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保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提高路况质量,保障公路畅通,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县道、乡道、村道。
县道是指具有全旗政治、经济意义,连接相邻县域和旗内主要苏木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和县际间的公路。
乡道是指主要为苏木镇、嘎查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及县道以上公路的苏木镇与苏木镇之间及苏木镇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村道是指苏木镇所在地连接嘎查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以及不属于乡道及乡道以上公路的嘎查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与嘎查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之间联络的公路。
第三条本暂行办法所指农村公路包括公路桥梁、涵洞、过水路面以及其它附属设施。
第四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政府领导、行业监管,以县为主、镇村配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五条农村公路养护用地,含道班房建设用地、砂石料场以及养护需要的取土、采砂等,均由所辖苏木镇统筹解决,确保养护工作需求。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六条旗人民政府是全旗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全旗县道、通乡油路养护管理;苏木镇人民政府重点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通乡、通村砂石路养护管理。
第七条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旗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编制农村公路年度养护建议性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指导苏木镇做好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及其设施的保护,检查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组织协调苏木镇人民政府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对辖区内农村公路进行养护。
第八条苏木镇人民政府负责协助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发动民工建勤,压滤机滤布厂家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积极筹措养护资金,落实地方配套投入,专项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山西省公路管理条例》和《介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路是指我镇行政区域内的镇级公路和村级公路。
凡在行政村区域范围内的镇级公路、村级公路的路面养护、道路绿化、路肩培土、建筑红线控制、路牌标识保护、卫生保洁等养护管理工作均由所在村负责;城镇规划区及工业集中区内镇级公路养护管理由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遵循统筹规划、分级管理、保障投入、确保畅通的原则。
公路养护应当按照上级交通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逐步改善公路技术状况,使公路经常处于路面平整,路肩边坡平顺,桥涵、构造物及公路附属设施完好,安保标志齐全规范等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四条全镇所有村和个人都有养路、护路和爱路的义务,各村应加强对辖区道路的养护管理。
镇政府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负责全镇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职责第五条镇政府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其职责是:1、贯彻落实上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章制度;2、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并监督、检查、指导各村组织实施镇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绿化护管及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3、做好辖区内农村公路的路况普查,建立道路养护档案,并按时上报养护计划,定期汇报公路养管工作情况;4、编制养护计划,落实养护资金,督促检查村级公路养护情况,组织养护人员定期培训;5、积极配合支持交通公路部门做好国道、省道的养护管理及公路大中修和水毁、塌方工程的修复与协调工作;6、负责配合交通公路部门维护路产路权,及时制止占用和破坏公路、红线内建筑、超限运输、污染公路等违法行为。
第六条各村村委会是辖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各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2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2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5.11.11•【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2号•【施行日期】2016.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2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11月3日经第20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杨传堂2015年11月11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包括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
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渡口。
县道是指除国道、省道以外的县际间公路以及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
乡道是指除县道及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际间公路以及连接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建制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除乡道及乡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连接建制村与建制村、建制村与自然村、建制村与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的机耕道。
县道、乡道和村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农村公路规划的审批权限在规划中予以确定,其命名和编号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当遵循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保障畅通的原则,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保持路基、边坡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保证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履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落实县、乡(镇)、建制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构和人员,完善养护管理资金财政预算保障机制。
村级公路管理维护制度

村级公路管理维护制度村级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方便村民出行、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村级公路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管理维护原则1、坚持“建养并重、有路必养”的原则,确保村级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按照“谁受益、谁管理、谁养护”的原则,明确管理养护责任主体。
3、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注重日常养护,及时处理公路病害。
二、管理维护机构及职责1、成立村级公路管理养护领导小组,由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村民代表等。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计划,协调解决管理养护中的重大问题。
2、明确一名公路养护管理员,负责本村公路的日常巡查、养护管理等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公路病害,做好养护记录。
3、各村民小组负责本小组范围内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组织村民做好公路的日常保洁、边沟清理等工作。
三、管理维护资金来源及使用1、管理维护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上级补助资金、村集体自筹资金、村民自愿捐款等。
2、设立专门的公路管理养护资金账户,专款专用,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理。
3、资金主要用于公路养护人员工资、养护工具和材料购置、公路病害修复等方面。
四、公路养护标准1、路面保持平整、干净,无杂物、积水、积雪等。
2、路肩整齐、坚实,无杂草、堆积物。
3、边坡稳定,无坍塌、滑坡等现象。
4、边沟排水畅通,无堵塞、淤积。
5、桥梁、涵洞等构造物完好,无损坏、变形。
6、公路标志、标线齐全、清晰。
五、公路巡查制度1、养护管理员每周至少对公路巡查一次,遇恶劣天气或特殊情况应增加巡查次数。
2、巡查内容包括公路路面、路肩、边坡、边沟、桥梁、涵洞等设施的完好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违法占用、挖掘公路等行为。
3、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六、公路养护作业要求1、养护作业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一、前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交通的日益繁忙,农村公路养护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提高农村交通效率,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农村交通安全性农村公路经常承担着连接农村各个地区的重要职责,属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农村公路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养护管理,将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及时维修和养护可以保障道路的平整度、防止路面坑洞,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农村交通的安全性。
2. 改善农村交通效率农村公路的畅通程度 directly 影响着农村交通效率。
如果农村公路存在坑洼、崩塌等问题,将会导致车辆行驶速度减缓,增加行车时间,影响农村交通的通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养护管理办法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及时解决农村公路的问题,提高交通效率。
3. 保护农村公路资产农村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投资项目。
养护管理办法的制定可以确保公路资产的保值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资金和资源。
定期的养护工作可以延缓路面的破损程度,降低维修费用,为公路资产保值提供可靠保障。
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的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一套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包括明确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和机制、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建立健全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等。
这些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养护工作更加有序化、高效化,确保农村公路的及时维修和养护。
2.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的培训培训是提高养护人员技能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
农村公路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提升自身技能和专业水平,熟悉各类养护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养护技术,了解养护管理的最新要求和标准。
这样可以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养护成本。
村级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村级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篇:村级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户木乡人民政府文件户木乡村级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乡级公路养护管理文件和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乡村级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村级公路完好畅通,特制定我乡养护管理执法如下:一、考核对象:养护所所管辖所有村道。
二、机构设置(一)机构建设:1、成立村级公路管理养护所,图表、制度上墙、人员落实到位、责任明确、积极有效的协调运作。
2、重视宣传,对村级公路养护意义和有关政策进行深入的宣传,为村级公路的养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乡有专门的养护工作质量监督人员。
(二)档案管理:有村级公路养护实施计划,建立专门档案,有养护日志,有养护检查记录,养护总结。
(三)任务完成:村级公路管理措施得力,乡公路管理养护所与养护工签定质量合同。
(四)乡级公路养护过程中接受交通局的管理意见。
三、考核办法考核采取日常督导、检查和年终总评相结合的办法,乡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对各条村道养护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2008年11月19日第二篇: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河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公路统计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保障投入、有路必养的原则,逐步建立责权明确、管养分离的养护管理体制。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省、设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安排一定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省、设区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逐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湘西自治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湘西自治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一、总则
湘西自治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规范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提升农村公路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民出行的需要。
本办法适用于湘西自治州范围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二、养护责任
1. 养护主体责任
农村公路的养护主体为湘西自治州交通运输部门。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养护计划、安排养护人员、管理养护资金,并依法对农村公路养护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村级责任
各乡镇村级政府应加强对本辖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组织村民参与农村公路巡查和日常养护工作,及时上报养护需求和问题。
3. 农民责任
农民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合理使用农村公路,妥善保管农村公路设施,不得随意毁坏或占用公路。
同时,农民还应积极参与农村公路的维护工作,如清理路面杂物、及时报修路面破损等。
三、养护内容
1. 路面养护
交通运输部门应定期进行农村公路路面的巡查,发现路面破损及时进行修复。
对于道路坑洼、裂缝等问题,应采取填补、修补等措施进行维护。
2. 路肩养护
路肩是保障农村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部门应及时对农村公路的路肩进行清理和修复,防止路肩塌陷或倾斜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 路边设施养护
农村公路沿线的标志、路灯、护栏等设施应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各乡镇村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公路设施的管理,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施,确保交通安全。
【规章制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我某地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水平,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黑龙江某某公路管理办法》、《黑龙江某某公路路政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某地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某地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列入某地公路管理机构养护管理计划的乡道、村道及未列入养护管理计划的其它村道和专用道路。
所称公路养护是指农村公路的日常维护、小修保养、公路构造物养护、受灾工程恢复、中修、大修工程。
所称公路管理是指为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采取的限高、限载和其他管护工作。
第三条农村公路(包括个人捐资、群众集资修建的公路)及公路设施是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
包括公路路基、路面、边沟、公路留地、桥梁、涵洞、防护等。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公路的责任和义务,不得侵占和破坏公路及公路设施。
第四条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应当遵循“管养分离,某场有序,保障投入,专款专用,科学养护,有路必养,保障畅通”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某地为主,乡村配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五条某地交通局是全某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公路养护和管理办法,负责全某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某地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负责全某地列入某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计划的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要按照每3公里配备1名养路员工的标准,配齐配强养路员工,同时负责全某地农村公路(包括未列入某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计划的村道)养护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
某地养护公司养路员具体职责是:(1)积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合格的养路员工。
(2)努力工作,完成路面好路率指标。
(3)路面保洁,路肩草整齐,路肩平整,边坡稳固,边沟通畅,水打沟治理与维护,桥涵维修、维护与保养,超载车辆及履带车辆管理,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向村民宣传公路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等。
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副本

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副本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副本农村公路的养护是农村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证农村公路安全性和通行能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农村交通设施的整体水平,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为了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养护管理机构办法中规定,国家在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承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职责。
具体实施上,设区的市和县可以委托专业公司、乡村干部等单位和个人对农村公路进行养护管理。
二、养护服务范围1.农村公路的养护养护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民用公路的养护、路面、桥梁、涵洞、排水、交通设施及周边绿化等方面的维护保养。
2.应急抢修服务机构要做好农村公路的准备工作,确保车辆、设备随时准备出发。
在发生突发情况或非常时期,需要做好应急抢修服务工作。
三、养护管理制度1.养护规划制定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规划,区分不同养护等级,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
2.养护标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护标准体系,参照标准进行养护管理,确保养护质量和效益。
3.养护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养护监督制度,保障养护管理规范执行和质量实现。
4.资金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制度,做到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厘清责任申请和审批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四、养护质量保证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提高养护效益,养护机构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规定养护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养护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加强材料检验和质量监督,提高养护材料的质量。
3.开展定期检查和日常巡视,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4.建立养护档案,做好案件资料的保存和防护。
五、养护管理的责任与制裁为增强养护机构和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完成,养护机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密一些制度,保证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具体措施如下:1.养护机构应明确工作责任,制定质量控制规定,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问责。
2.开展日常巡视和检查,对问题汇报的及时处理,对养护工作不认真执行的,要做到责任追究,降职处理甚至开除。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实施方案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实施方案农村公路是连接农村各个村庄与城市的重要交通线路,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农村公路的特殊性质和经济条件限制,其养护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实施方案,对于保障农村公路的良好状态和长期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常巡查和检修管理1.制定日常巡查和检修计划。
根据农村公路的交通流量、使用情况和路况等因素,制定日常巡查和检修计划,确保全面、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农村公路上的安全隐患和故障问题。
2.加强路面巡查和养护。
定期巡查农村公路的路面情况,包括路面平整度、坑洞、龟裂等,发现问题及时修补,避免路面损坏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加强路基巡查和维护。
定期巡查农村公路的路基情况,包括路基稳定性、排水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修复,防止路基沉降、塌方等现象的发生。
4.加强桥梁和涵洞巡查和维护。
定期巡查农村公路的桥梁和涵洞情况,包括结构完整性、支座状况等,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桥梁和涵洞的安全可靠性。
二、定期养护管理1.制定定期养护计划。
根据农村公路的使用情况和养护需求,制定定期养护计划,包括路面修复、路基加固、桥梁涵洞维护等项目,确保农村公路能够持续安全和有效地运行。
2.定期进行路面修复。
根据农村公路的路面状况,定期进行路面修复工作,包括填坑、修补裂缝等,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3.定期进行路基加固。
根据农村公路的路基情况,定期进行路基加固工作,包括夯实路基、加固边坡等,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定期进行桥梁和涵洞维护。
根据农村公路的桥梁和涵洞状况,定期进行桥梁和涵洞的维护工作,包括防腐涂料处理、支座检修等,确保桥梁和涵洞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三、设立养护管理机构1.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养护管理机构,负责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招聘和培训,设备采购和维护等。
2.明确养护管理职责和权限。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方案范本(3篇)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方案范本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保障农村公路安全通畅,积极配合我市“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的发展战略开展,助力我镇新型城镇化和风情小镇建设,努力创造安全、舒适、亮丽、畅通的出行环境,确保我镇___年度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管养目标健全我镇农村公路的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二、管理养护质量总体要求按照“畅、安、洁、绿、美”的要求,各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应达到:路基方面:要求路肩坚实、整洁、平整;边坡稳定、平顺、坚实;排水设施通畅;涵洞洞身、涵底及进出口完好,无於塞。
绿化方面:路肩植草,路树整齐,绿化美观,枯树及时清理不给交通安全造成隐患,花灌木修剪整齐。
公路宜林路段每侧各栽植不少于一行的路树,株距___米;其他路段栽植观赏灌木、花、草合理覆盖可绿化路段,每侧___米范围内须有一段___米长的综合绿化带(以灌木、花、草为主)。
在选择绿化树种方面,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打造“一路一景”,绿化成活率达___%。
路面方面:要求全线保持清洁、无坑洞,接缝无破损、高低适宜;路面平整、行走不颠跳。
桥涵方面:要求桥头连接顺适,桥面平整;栏杆完好,泄水孔畅通、伸缩缝无杂物;涂面平整、支座完好,墩台等实体无损坏、变形等病害。
安保设施方面:要求公路沿线各类交通标志完整、牢固、醒目。
三、___机构镇___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四、具体做法(一)各村要将农村公路管养任务列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制订公路管养方案,成立专门机构。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切实加强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爱路、护路和交通安全的意识,积极开展“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争取以点带面,全面开展。
(二)各村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明确管养责任,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认真做好各村责任区的公路管养工作,确保___年度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顺利完成。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11月3日经第20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包括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
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渡口。
县道是指除国道、省道以外的县际间公路以及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
乡道是指除县道及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际间公路以及连接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建制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除乡道及乡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连接建制村与建制村、建制村与自然村、建制村与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的机耕道。
县道、乡道和村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农村公路规划的审批权限在规划中予以确定,其命名和编号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当遵循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保障畅通的原则,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保持路基、边坡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保证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履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落实县、乡(镇)、建制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构和人员,完善养护管理资金财政预算保障机制。
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制,执行和落实各项养护管理任务,指导乡道、村道的养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完善对下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机制。
第五条鼓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是指中国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旨在优化农村公路的管理体制,提高其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组织架构
1.建立具备专业技能和组织能力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部门;
2.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全面考核机制;
3.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见反馈机制。
二、养护内容
1.进行定期保养,及时发现和消除公路路面、桥梁、洞口以及边坡等潜在隐患;
2.及时修补路面破损、沉降和渗漏;
3.及时清理路面污物,防止危险情况的发生;
4.定期检查桥梁、洞口、边坡等结构安全性;
5.严格执行路面维修标准;
6.定期清理公路路面灰尘、污水和积水等;
7.定期检查道路牌识别系统,维护公路信息系统;
8.定期检查标志标牌及路灯设施;
9.及时处理公路事故报告;
10.及时检修公路上的设施,如路灯、护栏等。
三、养护管理
1.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专业实施机构;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
3.定期对农村公路进行养护,确保其运行安全稳定;
4.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全面性;
5.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机制;
6.定期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培训;
7.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公路安全隐患;
8.定期开展维护工作,妥善处理公路损坏现象;
9.建立公路养护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与定义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县道、乡道和村道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
第二章养护管理原则第四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坚持预防性养护,注重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确保公路完好畅通。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养护管理体系。
第六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的行业管理,指导、监督养护工作。
第三章养护资金筹集第七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主要由县级人民政府筹集,可通过财政预算、社会筹资等渠道筹措。
第八条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通过捐赠、冠名等方式参与农村公路养护。
第四章养护质量检查第九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的检查,并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第十条养护质量检查结果应作为养护资金分配、养护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养护工程分类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分为日常养护、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工程。
第十二条各类养护工程应根据路况和养护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第六章养护作业单位选择第十三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优先选择具有养护经验和良好信誉的单位。
第十四条养护作业单位的选择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
第七章养护作业规范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应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养护质量和安全。
第十六条养护作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八章养护监督与检查第十七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的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第十八条养护作业单位应接受监督与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配合开展工作。
第十九条对养护管理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附则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升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水平,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包括对农村公路的日常保养、维修、改建等工作。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主动管理、全面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
第二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规定;(二)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建和维修工作;(三)建立健全农村公路档案管理体系,落实路况巡查、信访受理、车辆管理等相关制度;(四)收集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情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
第六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内容第七条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应当有计划、有序、及时,保证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
第八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一)定期组织巡查,检查农村公路的路面、路基、桥梁、涵洞、路肩等设施的完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二)定期对农村公路进行清扫,确保道路表面清洁,避免路面积水、泥泞等情况,确保车辆通行安全畅通;(三)定期对农村公路进行绿化,使道路两侧植被茂盛,美化环境,防止路肩塌方等情况发生;(四)定期对农村公路进行保养和维修,及时处理路面凹凸不平、龟裂、掉块等问题,避免路面损坏加剧、影响交通安全;(五)加强农村公路的安全管理,规范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确保交通规则的统一和安全。
第四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第九条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应当实行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引言:农村公路作为连接农村与城市、农村与农村之间的重要交通通道,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受限于投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一直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保障农村公路的良好状态,并提高农村公路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一、养护责任和主体为确保农村公路的良好状态,各级政府应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和主体。
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要由农村公路养护单位、农村公路使用单位和农民群众共同承担。
农村公路养护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合理安排养护工作,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养护工作。
他们应负责农村公路的日常巡查、维护和修缮,并及时消除隐患,确保道路的正常使用。
农村公路使用单位应负责对道路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如清理杂物、保持道路干燥、消除路面结构缺陷等,并配合养护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报告道路损坏情况。
农民群众作为最直接受益者,应加强自我管理,妥善使用农村公路,杜绝乱倒垃圾、非法占道等行为。
农民应积极配合养护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养护工作,及时反馈道路问题。
二、养护预算和资金保障为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养护预算和资金保障尤为重要。
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的投入,确保养护工作的持续进行。
养护预算应根据农村公路的规模和需要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各地区的农村公路得到公平对待。
资金保障方面,应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通过财政拨款、道路建设基金、农民交通费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并确保资金的透明使用。
三、养护技术和方法养护技术和方法是农村公路养护的关键。
为确保农村公路的长期使用和安全性,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技术和方法。
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标准和规范,明确养护的目标和要求,确保养护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其次,应加强道路的巡查和维护工作,定期对道路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道路的损坏,确保道路的整洁和安全。
另外,应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养护技能和职业素质,确保养护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效性。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范文3篇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范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范文精选3篇(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为了提升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和通行条件,保障农村居民出行和农村经济发展,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如下:一、建立健全养护管理机制1.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委员会,由县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和乡镇村委成员组成。
委员会负责制定养护管理规章制度,协调解决养护管理中的问题。
2.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资金,由县财政按一定比例拨付给各乡镇,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确保资金投入到位。
二、加强养护设施建设1.对农村公路进行全面巡查,及时发现并修复道路上的坑洼、裂缝等安全隐患。
2.加强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和维护,确保道路的交通安全。
3.修复并完善边沟、排水系统,防止道路因积水而损坏。
三、开展养护巡查和维护工作1.每月定期组织养护人员对农村公路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保持路面的平整和通畅。
2.加强道路清扫和绿化工作,清理并及时清除道路上的杂物,保持道路的整洁。
3.组织定期维护和更新道路护栏、桥梁等设施,确保交通安全。
四、加强养护管理监督1.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评估考核制度,对各乡镇的养护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并进行绩效考核。
2.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和岗位责任意识培养,提高其养护技能和服务意识,确保工作质量。
五、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1.组织开展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倡导文明出行。
2.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对养护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度。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和通行条件,改善农民群众的出行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配合,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范文精选3篇(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保障农村道路畅通的重要措施,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意见:1. 完善养护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明确责任、权益、义务,划定养护责任区域,实行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农村公路管理办法》《XX省农村公路条例》《XX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县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经过交通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的桥梁、隧道。
其中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和省道的县际间连接国道和省道的重要公路,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村道指连接乡镇与建制村或建制村与建制村的公路。
公路是指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沟、绿化和公路沿线交通安全设施设备。
第四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遵循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建立实行专业(购买服务)和个人承包、群养自养等多种养护方式,完善分级管理、责权明确、管养分离、保障投入、注重实效、全面养护、保障通畅的管养体制,极力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专业化、常态化、规范化。
第二章机构职责第五条县人民政府是全县农村道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政策,审批年度养护计划,安排养护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保障机制,落实财政预算养护资金,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及年度考核奖惩等制度。
县人民政府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交通、财政、公安、综合执法、自然资源、林草、水务、科技农牧、应急、审计和各镇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交通运输局建设养护中心,负责日常工作。
第六条县交通运输局职责县交通运输局是本县县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其工作职责是:(一)负责宣传、贯彻、落实、执行国家、省、州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及规定;拟定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度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二)领导和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负责拟定公路养护年度计划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年度养护计划分配落实到乡(镇)人民政府,全面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目标责任制;(四)具体承担农村公路县道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和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五)管理和使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督查、考评和监督各镇、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六)核实水毁及其他灾害情况,及时上报灾情,组织安排受灾公路的抢险和修复恢复工作;(七)督促各镇人民政府做好公路路政管理、路产路权及超限治理工作;(八)协调国土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划定农村公路养护料场,及用地、用水手续等;(九)建立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上报统计报表。
第七条县综合执法局职责(一)负责全县农村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工作;(二)组织、督导、协助各镇人民政府做好辖区内农村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工作;第八条镇人民政府职责镇人民政府是本镇行政辖区内镇、村、组道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下设农村公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站(以下简称交管站)。
其职能职责是:(一)落实县人民政府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制定本镇养护管理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养护责任制,负责辖区内乡、村道路的养护管理;(三)督促乡、村道路养护计划的落实和实施,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四)组织群众做好本辖区内受灾公路的抢修、保畅、恢复和协调工作;(五)做好本镇行政辖区内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制止违法侵占、挖掘和损坏农村公路和沿线设施设备的行为发生;(六)协助办理农村公路新(改、扩)建和养护需要的自采料场、用地、用水等手续;(七)负责管理和使用好养护资金;(八)及时上报水毁及其他灾情情况,做好抢险、灾害恢复基础数据统计、备案工作;(九)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和与道路相关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县组织、人事部门积极配合和支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好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职工社会保险问题,完成机构人员的核定和定编定员工作。
财政、审计部门将日常养护费纳入财政预算,完善资金拨付程序,加强资金监督和审计。
公安交警、综合执法、自然资源、科技农牧、林草、水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做到协调有力、保障到位、依法治路,有法可依。
第三章养护管理第十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养护、保障通畅的原则,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进行养护,县道养护责任主体为县交通运输局,实行专业养护队伍(购买服务)养护;乡、村道路养护责任主体为各辖区镇人民政府、村两委会,实行专业队伍(购买服务)、个人承包、群养自养等养护模式,鼓励村两委会按“村规民约”的方式,实行全员参与,推行“我用我维护”,激励村民爱路护路意识,确保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养护分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养护工程分预防性养护工程、修复养护工程和应急抢通保通工程。
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工程、修复养护工程和应急抢通保通工程定义和工作范围应与《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定义一致。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是指清扫路面、整理维修路肩边坡、清除路肩边沟杂草、涵洞边沟清淤、坍方清理(小于10立方米)、维护沿线设施设备和绿化管理等常规性养护工作。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按照有关的公路养护技术规定、操作规程组织实施。
加强对路面、纵向排水设施、公路沿线设施及绿化的养护管理,做到全面养护。
第十三条预防性养护工程:是指公路或桥梁在检测后预测会出现较大病害,影响公路或桥梁的使用而进行的预防性处置工程。
第十四条修复养护工程:是指临时小面积修补路面、纵向排水设施修复、桥涵清淤维修、路侧护栏、标志标牌增设、更换维修等,其工程资金不超过5万元的临时性工程。
小修工程在上报批准后由各养护责任单位负责指派专业队伍实施,现场计量;县交通运输局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经验收合格后按政府公布的单价标准结算支付,资金在上级拨付的成品油消费税改革新增收入补助资金中解决,不足部分在县财政年度养护补助资金中解决。
第十五条应急抢通保通工程:是指因自然灾害造成的道路抢通保通工程;按照政府或上级部门批准的工程计划,采取以应急工程或“一事一议”等方式开展的抢险保通工作,其工程消耗的材料、人工、机具按政府发布单价标准执行,工程结算资料须具备抢险工程相关会议纪要、现场签证、各责任主体审核签证,工程结算经财评或审计后支付,资金来源为上级补助资金或地方财政资金。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应按照《公路技术状态评定标准》规定的检测指标和要求,定期组织对公路路基、路面、桥梁、隧道、附属设施等进行检测和评定,养护责任主体要定期进行路况巡查(每月不低于1次),发生自然灾害、道路损毁、路产损害案件应按应急渠道及时上报,按程序分类处理,建立完善养护信息档案,建立路况信息收集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公路综合管理系统信息智能化平台建设。
第十七条县、镇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需挖砂、采石、取土以及取水,按相关程序办理并指定地点、范围和时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扰、侵占。
第十八条鼓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并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第十九条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安全双管齐下”的原则,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步计划、同步检查和同步考核。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检查人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农村公路安全养护管理。
第二十条按照养护工程作业特点,组织制定养护工程作业过程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养护作业时,按规定穿着统一的养护标志作业服,施工现场须设有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牌,在公路和作业车辆上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必要时公安、交警部门安排专人进行交通秩序维护,确保作业和行车安全。
第四章路政管理第二十一条县境内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由县综合执法局按《公路法》及《路政管理规定》履行其行政执法职责,并接受州、县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监督;属地镇交管站参照《路政管理规定》协助县综合执法局执法,并接受县交通主管部门监管。
第二十二条镇交管站要配备必要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
根据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设置相关设施,限制超载、超高、超宽、超长车辆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维护路产路权,保障农村公路畅通,做好农村公路保护工作。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农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或者进行其他损坏、不得损坏、擅自移动、涂改农村公路附属设施、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县综合执法局及本辖区人民政府依法负有管理和保护公路的责任,有权检查、终止各种侵占公路用地、损坏公路及附属设施等违法行为。
第五章资金管理第二十五条遵循“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通过多渠道筹资,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专户,账户设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十六条资金来源(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5〕49号),中央财政对一些特殊困难地区,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国家燃油税公路养护资金补助(县道7000元/公里.年,乡道3500元/公里.年,村道1000元/公里.年)。
(二)县人民政府每年安排县财政预算资金4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支出,并随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公路里程增加逐年增加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三)受益企业或个人捐助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四)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五)其他方面争取的资金。
第二十七条资金使用(一)资金使用原则:遵循“先重点、后一般,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
(二)资金补助标准:县财政补助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全额用于日常养护管理段养护工程支出,养护经费补助按农村公路县道12000元/公里.年,乡道7000元/公里.年,村道4000元/公里.年的标准补助,各养护管理责任主体包干使用。
已安排公益性养护岗位的按岗位补助工资发放。
(三)资金使用范围:1.地方财政安排的养护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其内容包括养护材料、人员工资、交通工具、办公设施设备及影像器材、车辆保险、燃油费、车辆维修、养护机具及工具、养护作业服及路政执法人员服装、小修工程、临时应急抢险、抢通保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