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1 2 1 隐 性核不 育系 的利用 湖北棉 区不育 系研 究相 对 .. 较晚, 通过 引进不 育材 料转 育 了一 大批 新的优 质抗 病 虫核 不育 材 料 , 不育 系优势 组合 筛选进 展很快 。湖 北 惠 民种 业
1 棉 花杂种 优 势利用 的研 究进 展
1 1 杂交棉 育种 取得 的成就 . 2 0世 纪 9 0年代 以来 , 湖北 棉 区以荆州市 农科 院 为代 表 先后 选 育 出以利 用 杂 种二 代
03 m 左 右 , “ .h 到 十五 ” 种 植 面积 已超 过 3 h 由于 末 0m 。
棉2 4号在 2 0 0 3—2 0 0 4长江 流域 区试 中 , 籽棉 每 h 产 量 m
为 33 .k , 对 照 的 10 1% ; 棉 每 h 产 量 为 4 32g 为 1.9 皮 m 12.5 g为对 照的 16 1% , 40 9k , 0 .8 高抗 棉铃 虫 和红 铃虫 。随
由人工去 雄制种 F 2代利 用 发展 为人 工 去 雄 制种 F 代优 1
杂 种优势 是生 物界普遍 存在 的生命 现象 , 随着农 作 物
杂种优 势 的广 泛利 用 , 棉花 的杂种 优势利 用也得 到 迅猛 发 展, 已成 为我 国棉 花育种 研究 新 的发展方 向。湖北 省是 杂 交 棉利 用最 为广 泛 的 地 区 , 九五 ” 全 省 杂交 棉 面积 仅 “ 初
着 杂交棉 的蓬 勃发展 , 已先 后育成通 过省 级或 国家 级 审定 的杂交 棉 新 品种 3 0个 , 同时 新 品种 不 断 涌现 , B杂 w 荆 和荆 12和荆 0 4 3—8 8在 区试 中表 现 突 出 , 即将 通 过 20 08 年 湖北 省审定 。
1 2 杂种优 势利 用的研 究现状 .
棉花海陆种间杂交的杂种优势分析
两系杂交棉优势组合筛选及利用研究
南宏宇 :两 系杂交棉 优 势组合筛 选及 利用研 究
21 0 2年 l 0月
种 ,并取 皮棉样 品送 检 。于 l 0月底 前按 小 区分 3次收 获棉花 计产 ,并进 行统计 分析 。
2 结 果 与分 析
2 1 两系杂 交组合 F 及 亲本 主要 性状 表现 . 。 两系杂 交组合 F 单株 结 铃数 均较 亲 本 为高 ,高 出 0 2—12个 , ( m 一1 5 7 1 F 单 铃重 较 父本 重 。 . . H s ×9 0 —2 ) l
D I 0 36 /. s .05—34 .0 20 .0 O :1 .9 9ji n2 9 s 13 2 1 .5 05
利 用棉 花杂 种优 势是 提高 棉花 产 量 、品 质 和抗 逆性 的有 效 途 径 。杂 交棉 品种 通 常 比常 规 棉 品种 增 产 l % 5
以上 ,对 杂交棉 的深 入研 究 和广泛 应 用是棉 花 生产可 持续 发展 的重 要方 面 。 目前 生产 上应 用 的人 工去 雄制 种 技 术 存 在劳 动强度 大 、制种 成本 高 、产 量低 的 问题 ,杂 交棉 组合 筛选 中经 常遇 到 的问题 是高 产 品种不 抗 病 ,抗 病 品种 不高 产 ,成 为 杂交种 广 泛应用 的限制 因素 ,制约 了棉花 杂 交种 的推广 。而利 用 不育 系制 种 可 以节 省用 工 ,
90 5 5为对 照 。试验 地地 力 均匀 一致 ,肥 力 中上 ,采 取地 膜覆 盖栽 培 ,4行 区 ,行距 0 3 .8m,株距 0 1 .5m,小 区
面 积 1 . 2 12m ,随机 区组 设计 ,3次 重复 ,管理 措施 与大 田生产相 同。于 6月 1 5日和 8月 2 0日调 查枯 萎 病 、黄
棉花种植中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棉花种植中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棉花种植的成功离不开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只有保护好棉花种质资源,合理利用种质资源,才能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促进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棉花种质资源的保护是保证棉花种植的基础。
目前,我国棉花种质资源丰富多样,包括不同的种类、品种以及居群。
通过建立棉花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和研究不同棉花种质资源,可以保护好这些重要的遗传资源,防止资源的丧失和退化。
同时,加强对野生棉花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其可持续利用,有助于棉花产业的绿色发展。
其次,棉花种质资源的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通过选择和培育适应不同气候、病虫害抗性和高产的优良品种,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耐病虫害能力。
此外,通过遗传改良,开展一系列定向育种工作,可以提高棉花纤维质量、品质和加工性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利用种质资源中的有用基因,可以培育出对抗新出现的病虫害的抗性品种,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农的收益。
另外,棉花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加强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科研机构应与棉花种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和推广应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同时,科研人员需要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市场需求,为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开发提供更精确的方向。
产业界也需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供实际需求和资源支持,共同推动棉花产业的发展。
此外,加强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也是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策略。
各地棉花种植区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同时,通过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加强种质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有助于加快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在保护与利用棉花种质资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是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加大对种质资源研究的投入,推动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棉花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推动棉花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物育种学各论(棉花)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棉花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引种2、系统育种法3、杂交育种法4、单交5、复交6、回交育种法:7、远缘杂交育种法:8、诱变育种法9、高新技术10、胚珠培养11、体细胞培养12、花药培养13、种质资源:14、棉花遗传15、芽黄16、等基因系17、衣分18、籽指19、衣指20、低酚棉21、棉花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22、短季棉23、拟抗性(农作物的回避)二、填空题1、世界各主要产棉国都以培育新品种作为提高单产和改进品质的重要措施。
2、在20世纪初世界五大产棉国或地区——中国、美国、中亚、印度、巴基斯坦。
3、棉花品种、品系性状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天然杂交、基因突变、彷徨变异。
4、棉花的天然异交率一般可达,高的可达50%以上,天然异交率的高低常因品种、地点、年份及传粉媒介多少而异。
40%5、根据参与杂交的亲本类型,杂交育种可以分为和。
品种间杂交、种属间杂交6、杂交育种中常见的杂交方式有、、、。
单交、双交、测交、回交7、棉花杂交育种种中一般常用的杂种后代处理方法分为和。
系谱法混合种植法8、在棉花育种中,除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法外,也经常应用其他一些育种方法,如、、及等。
远缘杂交育种法诱变育种高新技术育种9、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目前正在应用和继续进行研究的制种方法有以下五种: 1.;2.;3.;4.;5.。
人工去雄杂交应用指示性状制种化学杀雄二系法三系法10、组织培养按所用的外植体不同可分为、、和。
胚珠培养体细胞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11、当前我国自育品种突出的缺点是、、。
纤维强力差细度偏粗不抗黄矮病12、在植物分类学上,所有野生和栽培的棉种都属于被子植物的锦葵目、锦葵科、棉属。
其中除4个栽培棉种外,其余均是野生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广大地区。
棉花是、作物(对光温的要求)。
锦葵锦葵棉喜温喜光13、棉属有四个栽培种中,二倍体棉种有、;四倍体棉种有、。
草棉亚种棉陆地棉海岛棉14、成熟的棉花种子表皮都有纤维和短绒两部分。
棉花杂交优势利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1 . 优 点 。制种 程 序 简单 ,不仅 可 利用 F, F .2 5 . 中仅 有
11 育株 ,也 可 应 用 于 大 田 生产 。 /6不 1 _ 缺 点 。杂 交制 种 时 , 须 拔 除 5 %甚 至 更 多 的 可 育 株 , .3 5 0
1 ^ 1. 21
特 点 。 此 法 利 用 不 育 系 、恢 复 系 和 保 持 系
反应敏 感,育性转换可人为操控 。在高温短 日照条件下变为
可 育株 , 自然 自交 成 铃 , 繁殖 不育 系 ,不 再 需 要 专 门 的 保持
及
发 交序 杂程 。
至
系。所收种子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或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又恢
.
2 棉 花 杂 交优 势 应 用 的发 展 方 向 一 光温 敏 核 不 育 系 的研 究
21 光温 敏核不 育系的特点 。宇文璞等人 发 明的光温 敏核 .
不 育 系 及 其 在光 温 互 作 条 件 下 的 育性 转 换 方 法 ,是 目前 棉 花 杂 交优 势利 用 的较 为先 进 的 方 法 , 能够 全面 解 决 一 代 杂 交 棉 种 子 大 面积 推 广 的瓶 颈 问题 。 光温 敏核 不 育 系 对 光 照 和 温度
一 种 生产 上 利 用 价 值 不 大 。
费工费力 ,制 种产量低 、成本 高,F 的杂交 优势较低 ,在 2
的 主 悃 相分可 部合 组 现 的蓑 鬈 肛 本 1 募 . 1 杂 . 3 交 成
・一= ●‘ L 细胞 质 雄 性 不 育 三 系 配 套 制种 2
维普资讯
棉_ 要 主
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1棉花杂交制种技术
杂交技术是农业种植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通过两个及以上相异种类和品种的组合,将它们的特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种类。
在棉花种植中,杂交制种技术是一种可行的、高效的选择,促进了棉花的高产。
2棉花杂交制种的优点
第一,杂交技术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棉花的自交授粉,增加植株的公比,提高棉花产量。
第二,利用杂交技术可以获得耐病虫、易熟性、抗力强等优良性状综合型棉花新品种,可以提高棉花种植的效益。
最后,利用杂交制种技术也能够形成更多对外部环境抗击力强的优良品种。
3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的栽培管理技术是棉花产业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应合理配置不同品种的棉花种子。
此外,要根据棉花的生长特点灌溉、施肥,合理安排农事管理活动,并及时实施杂草防治、多项病虫害防控技术。
4总结
棉花杂交制种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是棉花种植最重要的技术。
如果能够做到准确的品种选择和合理的栽培管理,加之该产业的强大政
策支持,就一定可以促进棉花的高产栽培制种,为我国富裕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 : 10 —4 0 ( 0 8 0 -0 90 0 1 7 5 20 ) 60 3 -5
D v 统计近 2 篇代表性文献表明, ai s O 陆地棉品种 间杂 种 的竞争优势在 1% ~ 4 , 0 3 % 最高为 18 , 3 % 平均 为 3 .7 , 06 % 而且 杂 种幼 苗 活力 显 著增 加 。M rdt eei h总 结近 3 O年间有关棉花杂种优势方面 的代表性文献时 指出 , 陆地棉 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 。他对文献
摘要 : 用棉花 的杂 种优 势 是提 高棉 花 产 量和 品 质 的重 要 途 利 径, 特别是近十年 来 , 国杂 交棉发 展迅 速 。本文对 棉花 杂种 我 优 势的表 现及 其利用途径的 国内外研 究情 况进 行 了综述 , 并对
其 发 展 方 向进 行 了展 望 。
1 1 陆地 棉和 陆 地棉 种 内杂种优 势 的表现 . Ldn和 Rcmod对 早 期 的棉 花 杂 种 优 势 研 究 oe i n h
P o r s fSu y o a so t n Hee o i Ut iain r g e so t d n W y fCot tr ss i z t o l o
Z NG ioq a HU We , C Yo - n HA X a -u r ,Z i L uj t u
作了综述 , 他们认为 , 从过去所有 的研究来看 , 内杂 种 种表现一定 的杂种 优势 。事实上 , 那时起 , 多 J 从 许
地方 大量 的研 究都 显示 , 内杂种 有 显著 的 中亲优势 。 种
关键 词: 棉花 ; 杂种 优势 ; 利用途径
中 图分 类 号 : S 6 52 文献标志码 : A
业生产发展 的重大技术创新 。美国开展棉花杂种优势 研究 最早 (84年 ) 并 在 2 19 , O世 纪 5 O年 代 和 7 O年 代
棉花亲本与杂种优势试验
-
织等对 品种需要具备 的优 良性状越来越 多, 得兼顾早 熟、 优 质、 抗病虫、 适宜机械采 收, 产量还得更加 突出,
对 育 种 工 作 者 是 极 大 挑 战 。大 量 的 育种 实 践证 实 , 常
规 品种产量构成因素 中, 强结铃性、 大铃及高衣分等几 个性状均融于一个 品种的几率很小 ; 相对常规 品种 , 杂
主要是跟产量挂钩 , 因此找 到一个合理 的经 营种植模
式, 既保证农户利益又能保护产品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
1 . 6 有机稻米 市场推广难 度较大 主要 表 现 在 :
场行情 , 分 片规 划实施 , 逐年扩大规模 , 与常规种植 区 要设有 明显 的隔离带 , 将 常规栽培逐渐改进为有机栽 培 。同时 , 要做好农 田基本建设 , 增强无污染 的物理 防 治病虫草害的能力 , 开发适合有机生产要求的低毒 、 低
拓窜 窖 鲁夸 毫 { 妇{ 鲁窖 窖譬 夸 j , 窖 {
 ̄ r t r
鲁
} 譬
} } }
鲁
窖 宣
宣 夸 毫
妊 酱
牌 的繁杂、 中小企业滥起名字 , 破坏了本 区大米 品牌的
完整性 , 不 利 于本 区有机 稻 米 生产 的长 远发 展 , 削弱 了 本 区有 机 稻米 的市场 竞争 力 。 1 . 5 有 机 稻产 量 普遍 偏低 有机模 式 生 产较 常 规模 式
特早熟杂交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分析
特 早 熟 杂 交棉 产 量 及 纤维 品质 的 杂种 优 势 分 析
孙长君 吴 琼 吴晓东 李书涛
(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 宁辽 阳 辽 1 10 ) 10 0
现 突出, 后代 的杂种优 势也较 大, 在纤维品质等方面表现 都很好 。 关键词 : 杂交棉 ; 产量性状 ; 品质性状 ; 杂种优 势 中图分类号 ¥6 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0 0 9 07— 7 1 2 1 )9— 0—0 3
近几年 , 国杂交 棉 发展 迅 速 ,06年 杂交 棉 面积 占 我 20
211 霜前籽棉产量 霜前籽棉产量表现出较强的中亲 .. 优势, 全部组合的中亲优势都为正值; 超亲优势有一个组 合的超亲优势为负值 , 其余都为正值 ; 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 ) 油 后移 栽 或直 播 种 植 。 因此 , 必 要 充 分 利用 辽 宁 的 有
指等 指标 。每份材 料 不 少 于 lg 维棉 样 送往 农 业 部 棉 O纤
花品质 监督 检验 测试 中心用 HV 90 I0 0系 纤维 检 测仪 检 测
上半部 平均 长度 、 整齐 度 、 比强度 、 长率 、 伸 马克隆值 。
摘
要 : 4个辽 宁棉花 品种 为母本 , 以 3个黄 河流域椎广种植 面积较大的早熟棉花品种为 父本 , 配制 了 1 2个杂交组合
( , F ) 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研 究结果表 明 : 1 l ( ) 2个 组合 的单株铃 数的 中亲优 势和超 亲优 势都 为正值 ; 霜前籽 棉产 量、 霜前皮棉 产量、 籽棉产量、 皮棉 产量 的 中亲优势 分别为 9 2 %、 .3 、.2 86 % , 多数 组合表 现为 正值 。 .8 6 6 % 7 6 %、. 5 大
棉花杂交种有哪些优势
④购 买 时一定要 索取发 票,并 妥善保 管 ,以
便备用 。
0 0 5 河北 省 农 林 科 学 院 棉 花研 究 所 501 葛朝红 师树新 韩拴海 孟 建 朝 张 周
扩大。杂交棉 的推广种植 ,将有效地促进 棉农增产增收 ,使
我 国 棉花 生产 再上 新 台阶 。
0 0 5 河 北 省 农 林科 学 院棉 花 研 究所 尹 晓琳 501
书 、检 疫 证 书和 合 格 证 书 三 证 齐 全 。
0 05 河 北省 农 林 科 学 院棉 花 研 究 所 50 1 尹 晓琳 李伟明 杜 海英 娴
般通过代理机构进行 ,选择 当地代理机构显得很重要。按
照售 后服 务代 理机构 可分 为三类 ,第一 类 具有棉 花技术 优 一 势 ,售后服务 良好 ,第 二类 具有棉花技术优势但是售后服务
不佳,第三类没有棉花技术 。各地均有第一类的种 子经营 门 市,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应该退出市场。 3 购买国家或省审定的 品种 。棉花 品种现 在实行审定制 , . 3
省审品种需经过预试 1 年,小区 2 年和 生产试验 1 年共 4年
时间,国审品种在省 审基础 上小区 2年和生产试验 1 年共 3 年时间。经过省和国家审定的品种 经过 多年 多点试验 ,品种
的产 品商 标 都 经 过 了工 商局 的注 册 ,并 有
“ ”的标志。③购买后及时检测发芽率和 ⑩
水分等指标 ,如不合格尽快找经销 单位退换 。
种植杂交棉是棉花 产业 的发展方 向,在江苏、安徽 、湖 北 、湖南 等省 的主 要棉 区 ,杂交 种覆 盖率 已经 超过 8%, 0 在河北、山东、河南等省 的棉区杂交棉的种植面积也在迅速
状 ,有 明显 的 杂 交 优 势 。
棉花杂交种的标准
抗枯萎病
枯萎病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杂交棉应具 有较好的抗枯萎病能力。
抗其他病害
除了黄萎病和枯萎病,杂交棉还应具有抗其他病害 的能力,如角斑病、红叶茎枯病等。
抗虫性品质标准
抗棉铃虫
01
棉铃虫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之一,杂交棉应具有较好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棉花杂交种的品质标准
纤维品质标准
纤维长度
01
纤维强力
02
03
纤维整齐度
杂交棉的纤维长度应达到28毫 米以上,以满足纺织工业的需求 。
纤维的强力是衡量棉花品质的重 要指标,杂交棉的强力应达到 30克以上。
整齐度好的棉花更易于纺织加工 ,杂交棉的整齐度应达到75%以 上。
抗病性品质标准
抗黄萎病
亲本选择标准
亲本品种应具有高产、优质、适应 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并且遗传 背景要清楚,血缘关系不能太近, 以避免近亲繁殖可能带来的不良性 状。
VS
亲本品种应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和 种植制度,并且要具有稳定的优良 性状,以保证杂交种的质量和产量 。
杂交制种技术标准
杂交制种技术应严格按照杂交制种操作规程进行,包括父母本的比例、播种期、种植密度、田间管理、去杂去劣等环节,以确 保杂交种的纯度和质量。
棉花杂交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棉花杂交种的历史与发展
棉花杂交种的历史
棉花杂交种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 项成熟的育种技术。
棉花杂交种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棉花杂交种的育种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棉 花杂交种的品质和产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2 1 人工 去雄授 粉 .
我 国和 印度 于 2 0世纪 7 0年代 开始利用此 法生产杂 交种 , 在印度 已经 大 面积 推广 。其 主要 特点是 不受恢 复 保持关系的制约 , 配组 自由度大 , 配到强优势组合 的概 选
陆地棉 品种 F 杂 种皮棉产 量 的竞 争优 势在 1% 一3 % 1 0 0
中 图分 类 号
作者简介 张明菊 , 湖北恩施 人, 女, 副教授 , 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研 究。
基金项 目 教 育厅科技 计划重点项 目( 2 12 0 ) 黄 冈师 范学院产学研 专项项 目(0 x 3 ) D 0 09 3 ; 1c2 6 。
杂种优势( e rs ) ht oi 是生物 界的一种普遍 现象 , e s 是指 两个性状不 同的亲本杂 交产 生 的杂种 后代 在生 长势 、 生 活力 、 繁殖力 、 应性 以及产 量 、 适 品质 等性状 方面超 过其
张 明菊 , 夏启 中
( 黄冈师范学院 化学 与生命科学 院, 湖北 黄 冈 4 80 3 00) 摘 要 综述 了杂交棉 产量的增加 , 除单株铃数外 , 重增加和衣分也是 重要 因素。 目前棉花 杂种优 势的利 铃
用途径主要有 人工去雄授粉 、 化学 杀雄 、 雄性不育系的利用和棉花指 示性 状的利用 等。解释 棉花 杂种优 势的
双 亲的 现 象 … 。在 作 物 杂 种 优 势 利 用 实 践 中 , 种 F 代 杂 1
分。徐立华 等 (2 0 研 究 表 明 J 转 基 因抗虫 杂 交棉 00) ,
12增产 的主要原 因为铃 重提 高 。单铃 籽棉重量 的提高 0
是 纤维和种 子的同步增 加 , 分别 比常规和竞争 优势明显 ,
之间, 而在印度 则高达 5 % 一18 , 0 3 % 甚至有超过 20 的 0%
人工去雄法制种技术 - 隔离区的选择
人工去雄法制种技术—隔离区的选择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1990年前后棉花杂交种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杂交种子生产有人工去雄、雄性不育、标记性状等途径,其中以人工去雄和利用核雄性不育制种研究较多,利用较广。
人工去雄制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棉花杂交种生产技术,利用面积最大、效果最好。
其优点是父母本选配不受限制,配制组合自由。
虽然去雄过程费时费工,增加了杂交种生产成本,但近年来随着人工去雄技术改进,制种产量不断提高。
同时由于人工制种的杂交种无不育因子,在生产上可利用杂种二代,从而大大增加了棉花杂交种的使用面积。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能将棉花抗虫性与丰产性融为一体,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一般说来,采用人工去雄授粉法生产杂交种,一位技术熟练工人一天可配制0.5kg种子,结合营养钵育苗或地膜覆盖等技术措施,可供667m2棉田用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制种成本的十几倍,符合我国农村劳动力密集的国情。
所以只要有强优势组合,就可以采用整株去雄、人工授粉等方法进行杂交种生产。
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为避免非父本品种花粉的传入,制种田周围必须设置隔离区或隔离带。
一般隔离距离应在200m以上,如果隔离区带有蜜源作物,要适当加大隔离距离。
若能利用山丘、河流、林带、村镇等自然屏障作隔离,效果更好。
隔离区内不得种植其他品种的棉花。
- 1 -
版权所有,仿冒及翻印必究。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得 以挖 掘 , 9%的价值还 是表现在 独有 的棉 绒上 。棉花 杂 但 0
种优势研究 和应用起 步较 晚 , 经科学 家们 的不懈 努力 已取 但
得了长足进展 。杂种 优势 利 用 的主要 途 径包 括 以人 工去 雄
辅 以化学杀雄 技术为核 心的品种 间杂 交 F 代 和 以不育 系包 1 括质核互作 型雄性不 育系 和核 雄性不 育 系 为核 心 的杂 交 F l 代。近年 , 问杂交棉 和隐性核 不育 系杂交 棉 的大面 积推 品种 广促进 了我 国棉 花生 产 , 济 效益 显著 , 仍有 许 多技术 问 经 但 题 困扰着我 国杂交棉产业化发 展 , 以高 效杂 交制 种技术 的 尤
(. 1新疆农垦科学院分子农业技术育种中心 , 新疆石 河子 820 ;. 30 02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新疆石河子 820 ) 300
摘 要 棉 花杂种优 势及其利 用一直受到 国 内外科 学 家的 关注。就 当前我 国棉 花杂种 优 势利 用的途 径 、 术进 行 了述评 , 技 并且 对我 国今 后 棉花杂种优 势利 用的发展 思路 进行 了探 讨。 关键 词 棉花 ; 杂种优 势 ; 状 ; 现 思考 中图分 类号 ¥ 6 文献标识码 A 52 文章编 号 0 1 6 l2o )8 7 1 3 57—6 l (O8 1 —0 65—0
要 的大 田经济作 物 。尽 管 棉花 副产 品 具有 重要 价 值且 不 断
响较大 。因此 , 目前化学 杀雄技术 在生产上很 少推广应用 。
近年来 , 基于对 花粉 粒 遇水 易破 裂 特性 的认 识 , 们 对 人 以喷水 杀 雄 技 术 替 代 人 工 去 雄 技 术 的 可 行 性 做 了 探 讨 。 B re 为喷 水杀 雄 可 以替 代手 工 去 雄 进 行 杂 交棉 种 子生 uk 认 产 J 。李增书等 对长 柱 头和 短柱 头 材料 进行 了喷水 杀雄 比 较研究 , 结果 表 明前 者喷水杀 雄彻 底 , 杂种 率可 达 9 .% 以 99
第四章 杂交种子生产(2.棉花)
●化学杀雄:60-70年代研究,进展不大。
●昆虫传粉:仅小面积试验,进展不大。
棉花杂交种子生产的不利因素: 1. 开花期长,结铃范围广; 2. 传粉媒介。
(一)人工去雄杂交制种技术和方法
1.人工去雄杂交制种的作用和特点
人工去雄杂交制种是国内外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面积最大、效果最好的途径。 优点:A.棉花花器大,人工去雄较容易;
(1)制种田块的选择 A.安全隔离:棉花异交率与传粉昆虫(如:蜜蜂、蝴蝶、
蓟马等)的群体密度呈正比,与隔离距离的平方呈反比。
隔离方法:
空间距离>100m;
自然屏障隔离。
B.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无棉花黄萎病、枯萎病。
(2)父母本种植方式 A.调整播期:双亲生育期差异大; 陆地棉×海岛棉:陆地棉晚播15-25d。 B.行比:1:5,一朵父本花可以给6-8朵母本花授粉。 C.宽窄行种植:100cm:67cm或90cm:70cm。 D.密度:3000株/亩。 (3)严格去杂去劣:去雄授粉前一次或多次进行。
雄性不育株的雌蕊×保持系的花粉 × 恢复系的花粉
繁殖不育系
杂交种子
2.两系法——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两系:不育系(两用)、恢复系。 两用不育系的繁殖: 不育系中不育株(msms)×可育株(Msms)
从不育株上收获种子
1不育(msms):1可育(Msms)
杂交种子生产:
不育系中不育株(msms)×恢复系(MsMs)
时间:一般上午8-9时进行。
授粉方法: A.将剥下的花冠下翻,露出雄蕊,手持花瓣,取下套在柱头 上的麦管或蜡管,将花粉涂在柱头上,再套上麦管或蜡管。 B.将花粉用毛笔采集在玻璃瓶里,再用毛笔蘸花粉授到柱头上。 授粉要求: A.授粉量充足;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1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国内外在棉花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上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成为杂交棉育种的重要方向2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2.1人工去雄授粉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杂交棉种子生产方法。
这一方法,最大优点就是杂交一代不存在育性恢复问题,父母本选配范围广,中选强优势组合的机率高,组合筛选周期短,其缺点是杂交种子生产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工作强度大,种子生产成本高,一代种子不能满足杂交棉产业化发展。
棉花开花时间长,不能像玉米杂交种制种一样进行机械化操作,在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如美国,就不适用。
印度和我国目前大规模种植的杂交种都是人工去雄授粉法生产的。
在制种技术上,我国先后提出了不去雄提前授粉套管隔离法、不去雄开花前强制授粉法、雌雄蕊麦杆隔离吸管授粉杂交法、“双套”制种法、剥花去雄互盖授粉法和工具去雄法等提高效率的方法。
但是由于杂种的纯度难于控制等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目前,我国杂交棉的种植面积为全国棉田面积的20%左右,长江流域棉区达到了80%。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培育高产、抗(耐)病虫、优质杂交种是棉花育种主要目标。
2.2化学杀雄化学杀雄是指选用某种化学药剂,在作物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喷洒于母本上,直接杀死或抑制雄性器官,造成雄蕊生理不育而不损伤子房和柱头。
棉花上曾试用过2,3-二氯异丁酸钠(又称FW-450)、2,2-二氯丙酸钠(又称茅草枯)、顺丁烯二酸联氨(又称MH或青鲜素)、三氯乙酸等杀雄配子药剂,但由于这些化学药剂杀雄不够稳定,用药量难于掌握,都有药害作用。
理想的化学杀雄技术可替代人工去雄技术,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制种成本。
但目前的棉花生产实践表明,该项技术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棉花自身特性的限制,主要表现在花铃期长、生长繁茂,花朵分散,不利施药;化学杀雄剂对棉花的生长发育也有药害作用,且效果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摘要:棉花作为我国十大经济作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
棉花杂种具有优势明显、适应性强等特点,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增强棉花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对棉花杂种的调查和收集,针对其优势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其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和利用效果。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试验和田间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棉花杂种的研究及相关数据分析,最终得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我国,棉花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物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较多等困境。
棉花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使得棉花杂种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升,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应用和利用程度并不高,研究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对于棉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通过对棉花杂种的分类、调查和收集,系统分析其生长过程中的优势,试图探讨其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和利用效果。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试验和田间实验两个方面,实验将通过对各类不同来源的棉花杂种的生长情况及相关数据的分析,来寻找其中更具优势的杂种,确定其适宜的种植区域,分析其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的特点。
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是,通过对棉花杂种的研究和分析,找到其在棉花生产中的优点和利用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的研究结果:1.运用棉花杂种繁育高产优质棉花的种植技术。
2.通过采用配合施肥和调节土壤水分,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
3.在不同的种植区域,研究不同的棉花杂交组合,进行合理的配套,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对棉花杂种的优势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棉花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低的问题,为棉花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研究方案和方法,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棉花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棉单 产最高 的国家 ,其杂交棉 种植面 积 占总面积 的 3 .% ,且主 要在长 江 流域种 植 。中 国和 印度棉 花 杂种 优 34 势的利用主要是 品种 间杂交种 F。中国的棉花 杂种 优势利 用主要 有 3种 方式 :一是 品种 间杂交 种 F ,主要 通 】 。
过手工去雄 制种 ,如湘 杂棉 l 7和邯 杂 3 1 ;二是 利用 细胞核 雄性不 育两 系配 制 F 种 子 ,简 化 了制种 过 程 , 0等 1
—
种做母本 ,栽培 种做 父本 ,进行 核置换 ,造成染 色体 组与细胞质结合 不协调 ,产生 细胞 质雄性不育 ,这种不育 系 常会 有野生种 的某 些不 良性状 。鉴于 以上情况 ,国内进行 了一 系列 细胞质雄性不育 系的创制和研究 ,产生 了
一
批重要 的细胞 质雄 性不育材料 ,现介绍如下 :
摘 要 :综 述 了棉 花 雄性 不 育 系的细 胞质 雄 性 不育 系、 细胞般 雄 性 不育 系、温 敏 不育 系的来 源度 转 育方 法 ;介 绍 了国 内近 年 来 通
过 审 定 的两 系或 三 系棉 花 新 品种 。井 对棉 花新 的雄性 不 育 系 的培 育和 三 系育 种进 行 了展 望。
第3 3卷
Vd . 3, 3
增刊 1
S p: u 1
江
西
棉
C OTT 0J NGXI n
棉花 雄性 不育及 杂种 优势利 用研究 进展
梁清 志 ,荣 义 华 ,付 永红 ,王艳 ,闫显会
( 北 省襄 阳 市农 业 科学 研究 院 ,湖北 省 农业 科 技创 新 中 心鄂 北试 验 站 ,湖 北 襄 阳 湖 4 15 ) 407
一
方面 的不 断发展 ,特别 是近 1 年来在 杂交组合筛选 与雄性不 育研究 方面 的突破 性进 展 ,已开始将 雄性 不 育系 0 育成 的杂交种用于大 田示范或生产推广 。 棉 花雄性不育 的主要特征是雄蕊发 育不正常 ,不 能产生正常可育 的花粉 ,但其雌蕊发育 正常 ,可 以接 受其
棉花的有性杂交技术
花期调节与授粉
花期调节
通过农业措施如施肥、灌溉、化 学调控等手段,调节亲本的花期,
使其在相同的时间开花。
人工授粉
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将父本的花 粉授给母本的花朵,以提高杂交的 成功率和杂种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杂交方式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正反交、单交 或复交等不同的杂交方式。
杂种后代的处理与选择
杂种后代处理
推广价值
棉花有性杂交技术的推广价值在于提高棉花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棉花产业的影响与贡献
影响
棉花有性杂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改变传统棉花育种的模式,提高育种效率和品质,推动棉花产业的 升级和发展。
贡献
通过棉花有性杂交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和抗性的新品种,满足纺织工业的需求,提高棉花 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保障国家棉花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例如,将高产量和抗虫性强的品种进 行杂交,可以培育出既高产又抗虫的 棉花新品种,提高棉花的生产效益和 品质。
抗虫性与抗病性育种
抗虫性与抗病性育种是棉花有性杂交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将具有抗虫或抗病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 具有较强抗虫或抗病能力的棉花新品种。
例如,将具有抗棉铃虫性状的品种与具有抗枯萎病性状的品 种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既抗棉铃虫又抗枯萎病的棉花新品 种,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有性杂交过程中,来自两个不同亲本 的遗传物质通过配子结合,传递给杂 种后代,产生基因重组。
基因型与表现型
棉花有性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由其基因 型决定,通过选择特定亲本可获得具 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杂交过程
选择亲本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棉花品种作为亲本,通 过杂交将不同亲本的优点结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棉花杂种优势表现是多方面的,通常主要表现在生殖生长、营养生长和抗逆性等方面,而不同的组合受其选配的亲本影响,杂交种优势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
1.1生殖生长优势棉花生殖生长优势通常用产量优势和品质优势加以体现。
多年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种产量优势非常明显,绝大多数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产量优势主要得益于铃数和铃重的增加,品质优势受杂交亲本影响较大,多数杂交组合品质介于两亲之间,略高于中亲值。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2营养生长优势棉花杂交种常呈现显著的营养生长优势,表现为叶大、苗壮、株高和根系发达。
多数研究表明,棉花杂交种的营养生长优势要强于生殖生长优势,种间杂种营养生长优势更为突出。
1.3抗逆性优势抗逆性强是杂交棉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主要原因,通常表现为耐高温、耐湿、耐旱、耐瘠,耐病、虫等。
杂交棉抗逆性增强主要是通过健壮的植株、发达的根系对逆境具有较强忍耐性以及抗性亲本遗传等因素所导致。
抗虫性是近年杂交棉选育中一个重要目标,目前抗虫亲本均为转基因抗虫棉,其遗传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亲本之一为抗虫棉,杂交种一代也具有抗虫性,表现抗虫优势,近年国内外在棉花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上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成为杂交棉育种的重要方向。
2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2.1人工去雄授粉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杂交棉种子生产方法。
这一方法,最大优点就是杂交一代不存在育性恢复问题,父母本选配范围广,中选强优势组合的机率高,组合筛选周期短,而且它不仅可以利用杂种一代,还可以利用杂种二代。
其缺点是杂交种子生产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工作强度大,种子生产成本高,一代种子不能满足杂交棉产业化发展,二代种遗传纯度下降,优势远不如一代,经济效益不高。
棉花开花时间长,不能像玉米杂交种制种一样进行机械化操作,在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如美国,就不适用。
印度和我国目前大规模种植的杂交种都是人工去雄授粉法生产的。
在制种技术上,我国先后提出了不去雄提前授粉套管隔离法、不去雄开花前强制授粉法、雌雄蕊麦杆隔离吸管授粉杂交法、剥花去雄互盖授粉法和工具去雄法等提高效率的方法。
但是由于杂种的纯度难于控制等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目前,我国杂交棉的种植面积为全国棉田面积的20%左右,长江流域棉区达到了80%。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培育高产、抗(耐)病虫、优质杂交种是棉花育种主要目标。
2.2化学杀雄化学杀雄是指选用某种化学药剂,在作物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喷洒于母本上,直接杀死或抑制雄性器官,造成雄蕊生理不育而不损伤子房和柱头。
棉花上曾试用过2,3-二氯异丁酸钠(又称FW-450)、2,2-二氯丙酸钠(又称茅草枯)、顺丁烯二酸联氨(又称MH或青鲜素)、三氯乙酸等杀雄配子药剂,但由于这些化学药剂杀雄不够稳定,用药量难于掌握,都有药害作用。
理想的化学杀雄技术可替代人工去雄技术,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制种成本。
但目前的棉花生产实践表明,该项技术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棉花自身特性的限制,主要表现在花铃期长、生长繁茂,花朵分散,不利施药;化学杀雄剂对棉花的生长发育也有药害作用,且效果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因此,目前化学杀雄技术在生产上很少推广应用。
2.3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棉花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可以减少人工去雄,节约制种成本,提高制种效率,便于生产上大规模示范推广。
2.3.1细胞质不育系的利用Meyer育成DES—HAMS277和DES—HAMSl6两个雄性小育系,用一般陆地棉和海岛棉品种可保持其不育性,从而第一次实现了三系配套。
而后我国引进美国的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系,并作了大量研究,发现其Fl代出现大量不育株,且经济和农艺性状差,优势不明显,不能直接利用。
利用细胞质不育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缺少理想的恢复系;其二,具有恢复能力的原始材料,经研究不具有稳定的遗传基因;其三,哈克尼西野生胞质不育系对产量影响较大。
2.3.2棉花单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利用单隐性核不育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不育系既可用作杂交制种田的母本,又可当作自身繁殖的保持系,一系两用,不再需要专门的保持系。
我国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洞A”(由岱字棉15的系选品种洞庭l号突变产生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单隐性核雄性不育系和芽黄“81A”。
“洞A”的发现为核不育“一系两用”和“两系法”利用杂种优势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制种过程中“洞A”是一系两用,与杂合可育株杂交,其后代可产生50%不育株和50%可育株,以此保持不育系。
与恢复系杂交产生强优势杂交种。
利用隐性核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具有恢复系广泛,且不育系来自生产上的品种,不带对产量不利的因子,易于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等优点。
但“洞A”不育性的稳定性易受温度、光照等外界环境的影响。
2.3.3棉花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棉花双隐性核不育系ms5ms6基因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丰产、无蜜腺、不育性稳定、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
可育株和不育株都生长良好,不含对产量不利的因子;由隐性核不育基因控制,不育性由分离出来的可育株保持;恢复系品种广泛,较易筛选出强优势组合;是由两个隐性基因控制的不育性状,F2代群体中的不育株出现概率为1/16,条件合适可利用其优势。
ms5ms6基因的表现为完全不育系是因为该类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彻底,不能产生成熟的花粉,无论是拴花自交还是用手捻破花药自交都不能结实,环境条件对它没有影响。
不育株在温室里冬夏两季都能表现雄性不育,说明它的不育性稳定,而且用这种不育系制种可生产出100%的杂种棉群体。
2.4杂种二代利用法人工去雄授粉法制种生产交棉种子费工费时,是其主要限制因素,若能利用杂种二代,将大大提高生产上杂种优势利用的经济效益。
由于棉花是异源四倍体,二代分离不严重;另外,棉花收获期长、株型和熟性分离对产量不构成直接影响,所以棉花杂种二代仍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据研究棉花杂种二代一般比对照增产8% -10 % 。
从育种角度看,只要在亲本选配上注意双亲的品质一致性,杂种二代仍保持较好的品质。
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已表明,陆地棉品种问杂种一代存在明显的优势,某些组合的杂种二代仍有可利用的潜力。
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南、江苏等省份都有杂种二代杂交棉组合的推广种植,如“皖杂40”的杂种二代曾大面积种植过。
目前二代杂种的推广面积占总杂交棉面积的90%以上。
但二代比一代的优势大体上要减低一半,与全部利用F1比较,经济效益下降。
因此生产上宜尽可能创造条件利用一代;利用杂种一代可以极大地提高棉花产量虽然杂种二代在产量上还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纤维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分离,因而应谨慎。
2.5光温敏雄性不育光温敏雄性不育是指花粉育性受环境温度控制,当外界温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雄蕊育性将发生转变。
选育出遗传稳定,纤维品质优势明显的雄性不育系。
宇文璞等人发明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在光温互作条件下的育性转换方法,是目前棉花杂交优势利用的较为先进的方法,能够全面解决一代杂交棉种子大面积推广的瓶颈问题。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优势:1、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光照和温度反应敏感,育性转换可人为操控。
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变为可育株,自然自交成铃,繁殖不育系,不再需要专门的保持系。
所收种子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或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又恢复为不育株,不育株率100%,用于配制杂交种。
2、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核不育,恢复系广泛,容易将不育基因转育到性状优良的亲本品种上,任何陆地棉,海岛棉品种均可与其直接测交,且杂交一代的可育株率均达100%,正常结铃,可在较短时间内育成新组合或转育新的不育系。
3、光温敏核不育系还具有明显的芽黄标记、鲜艳的花冠和蜜腺,可招引蜜蜂或其它昆虫传粉,代替人工授粉的烦恼,可大幅度降低制种成本,生产出廉价的一代杂交种。
2.6其他利用途径我国的研究者曾经对棉花雌雄异熟系(开放花蕾),柱头外露材料(长柱头品系)在杂交制种中的应用做过探索性的研究。
3我国棉花杂交育种存在的问题进入21 世纪,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在中国方兴未艾,特别是抗虫杂交棉的选育成功,加速这一趋势的发展。
中国杂交棉研究和利用尽管取得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是杂交制种产量,因此提高制种产量始终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杂交棉缺乏高效率、低成本较完善的杂交种生产方法。
目前生产应用杂交种90%以上为人工杂交制种,种子成本高,种源缺乏,严重阻碍杂交种大面积推广。
2、杂交种综合抗性不强,适应性不广,稳产性差。
现有杂交种大部分只适合局部地区种植,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不同年际间或不同地块产量差异较大,产量稳定性差。
3、杂交种品质类型单一,品质多样化方面重视不够。
目前所选育的杂交种多为高产杂交种,品质适合纺40支纱左右,而适合纺高支纱和低支纱的杂交种几乎没有。
4、发展方向4.1加强棉花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的研究,提高强优势组合选配效率。
杂交棉在我国棉花生产上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几个代表性品种获得了较大面积推广,但是这几个组合基本上都经过了大量的田间工作、从成百上千的组合中海选而来,人力物力投入大,筛选周期长,与生产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要适应生产的快速要求,就得在棉花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分子机制以及高效预测技术上获得的突破。
首先,在配组亲本的选择上有较强的遗传理论指导,尽量减少组合配制量;其次,组合配制后结合室内考种能有效地汰除一部分;最后,结合有效的分子标记,在实验室淘汰一定量的组合。
经过三道关,保留少数有希望的组合在大田鉴定,既减少工作量,又大大提高试验资料的全面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我国从事棉花杂种优势理论研究的力量相对薄弱,同时基于研究材料以及方法的不同,不同研究者的推论也多有相斥,缺乏系统的理论性梳理和总结,理论指导性不强。
在棉花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开发出简便、稳定的技术。
子叶匀浆互补法是一种较好的棉花杂种优势实验室预测方法。
应加强这一实验分析系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同时结合杂交组合经济学性状的多环境稳定型表现,建立杂种优势早期预测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模拟运行,进一步提高预测效率。
近年基于分子标记技术如RFLP、RAPD、AFLS、SSR等的杂种优势预测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其育种实践效率并无期望的高,有待进一步结合其他方法,实现综合评价,以期预测杂交优势的强弱,为配制强优势组合提供指导。
4.2加强棉花特异种质的挖掘以及新材料的人工创制。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单一的以高产为目标的高强度选择,当前棉花的种质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
棉花基础研究较好的国家如美国等,近年加大了野生资源特异性状的开发利用研究。
特别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获得目标基因成为可能,同时籍以基因工程技术,逐步实现棉花种质以及新品种的分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