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技术培训
变电站培训计划及方案(2篇)
第1篇一、前言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对变电站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变电站培训计划及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变电站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故障处理方法。
2. 增强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降低事故发生率。
3. 提升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4. 满足变电站生产、运行、检修等各个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三、培训对象1. 变电站新入职员工2. 变电站现有员工3. 变电站管理人员4. 变电站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四、培训内容1. 变电站基础知识(1)电力系统基本原理(2)变电站设备分类及功能(3)变电站运行方式及调度原则2. 变电站设备操作与维护(1)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操作方法(2)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维护保养(3)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调试及维护3. 变电站故障处理与事故预防(1)变电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变电站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3)应急处理预案及演练4. 变电站安全管理与规章制度(1)变电站安全管理制度(2)变电站操作规程(3)变电站事故报告制度5. 变电站设备厂家技术培训(1)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讲解设备性能及操作要点(2)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设备操作与维护五、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采用集中授课、案例分析、研讨交流等方式进行。
2. 实践操作:在变电站现场进行设备操作、维护、故障处理等实际操作培训。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变电站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4. 模拟演练:组织变电站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理预案模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现场指导:邀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设备操作与维护。
六、培训时间1. 新员工培训:入职前进行为期1个月的集中培训。
智能变电站培训心得体会
智能变电站培训心得体会
近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智能变电站的培训活动,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对智能电网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培训期间,我首先接触到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通过专业讲师的讲解,我对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些知识让我意识到,智能变电站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培训的深入,我开始学习智能变电站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包括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自动化监控系统等在内的设备让我大开眼界。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我逐渐掌握了这些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这些技能对于我未来在电力行业的工作将大有裨益。
在培训过程中,我还特别关注了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问题。
安全始终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首要任务,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更是不容忽视。
我学习了智能变电站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以及事故处理流程,这些知识让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此外,培训还涉及了智能变电站的能源管理和优化配置。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资源的高效管理和优化配置。
这些知识对于推动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次智能变电站的培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培训经历无疑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智能变电站培训教材(设计院)11.8
智能变电站新建、改造方案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11-5目录1 智能变电站简介 (1)2 IEC 61850标准介绍 (1)3 智能变电站新建、改造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依据 (2)4 智能变电站新建、改造方案 (3)4.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3)4.2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5)4.3交直流一体化系统 (6)4.4其他二次系统 (9)4.5二次设备组屏(柜)及布置 (11)4.6一体化信息平台和高级功能 (12)1 智能变电站简介智能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以及各种自动化功能的现代化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功能逻辑上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组成。
2 IEC 61850标准介绍IEC 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基于网络的变电站的唯一国际标准,2005年~2006年中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委会相继制定了等同采用IEC 61850系列标准的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
IEC 61850标准共分10个部分。
IEC 61850标准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的通信标准,也是TC57近年来发布的最重要的一个国际标准,并形成了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的重要支撑。
IEC 61850标准的核心可归纳为信息建模、抽象接口服务、具体映射三部分。
其定义了二十多种公共数据类型CDC(Common Data Class),近一百种兼容逻辑节点(CPLN)和三百多种兼容数据类型(CPDC),用来表示变电站的具体信息;也定义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Abstract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描述了服务器和客户间的通信:实时数据交换、事件报告、设备的自我描述、文件传输等。
ACSI使整个标准向通信开放,独立于某个具体通信网络;并且定义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Special Communication Service Mapping),将ACSI映射到特定的通信网络协议,如制造报文规范MMS(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TCP/IP、各种现场总线、串行线等。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ied设置规范培训
3
第一天
IED设置规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 关标准的介绍。
第三天
IED设置规范的实践演练和学员答 疑。
培训方法和教学工具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讲座、案例分析、讨论和实验操作。教学工具包 括PPT演示、实验设备和模拟软件。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通过学员的考试成绩、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操操作的能力评估学员的培训效 果。同时,学员的反馈和满意度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
1 一致性
2 准确性
3 可操作性
所有IED的设置应符合 统一的规范,确保设 备之间的协调运行。
IED的设置参数应准确 反映变电站的实际需 求和运行条件。
IED的设置应具备易操 作性和可维护性,以 便工程师进行调试和 维护。
IED设置规范的具体内容
1 通信参数设置
设置IED之间的通信协议和参数,确保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பைடு நூலகம்
2 保护设置
设置IED的保护参数和逻辑,实现对设 备和系统的准确监测和保护。
3 自动化控制设置
设置IED的自动化控制逻辑,实现设备 之间的协调操作和远程控制。
4 故障诊断设置
设置IED的故障诊断功能,提供设备故 障的自动识别和报警功能。
培训课程安排
1
第二天
2
IED设置规范的实际案例分析和操
作指导。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 ied设置规范培训
本培训旨在提供变电事业部工程师所需的IED(智能电子设备)设置规范知识 和技能,以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培训目标
1 了解IED的作用和功能。
掌握IED设置规范的重要性。
2 掌握IED设置规范的基本原则。
智能变电站检测技术培训
详细验收流程
智能变电站检测技术培训
整体考核验收
整体考核应具备条件
整体考核应 具备条件
系统现场验收合格,现场验收的遗留问题已经 处理并经验收测试小组重新测试通过;
系统现场验收后三个月内运行正常,运行 单位提交试运行报告;
现场验收报告和整体考核验收申请报告已 报主管部门审查批复;
整体考核验收大纲已形成正式文本。
模型 测试
关联 测试
包括建立和释放关联 、装置最大关联数、 后台重启时通讯恢复 时间、装置重启时通 讯恢复时间、网络中 断时通讯故障检出时 间及网络短时中断回 复时间的测试。
包括智能变电站保护 装置、测控装置、故 障录波器、监控后台、 远动装置、保信子站、 安全自动化装置等主 要设备的互操作测试。
互操作 测试
互联测试
拉偏 试验、采集单元瞬间掉 电和恢复测试、采集单 元供能切换正确性检验。
供能试验
采集稳定 性试验
智能变电站检测技术培训
包括零漂及暂态过程测试、 采集单元激光输出功率测 试、测量过载能力、小信 号互感器饱和特性测试。
验收内容及要求——过程层功能性能验收
合并单元验收
工厂验收遗留 问题备忘录 (应包含现象 描述、解决方 案和预计解决 时间)
工厂验收结论
智能变电站检测技术培训
工厂验收
验收流程
工厂验收流程主要步骤如下: 1)工厂验收条件具备后,验收工作组开始进行工厂验收; 2)严格按审核确认后的验收大纲所列测试内容进行逐项测试、逐项记 录; 3)在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和偏差,允许生产厂家进行修改完善,但修改 后必须对所有相关项目重新测试; 4)测试完成后,编写验收报告,并报验收工作组确定工厂验收结论。
目录
1 验收术语及定义 2 工厂验收 3 现场验收 4 整体考核验收 5 验收内容及要求
智能变电站调试培训
过程层
CT/PT
3种典型组 网模式
智能化开关
传统互感器
传统开关
传统变电站结构图
数字化变电站结构图
主要内容
智能变电站常见解决方案
直采网跳
网采网跳
保护直采直跳,测控组网
方案1
站控层 设备
监控计算机A 监控计算机B
站控层 网络
站 站
控 控
层 层
交 交
换 换
机 机
A B
间隔层 设备
至跨间隔 设备如故 障录波
合并单元B
智能操作箱B
电子式互感器光接口A 电子式互感器
电子式互感器光接口B
一次设 备
断路器线圈组A 断路器
断路器线圈组B
GOOSE、SMV均组网
方案3
站控层 设备
监控计算机A 监控计算机B
站控层 网络
站 站
控 控
层 层
交 交
换 换
机 机
A B
间隔层 设备
保护装置A 至跨间隔 设备如故 障录波 至跨间隔 设备如母 线保护
主要内容
宁波110kV长山变电站解决方案介绍
站控层网络结构 站控层网络采用单星型拓扑结构。 过程层网络结构(重点) SV与GOOSE采用完全点对点形式,直采直跳 无任何组网数据 对时方式 站控层SNTP网络对时,过程层采用B码对时
主要内容 智能变电站验收流程与规范
全站网络结构完整性验证(重点) 站控层:各保护测控装置与后台通讯是否正常 间隔层:保护与测控装置SV与GOOSE数据是否断链返回 过程层:合并单元智能终端SV与GOOSE数据是否断链返回 保护逻辑的校验(与传统相同) 利用数字化测试仪,将SCD文件导入测试仪后,直接对保护装置加量以 验证保护逻辑 通流通压(重点) 校验合并单元采样的精度以及采样通道的完好性 传动试验(重点) 利用装置自身的传动测试功能,开出传动以校验网络的完整性以及外部 接线的正确性 综自功能测试(与传统相同) 以间隔为单位逐一校验遥信、遥测与遥控功能
智能变电站培训资料(好)
智能变电站培训一、智能变电站smart substation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1.一体化监控系统构架1.1系统结构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设备,以及网络和安全防护设备组成,各层设备主要包括:a)站控层:监控主机、数据通讯网关机、数据服务器、综合应用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等b)间隔层: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等;c)过程层: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智能组件等1.2网络结构变电站网络在逻辑上由站控层网络、间隔层网络、过程层网络组成:a)站控层网络: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实现站控层内部以及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数据的传输;b)间隔层网络:用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讯,与站控层网络相连;c)过程层网络:间隔层设备和过程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实现间隔层设备与过程层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全站通信网络应采用高速工业以太网组成,传输带宽应大于或等于100Mbps,部分中心交换机之间的级联宜采用1000Mbps数据端口。
1.2.1站控层网络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采用100Mbps或更高速工业以太网;1.2.2间隔层网络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采用100Mbps或更高速工业以太网;1.2.3过程层网络过程层网络包括GOOSE网和SV网GOOSE网:实现遥信、直流遥测、遥控命令的传输;SV网:实现采样值传输,属于过程层网络;注:站控层主要使用IEC61850 标准体系中的MMS 通讯服务规范,过程层主要使用IEC61850 标准体系中的GOOSE 及SMV 通讯服务规范。
1.3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安全分区及防护:a)安全I区的设备包括一体化监控系统主机、I区数据通信网关机、数据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工作站、保护装置、测控装置、PMU等。
智能变电站新技术培训
安全防护方案
制定安全策略和规章制度
01
制定详细的安全策略和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工作
要求。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02
定期对变电站设备和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系
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受到限制。
3 运行管理
智能变电站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运行管理方式,能够实现 远程监控、智能告警等功能;传统变电站需要人工进行运行 管理和维护。
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应用
智能变电站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网、工业园区、大型场馆等场合,能够提高电力 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智能变电站将向更高电压等级、更大规模、更 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智能变电站将成为 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远方控制中心对变电站进行远程 操作,包括断路器分合、变压器调档 等,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应急预案管理
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 校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 性。
运维管理技术
物联网技术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 备状态监测和数据采集 ,提高运维效率和准确
性。
大数据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 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 问题和规律,为运维决
案例三:智能变电站节能减排实践
总结词
绿色环保、节能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该智能变电站注重节能减排,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方式、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等措施,有效 降低了能耗和排放,为绿色环保做出了贡献。
THANKS
保护控制和监控系统
智能变电站培训材料
一、系统架构:一次设备断路器互感器说明:1)网络结构采用3层(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2网(GOOSE网、MMS网)结构,比常规自动化站增加过程层和过程层网络,过程层网络采用光纤以太网;2)站控层通过MMS方式通讯;过程层通过SV方式采样,目前主流为9-2;过程层通过GOOSE方式采集开关量并且跳闸;3)保护装置SV采样和GOOSE跳闸采用点对点的通讯方式,SV和GOOSE分开;测控装置通过组网方式,SV和GOOSE共网;4)低压保护:GOOSE和MMS共网运行,兼测保一体、智能终端、MU功能;5)其他设备:电度表采用点对点采样,故障录波器和记录分析仪采用组网方式获取数据。
上图就是一个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结构,从上而下,图示的互感器与断路器是常见的一次设备,大家参照下表就可以看出两者区别。
常规站大家都了解,就是采用电缆接线后,采集模拟量上送到各装置。
不过有些数字化改造站的一次设备依然使用传统互感器、开关;间隔层与站控层与数字化站没有区别。
不同之处就是在MU合并装置上增加了交流模拟插件,用来采集常规一次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模拟量。
网络结构解析站控层:设备包括主站设备,如监控主机、监控备机、工程师站、远动机、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信息子站等。
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测控、电度表、直流、UPS、电度采集器等。
过程层:设备包括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光/电CT、PT、智能机构等。
MMS网:保护、测控等设备与监控通讯的网络,走61850协议。
设备包括保护、测控、监控、故障录波等。
GOOSE网: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通过光纤上GOOSE交换机,同时保护、测控也上了GOOSE网,进行信息交换。
GOOSE网相当于取代了原来常规站测控、保护的电缆接线工作。
连接设备包括MU、智能终端、测控、保护、网络分析仪、故障录波器等。
注意:10KV目前没有走单独的GOOSE网,走的是GOOSE/MMS合一的网络,即是在一个交换机中,既有GOOSE报文又有MMS报文,而不像高压部分GOOSE和MMS是单独分开的。
智能变电站培训心得体会
智能变电站培训心得体会我有幸参加了智能变电站的培训课程,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智能变电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有了新的提升。
我们首先学习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智能变电站是一种采用先进的信息、控制技术,实现变电站智能化运行的新一代电力系统。
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我们详细了解了智能变电站中的各个设备和工作原理,包括智能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主要设备,以及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等三层结构。
我深刻理解了这些设备在智能变电站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也掌握了它们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工作方式。
我们还学习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管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了解了智能变电站的日常巡检、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等工作内容和方法,也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技巧。
在培训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对我本次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智能变电站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它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还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不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和应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智能变电站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还对智能变电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智能变电站培训心得体会(1)一、培训概况本次培训为期两周,邀请了变电站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
课程安排紧凑,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操作的机会。
我通过课程学习,初步了解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与传统变电站的差别。
智能化变电站培训总结
深瑞培训总结作为电力系统战线的一名基层员工,我有幸参加2015年新疆电力公司组织的“头屯河220kV变电站南自设备厂调”。
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智能站调试工作,在去南京前就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不但要调试好设备,而且要在调试过程中学习及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本次调试过程中,我从“看,听,学,做”这四个环节来细化自己的学习任务。
在本次联调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的按照每个模块的要求去学习、按照制定的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通过培训学习,觉得收获颇多。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化变电站应运而生。
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已开始稳步推广,新疆的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正在快速发展。
这要求我们必须迅速掌握智能变电站的所有技术原理,为智能化变电站的调试、运维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智能化变电站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智能变电站是指变电站具有全站统一的数据模型和通信平台,变电站内一次电气设备和二次电子设备之间均实现数字化通信,并在此平台基础上实现智能装置间的互操作。
它的特点主要是:一次设备数字化,二次设备网络化,数据平台标准化。
一次设备数字化主要体现为全数字化输出的电子互感器和智能开关;二次设备网络化体现在二次设备对上和对下联系均通过高速网络通信;数据平台标准化体现为IEC61850标准。
变电站体系结构趋向于分层分布式,数字化变电站系统是由“三层”即: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组成,他们之间通过“两网”即:过程层网和站控层网连接。
二、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相比,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了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
一次设备智能化:采用数字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开关等智能一次设备。
电子式互感器不含铁芯的结构消除了磁饱和,智能高压电器实现了自动控制、自动检测自身故障、自动调节与远方控制中心的通信等,如:智能化组合电器实现了自动控制。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SMV通讯培训课件
SMV通讯具有高精度、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可以提高变电设备的监测和保护能力。
SMV通讯技术应用案例
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SMV通讯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 实时数据传输和监测。
变电设备监测中的应用案例
SMV通讯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 提供及时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原理
组成部分
智能变电站的监控系统由SCADA系统、保护系统、 通信系统和辅助设备组成。
通讯协议介绍
智能变电站使用通讯协议来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和互动,常见的协议有IEC 61850和DNP3。
SMV通讯技术简介
1 基本概念
SMV(Sampled Measured Values)通讯技术用于实时传输采样测量值,实现设备之 间的高速数据传输。
SMV通讯培训
1
基础知识
学习SMV通讯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讯协
实践操作
2
议和数据传输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SMV通讯设备的配
置和调试技。
3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了解SMV通讯技术 在变电站中的具体应用。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 SMV通讯培训课件
本课件介绍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原理、SMV通讯技术的应用案例以 及相关培训内容。
智能变电站简介
定义
智能变电站是指采用先进的监控与通信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变电站。
发展背景和意义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变电站能够提高能源供电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SMV通讯培训
通信控制和保护
2
SMV通讯需要有效的通信控制和保护
机制,以确保系统安全和数据完整性。
3
网络可靠性
SMV通讯要求网络具备高可靠性,以 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故障检测和隔离
通过SMV通讯,可以实现对变电站故 障的精确检测和快速隔离。
SMV通讯的挑战与机遇
1 安全性挑战
随着网络攻击的增加,SMV通讯的安全性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3 SMV通讯的好处
SMV通讯提供高精度、 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有 助于提升变电站的运行 效率和稳定性。
SMV通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
借助SMV通讯,智能变电站 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化监 测和远程控制。
能源存储管理
SMV通讯可用于对储能设备 的监测和调度,优化能源的 利用效率。
智能计量
通过SMV通讯,能够实时采 集用户用电数据,为智能计 量提供基础支持。
SMV通讯的未来
未来电网中的角色
SMV通讯将在未来电网中发挥 重要的角色,实现智能化和可 持续能源的管理。
技术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SMV通 讯将拥有更多创新的应用。
电网智能化
SMV通讯是实现电网智能化的 关键技术之一,将推动电力系 统的现代化发展。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培训,您了解了SMV通讯在智能变电站和未来电网中的重要性和应 用。希望您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
利用SMV通讯,可以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保护。
3
广域控制系统
通过SMV通讯,可以实现对广域范围内电力系统的集中控制和调度。
SMV通讯的标准和法规
SMV通讯协议 网络安全法规 通信标准化
智能变电站培训心得体会
智能变电站培训心得体会前言:智能变电站是电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高新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监控、保护、自动化操作和数据采集等功能。
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参加智能变电站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不仅让我学到了新知识,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智能变电站的重要性和目前的发展趋势,也领悟到了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在此,我将结合自身的培训经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本次培训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智能变电站的相关理论知识、技术和应用实践。
从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转型的背景分析、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原则、工程实施和运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尤其是对智能变电站的保护与控制技术、设备选型与布置以及通信和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使我们对智能变电站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挑战培训中,我们还参与了智能变电站的实验操作。
通过对实际的智能变电站设备进行操作和调试,我们深入了解了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例如设备的故障排除、控制命令的下发等。
这些实践操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智能变电站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技能水平。
三、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在培训中,我们还有幸与智能变电站领域的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专家们分享了许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他们还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智能变电站的相关知识。
通过与专家的交流,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拓宽了眼界。
四、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训中,我们分为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和实践任务。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需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与队友的合作,我们不仅学会了相互沟通和协调,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维需要多个部门和多个人员的协同配合,团队合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技术培训
20
二、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及技术
变电站网络
站控层网络: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在IEC 61850标准 中,其数据内容是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站控层设备之间、间 隔层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通信协议采用MMS和GOOSE。一般采用星 型以太网结构。 过程层GOOSE网络即智能终端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在IEC 61850标准中,其数据内容是智能终端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开关和刀闸 相关的开入开出数据以及间隔层设备之间的联闭锁信息,通信协议采用 IEC61850-8-1 。一般采用星型以太网结构。 过程层SV网络,MU(合并单元)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在IEC 61850标准中,其数据内容是MU提供给间隔层设备的电流电压采样数 据,通信协议采用IEC61850-9-2或IEC60044-8。一般采用星型以太网 结构。 一般过程层SV网络与GOOSE网络合一。 注意:保护装置要求直接采样,本间隔直接跳闸。
智能变电站培训共71页文档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智能变电站培训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培训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培训1. 引言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运行管理,还能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变电事业部员工对智能变电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以及操作流程,以帮助员工快速掌握智能变电站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智能变电站概述智能变电站是指利用先进的自动化、通信和信息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测、远程操作和远程控制的电力系统设施。
智能变电站可以通过监测设备状态、采集遥测遥信信息、自动诊断故障等方式,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故障排除速度,减少人为因素和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3. 智能变电站的主要功能3.1 超级视窗系统超级视窗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控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变电站设备。
通过超级视窗系统,操作人员可以远程查看变电站设备的状态、参数变化和告警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调整。
3.2 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技术,能够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预设的条件进行智能化控制。
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参数和逻辑条件,实现对变电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故障排除。
3.3 远程通信与数据采集智能变电站具备远程通信和数据采集功能,能够实现与上级电网的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
通过远程通信和数据采集,变电站可以实现与上级电网的实时数据交互和故障诊断,提高变电站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3.4 安全保护与监控智能变电站配备安全保护与监控系统,能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变电站的运行数据,掌握变电站的安全状态,并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4. 智能变电站的操作流程智能变电站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设备检修与维护、故障诊断与处理、远程监控与控制等环节。
4.1 设备检修与维护在变电站日常运行中,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
操作人员首先需要通过超级视窗系统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和历史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检修和维护。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IED设置规范培训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培训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培训
随着数字化工程的推广,数字化变电站数量越来越多,为使数字化工程更加统一和规范,并方便于后期的维护工作,特制定了此规范。
全站的IED名称及地址分配表都按照此表格参考执行,形成统一归档的Excel文件。 附件给出了全站IED名称及地址分配表 (参考附件),截图如下: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培训
注意:IEC61850 里给出了目的地址的推荐范围,因和本规范矛盾,如果用户需求强 烈一定要按照标准推荐范围走,那么就按照这范围按顺序排就可以了。
注意:IEC61850 里给出了目的地址的推荐范围,因和本规范矛盾,如果用户需求强 烈一定要按照标准推荐范围走,那么就按照这范围按顺序排就可以了。
IED命名采用十六进制,GOOSE组播按照报告控制块依次分配组播地址,从01-0C-CD-01-00-00到01-0C-CD-01-01-FF,共512个组播地址,APPID取组播地址后四位,SV组播按照装置顺序号依次分配组播地址,从01-0C-CD-04-00-00到01-0C-CD-04-01-FF,APPID取4000+IED顺序号。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培训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培训
顺序号可以表示范围01-99 ,约99多台装置。如果有A,B套,则需要在顺序号跳过。 例如: IED名称 PL2234A PL2234B PL2236 跳过PL2235
对于不走MMS网的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装置,必须按规范设置IP地址,因为装置的MAC根据IP地址生成,若IP相同,会导致过程层组网时源MAC地址冲突。
一般110kV站采用单网,若采用双网,需在Excel中再添加一列B网IP。
第五列 IP地址A网栏推荐,B网为 (C类IP),掩码为。或者A网, B网172.17.0.XX (B类IP),掩码为 。建议使用第一种,方便工程调试,网卡设置为自动,根据IED顺序号来设置装置地址。例如某装置全站顺序号31,IP地址A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