冷、腹痛等症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表明二仙汤加减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二仙汤加减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二仙汤加减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验案

二仙汤加减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验案

二仙汤加减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验案
(最新版)
目录
1.引言:介绍厥阴病上热下寒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二仙汤加减的方剂组成和作用
3.病例介绍:详述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的验案
4.结论:总结二仙汤加减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的疗效
正文
厥阴病上热下寒症是中医学上的一种病证,表现为上部有热象,下部有寒象。

这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多样,其中二仙汤加减是一种常用的方剂。

二仙汤加减的方剂组成主要由黄芩、黄连、石膏、知母、茯苓、泽泻、木香、陈皮等药材组成。

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利水、理气止痛等功效,对于厥阴病上热下寒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是一个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的验案。

患者,女,45 岁,主要症状为上腹部胀痛、口苦、口干、大便干燥,同时双脚冰凉。

经过诊断,确定为厥阴病上热下寒症。

医生采用二仙汤加减方剂进行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上腹部胀痛、口苦、口干等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双脚温度恢复正常。

这个病例表明,二仙汤加减对于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这种方剂能够清热解毒,燥湿利水,理气止痛,对于厥阴病上热下寒症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针对个体进行辨证论治,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

第1页共1页。

二仙汤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二仙汤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二仙汤的研究进展与思考郝苗清(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关键词:二仙汤研究思考摘要:二仙汤又名仙茅汤,出自《中医方剂临床手册》,是由已故名医张伯讷教授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创制的。

全方由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盐黄柏、盐知母六味药组成,旨在壮肾阳、益肾精、泻相火、坚肾阴、调理冲任、平衡阴阳。

最初主要用于治疗妇女因肾精不足,相火亢旺所致的更年期综合症,后来逐渐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女性月经失调以及男女生殖功能异常的疾病,内分泌失调以及代谢紊乱相关性疾病,与免疫相关的疾病,乃至内科疑难杂症中医辨证属于肾精不足,相火偏旺者,等等。

笔者就这些年来有关二仙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二仙汤的配伍特点与功用主治:二仙汤由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盐知母、盐黄柏、当归6 味中药组成。

方中仙茅、仙灵脾为君,巴戟天为臣,皆味辛而性温,归肝肾二经,合用可温壮肾阳;知母、黄柏为臣,味苦咸性寒,皆可入肾经,泻相火而坚肾阴,同时佐制补阳药物的辛温燥烈之性;当归一味为使,辛甘味厚,性温质润,补血活血,调经定痛,养血润肠,和血中之不和,通气血之淤滞,《本经》将其列为中品,称其兼具攻补之效,调理冲任之功,后世医家更将其崇为血家之圣药。

综而述之,全方具有助肾阳、益肾精、泻相火、坚肾阴之功,调理冲任、平衡阴阳之用。

内科杂病,凡辨证为肾精不足,相火亢旺者,均可灵活运用二仙汤化裁治疗,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仙汤的实验研究与探讨:研究的较多的包括二仙汤对“下丘脑-垂体-性轴腺”的调节机制;二仙汤“对抗衰老”的作用机理;二仙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

1.二仙汤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机制:1)方氏通过研究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老年大鼠下丘脑的作用证实:二仙汤有延缓老年大鼠下丘脑弓状核退化的作用。

弓状核与性腺的关系最密切,该核合成的激素对性腺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临床上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屡屡见效的原因所在。

方氏还发现二仙汤拆方的温肾组弓状核细胞数有减少倾向,而激素合成旺盛,这表明温肾组有增强弓状核的代偿功能,但长期用药又可能加速弓状核的衰老;泻火组的结果恰恰相反,提示泻火组有一定的缓解老年大鼠弓状核代偿性分泌过亢的作用,从而延缓弓状核的衰老。

二仙汤的临床应用

二仙汤的临床应用

二仙汤的临床应用王淑玲,河北省第一及第二批、全国第四五批师承教育指导老师,08年被评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王老师治病善用古方,但并不泥古。

在临床工作中灵活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尤重“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思维灵活,不泥一法。

对内科杂症,尤其是脑系疾病、消化系统、更年期综合征、发热等疑难杂症的治疗效果满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王淑玲老师治病善用经古,一些现代效方,老师同样喜用且效如桴鼓。

比如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时善用二仙汤加减,辨证精准,疗效确切。

二仙汤出自《中医方剂临床手册》,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张伯讷教授20 世纪50 年代创制,对肾精不足、相火偏旺所致更年期综合征研制的验方。

由仙灵脾、仙茅、巴戟天、黄柏、知母、当归组成,方中仙茅和仙灵脾共为君药,故名二仙汤。

巴戟天为臣,黄柏、知母为佐,当归为使。

其配伍特点是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性温不燥,有补肾壮阳之功;知母、黄柏性寒而入肾经,可以泻相火而坚肾益阴;当归则温润而具补血和血之功。

本方补中有泻、辛温与苦寒共用、壮阳与滋阴并举,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滋肾阴、调理冲任、平衡阴阳。

现将王老师运用二仙汤的经验总结如下:一、高血压刘某,男,58 岁。

主诉:眩晕 3 年,加重7 天。

现病史:患者 3 年前因劳累后出现眩晕,经休息后好转,未引起注意,亦未进行治疗,眩晕间断出现,近7天以来生气后眩晕症状加重,测血压偏高,波动在145 ~ 160/95 ~ 100mmHg。

伴心烦急躁,烘热,自汗,易发脾气,面红赤,咽干舌燥,腰膝酸软。

因不愿服用西药,遂到王老师处就诊,测血压155/98mmHg,查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寸关弦细,尺略沉无力。

中医诊断为:眩晕(肝肾阴亏型)。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

治法:滋养肝肾。

处方:二仙汤加味。

仙茅 15g,淫羊藿 15g,熟地黄 30g,黄柏 12g,知母15g,白芍 20g,生牡蛎 30g,三棱 6g,莪术 6g,夏枯草 30g,当归 12g,生杜仲 20g,川牛膝 15g。

二仙汤加味泡制药酒治疗风湿痹证临床疗效

二仙汤加味泡制药酒治疗风湿痹证临床疗效

二仙汤加味泡制药酒治疗风湿痹证临床疗效关键词药酒二仙汤加味风湿痹病凡是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全身或局部以肌肉、关节发生疼痛、麻木或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统称为痹病,俗称风湿。

痹症的治疗要分清主次,除采用祛风、散寒、除湿外,还应酌情参以补血、补脾益气之药。

根据痹证病机和临床表现,治宜“开通阳气,宣通脉络,使气血流行,继则峻补真阴”为基本原则。

类风湿性关节与中医痹证临床表现相类似,可按中医痹证论治,辨证多见本虚标实。

本虚指肝气血不足,以肝肾亏虚为多见,表实为风寒湿邪、痰瘀弊阻。

祛风湿骨痛药酒方,此方辛温善于“开通阳气,宣通脉络,气血得温则疏畅,自无壅瘀”。

主治风寒湿三气之痹痛,与病机丝丝入扣,疗效显著。

方药处方:仙灵脾30g,仙茅12g,巴戟天30g,当归30g,知母30g,黄柏20g,鸡血藤50g,狗脊30g,鹿角胶50g,细辛6g。

冷浸法:白酒53°以上1500g,将药和酒密闭在药瓶内浸泡45~60天即成,滤去药渣,成品澄明度色泽透亮,呈淡粉红色,无沉淀。

温浸法:但需把首味药仙茅换成等量的鸡血藤,只宜冷浸。

药材浸泡期间,加热1~5次,但须成品的色泽符合质量标准,通常是加热2~3次,加热方法以水热温度30~40℃为宜。

服用法:口服,每次25~30ml,日2次,空腹饮服。

若有酸痛时,宜用老生姜磨碎,加药酒少许,用碗或杯装盛,加水蒸热,频揉患处。

药酒隔水蒸热即可,但不宜久煎,以防有效成分挥发散失,影响疗效。

痹证的治疗最宜峻补真阴,上述药酒还需配伍鹿角胶50g,辅料黄酒30ml,优质白酒和冰糖少许,同盛一个小碗中,隔水烊化与药酒同饮服。

典型病例患者,男,65岁,腰骶骨痛,双小腿胀、疼痛,左右踝关节更甚,步履艰难,依赖拐杖散步,步行不远,即要小憩,畏寒、怕冷,脉诊弦滑,舌质暗,苔薄白,辨证为风寒湿三气痹痛。

治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除痹止痛,滋补肝肾之阴,则足得血而能步。

二仙汤——精选推荐

二仙汤——精选推荐

⼆仙汤⼆仙汤⼆仙汤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当归9克、巴戟天9克、黄柏4.5克、知母4.5克。

⼆仙汤功效与作⽤:温肾阳,补肾精,泻肾⽕,调理冲任。

⼆仙汤主治:主治妇⼥⽉经将绝未绝。

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头眩⽿鸣,腰酸乏⼒,两⾜⽋温,时或怕冷,时或轰热,⾆质淡,脉沉细者。

现⽤于妇⼥更年期综合征、⾼⾎压、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肾阴、肾阳不⾜⽽虚⽕上炎者。

妇⼥绝经前后诸证,头⽬昏眩,胸闷⼼烦,少寐多梦,烘热汗出,焦虑抑郁,腰酸膝软等。

也⽤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仙汤⽤法:⽔煎服。

每天1剂,⽔煎分2次温服。

20天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忌⾷烟、酒、⾟辣刺激之物,并注意调畅情志。

⼆仙汤⽅解:⽅中知母、黄柏养阴清⽕,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温补肾阳,当归温润养⾎⽽调冲任。

全⽅共⽤,则补肾阳⽽泻相⽕,调理冲任。

⼆仙汤由三类药物组成,⼀以巴戟天、仙茅、仙灵脾温补肾阳;⼆以知母、黄柏清热坚阴;三以当归补⾎润燥。

其组⽅补阴⽽⽆熟地、枸杞类滋腻养阴药,⽽是通过知柏苦寒坚阴间接达到补阴的⽬的;⽤⼆仙峻补肾阳,恐其燥热过度⽽加⼊当归,⼀以养⾎,⼀以润燥。

主要搭配,使本⽅具有育阴助阳、调和阴阳的功效,临床上可⽤来治疗阴阳失调,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的多种疾病。

本证病位在肾,可涉及其他四脏。

病机为肾之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

⼆仙汤⽅中仙茅、淫⽺藿、巴戟天温补肾阳;当归、⼭茱萸滋补肾阴;知母、黄柏滋阴⽽清肾⽕。

诸药相伍,共奏阴阳双补之功⽽直中病机。

⼆仙汤辨证要点:本⽅以时⽽烘热汗出、时⽽畏寒、头晕⽿鸣、腰酸⽆⼒、⾆嫩苔薄、脉细为辨证要点。

现代多⽤本⽅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风后遗症、再⽣障碍性贫⾎、抑郁症、精液异常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尿崩症、不孕症、不育症、脱发、⽩塞综合征等。

如见崩漏者,加阿胶、仙鹤草、旱莲草;肾阴虚,加⼥贞⼦、旱莲草、熟地;两胁胀痛、胸⼼闷烦者,加枳壳、柴胡、⽩芍;尿崩症者,加⾁桂、牡蛎、淮⼭药、益智仁;阳瘘不育症,加雄蚕蛾、阳起⽯、熟地;⽩塞综合征,合异⾚消;脏躁、悲伤欲哭者,合⽢麦⼤枣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仙汤
【组成】:
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

【方解】:
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

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

由于方用仙茅、仙灵脾二药为主,故名"二仙汤"。

【功效和作用】:
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

主治妇女月经将绝未绝。

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头眩耳鸣,腰酸乏力,两足欠温,时或怕冷,时或轰热,舌质淡,脉沉细者。

现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闭经,以及其它慢性疾病见有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

【临床应用】:
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绝经前诸证,头目昏眩、胸闷心烦、少寐多梦、烘热汗出、焦虑抑郁、腰酸膝软等),高血压病、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病见有肾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者。

【使用方法】:
日服一剂,水煎取汁,分二次服。

【注意事项】:
1.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加苏子、丹参、沉香、白薇;治疗男、女更年期综合症伴有高血压、性功能减退、抑郁头痛、潮热等;
2.抑郁症:加用菖蒲、夜交藤;懒言少动、表情呆滞者,重用菖蒲、加郁金,心烦不寐者,重用夜交藤,加用酸枣仁;纳呆畏寒者,去黄柏,加用干姜;情绪极度抑郁、难以入眠者,加合欢皮、茯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