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饮子治疗便溏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用量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用量地黄饮子简介地黄饮子是一种中药制剂,以地黄为主要药材制成的饮品。
地黄,即生地黄,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地黄饮子是利用地黄中的有效成分制成的一种饮品,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能力。
地黄饮子的功能地黄饮子具有以下功能: 1. 补充肾阴: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地帮助恢复肾脏功能,对肾阴不足的人群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2. 滋阴润燥:地黄饮子中的地黄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可改善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特别适用于体内有阴虚燥火的人群。
3. 清热解毒: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含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由于体内火气过盛引起的一些疾病,如口腔溃疡、热病等。
4. 增强免疫力: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和免疫活性物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5. 保护肝脏: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含有一些具有保护肝脏功能的物质,可以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
地黄饮子的主治地黄饮子具有以下主治能力: 1. 肾虚久泻:地黄饮子具有补益肾脏的作用,适用于肾虚久泻的人群,可以改善腰膝酸软、大便稀溏等症状。
2. 阴虚火旺: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具有滋阴的作用,适用于体内阴虚火旺的人群,可以改善口干舌燥、咽干口渴等症状。
3. 口腔溃疡: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含有清热解毒的功能,适用于口腔溃疡病人,可以帮助消炎杀菌,加速溃疡愈合。
4. 便秘: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便秘病人,可以帮助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
5.神经衰弱: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含有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成分,适用于神经衰弱的人群,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
地黄饮子的用量地黄饮子的用量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 - 成年人每次饮用150-200毫升,每日2次; - 儿童每次饮用50-100毫升,每日2次; - 老年人每次饮用100-150毫升,每日2次。
具体用量可根据医生或药师的建议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1.对地黄过敏者禁用;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3.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4.饮用地黄饮子期间,应避免饮食过量,保持适当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时间;5.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的临床应用案例地黄饮子:出自《宣明论方》,由生地三两,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炮附子、茯苓、石菖蒲、远志、肉桂、麦门冬各一两,五味子五钱,为末,每服三钱,加生姜、大枣、薄荷,水煎服。
功能补肾益精,字心开窍。
治中风失语,两足萎弱,也用于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等肾阴肾阳两虚者。
随着近年应用的进展,现拓展用于治疗下列疾病亦有较好疗效。
原方现代量:生地90g,巴戟天30g、山茱萸30g、肉苁蓉30g、石斛30g、炮附子30g、茯苓30g、石菖蒲30g、远志30g、肉桂30g、麦门冬30g,五味子15g用法:为末,每服9g,加生姜、大枣、薄荷,水煎服。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金,刘完素,公元1115-1234年[卷二诸证门]喑俳证(主肾虚。
出《素问·脉解论》)内夺而厥,舌喑不能言,二足废,不为用。
肾脉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不仁。
经云∶喑俳,足不履用,声音不出者。
地黄饮子主之∶治喑俳,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
熟干地、黄巴戟(去心)、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酒浸,焙)、附子(炮)、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去心)、菖蒲、远志(去心)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少许,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
《医方集解》[清] 汪昂(公元1682年)[祛风之剂第九] 地黄饮子(河间)治中风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行,此少阴气厥不至,名曰风痱(音肥),急当温之(风痱,如瘫痪是也。
刘河间曰∶中风瘫痪,非为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也,亦有因喜怒思悲恐五志过极而卒中者,皆为热甚,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
治宜和脏腑、通经络,便是治风。
昂按∶此即河间主乎火之说。
盖西北风气刚劲,虚人感之,名真中风,可用风药下药;南方卑湿,质弱气虚,虽有中证,而实不同,名类中风,宜兼补养为治)。
熟地黄巴戟(去心)山茱萸肉苁蓉(酒浸)附子(炮)官桂石斛茯苓石菖蒲此手足少阴、太阴、足厥阴药也。
方剂学之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原名地黄饮,《圣济总承)[组成]熟地黄(12g)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酒浸炮附子五味子肉桂白茯苓麦冬去心石菖蒲远志各半两(各9g)[用法]上为粗末。
每服三钱(9-15g),水一盏半,加生要五片,大枣一收,薄荷五七叶,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大枣、薄荷叶,水煎频服)。
[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暗痱证。
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方解]本方所主治之“喑痱",是由于下元虚衰,阴阳两亏,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所致。
“喑”是指舌强不能言语,“痱”是指足废不能行走。
肾藏精主骨,下元之肾阴肾阳两虚,骨失其养,则见筋骨痿软无力,甚则足废不能用;足少阴肾脉夹舌本,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承,痰浊随虚阳上泛堵塞窍道,故舌强而不能言;阴虚内热,虚阳上浮,故面赤口干;肾阳亏虚,不能温煦于下,故足冷;脉沉细弱是阴阳两虚之象。
此类病证常见于年老及重病之后,冶宜补养下元、摄纳浮阳、开窍化痰。
方中熟地黄、山架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较天温壮肾阳,四味共为君药。
配伍辛执之附子、肉桂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料、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使金水相生,壮水制火,均为臣药。
石菖蒲与远志、扶苓合用,是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组合,是为佐药。
用法中之姜、枣和中调药,薄荷清咽利窍,功兼佐使。
综观全方,标本兼顾,阴阳并补,上下同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
诸药合用,使下元得以补养,阳得以摄纳,水火既济,痰化窍开,则“喑痱”可愈。
本方配伍特点有三:一是上下兼治,标本并图,尤以治下治本为主;二是补中有敛,开中有合,而成补敛开合之剂;三是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乃成平补肾阴肾阳之剂。
[临床运用]1.运用要点本方为治疗肾虚喑痱的常用方。
临床以舌喑不语,足废不用,足冷面赤,脉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属痱而无暗者,减去石菖蒲、远志、薄荷等宣通开窍之品:暗痱以阴为主且痰火偏盛者,去附、桂,酌加川贝母、竹沥、胆南星、天竺黄等清化痰热:兼有气虚者,酌加黄芪、人参以益气。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和组成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和组成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地黄饮子是一种传统中药饮品,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
以下是地黄饮子的主要功能主治:1.滋阴补肾:地黄饮子能够滋养阴液,补充肾阴不足的人体。
它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如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等。
2.补血益肝: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具有补血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改善贫血状况。
同时,地黄还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能够调节肝脏功能,有利于肝脏的排毒和修复。
3.清热解毒:地黄饮子中的药材中常含有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成分,能够消除体内的炎症和毒素,对于一些热毒所致的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如口腔溃疡、湿疹、痤疮等。
4.强健筋骨:地黄饮子中的地黄能够强健筋骨,增加骨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疾病。
对于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来说,服用地黄饮子能够起到辅助治疗和保健的作用。
5.抗衰老: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过程,减少皮肤和内部器官的老化速度。
长期饮用地黄饮子能够促进细胞再生,保持年轻和健康的状态。
地黄饮子的组成地黄饮子主要由以下几种药材组成:1.地黄:地黄是地黄饮子中的主要成分,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糖类、脂肪类、维生素等。
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养血明目的功效。
2.山药:山药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药材,也是地黄饮子中常用的辅料之一。
山药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对于补益脾胃、养血健脾有一定的作用。
3.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有滋补功效的食材,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护肝脏,对于抗衰老、明目等有一定的作用。
4.黄精:黄精是一种中药材,含有黄精皂苷、黄精多糖等成分,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固涩、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5.红枣:红枣是一种常见的补益食材,具有滋补脾胃、健脾养血等作用。
它还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
制作地黄饮子的方法制作地黄饮子的方法非常简单,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制作方法:1.准备地黄、山药、枸杞子、黄精、红枣等食材。
地黄饮子的名家案例
地黄饮子的名家案例地黄饮子出自宋代的《圣济总录》,是一个经典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肾阴亏虚,气虚痰浊的疾病。
一些著名的中医医师使用地黄饮子治疗了一些病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治疗四肢颤抖的病例曾某,女,69岁,农民,成都双流人,于2021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主诉四肢颤抖1+年,伴有双肩部抖动,不能自行控制,无抽搐及意识障碍,无肢体功能障碍及肢体麻木,无大小便障碍。
患者口苦口干,体胖,面色少华,夜尿5-6次,大便正常,舌质淡胖有齿痕,少苔,脉沉细。
诊断为颤证。
辩证为阴阳两虚。
治则调补阴阳,息风止颤。
处方为地黄饮子加减:山萸肉15g、石斛20g、麦冬15g、五味子12g、石菖蒲10g、远志10g、肉苁蓉10g、肉桂10g、白附片10g、巴戟天15g、天麻15g、白芍15g、石决明30g、熟地15g、炙甘草15g。
8剂,每剂煎取900ml,分成6次,每次150ml,每日3次,两日一剂。
经过治疗,病人诉肢体震颤明显好转。
二、治疗脑出血的病例梁某,男,时年52岁。
患者于2019年5月16日突发头痛、呕吐、左侧肢体偏瘫,脑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量约12mL破入脑室,住院治疗20多天。
首诊证候为神识昏昧,口舌歪斜,左侧肢体不遂,懒言,二便不能自禁,舌绛而嫩,苔少,脉弦、双尺沉细无力。
西医诊断为脑出血。
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肾精亏虚,虚风内动)。
治法为补肾益精,平衡阴阳。
处方为地黄饮子加减:熟地黄20克、山茱萸30克、肉苁蓉12克、巴戟天12克、熟附子6克(先煎)、远志6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生白芍15克、石菖蒲12克、生龙骨20克(先煎)、茯苓12克、生牡蛎20克(先煎)、龟甲20克(先煎)、怀牛膝15克、肉桂4克(后下)。
以上两个案例表明地黄饮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也要注意中药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阴阳两虚就用地黄饮子
阴阳两虚就用地黄饮子阴阳两虚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
症状: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喑音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等。
阴阳两虚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
既滋阴又补阳的常用方剂为地黄饮子,也叫地黄饮,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
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临床常用于治疗晚期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脊髓炎等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阳两虚者。
地黄饮由熟干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等药材组成,熟干地黄(焙)12g,巴戟天(去心)、山茱萸(炒)、石斛(去根)、肉苁蓉(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五味子(炒)、官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麦门冬(去心,焙)、菖蒲、远志(去心)各15g。
以上药材共同研末,每次服9-15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食前温服。
当然,也可以直接将以上药材一起放药盅中,加姜枣,水煎服。
巴乾天肾藏精主骨,下元虚衰,包括肾之阴阳两虚,致使筋骨失养,故见筋骨痿软无力,甚则足废不能用;足少阴肾脉夹舌本,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承,痰浊随虚阳上泛堵塞窍道,故舌强而不能言;阴虚内热,故口干不欲饮,虚阳上浮,故面赤;肾阳亏虚,不能温煦于下,故足冷;脉沉细数是阴阳两虚之象。
此类病证常见年老及重病之后,治宜补养下元为主,摄纳浮阳,佐以开窍化痰。
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四味共为君药。
配伍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斛、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金水相生,壮水以济火,均为臣药。
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是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组合,是为佐药。
姜、枣和中调药,功兼佐使。
肉苁蓉切记:本方偏于温补,故对气火上升,肝阳偏亢而阳热之象明显者,不宜应用。
润燥方之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方源】:《易简方》【组成】:人参、生地黄、熟地黄、炙黄芪、天门冬、麦门冬、枳壳、石斛、枇杷叶、泽泻、炙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9克,水煎服。
亦可改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养阴益气,润燥生津。
【主治】:消渴,口燥咽干,口渴引饮,尿频量多,面红心烦,形瘦疲乏,脉虚大。
【方解】:本方中石斛、二冬、二地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人参、黄芪、炙甘草补益元气;枇杷叶清肺胃之热,泽泻、枳壳疏导两腑,使上僭之热下泄。
配伍成方,具有益气养阴,润燥生津之功,适用于消渴而见有气阴两虚之症者。
【按语】:本方以形瘦疲乏、口渴引饮、尿频量多、脉虚大为辩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咽喉炎、肺结核等。
如肺胃热炽,加知母、生石膏;尿多,加桑螵蛸、益智仁、五味子、覆盆子、疮痈,则加连翘、银花、蒲公英。
【附方】:1、生津养血汤(《古今医鉴》),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知母、黄柏、麦门冬、天花粉、石莲肉、黄莲、乌梅、薄荷、炙甘草构成。
功能清热止渴、生津养血。
主治烦渴引饮,上消火盛。
2、参芩饮子(《卫生宝鉴》),由麦门冬、白芍药、五味子、熟地黄、黄芪、白茯苓、天门冬、甘草、人参、生姜、大枣、乌梅构成。
功能益气养阴,生津增液。
主治消渴口干,饮食不思。
3、乌龙汤(《医醇剩义》),由元武版、天冬、生地、南沙参、蛤粉、女贞子、山药、茯苓、料豆、泽泻、车前、藕构成。
功能滋阴固肾。
主治下消,孤阳无依,肾阴久亏,不安其宅,饮一溲一,夹有浊淋,腿股枯瘦。
4、白茯苓丸(《普济方》),由白茯苓、覆盆子、瓜蒌根、黄莲、萆薢、人参、玄参、熟地、石斛、蛇床子、鸡内金构成。
功能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下消,口渴多饮,形体消瘦,小便频数,尿液混浊,腿脚乏力倦怠等。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用量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用量
功能
•补肾养阴
•益血生发
•清热解毒
主治
1.肾阴不足
–耳聋耳鸣
–目眩头晕
–头发干枯无光泽
–腰膝酸软
–大便干燥
–小便短少
–口干舌燥
2.血虚萎黄
–面色萎黄
–头发稀疏
–容易疲劳乏力
–眩晕耳鸣
–心慌口干
–夜间盗汗
3.体质火旺
–大便干燥
–尿黄便秘
–嘴唇干裂
–痤疮丘疹
–多痰黄腻
–口渴喜冷饮
–消化不良
用量
•一般情况下,每次15克-30克,煎服。
•血虚萎黄、体质火旺的人可适当增加用量。
注意:在使用地黄饮子前,应遵医嘱,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不宜滥用。
如有不适请立即停用并就医。
以上是关于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和用量的介绍。
地黄饮子是一种传统中药饮品,主要由地黄煎制而成,具有补肾养阴、益血生发、清热解毒的作用。
地黄饮子可以帮助改善肾阴不足、血虚萎黄和体质火旺等问题,对一些相关的症状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在使用地黄饮子时,一般情况下,每次的用量为15克至30克,并进行煎服。
对于血虚萎黄和体质火旺的人群,可以适当增加用量。
然而,在使用地黄饮子前,建议遵循医嘱和药物的使用说明,不滥用该药物。
同时,如果出现不适,请立即停用药物并求医。
总之,地黄饮子在适当的用量下,能够发挥其补肾养阴、益血生发和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一些相关症状带来改善。
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用量和注意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功能主治
地黄饮子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饮品,由地黄和其他草药制成。
地黄,又名熟地黄,是一种草药,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
1.补益肝肾:地黄饮子含有丰富的地黄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
物具有补益肝肾、滋养肝肾的作用。
地黄饮子可以帮助调节肝肾的功能,促进肝肾的正常代谢,预防和改善肝肾功能失调引起的相关疾病。
2.润燥止渴:地黄饮子具有润燥止渴的功效,可以帮助滋润身体组织,
减少口渴感,并增加身体的水分摄取。
这对于体内水分不足、口干舌燥的人来说非常有益。
3.养血安神:地黄饮子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
养分,促进血液循环和供氧,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焦虑和压力。
用量
地黄饮子的用量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一般来说,成年人可以每
天饮用150-300毫升的地黄饮子,分为2-3次饮用。
在使用地黄饮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用前摇匀:地黄饮子通常会出现分层现象,所以在饮用前应该摇匀,
使其中的药物均匀分布,确保药效的发挥。
2.饮用时间:地黄饮子最好在饭后饮用,空腹时饮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
良,所以建议在饭后30分钟饮用。
3.个人情况:地黄饮子的用量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有
特殊情况,如身体虚弱、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的来说,地黄饮子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的中药饮品,适量饮用对身体有益。
但在使用时应注意用量和个人情况,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地黄饮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地黄饮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什么是地黄饮子?地黄饮子是一种中药饮品,由中药地黄所制成。
地黄是中药中的一味常用药材,在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应用。
地黄饮子是将地黄煎煮而成的浓缩液,富含地黄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2. 地黄饮子的作用地黄饮子具有多种作用,常被用于中医治疗中。
以下是地黄饮子的主要作用:•补肾养血:地黄饮子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可以补充肾脏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肾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贫血症状。
•清热润燥:地黄饮子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清热、润燥的作用,对于口干舌燥、身体发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调理女性月经:地黄饮子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等问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以缓解痛经和月经不顺的情况。
3.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地黄饮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广泛,常被用于以下方面:3.1 补肾壮阳地黄饮子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理肾脏功能,起到补肾壮阳的作用。
经常饮用地黄饮子可以改善肾脏健康状况,增强性功能,对于男性阳痿、早泄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2 缓解贫血地黄饮子中富含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贫血情况。
经常饮用地黄饮子可以有效缓解贫血引起的乏力、头晕等症状。
3.3 清热润燥地黄饮子具有清热润燥的作用,可以缓解因体内热毒引起的口干舌燥、热病烦渴等症状。
3.4 调理女性月经地黄饮子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等问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经常饮用地黄饮子可以缓解痛经、经期不规律等女性生理问题。
3.5 养心安神地黄饮子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缓解紧张焦虑、失眠多梦等情绪不稳定问题。
4. 如何饮用地黄饮子?地黄饮子通常以浓缩液的形式出售,需要稀释后饮用。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次稀释10-20倍,用温水冲调后饮用。
饮用前请先摇匀。
5.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饮用地黄饮子。
•对地黄成分过敏的人不适宜饮用地黄饮子。
•饮用地黄饮子不宜过量,应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用量。
以上是关于地黄饮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的介绍,地黄饮子能够补肾养血、清热润燥、调理女性月经等,具有多项健康功效。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及成分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及成分地黄饮子的功能1.补血养颜–地黄饮子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使肌肤更加紧致光滑。
–地黄饮子中的黄酮类物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气色,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2.补肝肾–地黄饮子中的地黄草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可以帮助调养肝肾功能,改善肝肾虚弱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等。
–地黄饮子还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地黄饮子的主治地黄饮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饮品,具有多种主治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滋阴补肾–地黄饮子中的地黄草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肾阴亏虚引起的眩晕、耳鸣和腰膝酸软等症状。
–地黄饮子可以帮助滋养肝肾,改善肝肾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等问题。
2.益气养血–地黄饮子中的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和养分供应,起到益气养血的作用。
–地黄饮子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引起的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3.美容养颜–地黄饮子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改善肤色,延缓皮肤老化。
–近年来,地黄饮子作为一种养颜美容的饮品逐渐受到关注,广受女性朋友的喜爱。
地黄饮子的成分地黄饮子是由多种中草药制成的复方饮品,其主要成分包括: - 地黄:含有黄酮类物质、黄连素、红蜡苷等,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 黄芪: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益气养血作用。
- 白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萜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有健脾利湿、调和肠胃的功效。
- 当归:富含维生素C和黄酮类物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经血不调等问题。
地黄饮子的制作方法一般为将以上草药放入水中,煮沸后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以上,待饮品呈现浓缩状态后即可饮用。
在煮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枸杞子等配料,提升口感和营养价值。
总结起来,地黄饮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饮品,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美容养颜的功能主治,其主要成分包括地黄、黄芪、白术和当归等草药。
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文章目录*一、地黄饮子概述*二、地黄饮子功能主治*三、地黄饮子服用方法*四、地黄饮子副作用*五、地黄饮子注意事项*六、地黄饮子药典记载地黄饮子概述1、定义地黄饮子,中医方剂名,别名地黄饮。
为补益剂,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功效。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
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临床常用于治疗晚期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脊髓炎等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阳两虚者。
2、别名生地黄饮子、生津地黄饮子、地黄饮。
3、组方熟干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
4、制法上药为末,每服9-15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渣。
5、性状水状,色褐,味甘辛。
地黄饮子功能主治1、功效作用地黄饮子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功效。
主治喑痱。
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方中熟地、萸肉滋补肾阴;巴戟、苁蓉温补肾阳,共为君;麦冬、石斛、五味子以助滋阴敛液;附子、肉桂以助温养真元,且可摄纳浮阳,引火归原,共为臣药;菖蒲、远志、茯苓交通心肾,宣窍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2、临床应用本方为治疗肾虚喑痱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舌喑不语,足废不用,足冷面赤,脉沉细弱为辨证要点。
地黄饮子服用方法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熟干地黄(焙)12g,巴戟天(去心)、山茱萸(炒)、石斛(去根)、肉苁蓉(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五味子(炒)、官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麦门冬(去心,焙)、菖蒲、远志(去心)各15g。
现代用法:加姜枣水煎服。
加减化裁:若属痱而无喑者,减去石菖蒲、远志等宣通开窍之品;喑痱以阴虚为主,痰火偏盛者,去附、桂,酌加川贝母、竹沥、胆南星、天竺黄等以清化痰热;兼有气虚者,酌加黄芪、人参以益气。
地黄饮子副作用有心血管、肺、肝、血液等系统疾病者用本方时宜慎用。
地黄饮子详解研讨
地黄饮子详解研讨地黄饮子是一道常见的中药饮品,主要以地黄为主要药材制作而成。
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润肠通便等功效。
地黄饮子常见于中医中药理论中,被用于调理肝肾阴虚、肺热症状。
地黄饮子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
一般的制作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适量的地黄清洗干净。
然后,在适量的水中加入地黄,放入煲或锅中,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
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他药材,如生地黄、夏枯草、麦冬等,以增强药材的功效。
煮沸后,继续慢炖一段时间,直至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
最后,将汤液过滤,将药渣去除,取得纯净的地黄饮品。
地黄饮子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添加适量的蜂蜜或冰糖来调味。
由于地黄味苦,加糖可以让口感更好,同时也能提升养阴滋润的效果。
一般来说,地黄饮子可以依据个人实际情况每天饮用一到两次,每次饮用100-200毫升,可以储存在冰箱中冷藏,保存2-3天。
地黄饮子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对症治疗肺热等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由于阴虚引起的肝肾不足、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状。
另外,地黄饮子还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便秘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然而,地黄饮子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决定,不适合体内有湿热症状、脾胃虚寒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同时,在饮用地黄饮子时,烹制药材要注意煮沸时间、火候和水量的掌握,以充分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
另外,饮用地黄饮子过量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人群应慎重使用。
总之,地黄饮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饮品,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润肠通便等功效。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决定,避免过量使用,并注意烹制药材的方法和火候的掌握。
如有不适或疑问,建议咨询中医师或药剂师的意见。
地黄饮子汤的功能主治
地黄饮子汤的功能主治地黄饮子汤简介地黄饮子汤是中医药学中一种温补药材的方剂,以地黄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多种药效和功能主治。
它是由地黄和其他中药药材经过科学配伍、煎煮而成的药物汤剂。
功能主治地黄饮子汤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主治:1.温补肾阴:地黄饮子汤主要功效在于温补肾阴,对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滋养肾脏,增强人体的阴液,调节阴阳平衡,改善肾脏功能。
2.补益精气:地黄饮子汤中的地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它具有补益精气、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于疲劳、虚弱、免疫力低下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3.润燥止渴:地黄饮子汤中的地黄具有润燥的作用,可以缓解口干舌燥、咽喉干痛等症状,起到止渴润燥的作用。
4.养血生津:地黄饮子汤可以养血生津,对于血虚津亏、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适用人群地黄饮子汤适用于以下人群:1.肾阴不足、肾虚引起的病症:如肾虚阳痿、腰膝酸软、耳鸣、夜尿频多等。
2.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到疲劳、乏力的人群。
3.口干、舌燥、咽干、便秘等症状的人群。
4.需要滋养肝肾、调整阴阳平衡的中老年人。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地黄饮子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使用时需要将其放入适量水中煎煮后服用。
一般建议每次服用10克到15克,每日2次。
2.注意事项:–在使用地黄饮子汤之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确认是否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
–在服用地黄饮子汤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的摄入。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地黄饮子汤属于中药药物,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总结地黄饮子汤是一种温补药物,具有温补肾阴、补益精气、润燥止渴、养血生津等功能主治。
它适用于肾阴不足、免疫力低下、口干舌燥、便秘等人群。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不适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什么是地黄饮子地黄饮子是一种传统中医饮品,由地黄和其他中草药组成。
地黄被称为中药皇冠上的明珠,它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地黄饮子通常使用地黄作为主要成分,与其他中草药搭配而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地黄饮子有许多功能主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1.补肾壮阳:地黄饮子对肾脏具有滋补作用,能够补充肾脏所需的营养,提高肾脏的功能。
此外,地黄饮子还可以调节生殖系统,提高男性的性功能,对阳痿、早泄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2.滋阴养血: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能够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它可以提高血液的质量和数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贫血等问题。
3.清火明目:地黄饮子中的地黄有清热的作用,可以清肝明目,有助于改善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
它还能够护肝解毒,促进肝脏的健康。
4.强筋壮骨:地黄饮子中含有多种对骨骼健康有益的成分,可以加强骨骼的结构,提高骨骼的密度,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等问题。
5.抗衰老: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减少皱纹和斑点的出现,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年轻和健康。
6.提高免疫力: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常见疾病的发生。
7.健脾益肺:地黄饮子中的地黄可以补益脾胃功能,提高脾胃消化吸收的能力。
同时,它还可以滋润肺部,改善咳嗽和呼吸困难等问题。
以上仅是地黄饮子的一些功能主治,不同的配方可能有不同的功效。
在使用地黄饮子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配方和用量。
如何制作地黄饮子制作地黄饮子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来调整,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制作地黄饮子的方法:材料: - 地黄片:10克 - 枸杞子:5克 - 大枣:5枚步骤: 1. 将地黄片、枸杞子和大枣洗净,放入容器中。
2. 加入适量的开水,盖上盖子,浸泡约30分钟。
3. 将浸泡的草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地黄饮子汤
地黄饮子汤地黄饮子(《宣明论》方):生地、石斛、麦冬、五味、附子、肉桂、巴戟、肉苁蓉、茯苓、石菖蒲、远志、薄荷叶等共13味组成,为补肾益精、宁心开窍之剂,能益命门之火,又滋肾家之水,既可壮水之主,又能益火之源,乃平调阴阳之要方,故适应症广泛,疗效卓著。
不仅专治中风失语,亦治多种杂病,爰举数例以说明其功效。
1.神经衰弱:属内伤郁证,多由用脑过度,髓海不足,或由善愁多虚,情志怫郁,原因很多,症情复杂,地黄饮子是用于阴精不足,元阳衰微久患不已者,小量多剂可缓缓取效。
如刘某,男35岁,搞文牍工作,头脑晕痛年余,特别怕冷,手足不温,纳少便结,而小便频数余沥,夜醒难再寐,脉细弦虚,舌红苔少,曾中西药连治效不显。
周氏用地黄饮子加首乌,守服20余剂,诸症渐愈,继以加减归脾汤,巩固疗效恢复体力。
2呃逆:初病多由胃火肝逆,或食积气滞;若久病肾虚肝逆,形成下虚上盛,胃失和降而呃逆,较为顽固,用其它药无效者,则用地黄饮子必效。
如刘某,男,50岁,久病元阳虚微肾不摄纳,呃逆半月,呃甚床铺为之震动,但呃声不扬,脉细,舌淡胖,故用地黄饮子加柿蒂、赭石、公丁香,一剂即效,共服5剂不再呃。
3.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有肝肾阴虚与脾肾阳虚两类证候;地黄饮子主肝肾阴虚与肾阴阳两虚者。
患者刘某,男,25岁,尿道狭窄,肾盂积水,手术失败,呕吐不食20天,腹壁凹陷如舟,大量鼻衄频流,大便不通,小便短数,刀口裂痛,日夜不寐,晕眩神靡,脉虚大,舌淡胖润,非蛋白氮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前医用寒凉苦泻,鼻衄反增多,故放胆用地黄饮子加党参、半夏、赭石,每煎少量频服,温降止呕除衄,服后呕吐鼻衄均渐止,知饥索食不复吐,共服6剂,精神好转,大便通调,惟小便不畅,腰胀痛,继用济生肾气汤加黄芪,排尿改善,尿道口狭窄再由外科手术。
4.面瘫:属风中经络,证有新久虚实之分,而虚又有偏血虚与偏肝肾虚的不同证候。
地黄饮子是主久患不愈肝肾虚衰者。
如患者胡某,男,40岁,面瘫口眼向左歪斜半年,且面肌抽动,乃来就诊。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
地黄饮子的功能主治地黄饮子简介地黄饮子是一种传统中药饮品,主要由地黄草饮品调制而成。
地黄,即中药材黄芪的地生根茎,具有多种药用功能。
古代医学认为地黄具有滋补肝肾、润燥补虚等功效,因此地黄饮子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一些与肝肾、阴虚相关的疾病。
功能主治地黄饮子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滋补肝肾:地黄饮子富含地黄等中药材,这些中药材被认为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可以改善肝肾功能,增强体力和抵抗力。
适合肝肾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
2.补养阴血:地黄饮子中含有丹参等中药材,这些中药材通过滋补血液和调理阴阳,可以缓解贫血、心悸、失眠等阴虚症状。
3.缓解更年期不适:地黄饮子可以缓解更年期妇女的不适症状,如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
地黄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内分泌,缓解荷尔蒙水平不稳定带来的不适。
4.改善睡眠质量:地黄饮子中的地黄、枸杞等成分具有镇静作用,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果。
5.维护肠胃健康:地黄饮子中的黄芪等成分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便秘和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
6.降低血压和血脂:地黄饮子中的丹参、枸杞等成分具有降低血压和血脂的功效,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饮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饮用方法:将地黄饮子用热水冲泡,或者加入适量的温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2次,每次适量。
2.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患有严重肝肾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对地黄或地黄饮子中的成分过敏的人应避免饮用。
–饮用地黄饮子时应避免同时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以免影响药效。
总结地黄饮子是一种传统中药饮品,具有滋补肝肾、补养阴血、缓解更年期不适、改善睡眠质量等多种功效。
在饮用地黄饮子时,需要注意饮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达到最佳效果。
但是请注意,本文责任编辑声明,文中介绍的地黄饮子功能主治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如有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生地黄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地黄饮子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众所周知生地黄饮子是一种中药方剂,不过要说起生地黄饮子的作用的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太清楚。
那么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众所周知生地黄饮子是一种中药方剂,不过要说起生地黄饮子的作用的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太清楚。
那么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黄耆生地熟地金石斛天冬麦冬枳壳枇杷叶泽泻各3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生精补血,润燥止渴。
治消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通过上面的关于生地黄饮子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生地黄饮子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按照合适的量服用,这对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生活常识分享。
赵锡武运用地黄饮子的初步经验
赵锡武运用地黄饮子的初步经验地黄饮子为刘河间治喑痱所制之主方。
喑痱为中风之一种。
古代医家曾谓中风有中经、中络、中腑,中脏之说。
中腑多在阳明,中脏多在少阴。
少阴是指肾而言,肾主骨,骨藏髓,脑为髓之海名奇恒之府。
中医之中风是概括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及颜面神经麻痹等多种神经性疾患。
当脑出血恢复期,均宜以治肾为大法。
凡中风之后出现舌蹇、音喑,肢废,饮食作呛、反应迟钝均宜投地黄饮子.古书言喑而不言呛者)乃因呛由饮食所致,由于古时诊病均不在饮食之际,故未见食呛之发作,此可能为古书不言呛之原因。
喑与呛虽证异但其因均为舌僵不灵,其病在脑所致,故治法相同。
对地黄饮子的认识地黄饮子由金匮肾气丸变通化裁而成。
中医历来有上病治下之大法,此方就是治下为主之剂。
金元时代,曾有主痰,主火,主气。
真中、类中之说盛行一时,究其实,中风病过程中,不但痰,火、气以标象出现,而且肢度语謇、麻木等也均为病之证状,更无真中,类中之分。
而其病之本质在脑,故古人上病治下。
万物之生存皆赖升降出入之新陈代谢以维持。
而需五味五气以养之。
若代谢失常则能导致人之衰老病死。
脑病虽能影响全身,而亦关系代谢。
若脏腑经络每一局部发生障碍,亦能影响于脑。
药物仅能起到扫除障碍、调节功能,调动脏腑之积极因素。
至于充脑髓,强筋骨,长肌肉、续绝伤仍赖脏腑运化之精微,以充实脏腑,调整机体。
临床体会:若心肾不交,脉结代,心动悸,可佐栝萎莲白汤,当归芍药散。
若肾不纳气作喘,宜加沉香、肉桂以温肾,纳气、归根。
若肾不温脾,脾阳衰,出现腹胀、呃逆,不食者宜加、党参,半夏,干姜、丁香、柿蒂,温脾降逆。
若胸闷有痰,宜配伍蠲饮六神汤,去痰通络,调气和胃,解郁安神。
例一孙某,男,64岁,1975年8月27日初诊。
中风后右上下肢不灵,步履蹒跚,腿沉重,头眩而痛,语言不清,呛食,脉弦两尺无力,病在肝肾。
生熟地各12克丹皮12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肉苁蓉18克巴戟天15克杜仲12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天麻12克二诊9月24日连服数剂,呛食已愈,余证同前,依上方加葛根18克,稆豆衣18克,泽泻增为3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加附子、桂枝各10g。
以上诸药共研细末备用,治疗时分别涂于肺俞、百劳、膏肓等穴。
待3小时后去之。
每10天治疗1次,共治3次,与服用玉屏风散的对照组比较,此法疗效好,对反复感冒者有独特的治疗作用[8]。
3.2外用白芥子可治癣疗疮:将白芥子300g 炒至深黄色,配冰片10g,用70%乙醇500m l浸泡2天,再加陈醋500m l浸泡3天,静置2天后,取上清液900m l。
①治癣:用药液浸泡或温敷患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手足癣糜烂型用30%药液,水疱型用50%药液,鳞屑角化型及体癣用70%药液,治疗316例,治愈率91.5%。
②疗疥疮:患者先用肥皂洗澡,自头部以下用40%药液遍搽全身5次,有丘疹水疱部位用70%药液泡20分钟,每日1次,连续2天。
隔2天再搽浸1次。
治疗185例,除皮肤过敏及未坚持治疗的15例外,其余170例全部治愈[9]。
4参考文献
1金庆江.白芥子涂法治疗喘咳107例.江苏中医,2001,22
(2):21
2马云淑,罗艳梅,潘琦,等.麻黄的透皮吸收与白芥子促透皮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学报,2002,17(1):59 3董昆山,王秀琴,董一凡.现代临床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1998.264
4隋吉东,隋冠华.白芥子逐痰饮治验.中医杂志,1998,39
(4):197
5张泰康,张鹏.重用白芥子治疗渗出性胸膜炎.中医杂志, 1998,39(4):198
6张暑,朱中冀,张先瑞.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107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杂志,2001,17(1):11
7刘清珍.白芥子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中医杂志,1998,39
(3):133
8许萍,刘忠信,康国善.白芥子涂法治疗体虚感冒.中国民间疗法,2000,8(12):13
9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8
收稿日期2002-11-12
地黄饮子治疗便溏450008河南中医学院李成文
关键词泄泻地黄饮子病案
金元著名医家刘完素不仅擅长治疗火热病,而且还是应用温热药物的楷模。
笔者长期学习研究河间学术思想,受益匪浅,今举用地黄饮子治疗脾肾阳虚便溏,以飧读者。
王某,男,49岁。
患者以记忆力略有减退,颅脑C T检查发现"白质脱髓鞘"就诊。
诊见记忆力尚可;大便稀或溏,并有畏寒感。
舌苔薄白,六脉沉细。
乃记起文献有用地黄饮子治疗"白质脱髓鞘"的报道,加之正值盛夏,于是照搬刘完素的地黄饮子。
处方:熟地、山茱萸、石斛、五味子、远志各10g,炮附子6g,肉桂3g,茯苓15g,肉苁蓉、麦冬、巴戟天、石菖蒲各12g,大枣5枚。
服3剂后,大便成形,畏寒感消失;仍守上方,将附子加大剂量至10g,又进6剂,大便正常,脉象改善。
因考虑暑天温里散寒药物不宜多用,遂减附子为6g,服后大便又变稀,再加附子量为10g,大便又正常,连续服用20剂后,才将附子减少为6g,舌脉正常。
2个月后复查颅脑C T,"白质脱髓鞘"未有明显变化,自觉记忆力似有改善。
地黄饮子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具有温补肾阳、滋养肾阴、开窍化痰之功,用于治疗下元虚弱、痰浊上逆的喑痱证。
近年来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报道较多,本例原是按病辨治"白质脱髓鞘",并未将泄泻作为主证,但由于便溏病机是脾肾阳虚,地黄饮子正对其证,方中大量应用炮附子、巴戟天、肉苁蓉、肉桂温里散寒,补益肾阳;茯苓、大枣健脾益气,利湿止泻;熟地、山茱萸、麦冬、石斛、五味子滋阴敛液;石菖蒲、远志开窍化痰。
诸药同用,使久治不愈的便溏获得康复,河间之方疗效卓然。
收稿日期2002-11-12
·
1
8
·
·2003年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