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年代地层表 2018-08

合集下载

_中国区域年代地层_地质年代_表_和_国际地层表_简介

_中国区域年代地层_地质年代_表_和_国际地层表_简介
$] 源部批准后正式出版发行[ 。
!
关于《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 地质年 代) 表》 中有关问题的说明
( 为充分反映中国各地质历史时期地层发育 #) 的特色和便于广大地质工作者应用, 《 中国区域年代 地层( 地质年代) 表》 被分解为两个表: 表( 显示海 !) 相地层区的年代地层系统; 表( 显示陆相地层区 ") 的年代地层系统
地层委员会制订了《 关于建立全球年代地层标准的 准则》 。该《 准则》 规定, 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只能以其 下界界线层型而不是以单位层型来厘定。在《 国际 地层表》 中, 阶一级单位有正式、 半正式和非正式单 位之分。前者, 其单位的下界已经被国际地层委员 会投票通过并经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的全球界 线层型或全球标准地层年龄厘定; 中者, 其单位下界 已经国际地层委员会各有关分会投票, 通过应当采 用并以全球界线层型厘定的阶名, 但尚未经国际地 层委员会投票通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 后 者, 其单位下界尚未经国际地层委员会下属各级组 织投票决定, 但它们具有长期持续应用的传统, 并获 得同行广泛认同 。 现在向全国推荐的《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 代) 表》 , 是一个区域性的年代地层单位系统, 主要是 为适用于中国的地层实际, 并在条件成熟时, 将有些 单位推向国际。这个表中, 除个别单位的下界界线 层型已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为全球对比标准
・ "! ・
成果与方法 !"#$%&%’%()* +(, -%)#.,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 表( !)
/331 年 5 月
山东国土资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质年代表—英文版

地质年代表—英文版


裸露动物繁盛
真核生 物出现 (绿藻)
原核生 出现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中国主要 地质、生物现象
冰川广布,黄土生成
西部造山运动,东部低 平,湖泊广布
哺乳类分化 蔬果繁盛,哺乳类急速
发展 (我国尚无古新世地层
发现) 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
活动矿产生成 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
成,大陆煤田生成
中国南部最后一次海 侵,恐龙哺乳 类发育 世界冰川广布,新南最 大海侵,造山作用强烈 气候温热,煤田生成, 爬行类昆虫发生,地形
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及其代号
同位素年龄(百万年 Ma)
构造阶段
代(界)
纪(系)
世(统)
时间间距 距今年龄 大阶段
阶段
第四纪 (Q)
Quaternary
全新世(Q4/Qh) Holocene
更新世(Q1Q2Q3/Qp) Pleistocene
约 2-3
0.012 2.48(1.64)
新 生 代 (Kz) Cenozoic
地史单位表国际性地方性时间年代地层单位地质年代时代单位岩石地层单位late中middlemiddle统series下lower世epochage时带chronozone时chrongroup组formatibed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及其代号同位素年龄百万年ma构造阶段生物演化阶段时间间距距今年龄大阶段阶段动物植物中国主要地质生物现象全新世qholocenequaternary更新世q1q2q3pleistocene中新世n1miocene西部造山运动东部低平湖泊广布蔬果繁盛哺乳类急速发展kzcenozoipalaeocene我国尚无古新世地层发现晚白垩世k白垩纪kcretaceous早白垩世k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晚侏罗世j侏罗纪jjurassi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成大陆煤田生成晚三叠世t三叠纪ttriassi印支阶段中国南部最后一次海侵恐龙哺乳类发育晚二叠世p二叠纪ppermian早二叠世p世界冰川广布新南最大海侵造山作用强烈晚石炭世c石炭纪ccarboniferous早石炭世c两栖动物繁盛气候温热煤田生成爬行类昆虫发生地形低平珊瑚礁发育蕨类植物繁盛泥盆纪ddevoni鱼类繁盛森林发育腕足类鱼类极盛两栖类发育植物繁盛志留纪ssiluri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干燥造山运动强烈晚奥陶世o奥陶纪oordovici地热低平海水广布无脊椎动物极繁末期华北升起晚寒武世寒武纪cambri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硬壳动物繁盛浅海广布生物开始大量发展震旦纪zsnsini裸露动物繁盛地形不平冰川广布晚期海侵加广古代pt物出现中元古代pt普宁阶段沉积深厚造山变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古元古代pt吕梁阶段新太古代ar古太古代ar早期基性喷发继以造山作用变质强烈花岗岩侵入陆核形成生命现象开始出现地壳局部变动大陆开始形成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地层

地层
地质年代、代号 构造运动 生物界开始繁殖的年代 生物繁 距今 世(统) (千万 发生年代 阶段 盛时代 宙(宇) 代(界) 纪(系) 植物 动物 全新世Q4 0.001 第四纪 新 喜 被 哺 更新世Q1、 Q 0.2-0.3 Q2、Q3 生 山 子 乳 晚第 上新世N2 1 人类出现 三世N 中新世N1 2.5 喜山运动 阶 代 植 动 第三纪 渐新世E3 4 (Ⅱ) 早第 R 三世 始新世E2 6 喜山运动 段 KZ 物 物 E 古新世E1 7 (Ⅰ) 哺乳动物 晚白垩世K2 白垩纪 晚期燕山 被子植物 燕 显 中 裸 爬 K 早白垩世K2 14 山 晚侏罗世J3 中期燕山 阶 生 侏罗纪 子 行 中侏罗世J2 段 J 早侏罗世J1 19.5 早期燕山 爬行动物 代 植 动 晚三叠世T3 印支运动 裸子植物 三叠纪 中三叠世T2 MZ 物 物 T 早三叠世T1 23 印 生 晚二叠世P2 二叠世 海西运动 支 两 P 早二叠世P1 28 蕨 栖 晚 晚石炭世C3 海 动 古 石炭纪 西 类 中石炭世C2 物 生 C 阶 早石炭世C1 35 代 段 晚泥盆世D3 古 PZ2 泥盆纪 裸 鱼 中泥盆世D2 D 蕨 类 早泥盆世D1 生 40 加里东 宙 晚志留世S3早 加 PZ 古 晚奥陶世O3 里 石 奥陶纪 生 中奥陶世O2 东 藻 O 代 阶 早奥陶世O1 50 PZ1 段 晚寒武世π 3 三 寒武纪 中寒武世π 2 叶 π 虫 早寒武世π 1 60 类 元古代 震旦纪Z 80 晋宁运动 高级藻类 小壳动物 隐 Pt 180 吕梁运动 裸露动物 生 太古代Ar 250 阜平运动 多细胞动物 前太古 生物现象 380 宙 代AnAr

地层与年代符号和用色导向

地层与年代符号和用色导向

地层与年代符号和用色导向
2018年整理(本资料仅供参考)
目录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1)
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及色标 (2)
岩浆岩符号及色标 (2)
岩石地层用色对比表 (3)
非正式岩石地层用色 (28)
变质深成岩用色 (29)
杂岩混合岩用色 (30)
岩石谱系单位用色 (30)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及色标
岩浆岩符号及色标
岩石地层用色对比表
非正式岩石地层用色
变质深成岩用色
杂岩混合岩用色
岩石谱系单位用色
其中(*)表示该种颜色组合使用了专色.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DZ/T 0179—1997)转换为RGB中的解释:
四个基本色:1,2,3,4号色分别对应CMYK色彩模式的Y(Yellow),M(Magenta),C(Cyan),K(Black),而两个专色5号和6号分别按M: 100%,Y: 100%及M: 50%,Y: 100%计。

国际地层年代表2018-08Chinese

国际地层年代表2018-08Chinese

国际年代地层表v2018/08国际地层委员会年龄值宇界系统阶宇界系统阶宇界系统阶宇界系年龄值年龄值年龄值(Ma)(宙()代)(纪)(世)(期)(宙()代()纪)(世)(期)(宙()代()纪)(世)(期)(宙)(代)(纪)(Ma)(Ma) (Ma) 现今358.9 ± 0.4 ~541.0±1.0 上/晚~ 145.0梅加拉亚阶全新统中0.0042提塘阶埃迪卡拉系诺斯格瑞比阶0.0082 ~ 635下/早格陵兰阶152.1 ±0.90.0117法门阶第上阶新元古界上侏罗统钦莫利阶成冰系0.126四157.3 ±1.0上泥盆统~ 720 中阶372.2 ±1.6 更新统0.781系牛津阶泥拉伸系卡拉布里雅阶1.80 163.5 ±1.0弗拉阶1000卡洛夫阶杰拉阶侏166.1 ±1.2巴通阶382.7 ±1.6盆狭带系2.58168.3 ±1.3皮亚琴察阶吉维特阶中侏罗统巴柔阶1200上新统 3.600 170.3 ±1.4罗系中元古界延展系387.7 ±0.8阿林阶中泥盆统赞克勒阶5.333 174.1 ±1.0 艾菲尔阶1400元新墨西拿阶393.3 ±1.2系托阿尔阶盖层系7.246中托尔托纳阶1600182.7 ±0.7埃姆斯阶古近11.63普林斯巴阶下侏罗统固结系塞拉瓦莱阶生407.6 ±2.6190.8 ±1.0 下泥盆统1800 中新统13.82 布拉格阶宇系辛涅缪尔阶410.8 ±2.8 新兰盖阶造山系15.97 界199.3 ±0.3 洛赫考夫阶波尔多阶赫塘阶2050生201.3 ±0.2 419.2 ±3.2古元古界20.44 层侵系前瑞替阶普里道利统阿基坦阶423.0 ±2.3 2300界~ 208.523.03志卢德福特阶夏特阶罗德洛统高斯特阶425.6 ±0.9 寒成铁系渐新统三上三叠统诺利阶27.82427.4 ±0.5 2500留侯墨阶吕珀尔阶武温洛克统430.5 ±0.7新太古界申伍德阶33.9 叠~ 227433.4 ±0.8系古普利亚本阶系特列奇阶卡尼阶2800 37.8系~ 237兰多维列统438.5 ±1.1 巴顿阶显显显古埃隆阶中太古界拉丁阶太近41.2始新统440.8 ±1.2~ 242 鲁丹阶中三叠统卢泰特阶3200安尼阶443.8 ±1.5赫南特阶古系47.8 247.2445.2 ±1.4生生古太古界生奥伦尼克阶生251.2伊普里斯阶下三叠统印度阶凯迪阶252.17 ±0.06上奥陶统宇56.0长兴阶453.0 ±0.73600坦尼特阶254.14 ±0.07乐平统桑比阶宇宇吴家坪阶宇界59.2奥始太古界古新统塞兰特阶458.4 ±0.9259.8 ±0.461.6卡匹敦阶达瑞威尔阶4000陶丹麦阶二265.1 ±0.4 中奥陶统66.0 467.3 ±1.1瓜德鲁普统沃德阶大坪阶冥古宇268.8 ±0.5系马斯特里赫特阶470.0 ±1.4叠罗德阶~ 460072.1 ±0.2弗洛阶272.3 ±0.5古所有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均由其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坎潘阶系空谷阶下奥陶统477.7 ±1.4点位(GSSP)界定,包括长期由全球标准地层年龄(GSSA)283.5 ±0.6 特马豆克阶83.6 ±0.2生圣通阶界定的太古宇和元各单位。

国际地层(年代)表

国际地层(年代)表
渐新世Oligocene(早、晚)
始新世Eocene(早、中、晚)
古新世Paleocene(早、中、晚)
白垩纪Cretaceous
晚白垩世Late Cretaceous
早白垩世Early Cretaceous
侏罗纪Jurassic
晚侏罗世Late Jurassic
中侏罗世Middle Jurassic
新元古代Neoproterozoic
末元古纪650,成冰纪850,拉伸纪1000
中元古代Mesoproterozoic
狭带纪1200,延展纪1400,盖层纪1600
古元古代Paleoproterozoic
固结纪18chean
中太古代Mesoarchean
国际地层(年代)表(2003,2004)
纪Period/系System
世Epoch /统Series
年龄Ma
新近纪Neogene
全新世Holocene
1.81
5.33
23.03
33.9
55.8
65.5
99.6
145.5
161.2
175.6
199.6
228.0
245.0
251.0
260.4
270.6
299.0
早侏罗世Early Jurassic
三叠纪Triassic
晚三叠世Late Triassic
中三叠世Middle Triassic
早三叠世Early Triassic
二叠纪Permian
乐平世Lopingian
瓜德鲁普世Guadalupian
乌拉尔世Cisuralian
石炭纪Carboniferous
古太古代Paleoarchean

地质年代地层表

地质年代地层表

0.01170.1260.7811.8062.5883.6005.3337.24611.6213.8215.9720.4423.0328.133.938.041.347.856.059.261.666.072.1 ±0.2 83.6 ±0.286.3 ±0.589.8 ±0.393.9100.5~ 113.0~ 125.0~ 129.4~ 132.9~145.0 152.1 ±0.9157.3 ±1.0163.5 ±1.0166.1 ±1.2168.3 ±1.3170.3 ±1.4174.1 ±1.0182.7 ±0.7190.8 ±1.0199.3 ±0.3201.3 ±0.2~ 208.5~ 227254.14 ±0.07259.8 ±0.4265.1 ±0.4268.8 ±0.5272.3 ±0.5283.5 ±0.6290.1 ±0.26303.7 ±0.1307.0 ±0.1315.2 ±0.2323.2 ±0.4330.9 ±0.2298.9 ±0.15295.5 ±0.18~ 237~ 242247.2251.2252.17 ±0.06 358.9 ± 0.4372.2 ±1.6382.7 ±1.6 387.7 ±0.8393.3 ±1.2407.6 ±2.6410.8 ±2.8419.2 ±3.2423.0 ±2.3425.6 ±0.9427.4 ±0.5430.5 ±0.7433.4 ±0.8438.5 ±1.1440.8 ±1.2443.4 ±1.5445.2 ±1.4453.0 ±0.7458.4 ±0.9467.3 ±1.1470.0 ±1.4477.7 ±1.4485.4 ±1.9~ 489.5~ 494~ 497~ 500.5~ 504.5~ 509~ 514~ 521 541.0±1.0850100012001400160018002050230025002800320036004000现今G S S PG S S PS S P S S AS S P宇界系统阶年龄(Ma)宇界系统阶年龄(Ma )宇界系统阶地质年龄(Ma)宇界系地质年龄(Ma)表1 国 际 年 代 地 层 表国 际 地 层 委 员 会 每个全球年代地层单位都是通过其底部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GSSP )界定。

地层年代顺序表

地层年代顺序表

地层年代顺序表地质年代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框架,它依据地质过程形成不同时期的岩石,提供了一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年代表。

地层年代可以提供地球历史上的时间背景,也可以帮助地质学家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

地质年代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岩石的特征来进行划分的。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的形成环境和年代,结合一定的实验手段,确定岩石的年代。

根据岩石的年代划分,可以将地球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形成地层年代顺序表。

地层年代表是由地球最古老的到最新的岩石排列而成,其标准划分如下:1.奥陶纪:最古老的岩石,约2500-541万年前出现,此时大量的生物类群灭绝,经历过折角的洋流、构造活动和沉积作用,形成难以被重现,重要的地质和矿物质古地理标志。

2.志留纪:约541-251万年前出现,此时地质构造活动不断,山脉和地壳快速演变,山水界线改变,大量岩浆涌上地表,火山喷发。

3.下第三系:约251-65.5万年前出现,地质构造活动较少,山水界线变得稳定,地壳开始定型,物种开始多样化,火山活动也趋于平缓。

4.寒武纪:约65.5-23.03万年前出现,物种繁衍快速,形成大量的礁、滩、海湾,生物的多样性逐渐增加,植物的种类日益丰富,火山活动较前几时期有所减少,古生物有所消失。

5.中新世:约23.03-2.58万年前出现,此时火山活动减少,海平面起伏较前几个纪元迅速,海岸线变迁很快,结果沉积岩出现,古生物出现新物种及其他多样性,生活在大陆上的生物类群出现极大变化。

6.更新世:约2.58-0.0117万年前出现,古生物演化及其多样性已经相当发达,大陆的地貌也定型,大量的淡水生物群出现,冰河阶地形成,海底和陆架上出现白云岩层。

7.全新世:最近的纪元,约0.0117万年前到现在,此时地质构造活动较少,海平面变化不大,物种多样性达到迄今最高,化石物种大量出现,人类文明从古老的岩石中崛起。

以上就是《地层年代顺序表》的全部内容,它是一个概括性的地层年代顺序表,可以为地质学家理解地质历史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可以作为地质考古的重要参考。

国际年代地层表

国际年代地层表
瓦兰今阶 贝里阿斯阶
年龄值 (Ma) 现今 0.0117 0.126 0.781
1.80 2.58 3.600 5.333 7.246
11.63 13.82 15.97
20.44 23.03
28.1
宇界 系

(宙()代()纪) (世)
上侏罗统
侏 罗 系 中 生 界
中侏罗统 下侏罗统
三 上三叠统
33.9 37.8 41.2
系的单位,而只能由GSSP界定。显生宇中没有确定GSSP
或精确年龄值的单位,则标注了近似年龄值(~)。
除更新统下部、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和前寒 武系外,所有年龄值均引自Gradstein等的 《地质年代表2012》;更新统下部、二叠 系、三叠系和白垩系年龄值由各分会提供。
各单位的颜色依据世界地质图委员会的色谱 () K.M. Cohen、D.A.T. Harper和P.L. Gibbard制表 (c)国际地层委员会,2016年10月(英文版) (c)国际地层委员会,2016年10月(中文版)
~ 208.5
~ 227
~ 237 ~ 242
247.2 251.2 252.17 ±0.06 254.14 ±0.07 259.8 ±0.4 265.1 ±0.4 268.8 ±0.5 272.3 ±0.5 283.5 ±0.6
290.1 ±0.26 295.0 ±0.18 298.9 ±0.15 303.7 ±0.1 307.0 ±0.1
315.2 ±0.2
323.2 ±0.4
330.9 ±0.2
宇界系 (宙()代()纪)
统 (世)
上泥盆统 泥

系 中泥盆统
下泥盆统
志 留 系 显古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中生代(界)Mz
白恶纪(系)K晚(上)白恶世(统Fra bibliotekK2135
被子植物出现
早(下)白恶世(统)K1
侏罗纪(系)J
晚(上)侏罗世(统)J3
208
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中(中)侏罗世(统)J2
早(下)侏罗世(统)J1
三叠纪(系)T
晚(上)三叠世(统)T3
250
中(中)三叠世(统)T2
早(下)三叠世(统)T1
古生代(界)Pz
新元古代(界)Pt3
震旦纪(系)Z
800
裸露动物出现
1000
中元古代(界)Pt2
1800
真核细胞出现
古元古代(界)Pt1
2500
太古宙(宇) AR
3850
晚期出现生命,叠层石出现
冥古宙(宇) HD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距今年龄(Ma)
生物演化
显 生 宙 (宇) PH
新生代(界)Kz
第四纪(系)Q
全新世(统)Qh
人类出现
更新世(统)Qp
新近纪(系)N
上新世(统)N2
近代哺乳动物出现
中新世(统)N1
古近纪(系)E
渐新世(统)E3
65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晚古生代(界)Pz2
二叠纪(系)P
晚(上)二叠世(统)P2
290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出现
早(下)二叠世(统)P1
石炭纪(系)C
早(上)石炭世(统)C2
362
晚(下)石炭世(统)C1
泥盆纪(系)D
晚(上)泥盆世(统)D3
409

贵州省年代地层RGB配色方案及其应用

贵州省年代地层RGB配色方案及其应用

Vol. 38 No. l(Tol. 146)2021・99・2021年38卷第1期(总第146期)贵 州 地 质GUIZHOU GEOLOGY贵州省年代地层RGB 配色方案及其应用张凯匕黄隆辉彳,鲁裕民$(1-中国黄金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550009;2.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贵州贞丰562200;3.贵州省地质资料馆,贵州贵阳550000)[摘 要]颜色是构成地质图的基本和较重要的要素,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和岩石。

国际国内对地质图中颜色的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某一特定年代地层、岩石地层、岩石的颜色应具有唯一性和统一性。

由于涉及色彩学的有关知识,现行规范在应用中有一定局限等原 因,实际工作中大量存在使用者#■据猜测自行设计颜色的情况,导致相同地区相同地层和岩石 在地质图中的颜色使用不尽一致。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据《国际年代地层表》配色方案和《贵州省地层序列总表》(2017)编制了贵州省年代地层RGB 配色方案,一是供省内地质工作者制图参考,二来推广《国际年代地层表》。

[关键词]《国际年代地层表》;《贵州省地层序列总表》;配色方案;CMYK , RGB[中图分类号]P534;P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21) -01-0099-041 前言地质图是地质成果的载体和集中体现,它不 仅可以为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勘查评价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李廷栋,2014),也是国民 经济建设规划、工作部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 考资料。

地质图编图则是应用一定的规则,使用不同种类、颜色的线条、符号、花纹、标注、颜色,把 历史和现阶段完成的地质工作展现出来的一种成果性图件,是所有地质工作的最后总结,是地质工 作的结晶和表现(李廷栋,2014)。

颜色是构成地质图基本和较为重要的要素,是地质背景的表达。

在地质编图中占有十分重要 的位置,以不同颜色的色块表示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地层或地质建造,在不同类型的地质图件中 占据最多的图幅面积。

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表

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表

2.6 5.3 23.3 32.0
E γ61
白垩系
E2
早期二期
古新统(世) 喜 马 拉 雅
E1
早期一期
上(晚)白垩统(世) 燕山晚期
56.5 65
(纪)
K2
二期
下(早)白垩统(世) 燕山晚期
96
K γ53
K1
一期
上(晚)侏罗统(世) 燕山早期 137
中 生 界
侏罗系 (纪)
J3 中侏罗统(世)
三期 燕山早期

J
J2
二期
代 )
γ52
下(早)侏罗统(世) 燕山早期
J1
一期
Mz
205
三叠系
上(晚)三叠统(世) T3
印支三期
(纪) T
中三叠统(世) T2
印支二期
227
γ51
下(早)三叠统(世) T3
印支一期
241 250
上(晚)二叠统(世) 海 西 晚 期
二叠系
P3
三期
(纪)
中二叠统(世) 海西(华力 257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侵入岩侵入期)表
界(
代 )
系(纪)
统(世)
侵入岩 Ma
侵入期
第四系
(纪)
Q
新 生
新近系界 ((纪)代)N γ62Cz
古近系 (纪)
全新统(世) Qh
更新统(世) Qp
上新统(世) N2
中新统(世) N1
渐新统(世) E3
始新统(世)
喜 马 拉 雅 0.01 晚期
喜马拉雅 中期二期 喜马拉雅 中期一期 喜马拉雅 早期三期 喜马拉雅
上(晚)蓟县统(世) Jx2

年代地层表

年代地层表


∈3
∈2
寒武系 (寒武纪)
∈41 ∈31 ∈21 543 630 680 ∈11 Z21 Z
1 1
∈1
震旦系 (震旦纪)
Z2 Z1 Nh2
新元古界 (新元古代)
南华系 (南华纪)
800
Nh1 Qb2
元 古 宇 (宙) Pt
青白口系 (青白口纪)
900 Qb1 1000
元 古 宇 (宙) Pt
上蓟县统 蓟县系 (晚蓟县世) (蓟县纪) 下蓟县统 中元古界 (早蓟县世) (中元古代) 上长城统 长城系 (晚长城世) (长城纪) 下长城统 (早长城世) 滹沱系 古元古界 (滹沱纪) (古元古代) 新太古界 未再分系 (新太古代) 中太古界 (中太古代) 古太古界 (古太古代) 始太古界 (始太古代)
Ht
Pt1 Ar3 Ar2 Ar1 Ar0 太 古 宇 (宙) Ar
P3 P13 257
4 2 3 P2 P22 1 P2 2 P1 P11 4 C2 3 C2
P
P2
277 295
P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320 C
2 2
C2
354
1 2 C31 C21 1 C1 D43
C1
D23
D3
泥盆系 (泥盆纪)
上泥盆统 (晚泥盆世) 佘田桥阶 (期) 东岗岭阶 泥盆系 中泥盆统 (期) (泥盆纪) (中泥盆世) 应堂阶(期) 四排阶(期) 下泥盆统 郁江阶(期) (早泥盆世) 那高岭阶 (期) 待 建 顶志留统 (顶志留世) 上志留统 (晚志留世) 中志留统 (中志留世) 安康阶(期) 志留系 (志留纪) 马蹄湾亚阶 (亚期) 紫阳阶(期) 南塔梁亚阶 下志留统 (亚期) (早志留世) 大中坝阶 (期) 龙马溪阶 (期) 钱塘江阶 上奥陶统 (期) (晚奥陶世) 艾家山阶 (期) 达瑞威尓阶 奥陶系 中奥陶统 (期) (奥陶纪) (中奥陶世) 大湾阶(期) 道保湾阶 下奥陶统 (期) (早奥陶世) 新厂阶(期) 上寒武统 长山阶(期) (晚寒武世) 崮山阶(期) 中寒武统 徐庄阶(期) (中寒武世) 毛庄阶(期) 龙王庙阶 (期) 沧浪铺阶 下寒武统 (期) (早寒武世) 筇竹寺阶 (期) 梅树村阶 (期) 上震旦统 灯影峡阶 (晚震旦世) (期) 下震旦统 陡山沱阶 (早震旦世) (期) 上南华统 (晚南华世) 下南华统 (早南华世) 上青白口统 (晚青白口 世) 下青白口统 (早青白口 世) 张夏阶(期) 513 凤山阶(期) 500 372 D D 3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